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智慧是从学习中来 阿亮
编辑:烟雨蒙蒙 识别码:23-417856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8 16:46: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智慧是从学习中来 阿亮

2014年“区培计划”——农村乡镇初中校长 培 训 总 结 亮哥

我的十分荣幸参加了2014年“区培计划”——农村乡镇初中校长培训项目的研修和学习,15天的学习,聆听了多位教授的讲课,本次培训由短期集中理论学习、跟岗研修两部分构成。在理论集中培训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10个专题课程,感受颇丰。如:《学校发展诊断的理论与技术》、《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素质拓展:积极心态、潜能激发与团队合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安全预防与突发事件应对》、《校长的领导力与学校常规管理》、《乡镇学校常规管理的经验与反思》、《信息技术对学校教学的变革》和《乡镇学校公共关系系统管理》。培训为期很短,但受益非浅。我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总结如下:

感受之一:专家们知识的广博和理念的新颖

几天的培训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校长那份独特的魅力,那就是广博的知识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新颖的教育教学理念。不知不觉间,似有一种无形的动力在激励着我:要多读书,多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感受之二:是由学校管理向学校经营的转化

马家宏教授讲授的《乡镇学校公共关系与系统管理》,向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办学校不应停留在管理上,不应只是治理、管辖学校,不应只是满足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住平安就行;而应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引入学校经营理念,经营学校,引入成本、效益、投入、产出的机制,提升学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向生存发展,向幸福发展,关注质量和信誉,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比之,我们目前大部分的学校都仍停留在学校的管理上,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依制度管理,学校整然有序,平安校园。但学校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性远远不够,学生和老师的幸福指数不高,学生不愿意上学,老师不愿意教,甚至有80后的老师自杀。因此现代学校经营的理念切需要运用到学校的管理中,利用资源共享,改变学校的管理体制,提高学生和老师的幸福指数,是现代校长必须思考的急切问题,也是学校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

感受之三:校长目前常做的三件事

高金岭院长教授作的《校长的领导力与学校常规管理》专题: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从老师的身上可以反映校长的影子。我们要懂得校长在一所学校要有领导力,一定要有魅力。而魅力从何处来?首先校长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要勤奋学习,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先进经验、教育理论,才能提高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对教育教学的审视、引领和创新能力。其次校长要有超前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校长是灵魂,校长是办学思想之魂、办学方向之魂。三是校长要有质量意识,一所学校质量的高低,是否有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

感受之四:书是最好的“美容霜”

谁称得上教育专家?“把一个三流的学校翻身成一所好学校、一所特色学校的校长可以称为教育家,我不是教育家,我只是教育服务总公司的老总,为学校发展为校长的发展提供点子”。这就是风趣幽默富有智慧的宠晖校长。

作为一名名校校长,工作繁忙,但每天都挤出时间来学习,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还是深夜,或读书、或看报、或浏览网络,收集积累了很多的好文章,讲课风趣,不失指导、引领,句句饱含哲理,帮助多少的校长策长成长成名之路,帮助多少校长把三流的学校办成特色学校。他的这些智慧都源于他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只有多读书,才能引领学校的发展,书是最好的美容霜”。

感受之五:校长水平引领着教师

人们常说从学生身上可以看到教师的影子,其实从教师身上也可以看到校长的影子。校长不能代替教师上课,但校长可以帮助教师成长。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教师树立职业精神,挖掘教师发展潜能,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校长如何引领老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教改理念、教与学的方法,校长要既能“沉下去”又能“浮上来”,要给教师成长提供空间和搭建平台,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校长要有水平。

听了《乡镇学校常规管理的经验与反思》,被他的智慧、他的务实,他的谦虚,真令人佩服。深入一线对校长教学领导力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如教学领导力问题:经过调查发现41%的学校课堂教学相对较薄弱;部分学校校长指导教学的作用发挥不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较少,对如何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质量未能深入研究;较少听取学生、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对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缺少严格要求和指导等问题。针对校长教学领导力不强的问题,立即筹划举办柳州市百名校长的培训班,请专家、教授对校长们进行培训。这就是一个务实、智慧的局长,用自己的智慧引领全市校长的专业成长。一个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何不是靠校长的水平引领?

感受之六:学校特色由校长的智慧决定

任何一所学校之所以成为名校,都有她独特的文化基础。多数名校都有她突出而显著的个性的校园文化,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独特的校园文化见长。南宁十七中的“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文化自觉。”张焰校长是文化功底深厚、课改理念先进、学术修养浓郁之文化人。她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都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上都适应时代发展;在品格修养、形象风范上成为师生的楷模。爱学习是一种境界,用新知识、新理论充实自己,也就是为事业、为自身发展奠基。校长除了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外,还应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学校有了自己的文化,以校风、教风、学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学校永葆青春的“魂”。

跟岗在南宁十七中,学习在特色的养育方面,他们的做法都是在学校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抓学校科学定位和办学理念的确立,确定了学校发展方向和策略,就努力去做,精心培育,特色自然就显露出来。所以学校特色培育,校长要有智慧,要持之以恒。认真思想自己学校的文化底蕴到底是什么,特色在哪里,苦苦思考,苦苦追寻还不是很明朗,说明校长还不是智慧的校长,还有不断学习,提升。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感触很深,学有所得也将学以致用。感觉头脑得到充实,思路更为宽阔、清晰,也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和管理经验,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干好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这必将对我今后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4年9月26日

第二篇:进步从学习中来

《进步从学习中来》

——平顶山市金太阳幼教 冰妤

又一次有幸参加了建东蒙氏混龄文心兰班的观摩学习活动,通过观摩与漯河实验幼儿园教研组长-----老师的深入细致的指导,受益颇多。

观摩活动结束后,静下心来,细细的回想,对蒙氏混龄教育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一、完善的教具准备

蒙氏教育中每一件教具都有着它独特的教育意义,而孩子们也是在操作教具中,不断的获得知识与经验。蒙氏老师们根据孩子不同年龄、不同敏感期的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蒙氏教具,使孩子获得经验的范围逐渐扩大,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蒙氏教室中找到想要操作和适合操作的教具,顺应幼儿自身发展。

二、幼儿主体性的实现

蒙氏教育特点中的第一条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在蒙氏教育中,每一个幼儿都是与成人有别的独立的个体,那么在我们的混龄班中,完全体现了幼儿是在爱和自由中成长。这些自由不是无目的的“宠溺的爱”,而是在有准备、有引导的“潜教育”,为孩子自然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做准备。

幼儿主动了,那么他们的身心健康、各种能力也会主动地发展。尤其是混龄班中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相处在一起,其中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自我情绪控制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三、蒙氏教育的完整性

蒙氏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非教具的教育内容补充。

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美感教育、社会性教育、和平教育、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这都是蒙氏教育的组成部分,但是上述教育内容,单凭教具并不能使幼儿有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它要通过讲解与实践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培养幼儿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四、蒙氏教育的寂静游戏

在这次观摩教研中,——老师重点讲解了蒙氏教育中的“寂静游戏”。声情并茂的讲解,化解了每一位参与学习的老师关于寂静游戏的难题。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习者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的学习吸收。但是安静并不等同于不说话,安静也可以是分享、讨论,这是来自沉静的思考。

蒙氏教育中的寂静游戏,增强了幼儿的自制力、专注力,也培养了幼儿的优雅举止。而这个半日活动环节,更是幼儿自然地养成了非常好的习惯。

安静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一种专注。让孩子学会安静,这对孩子一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五、蒙氏教师特有的魅力

蒙氏教育是充满魅力的教育,而这个教育中的必须存在着一群有着独特魅力的“新幼教导师”。

她们要具备全面的教育能力,有成功的启发技巧,有极强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这群可爱的人也是蒙氏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

进步在学习中获得,所以我要坚持这一方向。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把学来的知识实践、消化,使“它”真正的帮助孩子们的成长。

第三篇:从生活中来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以生活为基础”的探索与研究

雷波县五官乡中心校

蒋剑 周清 肖艳 唐小玲 方骥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应以生活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思考生活、实践生活,让眼睛在生活中寻找、耳朵在生活中聆听、心灵在生活中感受,让学生经历开放的作文教学,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体验中,轻松愉悦地完成写作。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农村学生一写作文就发愁、惶恐,虚假作文的现象特别严重。学生不留心观察生活,缺少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能力,头脑中缺少写作素材,造成习作空话、套话连篇,生活气息不浓厚,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缺少真情实感的通病。而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模式封闭,往往只注重技法指导,却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根本激不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加上只是单纯地依赖于教材中习作训练的内容,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训练体系,造成作文教学没有计划性,课内与课外不能密切结合。因此,提起作文,民族地区农村老师和学生常常抱怨教作文难写作文更难。针对我校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作文兴趣不高,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等现象,提出了“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以生活为基础’的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我们相信只要让学生去走进生活,并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再按照预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能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就能使学生有感而发,并在提高生活认识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要初步转变教师作文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独有的生活体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以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本课题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交流、再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中获得写作材料,并将这些写作材料根据本次作文要求进行加工、整理,完成本次作文的要求,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作文的内容是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的,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实际感受并不断积累,才能让学生有可写可感的内容,因此我们指导学生参与生活,能感受生活;带领学生认识生活,能品味生活;引导学生表达感受,能描绘生活。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撑,我们要在更新整个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我们不断地加强了参研教师的理论学习,深入调查教育教学现状,适时修正研究措施;定期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素质,并认真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著作和经验文章,统一思想,提高理论和研究水平,确定研究方向;给参研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提高参研教师业务水平。

课题立项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组,每学期有计划地对全体语文教师、课题组成员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我们特别邀请了县支教团的语文高级教师李凤,为我 们献上了作文课的教学,并要求参研教师写出听后感。课题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反思,每月开展一次讨论,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举办了关于作文教学的各种讲座,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我们指导作文教学。定期到各兄弟学校去听课,与兄弟学校语文教师交流经验及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成立科研中心组,不定期学习《例说小学语文教学法》、《教育教学论文写作》、《小学作文系列复习》等理论书籍,拓展教师的眼界,用科研的力量团结教师,增强观念,并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逐步学会站到教育思想的制高点来分析问题,学会吸收,学会不断攀登。

(二)把以生活为基础的作文教学放到生本教育的高度来实践。

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活泼、健康地发展。

1、我们坚持生活与作文的统一,通过生活实践走进作文。按照生活多元化、作文题材多样化的观念,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并在开展活动前就提出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参加活动后要说一句话,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记录下参加的过程,第三学段的学生不仅要写下参加的过程还要写出参加后的感受。如:我们在植树节时把植树任务分给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录下小树的成长过程,每月交到课题组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爱心;彝族年前会举办运动会,鼓励学生在踊跃参加的同时记下活动过程及感受,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走进了生活,走进了习作的源泉中,同时滋润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

2、结合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鼓励学生习作。学生的品行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的前提,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行,才能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才愿主动地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学校开办了“课间小喇叭广播”,宣传各班好人好事,针对开展的“结对子一帮一”活动、“关心他人从身边小事做起”活动、“比比谁班好人好事多”活动鼓励学生投稿,练笔。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学生的思想意识进步了,在练笔的同时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了,久而久之,写作就不再是难题了。

3、作文题材多样化。研究人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再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训练,从而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比如第二学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我们就鼓励他们留心观察身边感兴趣人、事、物,并要求他们写观察日记。

(三)把作文以生活为基础的观念放到语文教学的环境中实践。我们特别加强了阅读教学的研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多积累才能沉淀出属于自己的内容。在平时的阅读中,对于好的内容,优美的段落词语的摘抄,都是宝贵的作文资源。课外阅读能为学生打开兴趣之窗,并让学生体会到了他人对生活的领会和表达,学生在写作文时先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再结合课外阅读领悟会大大提高能力,因此,我们每期都会开展“读书笔记展”活动,同时每进行一次口语交际,就鼓励学生抓住时机把自己想到的和别人说的好词句记下来,每学习一篇优美的课文,就可以仿写,进行方法迁移,每开展一次活动,就要善于记载,善于积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近二年的研究,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学生的习作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习作习惯得到了培养,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教学过程的研究。

1、明确作文以生活为基础的规律与原则。生活与作文可以构成从生活到作文回到生活再到作文的反复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生活的感受力会因学生对生活认识力的提高而提高,习作的表达力会因学生对生活感受力的提高而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

在作文训练层面上,我们采用的基本方法首先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利用文字组织呈现出来,然后在训练作文时由教师提供一些作文材料,进行表达层面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写作方法,最后迁移到真实生活的表达中,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作文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过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⑴生活性原则。作文教学的内容来自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也应该体现生活性原则,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生活的质量。

⑵主体性原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当然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文中要强调学生是作文的主人,在作文的指导、评讲、批改中,都要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

⑶和谐性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特别强调学生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和谐发展,作文也正是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表达的统一。

2、作文教学前习作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⑴开发学校生活。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我的发现”手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学校的所见所闻,每天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在“我的发现”中,每周五第一节课在班上进行“我的发现”、“流动日记”交流。

⑵开掘家庭生活。要求学生把参加过的家务劳动写一写,和同学交流亲自当家的感受,并开展养花养草养小动物活动,记录好它们生长成长的过程。

⑶开拓社会生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留心新闻及报纸上的社会消息,上学、放学路上会看到的现象,家长带孩子进入的各种社交场合等。

⑷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不同的季节感受不同的自然风光,并记录下四季的变化。我们学校所在的地方是雷波的脐橙基地,我们经常带学生到庄稼地里去参观农民施肥、放水、修枝、采果的过程,让学生亲自感受,这样写起作文来也就有话可说了。

3、作文教学指导课的研究。

作前指导是学生习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作文教学的前沿阵地,在指导中教师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储存,完成见闻、思想、情感的统一。作前指导一是要扎实基本功的训练,做到能以妙笔描绘生活,用扎实的训练提高写作技巧;二是要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动机,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写作前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写作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实践,带着任务,学生就会有目的地观察所要寻找的事物,带着憧憬,会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在写作时他们才能对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感而发。在以生活为基础的观念下,我们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⑴活动课作文的教学模式:

①用活动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兴趣。

②学生亲自参加活动,记录下活动过程。

③学生回忆活动过程,理清顺序,复述活动过程。④动笔练写。⑤评价作文。⑵写事类作文的教学模式:

①确定作文内容,说说本次习作要求,总结要求,回顾写作方法。②打开思路想想自己所要说的事,此时可拿出“我的发现”、“流动日记”等记录本,从中找出符合本次写作要求的事例。

③练习口述。

④根据情况写出思路或提纲。⑤学生习作,教师指导。⑥评改作文。

⑶写景类作文教学模式:

①学生身临其境、心临其境感受大自然,在感受中交流体会。

②抓住单元训练点,复习典型课文,由课文迁移到本次习作;将平时积累的优美的词句借鉴运用到作文中去。

③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回忆和具体叙述,编写文章梗概,指导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整体优化。

④反映生活,表情真情实感。

4、批改方法的研究。

作文批改要生活化,坚持“学生是作文批改的主人”的观点,鼓励每个学生自己批改,学生间相互批改。在作文批改上,我们转变了批改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的工作,改革批改方法,将作文的批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作文的批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作文讲评的研究。

作后讲评是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作文通过讲评要有利于发展学生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指导课往往在评讲中进行,评讲课上也有指导的环节,而作文批改是对作文指导成败的鉴定,又为作文评讲提供了依据,三者是相依相存的。我们要求每次评讲后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解决一个本次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表达能力。

三、取得的成绩:

1、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绩,对影响作文教学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得出了作文以生活为基础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要给学生营造充分的生活环境,让生活的充实与作文的发展同步。通过研究深化了学校的师陶学陶工作与教学改革工作,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素养和自身能力都有所提高,完成了一批教学研究论文,部分研究文章在省市级报刊中发表并获奖。蒋剑老师的论文《如何从观察中发现作文素材》在《新课程学习》中发表并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周清老师的论文《怎样当好一名语文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发表,方骥老师的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能力》在《小学时代》上发表。

2、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教师作文教学能力明显提高,上起作文课来得心应手,学生写作能力与生活认识水平也有所提高。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学生不再畏惧作文,写作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参与写作。学校把学生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册,并将学生近期的作文与课题研究初期的作文作了比较,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部分优秀作文还参加了县上组织的“作文百花奖”,我校四年级学生赖忠燕在本区“庆党90华诞作文展”中,《说说我的心里话》获得二等奖,五年级学生伍宾的作文《我爱家乡的脐橙》获得了优秀奖。学生的思想在研究中受到了熏 陶,涌现了大批好人好事现象,行为习惯得到了改善,学风有所改变,观察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不再被动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探索。

3、取得了整体效应,由于研究的整体性,学校的整体工作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教师们干劲十足,积极主动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优质课比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语文教学成绩连续几年在全区都获得了较好的名次,特别是今年六年级的语文成绩在毕业考试中获得全区第一的佳绩。

四、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姓名:蒋剑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316914686@qq.com QQ号:316914686

五官乡中心校 二0一一年九月六日

第四篇:从读中来

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读”

内容提要:这篇文章重在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活课文,一步步深入最后能发挥创意,开拓到课外的阅读。

关键词:读通课文 读懂课文 读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读通课文

所谓读通课文,就是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破词,不破句,不添字,不落字。读通课文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对小学生来说,读通课文并非易事,不经过反复的读是不能实现的。读通课文,我们不能让学生机械的一遍又一遍去读而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读的主动性。

1、审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

有些文章的题目,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去读书。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学生一读课题,疑惑之心顿生:恐龙为什么会飞上蓝天?怎样飞上蓝天?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学生会问:那匹马 为什么会饿坏?怎么没人管?这些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会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

2、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渴望去读

对那些文质兼美、以境取胜的文章,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用生动的情境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走近课文的愿望,诱发他们接触课文的渴望。我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先让学生通过录相直接感受恐龙,吸引着学生走近课文。

3、师范读,吸引着学生主动地去读

对于那些形象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的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文时,把两只小狮子读得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学生怎能不愿意去读课文呢?说到此处,就想到了备课,备课不只是“写”,还有重要的一环是“读”。曾记得我实习时指导老师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罢休。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由此看来,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师备课的基本方法与重要任务。

4、尊重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读

学生读书,可以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可以放声朗读,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进去了,自然而然地读书的兴趣就来了,有了兴趣,就不愁读不好书了。如我在教学《中华少年》时,我让学生分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各小组非常主动,积极性很高,这一课书也学得很快。

二、读懂课文

所谓“读懂课文”,追求的并不是对课文的正确而唯一的解读,而是让学生去自主地探究,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懂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问题全部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教得没有了问题,正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弊端,如果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社会,去主动地探究,才是教育的成功。

学生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服务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当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读书,而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积极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学生读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进行同构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与融合的过程。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化,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正体现了课堂学习动态的生成性特点。以读促思,以疑促读,读思结合,在读的过程中伴随着已有问题的解决与新的问题的不断地生成,学生的认识在发展,体验在加深,个性在张扬,思维活起来,语言活起来,想像飞起来。经历了这样自主的学习过程,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这样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三、读活课文

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也渐渐地进入课文,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认识作者描绘的事物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鸣。所谓读活课文,就是置身于课文之中,融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赋予文本中描绘的人、景、物以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使他们活起来、动起来,使自己如目睹其形,耳闻其声,如亲历其境。在教学《杨子荣借题发挥》时,让学生找出描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句子,看他心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从这些心理活动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杨子荣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这样,既让学生读活了课文,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

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读

陶行知曾经告诫当老师的人,切不可摧残儿童的创造性,他说:“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不少课文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之后,会怎样做了呢?又如在教《小猴子下山》一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假如我是小猴子,我会_________。像这样的创造性的超越课文的阅读,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能激发学生的想像,最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五、引导学生拓展性地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凭几本教材是不够的,应致力于建设“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对课文的拓展性阅读,就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如学习完《猴王出世》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西游记》。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水浒传》书或电影了解梁山好汉的事迹;学习完《古诗词三首》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描写山水方面的古诗词。

从以上所述,在“以读为本”的语文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既可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2、《教育学》

3、《以读为本的课堂实施策略》

第五篇:《亮剑》中的管理智慧《亮剑》中的管理智慧-云中子

《亮剑》中的管理智慧

一、领导力

1、李云龙的旅长在电视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他的能力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想想看,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性情暴烈,一意孤行,总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人,但是他为什么偏偏听旅长的话?李云龙为他惹了不少的麻烦,而为什么旅长在关键的时候还是重用李云龙?

例子:李云龙被撤职到服装厂,后来上级又派他去当团长,他不服气,不愿去,结果旅长马上赶到给他一阵臭骂,他尽然不敢再说一句话,乖乖上任。原因:旅长非常清楚李云龙的性格特点,他没有什么文化,这种人往往痛恨别人给他讲大道理,所以你不能给他讲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去对付他自己,他平常总是骂骂咧咧的,所以遇到一个比他还厉害的旅长他就服了。

结论:领导者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能力。作为一个领导你除了要知道下属的能力,还要了解他的性格,并且把他放在有用的地方。同时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就把他的优点全部给否定了。

某些企业领导,把自己的喜恶作为用人标准,看着谁顺眼就用,看见谁不顺眼,就干掉。这样往往造成浪费人才。管理中经常提到一句话叫“有用的不好用,好用的不管用”。因为大凡有能力的人都有个性。

2、李云龙本身就是一个领导力很强的人,他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他深得人心,以及他有一股领导者的特质,那就是人格魅力,他能让他的部下即爱他又怕他,爱是因为他体惜部下,关心部下,能和下属同甘共苦;而怕他是因为他那表面

粗暴的性格,和那张得理不饶人的嘴巴。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与李云龙势均力敌的是楚云飞,楚的军事能力顶呱呱,没得说,但是他的人格魅力不及李云龙。

例子: 有一次李云龙的一个营长没有守住阵地,回来要求楚送他到保卫处接受处罚,楚让他回去养伤,并说不久去看他。这时旁边一个警卫问楚云飞为什么不送他去处罚,他说:“都送去处罚了,谁来帮我打仗?”这表明楚不是真正在关心下属,即使关心也只是为自己考虑。还有一次,因为阵地丢失,士兵向后撤退,是楚云飞用枪顶住他们的脑袋逼他们退回去顶住。这样的领导有多少人愿意追随呢?李云飞在战场上的原则是从不丢下一个兄弟,即便自己杀出重围,如果知道还有一个兄弟没有出来,他都会返回去把他救出来。一个为了部下可以置自己生命而不顾,而另一个为了自己可以置部下生命而不顾。这就是后来楚云飞被李云龙打败的原因之一,领导力不足。

现实部分企业中员工与老板的关系就属于楚云飞那种类型,老板的能力很好,但就是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人才未得到重用;二是人才的自身的目标没有实现。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要留住人才,最基本的一点是要有帮助员工达成他们愿望的气度。而大多数领导或老板看到员工那一个月赚得多了,就眼红,既是出制度,又是降工价,搞得员工怨声一片,哪有心情做好事,所以他们总喜欢在自己锅里争饭吃,没有想办法在大的市场中去争。这样的企业肯定像楚云飞一样,做不长久。

二、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

大凡会吹牛的人都是沟通力和反应能力特强,李云龙当然不例外。尽管他平常脾气暴躁,性情刚愎,但是有一个特点是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面就报了。所以即便发飚了,也可以马上转怒为喜,从来没有隔夜仇,这一点在作为领导来说是非常可贵的,不管是对上级,还是下属,或许是同级之间,在问题的沟通上几乎从来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尽管有时他的方法看起来有些另类,但毕竟是解决问题,只要不违背原则或伤害他人的利益也不为过,这里不包含具有敌对关系的利益。这些在影片中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来,在这里不作例举。

三、管理与执行力

1、在李家坡战斗中,李云龙在与政委赵刚讨论作战方案时,李云龙安排自己带突击队打前锋,等到前锋打光了(全部牺牲)再让赵刚补上。这时赵刚有一段话:“你(指李云龙)这叫擅离职守,团长就应该在指挥的位置上,而不是带突击队冲锋,我要是给旅长打电话……”。

这在企业管理中叫岗位职责不明确,部队同企业一样,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职责。如果一个部队中,炮兵去做骑兵的事,骑兵去做步兵的事那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部队的人差不多阵亡的时候,否则就叫乱了套。在企业中,如果老板去做员工做的事,或者总裁去做下属该做的事,那这个企业离关门也就不远了,特别是总裁,只能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能做自己会做的事,在管理中叫乱了章法。总裁应该做什么事呢?

总裁应该做最重要的事,比如思考——公司的战略方向,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学习——学习同行中好的经验方法,掌握行业内外大量的资讯;提升自己的领导力;随时随地为企业挖掘招聘优秀人才等等。

2、李云龙等军级首领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遇到两件事,让他很是恼火。一是学习不准带枪,二是迟到一天要扫一天的马路。李云龙尽管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这叫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的职位多高,不管你曾经有多大的贡献。但是在在很多企业中,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公司制定了一大堆的制度,但真正能执行到位很少,大多数只是喊口号而已。这里面很多时候在于思维的转变问题,因为大多数人不重视管理,包括很多中低层管理人员,因为他们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在制度面前就采用对下睁只眼闭只眼,对上做样子(忽悠)。特别是企业的中层、高层管理,他们本身即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如果连他们都忽视公司制度,那这样的企业肯定不会走得太远。

有个朋友开了家公司,他找了之前的一些朋友、老乡、亲戚等等来公司做事,刚开始时还没什么问题,但是等到公司扩展到一定程度时,问题就来了。上次我遇到他,他说,公司现在管理方面很有问题,有很多制度执行不了,原因是管理者和员工都是老熟人,做得太过了会得罪人。如果要换掉这批人又不可能,因为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的人来顶替。我说你就试试看找一个自己最亲的人,杀鸡儆猴,然后再不定时招聘一些重要岗位的储备人员,让员工感觉到有被替换的危机感。当然完善公司管理制度也很重要。

四、魂、文化(企业文化)

“要有一股气势,要有一种拼到底的劲头。就像一个剑客,和对手狭路相逢,他发现对手竟是天下 第一剑客,这时他明知是死,也必须亮出宝剑,没有这样的勇气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叫虽败犹荣,咱中国人决不当孬种,逢敌比亮剑。”

这是李云龙非常经典的一段话,整个故事就是围绕这种精神展开,“逢敌必亮剑”这是一股强大的气势,用李云龙的话,这就是一种狼的性格,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对手,多么强悍的敌人,都要表现出凶悍与狡猾,单独的凶悍是匹夫之勇,而狡猾就体现在运用策略,知己知彼。当狼在遇到强大的对手时,不会轻易发动攻势,一定等待援助,发挥群体优势,所以群狼连老虎也会害怕。

这种精神在军队中叫魂——军魂,如果用在企业中叫文化——企业文化。楚云飞的80万部队拥有美国进口的武器装备,李云龙的60万部队仅有国产的早已过时的武器装备,无论武器还是人数李云龙都占劣势,可是李云龙却打赢了,靠的是什么?不是天时,不是地利,是人和,这种人和表现在李云龙的部队中拥有一种共同的依护体——军魂,一种敢于亮剑的魂,有了这种魂,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会坚守那份信念战斗到底。看看楚云飞的士兵,只要看到局势不对,转身拔腿就跑。

在企业中如果有一种这样的文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处于何种不利的形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并且是公司中每一个员工,就好像亮剑中的每一个战士一样。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企业中当遇到困难时,往往想方设法的只有总裁,只有老板,其余的人到了时间就下班,事不关己,反正解决不了对自己没有损坏,工资不会少一分。这难道不像楚云飞的部队。打不赢没关系,实在不行就跑,因为有退路。总裁,老板只能向前,他们没有退路,要么胜利要么战死。

出现这种情况是谁的责任,他不是士兵的责任,不是员工的责任,是领导者的责任。领导者没有一种强烈的影响力,没有一种巨大凝聚力,所以不能在部队或企业建立一种魂或文化,让每个人都有一种信念。

所以21企业要迅速发展,单有好的战略方向,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好的设备(工具),有一流的系统程序还不够,重要的是企业必须具备一种魂,一种文化,一种信念,一种每个人都敢于亮剑的精神。这就需要企业领导人为全公司造梦,让每个人都为了实现这个梦而不懈努力。毛泽东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就是因为他为全天下的人造了一个美丽的梦:“打土豪,分田地,人们当家作主“,孙中山先生也为天下人造梦:三民主义——民权、民生、民族,还有同盟宣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土权”。但是为什么孙中山的梦没有实现?原因在于他不了解人民当时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吃饱,穿暖,那些三民主义仿佛太遥远。毛泽东明白这一点,提出一句简单而又正中人民下怀的话,“打土豪,分田地,人们当家作主“。对于三民主义来说,那时的老百姓不是很明白,感觉不实际,没有”人民当家作主“来得明了。这也跟企业内的制度一个启示:不要把制度搞得太复杂。只有简单的东西才易于施行。为员工造一个简单而美丽的梦是领导们必须做的工作。有了梦就有了魂,有了文化,企业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学习力

当日本鬼子被赶出中国,当国民党被迫退居台湾,当李云龙他们还沉侵在战争胜利的喜悦和满足之中时,中央通知高级军官全部到南京学习,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日本鬼子被打跑了,蒋介石也被打垮了,还有什么学的?只有一个人明白为什么?那就是孔捷,因为他被派到支持苏联打美国。他出去见了世面,见识到了别人的战略方法的确比我们的厉害,在自己家打仗的方法拿到外面去打一点用都没有。

正如很多企业,刚刚创业时感觉很好,比周围同行业的都好,一旦上了一个台阶同别的的企业一比,或是去到国外看到别的大的企业才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

中央高级领导意识到,不能靠原来那些经验和理论同别人抗衡。必须必须学习更好的军事战略,这才有了李云龙他们去南京学习的故事。

学历只能代表过去,你之前所学到的东西要么没用,要么过时。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的资讯。学习适合当前发展的理念思维,学习别人通过实践已经产生结果的经验。作为企业来说,不断向比自己更成功的企业学习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要趋势。你可以不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会帮你学习。

六、洞察力,行动力

一次日本的特种兵偷袭李云龙总部,当日李云龙结婚,本来是大喜日子,晚上理应呆在洞房内,但他没有,他走出去查岗,来到战士休息的营房发现朱干事不在自己位置睡觉,李云龙用手探探被窝,感觉被窝里是凉的,似乎一种直觉告诉他,可能会有问题发生,当即唤醒正在睡觉的战士,就在此时,日本兵已经来到营房前。可见他的洞察力相当强,假如没有发现,或者换一种想法——是不是战士不舒服出去了,如果这样可能所有的人都死在睡梦之中(岗哨已被

干掉)。其实在之前李云龙就已经感觉到朱有点异常,别看李平常骂骂咧咧,但关键时候绝不含糊,一发现情况不对立刻行动,这也是李的最大特质——超强的行动力。

在企业中,作为一个领导要有相当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就要立刻调查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比如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要随时观察员工的行为和情绪,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刻想办法纠正,比如一个机械操作工,因为前一天晚上同老婆闹别扭,心情不好,在加上晚上没有睡好,所以上班没精神。员工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就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在这里我为什么把洞察力和行动力放在一起,原因是如果你发现了问题不立马行动就等于空有敏锐的洞察力。李云龙在战争发现了很多机会,如果他不立刻行动,恐怕他的部队同楚云飞的没什么差别。比如那个骑兵营得来很容易,他没有事先考虑太多东西,稍作部署立刻就行动。

李云龙追女孩子的行动力也是相当的不错,觉得机会一来,立刻行动,绝不拖延,行动越快,得到结果的速度也就越快。

李云龙的行动力还表现在,有一次同政委赵刚商议挑选会武功的战士组成一支特别的队伍,当时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说了另外一句:“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假设企业中每个人或者作为管理者有这样的行动力,公司想不发展都不行!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

七、随时随地招兵买马,选择最好的工具

人才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被吸引来的,二是被筛选出来的,三用重金挖过来。李云龙身边的人,和尚本是国民军的,一听说是李云龙,就马上同意跟他干,这叫吸引来的;张大彪是在战中表现很好,是 筛选出来的;骑兵连的孙连长是用五挺机枪换来的。李云龙的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两件事,一是招兵买马,二是筹备武器装备(工具)。这才后来的由千多人的团队发展到将近万人。

在企业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公司只有在人员短缺或是有人离职才开始招人,平常是不会招聘的。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成本。事实真是这样吗?当一个企业没有人才储备时,企业内的人才没有危机感,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做事的效率就不高。这样的企业员工很容易同上师谈条件,往往用辞工要挟上级加工资。表面上好像节约了成本,可是这群员工每天不能尽心尽责,绩效不佳,弄出的问题倒是不少,如此一来花费的成本更高。另外当每个重要岗位只有一个员工,没有储备,如何筛选好的员工。当有一天重要岗位的员工要离职,你哪里有时间去招聘优秀的人才,那时可能就是随便找一个顶一下算了。这在管理中叫没有计划,一个好的企业是随时随地招聘人才,企业内部只要有不适合的人就马上更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正常发展,领导者永远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让下面的人牵着你鼻子走。

你想在战场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你就必须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你想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你就必须拥有世界级的工具。这里所说的工具包括软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软体就是思想,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战略、决策、公司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无形体,实体就是实际操作中涉及到的有形体。不管是无形还是有形,它们必须是最新的,最适合当前发展状况的。

这些东西哪里来,很简单,就两个字——学习。通过学习掌握最新的资讯,知道其它同行在使用什么最先进的工具,拥有什么最好的工艺流程。

总括:亮剑是一部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电视剧,只要你去看,你就能悟到一些对你自己有用的观念,特别是亮剑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它不但教会我们做事,更重要的教会我们做人,特别是女人,无论你是已婚还是未婚,你会学到如何正确的处理自己的婚姻和恋爱。男人可以为了心爱的女人而不顾一切的发动战争,但也可以因为自己众多兄弟的性命而最终伤痛欲绝的放弃自己心爱的女人,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但是李云龙做到了。

智慧是从学习中来 阿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