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学分制起源与变迁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4-69193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3 16:17: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学分制起源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学分制改革的起源与变迁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分制由恢复试行到深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本文就这一时期学分制的发展过程进行论述,并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学分制;恢复;变迁;问题

引言: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本质上是以学习自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随着一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而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逐步发生了较大变革,社会文化得到发展,教育体制也随之变动,本文简单地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分制的起源变迁历程。

一、学分制的恢复试行阶段(1978-1985)

(一)恢复试行的原因(条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我国经济也由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步转移到市场经济,这为学分制在高校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

我国大学实行的单一的学年制的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弊端日益显露,专业设置狭窄、课程陈旧老化、课程管理死板,很难培养新时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恢复试行过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大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可以试行走读制、旁听制、学分制。总之,要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努力扩大招生数量”。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学分制。同年9月,教育部发表《关于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也提到“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学分制”。为摸索学分制实施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进行学分制试点,以获取学分制实施的直接经验。

1980年12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大力提倡高等学校推广学分制。受此影响,学分制在高校得到较快推广。

198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许多高校把试行学分制作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学分制逐步由部分重点大学试行推广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高校扩大到其他类别的学校。

1985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改革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1]。在这一《决定》的规范约束和引领之下,学分制取得了一定进展。

(三)恢复试行的阶段特征

在20世纪70年代,学分制仅仅在我国为数不多的重点高校“试点”,并没有得到较大

①2014/7/2 规模和较深程度的推行与实施。学分制的发动者、推动者是教育行政部门而非高等学校。可以说,当时是高校学分制的“恢复试点”年代。

到1985年左右,学分制在我国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几乎所有重点大学都实行了学分制,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或地方院校也极力推进学分制。这一时期,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推进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哄而上”和“急功近利”倾向。

二、学分制的缓慢发展阶段(1985-1992)

(一)缓慢发展的原因

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没有被完全打破,市场化改革推行步履维艰;二是由于新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更替带来的矛盾及改革经验的不足,前期急切推行的学分制实验事与愿违,导致了高校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滑坡等问题。

(二)缓慢发展过程

1987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印发部分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在肯定学分制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充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高校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哄而上”,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学分制,切不可照搬别国模式。纪要颁布后,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步伐得到延缓。

(三)缓慢发展阶段的特征

这一时期是学分制的稳定和反思时期,学分制在我国发展十分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

三、学分制深入发展阶段(1992-2001)

(一)全面发展的原因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鼓励高校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恰好适应了这一形势要求。

(二)全面发展发展过程

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继续试验、逐步完善并推广各种有益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材施教和搞活教学的各种措施,如学分制、优秀学生选拔制、主辅修制等,积极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为具有不同条件和才能的学生有益的发展创造条件”。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实行学分制”,学分制在高校重新掀起高潮。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学分制推行获得了极大的助推力,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在高等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实施学分制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一些重点高校纷纷实行学分制并不断将学分制改革推向深入,选

/ 5

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制等得到有效实施。

至1996年,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高校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1]。

90年代末期,受扩招影响,高校的招生规模与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分制更是受到高校的热烈欢迎。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这再次为学分制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三)全面发展阶段的特征

实施学分制再次成为高校改革的契机和热点。而且,此次学分制改革不再是单一的课程实施管理改革,而是将学分制与配套的综合性大学教育管理系统同步进行改革。

90年代的学分制热潮,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日趋完善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高校自愿主动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学分制”已经被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同,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认可。

四、深化发展阶段

(一)深化发展原因

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

(二)深化发展过程

2001年10月25日,教育部在5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6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深化专业设置、学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分制”。

2004年后,学分制在高校推进的速度与力度明显加快与加强。

2007年2月17日,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鼓励高等学校之间的跨校选修课程机制,加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等,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这再次为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深化发展阶段特征

(1)模式多样。主要有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绩点学分制等。

(2)选课制度不断完善。尽管各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不尽相同,但不断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已成为高校的共识。

(3)导师制确立。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对导师的选拔、职责划定、考核与奖罚等,地方高校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基本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导师”制度。

(4)辅修制日益成熟。有关“辅修”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辅修”专业的覆盖面日

/ 5

益扩展,“辅修”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5)学分制收费制度逐步形成。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学生当年所交纳的学费可根据选取学分所需的费用收取。

五、当前我国学分制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育资源严重不足(1)教师资源不足

近年来,由于连年扩招,很多高校的教师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常规课堂教学,无法花较多的精力去开设较多较好的选修课,难以提供足够数量的选修课,这就导致有些学校的选修课开设数量很有限,质量也不高,能够胜任选修课的教师资源严重贫乏。

(2)课程物质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必修课程学时多,选修课程学时少也已成为学分制选修课程设置的一个瓶颈。课程的不够丰富不仅仅会影响到课程本身,也会影响教师与学生,使得教师与学生分别受到课程的影响而存在更多其它方面的问题。课程选择不但缺乏合理有效的引导机制,而且缺乏科学指导。不少学生对实行学分制的目的认识不清,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片面追求学分的现象较为普遍,选课混乱。

(二)学生学习主体性观念不强

实行学分制,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大大减小,同时高中学习生活与大学学习生活反差很大。由于管束力的弱化,使得学生学习上却没有太多变化,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动力与积极性,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甚至大多数同学打出了英语四六级成绩六十分万岁的口号,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的态度。此外,大学相关的奖罚体系并不十分健全,即便成绩足够好也并不代表能够提前毕业或者能够拥有更多的荣誉,而成绩不好也不代表一定拿不到学位证书。在此心理的暗示下以及缺乏恰当的奖罚机制,以至于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三)相关管理制度与学分制不配套

(1)现行学生管理、学籍管理制度与学分制改革不配套

大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上实行学分制,另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和学籍管理上却基本实行学年制管理。学分制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系、跨学院选课。然而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却对学生仍然分年级按行政班级管理,每天实行上课统一考勤,缺课多的学生会受到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被开除。学分制要求学生以积累学分的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既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也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限内因边读书边工作等而延迟毕业,体现了较强的弹性。但是,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几乎没有弹性:一是调换专业困难。学校虽然提供调换专业的渠道,但条件很苛刻,程序很烦琐,并且比例较低。二是学生基本没有申请免修课程的权利,几乎很少有提前毕业的机会,就算提前修满了学分,也依然不能及时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

/ 5

(2)现行的导师制与学分制改革不配套

实施学分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导师制,给予学生必要的选课指导和学业活动的指导。我国大学虽然一般都设立了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了导师,但导师制实际上是一种虚的形式上的制度,没有起到实质上的作用。原因是:其一,学校无专门导师编制,导师全部由任课教师兼任这些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没有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其二,学校无专门的导师责任制度,其职、权、责、利不明确,基本上是有职无权无责无待遇。所以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工作上没有动力,更没有压力。其三,我国的导师不与学生同住,如果不给学生上课,学生就很少能见到导师。

六、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变迁和教育变迁,学分制在我国恢复实施并得以推广,在高校中得到了普遍运用,推进了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分制的发展同样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和相关配套制度上,这也是我国高校日后推行学分制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高校在学分制的实施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透过繁杂的表面现象,寻找其中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学分制才能逐步趋于完善。

注释:

① 之所以说是学分制的恢复试行,是因为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学分制就已经引进我国,1918年我国开始正式推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计划经济的运行,学分制改为学年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5,(15)[2]孙山.我国高校学分制变迁简论[J].教育评论,2010(03)134-137 [3]胡霞.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实践历程和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8(30):149-150 [4]朱梅林,付勉兴,叶翔翔.学分制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外实施状况探析[J].科技信息,2011:81-82 [5]韩宏.高校学分制发展探究—试论高校学分制的起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13.23(06):57-63 [6]吴运兰.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3 [7]常思亮.我国大学推行学分制的改革路径[J].武陵学刊,2010.35(04):130-133

/ 5

第二篇:2022元旦的叫法和起源变迁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古代元旦指元月一日,但各个时期的元月时间不一致。秦朝的元月一日相当于现在的10月1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元旦的叫法和起源变迁,欢迎阅读!

元旦的起源变迁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一月一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怎么过比较有意义

1、提前一天准备好食材,元旦跟爸爸妈妈在家吃温馨大餐

节假日的时候,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很多,选择在家过元旦未免不是一种上佳的选择。在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丰盛的菜肴,聊聊家常,聊聊新年愿望,祥和而幸福。

在这里提醒一点,大家可以提前以前购买食材,要不然元旦当天去买的话人比较多,很拥挤;菜价也会因为节日上涨。

2、提前预约,元旦跟家人到周边城市旅游

节假日出行的人很多,小编一般不会建议大家选择在节假日的时候出门旅游。但是如果说大家的时间调整不开,只有元旦三天有时间的话,可以带上两三位家人朋友一起到周边城市去旅游一下。

如果有老人小孩最好是在平时空余时间较多的时候去,节假日期间最好不要带老人和孩子出行。同时需要提前联系好旅游公司,可以按时间地点集中,但是不按照他们的旅行线路,这样可能玩得更自由一些。另外冬季一般不建议自驾游。

3、元旦一定要记得跟朋友们聚聚,畅谈新年愿望

元旦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它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象征着打开梦想的翅膀。所以在元旦这样一个充满希望和朝气的日子里,我们的年轻朋友们千万不要忘了跟自己的好朋友们聊聊你们的梦想和愿望。

当然我们的中年朋友们在这样的节假日约上三五好友喝喝茶,聊聊人生以及之后的拼搏方向,也别有一番滋味。

4、不要错过元旦跨年晚会

我们都有自己的偶像明星,他们的表演丰富着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元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不要错过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在x年的第一场表演。看元旦跨年晚会直播要比以后再看更有乐趣,和粉丝群的朋友或者级生活中的好朋友一起看,一起聊,一起感受青春的活力和生活的美好。

5、创造并分享x年的第一个成果和第一份喜悦

元旦是新一年的开始,我们在今天做的每一个事情和收到的每一份祝福都可以用来分享喔。比如元旦当天自己做的第一个披萨、元旦当天领到的最大的红包、元旦相亲成功、元旦遇见了自己的小学老师等等。这些自己创造的第一份成果或者是自己经历的第一份喜悦都值得在x年的第一天传递和分享。

6、元旦记得吃汤圆等传统食物

每座城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在元旦这一天也会吃一些传统食物来表示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比如有的地方在元旦的传统食物是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安快乐新的一年。有的地方在元旦的传统食物是糖醋鲤鱼,象征着在新的一年财源滚滚,生活甜甜美美有滋有味。

7、传递和收获祝福,以最佳姿态迎接x

元旦是个特殊的节日,在这个节日气氛里,我们会被各种祝福围绕着。我们要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发送祝福,同时我们也会收到他们的祝福。在新的一年里,带着崭新的希望和暖暖的祝福,迎接更加美好的x!

元旦又叫什么

元旦又叫什么:上日、正日、正朔、正旦、三始、岁朝、履端、开元、元辰、元春、新年、元朔

上日

在上古时代,元旦又叫上日,《书·尧典》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上日乃朔日,古特指正月初一。”

正日

东汉时期,元旦又叫正日,《四民月令》记载:“正月元旦,是谓正日。”

正朔

东汉时期,元旦在汉朝又叫正朔,《礼记·大传》记载:“正谓年始,朔谓月初,故以此称一年之始日”。

正旦

后汉时期,元旦又叫正旦,《后汉书·陈翔传》记载:“时正旦朝贺,大将军梁冀威仪不整。”

三始

东汉时期,元旦又叫三始,《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以其为岁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故云。”

岁朝

东汉时期,元旦又叫岁朝,《后汉书·周磐传》记载:“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李贤注:“岁朝,岁旦。”

履端

在南北朝,元旦又叫履端,《哀江南赋》记载:“天子履端废朝,单于长围高宴”。《幼学琼林·岁时》记载:“履端是初一元旦。”

开元

在南朝,元旦又叫开元,《梁书·武尚纪》记载:“今开元发岁,品物惟新,思俾黔黎,告示安旧新。指新年开始,故称。”

元辰

在晋朝,元旦又叫元辰,庾阐《扬朝赋》记载:“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履端归余,三朝告始。”

元春

在宋代,元旦又叫元春,《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隋元会大飨歌》记载:“展礼肆乐,协此元春。”

新年

在宋代,元旦又叫新年,吴自牧《梦粱录·正月》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元朔

在唐朝,元旦又叫元朔,《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记载:“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谓一年之第一个朔日,故称。”

2022元旦的叫法和起源变迁

第三篇:浅论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引言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1]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与生俱来的姓氏,这个姓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一般的人不会再去选择其他的姓氏来更替自己现有的姓氏。因此,姓氏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属性,正因为这独特的属性,姓氏也因此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标志人类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的特殊符号,它既是代表社会成员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别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志,如果通过对某人的姓氏进行分析研究,则可以得知此人的的家族情况以及血缘关系。

河北是文化大省,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姓氏文化便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有关河北地区姓氏文化的研究却比较薄弱。本论文从河北姓氏文化的发生变迁着眼,论述河北燕赵之地中华文明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姓氏文化形态。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2.1 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

研究探索姓氏文化,对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史,知晓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史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研究姓氏文化进行研究,还会看到姓氏文化对民族意识、民族道德等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也是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这项研究,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进行探讨的一个方面,也是对民族历史进行研究的一个角度,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加深对自身家庭和自身认识的一种情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寻根意识,这种意识很强烈,促使着我们寻源问祖,这是人类的本性的体现。而对姓氏学的研究,正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要。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基于这种属性我们每个人都归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因此, 这种社会属性,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而姓氏文化正是这样一个文明的载体,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归宿,也正是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民族团结,使他们对祖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姓氏文化承载的这种寻根意识与精神上的归属感,强有力地推动着海内外华人的2.2 姓氏文化研究的现状

基于姓氏文化如此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于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文人学者对姓氏文化进行了记录、整理和考订。所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的“姓氏学”。姓氏学并不是一门专一的学问,它综合了多方面的文化与历史,对姓氏学进行研究,必定要考虑到它与民族历史、考古、语言文字等诸多领域的密切联系。早在“春秋时, 善论姓氏者, 鲁有众仲, 晋有胥臣, 郑有行人子羽, 皆能探讨本源, 自炎、黄而下, 如指诸掌。”[2]在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姓氏学专著——《世本》15 篇。从此之后,很多学者开始把研究目光投向了姓氏学,故而姓氏学专著也从此之后开始多了起来,并不断的进行着深化与补充。比如,在《世本》一书编纂成功之后, 西汉的学者史游就在他所写的《急就章》中专门开辟了“姓名篇”。在东汉时期,《潜夫论》和《风俗通》中也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记载姓氏文化,这两本书分别为王符、应劭所著。在魏晋六朝时期, 士族门阀制度盛行, 士大夫们对代表身份象征的门望姓氏极其看重。因此以记载一家一姓历史为根本宗旨的谱牒学就发展起来了。同时,谱牒学的探索研究也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姓氏学的发展进程。晋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高达700多卷。当时的中央政府参与了此次姓氏的修纂。在唐代时,唐太宗曾命令学者撰写《大唐氏族志》共有100卷。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学者林实奉宰相李吉甫的命令编修《元和姓纂》共10卷,这是至今为止仍然保存完整的最为古老的一部姓氏学研究著作, 其对后代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宋朝时期,学者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代表了当时姓氏文化研究水平,与此同时,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40卷也是当时姓氏文化研究的极具代表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学者邵惠的《姓解》3卷和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2卷。在宋代出现了中国姓氏学史上的通俗读本《百家姓》。这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的姓氏文化内涵。在明代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学专著有凌迪知编辑的《古今万姓统谱》104卷, 另外附《万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以及《氏族博考》14卷。还有学者陈士元撰写的《姓》10卷, 其中一共记载了3625个姓。在清朝时期,非常流行考据之学,因此便有学者将考据的方法实施在了姓氏学的研究上,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这使对古代姓氏文化的研究程度更加的深入准确了,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学著作有黄本骥的《姓氏解纷》、张澍的《姓氏寻源》、易本的《姓刊误》和陈廷炜的《姓氏考略》等等。除此之外,清代姓氏学研究的另一个很重要的鲜明特点是对少数民族的姓氏的统计与考稽。比如在嵇璜、刘墉等人修撰的《续通志·氏族略》和《清朝通志·氏族略》中,一共收录和考究了古代女真、契丹、高丽、蒙古、满等民族的数百个姓氏。这在中华民族的的姓氏学研究史上是空前绝有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 现今的中国姓氏学又有了深入的发展。在古代,比较流行对单个姓氏进行研究,因此研究、收录、汇集单个姓氏的姓氏学专著就比较多,有的姓氏学专著也对单个姓氏的起源进行了一番考证。而当代的专家学者们则开始从文化、社会、语言、历史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姓氏起源、姓氏制度进行比较综合的考察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内涵。

2.3 河北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目前,人们对姓氏文化的考察研究主要还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就河北这一特定区域的姓氏文化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尤其是还缺少系统的专门的相关文献资料。本论文力图在前人学者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归纳、总结,以及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总结,以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这个角度来探讨河北的姓氏文化问题。

笔者认为河北的姓氏文化研究应当包括对河北姓氏的起源、发展、衍变、使用的过程及现状的研究探索,这些研究与社会文化变化的关系及其中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未来中华姓氏的延续和使用提供指导,并且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对保存和延续地域历史文化提供指导。故而,河北文化较多的体现在了河北姓氏文化上,并且内容多样多彩。

研究河北姓氏文化的重大意义在于这是在开拓河北的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丰富河北的社会史研究,并且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河北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繁荣河北文化,推进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制订文化、经济等政策或可行性的文化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中华姓氏的发展历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3.1 姓与氏的产生

中国姓氏的形成是在5000多年前。在姓氏产生初期,姓和氏的含意是大不相同的,它们指的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词。

“人”和“生”组成了“姓”字的古形字,字义释为为人所生,因此成了姓。“女”字和“生”字组成的组合字最早出现在秦国的刻石《诅楚文》中,到汉代,学者许慎采用了这一字形,最终定型成为了会意字,意义是指标志此族属来源同一始祖。

姓是源自于母系社会的,图腾是早期的姓的来源。一个原始部落群体是由若干个民族组成,部落内部又独立存在着各个氏族,同时,各个氏族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婚姻关系,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特定标记符号的姓就这样产生了。这时候的姓已经具备了三种基本的功能:第一,区别氏族;第二,区分婚姻;第三,认定财产继承权。

早在甲骨文中氏字就出现了。朱骏声是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字学家,在他撰写的《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氏”字是象形字,字的意义指的是为木本,即指植物之根,直至今日,现在所指的姓氏的氏就是由当时植物之根这个意义转注过来的。

在原始社会晚期,氏就形成了,其实是姓的分支。但是区别血缘并不是当时氏的主要社会作用。氏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分明地位。从此之后又开始流行以赏赐封赠地来命氏,这是在氏族制度解体、建立阶级社会、国家制度后出现的。姓的起源是比较早的,形成之后也比较稳定;与姓相比,氏的起源则比较晚,并且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姓在商周之前的作用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同姓、异姓、庶姓等说法就源自这里;而氏的作用是用来区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而贫贱者只有姓、有名而没有氏。

3.2 氏的发展与氏姓趋同

我国姓氏经历的一次比较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是从西周进入春秋时期。这段时间,妫、姒、子、姬、嬴、几、任、祁、草、董、姜、偃、归、曼、熊、漆等二十几个姓是当时的大姓。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集中出现了一千多个的氏。现存的很多姓是由当时的这些氏演变成的。贵族封地是当时氏的重要来源。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国名很多成了今天的大姓氏。职官是氏发展的第二个来源。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例如太卜是指周朝朝廷专管占卜的官,而卜人是太卜的属员,因此卜就是他们后人的氏。我们所熟知的张、祝、庚、宰等都是以官职或者职务为氏的。居住地是氏的第三个来源,例如丘、乔、百里等氏。除此之外,以祖父、父的名字或谥号为氏也是氏的一大来源。它们大多指的诸侯嫡长子之外的旁支,也或者是士大夫等的官员。氏的另一个来源是以技艺为氏,比如匠、陶等。

人们在战国中期,已经不再区别姓和氏了。氏也逐步取代了姓的作用。姓和氏的区别在西汉时期已经非常小了。“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3]姓氏在那时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因此姓已经氏所有姓与氏的统称了。从此之后,“姓氏”一词也就成了偏义词。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绝大多数指是战国前的氏。

3.3 姓氏的收集与编纂

在唐太宗时期,学者高士廉撰写了《氏族志》一书,其中收集纪录了民间的许多姓氏,并向颁布于国民,这使荐举有才之人做官或联合婚姻的重要依据。

中国古代流行的《百家姓》在北宋时期编成而成。此书是作为初级课本出现在私塾教育中的。其中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姓。现在,《百家姓》已经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了。

元代学者马端撰写的的《文献通考》共收录了3736个姓。明代学者吴沈撰写的的《千家姓》共收录了1968个姓。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4.1 河北得姓的优越条件

河北,地处华北、渤海之滨,古时候称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远古文化。从泥河湾遗址发掘出的数万件文物,包括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以及多种石器,可以说这记录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河北省其他地区,也遍布着早期人类的遗址,如邯郸永年石北口遗址是河北中南部地区最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地址之一,这个遗址的发现,除了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更是为研究永年石北口遗址与磁山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依据;除此之外,龙山文化遗址也有在河北出土的,沧州沧县陈圩便出土了一处,由此处的文物考证得知,人类的繁衍生息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会等诸多社会阶段。

在河北境内。由此可知,河北地区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河北地区也是黄帝、炎帝曾经活动的区域。远古先皇尧、舜、禹的足迹也曾踏足这里。由此可知,我们的祖先早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在河北大地上繁衍,生息。历史上,中原是华夏各族的发祥地,而古时所称的中原大概指的就是今天的河南、山西南部、河北西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区域内集中了诸多的华夏姓氏。因此河北得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北人民共同努力,锐意进取,共同开发了河北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携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由于这优越的历史条件、人文条件,这里成为了华人祖根的重要渊源地之一。中华姓氏史与河北历史是相互辉映的,若把河北历史与中国姓氏史对照研究,就会发现,姓氏的萌芽、产生、普及、定型、都与河北大地紧密相关。

4.2 原始社会时期河北姓氏的发展

中国姓氏正式兴起是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而当时河北恰恰是此时期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由张家口北阳原虎头梁遗址中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物可以看出,母系氏族社会在那时候已经初步形成,并在河北地区活动。在邢台柏乡县小里村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更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既有多种动物图案,还有人首虫身等图象,氏族图腾很有可能就产生于这些图像之中,这些氏族图腾也有可能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而姓氏起源就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4.3 炎黄二帝时期河北姓氏的发展

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我们公认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而许多姓氏的起源与炎、黄二帝有密切关系,河北地区曾是炎、黄二帝的重要活动场所,在河北大地上炎、黄二帝极其后代繁衍生息,众多支脉由此衍生,产生了许多姓氏。

黄帝因为住在姬水边,因而得姓为姬姓。由于当时战争和生存的需要,黄帝部落“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4],由此可知黄帝曾经到达过今天的河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北张家口宣化、涿鹿地区,并且最后在张家口涿鹿建立都城。据史书记载,黄帝族由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因此人丁极其兴旺;黄帝的后代在河北地区的不同时代多次占据过统治地位,比如颛顼、尧、舜,以及夏商周的统治者等。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共得姓12个,别为厘、姞、嬛、衣、姬、酉、腾、箴、任、拘、祁等,这12个姓分化成了12个胞族,散居在全国各地,最后发展到了101个属国,由此派生出了510个氏。据史料记载,有198个氏出自于其中的姬姓。

据传说记载,颛顼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儿子,号高阳氏,二十岁便登上了帝位,为古时五帝之一。颛顼在建国初期,便把都城建立在了古城高阳,即今天的河北省高阳县,因此颛顼又被称作高阳氏,古志记载“高阳,古顼帝墟,历代沿革”。高阳古城从颛顼在此建国至今,已经四千多年,历史上,高阳做过郡国、军镇,、关隘等等,但是高阳作为城市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变,使得高姓在此地得以发展;尧也是黄帝的后代,同为古时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就曾经是唐尧的活动区域。“《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5]很多古代地理志书的记载印证了这一说法,比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等,唐尧的在河北唐县一带的繁衍生息,使很多姓氏得以在此形成或者再次发展,比如帝尧曾经将他的第九个儿子监明封于刘地,也就是今天的保定市唐县,当时盛行依封地为姓,由此可知这应是刘姓最早的祖先的封地;河北邢台清河张氏是中国张氏的望族。张姓起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6]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7]故而,挥很有可能是部分张姓祖先,他们都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当时尹城国的清阳是挥的住所,就是现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这是河北张姓的起源,是当代中国张姓的望族,研究中国张姓必然绕不开对河北张姓的研究。

我国远古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在5500年至4000年前,当时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中国第一帝王黄帝,是轩辕氏帝姬姓。在上古时期,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而姓是母系氏族的遗留,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古老的姓都有个女字,氏是在父系氏族占据主导地位的。故而轩辕氏是父系社会的遗存。河北省唐山地区的迁安市,地处燕山余脉,滦河岸边。据专家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考证,当地现有古遗址200余处,显示出至少有18个氏族部落在黄帝时代生活在这里,进行渔猎与农业生产。因此迁安有众多关于轩辕黄帝的文化传说,其中与轩辕黄帝有关的地名就有20余处。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中国特有的地缘和血缘相互认证的轩坡子村的轩辕嫡系后裔轩辕家族,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黄帝战蚩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这些考古物证完备充分,黄帝文化规划保护详尽周密、措施有力、民间文化传承丰富独特,在2012年12月31日,迁安市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由此可见,河北是中国姓氏发展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由上述可知,炎、黄二帝曾在河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活动,以及炎、黄二帝的后代在河北地区的繁衍生息,使得许多支脉产生于河北大地,故而不少姓氏也相应产生,例如上述的刘氏、张氏。

4.4 夏商时期的河北姓氏

夏、商时期,奴隶制得以兴起,并且发展到全盛阶段,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姓氏得以发展的重要阶段时期。河北地区曾经也是这两个朝代的活动地带。史籍记载了很多关于夏朝的传说,在这之中有不少就提到了今天的河北地区。例如大家熟知的“大禹治水”故事中,治理水患的出发地就是冀州。而在上古时期的冀州主要指的是陕西、山西界河的黄河以东与下游以西的地区,也就是今天今山西和河北地区。史料记载“禹行自冀州始”[8],由此可知当时的冀州是禹的活动地带,这也表明如今的河北当时也是夏朝统治的地区。

“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9]记载的是关于河北在夏朝时期的部落的有关传说。殷,指的是当时是氏族部落,后来发展为国家的商朝;殷侯子亥、殷侯微分别指的是商汤的七世祖、六世祖;有易和河伯指的是部落。这个传说记载的是殷侯子亥到有易部落贸易,但是有易部落将其杀害,殷侯微在河伯部落的帮助下,讨伐有易,将有易的首领绵臣杀死的故事。上文中的有易,又称有狄,“缗微遵迹,有狄不宁”[10]讲的就是有易部落,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缗微即上甲微,有狄即有易,说有易“其国当在大河之北,或在易水左右。”[11]王国维推测有易部落在黄河以北地区,或在易水流域。如今很多学者认为在易水流域。易水分为北易水和南易水之分,都流经现在的河北地区,北易水保定地区,南易水流经现在的永年县境,由此可见,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有易部落应该是在现在的河北境内主要活动的古代部落,而与有易部落发生关系的河伯部落、殷族部落也都活动于或曾经活动于河北境内。

河北部分地区曾经是商属之地,众多氏族部落便散居在这一地带。当时的河北地区是杂居着华夏族和游牧民族,河北地区的商朝属国部落成分复杂,且时而归属商王朝属,又时而脱离商王朝。商朝属国或部落包括河北的滹沱河、易水等流域,尤其是邯郸、邢台等地还属于商朝王畿之地。

当时,商朝处在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已经形成了国家机构,帝王嫡子可以继承王位,部分庶子可以得到分封。分封的爵位有侯、伯、子,而爵国的后裔,有的以国名为氏,有的以地名为氏,形成了许多姓氏。比如祖乙曾经由于河患,将国都迁到了邢,也就是今天的邢台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河北姓氏的产生。

4.5 周朝时期的河北姓氏

河北是周王朝时期的重要活动地区,而中国姓氏是在周朝得到普及的,并且相对定型也是在这一时期。周朝初期共建立71个诸侯国,并且分封了许多有功的异姓臣属,至春秋时期发展到了14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诸侯国就在现在的河北境内。例如邢国是西周建立的一个同姓诸侯国,是由周王室分封给周公四儿子邢靖的,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姜太公的后代曾被封于易州,就是保定的易县,在这里姜氏后代以封邑为氏,故而从此以易为氏,这是河北易氏来源的一种说法,这是在《姓氏考略》中有所记载;汉族赵姓也与周朝分封有关。赵姓来自赢姓,造父是赢姓的具体始祖,是西周时驾驭马车的高手,相传造父曾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镐京,平定了徐偃王叛乱,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造父,之后便称之为赵氏。在周朝时,诸多诸侯国的国名,演变成了姓氏。另外,周朝实行分封制是在灭掉商朝众多小国的情况下实行的,因此,许多姓氏源自于当时的这些邦国。

4.6 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促进河北姓氏文化的发展

古代某一区域姓氏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当地的地理位置、人口、政治、经济状况等诸多条件,而河北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河北地处华北地带,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适宜于农林牧业发展;人口密集,区位独特, 深受京都文化影响,一直处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使得河北文化又是地域文化中风采照人的一朵奇葩。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在此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建都。所以,在这里兴起了很多的姓氏,有的是以爵位命氏,有的是以祖字命氏有的是以谥号命氏,有的则是以官职名称来命氏,总之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被天子赐姓的机会就比较多,另外,因为此地人口众多,故而职业类别也会很多,因此以技艺命氏、以居住场所命氏等情况也会很多。

4.7 少数民族改姓也是河北姓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

河北产生姓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于少数民族入主河北大地后改姓。历史上,由于吸收异域文化,河北文化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多元文化。在河北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使河北是我国民族大融合之地, 河北文化不断地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其它的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冲突与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与特征。因此,河北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缓冲地带,是一种“混合”文化。儒家风骨的中庸仁爱被河北文化吸收,“阴阳合德”的中原文化也被河北文化吸纳,在这样的条件下,河北文化极具特点, 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双重特征。河北的姓氏文化就在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例如河北省藁城的校姓就是蒙古族的后裔改姓而来。

综上所述可知,出自河北的众多姓氏,大多在遥远的古代已经形成。这些姓氏的先民们,植根于河北大地上,为故乡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进而又远徙海外,至今几乎遍布全世界。河北特色姓氏的起源和发展

据资料显示,河北姓氏一共有1100多个。有370个姓氏人口数量达万人,有100个姓氏人口数量达到十万,有11个姓氏人口数量达到百万。超百万人的姓氏分别是:王、张、李、刘、姓、赵、杨、陈、孙、马、郭、高。除此之外,河北省还有一些稀少的姓氏,比如远姓、秘姓、校姓、鲜虞姓等。

5.1 王姓

王姓不仅是河北省第一大姓,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姓。其在河北的渊源也很久远。“田氏齐国灭亡之后,王室裔孙为避祸纷纷改姓,分散各地。汉时,田贺一系迁魏都元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因是从前齐国王室的后裔,时人称之为王家。遂改田为王,称之为王氏,故田贺为元城王氏之开氏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祖,创立新朝的王莽即是田贺(王贺)的曾孙。”[12]除此之外,在隋朝灭陈朝时,琅邪王姓被迁于河北、河东等地区。在明朝时,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太原王氏被迁到了河北等地。于是王姓在河北有了广泛的分布,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逐步成为了河北第一大姓。

5.2 高姓

高姓在百家姓中排名比较靠前,是人中较多的大姓之一,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1.21%。高姓河北地区有着广泛地分布,在河北,高姓的人口数量超过了百万,人口数量在河北姓氏中位居第12位。高姓最早来源于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的河南,但是兴盛却不是在河南,尤其是在春秋以后,山东的高姓极多。高姓迁入今河北是在战国或者秦国时。在东汉时,高洪作为渤海郡太守定居在了渤海蓨,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京兆高姓又与北齐同祖,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其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高姓大批南迁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13]从此之后高姓在河北逐渐兴盛。这就是河北高姓的起源和发展。

5.3 张姓

清河张氏是当今中国张氏的望族,对中国张氏进行研究探讨必然绕不开清河张氏,可见清河张氏的重要性。有史料记载清河张氏出自张良之孙张典,张典曾被封为清河郡公,在邢台清河担任太守。其后张典子孙先后承袭清河郡公。清河张氏开始发展起来。不过这段资料只出现在少数典籍中。另有史籍记载的是张岱是最初迁入清河的张氏,这段历史发生在是东汉末年曹魏时期的。在唐朝时,“唐高宗时考定四海望族,遴选十大望族为‘国柱’,清河张氏位列其首。此后,清河张氏分迁全国及世界各地,不论建祠或修谱,均称‘清河堂’、‘清河世家’,表示不忘祖根。所以,称‘清河名望’是当之无愧的。”[14]时至今日,清河张氏在河北地区依然兴盛。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结论

姓氏文化研究并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涉及到了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对河北姓氏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河北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探索河北姓氏文化的过程中,探寻河北文化的规律性的线索,对明确河北文化的发展方向有重大意义。

对河北姓氏文化的研究探索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经济发展方面,对河北姓氏文化进行研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远在海外的祖籍为河北的华人华侨或远赴外省的河北游子对家乡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他们对祖籍河北的投资、建设,这有利于河北的招商引资,进而促进河北经济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对河北姓氏文化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团结漂泊在外的河北游子的民族意识,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尤其是华人华侨及台湾同胞。

勤劳善良的河北人民以其敏锐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河北璀璨光辉的文化,其中通过书籍流传下来很少。而作为社会产物的姓氏文化,必然保留着某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这便是研究河北姓氏文化的意义所在。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致谢

我的论文能够顺利通过,都是得益于敬爱的张老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在选择课题上,还是在论文的资料查阅方面,张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论文行文的过程中,张老师孜孜不倦地帮助我分析思路,引导我开拓视角,并在很多的关键环节上,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的论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的导师张仕英教授。从大一初次接触张老师时,老师身上所具有的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质、敬业的精神、专业的素养、独特的人格魅力,始终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让我享用终身。

大学四年即将逝去,感谢四年来,中文系所有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帮助与关怀。四年里,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得以顺利的学得知识,完成学业,提升素养,我永生难忘您们的师恩师德;感谢我的同班同学们,大学四年,我们从五湖四海相聚到中文091班,我们一起经历过的聚散喜悲,这是我人生中仅有的难忘的青春。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让我有机会得以深造,我会在以后的路上更加努力,回报你们!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参考文献

[1] 王亚明.崔同.孙德中.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N].河南日报.2007-4-18 [2] 邓名士.古今姓氏书辩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3] 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75 [5] 范晔.后汉书[M].上海.中华书局.1965.5 [6] 宋祁.欧阳修[M].新唐书.上海.中华书局.2003 [7] 林宝.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8]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75 [9] 方诗铭.王修龄校注.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 屈原.楚辞·天问[M].长沙.岳麓书院.2011 [11] 王国维.觀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 王泉根.中华王姓的多重.寻根[J].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04期,4-7 [13] 中国地名[J].沈阳.中国地名杂志社.2008年03期,24-27 [14] 张焕书.张姓溯源.寻根[J].大象出版社.2010年01期,111-114

第四篇:旗袍的起源与变迁——中国服装史

旗袍的起源与变迁

关于旗袍的式样起源与变迁这个问题,因为旗袍泛指旗人(满洲人)所着之袍,所以很多结论认为民国旗袍是清代旗装中的袍的延续,其主要依据为两者之间形的类似和名的联想。也有学者认为,旗袍是袍服的一种,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但是,此类推论很难解读旗袍风尚中弃裙裤而穿袜甚至裸腿的迥异于此前中国传统的装扮特征。所以我认为,服装历史中很多款式的类似纯属巧合,而当代旗袍则是古代袍服延续的必然品,在传承传统袍服款式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受满族影响最深,所以在清朝时期,转变最大。即当代旗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不同外来文化不断融合跟社会发展的体现。

一、清朝时期:入关后,满人袍服从男女共用的长袍分离出来以后,不断发展、演变。清代恪守本分民族的服饰传统,在女性服饰上坚持上下连体的袍服式样,严禁满族女性穿着上衣下裙的汉式衣衫。但由于满族与汉族的长期交融,满族女性的旗袍在样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与改进(穿长袍,不穿裙,外面喜爱罩件坎肩,袍里穿裤,日常穿常服袍,包括衬衣和”绱”衣。一年四季,有单、夹、绒。棉材质之分,样式则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等)。而汉族吸收满族某些服饰元素,女性不穿袍,上穿衫或袄,下穿裙,裙内穿裤。女裙的样式繁多,有马面裙、百褶裙、月华裙等。婚嫁时,汉族女子沿袭传统服饰、下穿红喜裙。上袄下裙的形式富有节奏感。

在清代中期以后,满族、汉族女性的衣着款式和风格相互影响、仿效,服饰习俗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旗袍从清初的窄身变得宽博,袖子由紧窄的马蹄变得宽大,在领口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领,并开始注重镶滚和绣饰,常常在大襟或对襟的下端及左右腋下盘有如意形镶滚;汉族的袄、衫则变得越来越长,与袍类似,渐渐的与满族服饰相贴近,有取长补短之意。

清代晚期,袍服与袄裙互相影响、融合,出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形,有的满族女子穿上了露出双脚的短旗袍,而汉族女性效仿满族女性衣着的风气也很旺盛。含有西方生活方式的渐渐渗入,服饰也有尚西从简之间势。

二、20世纪前期:西式服装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传入国内,成为旗袍演化成中西结合的新款式的推动力。1920年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打破了旧的思想观念,废除了很多封建礼制,促进了女性的身心解放。而受日本服饰风格的影响,中国的城市时兴过一阵改良的“文明新装”,上衣为短袄,下配黑色长裙,朴素大方、清纯淡雅,很快被城市女性引以为尚,纷纷效仿。后来的样式更加丰富多彩,色彩越来越旬丽、明朗,面料越来越轻柔等等。这一时期的服装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还引进了一些西方时装元素,如旗袍的袖口装上仿西式的袖形。

在上海,职业女性开始流行穿进口丝袜。丝袜是对传统布袜的改革,为女性增添了性感(由于胸省和肩省的运用,装袖和肩缝的出现,旗袍变得更加合体,曲线也更加性感)。

40年代的动荡时局,由于物质的缺乏,旗袍的样式也变得简洁实用(长度在小腿中部和膝盖之间,袖子也逐渐由短袖变成无袖),形成了战争年代旗袍轻便简洁的鲜明风格 抗战胜利以后,拉链、垫肩、暗纽等配件开始大量使用,旗袍也越来越呈现出便捷简单的现代感。

三、20世纪中期:随着战后以上海为代表的内地移民南迁入港,海派旗袍在香港得到了广泛的响应。香港旗袍虽是海派旗袍的延续,但两者的差异仍然存在。此时旗袍的长度一般到膝盖以下4-5厘米左右,领子比较高且硬挺。这时的旗袍有两个大特点:首先是旗袍的长度短而开衩高,下摆刚刚到膝盖位置,甚至更短,如西方超短裙一般。其次是旗袍的三围差夸张,在这种旗袍的装扮之下,中国女性的腰部空前地细,而胸部和臀部则是从未有过地圆浑和丰满。

四、当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开始大胆的打扮自己。一方面他们可以向西方或日本、香港的最新潮流看齐;而另一方面,曾经一度被看作旧社会生活代表的东西又重新时髦起来,比如旗袍。曾经几乎销声匿迹的旗袍,在中国大陆又重获新生。在官方大力提倡之下,许多国内设计师开始使用旗袍经典元素进行设计,一时间在各种新出版的时装和生活类杂志中开始频繁出现旗袍。然而这些旗袍很多时候只是出现在媒体当中,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对旗袍持欣赏的态度,除了结婚或一些特殊情况、表演,很小会穿到。(当代旗袍不仅传承传统袍服的特点,还加入了现代很多新元素,也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民族元素。)

由于旗袍之于中国、中国文化的关系实在太紧密了,本只是一种女性服饰的旗袍在人们的眼中成为了中国符号代言。

参考书目:

1.江南、谈雅丽:《符号中国:旗袍》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北京 2.刘瑜 :《中国旗袍文化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上海 3.曾慧:《满族服饰文化研究》 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沈阳 4.华梅:《中国服装史》2007,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第五篇:学分制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

学分制起源

“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单位。一个学分约等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它不包括学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的课外讨论与交流、准备考试以及从事其他与课程有关但与课程教学无直接联系的学术工作的量。这个关于学分的定义是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提出的,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用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便是学分制,又称学分累计制。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认为学生若要获得某个学术性的学位,如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必须达到某一个最低限度的学分量。这个学分量代表着学生所修习的课程量。1894年学分制源于美国,美国的哈佛大学首先采用学分制,哈佛大学医学院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学分制。到了20世纪初,美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陆续推行了学分制。

学分制含义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为以下两种比较成熟的类型:

学分分类学年学分制

既有学年限制的特征,又有完全学分制的特征。它既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性,又具有学分制的某些长处,比如,在对课程的选修方面,给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度等。

完全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绩点学分制

绩点学分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的质量,以及学年和毕业总成绩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计算公式为:学分绩点= 学分×绩点。

加权学分制

加权学分制也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对某些重点课程的学习质量,以区分学生专业水平高低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加权学分,将教学计划中的学分,根据课程类别,修业成绩差异等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计划学分乘以权重系数,得出加权学分,以区分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并做为选拔尖子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附加学分制

附加学分制是在要求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修满课外附加学分才能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一般说来,课外附加学分可根据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思想品德与社会工作、文体活动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来评定。

学分制的优点

(1)以学分代替学年。以弹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和学制,需要教学计划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甚至随时改变专业。

(2)能够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和自主选课制度相对而言,学校可以把选课的人数作为评价老师教学的标准,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能够真正的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4)高校学分制收费对缓解当前贫困生学费难题有积极的意义。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如果选择三年修完全部学分,实质上等于减少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总费用。同样,有的贫困生可以通过延长毕业期限的办法,通过适当少修学分、半工半读的办法,来分解学费负担。

(5)在规定的有较大弹性的学籍有效时间内,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的自由,只要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并选学部分选修课,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毕业。

(6)有助于缓解集中就业压力,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对于非学分制教学的院校而言,学生可以提前一年或是半年就业,当其他大多数院校的学生还在为写毕业论文而努力,我们学生就可以在少的竞争压力下提前就业。

(7)学分制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过去一些学校开设课程重复,即使同一内容,在类似课程中反复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资源浪费,实行学分制后,重复课程学生可以不选。

(8)学分制改革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规范了收费行为。以往学校通常每年只是给学生一个学费的总数,不管学生选多少课,均缴纳统一标准的学年学费,提前毕业的学生照样缴纳学费等。学分制改革后,每一个学分“明码实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这样的“明码实价”让学生心里有了底,在一定程度上也克服了高校的乱收费。

学分制的不足

(1)教学计划的强制能力的减弱和学生在修学计划上的充分自由,在第一学期往往会因学生的选课经验不足,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迷茫,需要加强有关人员的指导。(2)学生选课自由度的加大,容易导致学习缺乏集体荣誉感,给学生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3)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较小,容易使学习组织松弛,学习过程靠自觉,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2)率先实行院校 北京大学 中国信息大学

总之,学分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选课、选教师、选修学计划的自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在学分制教学体制下,学校就像一个教育大超市,里面的“课程商品”琳琅满目,学生就是顾客,是上帝。上什么课,自己选;想听哪位老师的课,自己挑;什么时候上课和做实验,自己定。把传统的应试教学颠覆,让学生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优秀学生可以用短时间修习完本科课程,提前进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阶段;而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则可以利用相对长的时间打牢基础,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之后,再走向社会就业。计算方法

学分制计算方法。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种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每一学年和学期修习的学分并不平均分配,以 4年制大学为例,一、二年级主要修习基础课程,每学期规定修习课程的学分较多。

三、四年级修习专门课程,每学期规定修习课程的学分较少。美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实行学分制,现在美国绝大多数大学已实行学分制。学分计算方法并不划一,因而所规定的学分总数并不一律。美国有的大学规定4年内修习120学分,有的大学规定修习360学分,也有规定修习500以上学分的。二年制社区大学和其他短期大学也实行学分制,其毕业学分总数相当于4年制大学前2年的学分总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推行美国高等教育学制,大学也全部实行学分制。根据文部省统一规定,4年制大学所应修习的学分总数,最少要达到 124学分,方能毕业。其计算方法一般以30学时的授课计作 1学分。英国只有少数大学实行学分制,而所采用的学分制称为课程单元制,一个课程单元相当于60~70小时的讲授课程或 150小时的实验课,而在第三学年的课程则以积点为计算单位,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分量不得低于20积点。法国大学不采用美国式的学分制,实行等值单元制。一般要求修习16单元的必修课程和 4单元的选修课程,方能毕业。西德大学采用周学时制,4年的周学时总数为203~210学时。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大学不采用学分制,实行学年学时制。中国的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初,曾实行美国式的学分制,50年代初起采用苏联大学的学年学时制,70年代末由于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一些大学试行中国式的学年学分制。

主要功能计量功能

作为测量学生学习量的工具或手段,这是学分制最早出现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选课制,为了方便计算学生的学习量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计量单位——“学分”。目前不同的学校对学分计算办法不一致,但基本上都是与一定学时挂钩。在美国,对学分的计算办法相对比较弹性,学生每周修习一个小时,修满一学期并经过考试及格就可以获得1学分。而在日本大学设置基准对学分的计算方法有着明确的规定,1个学分至少为45个学时,讲义课、演习课、实验实习课分别按1∶2∶3的比例计算。当今,学分仍然是衡量学习量的重要工具,但其作为计量单位的功能已渗透到高等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聘任

[1] 和考核教师教学工作量、核定人员编制岗位、预测学校办学规模、测算办学成本、收取学费、进行财政拨款、调配教学资源以及跟踪评估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人认为学分制的本质是一种测量手段,是一种建立在以测量手段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流通功能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为了寻求高等教育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欧盟启动了“伊拉斯莫”计划,该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立一套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学分互换系统,使在不同高校学习的学生能够互相转换,促进学生自由流动。在美国,高校间学分互认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商学和公共管理学院的金融学工商管理培养计划规定,学生至少修满120个学分,其中至少30个学分在亚利桑那大学修得,最后30个学分至少在亚利桑那获得。不仅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学分互认,就是高校与中学之间也有学分互认的做法。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部分高校在学分互认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1994年,湖北省武汉大学等5所院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相互促进”的宗旨,实施五校互相选课、辅修双学位的“联合办学”。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实现跨校、跨学科辅修制度。但是,由于中国的学分制改革还不太成熟,这种学分互认改革还只是刚刚起步,能够跨校交流学习还只是局部性质,能够走出国门的跨校交流的学生更是屈指可数。

资源配置功能

就资源的配置方式而言,学年制与学分制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不同的调节功能。在高等学校里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学校对构成资源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运作、调控、评价,形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同模式和方式。在学年制状态下,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学习方式都是教学计划中预先设计好的。学年制的教学资源配置更多具有计划性质。但是,在学分制状态下,由于实行了选课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前或推迟毕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课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因而,谁也无法对每个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进程做到精确的估算。这一结果导致学校在教学资源配置时,无法按照学年制的那种一成不变的指令性计划进行预先设置,只能根据长期的经验判断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并结合实际需求变化及时地调整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因而,学分制资源配置更具有市场性质。在实际教学改革中,由于资源本身的短缺和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要求,不可能存在完全学年制或完全学分制,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学分制与学年制两种配置方式可能并存。所以,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变化也不只是简单地以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取代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是在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寻找某个最佳的结合点,从而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效益。

契约功能

传统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基于一种知识传授关系以及道德教养关系,这种理解使教师往往以一个知识传播者或道德宣教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甚至还赋予教师监护的职责,“教不严,师之惰”。而学校部门往往也站在监护或管理者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由于这种理解的偏差,使学校经常处在一种错位和非常尴尬的境地。在实际教学改革中,学分制的这种契约功能随处可见,例如,市场行为对高等教育的渗透使按学分收费成为必要。这一改革一方面会推动学校必须精确地核算每门课程的办学成本和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学校依法治教意识,实现内部民主管理。另一方面,这一改革会使每个学生增强自我约束的意识,在选择课程时更加慎重,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分类分流功能

在以往学年制教学管理中,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单一,类型单一,课程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就很难实现对人才的分流和分类,这也是当前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当前的学分制教学改革中,许多高校推出自由转专业,推行按大类招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三、四年级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趋势分类培养,从而使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单一的学术精英型转向学术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做法与其说是增加学生学习自由度,但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而言,实际上又是对人才进行一次分流筛选。

收费办法

2011年7月15日,湖北省物价局正式公布了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

湖北省物价局介绍,湖北省今秋将开始执行高校学分制收费,学费包括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两部分,前者按学年收取,后者实行“先选课后缴费”的原则。其中,每学分学费标准由各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提出方案,报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核定,同一所学校所有课程的学分学费标准须统一。实习学分制后,对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高校给予一次免费补考和重修的机会;补考不及格的学生重新学习该课程,学校可以收取学分学费;学生在专业之外加修的课程(如辅修、双学位、重修等),按实际学分收取学分学费。申请免听课程的学生,须按要求完成该课程作业和考试,并缴纳该课程1/4的学分学费;申请免修课程或是参加旁听的学生,不需缴纳该课程学分学费。[2]

学分制起源与变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