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_年新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
1、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一、欣赏《落雨大》
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
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
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二、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新授
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三、学唱歌曲《落雨大》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
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第二课时
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
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
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
5、读词,唱词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 感知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 复习音乐手势 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 ×× × ×| 小朋 友 喽 去瑶 寨 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 跳;右左右 跳。
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第二课时
一、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
《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课后反思】
第三课 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内容: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教学目标:
一、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二、学一个新的音“la”。
三、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 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la”音与“do、re、mi、sol”的相对音高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5、创设情景 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 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律动音乐《向前走》
教学内容:律动《向前走》学唱歌曲《向前走》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五课 感知音乐力度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教学重点: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的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 渐弱表现等。
四、教师小结一节课。【课后反思】
第六课 学唱中外童谣
教学内容:
1、《拍手谣》
2、《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活动准备
音乐节奏曲《拍手谣》、录音机。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生1:可以两个人一组,用儿歌玩拍手游戏。生2:可以一个人拍肩膀,也可以两个人互相拍肩膀。生3:可以一边跺脚一边说儿歌。生4:可以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舌头打响舌。
教师:“你们想的都是好办法!”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拍肩,一会儿跺脚,玩得不亦乐乎!
接下来,幼儿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创编的节奏游戏的玩法展示给大家,有的独自上台表演;有的拉着小伙伴一同上台表演;还有的组长带领全组上台一起表演;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幼儿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
有的幼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幼儿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幼儿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 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
第二课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
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地玩。
五、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六、汇报演出
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课后反思】
第七课 认知音乐节奏
唱歌综合课《小毛驴》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难点: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
钢琴、乐谱、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
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扳书: 3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身 泥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 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С??》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 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课后反思】
第八课 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听听,看看《小鸭与大灰狼》。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课后反思】
第九课 感知音乐节拍
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
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二、跟读歌词
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
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
“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
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
七、教师小结一节课 【课后反思】
第十课 小小的船
教学内容:
歌曲《小小的船》。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边摇摆身体边朗读。因为是语文课中学过的内容,学生会倍感亲切。朗读时,要让学生似乎坐在船上,有微波荡漾的感觉,既清新又愉悦。并要有激情,用快慢、强弱、声音高低的对比来表现词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遨游太空的天真遐想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
2、配乐朗诵。在以上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如坐在月亮似的小船上荡漾的感觉,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强弱弱的三拍子,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音乐动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3、感受三拍子及演唱歌曲。在玩中不断熟悉音乐,如做教材第43页的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双手搭起,模仿小船,随歌声前后或左右摇摆。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最好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 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唱名的引入。学生学会歌曲后,可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逐渐引入唱名概念
三、小结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 感知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
歌曲《牧童谣》。教学目标:
一、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二、学一个新的音“la”。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la”音与“do、re、mi、sol”的相对音高观念。歌曲《牧童谣》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初步感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三、表演 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四、小结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4、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5、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落水天》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2、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
3、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创编活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学生谈下雨时的心情、感受。导入另一首雨中情景歌曲。
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
1、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学生谈感受(出示课题)
2、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
3、学生学唱歌词。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
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⑥加上律动。
4、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②学生唱旋律。
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
师:一唱一叹,以前的客家人在下雨天没雨伞遮雨,显得是那么哀怨、那么无奈。
④再唱歌词,把握情绪。
5、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
6、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
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
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用客家方言来表演《落水天》,能唱、能演、还能编,老师觉得你们很了不起。广东的各种方言各有特色,歌曲更是令人回味,以后同学们有机会要去学讲广东方言,学唱广东方言歌曲,了解更多的广东民族文化。【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 唱唱 跳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2、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
师: 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边放歌曲录音,师边跳新疆舞)
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师范唱)师: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学生唱)
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
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情地来唱这首歌。
(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男同学听。)
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学生自由发挥跳起来)
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的铃鼓,接下来请每一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表演,看哪组编的动作最多,最有创意。我们请大家评论一下。(小组展示,评价、表扬)
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一起跳起来吧!(音乐《颂祖国》)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 【课后反思】
第十五课 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好孩子要诚实》。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听音乐进教室。(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1.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
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联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2、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
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轻松小结 第二课时《小鼓响咚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2、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
四、教学准备:小鼓,小米粒,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A、动物说话 B、小猫钓鱼
2、音乐实践活动
3、学唱歌曲 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歌词里面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范唱。)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让我们再来打打看!(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课后反思】
第十六课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教学内容:《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听听,看看《司马光砸缸》
一、故事引入。
播放乐曲《司马光砸缸》,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二、看看,讲讲。
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缸》,从音色上感受角色。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小朋友,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课后反思】
第二篇: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继续由我担任一年级3个班的音乐,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二、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总共10课,分别是《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跳起舞》、《咯咯哒》、《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与咪咪》,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本期教学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为核心。努力遵循学生的审美发展与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与审美需要,转变单纯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教学的观念,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2、现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重视原来音乐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人文内涵,注意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整体关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中华民族及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强音乐与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与反思,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学习情境和展现音乐潜能的“舞台”。
4、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处理好内容选择的经典性忽然时代性的关系。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春天3课时
第二单元:放牧2课时
第三单元:手拉手3课时
第四单元:长鼻子2课时
第五单元:跳起舞3课时
第六单元:咯咯哒2课时
第七单元:大海的歌2课时
第八单元:幸福生活3课时
第九单元:巧巧手2课时
第十单元:汪汪与咪咪2课时
第三篇:202_新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课 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
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
一、演唱《游子吟》
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花非花》
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本课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画旋律,感受旋律的线条美。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4.有感情吟诵歌词,体会词曲中音调的紧密结合。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6.根据教学要求,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唱等多种形式表演。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 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合,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乐,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音乐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和银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的分
类。
教学建议
1.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少数民族资料,然后在课上交流分享。2.在聆听《阿细跳月》教学中,可用表格的形式把乐曲中主要变化和音乐要素列出,指引学生边听边记录。
3.可以把与《火把节》同一主题的民族器乐曲剪辑出来作为拓展曲目,让学生感受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民族乐器音色表现力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从节奏律动导入,运用歌曲《阿细跳月》的引子和主题节奏来设计节奏律动,请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主题记忆。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
4.再聆听乐曲,用动作表达弹拨乐器演奏的越短和情绪越来越强烈的卫生。
二、聆听管弦乐《火把节》片段
1.从民族风情导入。课前请学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3.重点聆听第一段。
(1)第一遍:要求学生为音乐伴奏。
(2)第二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和木管组。(3)第三遍:要求学生听到重音重现时,做擂鼓动作。4.聆听第二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转圆圈》
1.导入: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中。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和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6.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复习《转圆圈》,聆听歌曲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的意境。2.初听歌曲范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
3.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
4.由于这首歌曲是变换牌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因此,学唱时候可参考《转圆圈》用趣味象声词辅助朗读。
5.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对歌曲进行处理。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 银屏之声
教学目标
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表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和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建议
1.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同时,播放其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更好感受音乐和电影画面的有效结合。
2.在本课学习中,除了让学生介绍相关影视剧情,观看视频片段外,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影视中的歌曲,感受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效果。
3.结合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对小学阶段教科书里的影视歌曲做一个盘点和回顾。
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请看过的学生讲一讲其中的故事。
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曲中那一段最能感动自己。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蜜和温馨。
二、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复习《小小少年》,简单回忆电影《英俊少年》的故事情节。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的自豪心情。4.鼓励学生传编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情绪。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滑雪歌》
1.从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入手,复习《堆雪人》,然后播放歌曲,请同学感受两首歌去的不同。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朗读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3.视听歌曲学律,为歌曲划分节奏。4.学唱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和造型。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DO RE MI》 1.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
2.复习巩固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排列中,感受歌曲采用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
3.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4.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和唱效果。5.分小组和角色进行表演唱。
6.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场的其他插曲。
二、学吹竖笛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 美好祝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龙腾虎跃》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出乐曲主要演奏的乐器。
2.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并编创拍手的节奏和新歌词,以增加歌曲的气氛,表达对文明友爱的美好祝愿。
3.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并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形式。
4.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名称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教学建议
1.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后,根据班级学生的演唱能力,为歌曲的第二乐段编配简单的二声部让学生唱一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2.在认识民族乐器分类
(二)时,结合台湾著名民族音乐家关乃忠为介绍各类民族乐器而制作的《管弦丝竹知多少》片段,提供学生聆听。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 1.导入
《龙腾虎跃》这首乐曲时用西洋乐器演奏的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角度来谈谈,从而进入对乐曲的聆听。
2.初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情绪病听出演奏的乐器。
3.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对比聆听主题一和主题二的不同情绪,熟悉主题旋律。
4.聆听乐曲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从鼓的不同奏法、鼓点的变化以及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中,去感受和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面。
5.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听出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旋律。6.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曲作者。
二、演唱歌曲《拍手拍手》 1.进行发声练习。
2.初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3.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随音乐拍手表达对文明有爱的赞美。4.学唱歌曲。
5.完整、充满热情演唱歌曲,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添加热烈的气氛。
6.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歌词,并唱一唱。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1.展示社会公益活动照片,导入本课学习,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者罗大佑。
2.聆听歌曲,可让会唱的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启发学生发现和找出歌曲中多次出现的节奏。4.反复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跟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歌曲前四小节旋律。
6.可提供群星演唱的和童声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给学生聆听,感受不同人声的效果和歌曲的处理。
7.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表演方案,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来处理歌曲。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课 快乐的阳光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情绪,能说出歌曲旋律进行的方式。2.感受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感受与比较外国民歌的不同风格和情绪。
3.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现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并设计表演形式随音乐表演。
4.能边画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5.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6.懂得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知识,学会吹奏竖笛曲。
教学建议
1.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的比例,适度增加器乐和欣赏方面的内容。2.歌唱训练采用头声带动夸张的母音训练方法。
3.在聆听《太阳的光辉》时,剪辑《十二木卡姆》的片段提供给学生作对比聆听。
第一课时
一、聆听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内容。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高潮部分。3.跟着音乐哼唱,分析歌曲旋律的进行方式。
4.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
二、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 1.复习聆听学过的外国歌曲导入。
2.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3.再次聆听歌曲,结合音乐中特有的古典,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4.回顾几首学过的外国民歌,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感受不同的风格和情绪。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榕树爷爷》
1.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
2.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时主旋律在高声部。
3.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让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
4.尾声部分可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
5.完整演唱歌曲,请学生边唱边为歌曲画拍。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1.多种聆听方法,帮助学生熟悉歌曲,加深对歌曲的整体感知,为唱准、唱好歌曲作铺垫。
2.学唱歌曲时,知道学生掌握歌曲的整体韵律,并从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中,引导学生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表达的雨中欢笑之情绪,以及同伴风雨共伞,一往无前的情感。
3.歌曲轻快活泼,诙谐有趣,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歌曲中休止符出现的地方做拍手动作,以增加歌曲的情趣。
4.鼓励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形式或创作情景,随音乐表演。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课 神奇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聆听民族管弦乐曲《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
2.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3.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并自制简易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4.能富有激情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曲中四小节旋律。
教学建议
1.剪辑乐曲的主题音乐以及几段其他电影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和判断。2.学唱歌曲《火车来了》感受歌曲拍子变换时,三人为一组感受拍子的变换。3.通过复习聆听以前学过的充满神奇色彩的音乐片段导入。4.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些简单乐器。
第一课时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片段》片段
1.复习聆听歌曲《晨景》等描绘大自然景象的音乐片段。2.初听乐曲,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3.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乐和演奏的乐器。
4.复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哪一部分音乐给了自己最深的印象,并说出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5.再次聆听乐曲,闭目想象音乐中“瀑布飞泻”这一神奇景象。
二、聆听电影《海德薇格主题》
1.出示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剧照或播放电影的片段视频,请学生说出电影的名字和故事情节,导入学习。
2.简单介绍电影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4.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5.完整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6.再次聆听全曲,听出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火车来了》
1.复习聆听乐曲《火车拖卡斯》入手,回顾乐曲中模拟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以火车的印象引入本课的学习。
2.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3.歌曲速度较快,学唱前,教师可采取多听范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
4.学唱歌曲。
5.自制几个小型弹拨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演唱歌曲《飞天曲》
1.复习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入手,回顾乐曲所表现的意境,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
2.学唱歌谱。3.学唱歌词。
4.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 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未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一次进入的人声。
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奏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重,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在流年小学阶段中的学习生活以及歌词内容,激起学生对友情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
2.在歌曲聆听时候进一步思考,作曲者为什么会选用这首民歌的音调作为乐曲的主题。
3.提供学生在不同聆听活动中欣赏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2.初听乐曲,熟悉主题。
3.多遍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
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的和平的赞颂。
二、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和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和和平的思想内容。
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
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5.模拟《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请学生用领唱和齐唱形式演唱。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和歌曲导入。
2.聆听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3.再听范唱,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4.学唱歌曲。
5.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作为导入歌曲的聆听和学唱。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
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每四小姐的末尾处都有休止符的特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5.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
教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新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红灯停 绿灯行
第 一 课 时 202_.2.17 教学内容:学唱《红眼睛 绿眼睛》,做到能心里默唱歌曲。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 绿眼睛》的歌曲片断。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使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
2、听音乐,做游戏。
3、跟唱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做游戏。
二、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理默唱。
1、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时,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三、请学生自己设计图标,推荐给同学们做游戏。
第 二 课 时 202_.2.19
教学内容:认识四分休止符,有节奏地念儿歌《做个好娃娃》。P3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分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红灯停 绿灯行》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有节奏地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到红牌念“m ”,模仿鸭子叫出声或不叫出声。如:绿 红 绿 红 绿 绿 绿 红 ga m ga m ga ga ga m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他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地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着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两拍×-,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现在用×代替绿牌,用0代替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表演。
第三课时 202_.2.24 教学内容:《对不起 没关系》P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谱的形式,初步学会唱歌曲,并能唱准切分音符。
2、运用分角色演唱以及看简单的节奏谱说唱“没关系”的方式,激发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3、理解歌词意义,懂得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
活动准备:《对不起没关系》的节奏谱、歌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一)学念歌词。今天,潘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名字叫《对不起,没关系》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2、师生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词。完整念:老师念轻点,你们念响点,把把难的地方都念对。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师与学生一起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再次齐唱一遍: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难唱的地方全部唱准确。
二、分角色演唱。
1、师生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两位小朋友?你们想扮演谁?
(2)师生尝试着分角色演唱。
2、学生分角色演唱。
3、学生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三、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意义,尝试看节奏谱说唱“没关系”。
1、提问: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别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马上说:“对不起”,你会怎么说?为什么要说没关系呢?
2、小结:原来“对不起”“没关系”是一句礼貌用语,它们可以让发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们主动说“对不起 没关系”
3、出示相应的节奏谱:这句“没关系没关系”怎么唱?
4、学生尝试着演唱。
(1)用拍手的形式掌握节奏。
(2)说唱“没关系”
5、教师扮演“我”,学生扮演小刚,最后演唱一遍
第 四 课 时 202_.2.26 教学内容:学唱《小蚂蚁》,跳邀请舞。P6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蚂蚁》。
2、边唱歌曲,边跳邀请舞。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胖胖》
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
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
2、教师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
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演。
三、跟教师学唱歌曲。
四、跳邀请舞。
第 五 课 时 202_.3.3 教学内容:学唱《小胖胖》 P8—9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灯停 绿灯行》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做出判断,举红牌或绿牌。
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两种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个不同的角色。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
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演唱。
1、学生跟教师学唱歌曲。
2、学生一边演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四、领唱与齐唱。
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
3、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或对唱等。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第 一 课 时 202_.3.5 教学内容:歌曲《小雨沙沙》。沙锤。P10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
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
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的教学。
2、听歌曲《小雨沙沙》的录音一遍。
3、教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着老师模唱曲谱。
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内容。
6、用听唱发教唱歌词。
7、教使用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学生完整地齐唱歌词。
9、让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出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用沙垂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第 二 课 时 202_.3.10 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活动《春光好》。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1、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让学生为歌曲命名。
3、告诉学生曲名。
4、再播放一遍此曲,同时播放有关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音像资料。
5、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6、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
7、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
8、自由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
9、结合课本上的插图画面,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春耕”为主体的音乐游戏。
10、用声音、语言、动作等来表现“春游”和“春耕”游戏中的情节。
第 三 课 时 202_.3.12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2、歌曲《云》。
3、附点二分音符。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云》。
2、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听歌曲《云》的录音一遍。
3、教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着老师模唱曲谱。
5、用听唱法教唱歌词。
6、教师用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7、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8、用课本中的插图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第四课时 202_.3.17 教学内容:《柳树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2.聆听歌曲《柳树姑娘》,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与风格。教学过程:
一、学习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2.聆听录音范唱。 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
二、听辨练习:附点四分音符
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对比。
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
三、学习音乐知识: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基本要求 1.在模仿“知了”鸣叫声中学习附点。
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从实践中掌握。 (1)图解:
(2)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比较。 (3)从过去唱过的歌曲中找附点四分音符
四、学习音乐知识:顿音记号
1.在结合《柳树姑娘》的学唱中进行。 2.顺带了解顿音记号的作用即可。
第五课时 202_.3.19
教学内容:
1、听赏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P16
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云》,并背唱该曲。
2、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的欣赏教学。
3、教师朗读歌词。
4、学生朗读歌词。
5、教师结合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6、完整听赏《春天音乐会》。
7、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各种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风、春雷春雨来临时的景象。
8、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
9、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第 一 课 时 202_.3.24 教学内容:歌曲《小动物在唱歌》。P18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第一册中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有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够正确运用到音乐之中。教学过程:
1、教师提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可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教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认识f和p:(1)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的叫声进行对比: 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
(2)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5、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1)教师范唱
(2)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3)教师分句教唱。在演唱中,可以模仿所听的动物的典型动作。(4)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爱的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 二 课 时 202_.3.26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表演:小动物唱歌。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
2、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
3、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4、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解释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5、拿出你绘制出的头饰,粘在老师准备好的空白的头饰上,戴在头上参加歌表演活动。
形式上可齐唱、可领唱,可创编歌词演唱。
第 三 课 时 202_.3.31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咏鹅》 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P2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教学过程:
一、活动:“古诗大赛”。
二、在同学们会背诵的古诗中,有哪些是描写动物的诗?
三、学习歌曲《咏鹅》。
1、有谁会背诵这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
2、教师为学生讲解歌词的含义。
3、学生大声朗诵歌词,体会诗意。
4、教师范唱。
5、学生跟录音学唱歌曲。
四、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再听乐曲:主任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第 四 课 时 202_.4.2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咏鹅》 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 P20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熟练背唱。
2、通过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体会音乐中描绘小毛驴的情绪——俏皮、淘气,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描述小毛驴爬山坡的情景之间的关系。
3、鼓励学生选用双响筒或响板为乐曲配伴奏,有条件的可以写出简单的节奏谱。教学过程:
学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1)教师范唱。(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乐曲的情绪。
学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述小毛驴气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
(4)请你为歌曲伴奏:提供打击乐——双响筒和响板。请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样敲击?
2、复习歌曲《咏鹅》 你能背唱着首歌曲吗?
:
第 五 课 时 202_.4.7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启发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为插图排顺序。教时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音乐变成古诗讲给大家听。教学过程:
1、观看动画片《熊猫百货商店》
2、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3、分段欣赏:
(1)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在叫?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2)谁出现了?它在干什么?(3)森林里的动物们在做什么?(4)这段音乐描述了小熊猫在做什么?
4、完整欣赏全曲,并为插图排列顺序。
5、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第六课时 202_.4.9
教学内容:《谁唱歌》P23 教学目标:
1、能整齐地演唱歌曲《动物说话》,并能尝试运用歌声和体态语言表达歌曲情绪和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
2、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音乐,培养学生对音响的探索兴趣。
3、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分辨不同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农场参观听听都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们了?
2、歌曲中都有谁呢?你能模仿它的声音吗?
3、跟老师学习即兴动作表演:(小鸡、小鸭、小马、小狗„„)
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
1、在农场里,小动物们纷纷表演节目,欢迎大家的到来,听小鸡来了
2、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小鸡说话”
3、听范唱后提问:刚才小鸡是怎样说的?(帮助记忆歌词)
4、跟琴听唱第一段“小鸡说话”注意在旋律中有间奏的地方,请小朋友模仿该动物的动作。
三、音乐欣赏:《听,谁在唱歌》
1、仔细聆听(培养好的倾听习惯)
2、说说都有谁的声音?
3、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4、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四、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
五、在快乐音乐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第四单元 我们多快乐
第一课时 202_.4.14 教学内容:《快乐小舞曲》P26 教学目标:
1、能流利的演唱歌曲《快乐小舞曲》。
2、能积极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3、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和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演唱《快乐小舞曲》
教 具:教学用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导 入:
师:同学们,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动物,你能说一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吗?
生:小兔子、小猫。
二、教唱
1.初听:你能听出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吗? 2.再听:听完这首歌曲之后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听老师范唱,请同学们在心里跟着默唱。
4.教师弹伴奏,学生轻声练习歌词。
5.学生演唱第一段歌词。6.请能干的学生单独演唱并评价。7.听伴奏,将第二段歌词带入练习。8.演唱第二段歌词。9.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
1.合作编创:与好伙伴一起合作编创舞蹈。2.展示:三到四组。
3.请创编最好的一组做小老师,将动作教给全班同学。
四、情感渗透。
师: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自己最快乐的时候 师:与你前后左右的伙伴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第二课时 202_.4.16
教学内容:《洋娃娃和小熊跳舞》P30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能够欢快、愉悦的演唱,培养学生乐观活泼的情感
2、学会歌唱表演,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能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
3、初步训练学生歌词创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有表情演唱、表演,并且进行简单的歌词创作 教具安排:多每媒体课件、录音机、录音带、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学生(听着背景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进教室(教师同时进行表演)
师:小朋友,今天啊老师收到从国外寄来的一封邀请信.是小洋娃娃邀请我们二1班的小朋友去参加她的Party,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吧.二、音乐游戏:“猜一猜,学一学”
1.师:“哎~走得好累哦。我们休息一会!..小朋友快看哪,前面怎么有好多小动物啊?” 2.播放音乐片段A 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来了,为什么? 生:因为音乐听上去速度快,活泼„„ 师: 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吗? 3.播放音乐片段B 师:“仔细听!这个又是谁来了呢?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用动作把你听到的小动物表现出来吗?(学生自由想像:大象、老虎、狮子„„)师:“你为什么觉得是这种动物呢?”(学生:因为音乐很沉重,速度慢„„)
三、音乐游戏:模仿动物律动(背景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师:“小动物都到齐了,我们一起出发去洋娃娃家吧” 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熟悉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
1、看课件,听歌曲
2、按节奏歌词接龙
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生: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一二一。
(多媒体出示)洋娃娃:“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们伴唱吗?”(学生边看录像边演唱歌曲)
师:“小熊鼓励我们把歌唱的再好一点,大家能不能做到?”(生:能)师:“我们可一定要让小熊满意哦。”(老师帮助学生找出唱的不足的地方,纠正错误,再演唱一遍)
五、创编歌表演
六、小结
师:“小动物们很感谢我们小朋友动脑筋编了那么多的歌词和表演动作,可是,天渐渐黑了,洋娃娃要休息了,小动物也要回家了,让我们唱着自己编的歌,跳着自己编的舞跟他们说声再见吧。”(学生唱着歌,和自己的小舞伴拉着手,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202_.4.28
教学内容:《多快乐呀多幸福呀》P3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节日舞曲》、《多快乐呀多幸福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音乐的习惯。
2、在听赏音乐时,能初步做到与歌曲、乐曲情感相互配合,并作出适当的反映。
3、对藏族的风土人情及音乐感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
请你随着音乐来表演
2.听赏《节日舞曲》
边听边想:你能听出《节日舞曲》中模仿队鼓敲击的声音吗?
3.生边听边想
生模仿
听赏《多快乐呀多幸福呀》
4.老师向学生介绍唢呐
学生随着老师音乐自由地模仿吹奏唢呐、喇叭的姿态并轻声演唱歌曲。
——师生告别!
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202_.4.30 教学内容:《其多列》P36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其多列》,背唱歌曲。
2、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其多列》伴奏。教学重点:学习并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把握歌曲节奏特点并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就像五十六朵美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中竞相开放,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几朵美丽的小花吧!(播放课件)。
师:你们听,哈尼族的小朋友迎着风,披着阳光向我们走来了。(播放歌曲范唱)
二、新歌学唱
师:哈尼族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啊?生回答(略)你们在家都做过哪些劳动啊?如:洗衣服、扫地、擦玻璃、拖地、切菜等。让学生随着《其多列》的音乐做劳动的动作。
师:那么让我们再随着大屏幕看一看哈尼族的小朋友真的也像同学们一样在劳动吗?(设计意图通过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词,为学生记住歌词奠定基础)
师:请同学们看着歌片再听一遍,可以轻声跟着一起哼唱。师:有了学习第一段的基础,老师相信大家可以自己学会第二段,请同座位的同学合作试着唱一唱。(随琴轻声唱歌曲第二段)歌曲难点处理:
第三段中的“花纹”的“花”字,一个字占了两个音,所以老师,弹琴学生跟琴练唱“衣服上的花纹”这一句。师:请小朋友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三、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游戏
师:这首歌曲同学们学会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听听音乐做一个游戏吧!讲解游戏规则)
播放歌曲《云》、《柳树姑娘》、《小红帽》学生轻声哼唱。请学生回答小花应插到哪一个花瓶中。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哈尼族的《其多列》,又在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花园中采集了一朵美丽的花,希望大家课下收集一下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儿童音乐作品唱一唱。
第 二 课 时 202_.5.5 教学内容: 欣赏《快乐的罗嗦》P38 教学目标: 1.听辩乐曲的情绪。
2、随着音乐律动。教学过程:
一、模唱练习1=F2/4 55 3 |55 3 |35 51 | 3 32 |13 32 |12 6 | 62 16 |11 6 || 1.跟着老师分乐句用“la”模唱。2.学生用“la”完整模唱。
二、欣赏《快乐的罗嗦》
1.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 2.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 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欣赏第三遍)。
4.欣赏第四遍,请你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
5.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6.介绍弹拨乐知识。
三、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
:
第 三课 时 202_.5.7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P4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2.了解有关鄂伦春民族的简单知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查找的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老师小结补充。
二、教师范唱。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3.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4.请同桌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
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也可由一位学生代表独唱。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五、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傈僳族的相关资料。
第四课时 202_.5.12 教学内容:《保护小羊》P4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歌曲内容自编自演简单的故事情节。2.分辨简单的节奏型并正确的打击节奏。3.学习歌曲《保护小羊》,创编动作自由歌舞。教学重点:运用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难点:正确的打击节奏型,了解其中的不同点。教学准备:动物图片,节奏卡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师生礼仪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音阶歌》、《两只老虎》、《小老鼠,上灯台》。
二、导入
1.猜谜语: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爱吃青青草,总是喊妈妈?(小羊)。
2.请小朋友们说说小羊的形象。分享一些关于“羊”的成语故事,听同学讲,说说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3.“今天林老师也准备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三、听故事,学表演
1.教师讲保护小羊的故事,并出示动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给歌曲起个好听的名字。(保护小羊)
3.“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愿意和小羊一起来唱这首歌吗?”(愿意)“那就请你把书翻到42页。” 4.学习歌曲《保护小羊》。a.跟着老师按照节奏读歌词。
b.听老师范唱,找哪几句歌曲的旋律是基本相同的。c.学唱歌曲。
d.创编歌词唱一唱。
四、演一演
五、歌曲表演唱
1.“小朋友们刚刚学小动物的动作学的可真好,你能把这些动作加进歌曲里边唱边表演吗?”(学生表演唱,可以请个别表演的好的小朋友上来带其他小朋友一起表演。)
2.小结:小朋友们可真是一个表演家,不仅能歌唱,还能舞蹈,希望你们能在音乐的陪伴中快乐的成长。3.师生礼仪,结束下课。
第 五 课 时 202_.5.14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乃哟乃》P44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乃哟乃》。2.跟着老师模唱歌谱。3.了解有关土家族的简单知识。4.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这首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教师可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居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二、范唱: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放录音,要求学生听、记忆涂了颜色的小节。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处拍手;教师范唱,学生在此小节处设计其他动作。
3.学生跟着教师分乐句模唱歌词数遍。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涂色的小节。
6.学生跟着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四、课下活动:请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中盛上多少不等的水。
第二课时 202_.5.19 教学内容: 1.复习《乃哟乃》。2.欣赏《杵歌》。
教学目标: 1.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哟乃》。’ 2.欣赏《杵歌》。教学过程:
一、复习《乃哟乃》 1.齐唱歌曲。2.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请同学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哟乃》。
三、请同学们用其他“乐器”演奏《乃哟乃》。
四、欣赏《杵歌》。
1.请问学们介绍有关高山族的知识。2.欣赏《杵歌》。
3.随歌曲《杵歌》做舂米的动作。
,第六单元 月儿弯弯
第 一 课 时
202_.5.21
教学内容: 1表演《小小的船》欣赏《小白船》 P46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又表情的边唱边表演《小小的船》。
2、喜欢听儿童歌曲、能随歌声展开想象,并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3、愿意与他人合作参与表演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
4、能随三拍子的音乐节奏,用动作或拍击物体做出比较正确的反应,能用色彩表现歌声的优美和欢乐情绪。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与月亮、太阳有关作品的听赏、演唱,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随乐进行即兴表演,享受音乐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学过《小小的船》这篇课文吗?谁来为我们背一背。
请一个学生上台背诵。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背诵,老师配旋律。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今天,老师就要教你们来唱一唱《小小的船》。
(二)、老师范唱,引导学生用“拍手 拍肩 拍肩”等身体动作来体会三拍子的感觉。
四、分句教唱歌词。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用固定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多媒体)
三、歌表演
(一)、让学生讨论需要用一些什么道具。
(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扮演小船、星星、桨、帆等。
(三)、分组讨论,随乐表演。
(四)、表演的形式可多样,或个人、或小组、或全班表演。
(五)、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有情境,最有创意。
四、边唱歌,边表演,边伴奏。
五、结束课业
第 二 课 时
202_.5.26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旧歌《小小的船》
要求:
1、根据前奏整齐的起唱。
2、有表情的边唱边律动。
三、新课教学
(一)、听赏《小白船》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小小的船》,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小白船》,想一想这两首歌曲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
2、初听全曲。(多媒体)
1)、提问:欣赏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2)、感受童声独唱的优美音色。
3、复听全曲。(多媒体)
边欣赏边用“拍手拍肩 拍肩”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二)、听赏《太阳起床,我也起床》
1、初听全曲(多媒体)
感受童声独唱圆润、清脆明亮的音色。
2、复听全曲(多媒体)
提问:这首歌曲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三)、色彩表现
1、师:你在听《小白船》这首歌曲时,想到了什么颜色?
2、师:你在听《太阳起床,我也起床》这首歌曲时,想到了什么颜色?
3、请学生用彩笔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4、小结:绿色、蓝色可以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红色、橙色可以表现活泼、欢快的音乐。
(四)、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所想到的画面。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音乐《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音乐《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音乐《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并使学生懂得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少年儿童成长离不开祖国的道理。通过歌表演,培养学生表现力。
2、指导学生用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唱,训练合作协调能力。
3、通过律动以及舞蹈表演等形式进一步拓展训练,开阔思路,增强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用天真活泼的语气唱歌,富有表现力来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强弱表现歌曲及伴唱的配合
三、教学用具:
电脑动画、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爱猜谜吗?那老师就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2、春天常有下小雨的时候,谁仔细观察过下小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淅沥沥、沙沙沙、滴答、刷刷、哗啦啦)
3、下小雨后大自然会发生什么变化呀?(„„种子发芽)哪位小朋友能简单画一画发芽后的种子?(4—5人)
4、有了雨水的滋润,种子终于钻出地面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听,它在说悄哨话呢!
5、有位叔叔为它配上了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时动动脑筋,自己给歌曲取个好听的名字。
6、放电脑录音范唱带
7、说一说,你们都给它取了什么名字呀?(„„)
8、小朋友们都很爱动脑筋,而且想象力非常丰富,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那叔叔给取的名儿就叫“小雨沙沙”(揭题,贴上黑板)
9、看得出来你们很喜欢这首歌曲,下面我们就来学唱它。
(二)学习新歌
1、结合画面再听一听,感受一下歌曲的意境。(看动画听)
2、大家发现了吗?歌词就是老师刚才给你们听的那首儿歌。(出示词)请小朋友们带上表情来将歌词读一读吧!
3、读得真不错,下面大家用“lu”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将旋律轻声哼唱一遍。
4、我们来接龙,老师唱前半句,你们接下半句。
(师)小雨小雨(生)沙沙沙,沙沙沙
(师)种子种子(生)在说话,在说话
(师)哎呀呀(生)雨水真甜
(师)哎哟哟(生)我要发芽
5、每句词都找到了相对应的旋律,大家来跟琴唱一唱词。
6、你们再听老师唱,比较一下哪种更好
(第一正常;第二种:(f)小雨小雨(p)沙沙沙沙沙沙,)(生发言:第二种)
A、为什么觉得第二种好?好在哪儿?(固为有了强弱对比,下小雨声音很轻,所以要唱弱些)
B、那你们能将第二句也学着老师的方法唱给我听听吗?(老师也听出了强弱;为什么这样处理?因为种子在土里说话,所以得弱些。)
C、我们把两句连起来唱一唱。
D、种子得到雨露浇灌后心情怎样?(高兴)它会有什么反应?该怎样表现呢?(请学生来唱,得出:“我要发芽”得唱兴奋点,表现出种子出土后的开心)。大家一起试试
E、用我们刚才讨论出的演唱方法将歌曲完整唱一唱。
(试唱一段纠正第二段机动)
8、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比较合适呢?(中速)快速好吗?(讨论并比较)好,我们用中速演唱,大家把声音要控制好,尽量优美柔和地唱出来。
9、歌中有小雨和种子两个角色,你们觉得小雨该由谁扮演?种子呢?(分角色小雨一句、种子三句来唱)
10、伴唱
A、请小朋友们再听听录音,看看老师给它加了什么?(用mi音,老师加沙沙沙沙。伴唱一段)
B、大家说说加了什么?(老师加了沙沙沙沙的节奏伴唱)你们能模仿一下吗?(练习)
C、随着老师的演唱你们也来加一下。(老师唱一句,生伴唱)
D、很不错,下面跟录音加伴唱,既然是伴唱,就应轻些唱,我们来试试。(无音高,伴唱一段)加了伴唱后下小雨的感觉更加明显了。
(三)歌表演
1、刚才大家用歌声表现了《小雨沙沙》意境,那怎样用动作来表现雨水真甜,小苗发芽呢?跟着音乐做一做。(师弹琴生唱并自创动作)
2、大家编好了吗?愿意表演的起立来做!(一部分人自愿)
下面的小朋友一起做,不能忘了演唱。
3、我们再换一种形式:相邻两个人,一个扮小雨,一个扮种子来做。(师生配合,同时再请一对做不同的)大家可以自由创编,也可学一学。
4、集体边唱边做,进行表演。
(四)舞蹈展示
1、《小雨沙沙》表现了在雨水滋润下种子发芽的情景,那么在下雨的日子里我们又会干些什么呢?(玩耍、借伞给同学„„)
2、课前大家还找了一些跟雨有关的歌曲资料。因为我们班有好多小朋友都参加了舞蹈兴趣班的训练,比较擅长跳舞,而且跳得很好,所以课前大家编排好了一些小节目,表现了雨中的一些情景,你们想看吗?
3、展示(放电脑中的音乐,大屏幕可出现与舞蹈内容相关的雨中场景画面,表演完大家鼓掌评价)
(五)老师表演
同学们的节目都很精彩,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小片段《踩雨》(中途与学生交流,邀请学生一起表演)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小雨沙沙》,表演了舞蹈,知道种子的发芽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那么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什么呢?(点击动画)(父母培养关怀,老师关心爱护,党的阳光雨露等等)雨水滋润了万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下雨的乐趣,请小朋友们用动听的声音,优美的动作再次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七)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