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24-25672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0 17:36: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当代的学生该怎样去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而圣洁的爱。师爱之间是纯洁的爱,掺不得半点儿私心杂念,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教师爱学生是教师崇高的职业信念,教师爱学生是师生间的感情沟通,是开启学生的心智的钥匙,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灯塔,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爱。因此,我认为: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尊重,是现代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得到尊重的一个体现。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强调的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打着爱的旗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甚至侮辱学生人格,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模式硬性塑造学生的“似爱之虐”不是爱,而是扼杀个性的犯罪行为。

爱学生,前提是了解学生。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按一个模式发展,更不可能用一方治百病。教师对学生既要善于见微识疑,又能够长期坚持,一以贯之。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年龄、智力、潜能、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量身定做”不同的教育指导方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譬如,有些学生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我们老师肯定是讨厌这样的学生。但是,如果教师怀着耐心和爱心真正了解他们,很可能就会发现,原来他们有着一副聪慧爱钻研的头脑,一颗体贴和同情别人的好心肠,以及一种异乎寻常的积极性。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教师就会发现,这些“刺儿头”原来也有可爱之处,所谓的“差异生”原来也是可以教育好的。

爱学生,不妨来点朋友之爱。因为朋友之爱是平等的,如果教师和学生像朋友一样平等的谈生活,谈学习,谈未来,谈做人,师生的心灵琴弦一定会鸣奏出一曲曲动人而和谐的乐章。另外,朋友式的爱可以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爱学生,要让学生懂得施爱。如果我们教育的学生只知道接受爱而不懂付出爱,那将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一方面,如果学生不懂得什么是爱,怎样去爱,那么,对爱他的人就不可能给予充分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只知道接受爱又使学生的自私心理滋长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然而,我们在强调教师向学生挥洒爱的甘霖时,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爱和感恩教育,没有让爱的种子生根发芽。所以,我们应当从教育学生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爱的传递教育,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学会去爱别人,主动接过并传递爱的接力棒。

爱学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现代教育更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若干年之后,你会发现成功人士并不是学习成绩最拔尖的学生。这说明,面向全体学生不仅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现实的需求和作为教育者良知的体现。因此,因材施教,异步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发展、去学习,势在必行。

爱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爱是一门科学,爱是一门艺术,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愿我们大家共同为学生撑起爱的天空,用“大爱”成就学生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我认为数学课的导入最好是走近小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或者设置一些题型、或引用一些数字、或改编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然后进行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我在教学《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课本上设计的导入是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一般小数的加减法进而直接开始探讨新授内容,我从课本出发,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我从去年我校测量过的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出发,通过设疑解决谁比谁高、谁比谁重的生活化问题来引导学生探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涨,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了问题又有成就感,教学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使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学生因为有亲身体验,所以学习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宽松,不知不觉一节课下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

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许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数学导入方法,有善于设疑者、有喜于归纳者、有惯于直奔主题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数学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解决实际问题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应是

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语,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数学问题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质量,使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批改作业时小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取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何更好的通过作业的批改,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这样做会更好,适当加以评语: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评语如;“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城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有高招!”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作为开发人脑资源,培养创造力的主力学科,对课堂氛围,学生集中精力,进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数学课的导入能以最少的话语,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数学王国,并且能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激起学习欲望,又能联系以前知识,为进入学习高潮作准备。

一、用悬念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二、巧用迁移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巧用旧知导入新课,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 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借用教具导入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教学伊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老师出示一面国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这是一面国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里,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国旗也使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当然,新课的导人方式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由一道习题交流展示所悟

韦源口镇金盆八一完小 费加艺

学完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后,在一堂练习课上,讲着讲着,遇到这样一道简便计算题:88×25。

针对这道练习题,我先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再让他们汇报展示各自的成果,发现学生们解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让学生们一 一上台展示.朱子鹏同学展示了:

88=80+8,88X25=(80+8)X25=80X25+8X25=2000+200=2200.黄自强同学也展示了: 88=11X8,88X25=11X8X25=11X(8X25)=11X200=2200.最后一个平时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卢婷却只用一个式子便达到目的:88X25=22X(4X25)=2200.得到这个解答,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向卢婷同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为卢婷同学鼓起掌来,有的还朝她竖起了大拇指!我也感到欣慰:呆木偶也开窍了。

真没想到, 就这一道练习题却从此改变了卢婷同学.从此后,卢婷同学一改过去的沉默不语,课上回答问题积极了,人也活跃了,作业书写也变得漂亮了.同学们再也不说她是“呆木偶”了。卢婷同学如此大的改变让我顿有所悟:

仅仅一道小小的练习题让卢婷同学能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也是这道练习题改变了她,改变了她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使她有可能成为一位数学爱好者.是啊,老师或学生的一句激励话语,一张微笑笑脸,一个温柔的动作,甚至一个小小的奖励都有可能改变一位同学的想法和做法,让她们感受到爱无时不在,也会让她们觉得自己也很了不起!

仅仅一道练习题也让我发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老师只有多走近他们,多表扬他们,成为她们衷心的朋友,才能让他们的才智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零距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们创建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同伴合作的默契使学生的解题方式解题的思维得到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生活的经验更加丰富.我相信,在自由的空间里有了兴趣这个“调味剂”,学生们会更加可爱,更加聪慧!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