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中国临时夫妻或超十万人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4-25623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0 16:35: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临时夫妻或超十万人

中国临时夫妻或超十万人

导语:据《印度时报》5月16日文章称,中国现有2.5亿农民工,其中80%介于21岁至50岁。专家说,选择再婚和露水夫妻的农民工数量有可能已超过10万。之前凤凰时尚的文章《女工谈“临时夫妻” 身边案例太多易把持不住》《农民工临时夫妻调查:只过日子不谈感情》引起了网友很大的反响,我们关注这一群体,也关注被遗忘的他们的另一半。凤凰时尚特约情感专家进行解读。

中国临时夫妻或超十万人(图片来自网络)

事件进展:外媒称中国农民工临时夫妻或超十万73%已婚 据称已有10多万中国农民工结成“临时夫妻”,其中包括许多将配偶留在家中独自外出打工的已婚农民工。去年当选为中国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的刘丽表示,因长久分居,如今在城市农民工中出现了“打工潮下组建临时小夫妻”的情况,“也许很多人听了很意外,但在我这个群体非常常见。” 同时还有报道称,为与工人保持良好关系并提高生产率,许多用工企业还为此类“临时家庭”提供住宿设施。

在这些“临时夫妻”中,73%以上已婚并与远在老家的配偶分居两地。刘丽表示,在出外打工期间,他们大多不愿长期生活在孤独中。

网友观点:多数表示同情

凤凰时尚发起的“你怎么看待临时夫妻”的调查,有近6万名网友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68%的网友表示了同情,也有一万多名网友表示了对“临时夫妻”的谴责,在他们看来这是出门在外,为出轨寻找的一种合理的理由。

专家解读:“临时夫妻”的另一半

凤凰时尚:那么对于他们不在身边的另一位来说,丈夫或妻子的“临时夫妻”行为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老丑(凤凰网特约情感专栏作家):也许只要按时寄钱回家另一半并没有太多概念

这是社会问题,不是情感问题。很多事情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来分析是没错的,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未必公平。如果你说这件事情是没有道德的,但是有道德的做法又是什么呢?有谁能既保证城市建设,又很好地解决农民工夫妻的同居生活吗?不能的话,便无法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喊话。

如果你说这件事严重破坏了农民工已有的婚姻,可在他们看来,不在身边的另一半往往没有那种观念,甚至就算是丈夫或者妻子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只要是他能够按时寄钱给家,很多妻子一样不会介怀。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的生活是麻木的,没有情感的。他们活得实际,你可以问问许多农民工夫妻,他们或许会说:情感这东西,多少钱一斤?

赵格羽(畅销书作家,千万名博主):另一半很被动但不会对婚姻产生致命影响

临时夫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坏事儿。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双方的生理需求或者是情感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男人和女人,是一种短暂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临时夫妻是一种危险的生活方式,有极大的感情风险。因为人毕竟是感性动物,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理性,说分手就分手,说临时就是临时。

临时夫妻不像一夜情,建立在对彼此有一定了解,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所以,这种关系注定比一夜情难断。所以,很多临时夫妻,过着过着,就过出了感情,过着过着就希望从临时变

成长久了。所以,临时夫妻又不利于家庭稳定和和谐,旧的还在,新的不愿走,于是就会上演家庭大战。这对那些不在身边的那位是非常吃亏和被动的。

虽说临时夫妻不临时对另一半很不公,但是临时夫妻一般对双方的婚姻没有致命的影响,只会让双方各自的夫妻关系变得淡漠。毕竟对于这些人来说,出门赚钱还是第一位的,赚钱寄回家给老婆孩子是习惯行为。而离婚这种事儿,通常是经济强大后的产物。

天空永远蔚蓝(70后人气情感作家,名博主):他们的另一半或许也是其中一员

所谓“临时夫妻”,临时性夫妻,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在追求物质或生存的路上,对于很多精神层面的和所谓的生活,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对于临时性夫妻的另一方来说,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情,或者是不求知情,只求有更多的钱寄回家,能更好地改变现有的生存状态,这反倒更有实际的意义。

还有就是,临时性夫妻的另一方,他们在家或者是在另一个陌生的地方打工生活,其实也有相当比例其本身也是临时性夫妻中的一员。诸如那些敏感的东西,就象长在身上的某处暗疮,痛痒只有自己知道,但一定要保持外表光鲜。生存和生活本身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为了生存,为了让生存向生活过度,某些阵痛,更需要用精神的麻痹去面对。

第二篇:超搞笑夫妻信件

超搞笑夫妻信件

亲爱的老婆:

你在娘家还好吗?从我们生气到现在你已经离家出走达38小时零37分钟了,这距离你出走史上的最高纪录还差4小时零21分钟,我知道你在等我向你登门道歉,我也准备这样做,但我更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再创你出走史上的新高!

我在家里一切还好,请不要惦念。虽然,你带走了存折,不过,你不用担心我的经济来源,因为我手里还有一张附属信用卡。信用卡用起来就是方便,我已经买了五件衬衣,七条内裤和十二双袜子,估计每天一套能穿到回来了。名牌就是名牌,虽然贵了点····我的伙食问题你也不用担心,我已经到七家新开张酒楼试吃过,带鱼,麻杆,猪头三他们怕我一个人孤单,天天陪着我,不过他们尽点好菜好酒,我没办法啦,你知道我死面子的。

最让我心烦的就是对门新搬来的那个女人,差不多每天都借来借去什么的。不过你放心我是决不会犯错误的,这方面你要对我有信心。

至于,家里的花花草草,我想让它们提早适应沙漠的环境,决不给它们浇水,这有利于它们的物种进化。对了,咱家的咪咪是陪你一起回娘家了吗?我俩天没见它了。你也不用担心我哪俩个可爱的小舅子会一时冲动来找我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来,昨天我请他们暴搓了一顿,顺便向他们讲了我们之间的一点小事,他们听后拉着我的手哭着说:姐夫,真是苦了你!

我会接你并向你道歉的,不过你在娘家安心地住一段时间也好,常回家看看嘛,老人们也需要你。另:如果你明天不回来的话,冰冰哟我去吃比萨我就去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老拒绝人家也不好,终究是一个单位同事嘛。再见!你亲爱的老公。

亲爱的老公:

谢谢你的来信!我在娘家一切都好,不用挂念。忘了告诉你了,存折上的存款已经转存到了我的账户,本来我还担心你的经济情况,不过既然你能恶性支信用卡过得那么滋润,也用不着我担心了。另外我做个善意的提醒,家里厨房碗柜最下面还有2包方便面,虽然你现在吃得挺好,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也许当信用卡告别后带鱼,麻杆,猪头三他们个个忙的没空见面的时候,你会需要它们。替我向对门的新邻居问声好,月底房屋货款就会到期,到时候就不得不和你新朋友拜拜了!对了家里的花你千万别浇水,我种的是仙人掌。咪咪和我一起,家里的灭害灵早用光了,现在你一定在和小强面面相处吧。我那两个可爱的弟弟当然不会找你什么麻烦,他们一直在劝我我离婚,找一个有本事的男人。现在才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不必每天那么辛苦的洗衣烧饭,可以自由的逛街shopping,真是开心!祝你明天和冰冰玩的愉快,另外听说冰冰的新男友是体育学院的拳击教练,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你知道我没那么八卦的啦!再见!你亲爱的老婆

第三篇: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调查(本站推荐)

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调查

走出家门到大城市赚钱养家,是中国亿万农民工的选择。由于各种因素,很多外出农民工无法携带家眷,夫妻二人长期分居。为了寻求心理与生理上的慰藉,越来越多的已婚打工男女组建起“临时家庭”,成为游走在伦理和法律边缘的“临时夫妻”。

搭伙过日子,“临时夫妻”悄然增多

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有超过1.6亿农民工外出打工,其中21岁到40岁的农民工比重超过54%。

近期有媒体称,中国农民工“临时夫妻”可能有10多万人,这一话题引起公众的关注。

事实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农民工群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丽的话就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她说,一些已婚农民工男女结成“临时夫妻”的现象在她身边已经很普遍,这一现象直接造成农村夫妻婚外恋增多,离婚率升高,建议政府加以重视。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临时夫妻”现象在部分农民工输入集聚地区如浙江、上海等地很普遍,并形成群居效应。而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夫妻分居,也有两种模式:一是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留守照顾家庭,由于男方打工收入较高,很多时候都是男打工、女留守;二是夫妻两人异地打工。经济收入、住房和户籍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合法夫妻无法团圆,“临时夫妻”现象由此产生。

和未婚青年恋爱、同居不同的是,打工“临时夫妻”互不问对方家庭情况,互不干涉经济。有当事人称,双方“好聚好散”,没有固定约定,“不过是搭伙过日子”。

样本透视:心灵在矛盾中挣扎

浙江省每年输入近两千万农民工。作为服装生产基地的杭州乔司,是个典型的农民工集聚地,在这里存在大量“临时夫妻”现象。

在乔司的一个出租屋里,记者见到了一对“临时夫妻”张伟和陈丽(均为化名)。由于是周日,俩人没有上班。陈丽坐在床上绣十字绣,一边的张伟则看着电视。十字绣上面有五个字:家和万事兴。在陈丽心里,家有两个:一个远在安徽,一个就在眼前。她没想好,这幅十字绣完成后该挂在哪个家里。

张伟和陈丽承认是对“临时夫妻”,对于这个身份,他们内心挣扎了许久。张伟30岁,安徽阜阳人。2007年,因为杭州工资高,他来到乔司一服装加工厂做小工,妻子在老家照顾孩子和父母。为了多赚钱,张伟只在过年回家几天,平时每周给妻子和孩子打个电话。

“一个人常常觉得孤单无聊。电话里,老婆不说关心我,只是常常要钱,感觉不到夫妻温暖。”张伟说,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努力坚守着对婚姻的忠诚,直到遇到陈丽。

陈丽比张伟小两岁,安徽亳州人,有两个孩子,丈夫在老家务农。2008年,陈丽来到乔司服装工厂做熨烫女工。她和张伟在同一条加工线上工作,张伟时常帮陈丽整理服装,清理线头。时间一长,俩人相互产生好感。2009年,张伟向陈丽表明了心意,想要跟她组成“临时夫妻”,表示不会破坏其家庭。

“一开始,我很为难,一边是家里的丈夫和孩子,一边是阿伟对自己的照顾,挣扎了很久。”陈丽说,一个月后,她答应了张伟,理由是丈夫曾经背叛过她,加上周围姐妹不少都组成了“临时夫妻”,过得很幸福,她因此减少了负罪感。

至今,张伟和陈丽在一起已有4年时间。但是,他们都不想影响与老家“那一位”的关系,毕竟已经有小孩了,所以维护得小心翼翼。他们会按时给家里寄钱,甚至以寄得更多来作为补偿。

不过,很多时候纸是包不住火的。“临时夫妻”发展到最后,造成家庭破裂的例子并不少见。显波的妻子赵颖(均为化名)在四川老家照顾孩子,显波在浙江余杭打工。两年后,显波与打工者刘梅(化名)成为“临时夫妻”。2011年,刘梅怀孕,赵颖知道后赶到杭州质问显波。最终,显波选择与赵颖离婚,和刘梅在一起。

“临时夫妻”冲击婚姻,伤害孩子

招聘网站大谷打工网2012年发布《新生代打工者婚恋交友、两性观念调查报告》显示,打工者普遍觉得“空虚寂寞冷”。这份超过1.8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在已婚夫妇中有62%的人处于异地状态中,一年到头难见面的达13%,仅有38%的人和另一半在同一座城市打工。但是,因为工作地点相隔过远、休假日过少,夫妻双方即使同城打工也难以见面。

对于“临时夫妻”现象,部分网民表示,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应该给予理解和同情;也有网民认为,这种婚外情既不合情,也不合法,应该被唾弃。专家分析,这是当前社会环境中打工者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反映,也是陌生环境下道德约束失效产生的结果。

“临时夫妻”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视。一方面,会对农村传统婚姻生态带来冲击,在一些地方,离婚率达到50%以上,名存实亡的婚姻数量更多;另一方面,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一位14岁的河南籍留守儿童告诉记者,自从知道爸爸在外面组建“临时家庭”后,父亲的“英雄形象”在心目中轰然倒塌。“真不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得不到关心,老爸现在又这么没骨气,觉得很丢脸。”令他更为难过的是,母亲知道这件事后,选择和父亲离婚。他说,自己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员杨建华认为,“临时夫妻”现象影响最大的是下一代。父母离异后,很多孩子疏于管教,从而走向犯罪道路。另外,“临时夫妻”会影响到孩子的婚恋观,在未来的婚姻中出现类似行为,形成恶性循环。刘丽认为,消除“临时夫妻”现象,关键在于让打工夫妇能够团聚。她建议,降低城市保障性住房对农民工的申请标准,让农民工住上廉租房,使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

杨建华则表示,这个问题完全靠政府解决不太现实,政府、社会以及当事人都要一起想办法。比如社会多为他们提供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解决打工者精神空虚的问题;企业要保障员工的探亲休假权,让夫妇多一些团聚的机会和时间;另外,打工者也要意识到,做“临时夫妻”虽然解决了一些心理与生理方面的需求,但从长远看,必然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第四篇:中国夫妻婚姻

中国夫妻婚姻“保鲜”法

童心:

众多国人对一些中老年人喜欢手舞足蹈、载歌载舞不理解,甚至称他们为“精神病”,这些人忽视了童心不泯增加许许多多生活情趣。其实只有童心不泯,青春才能常驻,爱情才可历久弥新,所以最好能保留多一点儿童真、单纯,拥有多一点爱好,好奇心,多玩一点游戏。

浪漫:

不少家庭太注意实际,而缺少浪漫,也许有人碰到这样的提问:“工作、家务忙了一天后,为什么不出去散散步呢?”回答是:“我很累”,然而这些说我“很累”的人过不一会儿就垒起了“四方城”来,甚至通宵,可见,能否浪漫是在于是否拥有浪漫的情怀。不要认为浪漫无边就是献花、跳舞,不要认为没时间、没钱就不能浪漫。要知道,浪漫的形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幽默:

许多人把喜欢开玩笑看成油嘴滑舌,办事靠不住,认为夫妻之间讲话应该实在,用不着讲究讲话艺术,殊不知,说话幽默能化解、缓冲矛盾和纠纷,消除尴尬和隔阂,增加情趣和情感,让一家人乐融融。

亲昵:

许多夫妻视经常亲昵为黏黏糊糊,解释“不当众亲昵”是不轻浮的表现,亲昵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妙不可言的作用,而长期缺少拥抱、亲吻的人容易产生“皮肤饥饿”,进而产生感情饥饿。因此,家庭生活最好多产生点儿亲昵的举动。例如:长的女儿仍挽着父母的手;夫妻出门前拥抱、亲吻;回家晚了,不放拍拍忙碌的另一方的“马屁”。

情话:

心理学家认为,配偶之间每天最少向对方说三句以上充满情感的情话,如“我爱你”、“我喜欢你的某一点 ”等。然而,不少人太过含蓄,有人若把“爱”挂在嘴边,就会被说成浅薄、令人肉麻。这固然没错,但如果只有行动,没有情话,会不会给人“只有主菜,没有佐料”的缺陷感呢?

沟通:

经常在影视剧中听到夫妻一方说:“我想找你谈谈!”于是双方找一个合适的机会道出心中不快,其实相互闭锁只能导致误会加深,长期压抑等于积蓄恶性能量,一旦爆发,破坏性更大。人们不时可见,一些平常不错夫妻一旦吵架来就烦陈年老账,把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一股脑全倒出来,结果“战争”升级,矛盾激化,有的甚至劳燕分飞。正常的做法是应该加强沟通,有意见,不快应诚恳、温和、讲究策略地说出来,并经常主动的了解对方有什么想法,吵吵架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他也是一种沟通手段,只是吵架时千万别翻旧账,别进行人身攻击。

第五篇:农民工“临时夫妻”背后的苦涩

应读懂农民工“临时夫妻”背后的苦涩

“临时夫妻”的扭曲靠什么来矫正文/时言平近日,安徽代表团的“洗脚妹代表”刘丽为农民工群体建言:因长久分居,城市农民工中已大量出现“打工潮下组建临时小夫妻”情况。她建议解决农民工夫妻两地分居问题。(3月11日《京华时报》)

流动人口不能享受正常的家庭温暖,分居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基本的夫妻生活,这样的痒痛,正是不少流动人口的真切感受。去年,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官方数据就显示:我国有80%的外来农民工都处于性饥渴状态。

透过新闻报道可以了解到,面对压抑和苦闷,不少农民工都是通过买春、看情色等方式来进行释放。而刘丽代表所反映的问题,有些让人始料未及:饱受压抑和孤寂的农民工们,竟然突破了道德伦理的边界,冒着家庭破裂的风险,做起了“临时夫妻”以相互慰藉。更令人忧心的是,这还不是孤例,而是“大量”、“普遍”。

面对打工潮下组建“临时小夫妻”的情况,挥舞起道德的大棒显然无济于事。必须承认的是,农民工享受正常的夫妻生活以及家庭温暖,这是基本的人伦,更是天赋人权。但现在,这种权利沦陷了,迫使他们不得不突破道德边界寻找温暖和慰藉。是谁造成了这种伦理和道德的畸变?如果是个例,那可能是个人人格和价值观的问题,但普遍存在于农民工群体,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是怎样的社会土壤和情感窘境,造就了这些农民工在婚姻家庭观念上的扭曲。

“临时夫妻”的扭曲背后,是农民工们苦涩和辛酸的生存境遇。为了活计,农民工们不得不离开妻儿、舍弃家庭温暖,外出务工。长期的分居生活,渐渐让家庭名存实亡,因为它缺少基本的温暖和慰藉。如此情境下,家庭观念难免变得模糊,当家庭责任和道德伦理被原始的欲望和本能的需要所超越,那么“临时夫妻”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

也许,解决这个问题最理想的状态,便是流动人口能够带着妻儿一起迁徙。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显然是不现实的:以农民工的收入,大部分人并不足以支付昂贵的房租等基本的生活成本;而以农民工身份承载的权利,孩子入学等权利实现更是困难重重,更别说其他保障和福利。因此,农民工群体与家庭的分离的现象,也就必然存在。因为,他们无法在城市里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家庭,面对孤寂和压抑,买春释放甚至同样苦闷的人组成“临时夫妻”,也就成为某种不得已的选择。

当然,并不是说“临时夫妻”值得同情和理解,就代表其合理性。“临时夫妻”的扭曲,既然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那么矫正这种扭曲的观念,也就必须先从改善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上去求解。从长远来看,关键还是能够改变农民工被城市边缘化的现实,其中包括待遇的提高、权利的平等实现等,比如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入学、低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标准,让农民工也能住进保障房。而立足眼前,矫正这种扭曲现象,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为农民工夫妻团聚,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创造机会和条件,比如有些地方和单位,为农民工提供“夫妻房”。

由农民工流入地的“临时夫妻”现象,同样要看到,那些农民工输出地的留守妇女们,她们同样忍受着这种苦闷和压抑。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妇女已达4700万人,这类人群由于丈夫在家庭生产生活中的缺位,面临着多重生存发展困境,尤其是长期的性压抑问题。这些“体制性寡妇”,在对苦闷和压抑的忍受中,有些也突破道德伦理以求满足本能需求,不仅仅婚外恋逐渐高发,甚至还上演着“多女共事一男”的荒诞。

解决农民工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消除“临时夫妻”的荒唐,不仅仅是对道德人伦的救赎,更是对人性的敬畏和尊重。很显然,这样的扭曲显然是并不完善的人口流动机制,以及权利尚不能平等实现的体制所造成的,因此,求解的根本,还是在于通过制度的变革和体制的完善,改变农民工破裂的生活境遇和窘迫的权利环境

中国临时夫妻或超十万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