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走进礼仪课堂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24-29891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3 09:36: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走进礼仪课堂

走进礼仪课堂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把礼仪贯穿到歌谣、听故事、知识抢答、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摆放桌椅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三字经诵读。2.主持人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 1.家庭文明礼仪(1)观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 “黄香诚心敬父母”

(2)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3)学生自由发言 2.校园文明礼仪

(1)你知道有哪些文明礼貌用语吗?(2)你知道校园礼仪都有什么吗?

(3)学生表演校园礼仪:正确的走姿、正确的站姿、正确的坐姿、早上同学见面问好、课上举手回答问题等

(4)请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5)礼仪课堂:

①升旗是应该怎样做? ②上课时应该怎样做? ③上操时应该怎样做? ④集合时要怎样做?

6.儿歌:集体小天地,大家在一起,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谢谢你同学,不用谢,别客气,你我同进步,团结友爱记心里。

(三)活动总结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礼仪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我们要做到遇到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起;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第二篇:课堂礼仪

《课堂礼仪》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巷道中心小学 徐迎春

【摘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礼仪》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方法,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礼仪课;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愿意接受,对无兴趣的事物就排斥。面对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编排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是不会顺利接受的。因此,在礼仪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礼仪学习的兴趣,以趣激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接受新知识,真正地学好这门课程。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力求新颖,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对新鲜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的天性,新的东西极易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他们往往在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新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高涨的情绪。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单调、机械的教学方法以及枯燥无味的课堂讲解。避免单调、呆板的教学组织形式。经常让学生感受到一些“新”东西,让他们在新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兴趣。“新”可以是形式新、方法新、过程新等。例如,在礼仪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来表演的这种新颖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学习巩固了新知识,还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其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

二、利用多媒体,增加可视性

科技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在礼仪课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用语言讲述而平淡无奇的部分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逼真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动眼、动耳、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参与下,提升学生投入的内驱力。比如:我把一节课的内容用幻灯片的形式制作出来在课堂上使用,它可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也可以在每节课中插入相关内容的图片或节选相关内容的视频片段,增加可视性,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形象说明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确实能够收到显著效果。

三、举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也就是说,学生会对自己熟悉或相关的课题内容产生兴趣。因此,教师上课时应针对学生的状况,灵活地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更多内容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举例教学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公共场合礼仪这节课时,在课堂上,我给学生们举出在公共场所我自己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的例子,或让学生们自己讲述生活中遇到的实例,让大家讨论哪些是正确的,是公共场合应遵循的礼仪;哪些是错误的,应该摒弃的,由于这些例子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事,有些错误的做法也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所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让他们领悟和接受这节课的内容。

举例教学,办法虽然简单,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和学生们也更加注意观察生活,收集素材,以便在课程中使用。

四、运用幽默,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融合于教学中,就有了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幽默感,是教师运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的富有艺术性的行为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幽默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和疲劳,融洽师生关系,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本身都是固定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很容易使课堂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不乐意听,甚至昏昏欲睡,要打破这种局面,光靠教师的训斥恐怕不行了,如果运用一点幽默艺术,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下午5、6节课上课时,学生们很疲惫,有几名学生趴在桌上睡起觉来,见状我停止了讲课,给大家讲了个小故事:“有一只小企鹅跟师傅学垒巢时,总爱把头和脖子贴到地上一会儿,师傅问为什么?小企鹅回答是对老师的礼貌。”故事讲完了,我又说:“由此我深有启发,有些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也总是把头贴到桌子上,可能也是对老师的礼貌吧!”话音一落,笑声骤起,几个睡觉的同学在笑声中被惊醒,面生愧色。等教室静下来后,我又开始接着讲课。

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的生活,则是一潭死水,每位教师都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等方面去寻求契机,恰当把握和运用好幽默艺术,把课堂上的情趣和理趣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每节课都充满笑声,充满和谐,以愉悦的气氛,让每一位学生在愉快、轻松中学习知识,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赏识教育为主,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培养学生自信心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够重塑学生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激励。为此,在礼仪课堂上,我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和提问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给予激励和赞赏,“你真棒”、“非常好”、“好主意”或是竖起大拇指,这样赏识性的语言和动作,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使他们感到备受尊重,增加了自信心,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赏识,抓住了学生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他们在我很出色、我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学生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

参考文献:

⑴李莉主编《实用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⑵周仁洋;赏识教育是最好的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3年17期

第三篇:走进高效课堂

读《洋思高效课堂》有感

数学教研组

早就耳闻洋思中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寻常。我认真的学习了洋学的教学模式,并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了下来。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通过对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洋思模式是要我们树立自信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自然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的进行教学角色转换,这是一种自生的原创精神。洋思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全过程让学生像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全过程让学生参与,每节课都异常紧张。课堂用“2分钟”“3分钟”“5分钟”计算,老师不停地布置各类“看书、自学、自读、相互操练、背诵、练习”等任务,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而每一步又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将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的时间全部转移到了课堂,从而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通过学习,我认为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大的可取之处在于充分发挥各教师的教学热情,营造了较浓的教研氛围,每节课选编了一些精而少的训练题,通过练习,能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学习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洋思中学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该怎么学,是单纯的学习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学习洋思的创新精神呢,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想,洋思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特点适合我们借鉴,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集思广益,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学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观念,真正的学好洋思,用好洋思的模式,做到为我所用,有创新,有发展。

第四篇: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王晓燕

【“情境创设”要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要能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供机会与可能。恰当、及时、精巧的“情境创设”是非常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帮我们巧妙“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可以让数学本身的“矛盾”充分暴露,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机会。】

在这本书中举了这样的课堂实例,我觉得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九加几”时,先出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场景图:碧绿的草地,蓝蓝的天空,漂亮的蘑菇房子……教师说道:“请同学们仔细看屏幕!”说着,伴着叮铃铃的声音蹦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学生不约而同地“哇!小白兔!”教师接着问道:“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学生齐答:“一只小白兔!”请大家继续认真观察!教师接着说,接着用同样的方式出现了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直至第九只,每出现一只,学生就高喊着只数。“草地上一共来了9只小白兔。请大家仔细看屏幕”。教师说道,说着,又蹦出两只小白兔,“这时是几只小白兔啊?”教师问题。“11只”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8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引入正题。

之所以对这个例子印象比较的深刻,一是前段时间去济南学习的时候,有位数学名师在自己的讲座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二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以为热闹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就是课堂气氛活跃,为了热闹制造热闹,而忽视了在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时,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何作用,有些本末倒臵了,事实上老师费时费力的精美的动画制作,精心的教学情境的导入,浪费了学生不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因画面的艳丽何小兔子的可爱而陶醉其中,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副作用”更是巨大的。

【口算时,计算者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地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心理活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却没有把握口算教学的要义,把口算视为笔算的基础,甚至把口算当作笔算来进行解决。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更多的强调了口算的应试功能,把提高口算速度、形成口算技能、以利于在应试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作为口算教学的归宿。新课程更强调口算教学的生活应用和问题解决功能,把口算作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的策略之一,帮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左右》教学案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听课的老师,我们用什么来拍掌?

2、生活中有左右手做什么事情?

3、左右手是好朋友,我们的身体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4、课本上的游戏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右,建立方位感。

1、第一横排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

2、第二横排,从左往右数,第3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6个同学是谁?

3、同一个同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顺序呢?数的方向不同

4、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5、同桌互说

6、小猫迷路了,用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猫找到家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师举的哪只手?

2、表演体会:两个学生面对面,同一个靠窗的学生在他们的哪一边?同一个人为什么说的位臵不一样呢?

3、把通道当马路,两排同学各走一边,你们靠哪边走?为什么都是右呢?

四、拓展应用】

这个左右上学期我们刚刚讲过,当时这节课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很简单:能分清左右,并能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因为自己的教学目标的简单也就导致了自己的课堂容量以及课的深度不够,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也就很肤浅。教学质量从何抓起,从深挖教材,从扎实的备课开始,如果每节课的教材能够吃透,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质量何愁不高呀?

【关注评价,让学生在“成功”中创造“成功”。

1、评价切勿流于形式。

2、评价应有导向性。

3、评价应有价值判断】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称赞声:真棒!太棒了!我们一起祝贺他!嗨,嗨嗨你真棒。这样的评价毫无针对性、导向性,尽管学生会得到一时的“欢喜”,但长此以往对于没付出多少努力就换来的“太棒了”,他也会不以为然。

同时评价应该坚持“重导轻判”,通过评价应让成功者,总结出成功的经验,经过评价,应引领失败者进行反思,找出失败的原因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力也是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一个很重要途径。当我们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是苍白无力的,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表现很难说会精彩异常。

【分析数据用平中,比较接近选平均,相差较大看中位,所有数据定平均,大小排列知中位,整理数据顺次排,单个数据取中间,双个数据两平均】

这段歌谣是教学生会区分中位数、平均数的用处及他们各自的求法,通俗易懂,要点明晰,觉得很好,所以拿来和咱们老师分享。

一个任教30年的优秀教师,有人问他该如何当老师?他说:第一个十年我在教物理,第二个十年我在教学生探索,第三个十年是学生在探索,我在一旁为他们提供帮助。三个十年,三种不同的境界,也是一名教师成长成功之路。希望也都可以沿着这样的道路都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吮饮教学甘露

“名师之路”西安学习体会

庆城小学 郭艳艳

3月27日我于全县21名老师赴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使我有幸向名师学习,聆听大师们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我这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汇报

这次研讨会共邀请13位名师,作报告6场,示范课13节,研讨会紧紧围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

回想本次学习,留给我最深的印象那就是王文丽老师教学的《月之故乡》,上课时王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看后会想到什么?随后引出明月,由歌颂明月与故乡的古诗词导入课文——现代诗《月之故乡》,而这时学生的手里并没有教材,于是老师就让同学们听写这首诗,可以先不加标点,让学生写完读完后再加。在听写过程中,王老师说完第二句的上半句,让学生对下半句,学生竟然对得与原诗一字不差,师生读完后,老师又读了一句: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问学生这句放在哪里合适?结果出现了四种放法,每种放法学生们都有自己合理的解释,放在最后的同学,老师提醒他结尾用句号还是省略号,让学生明白标点也是语言,放在末尾用省略号更好。老师出示原文,与学生书写的作品进行比较,开始学习诗歌。此时学生们的感觉不再是生硬的课文,而是熟悉而又感情的诗,甚至是自己参与书写的诗。于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一下子高涨。这种独特的课堂导入,是我教学以来第一次见证,新奇自然却又出乎意料,不用说,文本已在学生心中,老师又说诗的意境是什么大家不用回答,只要读出来就行,结果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优美动听。接着,王老师说文章有中心句中心思想,诗有没有?学生找,找出来,根据中心句,给诗加个题目,学生加上了“看月思乡”和“望月思乡”,王老师又引导同学们比较两个题目,看看哪个更好。老师介绍作者彭邦桢,引入很多望月诗思乡诗,配乐朗诵。用这些诗来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感情,增加诗的意境,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这首诗,把自己当成诗人,于是读中便流露出淡淡的愁绪。感情一点点渗透,主题一步步升华,读完后王老师还让同学们说说自己背诵这首诗的妙招。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欣赏歌曲《月之故乡》,王老师问学生什么是故乡?最后与学生总结:哪里有牵挂、惦记,哪里有亲人朋友,......心在哪里安放,哪里就是故乡。这节课与其说是观摩课,倒不如说是一节文学艺术的鉴赏课,王文丽老师很好地诠释了现代诗这种文体教学的新理念,新教法,凸显了语文教学语用这个核心。还有我印象深刻的是魏星老师所上的《水》,上课之前,老师出示了实物苹果,提问:切开苹果会看到什么?学生回答苹果核后,老师又说把一篇课文比作一个苹果,它的核是什么?自读课文,找出《水》这篇课文的核,学生找出了“珍贵”一词,老师鼓励学生继续与作者对话,觉得那些词语或句子特别有新鲜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记号,学生找出了如下句子: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雨中奔跑跳跃......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这些句子,尤其是用一勺水洗澡的慢镜头描写,分析的特别透彻到位,学生自己体会出了:奢望,联想,舒畅,惬意,享受等词,老师又让学生结合全文,从中体会出了生活的艰苦,乐观,爱心和珍惜,句句不离水,最后又回归到课文开始的苹果核问题,总结出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学习散文这种写法。在魏星老师的报告中,他提出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问要有诱惑力,要提问学生有思考能力的问题,不要一开始提问就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泼冷水,问题太难,问题太简单,或问题没意义,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

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是我教学历程的又一次成长,也使我对“文体”、“语用”这两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体不同,教法就要求异,语用就要呈现不同的功能。了解文体的特点,对我们的教学大有帮助,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大有益处。也使我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有了重新认识,不再拘泥于大纲中的三维目标,不再照本宣科,要让语文课呼吸到语文自身的新鲜的空气。回顾自己整整十年的小语教学,哪一次的教学目标不是看教参,看别人的设计?而教学参考上面的目标何曾又不是千篇一律呢?按照这个规定去教,完成目标的实用价值又有多少?教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交流的能力又有几成?拿到一篇课文,我们应该自己先体会,先想想自己体会到了什么?文章写作上的特点有哪些?自觉得哪些地方应该是自己课堂上的重点,是我们班孩子需要学会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参考仅仅只是参考,不要把参考当成方案,当成实施教学计划的全部。看着名家们将一篇篇课文演绎得如同充满惊喜的杂技演出,他们是站在文学的角度教语文,文章的美感在学生心中流动,而我自己却是站在字词句的角度,把最重要的语文素养没有提及。我觉得自己语文素养是那么肤浅贫乏,没有丰富深厚的文学底蕴,又怎能品味出文中那么多的精华?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我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太多。

最后,我想用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里的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前行。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语文教学要凸显的自然美、生态美的特点,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注重细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着停下来,回顾听课的收获,铭记名师们的教诲,向同事们学,向学生们学,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追寻名师,吸吮名师们带给我的甘露,以期待自己能真正的走进小学语文。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走进礼仪课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