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米罗游戏
与米罗游戏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类型课。立足于借助抽象绘画及雕塑,初步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感受及造型表现能力。与8年级下册《清晨》中具象雕塑的学习内容构成直接的教学链接。
教材以抽象雕塑的学习为主,突出造型与表现的内容。利用米罗抽象绘画及雕塑的表现技巧对应展开相关教学活动,并把教学与学生的趣味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对米罗的艺术创作进行学习与借鉴,学生应当掌握塑造立体造型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认识与体验雕塑的审美特征;通过提供一些抽象雕塑作品,学生应当在分析雕塑构成特点后能够进行较为简单的抽象雕塑设计与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尝试创新表现,拓展艺术的表现视野及方法。教材特意安排结合作业制作展开集体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表现的兴趣和与人协作的精神,同时加深对艺术创作活动的理解。
教材编写中,借助米罗从平面到立体的抽象艺术,体现了“绘画——浮雕——圆雕”的知识线索。
教材从米罗具有抽象意味的绘画作品入手,配合练习图例作为教材主体内容。从情意的角度考虑,米罗的作品从平面到立体,都具有富于童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形式自由等特点,比较适合学生特定心理发展阶段的审美需要,易于使学生对雕塑的造型与表现产生学习的兴趣;从形式风格的角度考虑,米罗的艺术具有浪漫气质与游戏精神,在教材中没有类似这样的艺术风格,可以借此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从学生作业的难度考虑,抽象雕塑对于形象要求的确定性明显低于具象雕塑,造型表现的空间与自由度相对较大,再结合对应的练习图例,易于学生进行模仿及表现;从教材体系安排的角度考虑,从接触抽象雕塑入手,再安排具象雕塑的内容,较好体现了教材知识安排的梯度。
教材的三个活动提供了学习相互关联的几个不同角度与层次。
“活动一”立足于借助米罗的抽象绘画,实现平面向浮雕的转化。
“活动二”在借助米罗的雕塑作品向浮雕进行转化的同时,更加立足于让学生尝试借鉴米罗的雕塑作品,直接进行抽象雕塑的塑造。
“活动三”则充分运用前面活动中的雕塑制作,强调学生情感的参与,进行富于表现性的表演活动,升华本课的教学内容。
“资料库”中关于米罗抽象雕塑作品的欣赏及相关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米罗艺术的了解,丰富抽象雕塑造型的表现语言。
“学习大空间”中,安排实物组拼成立体形态的练习并尝试命名,可以提高学生抽象雕塑的创作能力。另外,针对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提示学生重点关注城市公共环境中那些抽象意味的雕塑。
二、教学目标
*能利用适当的材料制作成简单的抽象浮雕。*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成简单的抽象雕塑。
*能利用自己的雕塑作品作为道具参与游戏或表演。
三、教学思路
教师首先可以设置一个游戏情境,比如说:教师可以扮演成米罗先生派出的一位艺术使者,(还可以选择让学生扮演使者,老师扮演米罗等方式)专门带着艺术家米罗先生在狂欢节上进行的游戏活动来到中国,想让中国小朋友一起体验狂欢节的快乐,教师可以充当米罗艺术的代言人。
可以大概地提出狂欢游戏的整体计划,强调所有的作品设计与制作都是为狂欢游戏准备的。首先从制作美丽的浮雕作品,装饰狂欢现场开始。使者给学生展现米罗的抽象绘画作品和米罗先生带给大家的示范作品。在大体分析米罗抽象绘画中点、线、面、形的组织与变化特点后,对比提出浮雕与绘画的基本造型差异,让学生分成几个制作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较为适合)根据米罗先生的抽象画,分组进行大胆的设计与制作。
在制作前,使者应该提醒大家:米罗先生特别喜爱强烈的色彩变化与对比,希望大家能结合美丽的色彩对比来装饰我们制作的浮雕,体现节日狂欢的气氛。评价的重点是看谁的雕塑形象更有趣、色彩更好看,谁的浮雕形象更有体积感。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带来一些简单易行的装饰材料,比如报纸、包装盒、挂历纸等轻质材料,注意材料一般不宜太重,以免影响在教室墙面的张贴装饰。
接下来,教师可以动员学生自己设计,将作业贴在教室四面适当的位置进行装饰,进一步制造大家参与的氛围来强化欢快的气氛。也是对学生学习阶段性成功的一种积极肯定。
然后,教师重点对比分析绘画与圆雕的基本造型差异,结合教材P19的四张图例,借助多个视角的观察,体验圆雕在各个角度的造型变化与审美趣味。然后再布置各个制作小组,参照米罗先生的抽象雕塑或者绘画的造型特点,选择适当的材料来设计与制作抽象圆雕。
在分析圆雕作品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造型中轮廓的收放变化、造型的曲直变化、大小变化及朝向变化等形式美的知识,使抽象雕塑造型也具有相对明确的审美倾向。
在制作前,使者应该提醒大家:大家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更多考虑利用作品进行表演与游戏的问题,琢磨怎样才能够更加适应特定角色表演的特点。米罗先生特别喜爱寻找生活中各种有趣的材料,希望大家能直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组合加工,来装饰我们制作的圆雕。评价的重点是看谁的雕塑形象更有趣,更善于利用实物材料造型,谁的浮雕形象更有体积感、更有空间变化。对于一些更加热衷于具象造型的同学,教师不必阻止,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更加自由地进行造型的设计与制作。
然后,使者告诉大家:狂欢节上,最好玩的是人们都手拿着自己制作的各种动物、植物、神怪、面具等雕塑作品进行尽情的表演或者游戏,米罗先生要使者一定要把这个好玩的活动带给中国的小朋友。教师可以先鼓励一个制作小组的学生以制作的雕塑作品为主人公,进行自己编写的短剧表演。然后,再让更多小组的同学参与表演,教师在评价中积极肯定各个小组表现的特点,尤其注重评价各个小组的协作精神,同时及时给同学的表演提出一些改进或者拓展的意见,整个单元教学在全体学生的积极游戏参与中结束。
四、教学选择
本课教学较为适合在两课时至三课时之间灵活选择。
教材中的图片提示中,提到了利用废旧材料的制作。实际教学中,只有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可以利用的工具、材料,教学才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应强调学生在材料的寻找与利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以新的眼光发现身边具有立体形态美感的废旧材料,并能积极加以利用、组合,加工成教学中的作业。
如果教师选择三个课时进行教学,那么,第一课时的重点就是绘画向浮雕的转化,第二课时的重点是把握圆雕的审美特点及设计与制作圆雕作品,第三课时的主体应该是利用雕塑作品进行游戏与表演。
“学习大空间”中利用常见器物组合设计及作品命名的活动,可以考虑直接进入第三课时的教学活动中,丰富与提升教学效果,作为教学活动自然的拓展与延伸。
对于一些拥有地域民间造型艺术传统的学校,教师可以积极借鉴当地民间造型艺术的营养。尤其许多民间艺术本来就具有抽象艺术的一些特性,而且大都色彩对比强烈、鲜艳,造型夸张、有趣,材料选择与制作过程也简单易行,与米罗的抽象艺术“貌离神合”,是一种极好的教学资源。
五、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米罗先生要使者带来的几件具体抽象雕塑作品,展现制作美丽有趣的抽象雕塑应当注意的基本方面。可以安排一个教学尝试:把雕塑作品置于教室中间,让学生围着作品在不同角度进行观看,请学生谈谈自己认为哪个角度看作品最好看,哪个角度看作品最不好看,为什么?再大家讨论、交流一下,使者在学生发表看法的过程中及时强化雕塑的基本审美特征及造型要点。
然后,根据米罗先生的抽象雕塑,学生按照前面的分组进行大胆的设计与制作。使者可以引导各组学生设计与制作。
在设计制作前,“使者”应该强调每组学生尽量根据自己的表演来设计对应的雕塑,积极鼓励每组学生协作进行表演。
在注重学生展现雕塑形态美感的同时,教师可以继续提倡学生在雕塑设计与制作、装饰中大胆运用适当的色彩来加强表现效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色彩象征意义的认识与体验,强化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艺术情感的能力,丰富雕塑的表现语言,加强作业的形式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的方式展示学生作业是“活动三”比较特别的形式,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高潮与升华。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自己的创作成果,这是最好的教学选择。
让学生进入一种“游戏”状态,是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课的教学适应性较强,没有对教学媒体的特别需求。对于即使没有任何电化教学条件的学校,也不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材在图片选择及资料库准备上也已经提供了对教学活动开展应有的支持。
本课教学中积极提倡学生尝试利用自己的雕塑作品与大家一起进行游戏或表演。教师在此应担负起组织者的工作。首先,如果没有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小组探讨及协作,学生之间在最后的展示活动中很难做到积极而且自然的表演协作;然后,如果粗放地让学生自由组合进入游戏过程,势必导致教学中一部分同学脱离教学中心,成为课堂上的看客,使课堂组织陷入无序,教师也难于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施加教学影响,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与表现能力。
第二篇:八年级美术 与米罗游戏教案
与 米 罗 游 戏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艺术大师米罗精彩的艺术作品,从中体会抽象符号的乐趣。
基本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寻找方法,把米罗作品中平面的符号表达成立体的纸雕符号,用自己的语言与感情色彩进行重新的演绎,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纸雕作品,赋予纸新的语言与生命。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种类非常的丰富,只要我们充满想象与创新精神,艺术就没有止境。
教学重点:体会绘画大师米罗的艺术作品,寻找艺术作品中的符号语言。教学难点:将平面的符号变成立体的纸雕。教学准备:
教师:范作、图片、色纸、双面胶、剪刀 学具:资料、色纸、双面胶、剪刀
教学活动过程: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去认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米罗(板书)活动
一、资料介绍
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米罗的资料,谁找到了,给我们介绍一下。
1、米罗的生平简介
2、米罗的代表作品。
3、网上查找的资料。
4、米罗的雕塑作品。
老师介绍,米罗资料。(课件)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有关米罗的介绍,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米罗的绘画作品,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留意这些作品的表现语言。
杰昂.米罗(1893—1983)是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西班牙人)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是绘画的结构,而是他的非常丰富的幻想符号。这些符号使他作品中的的有机物和野兽和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用各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现,都有一种热情的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力,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生动。而且米罗作品被人们称为巨人和孩子的世界,这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智慧和想象的幽默感,显得天真可爱,童趣横溢。他绘画创作中的符号就象一个个奇异的小精灵一样,打动了人们的内心。今天我们就要走近他的这些精灵。
板书(米罗)的精灵
活动
二、寻找米罗独特的绘画语言。
米罗的作品与我们欣赏的以往的艺术家的作品有何不同?
形象不是具体的人物、动物形象,进行了大胆的变形、抽象、用单纯性的、高度抽象的几何形和各种有机形、与色彩单纯的符号进行传情答意。
出示一幅米罗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寻找米罗的符号语言,与其特有的幻想与奇特的组合变异的表现形式。
活动
三、找一找、画一画。
米罗的每一幅作品中都离不开这些符号语言。每组桌上都有几幅米罗的绘画作品,请同学们在画中找一找,你喜欢哪些符号,能不能把他们画出来?(2——3名学生上黑板,其它同学在纸上画)
在学生画完后,请学生分析自己喜欢的这些符号的含义(自由的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活动
四、研究平面变立体
刚才我们找到的米罗绘画作品中的符号都是绘画的、平面的,看老师也作了一个我喜欢的米罗的符号。我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
看,它是立体的,在哪个角度都能够欣赏,老师把米罗的符号变成了立体的纸雕,你知道我是怎样做的呢?
试一试: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纸立体起来? 每组桌上有不同的纸(学生想办法)规则形:卷、折、粘、不规则形:中间折(软纸)、填充弹性纸张、插接(硬卡纸)
出示老师做好的纸雕作品,看老师将我喜欢的米罗符号组合起来,变成了我自己的纸雕作品,现在我要给我自己的作品起个题目,我把它的颜色改变成这些嫩嫩的色彩,让我感觉到她就象一个春天的精灵在翩翩起舞,所以我把它命名为“春舞”。看,“春舞”手中有张纸,写着,快来!加入精灵的聚会吧!今天我也请咱们同学们每人根据米罗的作品,找出你喜欢的符号,把它变成立体的纸雕,把平面米罗变成立体的米罗。小组合作出你们的精灵。参加这
用心
爱心
专心 精灵的聚会,好吗? 活动
四、学生合作完成作品
1、按照自己的意愿分小组。
2、小组分工制作符号。
3、小组合作进行组合。活动
五、介绍自己的作品
介绍自己组的作品题目与表达的意思。教师给与适当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评价。活动六:谈感受
1、对米罗作品的印象
2、对小组合作中的评价
3、对现代超现实艺术的认识
4、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鉴此艺术门类 活动
七、拓展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米罗艺术的理解甚至比老师都好,说明同学们和米罗一样,都有一颗对世界充满美好向往,对未来大胆创新的心,希望在今后的绘画和创作中,同学们也要象今天的创作一样,无拘无束,大胆开朗。相信你也会成为明天的米罗。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与米罗游戏》教学案例 袁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与米罗游戏》教学设计 寿光市实验中学 袁莹 教学背景: 基于《美术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美术教学应注意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试图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运用本课中的雕塑制作,强调学生情感的参与,进行富有表现性的表演活动,丰富与提升教学效果,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与表现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课题: 与米罗游戏 教学目标:
1、用音乐教学联想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相通之处,能用适当的材料制作成简单的抽象浮雕、雕塑。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感受及造型表现能力。
2、能利用自己的雕塑作品作为道具,参与游戏或表演,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教材分析: 《与米罗游戏》(湘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属于“造型•表现”类型课。立足于借助抽象绘画及雕塑,初步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感受及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以抽象雕塑的学习为主,突出造型与表现的内容。利用米罗抽象绘画及雕塑的表现技巧对应展开相关教学活动,并把教学与学生的趣味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方法:激发法,改变法,欣赏法,讨论法,变通法等。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欣赏表现——构思设计——动手创作——即兴表演——反思总结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由教师饰米罗先生派出的一位艺术使者,进行导课: 今天,我要带着艺术家米罗先生在狂欢节上进行的游戏活动来到中国,想让中国的朋友一起体验狂欢节的快乐。
2、随即点击课件,显示课题“与米罗游戏”,(同时,背景轻音乐响起)。
二、介绍米罗,初步感知。
2、随即点击课件,显示课题“与米罗游戏”,(同时,背景轻音乐响起)。
二、介绍米罗,初步感知。
1、结合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对西班牙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的了解。
2、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介绍作些补充:米罗是西班牙画家,他的作品多采用单纯的线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人、动物和某些象征性的物体,富有装饰性和幽默感。
三、认识平面——浮雕
(一)欣赏米罗抽象绘画作品(出示幻灯片)
1、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绘画作品了解:什么是抽象?概括、笼统?
2、引导分析米罗抽象绘画作品的特点。
生:米罗作品局部大都简单,但是组合起来却特别有趣,富有童趣。
生:米罗作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形式自由,米罗游戏具有浪漫气质与游戏精神。
师:米罗抽象绘画多用点、线、面、形的组织与变化,色彩鲜灰、深浅、冷暖的对比,造型点线、大小、形状、曲直的搭配来表现。
[点评: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让学生分成几个制作小组,根据米罗的抽象画,分组进行大胆的设计与制作。
1、首先,把音乐中的音符与绘画中的点、线、面进行一种对比。
2、第二步,师弹奏一下音符,同学们想一想,画下来。请生讨论说说用什么方法来画?
(通过展示幻灯片弄懂三个方法。)方法一:几何体的组合。方法二:强调物体的骨架、主体。方法三:点、线、面的结合。
师小结:把以上三种方法组合起来,你就可以画一幅很有装饰性的抽象作品来。
3、第三步:师弹奏第二遍,请生上台用颜料直接挤,绘在画纸上。
四、欣赏作品,同时造型从平面过渡到立体。
(一)情景剧表演
1、使者带着学生,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阿木林部落内,向学生介绍:现在是中国阿木林部落。
2、幻灯展现(第19页四张图例)
(1)、让学生从多个视角进行观察,讨论交流一下,圆雕的基本审美特征。(2)、生答:„„
(3)、师小结圆雕的造型要点:造型中轮廓的收放变化,造型的曲直变化,大小变化及朝向变化等形式美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做立体抽象作品
1、教师配打击乐,由两个学生伴舞,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
2、学生动手制作。(要求:看谁的雕塑更有趣,更善于利用实物材料造型,谁的浮雕形象更有体积感,更有空间感。)
3、教师提醒学生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4、学生畅所欲言,各有发现。
过欣赏米罗作品,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
(三)学生即兴表演
教师进行一番鼓动发言:狂欢节最好玩的是人们都手拿自己制作的各种动物、植物、神怪、面具等雕塑作品进行尽情的表演或者游戏。
1、鼓励一个制作小组的学生以制作的雕塑作品为主人公,进行自编的短剧表演。
2、由更多小组的同学参与表演。
3、教师适时给同学的表演提出改进或者拓展的意见。
4、教师在学生尽情表演后,小结:今天,我们到阿木林部落玩得很高兴,看到了中国未来的抽象艺术家,那就是你们。希望以后你们用身边任何材料都能做出美好的作品来。
教学反思:
1、本教学设计的最大特色是美的熏陶贯穿始终。美的音乐、美的画面、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兴致高昂的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
2、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激情,在愉悦中不知不觉掌握所学的知识,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的和谐发展。
3、课堂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这体现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表达展示的空间;体现在师生的对话中,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富有个性的体验与表达;体现在交流感受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与学生的交流中去,在这样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是心理健康、快乐、充满智慧的人。
《与米罗游戏》教学反思
对《与米罗游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美术教学要从欣赏入手,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欣赏教育首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直接的体验,着力培养学生感知美的眼睛,让学生学会感知、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叙述、表现等体验活动中,走近画家,了解作品,形成宽容开放的现代审美观念,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并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审美判断。应该说,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各种感受方式都是允许的,艺术的标准不是唯一而是多元的。
《与米罗游戏》一课的教学我综合了绘画、文学、音乐等艺术活动,着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走近美术大师米罗,用视觉、言语、情感、绘画等手段广泛地与米罗对话。其长处为:一可使学生对画家的了解与对作品的剖析能有机地结合,二可让学生了解到教师的意见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只代表教师个人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不断燃起富有创新的思维之火。
2、美术教学应与学生实际情况紧密联系。美术教学应分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生,做不同的教法,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方法,创造针对性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
本课教学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其一,教材的灵活处理与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审美基础处理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的充分体验作好准备。操作中我们要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作为设计的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同时教学内容的组织要考虑综合性,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其二,以多元体验为宗旨,综合运用各种教法。多元体验教学法所呈现的教学模式,反映的是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过程与他们用多种感官体验美术文化统一协调的操作常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及学生年龄段的特点,融合各种教法的长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多边体验。
其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提供更为丰富的体验。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对美术学习过程的体验往往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而会受时空的限制而经常会缺乏充分的基础。但多媒体等媒介可以为学生提供视听动画等逼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的美术文化获得多元体验成为现实。因而,美术教育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篇:米罗绘画】
回归童年
米罗不老的世界
指导老师:陈方达 班级:09城市规划 姓名:陈朝贺 学号:150900302 回归童年,米罗不老的世界
——谈米罗绘画的审美艺术特征
班级:09城市规划
姓名:陈朝贺
学号:150900302
摘要:用儿童的词汇语言抒发米罗的内心世界,和谐的形式与色彩完全来源于他心灵深处对生命的体会和对宇宙精神的领悟。他找到了能够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每个艺术家在艺术的远征中都希望像米罗一样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并用符合精神内涵的表达方式去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如古希腊雅典神庙镌刻的“认识你自己”的箴字所示,艺术家需要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踏上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关键词:米罗;回归童年;艺术
马蒂斯曾这样评论米罗:“能够不带偏见地观看事物的这种努力,需要勇 气这类东西,这种勇气对于要像头一次看东西时那样看每一事物的美术家来说是根本的。他应该像他是孩子时那样去观察生活,假如他丧失了这种能力,他就不可能用独创的方式(也就是说,用个人的方式)去表现自我。”
米罗是20世纪抽象性超现实主义的伟大天才之一,他不仅擅长油画,而且也精于版画、陶艺、雕刻、壁画等艺术。他的作品牺牲了阴影与细节,还原到绘画本身的语汇,目的是利用其纯朴简约的抽象风格激活人们麻木的视觉感官功能,产生振聋发聩的视觉冲击效应。特别是他创新的具有儿童特点的、豪放粗狂的书写式表现手法,不仅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解读方式,而且也是其心路历程中对生命与自然真实体会地记录方式之一。
人们被米罗充满了童趣、幽默和顽皮的艺术手法所吸引,看他的画就象通过儿童的心灵之窗去观察整个世界一般,毕加索希望能够用儿童的眼睛看生活,并且他一生都在努力向儿童学习。他说“我和他们一样大时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但是我要学会像他们(指儿童)这样画,都花去了我一生的时间。”可见,能够像儿童一样,以非理性的观察方式去看待周围司空见惯的生活,对于成年人来说是非常向往的。因此,回归童年的冲动是许多艺术家宝贵的个人体验和精神财富。
童年是人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儿童画是儿童在童年留下的无意识痕迹。当我们把儿童画中那独特的、强有力的表达方式加以归纳,就会得到以下几点:
一、儿童画是人类对整个世界的初体验,它代表了人性的本质状态与存在的理想境界。儿童画反映了儿童对世界发自内心的、不加掩饰的、最为直接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人发展过程中最为固执和直接的感受,也是人类精神领域中最理想的境界。康定斯基认为“儿童除了描摹外观的能力之外,还有力量使永久的内在真理处在它最有力地得以表现的形式中,儿童有一种巨大的无意识力量,它在此表达自身,并且使儿童的作品达到与成人一样高(甚至更高)的水平。从这句话中可以总结出两层含义:
1、儿童对生活的体验是审美的,非功利的,即最为接近艺术本质的体验。
2、儿童对事物的表现手法是无拘无束的、完全自发的,因此,儿童画是抒发人性本质状态的最强有力的形式。实质上,康定斯基把童年意识珍视为艺术创作中最高的意识形态。
二、按科学标准去理解儿童画,发现它是儿童无意识的产物。画面中特殊的绘画语言与儿童特有的知觉和思维结构有密切关系。人们可能会注意到儿童总是能够很自然地在纸上流露涂画的痕迹,并且这些痕迹总能给人一种原始、朴实的涂画感觉,然而,没有经过绘画训练的成年人却无法自由地抒写出曾经也属于 过自己的这些绘画词汇。
实际上,这是由于儿童与成人所处的视知觉发展阶段和思维结构不同所致。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实验发现,初生儿与成人的视知觉有很大差异。成人能够确定物象的位置,而初生儿眼中的物象却象电视呈现给人的画面一样,总是处于变动和连续的状态中。只有到初生儿六个月以后才逐渐学会判断“物”与空间、时间、原因、结果等关系。也就是说,婴儿六个月后能够把物象从行为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占有固定空间位置的对象被知觉了。儿童期的儿童处于视知觉和思维结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在这一阶段恒常和非恒常知觉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状态。例如:儿童开始作画时,从不考虑构图,总是任意下笔,就象儿童不顾语法而使用语汇一样。又如:儿童画蛋糕,总是圆形,而不是圆柱体。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的视知觉功能发育未成熟,其思维结构更偏重于平面化倾向。
总而言之,儿童画中特有的表达词汇是与儿童的生理、心理等主观、客观因素紧密相联的。儿童以天真无邪的淳朴之心、纯真自由的人生态度和感性原始的思维方式有别于成人的思维特征和意识形态。套用卢梭的话,可以更透彻地理解上述内容“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也就是说,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意识形态、思维过程,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把儿童所画的粗陋而简朴的线条视为儿童艺术是从现代派艺术开始的,纳夫拉蒂尔曾说过“只有当它成为艺术新的开端时,艺术家们的眼光才投到这一原始的、创造性的源泉中去。”童年的世界常常被人们形容为艺术的世界,儿童的原始思维往往与艺术本身的意韵划上了等号。因此,纳夫拉蒂尔认为艺术返朴归真,象儿童般发自心灵深处涌动的创作激情,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创作的源泉。
儿童画被现代艺术家们关注,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美术史发生的重大变化有关。现代艺术是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的艺术思潮和流派与传统美术的分水岭。当时的艺术思潮是非常活跃、多样的,他们主张“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强调“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等观念,其实质就是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艺术家们在寻找个性自由的欲念中,对于艺术的表达方式则希望有新的语言去抒发他们的主观感觉。于是,现代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对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儿童艺术等逐渐关注起来,这实质上是艺术家们寻找精神家园的途径罢了。现代化虽然带给人们先进的技术和便利的生活条件,但是它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使人在片面的工业理性化环境中彻底失衡,最终造成了人的异化现象。因此,艺术家们向自然的、原始的童年归依和崇尚是他们心灵深处藏匿的愿望和协调内心平衡的内在需求。如:毕加索对非洲土著雕塑和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更前往塔希提岛体验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克利痴迷在粗陋而原始的儿童绘画中。这一切正是艺术家寻找自我存在的途径和摆脱现实生活束缚的方式。也许向自然、童年等归依的方式代表着一种本质、自然、淳朴、原始的人性,当艺术家达到这一境界时,才感到自己获得了存在的真意。现代主义对于回归人类原始状态的关注,导致了艺术家对艺术样式和状态所呈现的最初阶段的推崇。儿童绘画的魅力恰好符合许多艺术家所寻求的理想境界。比如:高更、毕加索等希望自己“像儿童那样”绘画,其实质就是对儿童绘画状态的推崇,是艺术家们对美的向往和本能的冲动。“每一种风格,对从自身心理需要出发创造了该风格的人来说,就表现为一种最高层次的愉悦。”沃林格认为风格就是人,它符合人的心理需要,许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伴随着对童年强烈的眷恋,希望从心理上与纯真的少年心灵发生共鸣,从而获得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另外,艺术家们在画面中采取的形式因素来自个体的精神世界,通过赋予其特有的表达策略,来传达和反映自身的本性。如,克利直接模仿儿童绘画的纯语言要素,常常使用儿童般环绕的、不规则的、粗陋的轮廓线去表现物象。将克利的画与儿童绘画进行对比发现他是在有意识地将自己置身在儿童画的“理性写生”阶段。而米罗的绘画作品源于儿童图解表达的初步阶段,他的画处于儿童画的“缺乏明显表现”阶段。儿童图解表达的初步形式就是乱涂乱画等形式,米罗的作品恰好符合儿童画中表露出来的具有原始形态的痕迹。米罗的作品是他个人本能的感受和认识。从米罗七十五岁那年,接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访谈中的部分内容可以推断出,他的作品中的稚拙感是自发式的、无意识的情感流露。
“访者:你没有一种事先设计好的幼稚天真吗? 米罗:那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过程,而且非常缓慢,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成果,我已经非常谨慎。”
从访谈记录中细细体味,会发现米罗采用的儿童绘画手段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他通过观察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聆听内心需求的呼声以后,自然产生的表达精神内涵需要的方式之一。康定斯基认为“任何作品都发端于感情。”米罗的作品以强烈和生动的儿童笔调直接地描绘着自己的感情世界。从20世纪50年代左右的米罗的作品来看,儿童画中的纯语言是这一时期他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其作品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构图方式来看,画中的物体都像随意漂浮在宇宙中的粒子,无拘无束、自由地散落在画面上。画中的背景又有点像玄虚世界中那无法确定的空间关系。让人把神秘的、梦幻的物象自然地联系到一起,因为这种物象与背景的构成关系,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概念的形式,它呈现的就是绘画本身。如:《星座》,1954年,石版画,这幅画主要以迅笔的圆圈和点组成,完全处于偶发式地自由创作状态。
二、从造型手段来看,作品中的线条极端粗陋,造型稚拙而淳朴。人物的塑造样式是儿童绘画典型的“头足型”图解形象,画面中的人物由头部和几条简单的线条组成。具体地说,就是将人物的头部表现为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圆形,并且把身体部分进行简化,使躯干、四肢用线条来表现的极端单纯化的样式,俗称“蝌蚪人”。如:《忧愁的漫游者》,1955年,石版画,作品中一个略带疲倦、漫无目的得缓慢前行的人,边走边回头,他充满了怀疑、盲目的表情,走在漫无边际的路途中。米罗就是用充满了童趣的“蝌蚪人”样式与螺旋形线条在画面中产生和谐的、流动的形式感。
三、从色彩搭配来看,米罗常在画面中运用红色、深蓝色、柠檬色、黑色等来渲染其天真烂漫的个性和充满了幻想的人生。鲜明而饱满的色彩唤起了人们对童年美好的记忆。如:《绘画》,1954年,油画,画面中大块的蓝色为背景,衬托红色主体物,并利用黑色强化主体物的动态。对比强烈的色彩和不规则的形状相互微妙地交错着,构成了一个绝妙的,充满了生机的世界,就像音乐中断奏与共鸣那般和谐且丰富。米罗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1964年的油域《早晨之星》、1951年的《被太阳闪光而受伤的星星》、1953年的《绘画》等,以及1950年的石版画《人物与星星》、《人物与太阳Ⅱ》、1955年的《有斑点的人物》等,都属于以一种表现性的基本语汇来重新发现简单性和统一性的视觉样式,给观者一种清新的趣味感,它使观者与画面对话时能够通过米罗特有的记录方式去释读画家的内心世界。
米罗作品散发的精神气质是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关系的。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
首先,米罗的艺术风格受现代主义的思潮的影响。他的作品倾向于对外在事物单纯化追求和对传统透视规则的抛弃,这明显带有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痕迹。米罗的画风也受益于所交往的现代主义画派的朋友们,如:马松、蒙德里安、毕加索等。
其次,米罗的家乡为他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他的作品中鲜明独特的色彩效果,源于家级民间艺术的滋养。他画面中常常出现令人兴奋的红色、深蓝色、柠檬色、紫色或黑色的组合,使人联想到地中海沿岸明媚的阳光和西班牙民族的热情奔放。最后,米罗的作品是将其多年的经验与孩子般纯真的天性融合而成的心灵史。
当然,用儿童的词汇语言抒发米罗的内心世界仅仅是其艺术手段中的一部分。和谐的形式与色彩完全来源于他心灵深处对生命的体会和对宇宙精神的领悟。他找到了能够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每个艺术家在艺术的远征中都希望像米罗一样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并用符合精神内涵的表达方式去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如古希腊雅典神庙镌刻的“认识你自己”的箴字所示,艺术家需要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踏上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第五篇:米罗班教学计划
米罗班第一期
一、会变魔术的点线形
1、太阳宝宝穿花衣
2、小蜗牛去旅行
3、萝卜的形状
4、妈妈的花围巾
5、向日葵
6、画植物
7、画玉米
8、一条大怪鱼
二、认识色彩
9、红绿灯
10、七彩虹
11、花格被
12、花屋顶
13、给妈妈涂口红
14、星星的聚会
15、生日蛋糕
三、感知联想
16、手掌树
17、小企鹅
18、画小人
19、我和爸爸妈妈 20、做操
21、看图说故事
四、巧巧手
22、认豆画画
23、小手套
24、甜蜜蜜
25、小虫爬呀爬
26、小雪人
27、花儿朵朵
28、拼贴五官
29、撕贴水果
30、小花猫
米罗班第二期
幼儿写生(线描)
1、仙人掌、仙人球
2、大螃蟹
3、大龙虾
4、瓶瓶罐罐
5、我给妈妈画张相
6、我给爸爸画张相
7、我喜欢的车
色彩(色卡、油画棒)
8、棒棒糖
9、会飞的花朵
10、青蛙
11、鱼儿比美
12、大花牛
13、小刺猬摘果果
14、一只大公鸡 我们的生活
15、乘车
16、路口
17、高高楼
18、妈妈抱我19、我的家
20、幼儿园的生活——吃饭
21、幼儿园的生活——睡觉
22、幼儿园的生活——洗澡
23、幼儿园的生活——做游戏
24、下雨了 我的巧巧手
25、小树林
26、鸟巢
27、好吃的葡萄
28、超轻土
(一)29、超轻土
(二)米罗班第三期
一、写生创作
1、一盆植物
2、小蜻蜓
3、猫头鹰
4、鸡的一家
5、长颈鹿
6、我喜欢的玩具
7、玩具乐园
8、美丽的彩陶
9、第一次画老师
10、鳄鱼
二、想象创作
11、小鸟的乐园
12、骑动物的孩子
13、吃西瓜
14、游泳
15、荡秋千
16、跷跷板
17、转呼啦圈
18、跳绳刷牙
19、温暖的家
三、手工创作
20、七星瓢虫
21、脸
22、大老虎
23、可爱的小丑
四、水粉创作
24、郁金香
25、动物的皮毛
26、动物的脸
27、大狮子
米罗班第四期
一、我跟色彩交朋友
1、吹出来的画
2、盆花
3、荷花
4、鸡冠花
5、啄木鸟
6、小章鱼
7、小花豹
8、小斑马
二、记忆联想
9、蚂蚁搬米
10、袋鼠妈妈
11、圣诞老人
12、把大海装进瓶里
13、小闹钟
14、爱心分给谁
15、月亮上的城市
16、妈妈的小包包
17、看图谈故事
三、手工创作
18、蜘蛛
19、送给妈妈的花
四、写生创作
20、切开的白菜
21、画香菇
22、鸵鸟
23、好玩的表情
24、好看的发型
25、街道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