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阅读“四重奏”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24-99921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8 01:41: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阅读“四重奏”

语文教学大纲,是代表政府意志的、指导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理应对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做出具有权威性的阐述和理解,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含糊的,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基本稳定的而不是朝令夕改的,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从1963年5月的第一个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这项基础工程都没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案。50年间,大纲关于语文教育的基本看法,有的在前言中阐述,有的以“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或“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呈现。1996中大纲(供试验用)在“教学目的”之后,列出了六项“教学原则”。但到202_年3月的高中大纲(试验修订版),“原则”又变成“应重视的问题”。这固然出于大纲制订者的慎重和严谨,但也不无栽种回避的成分。诚然,语文教育既是千古难题,又是世界难题。看来,在我们三亿中小学生的教育大国,要找到各方面都满意的“最佳方案”,确乎难而又难。历次大纲的不足,只能成为遗憾。

202_年7月,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令人耳目一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并对课程性质和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阶段目标作出了远比大纲深入具体的阐述和规定。从大纲到课程标准,是跨世纪的历史飞跃,值得庆贺,更须深入学习。

本文仅就阅读的功能谈点体会。

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首先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理解这句话至少包含三层信息。

一、阅读具有多重功能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的认识受制于语文学科性质观。1963年大纲奠定了“工具性”的地位,1978年大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读写训练“相辅相成”,1986年大纲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在半个世纪中,语文教育实际上大多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两极摇摆,直到20世纪末,把语文课变成纯工具训练的现象到处可见,而“语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的极端主张也时有耳闻。其实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在世界语文教育中,不论是西方古典的欧洲模式、现代西方美国模式,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模式,“都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兼顾实用性和教育性,既有技能目标又含价值目标,肩负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以利学生发展双重任务”①。《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新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也是辩证的。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定位,为审视阅读教学提供了依据。我理解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是„„重要途径”的表述不是严格的科学定义,而是的阐释。其核心理念是“阅读功能多重论”,从而否定了与人相对的“阅读功能单一论”。

我国有悠久的阅读传统和丰富的阅读经验,阅读有多重功能似乎是常识,但在相当长时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真正起作用的似乎只剩下了一句话——“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或“阅读是吸收”。更由于误解和曲解,阅读功能单一论或者把阅读变成了写作的附庸,或者变成纯工具训练,或者变成空洞的政治说教,结果或两败俱伤,或一事无成,白白糟蹋了本应用于阅读的大好时光。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②这种阅读基本观点表明,阅读自有写作不可替代的多重功能。

我曾撰文认为:阅读文章有认知、实用和审美三重功能。认知功能:文章是社会进程的永久档案,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映像,是思维创造的物化形态。阅读文章是读者认知客观世界的向导。实用功能:文章是社会交际的必备工具,是文化传播的可靠载体。阅读文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审美功能:阅读文章可以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文章是作者审美观照的结晶,又是读者审美欣赏的观象③。我还曾认为:文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媒,也是政治和外交斗争的有力武器④。当然这里讲的包括文章写作、传播、阅读、实践的全过程。在《阅读学新论》一书中我们曾指出,阅读有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四个方面的育人成才功能,还从教育、文化、经济、政治方面论证了阅读的经国济世功能⑤。

新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地位时曾提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依我的理解,新课程标准列举的阅读四重功能,“搜集处理信息”是实用功能,“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是认知功能,“获得审美体验”是审美功能。这是语文教育纲领性文件对现代阅读学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发展,是语文课程“工具人文统一”的性质观在阅读教学中的阐发,又是语文课程“多重工能”观的体现,还与课程总目标中“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内容前后照应。四者依次对应智育、德育、体育、美育,这样有利于把基础教育的宏观目标落实到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之中。

我把阅读的多重功能比喻为“四重奏”。“四重奏”,指四件乐器的演奏同一乐曲。如“钢琴四重奏”,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演奏。声部虽有高、低、刚、柔之别,但旋律是和谐的,节奏是一致的。有效的阅读过程,可以同时实现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多重功能。

二、实用是阅读的首要功能

阅读“四重奏”,不是各奏各调,也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这正如“弦四重奏”以两把小提琴为主,“钢琴四重奏”中钢琴是核心。

我曾把阅读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直接目标——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陶冶思想情操⑥。意在强调培养阅读能力、注重实际应用,是阅读的首要任务。

从社会实践看,语言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⑦。现代人阅读,首先是为了社会交际,为了生存和发展。行政管理人员读公文,经营管理者读商务函件,师生读教科书,一般人读报刊、书信、电报,都是为了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把“搜集处理信息”这一实用功能置于首要位置,表现出了求实精神和现代意识。

从课程设置看,开智、立德、审美,都不是语文一个学科的职责,而培养语言能力则责无旁贷。叶圣陶早就指出: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他科是不负责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这是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⑧。我国的文学教育多年受到冷落,近年大纲、课程标准加强文学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唯一内容,则是不明智的。

这里大约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只有文学作品才具备审美功能。其实审美教育并非文学作品的专利,非文学作品的一般文章,内容和形式都蕴含丰富的美质,文章阅读同样可以获得审美体验,文章教学的美育天地十分广阔⑨。学生阅读实用文章,也可以“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处理信息”的实用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非文学作品的一般文章应该占有适当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加大文学阅读的分量。

二是认为能读文学作品就会读一般文章。文学作品诚然是广义文章的高级形式,但能读《离骚》未必会读《资本论》,能读《三国演义》也未必会读《相对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著作)的阅读,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

朱光潜先生曾借一棵古松讲过实用的、科学的和审美的三种态度。阅读的目的兼顾向善、求真、审美。对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实用还是第一位的。阅读教学把实用功能置于首位,审美教育作为潜在功能,才是符合实际的。

三、阅读是和谐的心理过程

从行为结果看,阅读的多重功能用我国的成语“一箭双雕”“一石三鸟”“一车杀四卒”来比喻也未尝不可。我喻之为“四重奏”,有三层意思。

首先,阅读产生整体综合效应。四重功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致同时完成的。一个阅读主体,每次阅读的目标可能并不一样,有时重在求知,有时重在消遣,但在阅读活动中,其他功能也随之得以实现。浏览一部小说,本业间在消遣,阅读过程中读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却不知不觉受到作者的潜在影响,也会学到许多自然或人文知识,同时思维得到锻炼而发展。这种内在联系是不易察觉的,但又是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就像我们聆听四重奏获得的是整体印象,阅读也应追求整体感悟、整体把握。

其次,阅读的心理过程是和谐的。正如“四重奏”的四种乐器,虽然声部有高有低,但节奏是一致的,旋律是和谐的,高音低音组成和弦,风格统一,不谐调的就成为噪音。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技能,在披文得意、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文章所描述的世界图像就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获得审美体验,其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和谐。

第三,阅读的潜在影响深远。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可以延续相当长时间,古人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是说雅乐有延时效应。伟大作品引起的心灵震荡,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古今中外都不乏这样的例证。

上述肤浅体会,恳请专家和同仁指正。

注释:①甘其勋《中外语文学科性质观之比较》,见《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2_年5月版。

②⑤⑥曾祥芹主编《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9月版。

③甘其勋《文章的功能》,见《文章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④甘其勋《论文章的经济和政治功能》,原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⑦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⑧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⑨甘其勋《文章学与语文审美教育》,见《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版。

第二篇:北极星四重奏听后感

北极星弦乐四重奏音乐会观后感

当看到今天的音乐会为弦乐四重奏时,我脑海里浮现出初高中音乐课视频中那气势恢宏的演奏场面,无数把小提琴,大提琴,还有那美妙的萨克斯......可我对四重奏不太了解。听教授和弦乐团指挥的详细解说,我才有所领悟。原来弦乐四重奏就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历史上,许许多多闻名遐迩的作曲家曾经都为四重奏创作曲子,莫扎特的23首弦乐四重奏,贝多芬的16首弦乐四重奏,舒伯特的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等等。也听指挥介绍,一个四重奏组合的成功,背后需要至少十几年的努力,甚至是一生的时间。如果一个人退出这个组合,那么绝大多数情况是这个组合将解散,几乎很少有新加入的人能成功的适应并融入其中。

歌单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狮子王》插曲“今夜感受我的爱”,琼瑶电视剧主题曲在水一方,天空之城等等。演奏家们出神入化的联合演奏,令我如痴如醉,身临其境,享受到了一场视听盛宴。我注意观察了每一首曲子,并不是每个人同时拉奏,也不是每个人都用同一种乐器,而是每个人有明确的分工,前奏,主调,和声等等组成部分,才有了令人赏心悦目的音乐会。我事实上是很喜欢小提琴这一乐器,因为它不仅造型小巧精美,给人一种优雅绅士的感觉,而且它所演绎出来的乐调是如此轻快与悠长的有机结合体,让人耳朵愉悦。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卡农这一曲子。卡农,英文为Canon,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复调音乐。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当然这首卡农是最流行的一首,帕赫贝尔卡所作。我喜欢它的层层铺垫,虽然旋律并不复杂,但是却洗脑,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我也喜欢它的欢快,给我轻松愉悦的心情,能自由地陶醉在悠扬的小提琴琴声中,心无杂念,这感觉确实很棒。

在欣赏这精彩的音乐会同时,我也不禁佩服这些演奏家的熟练技艺以及互相的配合协作。可以想象,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心里难免会紧张,要能完成高难度繁琐的演奏,可谓难上加难,无数次的练习必不可少。这样反复的排练,枯燥的刻苦练习,正是印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所以,在欣赏如此精彩的音乐会同时,更应该向这些演奏家致以我们的尊敬与钦羡。认真聆听,并及时致以掌声,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第三篇:青春四重奏(音乐剧)

青春四重奏

1、(全场暗,桃子站在台中偏前。聚光灯照在台中。)旁白:桃子,怀着梦想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18岁女生。(全场慢慢变亮,聚光收。其他同学从台上偏后区域走过。)

旁白:每次站在街边,看着来往的人潮,她总会思考:茫茫人海中,我是如此渺小,那我又是为何要来到这里?我的梦,又在哪里?

(全场暗,除了爵士舞三人组,其他人退场。爵士三人组就位。)旁白:直到这么一个舞台的出现——商院之星。

(爵士舞音乐起,开始,彩灯。结束,全场暗。爵士三人组退场。)旁白:大一的青春,属于梦想,属于张扬,属于闪耀的舞台。

2、(全场暗。摇摆摆六人组上台。)

旁白:桃子的大学生活一直都那么忙碌,充实,不知不觉中,眼看着她的生日就快到了。

(全场渐亮,摇摆摆六人组于台中围半圆,讨论着什么。)

旁白:在忙碌的大学生活,桃子认识了许多的朋友。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好,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不断鼓励着她,支持着她。而在她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桃子最好的朋友妮可,率领着这帮一直鼓励和支持她的朋友们,为最可爱的桃子精心准备了一份惊喜。

(《摇摆摆》起,全场活泼彩灯。结束,全场亮。桃子从台左上,妮可迎上,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将桃子引进朋友间,作庆祝状。全场暗。)旁白:大二的青春,属于幸福,属于友情,属于一辈子的死党。

3、(全场暗。吉他台左就位,桃子和斑斑台中偏右就位。)

旁白:大三了,经历了太多故事,曾经单纯不想长大的桃子,也在不经意间慢慢长大了。今天,是为大四的学长学姐们精心准备的毕业晚会。(台左微亮,台中偏右桃子和斑斑用聚光。)

旁白:聚光灯下,经历无数舞台的桃子却有些紧张,因为现在她的心里,有太多回忆,太多难忘,太多感慨。她需要三秒来沉淀这一切,一,二,三。

(吉他起,桃子和斑斑一边唱,一边朝吉他靠近,控制节奏,走到吉他一起的时候,正好唱完第一段。)

(《那些花儿》原声高潮起,全场亮,其他人从台右上,互相拥抱、挥手告别。)旁白:此时此刻,对于学长学姐的是不舍的告别,对于学弟学妹的是期望的寄予,对于自己是回忆的沉淀!(灯光渐暗,所有人退场。)

旁白:大三的青春,属于不舍,属于希望,属于回忆的沉淀。

4、(全场暗。姜锐站在台中,其他人在后面成一排。)

桃子:终于到了,到了我们毕业的时候。关于毕业,有太多的文字曾描述过它的伤感和离别。而现在,对我来说,毕业不是简单的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真正的开始,奋斗的开始,拼搏的开始,梦想的开始,成功的开始!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聚光给台中姜锐,《蜗牛》伴奏起,姜锐独唱。)(唱完后,全场亮,音乐放录好的《蜗牛》合唱。)

旁白(激扬的):大四的青春,属于奋斗,属于拼搏,属于成功的开始!大学四段青春的重奏共同奏响的,不正是那青春最美的乐章!青春无悔,青春无极限,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和未来,勇往直前吧!(谢幕。)

第四篇:服务型工商“四重奏”

服务型工商“四重奏”

202_-12-12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创建服务型工商为主线,通过构建四大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立足职能,发挥所能,促进我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服务企业 深化“百人万户”帮扶活动

为鼓励全民创业,市工商行政部门从放宽准入限制入手,相继制定了《进一步促进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城镇设摊导则》,为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广阔的政策空间。同时,加大对“订单农业”的扶持力度,深入基层,走向田间,将服务触角更多地向农村经济延伸。

此外,局主要领导还亲自带领工作人员积极推进品牌兴市战略,帮助“盘锦大米”、“禹王”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据统计,目前我市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到46149户,其中新发展7408户,同比增长29%;私营企业4887户,其中新开业689户,同比增长13.1%;拥有市著名商标50件,省著名商标25件,国家驰名商标2件。

服务消费者 “吃得放心、用得舒心”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为加强整顿和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秩序,确保食品安全,市工商局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整顿年活动,采取“拉网式”检查,对29处农村集市贸易进行2494次巡查,查处侵害消费者食品安全案件26起,没收销毁过期、变质食品5706公斤,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市工商局还加大对涂料、油漆、黏合剂、人造板等装潢材料甲醛超标的治理力度,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在面对近来爆发和逐渐升级的“三鹿奶粉事件”,市工商局迅速反应,立即下发紧急通知,启动全市工商系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突击专项清查行动,保障全市人民喝上放心奶,努力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服务经营者 净化市场环境

市工商局从净化市场环境入手,加大对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力度,以严重危害群众利益和干扰市场竞争秩序的医药、教辅材料购销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此外,还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传销行为和破坏安全生产行为,共端掉窝点50个,驱散人员2100余人,解救被骗人员3人,移送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的骨干分子7人,查处安全违规案件8起。

服务大众 让高效再高速

市工商局制定并实施了岗位代理、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行为规范、绿色通道等多项制度,将窗口单位服务的内容、依据、程序、时限等予以量化,使考核及追责工作更具操作性。同时,还组织干部挂职实践,引导干部走进企业、社区和村屯,通过换位思考,了解服务对象所思、所盼,体会他们的创业之苦、招商之困、经营之难。两年来,全局130多名工商干部分期分批地走进企业83家、社区32个、村屯15个。并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经营

信息服务300余次,帮助村屯建立消费者投诉站7处,指导发展村屯经纪人200多人,帮助14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第五篇:“新国企”四重奏 一种中坚力量的崛起

“新国企”四重奏 一种中坚力量的崛起

202_年央企的利润会如何?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此前曾透露,202_年,我国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可望突破7000亿。

不过来自业界的预测则更为乐观,“有可能超过8000亿”。按照常规来说,排名靠前的十余家企业将贡献利润的大部分。

这些企业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旧国企,而显现了一些新的特质,可谓是“新国企”,国资研究专家赵晓为此曾专门撰文。

赵晓认为,“新国企”现象,已经成为国资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并提出“包袱是否消除”、“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管理是否规范”、“竞争力是否强大”四项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他认为,新国企、转轨型国企以及旧国企基本上呈现“橄榄形”分布。

为此,围绕着“新国企”现象,记者在近期专门对国企领导人、国资官员、独立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了一系列采访,探究什么是新国企以及新国企现象背后的形成因素。产权多元化:新国企的土壤

在北京大学国际MBA学院杨壮教授看来,新国企之所以崛起,追本溯源,还是在于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成功。

多位专家、官员和国企管理者也认为,股份制改革所带来的产权制度的变革,是促使国企不断进行一系列管理变革、提高竞争力的动力;而海外上市的实施,又促使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注重业绩和绩效,注重财务指标,有市场竞争意识和概念,强调长期竞争力的建设。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主席张红力也认为,“国企海外上市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动国企改革,而不仅仅在于筹资。海外上市条件比国内苛刻,有时在定价上还会打折扣,为什么企业要舍近求远去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呢?因为融资是一次性的,通过重组改制上市这个过程,国企在体制上、观念上的转变将使其获得长远的收益。而且海外上市以后,对提升公司的形象也有积极作用。”张红力现在已经被国资委聘请为神华集团的外部董事。

领导网通走上海外上市之路的网通集团董事长张春江在上市成功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为了实现上市,网通在产业重组和管理体系的改革方面,是下了非常大的力气,而这些努力,不仅仅是给网通带来上市的成功,更为网通持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202_年从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职位上空降到网通的张春江,其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带领这家唯一没有上市的电信运营公司走向公开市场。为此,张春江在网通掀起了一场彻底的革命。

比如在用人机制上,网通集团公司总部12位部门总经理中10位必须辞职,与外部专业人士一同参加竞聘。12个部门的新任老总聘用期为3年,其中头一年为试用期,如果试用期内不合格,就会立即被更替。按照网通内部统一计划,在部门经理竞聘工作结束后,其他岗位也将陆续进行竞聘,最终实现全员聘用。

这种市场化公开竞聘的用人机制,许多大型国企,是在公开上市几年之后,才开始在集团公司内部推开的,比如中海油,在202_年开始才推行此制度。

而张春江认为,网通的这种激进的做法,也是受到当时的主管机构——国务院国资委的影响。在三大运营商中,网通是唯一在国资委成立之后才开始准备上市的。

对于通过公开上市后而逐渐发展而成的这些新国企来说,来自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依然是比较主导的力量;对于政府——国企的控股股东来说,上市后国有资产和国有股的持续升值力,又是颇为丰厚的回报。

根据国资委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国有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1000余家,其国有权益和实现利润分别约占全国国有企业的17%和46%,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万亿元,已成为中国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国60%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已改制为多元

持股的公司制企业。

“由于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引入战略投资者往往遇到控股权的障碍,因而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主要途径是重组上市。”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如是说。

“产权改革和海外上市,只是打开了一道正确的窗口,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提升,是一系列长期改革的共同结果。”国资委研究室主任彭华岗认为。

领导者的力量:一个人和一个公司

新国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总有一个代表性的领袖人物,在特定的阶段出现,以其远见、战略眼光、魄力和领导力,找到正确的战略方向,掀起历史性的改革,并成功地完成变革,铸造鲜明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带领国企脱颖而出,成为国企军团中的新锐者。

这群人中的代表者,每个人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企业崛起的最辉煌时代,如卫留成、傅成玉和中海油,宁高宁和华润的转型,魏家福和中远集团,刘德树与中化集团,秦晓与招商局,马蔚华与招商银行,王建宙与中国移动集团,王宪章与中国人寿„„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描述国企领导人和企业的关系时,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都是国有企业的员工,都是打工的,都是放牛娃”,但“放牛娃也要过上好生活”。他认为,国企领导人应该找准自己职业经理人的定位。

如果要细细总结一下这群新国企领袖,他们的共同点非常鲜明。他们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的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国际顶尖商业领袖比肩交流;他们具有天生的市场意识和战略视野,在商业决策中有足够智慧;他们已经开始习惯将股东和投资者利益放在公司使命的首位,他们开始有强烈的服务客户的意识,他们的事业,是整个全球市场。

用宁高宁的话来说,国企领导人,是一群“只求做大事,不求赚大钱的人”。他们中的多数人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经历过中国历史上最困难和最艰难年代的考验,过去的曲线在他们心底烙下的历史印迹也很明显: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使命感,这使得他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资本意志,也义无返顾地顾及国家意志,并努力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多国企领导人,都有着曾为政府官员的经历,即使没有,也和政府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使得他们在行事之中,天然会优先得到政策和资源的便利,同时他们的官员待遇和某些特权又让他们常常处于舆论的一片质疑声浪中。

但这群“新国企”的领导者也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制度尴尬。一方面,他们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CEO,同时,他们还兼任母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及党委书记的责任,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公司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和使命,也让这些国企领袖们不经意中处于“双重角色”的恍惚境地。

另一个特殊的挑战——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机遇,那就是按照中国当下流行的做法,商优则择为仕,许多优秀的国企领导人,都逐渐被提拔到政府官员序列,比如前中石化董事长李毅中,先后被行政调任至国资委、安全生产局;中海油董事长卫留成,先后被调任至海南省长、省委书记。

“之前我们比较担心,企业的核心领导人、尤其是那些在企业有着创业性功劳的领导人更换之后,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但从最近几年来对央企领导人的调整来看,并没有太大的负面作用,只要企业一上了轨道,整套机制是比较完善的,那单个企业领导人的更换,并不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彭华岗认为。

新机制:新国资孕育新国企

国资委在202_年成立之后,颁布了一系列几乎涉及整个国资和国企改革方方面面的新规则和办法,包括产权改革、重组、绩效、薪酬、公开招聘、股权激励、董事会、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方面。

绩效考核和薪酬改革是其中最为敏感也是见效最快的两项改革内容。

“绩效考核的核心目的是打破大锅饭,真实全面反映国企的质量和业绩”,在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局长李寿生看来,直到202_年1月份才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和业绩评价制度,是一场已经等待了太久的必然之举。

目前,国资委正在按照A,B,C,D,E优劣排序来对央企进行考核。202_的考核结果是:A级28户,占16.87%;B级的84户,占50.60%;C级的48户,占28.92%;D级的4户,占2.41%;E级的2户,占1.20%。

考核效果将直接影响薪酬,这就意味着,中石油、中铁工这样的企业的高管,薪酬收入将受到影响,这种做法,在中国国有企业历史上,也是几乎没有的。

“这其实是给所有的国企负责人发出一个信号,以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和风险控制”,赵晓认为。

股权激励是国资委正在尝试的“胡萝卜”。在实行了年薪制和任期内奖金之外,股权激励,这种在国际企业的管理中经常会用到的做法,第一次复制到了国企领导人身上。国资委先后在202_年允许境外、境内国有控股公司的高管,有限持股,以促进管理层更加注重其发展。

“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因素,这两项改革,对于国企上下所产生的推动力,是非常巨大且直接的”,杨壮认为。

202_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台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越来越有这样一种趋势表明,大国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再承担任何政府职能。这些企业正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其最佳所有制结构和最佳治理方式。而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强化所有权的约束,从经营企业、经营资产,转向经营国有资本已经成为一种可能。

按照国资委的设想,未来的国资管理框架,将是按照“国资委->董事会->央企”的模式。国资委方面的官员认为,这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管国企”的表现方式之一。商业规则:竞争和垄断并存

新国企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就是竞争,市场竞争的压力促进国企不得不注重生存,并谋求发展的空间。

但国企的竞争环境显然还是政府主导的。最早如三大石油公司,最近的案例如电信业的分拆,通过这种分拆,形成2-3家国有企业在政府圈定的垄断资源内,进行内部竞争。虽然和以前那样单纯地躺在政府资源上睡大觉的状况相比,这种内部竞争稍稍进步了一些,但相对于外资和民营资本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政府单独关起门的垄断游戏,对国有企业垄断的质疑依然没有消除。

“这些能源型企业虽然在国内是处于内部竞争的态势,相对还有一些政策的保护,但在国际市场上,却是面临更大的竞争,因为是代表着国家的力量在进行竞争,而且这些领域需要大资金,需要规模化运作,无论从资金还是技术角度来讲,民营资本的操控能力都还相对比较弱”,中石油研究院的一位人士认为,一些被认为垄断的国企的存在,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阅读“四重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