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寓教于乐学汉字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24-108735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1 14:16: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寓教于乐学汉字

寓教于乐学汉字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应从“乐学”入手,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汉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孩子们乐于学汉字。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挂图、投影、表演、实物、图画、卡片、多媒体课件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创设识字情境,有效地促使儿童感知汉字的组合结构,记忆汉字的书写方法,理解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形象直观地促进识字教学工作,养成儿童自觉识字的习惯并形成识字能力。很多识字内容,都配有精美的图画,字的上方还注了拼音。这是情境识字,又是集中识字、注音识字,还是韵语识字。教学中,我们针对识字材料特点,开发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动画演示,让学生说说画面中有关的事物,在这样的基础中让学生认读生词;再让学生分类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并讨论这些生词排列在一起的内在联系;接着通过人机互动的游戏方式复习巩固生词;最后通过动画显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让学生在一目了然之中掌握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写好这些生字。在创设整个识字情境中,课件中设计的笑脸形象不时地出现,表扬小朋友们在识字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他们尝到了学习生字的乐趣,教学效果自然提高了。

第二篇: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

一、——以多媒体视角研究构建小学生美术教育环境

需要认识到学生具体的培养方向

1.培养学生的基础美术素养能力

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所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

(谈谈动画专业特点,从项目的进行过程分析美术教育多媒体制作的思维模式)以多媒体为课堂平台,重点突出研究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思维、审美、设计的方面。让学生从美术方面逐渐形成的思维形态到懂得理解别人的美术作品的思维形态,最终能够用美术作品表现自己的思维形态。

2.培养学生的图形、色彩认知能力

构建学生的美术素养,从基本的图形与色彩认知能力开始培养。

1)图形认知能力

图形的认知能力是懂得基本的图形在造型的功能与作用,并懂得哪几种图形能够作为基本的造型的演变。

让学生懂得从基本的二维图形认知世界,为以后的运用二维图形表现世界观打好基础。这种认知的形式可以从几何图形开始逐渐转换为图形图像形式。

2)色彩认知能力

懂得色彩在美术认知中的基本功能与作用,需要懂得运用色彩基本体系。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构建对学生的色彩运用表现体系,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色彩传递信息。

3.多媒体的形式与学生的认知

二、方式方法的前期研究

1.从小朋友的认知方式方法去分析

认知发展一般是指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变化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过程的发展及其品质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发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

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

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

约7~11岁,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感知基础

对颜色感知的发展

目的:培养孩子有一双对色彩敏感的眼睛,1敏感于色彩的变化,2敏感于色彩的搭配,3敏感于色彩的美;

4让孩子有一颗喜欢色彩的心,5喜欢玩色彩,6喜欢用色彩,7喜欢指点评说色彩。

运用色彩的暗示功能

让学生懂得理解每个颜色的意义功能,懂得色彩的温度,懂得色彩的心情,知道如何使用色彩表现自己的内心体验。

案例说明:运用生活中四季的代表色彩表现。例如,春夏秋冬,就各有色彩的主旋律:春,是斑斓的五颜六色;夏,是郁郁葱葱地浓绿;秋,是灿烂的金黄;冬,是皑皑的银白。

运用色彩营造认知的环境与氛围 用生活中的缤纷色彩去感动孩子。例如,1家庭环境:孩子很小的时候,在他的小床上悬挂色彩鲜艳的玩具,引得孩子的眼睛亮起来,追逐这些好看的东西。

2自然环境:带着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绚丽色彩,万紫千红、翠绿欲滴,孩子有了美不胜收的体验。

3社会环境:在街头,家长给孩子指点五彩耀眼的霓虹灯;在商场,你会听到这些家长指点孩子欣赏美丽的橱窗或商品。就这样,生活中的色彩流进了孩子的心田,孩子的眼睛变得敏感起来,越来越多地发现美、欣赏美,艺术细胞就这样悄悄地在孩子的脑海中逐渐增多,艺术感觉就这样慢慢地在孩子的思维中发展。

运动感知的发展

让学生理解图形运动感知,主要在影视的视觉画面方面着手。静态的画面在说明性上更具有强调性,但如果一直都以画面的形式讲述,会让学生觉得比较单调,因此给予动态的方式会更具有吸引力,而且能够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更好。影视媒体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属于讲课的形式,我这里讲的影视媒体不仅仅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电影电视这一类的媒体方式,其实更多是在于多媒体互动的层面去体现动态的授课语言。

1从讲述知识点层面去动画化、动态化的方式讲述。

运用动态的语言形式讲述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能生动的传达知识的重点要点。将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从文字中解放,以图形化、动画形象或者动画的过程去解说表现。比如色环系统。从文字上叙述或者很难体会色彩的层次变换和冷暖变换,会让学生觉得非常复杂难懂,如果使用图形化的方式讲述色彩,会更加直观,如果配合自然环境中的与色彩相对应会更加一目了然,如果对应的过程使用动画的方式更加明朗清晰,也能够让学生更懂得色彩的由来与构成。

2将课堂变成娱乐的环节,从娱乐中学习

比如低年级里讲述运用基本手法制作立体造型的方式中,讲述的过程如果直接手把手的示范并不能最好的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先针对需要制作的造型进行前期的介绍,可以使用动画电影短片中的动画形象,先给学生展示短片中的故事情节,这样让学生对这一类造型有一定的了解,并有自己的对于动画形象有人物性格的理解,这样学生能够更好更有兴趣创作自己的印象中的形象。形式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也可以用橡皮泥泥塑的形式。

3从书面上的方式转化采用多媒体互动的引导型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板书的形式去讲授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现今多采用PPT的模式讲授课堂知识(根据学校自身条件调整),相比板书,PPT更好的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传达信息,PPT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节奏,对于重点难点也能够灵活的调整授课时间的比例安排,同时PPT中通过影像、声音、图片等媒体形式的讲述,更好的丰富教学形式内容的多样化。案例说明:在杭州我了解到的最新的模式是采用多媒体互动课件的方式讲授课程,通过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动态的课件,并设置互动的环节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系统性的互动中接受知识。同时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以光盘的形式在电脑中互动,也可以以IPAD这种平板电脑的模式与学生参与互动。优点:让学生能够自觉自主自愿的参与知识接受,并能够个性化教学,自主掌握教学的进程,同时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缺点:碰到问题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在课堂上可能不会有形成更好的沟通交流的学习气氛。(讲述与浙大化工自动化研发多媒体的教案)

三、方式方法的实施

既然我们在知道培养学生的内容创新,最终我们都需要体现在教学的形式中,那具体到教学环境的设置上,就需要我们用设计的思维去考虑教学形式。1.PPT的形式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的普及,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演示形式。灵活性很强,方便快捷,在制作的过程中较容易完成自己需要的效果。这种形式需要的硬件设施较低,在我们教学中比较普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字与图片以及影像资料之际的信息含量要有一定的规划,对于低年级的美术教育,图片与影像资料可以多一点,以此向高年级的类推,文字的信息比重可以适度增加,这样确保上课时的接受度与兴趣度,也能保障必要地知识量。

(二)在PPT设计上,针对字体的大小、字体、以及颜色都需要系统的设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民族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去适应。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在字体尽量偏大,字体多选择卡通字体,颜色上多选择鲜艳的颜色,对于少数名族或者特定人群,避免使用他们所忌讳的颜色与事物。(三)在版面设计上需要更多的考虑是吸引力与信息传达的可行性。两者之间需要在不同年龄层有不同的针对性设计。文字与图片的排版的协调性也同样需要遵循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则。同时一定要在逻辑顺序上有计划性,这样才能保证清晰完整的传达知识内容。(四)PPT的设计也需要针对课程进行环境的提供与心理暗示,比如不同章节的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整体色系的差别,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背景音乐提供课堂氛围。

2.多媒体互动体验的形式

随着社会科技硬件发展日益的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审美需求都在相应提升,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小学生的教学的条件标准也在需要随着提升,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必须与时俱进。

(一)在形式上增加更多更新的动态效果。类似于Authorware、Flash软件这样能够制作出更多互动的动态效果,需要符合各个阶段学生的兴趣需求。做到真正的让学生自动亲身参与互动。做到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二)提供互动体验时,不仅在版面上提供视觉氛围,而且需要在声音上提供更好的音乐氛围,音乐背景的选择需要符合上课内容的需求,符合上课时段的需求,符合上课文化背景的需求。

(三)多媒体互动体验的形式需要拓展性,互动环节不仅需要学生参与互动的游戏,也需要在游戏中拓展知识点,还需要学生在娱乐后有延伸的互动环节,比如在一个名画赏析环节中,提供拼图游戏来完成学生对名画的初步印象,也可以提供上色工具的方式完成对名画的配色联系,最后让学生寻找该名画的文字资料与相关的历史背景。

(四)最终在发布的可行性上,我们前面分析讨论过了,需要更多的更广泛的形式,渠道上可采用电子文档形式、网络媒体形式、新型电子产品形式(手机平台与平板电脑平台),发行的格式和数据上具有可行性的标准。

3.根据当地特色进行创作的形式(民间美术创作的认知)

让学生从了解民间美术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以及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作品。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所以本课的教学利用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挖掘学生熟悉的素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一)使用媒体的方式提供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懂得民间美术的快乐与意义。比如纪录片、民间美术的动画片形式、网络中的图片文字介绍等。(二)以参与的形式提供学习的创作参与的过程,比如像剪纸这种形式,或者类似彩泥形式、捏面人等,提供各种形式作为学生参与的平台,内容可以生活化。这种参与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一定要先提供演示,然后设置创作方向,最终学生参与老师指导的形式完成,并成果自我展示评价,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与成就感。(三)在传统的民间美术的手工教学模式,也可以设置更多媒体化的形式参与互动,比如像剪纸完成后,可以使用皮影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表演故事,并记录成专辑形式,比如像面人也可以最终上色加动态进行泥人雕刻展览,让学生的参与成为延伸性的活动形式,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4.案例说明分析

配色游戏

颜色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变化多端的,蓝的和黄的调和变出绿的,而蓝的和红的调和就变出紫的了……玩颜色的乐趣与收获在于尝试和发现,不是单方面地接受,不是索然无味地按方配制,而是孩子主体积极地参与,做着做着,就会有惊喜地发现。大人需要做的不是传授,不是代替,应该是支持、参与、引导。支持就是提供孩子玩颜色要用的工具、材料、物品等,例如水彩颜料、纸、笔、器皿、抹布等。创设玩颜色的有利环境,例如,有合适的工作台,离水源较近,有工作服(玩颜色容易弄脏衣服)等。参游戏活动:

好玩的颜色水--配制饮料

材料:颜色水、玻璃器皿、空眼药水瓶

做法:调节器配好颜色水用眼药水瓶汲取(用眼药水瓶好汲取,不会洒),注入玻璃器皿。

先与孩子讨论“方案”,“我们来配橙汁吧,该用什么颜色调和呢?”让孩子确定一个配方,再按配方操作,家长帮助记录配方和试验的结果,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配方,都提醒孩子记下来,使孩子的设计逐渐避免盲目。给配成功的饮料写上名称和配方,陈列一段时间,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愉悦。

四、总结

“寓教于乐”的重点不仅仅限于将学生从教学投入到游戏,并不只是形式的变换,更多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换,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到数字化媒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生活与大自然,从书本延伸到网络多媒体,从传统的手工制作模式到媒体的虚拟互动模式。从以前的课堂理论被动的教学模式到课内课外自我主动的教学模式。更加与时俱进的教学转换。

这些转变提供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提供更大更好的硬件平台和教学环境的基础,课堂从枯燥的授课变成了讨论、研究、制作的环境,让学习更加轻松自由。学生为了更好的在课堂完成体验会更加自愿去接受基础理论知识。这就是“寓教于乐”的目的。娱乐与教学跟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更加融合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更大的养分。

第三篇:浅谈寓教于乐

浅谈寓教于乐

袁市中心小学

肖洁

论文摘要:寓教于乐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境界,本文从“寓教于乐”的含义及本质入手,列举其在国内开展的一些实例,再探索其实施途径。关键词:寓教于乐 国内 国外 含义 本质 实现 绪论:

“寓教于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注重“苦”,以“苦”字为先,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收效甚微,因为这把学习生活导入了一种枯燥无味﹑被动接受的境地,以强迫学生接受为目的。

我们不提倡机械重复的“苦教”和学生索然无味的“苦学”。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求知,求新,求美,求乐。这就要求教育活动同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寓教育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各科知识,陶冶美的情操。本篇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什么是寓教于乐;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内外寓教于乐的教育状况及好处;第三章主要说明怎样实现寓教于乐;第四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第一章 寓教于乐的含义及其本质 2.1 寓教于乐的含义

其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生怀着兴趣------快乐情绪来进行学习。不能

把“寓教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暂时得一时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寓教于乐”的“教”是教学,教育,“乐”是乐趣,兴趣,意趣,情趣,即把教学活动放到对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源动力上,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2.2寓教于乐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涉及到教师教学观﹑学生观﹑方法论等方面的根本转变,也需要学校指导思想的变革。在教学中做到愉快教育。突出“乐”,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将兴趣﹑成功﹑审美﹑创造﹑理解﹑尊重和依赖贯穿于教育之中,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愉快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二章 国内外寓教于乐的教育状况及其好处 1.1寓教于乐在国内

早在202_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程颢阐释道:“学至于乐则成矣。笃信好学,未知自得之为乐。好之者,如游他人园圃。乐之者,则已物尔。”(《二程遗书》卷十一)由此可见,“乐”应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是最能实现学习目的的最佳境界。明代教育家五阳明也指出:“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誓之时雨春风,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

在当代,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寓教于乐”也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所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并与之教育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愉快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还有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运用音乐,图画,表演等手段也把学生带入情景;再如卢家楣提出的情感教学原则,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2寓教于乐在国外

墨西哥建了一个“儿童城市”让小朋友扮演各种大人的角色,面对将来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寓教于乐。

家长只需付约80多元(人民币)买一张入场券,他们的孩子便可以获300多元的支票代用券,在这个乐园中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孩子们要自己去银行把支票代用券兑换成现金代用券,甚至开一个自动提款卡户头。如果钱花光了,就得自己找工作谋生。例如在城内的医院当护士,也可当警察,收银员或服务生。10——15分钟的工作,就有20多元收入。在6700多平方米的巨型儿童乐园中,儿童可过着类似大人的生活,孩子们在这里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怎样运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半小时接触到的东西,可能终生都不会忘记。

还有日本的小学,中学,高中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夕的一次全体旅行,目的是让学生开阔眼界,锻炼集体生活的能力等。

意大利:有条街道给儿童游乐。给孩子们创立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1.3 寓教于乐的好处

面对新世纪教育使命,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法。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也明确指出“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精神满足。”由此可见,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快乐,轻松,有趣,生动,民主的学习气氛,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让学校变成学生最向往的地方,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在他有渊博的知识,更在于他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 怎样实现寓教于乐

3.1 学校管理方面,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

3.1.1 花园式的校园,花圃草坪,绿树红花,假山喷泉,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身心感到舒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倍增。

3.1.2 废弃简单粗暴的制度。学校是育人场所,对学生的言行规范要尽可能体现人情味,多一点温馨,少一点冷漠。“损坏花木罚款拾元”,“严禁乱扔垃圾”等。这些牌子挂多了,会使学生心怀恐惧,束手束脚。但若换成“亲爱的同学们,花木受伤会痛的,请好好爱护它们吧!”“丢掉的是你的人格,拾起的是你的尊严!”这些提示语言,它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但后者更能激起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

3.2 教师教学方面,教学方法上应突出一个“乐”字

3.2.1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是造就良好师生关系的真谛。

首先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其次是珍惜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为人师者要倍加爱护。它象一朵娇嫩的花朵,保护得好能开得鲜艳夺目,反之,则易枯萎,凋谢。3.2.2 以情施教,以情育情

传统教学是一种空洞,呆板,说教式的教法。愉快教育就要让教师在教学中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的情知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快乐的学习情趣的产生取决于教师健康的积极的情绪的影响,“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这是全国优秀教师霍 征的精辟总结。但是教师是生活于一定生产关系中具有社会性的人,难以避免烦恼和不愉快。但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将自己这种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自己踏上讲台,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就应该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快乐中。此刻,你应该感到你的学生是你最好的朋友。3.2.3 教师从自身出发,提高讲课艺术

(一)态度随和,语言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欢迎风趣幽默的教师,而不是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

(二)因势利导,巧于点拨

讲课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是一门神奇而又巧妙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捕捉时机,灵活而有分寸地因势利导,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数学教师讲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时,编了几句顺口溜:什么叫做同类?字母指数都一样。怎样合并同类项?字母指数不管它,只把系数来相加。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使学生在朗诵中很快掌握了课堂内容。

(三)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选用一些引起学生熟悉,富有情趣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转微观为宏观,变深奥为简明。如某位数学教师讲解“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时,就这样说:“集合就相当于一个组合,如所有男生组成了男生集合,所有女生就是女生集合,大家一起组成二年级五班这个集合。”这样一说,使学生对“集合”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了,(四)多形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象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创设的情景中,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乐于接受教育是教学效果的前提。激发学生投入热情,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有助于让学生在不感到劳累,烦恼的情况下成充分发挥人脑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亲临其境,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乐而不倦。、(五)以乐促学,导之以行

导之以行,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使学生愿意行,乐于行,关键在于“导”,要设法在“导”字上下功夫,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变教材的静态为动态,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如我上语文可时,要求大家背诵昨天学习的一首诗,我自告奋勇地先背一遍,并故意背错,结果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他们说:“老师也背不到啊!”我并不生气,就说“老师的确比不上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不过我有信心,在五分钟之内背到,并且比你们背得还熟。”孩子们不相信,就展开了与我的比赛较量,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教师以跟学生平等的身份,一起争论,课堂上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随时学生们在乐趣中进入探索境界,沉浸在无比的快乐之中。

(六)以迷促教

谜语是我国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其短小有趣﹑轻松﹑自然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从小伙伴口中学到了猜谜。如“头戴尖尖帽,身穿厚棉袄,下田能干活,从来不叫苦。”猜一动物。“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猜一植物。在教学中,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将谜语与数学,外语,生物等学科联系起来,会不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是不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我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一篇课文《荷花》时,我在一开始就问:“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则谜语,猜了很久都猜不出来,你们帮帮我,行吗?”大家一听,哇,一下子来了兴趣,都叽叽喳喳地问:“什么谜语?” “什么谜语?”于是我就把那“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的谜语说了出来,同学们立即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在大家猜出谜底后,我顺利地开始了新课。这样不仅使学习气氛热烈,还使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3.2.4 寓教于实践,知行统一

按照毛泽东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知行统一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理性认识,有利于检验学生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的品德。

(一)开展学习“尊长辈,习礼仪”活动。如为烈属及孤寡老人做好事,祭扫革命烈士墓,以表现他们对

烈士的怀念和敬仰,钦佩,对老人的爱心和尊敬。

(二)学习“家务事,乐承担。”开展“看谁家务做得多”活动,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易学易办的事做

起,牢牢记住:“做人不求大,做事不计小。”

(三)学习“惜校(班)誉,敬师长,爱学友,守规章”要求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孝顺长辈,为父

母分忧,并随时公布学习情况,让学生树立自豪感,荣誉感。

(四)开展文艺主题活动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如表演唱﹑小品﹑舞蹈﹑独唱﹑诗歌朗诵﹑讲故事﹑合唱等,使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激发感情,在琅琅的笑声中受到启示,在翩翩的舞姿中受到感染。

(五)还可开展绘画写字活动

以书画艺术表达情和意,是一种思维创作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既可提高书画技艺,又可以通过评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产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七)写读后感。经常就所读的好书好报写出读后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使学生精神面貌起到

良好变化,荡涤了学生的心灵。第四章 结

寓教于乐,对于做教师的我来说,深知它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至高的教学境界,说来容易,作起 来很难。

寓教于乐,对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一种愉快。父母或老师在轻松的气氛中施教,能从孩子的童贞里重新拥有久违的心灵纯净,孩子在没有威逼利诱的环境中学习,身心能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并且能以尊敬而非恐惧的目光来注视大人。爱是要讲究方式的,“棍棒下出孝子”的古训早已过时,学会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天性,这是现代父母及教师应该具备的观念和素养。

育人的历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它不仅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实施教育和研究教育的过程,从中去观察,体验,记录和思考教育与学习的过程寻找教育与学习之间的联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化为一种宝贵的礼物,而不是化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去负担。”这一至理名言我将永远记住,它将不断指导我去实践探索,从而达到使学生由苦学变为爱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①《寓教于乐在国外》

②《寓教于乐,以情施教》作者:祁共心

③《怎样把学教好》主编:吴效峰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④《愉快教育之我见》光明网 江西省广丰县大石小学刘子杰著202_年5月21日 ⑤《教师与幽默》刘全文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⑥《寓教于乐,提高讲课艺术》作者:张军 202_年5月1日 ⑦ 《以谜促教》隆都中心小学 吴仁宇

⑧《师生合作寓教于乐》

⑨《论语。雍也》作者:孔子 ⑩《二程遗书》卷十一

第四篇: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别开生面

——钦州海石花写作培训学校的一次课外拓展训练活动

钦州海石花写作培训学校根据教学计划于202_年10月23日在冯子材故居举行了一次寓教于乐,别开生面的课外拓展训练活动。该校全体师生员工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8时,校长刘家绍、常务副校长韦若任以及各任课老师均已到达学校。8:30分,学生集合完毕,刘家绍校长发表简短讲话。刘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此次课外拓展训练活动是海石花写作培训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项教学内容,游历多思,才有可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此次活动是与海石花写作培训学校“快速作文,快乐作文”的办学理念是相一致的,意义非常重大。

9时许,全体师生徒步到达冯子材故居。同学们兴高采烈的进入故居,对民族英雄冯子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向老师询问冯子材的相关英雄事迹,老师耐心为学生讲解,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休息片刻,便进入了玩游戏环节。老师们精心挑选的游戏包括背夹球、袋鼠跳、两人三足、叠报纸、兔子舞。这些游戏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认识到自身潜能,增强了自信心,改善了自身形象,从而达到一种由外而内的教育。

寓教于乐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现代青少年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次钦州海石花写作培训学校的课外拓展训练活动正好成功的体现了这一点。

第五篇: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共同成长

——艺术设计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支部小队支教小记

“这里的孩子很热情,也非常开朗,他们的微笑很美,和他们在一起,我们也很开心。”1月27日,为参与“宣传十八大,亲情暖八闽——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艺术设计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支部小分队前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支教活动。

爱心手拉手心灵零距离

尽管以前有稍微了解一点特殊学校的情况,可是当志愿者们亲眼看到特殊学校的学生,对于他们的遭遇还是感到很难过。那刻,他们才体会到特殊儿童要学习的生存技能远比正常儿童要多。志愿者们决心要用他们的爱心温暖特殊儿童。在进行简单的分工以后,支教活动开始,内容主要有绘画、书法、唱歌及简单的游戏。志愿者们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开展活动,争取做到每一个孩子都有专人负责。本次活动旨在挖掘、培养特殊儿童的潜能,志愿者们悉心教导,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绘画班和书法班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作品;活动场上,志愿者和孩子们欢快的歌舞、游戏。尽管冬日寒风习习,校园里却是暖流涌动。

践行十八大精神实践归来话成果

在活动结束后,团支部召开了支教总结会议,志愿者们积极发言,共诉实践成果。12级专升本3班的团支书谈到“他们十分的活跃,同学之间相处的也不错,在他们身上散发的是一股浓浓的朝气,很天真也很单纯。从他们的脸上,你看不到悲伤,却能看到开心;看不到自卑,却能看到自信。”

12鞋类设计与工艺团支书谈到“我不知道,这一天的支教时光是否让自己变得成熟,但这段支教时光让我明白自己未来在从教生活中的教务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为一个学生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这次对特殊学校的支教,志愿者们从中学习到很多,也明白孩子们生活,学习很多方面的不容易。对于支教,体会来时的开心与好奇,享受过程的笑声与欢乐,也深感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与留恋。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付出过才会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艺术设计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支部小分队在实践过程中高度弘扬了志愿精神,充分发挥艺术生的特长,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青春风采。

寓教于乐学汉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