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黄山诗中的神话元素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浅谈唐宋时期安徽黄山诗中的神话意象
摘要:自古以来,黄山曾无数次出现在众多文人墨客的笔下。今人更是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说。本文就唐宋时期有关黄山的古诗中出现的神话元素进行整理和归纳,去探寻古黄山的神秘面纱,揭开其传奇的神话传说。关键词: 黄山诗;神话;唐宋;意象
古往今来,绿水青山一直是无数文人墨客争相书写赞叹的对象,例如黄河、长江、庐山、泰山等等。而坐落于安徽省境内的黄山,作为三山五岳中的名山之一,也是中华诗词宝库中一笔瑰丽的财富。黄山集国内诸名山自然美之大成,兼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匪庐之飞瀑,峨嵋之清凉,雁荡之奇巧,其雄奇俊秀、冠盖绝伦之景胜,令古今无数诗人为之赞叹。历代诗人来黄山探奇观景,留下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诗篇。据《黄山志》称:“从盛唐到晚清的一千二百年间,仅就赞美黄山的众多诗作,现在可以查到的就有两万多首。”由此可见,黄山诗在山水诗中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难怪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黄山时发出这样的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尽管千峰竞秀,万壑峥嵘,但由于旧时黄山交通闭塞,游人罕至,所以一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秦汉时期,见于文字记载隐居黄山者,也只有会稽太守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八字。直至唐宋,黄山才渐渐为世人所识,山上寺庙宫观也才日渐增多。因此,也正是从盛唐时期黄山诗的诞生开始,吟颂黄山的诗词内容与题材才呈现出蓬勃之姿。譬如有以黄山景区内的峰、岭、顶为描写对象的,有以潭、瀑、溪、泉、涧等为抒情主题的,还有以雨、云海为主体的等等。除此之外,黄山诗中多次出现的与古代神话传说相关的意象也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群体。
一、有关黄山仙道传说溯源
黄山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个承载了深厚底蕴的文化综合体。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都曾借助黄山的景物与氛围,表达各自内心的情怀。
关于黄山定名的由来,充满着浓厚的神话色彩。黄山原名为黟山,唐天宝6年(公元747年),由于统治阶级推崇道教,为了纪念轩辕黄帝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据《黄山志》记载:上古时代,轩辕黄帝大败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统一北方以后,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于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请教练丹之术。浮丘公说:“炼成金丹,必资山水,山水灵秀,丹药易成。臣尝遍历名山,惟黟山为神仙都会,山高林茂,可资炭炼药,灵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黄帝听之欣然,便同容成子、浮丘公一同到达山黟山,烧炭炼丹,经八甲子而成,黄帝吞下七丹后,身轻体爽;其至温泉淋沁时,白发变黑,于是天降白龙,三人骑龙升天而去。——这段神话传说,荒诞离奇,给风光秀美、云雾缭绕的黄山本身蒙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正如唐朝僧人释岛云在《望黄山诸峰》中所说:“浮丘处处留丹灶,皇帝层层隐玉书。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不仅如此,黄山与道教也是颇有渊源。虽然道教传入黄山境内的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其对于黄山的影响却是无可替代的。换句话说,也正是因为有了道教的传入,黄山才拥有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于山岳始终怀着虔诚的敬畏之心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上古传说中的昆仑山、蓬莱山等即是如此,黄山亦是如此。众所周知,道家主张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而黄山依靠着独特的地形,幽静清雅的氛围,加之古代未曾开发的神秘莫测,便成为了道家人心目中理想的修行圣地。而古人将黄山称之为“天子之都”,潜意识里就等于肯定了黄山乃仙家之地,神圣而不可侵犯。尤其是在唐朝唐明皇敕改黄山之名后,黄山便成为了道家修身养性、寻道访仙的象征。
二、出现在黄山诗中的神话元素
由于黄帝的传说和道教的宣扬,黄山便被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这种神秘呈现在古代文人笔下的诗词中便化为了多种奇特诡谲的想象,即诗人将诸多的神话元素融入了自己笔下的黄山世界,并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种种情思。正如宋代诗人朱彦在《游黄山》中所描述的:“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住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黄山诗的奠基之作,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之手。至唐以后,黄山诗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宋元时期尤为鼎盛。虽然翻检部分可考的唐宋黄山诗词,主题涉及黄山神话的并不多,但是在诗句中以神话意象为引的却是比比皆是。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神话传说。在我国古代,无论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还是史载的神话,都具有一定的数量,例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女蜗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等。这些神话都因为故事中出现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某种状态而变得令人惊奇和赞叹。而诗人们正是借助这种惊奇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并且他们描写的神话往往与黄山有着莫大的渊源。譬如宋朝诗人张冠卿在《游黄山留题》中就融入了“黄帝”这一神话角色:“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以此一展黄山印象。除此之外,还有宋朝诗人焦炳炎在《游黄山》中引用了“玉兔捣药”的神话:“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短短十几字点出了黄山的神秘,颇具仙家特色。
(二),鸟类仙禽。在黄山诗中,借用鸟类神话以表达诗词主题的数量也存在着很多,并且这些鸟类仙禽大都以凤、鸾等为主。在古代神话中,凤、鸾作为祥瑞之鸟,往往处在一种尊贵、高洁之位。无论是它们的诞生还是日常的生活习惯都与其他鸟类有着不同之处。《庄子·秋水》中就曾如此描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鸾凤的一种),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练食不食,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饮”。由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就是神仙的化身。在黄山诗中,以凤、鸾意象作为抒发情感的媒介的诗人主要以起着开山奠基作用的诗人李白为代表。例如,在《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一诗中,其开头便以“凤”起兴:“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浪漫主义的情怀顷刻间被抒发的淋漓尽致,将黄山包围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之中。再如,他在《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一诗中写道:“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亦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除了以凤凰作为感情寄予对象的诗词,还有吟咏神鹤的。譬如李白在《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中写道:“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等。
(三),龙、鹿、猿等动物。在《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已是中有如此四句:“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这四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黄山风生万壑的宏伟景象,生动活泼。唐朝著名文学家皇甫大夫在《判道士黄山隐》中曾运用“鹿”这一意象:“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将游览黄山的感慨挥笔写下。处置之外,李白也在《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一诗中提及“鹿”字:“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总结:
早在千百年前,黄山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必须先有古人登高远望的行为,才有了黄山与黄山诗的交相辉映。这些诗歌为黄山的胜迹增光添彩,使之声名远扬。难怪宋人赵日岩赞曰:“云散峭峰殊华岳,仙留灵迹胜天台”。
参考文献:
1,黄松林.轩辕黄帝与黄山[J],《东方龙》.1991年3月总第8期 2,吕维莉.中国古代黄山诗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1:5-8 3,关德军.关于黄山文化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7卷第2期
4,郭飞.黄山旅游诗词的分类及价值特征研究——以《黄山古今游览诗选》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7月第11卷第13期 5,李艳丽.浅论李白古风诗中的神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8卷
第二篇:古代神话论文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古代神话传说与艺术这门课,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以及老师精彩的讲授,我对古代神话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口耳相传或者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神话故事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代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夸张的虚构了一些诸如创世的神仙、破坏人间的鬼怪之类的形象,并且把自然力拟人化。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是不同的,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西方神话则是严密体系,而中国神话是零散体系。中国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其中绝大部分的神话具有极为鲜明的尚德精神,还有对人间美好爱情的向往,这些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的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渊源关系。同样,不少神话故事直接引发了作家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为他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素材。同样,艺术家们诸如《精卫填海》《白蛇传》《嫦娥奔月》之类的历史神话传说作品问世,也能更好的宣传我们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道德情操。,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同样也积淀了代代传承的中国神话,中国神话传说不仅有对艺术家的灵感的启迪引导,同样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素材,由此可见,神话传说和艺术创作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现以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为例,分析中国神
话传说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
愚公移山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励志神话故事。它宣扬的是一种不畏艰难,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通过这个神话传说,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固有的英雄气概、崇高的理想、博大的智慧、美好的追求以及为真、善、美献身的精神。我国著名作家、评论家茅盾就曾说过:“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相互传颂,却确信以为是真的。”愚公的精神坚定不屈,坚持不懈,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人们坚信神话中愚公精神的现实存在,这也引发了正处在抗战时期的徐悲鸿的艺术创作源泉。
《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它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1940年,徐悲鸿应印度诗哲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在加尔各答举行画展。在印度,他创作了3幅《愚公移山》。徐悲鸿之所以钟情于愚公移山这个传说,可以说这是源于他的抗日情结。几幅《愚公移山》的画面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徐悲鸿是想以自己的画笔为坚强不屈的同胞写下无愧于时代的伟大形象。因为徐悲鸿相信,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经过艰苦奋斗,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画家徐悲鸿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和毅力。从他的画面空间布局来看,他做了数十幅小稿反复修改,最终以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面。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其姿势不一,或瞠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动态都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老翁似乎正语重心长的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组人物显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
愚公移山这个古代神话故事不仅激发了画家家徐悲鸿的艺术创作灵感,而且在戏剧上也给众多艺术家很多创作灵感。
“愚公移山”这样一个流传久远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过去从未在戏曲舞台上有所呈现,豫剧《愚公移山》恰好填补了这一不该空缺的空白。大型抒情寓言豫剧《愚公移山》以其磅礴的气势、震撼人心的力量,获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文华奖。今年8月,《愚公移山》又参加了“向祖国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河南省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于8月20日、21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了两场演出,得到首都观众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豫剧《愚公移山》的艺术家们驰骋想象的翅膀,运用寓情于理、寓真于幻的手法,对寓言的情节格局、人物关系进行了大胆的丰富和非凡的改造,设置出坚实而鲜明的戏剧冲突,确立了最高任务、总体悬念和鲜明的动作线。全剧没有停留在是“移山”还是“搬家”之类的概念层面的争论上,甚至没有多少移山场景的正面展现,而着重于展示描摹移山过程中以
愚为主的各类人物的心灵、精神、情感、命运的图景,编织出冲突强烈、情感沸腾、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好戏。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当代的艺术创作可以借助中国古代神话为依托,使得艺术作品通俗明了,增添内在精神气质,并适时宣扬自古积淀的传统美德,以激励他人。同时,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借当代艺术的创作更为世人所熟知并发扬光大,成为神话传承的另一种方式。
第三篇:神话鉴赏论文
神话鉴赏论文——论《尼伯龙根的指环》
我爱神话,自小就是,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接触神话是看的漫画《星座宫神话》,之后就找来了《希腊神话》天天捧着看。
一听《尼伯龙根的指环》这个名字首先便会让人想起《指环王》,上网查询发现有很多人都认为它是在抄袭《指环王》但我认为两者相比虽然《尼伯龙根的指环》有很多场景确实与《指环王》有些相似。但有些桥段正好相反,因为影片改编自德国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和冰岛的《沃尔松格传说》,论年纪,比《指环王》早了不知多少年,就连那个被诅咒的指环,都是人家玩剩下的点子。《尼伯龙根之歌》就像中国的西游记、英国的亚瑟王一样哺育了很多代德国人民,所以《尼伯龙根的指环》可以说是群众基础相当厚重,底气十足。认为它是抄袭之作的人只能说是受了先入为主的思想而做出了武断的不正确的判断。
电影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得到众神恩赐,美丽神武的冰岛女王布伦希尔受到了神石的启示来到陨石坠落点遇到了唯一能战败她的男人---屠龙勇士齐格弗里德,他俩约定,此生永远在一起。齐格弗里德是铁匠的儿子,是金与火的征服者,但却不知自己其实是一个沦陷王国的继承人。他英勇地杀死了恶龙法夫拉,成为了恶龙守护的财富的拥有着。然而,受巫术的蛊惑,齐格弗里德忘记了冰岛女王,而娶了伯根王国国王的妹妹。国王为了娶到冰岛女王,唆使他戴上魔幻头盔易容成国王模样与冰岛女王决斗。被打败的女王无奈只得如诺嫁给国王。之后,齐格弗里德被国王的近臣杀害。女王也得知伯根国王骗婚的真相,在河中齐格弗里德的火葬礼上,女王自尽在他的身边。剧中克里斯塔娜·洛根扮演的剧中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美丽的形象和坚定的眼神更让我心痛于结局的凄美!一个是英勇的斗士,一个是美丽绝伦而神武的女王,本是天作之合,偏偏天不遂人愿,横空插出一个卑鄙无能的伯根国王,因为他的虚伪和贪婪,而将美丽亵渎,占有了本不该属于他的冰岛女王。使高贵的玫瑰沦落在阴暗的污泥里与真正的伴侣分离造成了世间最大的遗憾!不同于东方的情感,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并不如何地感人,却是令人震惊的。无论是相遇相识,还是最后共沉火船的结局。
这种结局可以说正是体现了北欧神话一大特色,在世界神话史上以不完整(一说为未进化)而著称的北欧神话以其雄奇苍凉吸引着众多拥趸。与其它的古代神话相比,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他们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北欧的神,和基督教不一样,他们没有仁慈之心。如果理解错了神对你的指示,得到的肯定是惩罚!当英勇的男主角贪图巨龙所守护的被诅咒的财宝时,悲剧已经上演了~(当时我完全想象不到主角会因此真正受到诅咒,因为通常的故事中,主角都是福大命大,能化险为夷„„)最后,和主角相关的人,不论好坏,通通死掉了(除了比较无能的王子)。无辜的瓦尔基里,完全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背了神的指示——没有嫁给心爱的男主角,结果陪着他,自尽了„„就像老师在课上提到的《诸神的黄昏》(《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歌剧第四部)其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
电影主角布伦希尔德在北欧神话中是瓦尔基莉(Valkyrie,女武神)的一员,是奥丁的一队侍女,这些少女或是奥丁自己的女儿,或是人间国王的女儿,或为敬奉诸神的贞洁少女都是美丽的有着漂亮的白臂酥胸和飘扬的金黄长发少女。她们戴着金盔或银盔,穿血红色的紧身战袍,拿着发光的矛和盾,骑小巧精悍的白马。有一种说法是,布伦希尔德是奥丁的女儿,且为女武神之领袖,她的丈夫就是北欧最伟大的民族英雄齐格弗里德,在为齐格弗里德殉情后,成为了掌握死亡世界的女神。在北欧神话里的布伦希尔德地位颇似希腊神话里的雅典娜。其一,二人皆为众神之王与智慧的女神所生之女。雅典娜是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所生,而布伦希尔德则是奥丁与“世间最智慧的女人”大地女神艾尔达的女儿。其二,二人皆为智慧的化身,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在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布伦希尔德是第一个看穿奥丁对诸神结局的忧虑。其三,二人皆是掌管战争的女神。雅典娜自不必说。北欧神话中并无战神,因此掌管战争的自然是主神奥丁及作为女武神首领的布伦希尔德,她在战场上赋予勇士以勇气或亲自参战,并带领其他八个女武神将战死勇士的灵魂带入瓦尔哈拉神殿获得永生,因此她的形象经常是身披战甲,执盾持矛,颇似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
影片开头即以旁白简略介绍了神话的历史,苍郁雄浑的音乐中拉开了一段传奇,这段传奇跟它的主人公一样归于湮灭。颇具意味的是,影片结尾勃艮第新王看着冲天大火说“今天,古老的神复活了”,他的恋人却一脸落寞:“不,古老的神今天与他们一同逝去。”缥缈悲凉的片尾曲萦绕之中,遥想北欧诸神末日来临时浴血大战,麦克阿瑟的名言浮现脑海:
——老战士从来不死,他们只会渐渐消失。
其实我至今都不很了解《尼伯龙根之歌》和《沃尔松格传说》。但剧中的男女主人翁让我更多的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致死不渝的爱情!我涉世不深,见识不广,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对爱情的忠诚和捍卫!同时也告诉我做人不能太贪婪,对朋友要忠诚,用手段得到不爱你的人的爱最终是不会幸福的。
第四篇:神话民族精神小论文
关于神话与人类发展的联系之浅思
神话,一个充满距离感和空间感的词语,听到这个词语时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充满奇迹和不可思议的神话故事,各显神通的神话人物,例如东方神话故事中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而西方神话故事中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海伦是天神宙斯的后裔。在欣赏形形色色的神话故事的同时,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世界的不同地域,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只要是有人类的繁衍与生存,到了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神话,一代代流传呢?
原始人类相较于现代人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个人的意识极强,对团体的概念比较模糊。没有别人会去吩咐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使他们的思维受到的约束很小,没有几乎任何人为的外加力量,而这就会使原始人类的想象力和“不合理”的联想能力极其丰富,他们把自己生活过程中搜集到的线索整合在一起,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解释生物的起源发展,渐渐的(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这些资料变演变成了各种神话并口耳相传下去。比如,火,原始人类会认为火是一种“生物”,而火燃烧则是它在进食;又比如,肚子饿了则是因为吃下去的东西被肚子里的“蛇”吃完了。这些极其粗陋的对世界的认知充满了现在看来神奇的地方,但对于原始人类来说这些则是十分自然的想法。希腊语中神话的本意是“寓言”,也就是不可思议的认知。
在人类发展史上有一个时期是神话发展的重要阶段,那就是新石器时代。为什么不是更早的旧石器时代呢?我觉得所有事物的诞生发展都是一个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明显区别是集体概念,也就是说新石器时代更注重集体性质,而集体生活的一个特征就是交流,如此一来,旧石器时代所形成的的原始宗教仪式和原始的对世界的认知(神话的雏形)就会得到较大范围的传承,就像电影《疯狂原始人》里的从一个家庭的小团体逐渐增加成员,最后终会扩大到几个甚至几十个家庭的团体(这个比喻可能不太贴切),那么神话就得以传承下来,当然当时仅仅停留在口头传承(圣经中巴别塔这一神话故事揭示了语言重要性),而从口头流传到文字记载出现,则又经过了漫长复杂而充满冲突的万年时间。到这里,我以自己的想法解释了神话产生的原因、流传的过程。
在阅读或者了解神话故事的过程中,细细一想,大家会发现,所有现存的比较完备的神话体系中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神,比如,藏传佛教中的猪神金刚亥母(这个大家可能知道的比较少),古希腊神话中的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萨蒂尔,北欧神话中的雷神托尔(电影男主好帅的说~)等等。我之所以举以上这三个例子,是因为我想说明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几乎所有的民族崇拜都经历的三个阶段从动物神祇到人兽同体神到人形神,这是所有地域都共通的一点。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同时如大家所知的神话故事必定有一个主神,如北欧神话的奥丁,希腊神话的宙斯,中国神话的玉皇大帝,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第一个问题还是比较好解释的,我想这和人类对世界认知的逐渐加深有关,在遥远的远古时期,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极不完备,还处于童年阶段,这就使人类普遍存在一种万物皆有灵的观点,人对于自然是敬畏的,所以早期的图腾崇拜上可以见到各种兽神,比较著名的如有埃及神话中的翼神“拉”,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龙王等等。而随着人类对世界了解的逐渐加深,神身上“人的因素”开始增加,人类开始逐渐用自己的形体来塑造神,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中国神话中的女娲伏羲等等,在之后神话故事则是彻底的采用了人形神(其实就是拥有超自然能力的人),我觉得这其实是人对于自然的一个从敬畏到征服,人对于自身的一个从迷惘到渴望强大的过程,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吧。
对于第二点,我觉得所有的神话故事神话人物的衍变都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史相互投影的。主神的出现、神的地位尊卑出现应该和部落之间的交流有关,神话中众神之间的交流也是部落之间的交流的一个反映。部落战争中胜利的部落所崇拜的神地位上升,到最后这一地域所有部落统一从而逐渐形成完整的神界故事体系(如黄帝战胜了蚩尤相当于一个大部落战胜了另一个大部落,而之后的文字描述中将蚩尤描写得十分黑暗我想这应该是统治者的需求吧~),所以我觉得部落战争其实也是诸神之战,而事实上世界各地也有不少学者试着从神话故事来了解古代历史。
前面所讲的其实均是全体民族的神话所拥有的共同点,然而,事实上各民族的神话体系还是存在差异的(如主题、特征、叙述风格、神话形象等等)。我觉得不同地域出现的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中国神话的一个特征是其神话形象更多取自动物或者人兽混合体,而且比较零散,没有比较统一的叙事路线,这和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中国大陆十分广袤,地大物博,同时地形差异较大,对于原始人类而言当时并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这就导致了部落之间交流的困难,而同时由于物资相对丰富,部落没有必要大范围迁徙,所以中国的神话故事都是以一个小团体为中心的神话故事,导致后期统一之后的神话故事看起来比较混乱没有章法。而西方神话则相对拥有更强的体系性,这和西方的地貌有很大关系,欧洲大陆版图相对十分分散,有不少是岛国或者临海,不同于中国所处的大陆,岛国的资源相比就比较稀缺了,这就导致了海上活动的频繁,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如希腊、迦太基等城邦),海上的活动并非个人活动,而是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他们把过剩的人口以殖民形式运到海外其他城邦国,而通过这一过程,文化的交流就加强了,原来只是“在各地的活动”的地方神也逐渐“走到了一起”,“原来做为一个大杂院中心的一间破屋的圣地现在也抬高了地位,变成了一所庄严的圣殿”(阿·汤因比《历史研究》)。
神话是人类原始文化发展的结晶,它的起源、发展伴随着民族的崛起、变迁、战争、衰落,所以说它是一本关于人类的生活故事的历史书,这本书讲述了人类的希望和恐惧,讲述了人类部落的来历,讲述了他们的禁忌,他们眼中世界的诞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词汇越来越多,故事也越来越长,到了后来就成了部落的故事,人们从中吸取教训,并把自己的经验不断地加入其中,再后来文字出现了,而神话也逐渐从儿童开始长大成熟......这些看似光怪陆离的故事却是他们生活的指导书,人们通过这些规则(神话)团结在一起生活,而这些规则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正是这样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使得人类从零散走向了统一,为后来文明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世界历史的发展变迁一定不是单单从神话故事就能解释明了的,它太复杂了,而其实单单神话二字所包含的卷帙浩繁的内容也不是我现在凭借一个人就可以去全部理解的,我想自己仅仅是从一个角度来试着去观察和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故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于世界史的理解。仅借此文表达我对于神话和世界史的由衷敬意!
第五篇:神话论文[小编推荐]
世界神话鉴赏论文之
《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一、相关神话背景
《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讲述一个以希腊神话世界为背景的冒险故事。希腊神话中有12位奥林匹斯神,最有力量的三兄弟是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和冥王哈迪斯,他们推翻了他们的父亲克洛诺斯夺取了权利,之后三兄弟开始争夺王位,进行着永无止境的争端和战争。最后经过抽签,宙斯做了天上的王,波塞冬做了海里的王,哈迪斯做了地狱的王。在这部影片中涉及的主要奥林匹斯神有:(1)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奥利匹斯山最高统治者。奥林匹斯的许多神祇和许多希腊英雄都是他和不同女人生下的子女。他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2)波塞冬是克洛诺斯与瑞亚之子,宙斯之兄,地位仅次于宙斯。提坦神的提坦之战结束之后,波塞冬成为伟大而威严的海王,掌管环绕大陆的所有水域。(3)哈迪斯是众神之王宙斯和海神波塞冬的哥哥,得墨忒尔的兄长。他是第二代主神克洛诺斯和瑞亚的长子。在战胜父亲克洛诺斯后,他和弟弟们进行了分配世界的抽签,他抽到了冥界,因而成为冥界的统治者,即冥王。(4)雅典娜在远古神话中,她是乌云和雷电的主宰者,和平劳动的庇护者。她教会人们驯牛马、制造车船;她赐予世人犁和耙、纺锤和织布机,因此被认为是妇女劳动,尤其是织布技术的保护者。
二、电影内容概述
这部影片主要是讲述雅典众神的故事。话说,雅典神话中的各种神都存在的!他们下凡跟凡人谈恋爱,然后生子。突然有一次,宙斯的结拜兄弟波塞冬,也就是海神也下凡了,他也生了个儿子,因为宙斯怕波塞冬跟他的儿子会对宙斯
造成影响,于是就立新法禁止众神跟自己的儿女见面甚至有身体接触!于是,众神虽然遗留在凡间很多儿女,但是,都不得不回到他们的奥林匹斯那里,忍痛离开自己的亲生骨肉。
而本片就是围绕着海神的儿子波西展开,波西杰克逊是一个普普通通的12岁男孩,他被诊断出来患有读写困难症和多动症。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新希腊罗马神话展时,他被自己的老师的“特异功能”吓到了。在那之后,波西才发现自己其实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神话人物和人类的后代。
发现了自己身世之谜后,波西被送到了一所特殊的学校里就读。在这所学校里学习的孩子都是众多神话人物的后代。当他来到学校之后,海神波塞冬立即宣称杰克逊是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学校里,波西杰克逊结识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漂亮的安娜贝斯她是智慧与技艺女神雅典娜的后代;另一个是葛洛夫,他是半兽人的后代。在这所学校里没呆多少时间,波西就被众神指认为盗窃了宇宙之神宙斯的雷霆杖的窃贼,他被规定要在10天之内交出雷霆杖,否则的话,他的妈妈就要被这些神灵杀死,而且众神之间的战争也在所难免…。而这时,宙斯已经派人到处追杀波西了。波西为了拯救母亲并阻止天神大战,波西决定要找到真正的窃贼,他带着雅典娜女神之女和半羊人进入冥界后,才发现闪电杖在自己随身带的盔甲之中,得到闪电杖后,带着雅典娜女神之女和自己的母亲赶到了阿尔卑斯山,将闪电杖及时交还给了宙斯,避免了一场神界之战。
三、感想
今天在重新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有三点感触:
第一,是情。我觉得这部影片是在神话色彩的包裹下讲述了亲情、友情的故事。原来神与人一样,剧中展现了神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为了私欲而各自为战。所以,我被波西身上所有的非凡的勇敢所打动。最开始,也许是拯救母亲给了他原始的勇气动力,但后来,拯救世界、平息众神之怒、避免世界大战已使他无坚不摧。还有那些保佑他的朋友们,一个是忠实的玩伴、一个是高傲美丽的雅典娜的女儿。他们并肩作战,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平息了战争。而所有的一切,都归结在伟大的人类情感。
第二,是爱。作为波西的父亲大名鼎鼎的海神波塞冬,虽然不能违反天则、必须与人间保持距离,但是他对儿子的时刻惦念与关怀令我动容之极。每当儿子
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都会在儿子身边给他智慧与力量,赋予他一触即发的超能力,也许他对儿子的爱已超越任何凡间任何父子的感情。最终当波西有难得一遇面见父亲的时候,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表露无遗。还有在最后海神波塞冬请求宙斯给予他一次机会,跟儿子谈话。海神谢谢儿子,儿子说:“我不是为你,是为我妈妈!”避免儿子的误解,海神解释到:“跟你们在一起,我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是我变了,不得不离开你们。但是,我一直在你身边,你看不见我,不代表我不在,只要你有麻烦,我会试着去帮你!”听到这时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他们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养育,都是尽心尽力、不惜任何代价的。可我们有时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父母争吵,给他们脸色看,真的是太不懂事,太不应该了。
第三是在结束这场战争后波西回到学校,半人马神喀戎对他说:“You can receive all the training in the word, but ultimataely you have to follow your instincts.(你可以学会世界上的所有技能但最终你得根据本能抉择行动)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是啊,路就摆在你的脚下,看你如何去选择,如何去走?天下无论多少条路,都得靠自己去选择,自己去走。过去说,出身不由已,道路可选择,也就是提倡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学会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走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这一点,别人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做自己的主人,应该做命运的主人,自己掌握命运,不要由命运来摆布自己。人常常难以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把握不住机遇,在迈出关键的一步时,总是那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那命运自然就把握不好了。把握 不住自己命运的人,就象失去了主心骨一样,在关键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显得前怕狼后怕虎的,那样做的结果,只会坐失良机,终究把握不好自己的命运的。
学会主宰自己命运,做自己的主人。自己能选择好自己要走的路,只要自己生活得快乐,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又何必在乎别人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