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浅谈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4-22600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8 01:37: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浅谈正强化与负强化对小学生行为的影响与作用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修正理论。

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又称积极强化)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又称消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 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

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负强化及惩罚可以引起一定副作用。斯金纳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对于员工的激励方法可以根据性质分为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就是当员工的行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利益时,管理者对员工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如口头表扬该员工、在大会上表彰、颁发证书,或者发放奖金、奖品等。这种当员工出现好的表现时就进行奖励的激励方式就是正强化。显然,正强化可以激励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为企业的利益而努力。而所谓负强化,是当员工不遵守企业的规定,其行为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时,管理者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以阻止这类行为的再次发生。对员工不好的行为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惩罚,以防止再次出现此类情形,这样的激励方式,就是负强化。显然,负强化也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当一种为的出现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时,人们自然就不会重复这种行为了。

所以说,在企业中,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可以起到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作用。只是两者相比起来,是两种截然相反的途径,简单来说,前者是鼓励好的,而后者是惩罚不好的。

在企业管理中,明智的管理者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正强化手段来激励员工,而且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正强化手段,让企业花费较少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却使得大多数员工各得所需,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明智的管理者也会慎重使用负强化激励手段,过于频繁的惩罚会导致员工对管理者及领导产生消极、躲避、不满、对立、抵触等情绪,会影响其本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企业管理如此,教学管理也不例外。对于管理学生,我们也可以采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式。教学中的正强化,就是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奖励。比如,在学习上,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整齐且正确率高、考试成绩优秀;在生活中,关爱同学、帮助老师、尊敬师长、班级荣誉感强、拾金不昧、打扫卫生积极等。当同学出现诸如此类的行为时,教师及时发现并予以口头表扬、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状奖品等,就会使这些受到奖励的同学产生幸福感和自豪感,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重复这类行为,甚至做得更好,以期再次得到奖励。同时,教师的鼓励也会让同学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而教学中的负强化,就是对不好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比如,在学习上,上课不遵守纪律、交头接耳、做小动作、吃东西、不认真听讲、不回答问题,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乱七八糟、错了许多;在生活上,欺负弱小同学,不尊敬师长,不遵守学校纪律,甚至违法。此类行为出现的时候,教师往往会通过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纠正,这就是负强化。同学们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就会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以后不能这样做了。同时,批评教育会使同学产生不好的情绪,从而使同学自觉地不再重复此类行为。

可见,教学中的负强化和正强化对于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辨是非,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相比来说,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为什么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呢?这就与学生的心理有关。正强化会使学生产生兴奋、高兴、满足、自豪的正面情绪。当一个学生被老师口头表扬时,他就会产生自豪的、快乐的情绪。说不定他还会回家告诉家长:“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这样,他的家长也很有可能也表扬了他,这就更能激发起他自豪、快乐地情绪。当一个学生被授予荣誉称号了,获得了“学习标兵”、“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等奖励时,这种自豪、欢乐、甚至自信的情绪就会持续更长时间,因为他的行为获得了肯定,并且与别人不同的是,他超越了其他人,获取了学校和老师的肯定,得到了书面的证明。这种激励带来的情绪变化也就更大、影响更积极。而负强化会让学生产生害怕、恐惧、抗拒等的情绪。当一个学生被老师批评了后,他就会产生难过、羞愧的负面情绪,回家以后生怕父母知道了这件事,还想瞒着父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学生产生了羞愧、没面子的情绪,在潜意识里,实际上是抗拒这种情绪的来源的。也就是说,他在抗拒着老师的批评,甚至会在心里责备老师为什么批评他。这种情绪显然是消极的。虽然老师批评他是为了他好,但是带着这种情绪,学生很难认识到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去做,而过多的批评只会让学生沉浸在羞愧、难过、抗拒的情绪里不可自拔,甚至会认为自己没救了,干脆任其发展了。

所以从情绪上来看,正强化的作用要优于负强化的作用。虽然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但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更愿意接受积极健康的情绪,比较抗拒消极的、恐惧的情绪,所以虽然他们在负强化出现之后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但在潜意识里是存在抗拒和抵触情绪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负强化只是暂时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如果长期采取过度的负强化,那么必然会造成学生情绪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抵触和厌恶的不良情绪。当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定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应将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使用,积极采用正强化,慎重采用负强化,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和教育教学效果。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我对于管理班级并没有丰富的经验。在带班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的缺失,在一开始时管理班级效果并不好。

开始带班的时候,我以“严师出高徒”为信条,在班级管理上以批评教育为主。我总是看到同学们的不足,然后提出批评,令其纠正。这种管理模式在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同学们的干劲渐渐消失,班级氛围不够活跃,同学学习的劲头也不足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改变策略,该批评为表扬,在课堂上口头表扬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做题做得又好又快的同学;在作业中书面表扬和鼓励表现好的同学,并会给优秀的同学奖励一个“小红花”。采取这样的手段几天后,效果果然不错,受到表扬的同学很高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作业本发下去的时候,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看自己有没有小红花。同学们写作业的劲头足了,作业也写的认真整齐了,平时的表现也好了。

看到班上孩子们的笑脸,我很欣慰。反思之前的班级管理进程,我发现,表扬比批评来的有用,奖励比惩罚来的有用。我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孩子们是要引导的,而不是要压制的。课堂不是强行把同学们关在教室里灌输知识,而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有趣起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让兴趣成为他们的老师,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开心快乐地学习。

看来,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际的角度,教育学生还是应该主要采用正强化的方式,并以负强化手段为辅助,多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大里说,这样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独立的性格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给学生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表扬,多一点的肯定。教书育人是百年功业,我们的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名同学的一生,所以,给孩子们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以一个好的方式去教育、去引导,我们将会让孩子们的人生变得不同。

第二篇: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的故事

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的故事

冯巩与牛群有个相声,叫《我的儿子》。(我认为是相声,网上有人说是小品。这个年头,相声被认为是小品,不知道相声演员心理是什么滋味)。里面有几句台词,在这里啰嗦几句,转录如下(其中笔者觉得与本文有关的重要的文字用颜色标注): „„(牛群:简称“牛”;冯巩,简称“冯”)

牛:一分钱没给。其实呀,你别管给孩子花多少钱,只要花在孩子学习上。

冯:花多少钱我们都乐意。

牛:你看那天日子,我把我儿子就到跟前。

冯:哦。

牛:我说儿子过来,你只要考上区重点中学,你不是喜欢望远镜吗?爸爸给你买一个高倍的望远镜。

冯:英雄所见略同。

牛:是不是。

冯:儿子,只要你考上市重点,只要比牛群大大那儿子高一个层次。我就给你买一个游戏机。

牛:转天我儿子给我一个表。

冯:我也接到一张纸。

牛:我这么一看合同书,甲方牛群。乙方牛小群。如果乙方给甲方考入区重点中学,甲方应给乙方买高倍望远镜一个,折合人民币一千元整。以次类推,如考上市重点两千元,考上全国重点三千元,少年科技大五千元。为尽事宜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解决,空口无凭,签字画押。

冯:我们儿子写的就更绝了!特别强调,如甲方违约,须立即向乙方赔偿,精神损失费、心灵伤害费,八百元整,如付美金,按当日牌价,括弧不要卢布。签约人甲方冯巩,乙方冯小巩。公证人,冯老巩。连他爷爷都上来了。

牛:那天我无意当中从我儿子的抽屉当中翻出一价目表来。

冯:我也从他枕头底下那出一小纸条。

牛:上面写着,帮妈妈刷碗三毛。

冯:给爸爸拿报纸五毛。牛:陪奶奶看动画片,让奶奶高兴,九毛二。冯:骑着爷爷满屋子转,让爷爷锻炼身体,一块四毛九。牛:你着算帐算到我们头上了?

冯:要算帐先跟你们算算帐。

„„

相信各位看官看了之后,都会会心一笑。但是按照我们国人的习惯,笑了就笑了。笑了之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用金钱刺激孩子的读书欲望,用物质鼓励孩子的学习动机,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传统——从古到今不是都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言吗?——只不过,过去是用成功之后的金钱和物质来激发学习动机(也就是说用的是“完成时”),而今父母更多用成功之前和学习中的金钱和物质来刺激孩子的学习动机(用的是“进行时”和“提前时”)。

用物质和金钱来刺激和激发学习动机,这样做好不好?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好?这里先姑且不论。再讲一个故事:

一朋友当年刚毕业后住在简陋的筒子楼里面(上个世纪90年代的筒子楼,是50、60年代修建的木楼,很拥挤),每天中午都有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整天在院子里吵吵闹闹。孩子很尽兴,但成人中午都无法休息。孩子顽皮很正常,朋友知道找其父母也不起作用(因为现在的父母一般都不会限制孩子的行为——尽管孩子的行为影响了别人。弄不好还可能落个“与小孩一般见识”的恶名,更何况那么多人无法休息都能忍受,他去找其家长劝阻,不是别人得好处他挨骂?——这在经济学里面叫“搭便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行为大家不认同但是都能忍受的原因)。后来朋友想了一个法子:

第一天,朋友对正在玩闹的孩子们说:“小朋友,你们来比赛,看谁喊的最响,我就给谁2元钱。”孩子们于是拚命地喊,朋友给其中一个喊得最起劲的小朋友2元钱,并约定第二天再来比赛。

第二天,朋友如约来到。小孩早就到齐,一通喊叫。朋友对其中一个很起劲的孩子2元钱。并约定明天中午再来比赛。

第三天,照旧,朋友给了2元钱给其中一个孩子。也照样约定明天再来比赛。

(这里插一句,朋友在给钱的时候,故意给了其中的“孩子王”2次,给了其他小孩一次)第四天,小孩子一样很早到齐,齐齐开喊。朋友在屋里蒙头睡觉,整死不出去给钱。听见外面的小孩喊了一阵后,悻悻而走,边走边嘟囔“为什么今天不来给钱”?

第五天,小孩稀稀疏疏地来了几个,喊了一阵,朋友仍然不去给钱。小孩们非常不愉快地走了。

从那之后,小孩们再也不到楼道里面打闹和喊叫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钱可赚了。列位看官看了之后,恐怕还是一笑。笑归笑,但请大家想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几个金钱就能消除孩子原本“自己觉得很快乐的行为”?

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有个认知失调理论,其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叫“过度理由效应”——指的是外在的理由取代人们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的现象。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如果个体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则个体对其行为与理由的认知是协调的,但如果给个体行为以额外增加的更有吸引力的外在(过度)理由,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会转向于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而减少或放弃原有的内在理由。此时,个体的行为就由原来的内部控制转向了外部控制,如果外在的理由不复存在,个体的行为就失去了理由,从而转向终止这种行为。

用这个理论先来分析第二个故事。本来小孩在一起玩耍就是图个高兴。伙伴之间因玩耍带来的高兴就是其玩耍的最原始、最根本的行为理由和行为动机。但是,这个时候如果用一个额外的行为理由——“金钱”来对其玩耍(喊叫)行为进行刺激(而金钱的刺激在短时间内比原先的原始动机更有吸引力),那么这些小孩子的就会将“获得金钱的满足感”作为“喊叫和玩耍”的行为动机和理由。一旦“金钱满足感”完全代替(或掩盖)了“原始的快乐”,那么当金钱刺激(外在理由)消失后,因“金钱刺激”带来的“喊叫”行为也就消失了。这里插个题外话:金钱这个东西,往往容易改变人们原本的行为动机。因为在这个“成功的唯一标志就是金钱”的病态社会里,金钱给人的刺激往往容易让人忽视一个正常行为原本的基本理由。在这个“唯成功论”和“唯金钱论”的社会里,很多人往往就像吃了激素一样亢奋而奋不顾身地成为“为了追求金钱、名利而忽略身边真正珍宝”的病态社会中的一员,追来追去,追到手的东西往往比你失去的更多。道理是浅显的,做到是艰难的。

要说读书的理由和动机,大家都应该很明白:说低层次一点就是“扫除文盲”——不读书,连最起码的生活都可能有问题——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再说高一点就是“生存需要”——不读书就无法做事,就无法找到工作,无法谋生。上个世纪80年代摆地摊可以发财,而而如今21世纪,读书不一定能成功,但不读书绝对不能成功(最起码的是不读书而成功的概率要比读书后成功的概率低很多);读书的理由如果还要说高一点,那就是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养。我们总不希望自己成为富翁后被别人说成是“暴发户”,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土”。当然,学习动机往高了说,还有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等崇高的信念,也有金岳霖先生在深夜读书后获得“我知道了”的“通过读书而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豁然”精神状态,只不过这些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做到的,也不可能要求大家都这样对照自己。

在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是一致的;动机好,学习效果也较好;动机差,学习效果也较差。其实,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是学习动机最原始、最可靠的动机来源。所有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认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所以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等外在刺激”,你看看那些刚开始学会认字的小孩子,那个不是一见到自己认识的字都要“急切”地念出来?——通过认识字来扩大认识客观世界,孩子本身就很有成就感和快乐感。另外,获得成功体验——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动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你看那些通过艰苦的思考攻克了学习中的难题的学生,有几个是在攻克难题后第一时间想到向父母要金钱奖励?——在攻克难题后的成就感和充实感本身就是下一次学习行为的最好动机。如果孩子学习动机缺失,那么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丧失了学习动机。如果说孩子丧失学习动机,经笔者的不完全考察,有几个原因:

1、是家长平时总是不自觉地用外在的物质和金钱刺激来改变孩子的学习动机。中国的家长,总是害怕孩子在生活上吃苦,总是觉得多给孩子一些物质上的满足才能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结果这样的物质和金钱刺激却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孩子最原始和最可靠的学习动机。

2、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很忽视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现在很多父母都节衣缩食地送孩子进培训班让孩子学习很多东西,可有多少父母注意到了孩子本身的兴趣?有多少教师和家长注意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让孩子通过学习知识能独立地解决问题是让孩子获得学习成就感最重要的途径(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排名)(美国有部电影《战栗空间》,女儿通过手电筒往街对面发“摩斯代码”信号,母亲问女儿在那里学到的,女儿回答是通过看电影《泰坦尼克号》知道了“摩斯代码”)。我们的家长很忽视这样的教育途径:培养孩子通过学习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恰恰这样的方式是培养孩子学习动机非常好的途径。

[align=justify]现在来说说家长随意用金钱来刺激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的危险性: [align=justify]

1、让孩子学习动机外在化。其实孩子学习是他的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所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当我们随意对孩子本来应该完成的任务额外给予奖励和刺激的时候,孩子往往容易觉得“读书是父母要求我的,读书是为了父母高兴”。——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一个故事里面,当父母给孩子提出“只要考上区重点中学,„„爸爸给你买一个高倍的望远镜”的时候,孩子却记账“帮妈妈刷碗三毛,给爸爸拿报纸五毛,陪奶奶看动画片,让奶奶高兴,九毛二”——因为孩子认为:既然我读书你给予金钱满足,那么我的其他劳动付出都应该有金钱满足。——当家长认为孩子记账的行为不对——因为那些事情(帮助妈妈刷碗等)是你应该做的。但是家长忘记了,读书也是孩子应该做的。

[align=justify]

2、转移了孩子原始和正确的学习动机。这个道理我就不啰嗦了,前面费斯廷格的理论说得很清楚了。

[align=justify]

3、容易让孩子形成“金钱衡量一切”的价值观。中国这个过去极度贫困的社会,对金钱的欲望总是让每个人无限地亢奋。中国人总喜欢“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之类的“成功论,而衡量成功的标准往往很复杂,“金钱”多少往往成了“量化”最简单可行的标准(加之我们这个社会制度健全,办什么事情都要额外的金钱解决)。“金钱万能论”到底正确与否,我这里说了不算。我只是想提醒的是:第一、孩子“获得金钱的满足感”真的比“在学习中获得充实感和成就感”更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更能持久地维持孩子的学习动机?第二、孩子如果形成了“金钱万能观”,他今后的人生真的很幸福?一个人到底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这里不好说。但是,我总觉得,让孩子形成了“金钱万能”的价值观,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align=justify]

4、最危险的是:如果随意给孩子金钱,就容易让孩子觉得“金钱的获得是很容易的”、“父母的给予是可以轻易得到的”。我们成人有这样的心理:轻易得到的东西我们一般都不大珍惜,更何况孩子?——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父母辛辛苦苦地付出,到头来孩子大了却不孝顺父母(说句遭人拍砖的话:我的认为凡是父母哭泣孩子不孝顺父母的时候,都是父母自己的过错——自己孩子都没有教育好,责任当然在自己。当父母,就应该学习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自己不学习教育孩子,后果当然自负)。

[align=justify] 话说回来,也不是说就不能给孩子金钱。一分钱都不给孩子,过犹不及。父母挣钱,基本上都是给孩子挣的。给钱是应该的,用金钱奖励孩子读书也可以,但是给钱的方式、时间、理由是有讲究的。孩子千差万别,家庭情况各有特殊,具体方式因人而异。欢迎大家要讨论正确的激励孩子学习动机的方式,更欢迎大家说出自己用金钱刺激孩子学习的成功案例。这里举一个我朋友的例子,抛砖引玉:

[align=justify] 朋友两口子都是知识分子,一个大学教书,一个科研机构。两人给孩子约定了给钱的条件:平时按时完成作业且没有错误,给多少钱;期末考试成绩满分给多少钱。但是,平时不给零花钱。要卖什么玩具、冰激凌等都从自己挣的钱里面掏。有一次我去他家,孩子父亲逗孩子,说“你请曾叔叔喝咖啡”。我极力推辞。孩子说了句话让我乐了:

[align=justify]“走嘛,曾叔叔。我一般是不请客的。你不知道,挣钱好艰难呃„„”

第三篇:赏识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赏识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时候,孩子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变得暗淡无光,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而在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父母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步。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该有多大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都应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1.小学生需要赏识激励,犹如禾苗需要阳光雨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犹如孩子的营养剂。只要教师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起由衷的赞美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不求上进的孩子乐于求知;表现不错的孩子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责罚是一种严肃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缺点的方式,那么赏识激励则是一种善意和温和地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和发扬优点的更好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能敏锐地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抚、鼓励,或者嘲笑、讽刺,甚至轻视。他们也常常以甜笑、发怒、任性、固执,甚至采取逆反心理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感觉。孩子首先需要的是自尊,这一点与成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得不到周围人的肯定,就会被迫在一种“屈辱”的心态里学习与生活,其结果可想而知。

2.赏识激励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我们老师能否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不断培养、开发。

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引发孩子无穷的想象:蓝天白云,像神奇的魔术师,变幻无常;绿茵茵的草地好似墨绿色的地毯,任人随意翻滚„„在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同时,老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想像、比拟,这些事物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变成无数美好的奇异的童话。

总之,作为教师, 我们要善于用鼓励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学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第四篇: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股价正向的影响

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股价正向的影响

股权激励目前发展状况

自2005年底,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从探索阶段开始走向规范和完善阶段。据经邦研究中心最新数据统计,从2006年至今,已有698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正在实施过程中的有464家上市公司,停止实施的有155家占了**%。2013年,中小企业及创业板上市公司贡献了当年的79%。经邦研究中心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股价走势明显优于市场指数,存在超额收益率,在所有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中有**%的股价是上升了。

影响股权激励前后股价变化因素

经邦发现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存在着以下逻辑关系:股权激励方案-激励管理层提升工作效率-公司业绩上升-股价上涨。经邦研究中心通过对A股实行过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研究分析发现,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股价存着明显的阶段性影响并且发现相关影

响因素。

(1)股权激励草案出炉后,公司股价的超额收益会有所提升。但因存在着激励方案终止的风险,股价提升并不会特别明显。

(2)股权激励方案授权,授权后3个月公司股价超额收益相对前3个月提升非常明显。

(3)股权激励方案出炉的当年(业绩考核的基数年)公司业绩会有所保留,部分公司年报

业绩增幅相对上一年会出现下降,公司股价超额收益在年报公布后会有所降低。

(4)激励方案获授权后的第一个考核年,激励的效应会明显反应到公司业绩上,公司业绩开始释放,会有较大增幅。公司股价在该年年报发布前3个月会迎来较大的超额增幅。

(5)在公司第一个考核年年报过后,激励效应会开始递减,公司股价超额收益走势会相

对平坦。

(6)行权条件相对严格的激励计划,其股价平均涨幅高于行权条件。

(7)激励股票数量占公司流通股股本比例越高,股价在预案公告后上涨的幅度越大。

(8)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如果高管人均薪酬太高,公司的收益率较低。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股权激励事件存在投资机会,不仅存在短期预案日公告效应,还存在中长期的执行区间效应。对于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其股票具备一定的阶段性投资价值。经邦认为理想的建仓点出现在“激励方案业绩考核年年报后”和“激励方案第一个业绩考核年年报出台3个月前”之间的一段时间以内。

股权激励基金存在无限机会

经邦是国内首家将股权激励概念与价值投资理念融合的基金公司,在一级市场充分发挥经邦的核心优势,而在二级市场充分利用数据量化投资,从而实现、二级市场和一级市

场的完美结合,经邦基金帮您挖掘股权激励事件中无限的投资机会。

经邦股权集团,培训•咨询•投资•上市一体化。创建者薛中行,薛博士,中国股权第一

人,创立了“五步连贯股权激励法”,开启了中国企业股权激励的启蒙教育。

第五篇:辅导与激励

第一部分辅导

一、人力资源就是“人财”(HumanCapital),不仅仅是“人才”

a.从“职务薪”到“绩效薪”现在是“技能薪”,在市场中可以与人竞争的技能才是“有效技能”。b.技能薪的基本要素:“技术单位”、技术的熟练度、薪酬与职务、员工的年资 c.反思:1.公司对员工(干部)的技能没有评量,说不出“差距(缺口)”。2.很多主管自己对下属的技能养成没有什么贡献。

二、辅导是像教练一样,主动提升员工的生产力,而不是他们有了问题,我们再解答。a.反思:1.一般主管没有好好地辅导手下,因为没有时间/怕面对他人/不了解手下的工作? 2.员工表现不佳或令人不满意时,公司没有针对地检讨,他们也没有压力。b.建议作法:如何建立“辅导员”制度?员工(干部)的养成及“行为规范”的编制。

三、辅导是一个系列的动作,甚至要利用整合影响力。

a.通才主管带领专业部属,其原理就跟“乐团指挥”(Conductor)一样。b.辅导的公式:观察行为+发现差异+与员工(干部)对话+说明重要性 +提出改善意见+示范演练+陪同作业+追踪=辅导

c.反思:很多公司对员工(干部)的辅导,缺乏一个完整的架构体系,显得松散而零落。d.建议作法: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来筹备培训中心与编制辅导教材(手册)。

四、辅导一个员工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或任务,它还需要一些技巧,才能做得很好。a.鼓励员工主动要求辅导,比我们去调查他,其效果要增大10倍。b.改善行动可以用辅导的方式,要求员工自行解决。

c.反思:是不是每一个主管或部属有不同的“考核方法”和“辅导重点”。

第二部分激励

五、激励的概念与作用

心理学与生理学上的解释/激励在组织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国人不重视激励的背景分析

六、激励的操作考虑

依据不同的时间/依据不同的空间/依据不同的对象/依据不同的事理/依据不同的文化

七、激励的广义范围

从随机的形式到系统的制度、从个人的用心到组织的影响力、从工作、家庭到社会参与

八、激励的模糊地带情感与职业伦理/团伙与人际关系/力挺与山头主义/呵护与纵容包庇

九、常用的激励工具或方法

和物质有关的奖金、股权等/和精神有关的教育、产业发展等/和思想有关的道德、价值观等

十、激励模式:

a.激励模式Ⅰ自己发散出一种激励效果:

·态度上:从容地处理一些突发状况或紧迫事件;安静地面对一些浮躁的措施或行动。·工作上:凡事不要能拖就拖,一拖再拖;对下属的工作不要不闻不问,任他(她)自生自灭。·行为上:注意你的服装仪容、声调步伐、精神状态、形象坐姿。b.激励模式Ⅱ你对他人的作为能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士气。·生活上:观察下属是否有异常行为并采取适当措施。

·作业上:主动询问部属的工作问题或瓶颈(困难);建立“无事不可谈”的良好沟通管道。·习惯上:不要总是固定地与少数人讲话或交流;不要整个会谈(议)只听见你一个人的声音 c.激励模式Ⅲ有些激励则要依靠公司组织的整体表现

·制度上:用人或提干尽量依据公平合理的考核结果;不应给予干部过多的特权,甚至包庇纵容。·环境上:注意办公室或工厂的地址、光线、噪音、温度、整洁、空间。

·精神上:提供快捷可行的投诉管道;举办家庭聚会、团体出游、运动竞技等这样的温馨活动 余世维如是说……

我个人从事管理工作多年,也因公或求学在欧美、日韩、新港等多地来往,发现国与国、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之所以有优劣良窳之分,都无关乎人种、地区或智商之别,其根本原因均在思想或意识,动辄相去千里。孙中山先生尝言:“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当属至理。

迩近在国内,人人倡导学习型组织,甚至揭橥学习型城市。顷刻之间,各个企业或职场员工莫不汲汲于管理知识的研读或教育训练的参与。事实上,培训工作可概分为三个层次:

(1)管理思想的启发

(2)管理工具和方法的推介

(3)管理效果的追踪

惟不少企业总在工具、方法上热衷引进,囫囵吞枣,最终却成效有限。我管窥所见,自谉整个企业,由最高主管以迄基层员工,大多未能在基本思想与行为规范上着力,徒然东施效颦,也是难以奏效。由于因缘机遇,目前我得以滥竽咨询管理工作,增长见闻,极愿利用各种课程与咨询之便,与国内各地管理工作先进,切磋交流,庶几可将我经年幸获之阅历提供给发展中的我国企业参考,反馈给曾经育我哺我之社会,愿能为我国经济的腾飞,为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贡献一份薄力。

要成为工商领袖,除锻炼自己的掌控能力[ 洞察力 / 思考力 / 决策力 / 组织力 / 指导力 / 执行力 ]外,更需要塑造我们的根本性格[ 沉稳 / 细心 / 胆识 / 积极 / 大度 / 诚信 / 担当 ]。

我们成立名仕领袖学院的终极目的,即在于将各个有志一同的企业菁英打造成真正的「人中名仕」与「界上领袖」。

浅谈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