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_年最新新疆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门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 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 们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 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教材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 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 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 好的人际关系。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 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 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 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中年级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动的天性仍表露无疑。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培养学 生自觉学习的意识、习惯和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大部分比较优秀,个别学生 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 起学习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 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 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5、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
会生活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扎实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3、把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通过提炼,创设学生乐见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课堂
和生活很好地连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 多媒体的优势,努力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轻松开心地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 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
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 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
整合状态。
6、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
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第一单元养成·服务 主题一美食文化
一、活动设计思路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美食就被世人津津乐道。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雅 士们热爱美食、赞颂美食逐渐形成了一种美食文化。这种文化在我们生活的 这片沃土—— —美丽的新疆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世人的推崇。本次活动 就是带领同学们对家乡的美食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 略家乡最具传统魅力的特色饮食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的特色美食。2.掌握使用调查分析问卷。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及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树立 为宣传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主人翁”意识。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课时。
第1课时选题活动、团队建设、方案制订 第2课时资料收集、调查访问、交流分享 第3课时成果展示
第4课时活动总结、评价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带孩子去想而不是带孩子去 做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 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本次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师只需根据学 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即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努力去实践、去学习、去总结。另外,这次活动需
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去调查 研究,所以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一发现问题
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是关键性的一步。人人都爱自己的家 乡,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选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来引导 学生再次去领略家乡的美食从而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总之,教师将学 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要知道研究的主题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 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 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策略。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公平竞争。研究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
主题活动的具体任务进行分工,如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成果展示等。2.制订活动计划。
制订计划时要求细致具体例如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形式、活动内容 等都要一一细化。三实施阶段
1.查阅和收集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搜集信息例如上网搜索、去图书馆翻阅文献、采访周围的人等。
2.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汇总和分析资料。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 的资料和问卷的汇总、整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此环节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子去家乡的特色小吃街、美食文化广场等地调 查访问,做好记录,用镜头记录下诱人的美食。四汇报与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亲自制 作美食、演唱歌曲、绘画、举办摄影展、演讲、写作、表演小品或相声等。五活动评价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注意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不是审判官的角色 而是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1 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 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注重学生评价中的诚信意识教育。
3 要引导学生以欣赏、现别人优点的眼光去评价他人。评价要公正 客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活动延伸
此次活动只是个引子,除了美食,还有很多值得赞美的特色文化呢!例如 新疆的水果、干果、民族乐器等,引导学生要通过这次活动,向更多的人展 示我们美丽的新疆让美丽的新疆走出中国迈向世界。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展 出谋划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
五、活动注意事项
此次活动个别学生可能要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巷尾进行调查,因而安全 保障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需要外出调查活动的学生应在家长的支持和陪同下进行。3.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第二单元生活·环境 主题二身边的低碳生活
一、活动设计思路“身边的低碳生活”课题的提出
是基于时代的展要求当今世界环境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再生
资源越来越少而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浪费现象。本活动便是希望学生能小手牵 大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多节约、少浪费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 实践者。
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子们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节水的方法。2.能够用数字简要表达调查数据简要表述调查的结果。3.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能力。2.在调查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做简单归类与整理并得出简单调查结论的 能力。情感目标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难点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家庭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探究题材。“身边的低碳生活”这一 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有兴趣 去开展探究活动。一发现问题
本课例是以塔里木河水的不断减少引发学生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认识到 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问题的引出老师可以用资源包中的也可以自己寻找能强烈引发学生“节水 行动”的题材建议最好选择老师和本校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如用严重缺水的 图片和视频等。若选择其他主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可根据所选主题 积极主动地去现问题。二活动准备
组建团队时老师提前落实学生们的分工情况了解他们这样分工的原因明 确每个组员具体干什么团队组建好后老师应指导学生围绕所确定的主 题制订本小组的活动方案。三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身边人们节水的意识和节水方法。在调查中学生也在思 考他自己做到了吗别人没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因而调查的过程也是对
自己习惯的思考和反思。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会加深学生对他人节水意识的了解 和对自己节水意识和习惯的认识。这一活动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 也可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调查若没有提前安排可选择一小组现场调查一定要 落实。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调查其他班的情况。调查后数据的整理也很重要老 师应指导学生用数据简要地表述调查的结果。2.查阅和收集资料
资源包中给出了新疆水资源现状和一些节约用水方法的示例。这部分内容孩
子可以上网查也可以查阅书籍。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在 查阅过程中让子们感受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并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3.实地调查记录
实地调查记录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家一周用水情况的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中 一周用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现自己浪费水的
不良习惯。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若能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浪费水也可能 节约水那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从小事做起自发地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就更好了。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实际的观察和记录中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节水方法。这一活动 的落实可能有困难老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做好一周的收集活动。此外也可借 助学校在世界节水日开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习惯。另一部 分内容是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可采用拍摄照片或视 频记录自己看到的现象从而激他们的节水意识。4.交流和讨论
经历了以上的活动后学生在这一环节一定有许多想说的可先让学生们 在本小组中交流之后再选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 间。
四汇报与展示
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办小报、写倡议书、设计节水标语和
宣传画等。这部分内容也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联系把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橱 窗中进行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倡议书的书写不做细致的 要求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说明倡议的原因和希望则可。五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过程兼顾结果。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应注重评价 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 结论即使活动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 肯定其活动的价值。在评价中关注子实践后的变化尤其在节水行动中自己能自 觉地养成一种节水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调查活动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填写内容要真实。
2.在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尤其在交流 活动中组织子们积极投入对于积极发言、善于倾听的子及时鼓励对善于给他 人好的建议的子及时表扬。
第三单元人文·社会 主题三学会制订计划
一、活动设计思路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 订计划。从学科特性出通过实践、调查、收集、计划、交流、完善、终结、展示等活动步骤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地体验掌握制订计划活动努力做到活 动与情感融合并进。四年级学生步入小学中段的学习时期同学们有一定的综 合实践能力但老师的引领极为重要既要给学生们充分活动自由又要给 予活动方法上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二、活动目标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是旅游计划的制订
二是通过旅游计划制订的活动掌握制订各项计划的方法。知识目标
1.懂得计划是什么以及计划的重要性。2.学习制订一日游计划
通过制订旅游计划的实践活动,掌握如何制订各项计划。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在查找、总结、交流等参与活动中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3课时。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学科,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的学科 来教,它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 有能够具体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堂实施策略。本课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不是针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具体学习也不是对某种现象的 具体研究这一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们从小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让 子们体会到实践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责任心。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本课要求老师起到引领的作用而不能过多地干预要给 学生们留足自由想象活动的空间。但老师要多关注子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状 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一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可带领学生们认真阅读资源包第23页中有关天天的故事 让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还可以讲讲自 己类似的故事为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奠定基础。建议可以采取小组讨论 的方式。探究与实践 二活动准备
1.观察图片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
2.收集资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熟练地运用“关键词搜索”、多途径阅读”、访谈、文献等方法搜集到较多与探究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
3.成立小组。合理分组是合作的前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同学们可以自由结合但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指导。建议 1 教师根据学生研究兴趣协调组建活动小组调控、弥
补小组之间的差异。 2 教师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小组成员不仅 能明确各自职责而且乐意帮助同伴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积极表达自己的 想法。建议小组成员在尽力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能主动承担公共职责。三实施阶段
1.汇总资料。这一环节是完全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在小组中可以自由讨论 老师可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呈 现方式对资料进行处理并帮助学生能从资料中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 信息如确定旅游地的景点、旅游最佳时间、当地天气等信息的处理。2.制订计划。这一环节是在汇总资料
后各小组对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信息进行整合确定目标制订一日游计划。明确目标是制订计划的首要条件为达到目标而事先制订明确具体 的行动安排叫做计划。本环节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目标后小组应讨论列出旅 游计划如当地著名旅游景点根据天气确定最佳旅游时间、交通方式、旅 游景点门票及旅游注意事项等事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如何更有 效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筛选等并就活动开展过程提供帮助。在小组活动过 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意识。四汇报与展示
这一环节是各小组对已完成的任务的总结和交流这是子们相互学习的好 机会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成果展示的不同方法指导并建议学生采用 多元方式展示成果如过程实录手册、研究报告、幻灯片、成果发布会等并 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帮助。展示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各自小组计 划的自我总结并加以完善。五总结评价
让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多方位评价如对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的评价对主动性的评价等。活动评价是信息反馈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帮助学
生明确努力方向能激励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不足 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六拓展延伸
本课案例中以吐鲁番一日游为主题活动带领同学们体验实践制订旅游 计划的全过程。这些内容对学生们来说只是一个引领和启发老师带领学生进 行此次主题活动后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其他主题的探究实践活动。
五、活动注意事项
1.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
2.资料的收集是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关键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 备工作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3.让学生学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掌握制订计划的基本方法。4.学生可将此次旅游计划付诸行动后再进行总结。
六、参考资料
1.《一生的计划如何卓有成效地树立目标和制定计划》格莱恩·布 兰德著理子、罗鲲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_年版。
2.《如何旅游没烦恼—— —旅游者的法律盾牌》孙思忠、张鹏编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_年版。
3.《吐鲁番不寂寞—— —高昌王国传奇》张峰峰、张鹏著中国国 际广播出版社 202_年版。
4.吐鲁番地区政府网 http:/ / www.teniu.cc/ 第四单元自然·科技 主题四生活中的静电
一、活动设计思路
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 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单元设计就是基于学生兴趣下,通过引导 学生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进行思考和实验,体验探究实践的一般过程,并积累 一些对探究过程的直接经验。在游戏中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质疑归 纳并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验证。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2.通过试验感知不同材料产生静电的效果。3.探究产生静电现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力目标
通过控制实验明确事物内在规律在对比中观察提出质疑并能对已有信 息进行简单分析得出结论。情感态度
展学生自主探究身边各种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懂 得在活动中要相互协调配合。
三、课时建议 建议3~5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注自然现象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一发现问题
本环节教师应适时地给出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现、思考、讨论生活中常
见的静电现象。对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汇总后提炼出来加以关注。实践探究 中老师应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即了解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静电具 有的吸附作用在游戏中体验以激发子们迫切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活动奠定 基础。
二活动准备
在活动准备阶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静电的相关信息但对不同材 料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组建团队时指导教师就要考虑到活动材料的局 限性组内人数也不宜太多否则很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得出 错误的结论。三实施阶段 1.神奇的气球
在组织实践活动当中建议采用实验加游戏的方式展开实验也是实践游 戏即是动力。本环节中如能找到皮毛摩擦气球然后利用静电的吸附特性吸引 空的易拉罐缓慢向前滚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心、气球、空的易拉罐均应干燥。建议将此游戏的活动作为过渡相关变量较多容易误导 学生。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目的是让子明确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并 初步掌握操作要领和明确产生的效果是评价的指标。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 究这里还运用到了表格。表格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摩擦可以 产生静电导电性能差的材料静电容易积累。操作中注意先填写自己的观点 然后实践验证并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2.小兔快跑
虽然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促使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但 对探究活动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因为游戏中学生会过多追求趣味性而对 活动当中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现象疏于观察。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运用评价方法
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赞扬实验时善于观察并提出有效措施的学生将其方法在全班推广。这不仅是对子的最大认可也是引导其他子转移关注点的有效途径。游
戏中切忌只重实践结果而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每次操作之后都要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另外制作道具时要注意取吸管的中心为支点并 且将大头针穿过吸管的一侧后尖端顶住吸管的内壁即可。3.引水入杯
在这个游戏环节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各组间组员与组员的小组合作能
力从而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另外就是在选择材料上给予适当的提示缩小学生考虑的范围。操作时带静 电的签字笔靠近水流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尽量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效果可能会明显一些。在实验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桌面、试 验材料及手的干燥避免和水接触造成静电流失试验时全组成员不要围拢靠近道具观察以保障试验器材周围空气畅通同时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呼出的气息 带有水蒸气也会影响学验效果。对活动任务的分配也无需太多但要让每个 组员都带着问题去实践。四汇报展示
本环节主要是锻炼子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同时督促各组及时总结实践中 的经验经过组内合议后不断提出方案尝试验证最终得出最佳方案记录下来。然后建议各组自由选择比赛对象推荐本组代表参加比赛。裁判可以邀请不参 与比赛的第三方小组成员担任。教师应提醒每个组要扬长避短比本组最拿手、最精通的游戏项目内容。比赛标准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判定的结果要 有权威性如果不服气可以重新再来。一场比赛结束后“裁判”客观地给出 判定的结果并说出给几颗星的理由。合实践活动教师用书·四年级下册 五总结评价
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各种评价措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切实提
高活动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可以引导各组运用语言评价、书 面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一份客观的评价。组长要多现组 内成员的闪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调动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的成员指导教师了解后应在全班推广并采取各种方 式给予表扬。六我的收获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口头汇报、讨论、辩论、日记、绘画 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体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七拓展延伸
通过本环节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领域的内容辩证地看待事物 的两个方面培养子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加以辅助提示拓 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本环节是对已获信息及由此产生新问题的进一步实践、探 究。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由组长组织轮流试验让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2.游戏“小兔快跑”中对道具要轻拿轻放不要用手直接拨动塑料
管不要压实否则不易转动。游戏“引水入杯”中要调整好水槽的位置以保 证桌面的干净整洁。
3.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个人、小组的能力从而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
主题五走进声音世界
一、活动设计思路
本活动主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声音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玩一 玩”、“查一查”、“想一想”、“试一试”等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怎样产 生的了解自然与科技热爱自然与科技体验与感受生活展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亲身体验、查找资料、动手实 践等方面。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建立不断探究 的信心和勇气。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声音的一般科学知识。2.初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能力目标
1.初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自身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2.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动手。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6课时。
四、教学方法指导及建议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收 集资料是重点尤其是对资料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建议这一主题活动可以与科学教师有关声音的学习相结合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让本次活动成为科学学科知识的一个延续活动是对学生所学科学 知识的一个综合实践的运用与体验。一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看资料也可以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生活 中关于杯子的现激发学生去探索、去现杯子为什么会“唱歌”。教师要注意引 导子了解七个音符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分辨出不同的音。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团队的任务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分工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 减。
2.制订活动方案
一个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好的活动方案因此设计好活动的方案是搞好活动 的关键。教师要多费些时间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的设计最好以组为单位重点放在步骤、注意事项等的设计上。三实施阶段 1.玩一玩
此时学生一定会对“会唱歌的杯子”产生了兴趣对此很是好奇。可光 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发现科学的奥
秘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这一环节资源包中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三种不同的玩法第一种玩法是用筷子轻轻地敲击四个大小相同的空玻璃杯看一看
筷子与杯子接触之后声音的是怎样的。这是学生的第一次亲身体验一定要注 意让学生认真仔细地去听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表格中。第二种玩法是用筷 子敲击注入相同水量的玻璃杯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接触时声音的变化是怎样 的。这是学生的第二次亲身体验同样的也要注意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记录 在表格中。第三种玩法是用筷子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 接触时声音的变化又是怎样的。这是学生的第三次亲身体验注意引导学生比 较这一次敲击与前两次敲击后声音有什么不同。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冷静 下来保持安静认真倾听、记录。玩完后请学生们认真思考为什么你现 了什么水量的多少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并且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们交 流。通过这三次的亲身体验学生一定会有自己想法这些想法会进一步激发 学生对声音的探究欲望。2.查一查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自己心中的疑惑去解决疑惑。因各地学 生展水平不一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不要求一定通过网络来查找资料可以使用 多种途径比如问家长、问专家、看书等等。查找资料的方法比较多一般 有图书目录查找法、关键字查找法等。最好是先各自查找之后在课堂上汇报 不同资料的收集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最终要让学生知道声 音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振动产生的。3.想一想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想一想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敲 击玻璃杯能发出声音外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比如用手指蘸水摩擦杯沿的方 法等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物体之间振动的方式、方法有可能不一样但都可以产生声音。4.试一试
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去尝试实践。在实施过
程中学生们可以按照资源包第47页给出的实验步骤去实验也可以按照自己 小组讨论的具体步骤实施。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要求。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知道 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子有可能会用最常见的方法—— —敲击杯子边沿去试 着让杯子再次“唱歌”且能“唱”出不同的音来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用 不同方法让杯子“唱歌”比较哪种方法“唱”的歌更动听些最后自己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演奏简单的乐曲哪怕是很简单的《两只老虎》曲子中 的一小段。在这个环节要注意安全时时提醒学生做到“三轻”以免发生 事故。
四我的收获
四年级的学生在活动总结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 什么知道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只要能说出来一 些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不要要求太高了。另外活动的总结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制作ppt演示文稿、小快板、手抄报等等。五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采取了自评、组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的
内容涉及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合作与分工落实情况、收集资料等实践 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等情感内容。在活动的评价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 对待自己成长中的不足之处。六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会“唱歌”的杯子进行美化。只要学生能对杯子 进行简单的修饰就给予肯定。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比如 功能的增加等等。
五、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此次活动中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玻璃制品属于易碎物品因而要注 意“三轻”即轻拿、轻敲、轻放。
2.注意团队精神的体现活动时听指挥。
3.在活动中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的交流。【资料库】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就叫振动。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震动慢的一个量。物体振 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在相同的杯子里注入不同的水量敲击声音会不同主要是敲杯子时候 杯子的振动频率就不同了所以声音不同。
4.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水越少声音越高。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家政篇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刀法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常用刀法的操作技巧。2.使学生了解腌制泡菜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泡菜的 方法。
3.使学生了解营养搭配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营养餐 的制作方法。
二、单元设计意图
家庭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家政学 就是研究人类家庭生活规律和技巧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 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研究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人的健康展和家庭的稳定、幸福。烹饪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掌握烹饪的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 力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在享用父母用 爱心给他们烹制的美味食物时他们自己对烹饪技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 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食物是一件无比开心快乐的事与好朋友分享美食的 美好时刻可能会永远留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本单元活动的设计以掌握基本知 识、技能为基点帮助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将食物切成常见的形 状制作简单的泡菜了解简单的营养搭配的知识能制作简单的营养餐。活动一几种常用刀法介绍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刀具的使用有一定的危险性小学生年纪小、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存 在较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四年级学生没有使用刀具的经历而刀法是烹饪技术 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刀法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烹调技术。此次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见食物在切割时使用的常见刀法使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 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刀法在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作用。2.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常见食材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同切法。
3.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食材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简单刀法。4援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食材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简单刀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大量展示精美刀工的图片。
2.各种刀工在烹饪食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资料。学生准备
准备各种待切的食材。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首先通过精美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刀法的浓厚兴趣再由教师 示范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方法学生交流各种食材常见的制作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饮食习惯用不同的刀法切食材。2.实践操作
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切段、切块的技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可以让学 生先掌握好这两种刀法再学习切片、切丝的刀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刀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制作过程还要给学生介绍刀工在中国传统 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强调安全使用道具确保活 动顺利开展。3.拓展延伸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切段、切片、切块、切丝这几种简单刀法的基
础上学习用滚刀法切块以及切片时注重各种造型的设计使食物不仅好吃 而且好看。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实践体验中熟练掌握这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 刀法为以后的烹饪技术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二简易泡菜
一、教材分析
泡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食品。因其味道可口、贮 存方便泡菜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我国的泡菜种类繁多加工工艺 也有很大差异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让学生学习两种简单泡菜制作的过程及贮存 方法。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泡菜的相关历史和知识。2.了解泡菜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益处。3.掌握制作简易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
4.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二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简单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 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国内外不同地区制作的泡菜的图片介绍各类泡菜等加工工艺的资料等。2.准备制作泡菜所需要的食材和辅料。学生准备准备制作泡菜所需要的食 材和辅料以及贮存泡菜的容器。四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饮食习惯的差异 各地制作泡菜所选择的食材、制作工艺、泡菜的口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通
过鲜活的图片和生动的小故事、小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泡菜的浓厚兴趣之 后再过渡到学生容易学习掌握的简单泡菜制作上。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泡菜在选择食材方面是比较 随意的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等条件选择自己喜 欢的各种蔬菜其次让学生在了解各种泡菜的特色的基础上掌握制作资源 包中提供的两种简易泡菜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了解泡菜制作方法的不同、贮存 时间的长短对人体的影响。3.拓展延伸
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特产的蔬菜制作一些符合当 地人口味的特色泡菜。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掌握简单泡菜制作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各具特 色、口味不同的泡菜。活动三营养餐搭配及制作
一、教材分析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活泼好动除了上课学习外每
天还有大量的体育运动这就要求子每天都能吃到适量的、搭配合理的饮食 才能保障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有偏食、挑 食的习惯导致营养摄取不均衡有的学生三餐搭配不够合理甚至有的学 生不吃早餐为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在本次活动中给学生们介绍了科学的 饮食结构列举了不健康、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倡导平衡膳 食养成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的饮食习惯并介绍了简单易操作的早餐、午 餐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2.让学生了解合理平衡的膳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3.让学初步了解怎样搭配营养均衡合理的营养餐。4.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营养餐的制作方法。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营养餐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 2 课时。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种类丰富的营养餐食谱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2.制作营养餐所需的各种食材。学生准备
准备本组制作营养餐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让学生从小培养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了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合理搭配营养的配餐方法能够制 作一些简单的营养餐。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烹饪技术尽可能给学生提
供自主活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提升烹饪技术动手制作营养餐的技能。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又能为以后的劳动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拓展延伸
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前提下可以选取当地特色的食材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制作营养搭配合理、独具当地风味的营养餐。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技能技术储备营养学 知识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羊肉炒蒜薹 教学目标
1.了解羊肉和蒜薹的营养价值。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制作羊肉炒蒜薹。
3.在烹制蔬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 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羊肉炒蒜薹培养创新能力。教学难点
炒菜时控制油温炒羊肉防止油迸溅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 引导和帮助。课前准备
主料羊肉适量辣椒一个洋葱半个西红柿一个蒜薹适量。辅料姜、蒜、花椒粉、生抽、盐少许油适量。课时分配 建议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各种美味营养餐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你们喜欢吗通过色泽鲜美、引人 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畅谈感受学习知识。
师说说你平时都喜欢吃什么食物学生自由发言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及时让同学们评价这种饮食搭配是否合理并给出合理 化的建议。出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详细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图五层 中的每一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分量。让学生结合当地生活 实际情况说一说每天应该吃的各种食物名称及分量。从学生们说的食物中选 择羊肉和蒜薹这两种食材来制作营养午餐。个别条件不具备或饮食习惯特殊 的地区也可以将这两种食材换成其他食材
三、教师帮扶制作羊肉炒蒜薹。1.引导学生阅读“制作步骤”。 1 学生自读。
2 教师引导总结制作过程一是准备食材二是清洗食材三是 切食材四是打火炒制。2.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
教师演示后学生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3.打火炒菜。
1 首先烧热锅然后再倒入食用油。不要凉锅熬油
2 教师演示重点步骤首先要把锅烧热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油待
油冒出少量的烟就表明油已经热了。炒羊肉会有油迸溅提醒学生不必紧 张可以加少量的盐把火关小、用锅盖半掩住等方法防止油迸溅到身上 放入葱、姜、蒜等调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葱、姜、蒜等放在锅铲上锅 铲靠近油锅轻轻放入切忌向油锅内投掷以免油溅出伤人。 4.讨论“安全提示”。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油迸溅的方法加少量的盐、加少量的面粉、把 火关到最小、用锅盖遮挡等均可。
5.学生制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和用火的安全并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提升。
制作完成后由全班师生共同品尝、评价各组的作品指出各组需要改
进的地方评选出最佳作品。各小组同学总结完善作品的方法全班同学交流 总结出制作的最佳方法并请同学评价做得好的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做好做 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五、总结提升进行爱劳动”教育。
1.教师总结学生活动中好的做法如计划性强、安排合理、烹制过程有 技巧等鼓励全班同学在劳动中学会思考掌握劳动的技法。2.学生自由谈谈活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六、阅读拓展延伸内容布置下节课任务。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在一天的饮食中还需要吃哪些食物根据这个季节的 食物特点设计出一天三餐均衡合理的营养餐食谱。这个环节如果时间不 够可以留作课外作业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设计营养食谱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 都逐步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
第二单元活动篇 活动一种小树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2.小组合作栽种杨树幼苗。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4.激发学生为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重点
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好合适的树坑并成功栽种杨树幼苗。
三、教学难点 栽种小树填土时要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并在填入一半时用脚踩三 四下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再浇入水。口诀三踩一提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二教学准备
杨树幼苗、铁锹、水桶、水等。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一是学会使用工具—— —铁锹。能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出40厘米见方 的树坑。二是了解栽种时的要求即填土时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并在填 入一半时用脚踩三四下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再浇透水。学习栽种小树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再实地演示。在栽种小树苗 时让学生注意观察。2.实践操作
1 栽种小树苗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学生分工协作 探讨交流效果更好。
2 栽种过程中要先确定好树坑的位置如果树苗较多要提前 整好树田打好线用明显的标记确定每个树坑的位置。
3 挖树坑时要依据树根大小来挖不要影响树根的生长。
4 栽种小树苗时放入幼苗的位置在树坑的中央。填入肥沃的表土 填入一半以上时用脚踩三四下每个面都要踩到、踩实再轻轻提一下树 苗让树根舒展开来倒入水让土壤湿透保证树根不缺水分最后将树 坑填平再踩三四下。
3.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挥动铁锹时注意观察周围的同学不要碰伤或擦伤同学。
4.栽种好树苗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要让树苗成活并长成大
树我们后期要做些什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给小树浇水除草做 好后期的管护工作。5.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让学生在劳动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回到家中认领一
棵自己家周围的小树苗对其精心管护让小树苗和自己一起健康成长。让学 生从内心意识到美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建设。
活动二养蘑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要求及其生长变化过程。2.学会平菇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3.培养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科学观察、汇报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步骤及生长期管理方法培养蘑 菇养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的生长期管理技术。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为蘑菇养殖的实地考察学习第二课时宜在第一 潮蘑菇采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蘑菇养殖过程的经验交流与汇报。二教学准备
平菇菌袋 3~10袋、温度计一个、喷雾器一个、小刀一把、大头 针 3~10个等。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可提前安排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访谈等活动进行自主预习以便让学生对平菇的生长条件及栽培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然后结合 学生的预习程度及生活经验到蘑菇养殖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使学生对平菇 的养殖过程不再感到陌生与抽象进而激发学生对平菇养殖的兴趣降低栽培 技术教学的难度。2.操作建议
1 在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的蘑菇养殖棚内提前准备好示范性教学及
学生操作蘑菇栽培用的菌袋与各项用具。若条件不允许亦可将平菇养殖的材 料用具放在教室进行演示性教学。
2 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实地考察参观的过程中初 步讨论、总结蘑菇的栽培步骤及方法。
3 小组间对所总结的蘑菇栽培步骤及方法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与讨论 教师进行评价与示范性讲解并说明平菇各生长期所需的温度、湿度及通风等 方面的管理要求与原因并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便课后个人或小组能够顺 利完成蘑菇养殖过程。
4 教师在示范讲解后让各小组按规范性要求合作演示操作一遍
并说明各相应生长期的管理要求师生评价予以表扬或纠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蘑菇养殖的主要过程与技术要求。
5 由于平菇养殖的时间约需 40 耀50 天教师可充分
利用课余时间及活动课等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养殖活动可设在校内集中进行 也可在家中分散培养。
6 在平菇养殖的较长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将小组或同学的
养殖活动记录表贴在教室及时填写。既向全班展示了平时的养殖过程也方 便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并科学调整自己的养殖方法提高蘑菇养殖的成功率 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7 提醒学生定期清理蘑菇养殖场所并收藏管理好各项养殖用具养 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安全提示
1 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勿割伤手指、衣物及菌袋。
2 采菇期进行操作时尽量戴口罩避免产生呼吸道的过敏反应。活动三打绳结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绳结在生活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 的绳结法。
2.通过打绳结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意 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绳结的具体打法和应用。教学难点绳结的具体打法。
三、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完成。
四、教学准备
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有关挂图、粗线绳等。亲自实践的过 程中初步掌握平菇养殖的基本生长要求及管理技术了解与使用简单的科学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一定的劳动意识与良好的劳 动习惯。
五、教学建议
1.出示有关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并说明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里需 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联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 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2.实践操作 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或指导学生看资源包中的示意图教师可边讲
解边演示操作学生模仿练习。也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或个人看图研 究打绳结的方法和要领。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资源包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进一步开 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4.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打绳结比赛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1 评价要看绳结的质量和速度。
2 请同学上台夸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并给予奖励。
3.教师设置几种场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结绳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例如拉绳子 晒被褥用哪种结绳方法、捆扎生日礼盒用哪种结绳方法等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4.结绳要求科学使用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绳结方法例如捆绑包 扎物品要求牢固可靠捆扎礼品、系鞋带则要求简单易结和易解这些提示教 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
种小树
活动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动手种小树,来锻炼劳动操作能力,并增强爱护身边花草树木的意识。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贡献。认识我们周围的树种并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知 识。
2.学会种小树的方法并懂得种好小树的后期管护工作。3.增强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栽种杨树幼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分小组定期进行小树后期的管护工作。活动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家园这么美丽是因为有许多的花草树木为我们提供着新鲜的空气
美化着环境。树木对我们的贡献真大呀同学们知道树木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 献吗教师打开课件补充资料
学生交流汇报树木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了解新疆常见的树木种类, 并参观校 园中的树木
1.大家知道我们新疆都有些什么树种吗教师课件出示一些树种资料 2.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种了许多种类的树木。让我们去观察观察吧。教师带
领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中的树木。每参观一种树先让学生说说这种树木的名称 和生活习性教师做好补充工作1.学生回答新疆有哪些树种并对课件 中的树种进行辨识。
2.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中的树种。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树木就像我们忠诚的卫士保护着我们的家园就让我们用勤劳 的小手栽下一棵棵小树吧 讨论
我们亲自栽种的小树想让它成活并长成大树后期我们要怎样管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刚栽好的小树大家已经浇过水了三天之后还要浇一次水一个星 期后大家再浇一次水以后每隔一个星期也要浇一次水。
拓展延伸在自己家周围认领一棵小树精心护理让小树与你一起健康成长。学生认领小树做好管护工作。教师首先讲解种树的方法之后学生可独 立或小组合作开展栽种小树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学习、领 会栽种小树的方法并动手实践进行栽种活动。
评价展示小树苗栽好后大家互评互议。学生开展评价、交流、展示 活动。
第三单元制作篇
一、单元活动目标
本单元包括三个主题活动制作走马灯、制作小板凳和制作小香囊。1.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木工工具的用法、针线的使用 等基本技能。
2.能够使用木工工具制作小板凳并掌握技巧。
3.通过缝纫小香囊活动促使学生提高手的灵活程度和掌握缝纫的劳动技巧。4.通过制作走马灯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知道走马灯的用途还 能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巧和研究相关的力学理论知识。
二、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中的这些小制作是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展。缝纫能力是学 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处理生活中 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如钉扣子、处理简单的衣物开线等。走马灯活动的设计是 为了让学生掌握制作走马灯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民间习俗知识。小板凳 活动是为了体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特点。活动一走马灯
一、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包括了解走马灯的历史、走马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练习制作走
马灯并了解使用走马灯的注意事项。学习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制作各种类型的走马灯。
在认识走马灯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字与实物对照看相关视频、学 生自己调查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对于走马灯的工作原理教师只需结合 走马灯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对流等知识告诉学生走马灯是把热能转换 成机械能的装置。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走马灯的历史知道走马灯的用途。2.学习走马灯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3.会用相应的工具并在使用中树立防护意识。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制作走马灯的方法及使用相应的工具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难点
筒壁与扇叶的粘贴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
一知识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了解走马灯“走”起来的原理激发学生 动手制作的欲望。通过欣赏走马灯图片为动手制作各种样式的走马灯奠定基 础。在制作走马灯形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和发挥想象力然后展示 学生不同形状的走马灯有困难的学生再进行复练。二材料准备
材料中所需的圆珠笔芯也可以用其他圆滑的笔尖代替。注意蜡烛点燃的时 候不要把圆珠笔塑料外壳烧着。三制作步骤
1.制作扇叶时大圆分成16等份比较好这样粘贴到筒壁就比较容易一些。走马灯的制作中筒壁与扇叶的黏合倾斜度的把握比较抽象是难点。2.制作筒壁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3.制作支架的时候注意支架的底部像个弹簧可以用来调整整个支架的 高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这个支架注意底圈最大然后向上逐渐缩小。4.组合的重点是让走马灯“走”起来。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 讲解、示范来突破难点和重点。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讲解“走” 不起来的原因可能有几方面一是支架的摩擦太大所以采用废旧的圆珠笔芯 尖支撑走马灯二是走马灯不平衡影响走马灯转动三是叶片太少。四操作建议
1.在制作走马灯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操作练习。
2.教师也可以提前进行布置安排实践活动小组可以提前把走马灯带到学 校学习操作时就可以扩大参与面。
3.课堂上蜡烛可以适当多准备几个便于学生操作使用。
4.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支架要适当高点以免烧着筒壁。五讨论
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 会设计和制作走马灯。六拓展延伸
课后的制作练习是本节课的拓展延伸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巩 固也是对学生劳动技能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子们的创新精神。活动二制作小板凳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了解制作小板凳常用的木工工具及制作小板凳的
过程。学习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制作各种类型的小板凳。在制作小板凳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资源包看相关小板凳的实物并与实
物对照让学生测量并掌握小板凳的具体尺寸以便动手制作。对于有困难的学 生可以让他们制作简单一些的板凳。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木工的基础知识和制作简单小木凳的原理。
2.学习小木凳的制作技术并且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享受创新成功的乐 趣。
3.在制作过程中掌握锯子、锤子的使用技术。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用锯子、锤子等工具制作小板凳同时还要注意各项操作安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劳动技能。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画线。画线要仔细想用心算它是木工制作物品 的关键画错线费工又费料。
五、教学建议 一故事引入
通过故事讲解小板凳的优点激发学生制作小板凳的欲望和兴趣。二材料准备
操作中首先应该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锯子、锤子、卷尺、木工角尺等 工具也都准备到位。如果学生家里没有三合板用其他木板也可以。三制作过程
1.本节课的知识学习点主要是了解木工的基础知识和制作简单的小板凳。
小板凳的制作关键是用料和操作程序。下料的学习可以根据实际来确定也可以 通过看资料获得在教学前教师可布置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2.制作前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成功 的关键一是画线要准确。二是锯割一定要严格按照尺寸否则做出来的
小凳子比较难看而且不稳当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三是要想小凳子牢固稳当粘 牢打磨也很重要。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钉子打入木板的方法使用锤子 钉钉子第一、二下要轻击等钉子立稳后重击将钉子打入木板以钉牢 木板。3.制作程序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获得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 础上到制作家具的工厂或者正在制作家具的学生家里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学 生熟悉了制作过程才能有效地完成小板凳的制作。四安全小提示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是在使用锯子和锤子时不要伤到手。五讨论
思考练习是设计一个更加新颖、别致的小凳子它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 创造力制作一个独特的、经济实惠、轻巧方便的小凳子。六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对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锯子和锤
子、强化画线知识。这项活动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举一反三的作用。82 活动三制作小香囊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小香囊的起源和制作方法。2.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制作一个小香囊。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热爱生活懂得祝福和感恩。4.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制作一个小香囊表达对亲友 的祝福。
三、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缝制香囊时要掌握缝合的针法同时学生既能缝整 齐结实更要注意安全。
四、教学建议 一知识学习
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是小香囊材料的准备和缝制的方法。材料准备制作小 香囊的材料可以根据自己在店铺或生活中见过的小香囊实物来了解和准备可 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漂亮的布头、丝带等来制作小香囊。制作小香
囊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实物了解其构造。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在网络上或生活 中研究小香囊的制作方法并向父母学习用针线缝合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制 作小香囊的步骤后就可以设计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小香囊了。二制作过程建议
1.制作小香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既调动学生准备丰富的材料 又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设计独特的小香囊提高制作效果。
2.制作中学生要运用到图形设计、裁剪、缝合等几项基本技能。这些 技能学生要在家中提前练习以保证制作出的小香囊精致美观。
3.制作小香囊的关键是缝合提醒学生缝之前将布块反过来缝而且不能 全封口要留出装入香料的小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缝纫机缝合。主体缝 好后再从小口将香囊翻出来一点一点地装入香料。最后封好小口。4.装饰小香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合理搭配使香囊的形态 和色彩更加和谐。
5.使用剪刀和针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及自己和他人制作过程中要爱护环 境不要乱丢废弃物。三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是鼓励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小香囊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有所 创新。设计和制作造型独特、富含情感的各种小香囊既是劳动技能的培养 又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设计】
小板凳的组装和设计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手中的材料组合小板凳并测量和记录小板凳尺寸。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组装小板凳的方法、技巧。教学难点
各种小板凳的创新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师小板凳作品、各种工具锯子、卷尺、木工角 尺、木工笔、木砂纸、钉子、木工胶、锤子。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尺子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用图片展示不同场所人们使用的凳子。
2.提问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归纳适合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板凳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小板凳的结构特点。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分组测量一下教师小板凳作品的尺寸并做好数据记录。3.分组进行拆卸和组装比赛。
4.学生总结组装小板凳的经验和方法。三设计制图
1.制图要求标明尺寸、设计人信息标签等。
2.学生开始设计板凳画出设计图并说出设计思想。3.交流、评价设计图。四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组装和测量了小板凳尺寸还设计了自己喜欢 的小板凳。当你手中的设计图纸变成真正的板凳时你们的心情一定会变得比 现在更快乐也能体会到制作的乐趣。五板书设计
小板凳的组装和设计 1.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观察小板凳的各个板面并测量尺寸 3.组装小板凳的方法、技法 4.设计自己喜欢的小板凳
第二篇:202_年最新新疆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四年级下册 目 录 探究与实践
第一单元 养成 · 服务 题一 美食文化 第二单元 生活 · 环境 题二 身边的低碳生活 第三单元 人文 · 社会 题三 学会制订计划 第四单元 自然 · 科技 题四 生活中的静电 题五 走进声音世界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 家政篇
活动一 几种常用刀法介绍 活动二 简易泡菜 活动三 营养餐搭配及制作 第二单元 活动篇 活动一 种小树 活动二 养蘑菇 活动三 打绳结 第三单元 木工篇 活动一 制作走马灯 活动二 制作小板凳 活动三 制作小香囊 第一单元 养成· 服务 主题一 美食文化
一、活动设计思路
民以食为天” 自古以来美食就被世人津津乐道。从古至今 许多文人雅 士们热爱美食、赞颂美食 逐渐形成了一种美食文化。这种文化在我们生活的 这片沃土—— —美丽的新疆 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世人的推崇。本次活动 就是带领同学们对家乡的美食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 略家乡最具传统魅力的特色饮食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的特色美食。2.掌握使用调查分析问卷。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及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2.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并树立 为宣传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主人翁”意识。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课时。
第1课时 选题活动、团队建设、方案制订 第2课时 资料收集、调查访问、交流分享 第3课时 成果展示 第4课时 活动总结、评价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 教师更多的是带孩子去想而不是带孩子去 做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 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本次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操作起来不是很困难 教师只需根据学 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即可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努力去实践、去学习、去总结。另外 这次活动需 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 深入社会去调查 研究 所以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 一 发现问题
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是关键性的一步。人人都爱自己的家 乡 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 选题时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来引导 学生再次去领略家乡的美食从而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总之 教师将学 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要知道研究的主题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 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复制的具体方法 所以综合实践 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策略。 二 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 等差异进行分组 这 样
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公平竞争。研究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 主题活动的具体任务进行分工如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成果展示等。2.制订活动计划。
制订计划时要求细致具体 例如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形式、活动内容 等都要一一细化。 三 实施阶段
1.查阅和收集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搜集信息例如上网搜索、去图书馆翻阅文献、采访周围的人等。
2.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汇总和分析资料。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 的资料和问卷的汇总、整理、分析 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3.此环节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子去家乡的特色小吃街、美食文化广场等地调 查访问 做好记录 用镜头记录下诱人的美食。四 汇报与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 如亲自制 作美食、演唱歌曲、绘画、举办摄影展、演讲、写作、表演小品或相声等。 建议老师和学生及家长合作办一台关于新疆美食亚克西”的主题晚会 五 活动评价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注意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不是审判官的角色 而是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1 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 教师评价有机结合 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注重学生评价中的诚信意识教育。
3 要引导学生以欣赏、现别人优点的眼光去评价他人。评价要公正 客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如对合作意识和能力的评价、对自己和他人参 与的主动性的评价、对自己和他人实践能力的评价等 六 活动延伸
此次活动只是个引子除了美食 还有很多值得赞美的特色文化呢例如 新疆的水果、干果、民族乐器等 引导学生要通过这次活动 向更多的人展 示我们美丽的新疆 让美丽的新疆走出中国 迈向世界。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展 出谋划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
五、活动注意事项
此次活动个别学生可能要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巷尾进行调查 因而 安全 保障是不能忽视的问题。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2.需要外出调查活动的学生应在家长的支持和陪同下进行。3.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安全。第二单元 生活 · 环境
主题二 身边的低碳生活
一、活动设计思路“身边的低碳生活”课题的提出 是基于时代的展要求 当今世界 环境不断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 不可再生 资源越来越少而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浪费现象。本活动便是希望学生能小手牵 大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多 节约、少浪费 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 实践者。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子们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节水的方法。2.能够用数字简要表达调查数据 简要表述调查的结果。3.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能力。2.在调查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做简单归类与整理 并得出简单调查结论的 能力。情感目标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初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难点 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家庭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探究题材。“身边的低碳生活” 这一 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并有兴趣 去开展探究活动。 一 发现问题
本课例是以塔里木河水的不断减少引发学生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 认识到 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问题的引出 老师可以用资源包中的也可以自己寻找能强烈引发学生“节水 行动”的题材建议最好选择老师和本校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如用严重缺水的 图片和视频等。若选择其他主题 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可根据所选主题 积极主动地去现问题。 二 活动准备
组建团队时老师提前落实学生们的分工情况了解他们这样分工的原因 明 确每个组员具体干什么团队组建好后 老师应指导学生围绕所确定的主 题制订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三 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 调查身边人们节水的意识和节水方法。在调查中 学生也在思 考他自己做到了吗 别人没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到 因而调查的过程也是对 自己习惯的思考和反思。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会加深学生对他人节水意识的了解 和对自己节水意识和习惯的认识。这一活动 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 也可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调查 若没有提前安排可选择一小组现场调查一定要 落实。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调查其他班的情况。调查后数据的整理也很重要 老 师应指导学生用数据简要地表述调查的结果。2.查阅和收集资料
资源包中给出了新疆水资源现状和一些节约用水方法的示例。这部分内容孩 子可以上网查也可以查阅书籍。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在 查阅过程中让子们感受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 并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3.实地调查记录
实地调查记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 家一周用水情况的记录。这部分 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中一周用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现自己浪费水的 不良习惯。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若能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浪费水也可能 节约水那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从小事做起自发地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就更好了。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实际的观察和记录中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节水方法。这一活动 的落实可能有困难 老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做好一周的收集活动。此外也可借 助学校在世界节水日开展的活动 培养学生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习惯。另一部 分内容是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可采用拍摄照片或视 频记录自己看到的现象从而激他们的节水意识。4.交流和讨论
经历了以上的活动后 学生在这一环节一定有许多想说的 可先让学生们 在本小组中交流 之后再选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 间。
四 汇报与展示
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多种方式 如办小报、写倡议书、设计节水标语和 宣传画等。这部分内容也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联系 把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橱 窗中进行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倡议书的书写不做细致的 要求 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能说明倡议的原因和希望则可。 五 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重视过程 兼顾结果。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 应注重评价 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 结论 即使活动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 肯定其活动的价值。在评价中关注子实践后的变化尤其在节水行动中自己能自 觉地养成一种节水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调查活动中一定要实事求是 填写内容要真实。
2.在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尤其在交流 活动中组织子们积极投入对于积极发言、善于倾听的子及时鼓励对善于给他 人好的建议的子及时表扬。第三单元 人文 · 社会 主题三 学会制订计划
一、活动设计思路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 订计划。从学科特性出通过实践、调查、收集、计划、交流、完善、终结、展示等活动步骤 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地体验掌握制订计划活动努力做到活 动与情感融合并进。四年级学生步入小学中段的学习时期 同学们有一定的综 合实践能力 但老师的引领极为重要 既要给学生们充分活动自由 又要给 予活动方法上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二、活动目标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是旅游计划的制订 二是通过旅 游计划制订的活动掌握制订各项计划的方法。知识目标 1.懂得计划是什么以及计划的重要性。
2.学习制订一日游计划 通过制订旅游计划的实践活动 掌握如何制订各 项计划。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在查找、总结、交流等参与活动中自主学习 提高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3课时。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学科 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的学科 来教它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 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 具体复制的具体方法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堂实施策略。本课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 不是针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具体学习也不是对某种现象的 具体研究 这一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们从小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让 子们体会到实践活动的快乐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责任心。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本课要求老师起到引领的作用 而不能过多地干预 要给 学生们留足自由想象活动的空间。但老师要多关注子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状 态 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一 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 教师可带领学生们认真阅读资源包第23页中有关天天的故事 让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还可以讲讲自 己类似的故事为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奠定基础。建议 可以采取小组讨论 的方式。探究与实践 二 活动准备
1.观察图片 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
2.收集资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熟练地运用“关键词搜索”、多途径阅读”、访谈、文献等方法 搜集到较多与探究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
3.成立小组。合理分组是合作的前提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同学们可以自由结合 但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指导。建议 1 教师根据学生研究兴趣 协调组 建活动小组 调控、弥 补小组之间的差异。 2 教师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使小组成员不仅 能明确各自职责 而且乐意帮助同伴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 积极表达自己的 想法。建议小组成员在尽力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 能主动承担公共职责。 三 实施阶段
1.汇总资料。这一环节是完全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在小组中可以自由讨论 老师可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呈 现方式对资料进行处理 并帮助学生能从资料中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 信息 如确定旅游地的景点、旅游最佳时间、当地天气等信息的处理。2.制订计划。这一环节是在汇总资料
后各小组对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信息进行整合 确定目标 制订一日游计划。明确目标是制订计划的首要条件为达到目标而事先制订明确具体 的行动安排叫做计划。本环节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目标后小组应讨论列出旅 游计划如当地著名旅游景点 根据天气确定最佳旅游时间、交通方式、旅 游景点门票及旅游注意事项等事宜。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如何更有 效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筛选等 并就活动开展过程提供帮助。在小组活动过 程中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意识。四 汇报与展示
这一环节是各小组对已完成的任务的总结和交流 这是子们相互学习的好 机会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成果展示的不同方法 指导并建议学生采用 多元方式展示成果 如过程实录手册、研究报告、幻灯片、成果发布会等 并 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帮助。展示结束后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各自小组计 划的自我总结并加以完善。 五 总结评价
让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多方位评价 如 对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的评价 对主动性的评价等。活动评价是信息反馈的一种有效形式 能帮助学 生明确努力方向能激励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不足 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六 拓展延伸
本课案例中以吐鲁番一日游为主题活动 带领同学们体验实践制订旅游 计划的全过程。这些内容对学生们来说只是一个引领和启发 老师带领学生进 行此次主题活动后 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其他主题的探究实践活动。
五、活动注意事项
1.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
2.资料的收集是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关键 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 备工作 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3.让学生学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掌握制订计划的基本方法。4.学生可将此次旅游计划付诸行动后再进行总结。
六、参考资料
1.《一生的计划如何卓有成效地树立目标和制定计划 》 格莱恩 · 布 兰德著 理子、罗鲲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_年版。
2.《如何旅游没烦恼—— —旅游者的法律盾牌》 孙思忠、张鹏编著 中 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_年版。
3.《吐鲁番不 寂寞—— —高 昌王国 传奇》 张峰峰、张鹏著中 国国 际广播出版社 202_年版。
4.吐鲁番地区政府网 http:/ / www.teniu.cc/ 第四单元 自然 · 科技 主题四 生活中的静电
一、活动设计思路
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 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单元设计就是基于学生兴趣下 通过引导 学生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进行思考和实验 体验探究实践的一般过程 并积累 一些对探究过程的直接经验。在游戏中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质疑归 纳 并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验证。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2.通过试验感知不同材料产生静电的效果。3.探究产生静电现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力目标
通过控制实验明确事物内在规律在对比中观察提出质疑 并能对已有信 息进行简单分析 得出结论。情感态度
展学生自主探究身边各种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懂 得在活动中要相互协调配合。
三、课时建议 建议3~5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注自然现象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一 发现问题
本环节教师应适时地给出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现、思考、讨论生活中常 见的静电现象。对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汇总后 提炼出来加以关注。实践探究 中 老师应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 即了解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静电具 有的吸附作用 在游戏中体验 以激发子们迫切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活动奠定 基础。
二 活动准备
在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静电的相关信息 但对不同材 料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 组建团队时指导教师就要考虑到活动材料的局 限性 组内人数也不宜太多 否则很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 导致学生得出 错误的结论。 三 实施阶段 1.神奇的气球
在组织实践活动当中建议采用实验加游戏的方式展开实验也是实践 游 戏即是动力。本环节中如能找到皮毛摩擦气球 然后利用静电的吸附特性吸引 空的易拉罐缓慢向前滚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心、气球、空的易拉罐均应干燥。建议将此游戏的活动作为过渡 相关变量较多容易误导 学生。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 目的是让子明确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 并 初步掌握操作要领和明确产生的效果是评价的指标。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 究这里还运用到了表格。表格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摩擦可以 产生静电 导电性能差的材料静电容易积累。操作中注意先填写自己的观点 然后实践验证并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2.小兔快跑
虽然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 促使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但 对探究活动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因为 游戏中学生会过多追求趣味性 而对 活动当中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现象疏于观察。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运用评价方法 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赞扬实验时善于观察并提出有效措施的学生 将其方法在全班推广。这不仅是对子的最大认可 也是引导其他子转移关注点的有效途径。游 戏中切忌只重实践结果而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 每次操作之后都要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另外 制作道具时要注意取吸管的中心为支点 并 且将大头针穿过吸管的一侧后尖端顶住吸管的内壁即可。3.引水入杯
在这个游戏环节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各组间组员与组员的小组合作能 力从而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另外就是在选择材料上给予适当的提示缩小学生考虑的范围。操作时带静 电的签字笔靠近水流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 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尽量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效果可能会明显一些。在实验活动过程中 应注意保持桌面、试 验材料及手的干燥避免和水接触造成静电流失 试验时全组成员不要围拢靠近道具观察以保障试验器材周围空气畅通同时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呼出的气息 带有水蒸气也会影响学验效果。对活动任务的分配也无需太多 但要让每个 组员都带着问题去实践。四 汇报展示
本环节主要是锻炼子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同时督促各组及时总结实践中 的经验 经过组内合议后不断提出方案尝试验证最终得出最佳方案记录下来。然后建议各组自由选择比赛对象推荐本组代表参加比赛。裁判可以邀请不参 与比赛的第三方小组成员担任。教师应提醒每个组要扬长避短 比本组最拿手、最精通的游戏项目内容。比赛标准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判定的结果要 有权威性 如果不服气可以重新再来。一场比赛结束后“ 裁判” 客观地给出 判定的结果 并说出给几颗星的理由。合实践活动教师用书 · 四年级下册 五 总结评价
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各种评价措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切实提 高活动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可以引导各组运用语言评价、书 面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一份客观的评价。组长要多现组 内成员的闪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 调动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的成员 指导教师了解后应在全班推广并采取各种方 式给予表扬。 六 我的收获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口头汇报、讨论、辩论、日记、绘画 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体会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 拓展延伸
通过本环节的引导 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领域的内容 辩证地看待事物 的两个方面 培养子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加以辅助提示 拓 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本环节是对已获信息及由此产生新问题的进一步实践、探 究。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 由组长组织 轮流试验让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2.游戏 “小兔快跑” 中对道具要轻拿轻放 不要用手直接拨动 塑料 管不要压实 否则不易转动。游戏 “引水入杯”中要调整好水槽的位置以保 证桌面的干净整洁。
3.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个人、小组的能力从而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主题五 走进声音世界
一、活动设计思路
本活动主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声音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玩一 玩”、“查一查”、“想一想”、“试一试”等实践活动 知道声音是怎样产 生的了解自然与科技 热爱自然与科技 体验与感受生活 展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亲身体验、查找资料、动手实 践等方面。在这些活动中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建立不断探究 的信心和勇气。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声音的一般科学知识。2.初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能力目标
1.初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提高自身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 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2.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动手。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6课时。
四、教学方法指导及建议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收 集资料是重点 尤其是对资料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建议 这一主题活动可以与科学教师有关声音的学习相结合 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 让本次活动成为科学学科知识的一个延续活动 是对学生所学科学 知识的一个综合实践的运用与体验。 一 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看资料也可以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生活 中关于杯子的现激发学生去探索、去现杯子为什么会 “唱歌”。教师要注意引 导子了解七个音符的有关知识 并且能分辨出不同的音。 二 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在这里 需要提醒的是团队的任务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分工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 减。
2.制订活动方案
一个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好的活动方案 因此设计好活动的方案是搞好活动 的关键。教师要多费些时间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的设计最好以组为单位 重点放在步骤、注意事项等的设计上。 三 实施阶段 1.玩一玩 此时 学生一定会对“会唱歌的杯子”产生了兴趣对此很是好奇。可光 有好奇心是不够的 还要有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 才能发现科学的奥
秘 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这一环节 资源包中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三种不同的玩法第一种玩法是用筷子轻轻地敲击四个大小相同的空玻璃杯 看一看
筷子与杯子接触之后声音的是怎样的。这是学生的第一次亲身体验一定要注 意让学生认真仔细地去听 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表格中。第二种玩法是用筷 子敲击注入相同水量的玻璃杯 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接触时声音的变化是怎样 的。这是学生的第二次亲身体验同样的也要注意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记录 在表格中。第三种玩法是用筷子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 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 接触时声音的变化又是怎样的。这是学生的第三次亲身体验 注意引导学生比 较这一次敲击与前两次敲击后声音有什么不同。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冷静 下来 保持安静 认真倾听、记录。玩完后请学生们认真思考为什么你现 了什么水量的多少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并且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们交 流。通过这三次的亲身体验学生一定会有自己想法这些想法会进一步激发 学生对声音的探究欲望。2.查一查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自己心中的疑惑去解决疑惑。因各地学 生展水平不一和物质条件的限制 不要求一定通过网络来查找资料 可以使用 多种途径 比如问家长、问专家、看书等等。查找资料的方法比较多一般 有图书目录查找法、关键字查找法等。最好是先各自查找 之后在课堂上汇报 不同资料的收集情况 并进行相应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最终要让学生知道声 音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振动产生的。3.想一想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想一想 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敲 击玻璃杯能发出声音外 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比如用手指蘸水摩擦杯沿的方 法等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物体之间振动的方式、方法有可能不一样 但都可以产生声音。4.试一试
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 学生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去尝试实践。在实施过 程中 学生们可以按照资源包第47页给出的实验步骤去实验也可以按照自己 小组讨论的具体步骤实施。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要求。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知道 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子有可能会用最常见的方法—— —敲击杯子边沿去试 着让杯子再次“唱歌” 且能 “唱” 出不同的音来 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用 不同方法让杯子“唱歌” 比较哪种方法 “唱”的歌更动听些最后自己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演奏简单的乐曲 哪怕是很简单的 《 两只老虎 》 曲子中 的一小段。在这个环节 要注意安全 时时提醒学生做到“三轻”以免发生 事故。
四 我的收获
四年级的学生在活动总结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 什么 知道了什么 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只要能说出来一 些 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不要要求太高了。另外活动的总结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制作ppt演示文稿、小快板、手抄报等等。 五 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采取了自评、组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的 内容涉及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合作与分工落实情况、收集资料等实践 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等情感内容。在活动的评价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 对待自己成长中的不足之处。 六 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会“唱歌”的杯子进行美化。只要学生能对杯子 进行简单的修饰就给予肯定。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比如 功能的增加等等。
五、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此次活动中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玻璃制品 属于易碎物品 因而要注 意“三轻” 即轻拿、轻敲、轻放。2.注意团队精神的体现 活动时听指挥。
3.在活动中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的交流。【 资料库 】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地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这种运动就叫振动。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震动慢的一个量。物体振 动越快 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越慢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在相同的杯子里注入不同的水量敲击 声音会不同主要是敲杯子时候 杯子的振动频率就不同了 所以声音不同。
4.杯子里的水越多 声音越低 水越少 声音越高。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 家政篇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刀法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常用刀法的操作技巧。2.使学生了解腌制泡菜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泡菜的 方法。
3.使学生了解营养搭配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营养餐 的制作方法。
二、单元设计意图
家庭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家政学 就是研究人类家庭生活规律和技巧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 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研究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人的健康展和家庭的稳定、幸福。烹饪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 掌握烹饪的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 力 感受生活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在享用父母用 爱心给他们烹制的美味食物时 他们自己对烹饪技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 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食物是一件无比开心快乐的事 与好朋友分享美食的 美好时刻可能会永远留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本单元活动的设计以掌握基本知 识、技能为基点 帮助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将食物切成常见的形 状 制作简单的泡菜了解简单的营养搭配的知识 能制作简单的营养餐。活动一 几种常用刀法介绍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刀具的使用有一定的危险性 小学生年纪小、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存 在较多安全隐患 大多数四年级学生没有使用刀具的经历 而刀法是烹饪技术 学习的基础 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刀法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烹调技术。此次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见食物在切割时使用的常见刀法 使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 技能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刀法在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作用。2.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常见食材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同切法。
3.指导学生初 步掌握食 材 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简单刀法。4援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 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 三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食材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简单刀法。
三、教学建议 一 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 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大量展示精美刀工的图片。
2.各种刀工在烹饪食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资料。学生准备
准备各种待切的食材。 三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首先通过精美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刀法的浓厚兴趣 再由教师 示范切段、切片、切块、切丝的方法 学生交流各种食材常见的制作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饮食习惯 用不同的刀法切食材。2.实践操作
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切段、切块的技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 可以让学 生先掌握好这两种刀法 再学习切片、切丝的刀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刀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制作过程 还要给学生介绍刀工在中国传统 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强调安全使用道具 确保活 动顺利开展。3.拓展延伸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切段、切片、切块、切丝这几种简单刀法的基 础上学习用滚刀法切块以及切片时注重各种造型的设计 使食物不仅好吃 而且好看。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 在实践体验中熟练掌握这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 刀法 为以后的烹饪技术的学习打好基础。活动二 简易泡菜
一、教材分析
泡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食品。因其味道可口、贮 存方便泡菜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我国的泡菜种类繁多 加工工艺 也有很大差异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让学生学习两种简单泡菜制作的过程及贮存 方法。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泡菜的相关历史和知识。2.了解泡菜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益处。3.掌握制作简易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4.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简单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 法。
三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 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 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国内外不同地区制作的泡菜的图片 介绍各类泡菜等加工工艺的资料等。2.准备制作泡菜所需要的食材和辅料。学生准备准备制作泡菜所需要的食 材和辅料以及贮存泡菜的容器。 四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地区 由于自然条件、饮食习惯的差异 各地制作泡菜所选择的食材、制作工艺、泡菜的口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通 过鲜活的图片和生动的小故事、小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泡菜的浓厚兴趣 之 后再过渡到学生容易学习掌握的简单泡菜制作上。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泡菜在选择食材方面是比较 随意的 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等条件 选择自己喜 欢的各种蔬菜 其次 让学生在了解各种泡菜的特色的基础上掌握制作资源 包中提供的两种简易泡菜的方法 让学生学习了解泡菜制作方法的不同、贮存 时间的长短对人体的影响。3.拓展延伸
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特产的蔬菜 制作一些符合当 地人口味的特色泡菜。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在掌握简单泡菜制作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各具特 色、口味不同的泡菜。活动三 营养餐搭配及制作
一、教材分析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他们活泼好动 除了上课学习外 每 天还有大量的体育运动 这就要求子每天都能吃到适量的、搭配合理的饮食 才能保障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学生有偏食、挑 食的习惯 导致营养摄取不均衡 有的学生三餐搭配不够合理 甚至有的学 生不吃早餐为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在本次活动中 给学生们介绍了科学的 饮食结构 列举了不健康、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倡导平衡膳 食 养成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合理的饮食习惯 并介绍了简单易操作的早餐、午 餐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2.让学生了解合理平衡的膳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3.让学初步了解怎样搭配营养均衡合理的营养餐。4.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营养餐的制作方法。 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建立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健康理念。 三 教学难点
让 学生掌握简 单 的 营 养 餐 的 制作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 教学课时 建议 2 课时。 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种类丰富的营养餐食谱 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2.制作营养餐所需的各种食材。学生准备
准备本组制作营养餐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三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让学生从小培养营养均衡、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了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危害 掌握合理搭配营养的配餐方法 能够制 作一些简单的营养餐。2.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烹饪技术 尽可能给学生提 供自主活动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提升烹饪技术动手制作营养餐的技能。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又能为以后的劳动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拓展延伸
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前提下 可以选取当地特色的食材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制作营养搭配合理、独具当地风味的营养餐。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技能技术储备营养学 知识 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教学设计】 羊肉炒蒜薹 教学目标
1.了解羊肉和蒜薹的营养价值。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小组合作制作羊肉炒蒜薹。
3.在烹制蔬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的素养 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 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羊肉炒蒜薹 培养创新能力。教学难点 炒菜时控制油温炒羊肉防止油迸溅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 引导和帮助。课前准备
主料 羊肉适量 辣椒一个 洋葱半个 西红柿一个 蒜薹适量。辅料 姜、蒜、花椒粉、生抽、盐少许 油适量。课时分配 建议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 引入新课。出示各种美味营养餐的图片
师 同学们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你们喜欢吗 通过色泽鲜美、引人 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畅谈感受学习知识。
师 说说你平时都喜欢吃什么食物 学生自由发言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及时让同学们评价这种饮食搭配是否合理并给出合理 化的建议。出示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图 详细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图五层 中的每一层 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和分量。让学生结合当地生活 实际情况说一说 每天应该吃的各种食物名称及分量。从学生们说的食物中选 择羊肉和蒜薹这两种食材来制作营养午餐。个别条件不具备或饮食习惯特殊 的地区也可以将这两种食材换成其他食材
三、教师帮扶 制作羊肉炒蒜薹。1.引导学生阅读 “制作步骤”。 1 学生自读。
2 教师引导总结制作过程 一是准备食材 二是清洗食材 三是 切食材 四是打火炒制。2.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
教师演示后 学生练习切片、切段的方法。3.打火炒菜。
1 首先烧热锅 然后再倒入食用油。 不要凉锅熬油
2 教师演示重点步骤 首先要把锅烧热 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油 待 油冒出少量的烟就表明油已经热了。 炒羊肉会有油迸溅 提醒学生不必紧 张 可以加少量的盐 把火关小、用锅盖半掩住等方法 防止油迸溅到身上 放入葱、姜、蒜等调料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葱、姜、蒜等放在锅铲上 锅 铲靠近油锅轻轻放入 切忌向油锅内投掷以免油溅出伤人。 4.讨论 “安全提示”。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油迸溅的方法 加少量的盐、加少量的面粉、把 火关到最小、用锅盖遮挡等均可。
5.学生制作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和用火的安全并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评价提升。
制作完成后 由全班师生共同品尝、评价各组的作品 指出各组需要改 进的地方 评选出最佳作品。各小组同学总结完善作品的方法 全班同学交流 总结出制作的最佳方法 并请同学评价做得好的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做好 做 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五、总结提升 进行 爱劳动” 教育。1.教师总结学生活动中好的做法 如计划性强、安排合理、烹制过程有 技巧等 鼓励全班同学在劳动中学会思考 掌握劳动的技法。2.学生自由谈谈活动的感受 教师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六、阅读拓展延伸内容 布置下节课任务。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在一天的饮食中还需要吃哪些食物根据这个季节的 食物特点 设计出一天三餐均衡合理的营养餐食谱。 这个环节如果时间不 够可以留作课外作业 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设计营养食谱 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 都逐步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 第二单元 活动篇 活动一 种小树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2.小组合作栽种杨树幼苗。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4.激发学生为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重点
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 挖好合适的树坑 并成功栽种杨树幼苗。
三、教学难点
栽种小树填土时 要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 并在填入一半时用脚踩三 四下 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 再浇入水。 口诀 三踩一提
四、教学建议 一 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 二 教学准备 杨树幼苗、铁锹、水桶、水等。 三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一是学会使用工具—— —铁锹。能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出40厘米见方 的树坑。二是了解栽种时的要求 即填土时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 并在填 入一半时用脚踩三四下 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 再浇透水。学习栽种小树苗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 再实地演示。在栽种小树苗 时 让学生注意观察。2.实践操作
1 栽种小树苗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学生分工协作 探讨交流效果更好。
2 栽种过程中 要先确定好树坑的位置 如果树苗较多 要提前 整好树田 打好线用明显的标记确定每个树坑的位置。 3 挖树坑时要依据树根大小来挖不要影响树根的生长。
4 栽种小树苗时 放入幼苗的位置在树坑的中央。填入肥沃的表土 填入一半以上时 用脚踩三四下 每个面都要踩到、踩实 再轻轻提一下树 苗让树根舒展开来 倒入水 让土壤湿透 保证树根不缺水分 最后将树 坑填平再踩三四下。
3.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挥动铁锹时 注意观察周围的同学 不要碰伤或擦伤同学。
4.栽种好树苗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要让树苗成活 并长成大 树 我们后期要做些什么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给小树浇水 除草 做 好后期的管护工作。5.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让学生在劳动中懂得爱护树木 保护环境。回到家中 认领一 棵自己家周围的小树苗对其精心管护让小树苗和自己一起健康成长。让学 生从内心意识到美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建设。活动二 养蘑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要求及其生长变化过程。2.学会平菇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过程及方法。3.培养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科学观察、汇报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步骤及生长期管理方法 培养蘑 菇养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的生长期管理技术。
四、教学建议 一 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为蘑菇养殖的实地考察学习 第二课时宜在第一 潮蘑菇采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蘑菇养殖过程的经验交流与汇报 。 二 教学准备
平菇菌袋 3~10袋、温度计一个、喷雾器一个、小刀一把、大头 针 3~10个 等。 三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可提前安排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访谈等活动 进行自主预习以便让学生对平菇的生长条件及栽培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然后结合 学生的预习程度及生活经验到蘑菇养殖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使学生对平菇 的养殖过程不再感到陌生与抽象进而激发学生对平菇养殖的兴趣 降低栽培 技术教学的难度。2.操作建议 1 在进行实地 考察学习的蘑菇养殖棚内 提前准备好示范性教学及 学生操作蘑菇栽培用的菌袋与各项用具。若条件不允许 亦可将平菇养殖的材 料用具放在教室进行演示性教学。
2 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实地考察参观的过程中初 步讨论、总结蘑菇的栽培步骤及方法。
3 小组间对所总结的蘑菇栽培步骤及方法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与讨论 教师进行评价与示范性讲解 并说明平菇各生长期所需的温度、湿度及通风等 方面的管理要求与原因并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便课后个人或小组能够顺 利完成蘑菇养殖过程。
4 教师在示范讲解后让各小组按规范性要求 合作演示操作一遍
并说明各相应生长期的管理要求 师生评价予以表扬或纠错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蘑菇养殖的主要过程与技术要求。
5 由 于平菇 养 殖 的 时 间 约 需 40 耀50 天 教师可充分 利用课余时间及活动课等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养殖活动可设在校内集中进行 也可在家中分散培养。
6 在平菇养殖的较长过程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将小组 或同学 的 养殖活动记录表贴在教室 及时填写。既向全班展示了平时的养殖过程也方 便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并科学调整自己的养殖方法提高蘑菇养殖 的成功 率 及 学生参 与 的积极性。
7 提醒学生定期清理蘑菇养殖场所并收藏管理好各项养殖用具 养 成良好的劳动习惯。3.安全提示
1 使用小刀时 注意安全 勿割伤手指、衣物及菌袋。 2 采菇期进行操作时 尽量戴口罩避免产生呼吸道的过敏反应。活动三 打绳结
一、活动目标
熟悉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绳结在生活中的作用 帮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 的绳结法。
2.通过打绳结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意 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绳结的具体打法和应用。教学难点 绳结的具体打法。
三、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完成。
四、教学准备
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有关挂图、粗线绳等。亲自实践的过 程中 初步掌握平菇养殖的基本生长要求及管理技术 了解与使用简单的科学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一定的劳动意识与良好的劳 动习惯。
五、教学建议
1.出示有关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并说明 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里 需 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 比如物体的联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 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 都需用到绳子系结。2.实践操作
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 或指导学生看资源包中的示意图 教师可边讲 解边演示操作 学生模仿练习。也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分组或个人看图研 究打绳结的方法和要领。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资源包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 进一步开 展互教互学 做到准确、熟练。
4.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 进行打绳结比赛 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1 评价要看绳结的质量和速度。 2 请同学上台夸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同学 并给予奖励。5.教师设置几种场景 考查学生对所学结绳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例如 拉绳子 晒被褥用哪种结绳方法、捆扎生日礼盒用哪种结绳方法等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6.结绳要求科学使用 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绳结方法 例如 捆绑包 扎物品要求牢固可靠 捆扎礼品、系鞋带则要求简单易结和易解这些提示教 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7.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中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开拓思维 大胆创新 并鼓励学生将 想到的尽可能地付诸实践。【 教学设计 】 种小树
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种小树来锻炼劳动操作能力 并增强爱 护身边花草树木的意识。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贡献。认识我们周围的树种并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知 识。
2.学会种小树的方法 并懂得种好小树的后期管护工作。3.增强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栽种杨树幼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分小组定期进行小树后期的管护工作。活动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在室内 第二课时在室外实验基地。第一课时
活动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家园这么美丽是因为有许多的花草树木为我们提供着新鲜的空气 美化着环境。树木对我们的贡献真大呀同学们知道树木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 献吗 教师打开课件补充资料
学生交流汇报树木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了解新疆常见的树木种类, 并参观校 园中的树木
1.大家知道我们新疆都有些什么树种吗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树种资料 2.在我们的校园里也种了许多种类的树木。让我们去观察观察吧。教师带 领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中的树木。每参观一种树先让学生说说这种树木的名称 和生活习性 教师做好补充工作 1.学生回 答 新疆 有哪些树种 并对课件 中的树种进行辨识。
2.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中的树种。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 树木就像我们忠诚的卫士 保护着我们的家园就让我们用勤劳 的小手栽下一棵棵小树吧 讨论
我们亲自栽种的小树想让它成活并长成大树 后期我们要怎样管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刚栽好的小树 大家已经浇过水了 三天之后 还要浇一次水一个星 期后 大家再浇一次水以后每隔一个星期也要浇一次水。
拓展延伸 在自己家周围认领一棵小树 精心护理让小树与你一起健康成长。学生认领小树 做好管护工作。教师首先讲解种树的方法之后学生可独 立或小组合作开展栽种小树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巡回辅导。学习、领 会栽种小树的方法 并动手实践进行栽种活动。
评价展示 小树苗栽好后 大家互评互议。学生开展评价、交流、展示 活动。
第三单元 制作篇
一、单元活动目标
本单元包括三个主题活动 制作走马灯、制作小板凳和制作小香囊。1.通过参与活动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木工工具的用法、针线的使用 等基本技能。
2.能够使用木工工具制作小板凳并掌握技巧。
3.通过缝纫小香囊活动促使学生提高手的灵活程度和掌握缝纫的劳动技巧。4.通过制作走马灯 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 知道走马灯的用途 还 能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巧和研究相关的力学理论知识。
二、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中的这些小制作是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展。缝纫能力是学 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自己处理生活中 遇到的一些小问题 如钉扣子、处理简单的衣物开线等。走马灯活动的设计是 为了让学生掌握制作走马灯技能的同时 引导学生学习民间习俗知识。小板凳 活动是为了体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特点。活动一 走马灯
一、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包括了解走马灯的历史、走马灯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练习制作走 马灯 并了解使用走马灯的注意事项。学习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制作各种类型的走马灯。
在认识走马灯的结构时 教师可以利用文字与实物对照 看相关视频、学 生自己调查等多种方法 让学生掌握。对于走马灯的工作原理 教师只需结合 走马灯的结构 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对流等知识 告诉学生走马灯是把热能转换 成机械能的装置。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走马灯的历史 知道走马灯的用途。2.学习走马灯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3.会用相应的工具 并在使用中树立防护意识。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制作走马灯的方法及使用相应的工具 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难点
筒壁与扇叶的粘贴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
一 知识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充分了解走马灯 “走” 起来的原理激发学生
动手制作的欲望。通过欣赏走马灯图片 为动手制作各种样式的走马灯奠定基 础。在制作走马灯形状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和发挥想象力 然后展示 学生不同形状的走马灯 有困难的学生再进行复练。 二 材料准备
材料中所需的圆珠笔芯也可以用其他圆滑的笔尖代替。注意蜡烛点燃的时 候 不要把圆珠笔塑料外壳烧着。 三 制作步骤
1.制作扇叶时 大圆分成16等份比较好这样粘贴到筒壁就比较容易一些。走马灯的制作中 筒壁与扇叶的黏合倾斜度的把握 比较抽象是难点。2.制作筒壁的时候 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3.制作支架的时候 注意支架的底部像个弹簧可以用来调整整个支架的 高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这个支架 注意底圈最大然后向上逐渐缩小。4.组合的重点是让走马灯 “走” 起来。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 讲解、示范来突破难点和重点。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讲解 “走” 不起来的原因可能有几方面一是支架的摩擦太大 所以采用废旧的圆珠笔芯 尖支撑走马灯 二是走马灯不平衡 影响走马灯转动 三是叶片太少。 四 操作建议
1.在制作走马 灯 时 教师可 以通过演示讲解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操作练习。
2.教师也可以提前进行布置安排实践活动小组可以提前把走马灯带到学 校学习操作时就可以扩大参与面。
3.课堂上 蜡烛可以适当 多 准备几个 便于学生操作使用。4.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支架要适当高点以免烧着筒壁。 五 讨论
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 会设计和制作走马灯。 六 拓展延伸
课后的制作练习是本节课的拓展延伸 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巩 固也是对学生劳动技能的锻炼 有助于培养子们的创新精神。活动二 制作小板凳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了解制作小板凳常用的木工工具及制作小板凳的 过程。学习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制作各种类型的小板凳。在制作小板凳时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资源包 看相关小板凳的实物 并与实 物对照让学生测量并掌握小板凳的具体尺寸以便动手制作。对于有困难的学 生 可以让他们制作简单一些的板凳。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木工的基础知识和制作简单小木凳的原理。
2.学习小木凳的制作技术 并且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 享受创新成功的乐 趣。3.在制作过程中掌握锯子、锤子的使用技术。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用锯子、锤子等工具制作小板凳同时还要注意各项操作安全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劳动技能。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画线。画线要仔细想 用心算 它是木工制作物品 的关键画错线费工又费料。
五、教学建议 一 故事引入
通过故事讲解小板凳的优点激发学生制作小板凳的欲望和兴趣。 二 材料准备
操作中首先应该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 锯子、锤子、卷尺、木工角尺等 工具也都准备到位。如果学生家里没有三合板用其他木板也可以。 三 制作过程
1.本节课的知识学习点主要是了解木工的基础知识和制作简单的小板凳。小板凳的制作关键是用料和操作程序。下料的学习可以根据实际来确定也可以 通过看资料获得在教学前教师可布置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2.制作前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成 功 的关键 一是画线要准确。二是锯割一定要严格按照尺寸 否则做出来的 小凳子比较难看而且不稳当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三是要想小凳子牢固稳当 粘 牢打磨也很重要。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钉子打入木板的方法 使用锤子 钉钉子 第一、二下要轻击 等钉子立稳后 重击将钉子打入木板以钉牢 木板。
3.制作程序需要通过实地考察获得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 础上到制作家具的工厂或者正在制作家具的学生家里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学 生熟悉了制作过程 才能有效地完成小板凳的制作。 四 安全小提示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尤其是在使用锯子和锤子时不要伤到手。 五 讨论
思考练习是设计一个更加新颖、别致的小凳子它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 创造力 制作一个独特的、经济实惠、轻巧方便的小凳子。 六 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对本节课的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锯子和锤 子、强化画线知识。这项活动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有举一反三的作用。82 活动三 制作小香囊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小香囊的起源和制作方法。2.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 制作一个小香囊。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热爱生活 懂得祝福和感恩。4.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 制作一个小香囊 表达对亲友 的祝福。
三、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缝制香囊时要掌握缝合的针法 同时 学生既能缝整 齐结实 更要注意安全。
四、教学建议 一 知识学习
本节课的知识学习是小香囊材料的准备和缝制的方法。材料准备 制作小 香囊的材料可以根据自己在店铺或生活中见过的小香囊实物来了解和准备 可 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漂亮的布头、丝带等 来制作小香囊。制作小香 囊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实物了解其构造。课前可以安排学生在网络上或生活 中研究小香囊的制作方法并向父母学习用针线缝合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制 作小香囊的步骤后就可以设计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小香囊了。 二 制作过程建议
1.制作小香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既调动学生准备丰富的材料 又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设计独特的小香囊提高制作效果。
2.制作中 学生要运用到图形设计、裁剪、缝合等几项基本技能。这些 技能学生要在家中提前练习以保证制作出的小香囊精致美观。
3.制作小香囊的关键是缝合 提醒学生缝之前将布块反过来缝 而且不能 全封口 要留出装入香料的小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缝纫机缝合。主体缝 好后再从小口将香囊翻出来一点一点地装入香料。最后 封好小口。4.装饰小香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 合理搭配 使香囊的形态 和色彩更加和谐。
5.使用剪刀和针时注意安全 不要伤及自己和他人制作过程中要爱护环 境不要乱丢废弃物。 三 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是鼓励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小香囊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有所 创新。设计和制作造型独特、富含情感的各种小香囊 既是劳动技能的培养 又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设计 】 小板凳的组装和设计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手中的材料组合小板凳 并测量和记录小板凳尺寸。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组装小板凳的方法、技巧。教学难点 各种小板凳的创新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师小板凳作品、各种工具 锯子、卷尺、木工角 尺、木工笔、木砂纸、钉子、木工胶、锤子。学生准备 图画纸、铅笔、尺子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 用图片展示不同场所人们使用的凳子。2.提问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归纳适合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板凳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小板凳的结构特点。 二 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分组测量一下教师小板凳作品的尺寸 并做好数据记录。3.分组进行拆卸和组装比赛。4.学生总结组装小板凳的经验和方法。 三 设计制图
1.制图要求标明尺寸、设计人信息标签等。
2.学生开始设计板凳 画出设计图 并说出设计思想。3.交流、评价设计图。四 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组装和测量了小板凳尺寸 还设计了自己喜欢 的小板凳。当你手中的设计图纸变成真正的板凳时 你们的心情一定会变得比 现在更快乐也能体会到制作的乐趣。 五 板书设计 小板凳的组装和设计 1.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观察小板凳的各个板面并测量尺寸 3.组装小板凳的方法、技法 4.设计自己喜欢的小板凳
第三篇:综合实践202_全册教案新疆
跳蚤市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跳蚤市场的定义,知道它的特点和优点。过程与方法:初步懂得给物品定价、做广告的一些方法及交易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实际生活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模拟市场的活动形式中体验实际生活,体会其中的乐趣,并在活动中懂得勤俭节约,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学会消费。教学重点:给物品合理定价;物品交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交易体验,学会在跳蚤市场上交易。教法:讲授,引导 学法:自主合作
课前准备:课件,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懂得给物品定价、做广告的一些方法及交易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实际生活技能。
2、在模拟市场的活动形式中体验实际生活,体会其中的乐趣,并在活动中懂得勤俭节约,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学会消费。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吧?买过什么东西?都和谁一起到什么地方买的?
2、到过跳蚤市场吗?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学生谈买东西的生活经历。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跳蚤市场的理解,跳蚤市场的含义、特点、来历 活动一:交易培训时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引导学生精打细算,买东西有时可以讨价还价。
想一想老师是怎样推销自己的东西的,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推销物品的方法?活动二:交易进行时,用纸卡写好标价牌 “体验实际生活”
请同学们带着物品到相应的柜台去换取自己喜欢或需要的物品吧。各柜台的同学可以轮流看柜台,轮流出去跟别的同学交易。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刚才的交易活动,你觉得我们的跳蚤市场怎么样? 3.在刚才的交易活动中,有没有一件物品都没卖出去的?你认为影响你卖出去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还有机会举办跳蚤市场,你有什么建议? 物品分类摆放、物品上标上价格,物品种类再多一点,多带一些新奇、有用的东西......“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新疆就有许多跳蚤市场,像二手手机市场、二手车辆市场、二手电脑市场等,其实在跳蚤市场同样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和你的家人一起逛一逛跳蚤市场,你们家也许会有很大的收获。板书设计:
含义
跳蚤市场的 特点
来历
作业:和家人一起去逛逛跳蚤市场 课后反思:
由认识跳蚤市场的含义到在班级跳蚤市场中体验再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和家人亲自实践,面由小到大,真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学会消费。
第二单元 家政篇
活动一 让电风扇模型转起来 教学目标:
1、学会电风扇模型的制作,并且使制作的模型电风扇能转动起来。
2、懂得在制作前必须对作品进行设计的道理,并在设计中要注意考虑实际制作的可能性。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剪、穿、折等基本技能制作电风扇。教学难点:能运用剪、穿、折等基本技能制作电风扇。
教学准备: 各种大小的易拉罐、马达、彩纸、剪刀、美工刀、胶水、双面纸、泡沫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你能说说风有什么作用吗?
2、看老师带来的电风扇范作。
3、揭题:《制作电风扇》。
二、学习方法 1.自主研究:从老师的电风扇中你能读到哪些制作电风扇的信息?观察后与同学说一说。2.讨论反馈
A、需要哪些材料? B、制作步骤有哪几步? C、要注意哪些事项? 3.小结汇报:交流、汇报有关电风扇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践操作
(一)实践准备
1、准备好材料和工具。
2、说说在制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3、寻找合作伙伴,制定活动计划。
(二)动手实践
1、设计电风扇的外形。
2、按设计图案剪、做。
3、装配各零件。
四、作品展评 1.展示各自的作品。2.自评或互评作品。
五、总结延伸 1.比比谁的电风扇转得最快!2.回家后修改电风扇。活动二 设计制作小台灯 教学目的:
通过小台灯制作,培养学生工艺设计的兴趣,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工艺设计的兴趣,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设计的美观性和新颖性。
教学教具:收集几款小台灯、小台灯的范品、学生带卡纸、色纸、水粉颜色、剪刀、圆规、浆糊、直尺、废瓶及少许铁丝。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出示款式不同的台灯供学生欣赏,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台灯用于照明,也是装饰品(即实用、美观)。制作前必须先设计,本课学习要求是制作小台灯。
2、通过观察,认识台灯的结构:灯罩、支架和灯座、电源线。灯罩分为圆柱型、圆锥型、角锥型等。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
书包
3、灯罩制作:
(1)制作圆锥型灯罩,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
(2)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3)角锥型的灯罩基本做法与圆锥型做法相同,只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分,用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一般圆的直径为废瓶的2-2.3倍,设计时不必受此约束,特别在造型方面,应大胆设想。
(4)支架制作:用铁丝的一端在废瓶口绕几圈并扎好,另一端斜向上约7-8厘米处扎一小圈即可。
(5)设计灯罩图案: 捏住尚未粘好的灯罩,放在灯座一看看大小是否合适,然后用动物、花卉或几何形作资料,设计纹样。可用重复形式印出花纹或用二方连续形式画花纹,也可用绘画方法或剪贴方法装饰。
三、小结制作步骤。学生制作灯罩,教师指导,鼓励创作,不要仿制。
四、表扬设计有新意的同学,要求下节课带色纸、水粉颜色、剪刀和浆糊。第二节
一、安定情绪,要求学把用品放整齐,继续进行新课。
二、讲新课:
1、观察示范台灯和教材中范图,认识灯罩与灯座的装饰色彩要相配呼应,如课本中右上彩图的台灯。
2、引导学生欣赏,教师讲解: 黄色灯罩画有大量蓝色的鱼,配上深蓝间白的灯座,白色,近似波浪,鱼水相配,使人感到台灯灯座与灯罩是一个整体;中间是红白灯罩配上红白相同的灯座,使人感到台灯灯座、灯罩的红色上下呼应,浑然一体。在设计台灯时要从总体出民,要考虑台灯的造型、装饰纹样、色调三个方面如何协调统一,设色时把自己的构想充分表现出来,新颖美观的台灯,便呈现眼前了。
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1、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均可。
2、把灯罩装饰好了再粘合起来,待干了固定在灯座人。
四、讲评: 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教坛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活动三 仿生设计制作 教学目的: 1查阅相关概念
2引导学生确定相关课题 3明确研究计划
4热爱科学,勤于动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分析 教学重点:查阅资料,找出有关仿生学得例子、原理、应用 教学难点:认识有关专业术语
课前准备:学生整体记笔记,教师印发资料 教学方法:查资料、图画、讨论整理、分类 教具准备:互联网、图画、模型 时间:四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和谈话入题
1、明确仿生学的概念。
2、了解仿生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合作交流,资料展示 活动一:小组学生展示资料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出来的有关动物仿生的资料。各学习小组比比看,哪组找到的资料最多。
2、看书了解书上介绍的有关动物仿生的实例。活动2:全班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1、学生在全班展示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补充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动物仿生的资料。
(三)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1、小组讨论,奇妙的动物仿生给你什么启示?(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积极思考)
2、给学生介绍一些教师了解到的学生的奇思妙想。(这是知识的延伸,要学生懂得用科学的重要。)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2、继续查找动物仿生的实例,为制作手抄报做好准备。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第10课 初识机器人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什么是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组成。
2.培养同学们的研究探索精神,提高大家学习积极性。
3.初步培养同学们对机器人领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什么是机器人
教学难点:了解机器人的组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器人”是20世纪才出现的新名词。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罗萨姆万能机器人公司》剧本中,第一次提出了robot(中文译作:机器人)这个词,从此世界上有了机器人这个概念,robot被当成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
二、新课:
1.什么是机器人?
所谓机器人,是指依靠自身动力、在电脑控制下实现一项或多项拟人功能的机器,如抓
取功能、移动功能、感知功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张
锐 中国传统工艺
1、剪纸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简单的剪纸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协作、研究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初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感悟内涵、发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课前准备:剪刀、刻刀、样稿、笔、纸张、尺子。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剪纸图案,引导欣赏。
2、上面这些图案好看吗?这就是我们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手工艺品——剪纸。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剪纸。
二、学习新课
(一)、讲清“什么是剪纸”,以及“剪纸的用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探究剪纸的基本过程。
1、出示背景图,联系生活体会、观察,从中央感悟出剪纸工艺的一些特点。
2、教师适当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热爱。
3、回忆已接触过的一些简单的剪纸,引导从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三)、自主设计剪纸图案
1、引导思考:打算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使用剪纸。
2、设计创造。
(四)、“做一做”、“议一议”练习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六)、我的收获
我学会了()种剪纸的方法。剪纸虽然各式各样,但也是有规律的。
脸谱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脸谱的兴趣,陶冶美的情操。
2、培养学生鉴赏、绘画及创新能力。
3、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脸谱,它有什么作用。认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脸谱。
教学重、难点: 了解特点、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各种质地的纸、水彩、油画棒、脸谱样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录像播放京剧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什么是脸谱
1、简单介绍脸谱的历史、发展、分类。
2、脸谱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二)、想一想:把你收集的脸谱介绍给大家。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1、小组进行讨论。
2、总结颜色在脸谱中的作用。
我发现在脸谱中,红色代表()的性格。
黑色代表()的性格。
白色代表()的性格。
金色、银色代表()。
(三)、试一试:你想亲手画一个脸谱吗?
1、介绍画脸谱具备的工具及其作用,再按步骤向学生讲解画脸谱的过程。
2、构思或观赏例样,说说打算画一张什么样的脸谱。
(四)、说一说:你画的脸谱表现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性格?
(五)、“我的收获”:我知道了脸谱能够表现人物的()、()。
我自己设计制作了()个脸谱。
三、活动延伸。
1、画一画。
2、想一想:脸谱与面具有什么区别?
中国结
活动目的:
1、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使学生了解中国结及其类型。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品位、激发兴趣。课前准备:图片、样本、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出示图片)你见过这些美丽的结吗?它们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中国结。
2、介绍小知识。(1)、什么是中国结?(2)、中国结的发展历史。(3)、中国结的特点。
二、说一说:
1、播放音乐,欣赏图片。
2、谈欣赏后的感受。
这些中国结有什么含义?你能根据它们的造型说一说吗?
三、做一做:
1、四人为一小组,相互帮助,协作完成。(以基本结为主)
2、展示作品。
3、联系生活实际创新。
引导思考:在什么地方使用中国结饰品?为与环境相一致,应如何设计?
四、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的作品(),因为()。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我的得意之作。
树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树木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以及树木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爱护树木的意识,提高植树造林的自觉性。
2、通过户外测试和整理有关数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及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接测试和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设疑激趣
1、观察两幅背景资料图,说说图中的树木起到了什么作用。
2、设疑:树木对风和气温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
二、想一想:测试需要哪些工具?
1、出示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
2、知道这些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吗?你还知道别的工具吗?想得越多越好。
3、动手制作“小风车”等工具。
三、测一测
1、师:让我们测量一下有树木和没有树木的地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和风速有没有不同。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
2、树对风速有影响吗? 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
三、说一说:
1、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吧!
2、我的收获: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
活动中我对自己最满意的是„„
四、活动延伸:
1、做一做:调查自己家或学校附近的树木变化情况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什么发现吗?
2、试一试:把你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树木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写成一份调查报告。
破坏森林的后果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森林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课前准备:表格、图片、笔、资料、录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观看录像:沙尘肆虐,气候异常,洪水泛滥,珍惜动物失去栖息地„„
2、思考: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读一读
1、读背景资料中的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2、简介有关古巴比伦王国的一些情况。
3、这座世界文明古国最后却变成沙漠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破坏森林的后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推选“新闻发言人”,在班级内“发布”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3、比一比,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
4、环保知识竞赛。
四、写一写
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五、议一议
1、四人小组,大胆设想没有森林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景象。
2、汇报结果
3、小结:森林消失后人类的生存环境哪些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
4、环保小论坛:自由发表见解。
六、想一想
1、人类的哪些行为回使森林受到破坏?
2、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森林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景象?
3、我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呢?
4、我的收获: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有()点收获。让我把每一点收获用一棵树表示,画在下面的荒山上吧。
七、活动延伸
1、做一做:让我们一起办一期保护森林的绿色小报吧!
2、评一评:你们的小报制作好了吗?快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生活中的广告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的形式和广告词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欣赏、评价广告的能力。
2、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广告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3、通过广告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创作欲望,加深对广告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 收集广告材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想到名胜古迹游览吗?你想知道新上映的动画片吗?你想阅读优秀的少儿读物吗?请你注意广告。广告会通过多样的形式和 各种精彩的广告词和信息传递给你。
二、交流
1、看图: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式的广告,你见过这些广告吗?学生回忆
2、仔细观察每种形式的广告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广告形式,说给同学听。
3、小组讨论。
4、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5、小结
三、查一查
1、交流收集的广告材料,把学生生活中了解到的广告及生活物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留意周围的广告,培养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四、汇报交流
1、分组合作讨论,把知道的广告形式填写在表格中: 广告形式名称
特点
适合宣传的内容举例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广告词,互相说说。
3、写下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加深多广告的认识。
4、师生小结。
五、总结延伸
(1)做一做:选择
一、两种日常用品,研究一下哪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效果最好。
(2)征集广告词:
为你们班的绿色小报设计一条广告词,看谁设计得最精彩。
小小广告设计师
活动目的:
1、了解广告的基础知识,掌握设计广告的基本要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课前准备:
收集不同类型的广告材料、水彩笔。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背景资料中五幅广告图
小组讨论:看了这些广告图,你能体会出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吗?
二、交流
1、互相说说知道的广告类型。
2、再次观察背景图:想一想图上的广告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几种类型?还有其他类型吗?举例说明
3、分组调查
引导学生按兴趣分成小组,设计调查表,讨论每个小组的调查内容,了解广告的类型。
4、各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5、小结:
想到的广告类型记录下来:
类有
类有
类有
三、设计广告
写一写:现在你已经是一个广告设计师了,请你为节约用水设计一幅宣传广告。
1、出示收集到广告图供学生欣赏、参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2、学生动手设计
3、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4、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广告设计师。鼓励学生多亲自动手实践。
四、活动延伸
做一做:选择你感兴趣的主题或你喜欢的物品,设计一个有新意的广告,并说明你的想法。
工具的创造与发明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是学生体会工具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发明和创造,从而理解人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明和创造工具。
2、通过活动是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观察发现生活中某些工具的缺点,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尝试和体验发明创造的过程。课前准备:
收集发明创造工具的故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
1、说一说:(1)什么是工具?
(2)人类为什么要制造工具,工具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你知道发明这些工具的故事吗?
2、小组讨论
3、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组织活动: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懂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来源于实践。
5、评价,小结。
三、画一画
1、你经常使用哪些工具,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2、通过画工具,让学生了解生活离不开工具,学习也离不开工具,并明白科学家发明工具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他们的想象力。
3、小组交流交通工具的用途。
4、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四、联系实际
1、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对比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的差别,说说人类为什么要使用工具?
2、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工具,工具的发明和创造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3、汇报讨论结果。
4、总结。
五、活动延伸
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工具有什么不足之处,想一想改进不足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设计一件工具
活动目的:
1、通过了解牛顿小时侯研制和发明工具的故事,引起学生制造发明的兴趣。
2、通过尝试设计工具活动,体验发明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课前准备: 收集制作工具材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牛顿发明工具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
1、介绍小明为奶奶设计制作的一个“小钩子”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多留心生活,发现不方便之处,并解决难题,改进制作新工具。
2、思考:设计一件工具需要哪些步骤?
3、小组讨论。
4、汇报讨论结果。
5、试一试: 设计书包外型:(1)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先讨论再动手制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
(2)分组介绍自己设计的书包的特点。(3)生互相评价。(4)展示作品
三、活动延伸
1、查一查:了解一件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是怎样不断改善的。
2、做一做:请你试着帮助家里人或老师同学改进或设计一件工具吧。
垃圾的产生
【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正遭受着垃圾的危害。据最新资料显示,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大量的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我们经常能见到有学生到处乱扔垃圾,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垃圾的产生,懂得垃圾的危害,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意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活动准备】 了解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重量;了解本镇、本村的人口数量;拍摄一段录像。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1、观看录像。
2、讨论:什么是垃圾?常见的垃圾有那些?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有那些危害?
3、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一)、算一算: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吨垃圾。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5、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二)、做一做
1、拿出自己家用里带来的家庭垃圾,学生观察,填写垃圾的具体名称。
2、统计垃圾的数量和重量。
(三)、想一想
1、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2、想想这些垃圾如果不去治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分一分
1、让学生试着为垃圾分类。
二、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
1、提问: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变小?
2、小组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3、出示有关法规: 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
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
垃圾计量制
为了减少垃圾量,目前,韩国正在推行一种叫做“垃圾计量制”的制度。所谓垃圾计量制就是在交纳基本清洁费、卫生费的基础上,按照每户垃圾产出量来负担垃圾处理费用。垃圾计量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垃圾处理费的“大锅饭”,从而迫使人们认识到“多产垃圾就要多付钱”,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交出,就要设法减少垃圾,间接树立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环境观念。
韩国从1996年1月开始实现这种制度,很受社会各界欢迎。其做法是由环保部门提供各种不同容量和规格标准的垃圾袋,每个垃圾袋按不同的规格收取不同的垃圾处理费。这样用户在购买或使用垃圾袋的时候就会考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尽量减少垃圾。
三、活动延伸:
1、说说通过本次活动,你有那些收获?
2、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垃圾的危害,你准备做那些宣传工作?
垃圾的处理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相、口香糖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三、说一说:研究垃圾的处理办法:
1、提问: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些垃圾呢?
2、分组讨论,并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由组长负责写下来。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的方案最科学合理?
4、上网了解世界上对垃圾的处理办法。
▲垃圾分类。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垃圾回收。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垃圾填埋。▲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课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处理实验,课后到学校和社区宣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
案例6 声音的秘密
12、声音的产生
【活动目的】
1、通过实践,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和振动有关。【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用的器材(鼓、蜡烛、音叉、鱼缸等)。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出声音的器具。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随时都能听到各种声音,不信,你听!(播放大自然音乐)
2、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
3、(课件出示图片)从图片中你仿佛能听到什么声音?
4、教师点击课件发出声音
二、学生质疑并讨论
1、听了这么多声音,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2、各小组能先讨论讨论吗?
三、进行活动
(一)活动一:吹薄纸片
请大家把薄纸片放在嘴上吹一吹,听一听,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活动二:做发音游戏
1、各小组都准备了很多的东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看怎样能使它们发出声音。
2、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3、你还能使哪些物体发出声音?
(三)活动三:做实验
1、大家通过实践都知道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那从下面的实验中,你又会有什么发现呢?教师请两位学生做两个实验:(1)敲击鼓面观察烛火的变化。(2)实物投影上用不同的力量敲打音叉观察水面的变化。
2、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请各小组讨论后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3、有没有除实验外的更独特的发现。
四、活动延伸
1、(课件出示图片)从这幅图中同学们猜想一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课件出示图片)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话想说?
3、你们有办法解决这种情况吗?以后你准备怎么做?
五、课堂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什么收获?每人写一致两句话
会变的声音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声音会变的简单道理,了解声音与我们的生产和工作有密切关系。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观察、实践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精神。【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用的器材(杯子、尺子、)。
学生准备:做一种乐器的材料。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看课本三组图,说一说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他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使声音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玩一玩
让一位学生蒙上眼睛站在中间,其他同学站在周围。中间的同学不能动,周围的小伙伴们一边围着他转,一边轮流说一句话,让他辨认声音的主人。
三、试一试
1、让同学敲一敲装有不同量的水的玻璃杯,听一听声音一样不一样。
2、拨动放在桌子上的尺子,试试露在外面的长度不一样,声音一样吗?
四、想一想
1、它们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能得用它们做一个乐器吗?
2、你还知道怎样做能改变声音?
五、试一试
学生利用手头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
六、我的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活动延伸
1、什么声音对我们有影响?
2、在什么情况下,好听的声音会变成难听的声音?
第五篇:综合实践教案新疆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我长大了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本活动主题通过“讲故事”、“想一想”、“看一看”、“写写画画”、“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学习记录成长的方法,体会老师、同学、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同时知道自己的变化与周围事物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可通过教师讲故事《柯里亚的宝盒》或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进行导入。
(二)活动的组织
1.想一想。提问:柯里亚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宝盒”了?你能帮助他吗?
2.看一看。一个学期过去了,你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同学有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身体、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3.写写画画。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变化,并把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画)下来。
4.说一说。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这里是让学生说说上一学期在学校生活中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教师要注意点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成长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5.做一做。这个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记录成长快乐的各种方法。
6.写一写。此活动为选做。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对家人、老师或同学说的话写在框里,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活动参考资料
让孩子快乐成长
未成年人处在心理和身体的发育时期,过小的年龄显然负担不了过大的压力,如果引导不好,容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缺乏信心、没有热情、考试焦虑、过分自责等等。这些因素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品行的塑造,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歧途。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只有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我们才可能培育出心智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勇于创新的人才。只有内心的快乐,才有真正的坚强。谁都希望孩子拥有宽容和自信,能真正健康地成长,那就从让孩子们真正地享受快乐、享受友谊、享受关爱吧!
寻找规则
一、活动目的
1.感知规则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验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规则。
2.感受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性。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活动分析
规则是人类社会性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一个有序的社会必定人人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遵守规则既是一个人讲究社会公德的基本表现,更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人们是否具有规则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人的规则意识应当从小抓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已经能够意识到规则的存在,但还没有形成对规则的正确认识,还不能真正体会到规则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每个孩子都是在游戏中成长的,游戏都有规则,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游戏才能正常进行。本次主题活动就是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讲一讲”、“玩一玩”和“说一说”、“议一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集体学习中感受到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以使学生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看一看。引导学生观察学生间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图片,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2.找一找。启发学生发现在这些场合(乘公共汽车、上课、放学过马路、踢足球)有哪些规则?我们应该怎么做?并引发学生谈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呢?”通过回顾、讨论的方法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规则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讲一讲。引导学生说出你都会玩什么游戏?如果游戏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可以设计情景,也可以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在游戏的时候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只有遵守了规则,我们在玩的时候才能玩得开心,玩得痛快!没有规则或我们在玩的时候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4.玩一玩。学生分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先讲清(设计好)游戏规则,再带领同学们游戏。
5.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学校生活里都有哪些规则?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明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是我们每一个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6.议一议。这是一个拓展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议一议,放学后,在家里、在朋友家里、在商店……你应该怎么做?了解规则对人有约束作用,但规则也是为大家服务的。
土的乐趣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玩泥巴,发现土的乐趣,并初步感知了解事物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泥土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分析
儿童有着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面对自然中的泥土,孩子们无不表现出想要接触、玩耍的愿望。本活动是一次室外活动,主题是让孩子们通过“看、认、说、玩、试”这样一个由感知、体验到探究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泥土的作用,得到科学素养的培养,进而产生对土地的情感。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看一看。这个环节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泥土,教师可提供多色土的样本或图片,如果能实地观察不同种类的土就更好了。土为什么有不同的种类和颜色,教师不必讲得十分细致、专业,只要让学生明白:因为各地环境不同,所以土壤的颜色不同。
2.认一认。室外考察,引导学生通过感官接触周围的土。闻闻泥土的气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泥土的表面;用手拍一拍泥土,听听发出的声音;向泥土里倒一点水,看看水去了哪里。孩子们对于泥土的热情会很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用铲子挖开泥土,切出一个“横切面”,以便更清楚地观察泥土中有些什么。通常会出现诸如草根、小石子、小昆虫的巢穴等等。
3.说一说。原地休息,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交流对泥土的认识。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自由畅谈。
4.玩一玩。可以用泥土和着水捏泥玩具,也可以让孩子们滚泥球,挖泥洞,总之让孩子们玩得尽兴。
5.试一试。分组(个人)进行这项活动。教师可以就种植的方法和浇水的时间等问题作必要的指导,但要提出明确要求,种植、养护等活动学生必须亲历亲为。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成果”带到学校来,让大家欣赏。
6.写一写。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可以用文字配合图画(拼音)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
五、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和安全。玩土时不用手揉眼,游戏后洗手;玩泥土前教师要清理场地,以免有危险物品而发生意外等等。
2.学生用泥土种植,并不一定都能成功,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种植较易萌发的植物,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发现原因,及时鼓励。
活动参考资料
孩子喜欢玩土
有心的父母都知道,大多数孩子喜欢玩水、土,尤其是小男孩,对水、土、棍棒更是偏爱。他们把这些当成了很好的玩具,通过这些东西,他们总能得到快乐。幼儿阶段是最接近自然本性的时期,他们眼中的世界美好、灿烂,他们对任何事物、现象都感兴趣,他们喜欢新鲜的、自然的事物。泥土当然也是他们的好朋友、好玩伴了。
小草青青
一、活动目的
1.学习观察的方法,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
2.初步了解小草对于自然界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分析
这次活动承接上一个主题活动——土的乐趣。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了解小草,和小草做朋友,并了解小草在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懂得爱护小草,保护环境的道理。体会小草“团结友爱”的真谛。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看一看。小草随处可见,城市里的草坪、绿化带、农村的山坡、田野、我们的校园里都生长着小草。这一环节是让孩子们有意识地去观察亲近小草,留意小草的变化和生长情况,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资料片,拓宽学生的视野。
2.说一说。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信息,让学生了解小草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环境、饲养牲畜等。也可以采用设计游戏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一名学生就是一株小草,一组同学就是一簇小草,一个班的同学就是一片小草,教师可以设计类似于闯关的游戏,闯一个人的关口容易,闯一组同学的关就不容易,闯一个班同学的关就更不容易。由此引出小草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
3.做一做。学唱一首儿歌,或分小组设计一个保护草坪的牌子,还可以结合学情和校情设计其他活动,例如,整理、清扫草坪、画一幅以小草为主题的画等等。
4.想一想。如果没有小草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了解小草在环保上发挥的作用。
5.议一议。这是一个延伸活动,从小草特别团结,它们总是聚拢在一起引申,我们应当向它们学习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和集体的重要意义。
活动参考资料
当我们阅读报纸、杂志的时候,常常看到一些与草地相近的词,比如城市中的绿地不叫草原,而叫草坪或草地;而内蒙古的辽阔草地,人们通常都叫它大草原。这些词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这几个词是有所区别的:
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在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我国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都是这种类型,都叫做草原。
草场是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放牧或割草等,即称之为草场,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被的土地,因而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蚯蚓本领大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2.尝试用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3.通过活动对蚯蚓有初步的了解。
二、活动分析
在经历了“土的乐趣”、“小草青青”两个活动之后,我们又安排了“蚯蚓本领大”这个主题活动。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尤其喜欢户外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去亲近自然,了解蚯蚓,探究蚯蚓的秘密是这次主题活动的目的。
蚯蚓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每到春夏之际它的踪迹就会显现出来。让学生先“看一看”,了解蚯蚓的形状和特征,然后“找一找”,知道蚯蚓的生活习性,再做一个小实验,观察在震动、光照、噪音的条件下蚯蚓的反应。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尝试用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讲故事《一粒种子》。小小的蚯蚓,它不但帮助种子发芽,还帮土壤妈妈松了土。同学们你想知道小蚯蚓还有哪些本领吗?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到蚯蚓身边,仔细观察蚯蚓!
(二)活动的组织
1.找一找。蚯蚓的家在哪里?先做个小计划,然后讨论如何做到分工合作,还要检查小组的工具是否齐全(铲子、小木棒、空瓶子),特别要注意要求学生认真做记录。
2.读一读。了解蚯蚓的种类和大小。
3.观察。抓一些长短不
一、大小不等的蚯蚓让学生观察:蚯蚓是什么样的?从颜色、形状等方面用放大镜仔细看,别放过每一个细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摸,去闻,用“我发现”说一句完整的话,谈谈自己的发现。有条件的学校带学生到户外去活动效果会更好。
4.试一试、记一记。亲自动手做个小实验,可分小组进行。让学生抓三条均匀的蚯蚓放在杯子里,按照图示要求进行试验。观察蚯蚓的变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写观察记录,然后分小组,讨论观察结果。还可以再试一试,假如把蚯蚓切成两截,又会是什么样情况?做实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初次经历,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让学生观察要耐心、仔细,记录要尽可能翔实、完整。
5.说一说。组织学生开个“探索蚯蚓的秘密”主题班会。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或实验得出的结论,搜集到的资料,尤其是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整理出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以“蚯蚓本领大”为题,以“我还知道……”开头,进行交流。
活动参考资料
“蚯蚓”又称“地龙”。环节动物,寡毛纲动物的统称。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组成。头部退化,没有眼。口在前端,上有优质的叶,即口前叶,用来取食。肛门在后端。除围口节及最后节数外,每一体节上都生有刚毛。雌雄同体,但是要异体受精,卵生。性成熟的个体,在14-16体节间有一圈较阔而没有刚毛的粉红色环带,称作生殖带。在体背中线,节和节之间有背孔,体腔液就由孔里分泌出来湿润身体表面。这都是适应穴居生活的体态结构。
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受伤或被切断之后,会产生一种似胚胎的间叶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只要不被切断靠头的前部,如在15~20节被切断,一般很容易再生。当然,也可以相互移植。
蚯蚓对土壤里的物质转换起一定的作用。蚯蚓粪是一种高效的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硝酸盐、磷酸盐和钾盐等成分和腐殖酸,能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有人统计过,每10万条蚯蚓一年中可排粪六七吨。蚯蚓的食性比较复杂,目前世界各国如英、美、法、日本等,利用蚯蚓来处理大量垃圾,例如美国一家蚯蚓养殖厂,每天能处理150吨垃圾,变害为益。
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可作食品和饲料。此外,在我国也有一种传统的中药称作“地龙”。
认识蔬菜
一、活动目的
1.认识蔬菜,知道蔬菜的营养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
2.学习初步的统计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农贸市场里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认识蔬菜,认识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蔬菜,知道蔬菜与自己健康的关系,是这次活动的主题。活动通过“涂一涂”让学生准确地描绘不同的蔬菜;通过“讲一讲”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了解的信息;通过“玩一玩”让学生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蔬菜;通过“填一填”引导学生学习最初步的统计方法。并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交往、自主活动的习惯。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猜谜揭题,让学生各猜一种蔬菜名。并问“你还知道其它有关蔬菜的谜语吗?”
(二)活动的组织
1.走一走。和爸爸妈妈一起逛逛市场,看看市场里都有什么蔬菜?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爱吃的蔬菜的名字。使学生对蔬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安排学生收集有关蔬菜的图片等资料。
2.讲一讲。是让学生将收集的蔬菜资料、图片,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使大家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蔬菜的营养。
3.填一填。这是一个小调查活动,初步渗透一点统计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用“正”字做统计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一年级的学生可能还很陌生,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4.玩一玩。通过有趣的分辨蔬菜的游戏,检验自己对蔬菜究竟认识了多少。
5.涂一涂。让学生认一认背景资料中所出示的蔬菜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交流。正确、细心地给蔬菜涂上颜色。
活动参考资料
蔬菜的营养成分分类
科学家根据蔬菜所含营养成分的高低,将它们分为甲、乙、丙、丁4类。
甲类蔬菜:
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钙、纤维等,营养价值较高,主要有芥菜、苋菜、韭菜,雪里蕻等。
乙类蔬菜:
营养次于甲类,通常又分三种。第一种含核黄素,包括所有新鲜豆类;第二种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较多,包括胡萝卜、芹菜、大葱、青蒜、番茄、辣椒、红薯等;第三种含维生素C较多,包括大白菜,卷心菜,菜花等。
丙类蔬菜:
含维生素类较少,但含热量高,包括洋芋、山药、芋头、南瓜等。
丁类蔬菜:
含少量维生素C,营养价值较低,有冬瓜、竹笋、茄子、茭白等。
食盐用处大
一、活动目的
1.了解食盐的广泛用途。
2.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二、活动分析
食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它不仅能调节我们的口味,还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此外,盐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本活动主题是通过查询、探究、实验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了解盐的作用和功能,同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听故事。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关于盐的故事吗?在班里给大家讲一讲。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傻瓜吃盐”等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查一查。请同学活动前通过查阅、问询的方法了解食盐的多种用途,鼓励一年级的学生用文字配画(拼音)的方法作记录,以弥补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的不足。
3.动脑筋。通过两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用途的事例引发学生质疑,了解盐的广泛用途。
4.动动手和说一说。各小组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做好记录,并选择合适的时间组织实验结果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品种的盐,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盐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参考资料
食盐的最大用处就是食用,除了食用,食盐的用处还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它的妙用方法。
1.在衣领、袖口上撒些盐末,轻轻揉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按常规洗涤,领子和袖口就变得分外洁净。
2.食盐水加柠檬汁可洗去衣服上的血迹。3.用浓盐水浸泡,可除去衣物上的茶渍。
4.在衣服上的果汁渍处撒些食盐,用水润湿,然后浸在肥皂水中洗涤,可洗去果汁渍。
5.把新买的牛仔衣裤放入浓盐水中浸泡12小时,可防止以后洗涤时褪色。
6.用极细的食盐末撒在地毯上,再用笤帚扫,可去灰尘,并使地毯呈现光泽。
轻巧灵活的筷子
一、活动目的
1.了解筷子的传说与来历。
2.了解筷子的功能,从小养成正确使用筷子的习惯。
二、活动分析
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具有挑、拨、夹、拌、扒等多种功能,既轻巧又灵活,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文明”。本活动主题是从学习正确使用筷子入手,通过看、想、玩、说、做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筷子的传说与来历和使用中的礼仪,关注一次性筷子的利弊。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谈话导入,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5亿人在使用筷子,足以证明筷子的魅力。考考你对筷子的知识知道多少。
(二)活动的组织
1.想一想。筷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用筷子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可以分组模拟一次家庭聚餐,同学之间相互观察在餐桌前的表现。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筷子,充分发挥筷子轻巧灵活的功能。同组之间可以互相纠正,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使用筷子。通过交流明白使用筷子中所包含的特殊的礼仪文化。
2.你知道吗?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我们还使用哪些餐具,如:勺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西方人吃饭不用筷子用什么?请知道的同学表演给大家,餐具怎样摆放?使用时有什么讲究?
3.玩一玩、说一说。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夹豆子(弹子)比赛,看谁夹得又稳又快。请取胜的同学把他的“小窍门”讲给大家听。还可以在游戏中,互相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
4.小资料。关注一次性筷子的命运。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一次性筷子使用后的命运告诉大家。使学生初步了解一次性筷子与树木、绿化、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5.做一做。用筷子、牙签、火柴棒等做一个小模型,采取分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动手、动脑的能力。小制作完成后教师应组织一次评比活动,以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参考资料
筷子使用禁忌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要绝对禁忌以下十种使用筷子的方法。
1.仙人指路: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人们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别人,人们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是不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时用筷子指人。
2.品箸留声: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地发出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允许。3.击盏敲盅: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予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4.执箸巡城: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翻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极其令人反感。
5.迷箸刨坟: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地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执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6.泪箸遗珠: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7.颠倒乾坤: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颠倒使用,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8.定海神针:在用餐时用一根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9.当众上香: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民间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0.交叉十字: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因为人们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
美丽的艾得莱丝绸
一、活动目的
1.知道艾得莱丝绸是维吾尔族传统服饰衣料。2.初步了解其特点和生产过程。
3.培养学生欣赏、探究民族服饰、工艺品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美丽的艾得莱丝绸是维吾尔族独有的丝绸织物,具有悠久的历史。生长在新疆的孩子大多见过。本活动主题是让学生通过“欣赏”、“排排队”、“涂涂色”等游戏初步了解艾得莱丝绸,了解艾得莱丝绸的生产过程,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新疆,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1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看一看。这个环节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可视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桑树和丝绸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这种丝绸的图案是新疆独有的,和我国其它产地的丝绸有所不同。这里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如:讲讲丝绸的发源地以及丝绸之路等。
2.排排队。先让学生给背景资料中每幅图都标上序号,再排队。正确的顺序:蚕宝宝、蚕茧、丝、纺织、丝绸。
3.涂一涂。涂色可以临摹艾得莱丝绸图片中的色彩和纹路,还可以自由设计色彩。要注意,表现艾得莱丝绸的色彩时,无论多么绚烂的色彩都要搭配些白色,使得丝绸的色彩既热烈而又不焦灼。另外颜色的选择不要超过三种。
4.说一说。近些年来已开发出多种艾得莱丝绸的工艺品,如:领带、箱包、丝巾等,请小朋友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大家,可以先分组交流,再将本组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全班汇报。
活动参考资料 艾得莱丝绸
艾得莱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产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的衣裙材料。它是在蚕丝上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照图案的要求进行染色,其工序是非常细致而繁琐的。艾得莱丝绸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特点是用色反差大,对比强烈,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特点是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强烈,简单富有变化,再现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艾得莱丝绸质地柔软,富于弹性,轻薄柔韧,美观华丽,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青睐。现在人们不仅把艾德莱斯绸视为衣料,还有不少人把它作为工艺品买回去制作成室内装饰品。
艾得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迷路了怎么办
一、活动目的
1.了解一旦迷路后自护、自救的方法。2.增强学生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表演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多了,外出的时候也多了,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场景中,迷路的几率也增加了。本活动主题是从具体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迷路了该怎么办,并在体验性活动中使孩子们了解迷路后自护、自救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看一看。背景资料提供了两个城乡不同的事例,用以唤起学生生活经验的回忆,“他们该怎么办呢?该找谁来帮他们呢?”进入活动主题。
2.说一说。这里是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或自己亲身经历的迷路事件,介绍给大家,并简单分析迷路的原因。这个环节要特别强调,记住家里和父母的联系电话、父母的工作单位、家庭地址、学校的名称和地址等。学生在叙述迷路的事例时,教师应引导他们把迷路的原因、经历、结果全过程说完整。
3.想一想。这个环节主要是探讨避免迷路和迷路后的自救方法。应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究多种途径和办法。
4.议一议。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告诉大家。教师要及时指导,让各小组认真做好记录。小组讨论后可以选代表把本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作汇报。
5.演一演。以表演的方式活跃紧张的气氛,也可以使学生演练并相互交流自救的方法。
活动参考资料
在城市迷路了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是向路人询问。‚有困难,找警察‛,但是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打扰您一下‛等等,让对方乐意帮助你。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尽量使用普通话,否则对方可能听不懂你的意思。
第二种方法,就是看路牌,城市街道、房院都有路牌房号,沿路也都有公共汽车站牌,细心观察就可找到答案。
第三种方法,就是打电话,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有联系电话,可以打电话给对方,问一问该怎么走,或者打给自己家里告知家人自己的准确位臵。
在野外迷路了怎么办?
1.退回原路法。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心慌,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从最有代表性的地点如何走到此处的?如果按原路返回是否可以走上正道?如果是在密林之中,可试探着往回走,但一定要每走8~10米时在树上做一个记号。可折断一根树枝,也可在树干上划一个记痕,以防再次走错方向可以返回原地。
2.登高远望法。发现迷失方向时,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往哪走,在山地尤应如此。先爬上附近大的山脊上观察,然后决定继续往上爬还是往下走。
3.沿河走法。顺河面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为重要。俗话说水能送人到家,因为道路、民居常常是涉水临河而筑的。
4.迷路时,如果遇到岔路口,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选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使走错了,也不会偏差太远。
5.预防迷路就要学会辨别方向。在晴朗的白日或夜晚,上有太阳或北斗当然方便,但若在阴雨天气或茫茫林区,要辨方向需要有些窍门。一可观察树木,由于植物喜阳,故树木向阳的一面枝叶繁茂,树干纹理较另一面光疏;二可观察石头,石头向阳一面往往光滑、裸露,而朝阴一面则粗糙多苔类植被;三可观察土地,向阳一侧往往草木茂盛,而阴坡则植物稀疏。若在高原地区,即使在夏季,阴坡仍会有积雪或残冰。这样,凡阳面即南面,凡阴面即为北面,大致可以辨出方位。
小小旅行家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介绍自己家乡的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的愿望。2.通过交流资料活动,了解更多的祖国美景,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亲近家乡的山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初步学会制定简单的旅游计划。
二、活动分析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祖国各省区中独树一帜。本活动主题是让学生通过“模拟旅游”活动亲近大自然,了解自己的家乡,并通过选择旅游所需用品,外出旅游中某些行为正误的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可采用一段优美的新疆歌曲进行导入。听后问学生,歌中所唱的是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活动的组织
1.说一说。这一环节是通过播放展示新疆美丽的教学图片,让学生说出其所在地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家乡的美丽景色。同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同学共享,使大家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画一画。亲近家乡的山水,做一个小小旅行家,首先要准备外出的必需品。问:如果你要旅行,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在你认为正确的物品图片上画个圈。这里可以先让学生对背景图片中所提供的实物进行选择,并判断正误。通过选择旅游必备物品,渗透一些旅游常识,帮助学生有选择地去整理所需物品。
3.议一议。此环节是上一环节的继续,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哪些是旅游中要带的必需用品,旅行所带的物品应不多也不少。
4.评一评。就背景资料中“野外旅游的小朋友,做错了什么”这一问题,请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通过自省、自悟,明白“美,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只要你弯弯腰,就不会让小河的脸脏,让小草的脸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5.试一试。开个家庭讨论会,与家人商量一份家乡一日旅游计划。做一次小小的策划师,设计一份旅游计划书,请家人评议,并试着自己准备外出旅游所需用品,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活动参考资料 1.魔鬼城
北距奇台县城约110千米处有一经过长期风蚀而形成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风蚀奇特景观,被人们称作魔鬼城,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密集而又错落有致的砂岩奇异形体,俨然是一座城堡巍然屹立于戈壁苍茫大漠之中。这座城堡,似亭台楼阁,似城廊街道,似罗刹宝殿,各种景象,真可谓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形成了一个梦幻般的迷宫世界,什么‚布达拉宫‛、‚吴哥窟‛、‚罗马斗兽场‛、‚富士山‛、‚路南石林‛……古今中外的名山胜迹应有尽有;什么‚石猴观海‛、‚黄牛耕耘‛、‚雄师横卧‛、‚小猴摆尾‛、‚大鹏展翅‛……各种各样的造景地貌琳琅满目,惟妙惟肖,臵身魔鬼城定能使你形象思维的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由于和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接壤,所以可以说是中国陆地传播佛教的发祥地,佛教的盛行在新疆辽阔的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的佛教遗址,石窟艺术便是其中之一,新疆的石窟艺术有如下特点:其一是数量众多,新疆现在发现的石窟达到八百余处,居中国首位;二是时间早,新疆的石窟开凿时间普辫比内地的早了一至二百年左右,新疆著名的石窟有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森姆塞姆千佛洞、克孜尔尕哈千佛洞、玛扎巴哈千佛洞等等。
臵身于雄伟的明乌达格山举目远眺,克孜尔千佛洞尽入眼帘:悬崖上一个个石窟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威风八面。专家介绍,克孜尔千佛洞建造于3至13世纪,共有236个洞,现存壁画画面约10000平方米,是新疆最大的一处佛教文化遗址,这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敦煌画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第二敦煌‛。现已被指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的壁画不仅包括飞天、伎乐天、佛塔、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图画,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画:古时的生产和生活场面、西域山水、供养人、飞禽走兽等等。
克孜尔千佛洞不仅有大量宣扬佛教教义的画面,也有畜牧、狩猎、农耕、乘骑、古建筑的真实写照。
智慧泉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要求学生亲近自然、走向社会,开展调查、实验、观察、体验等活动,这对小学、初中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怎样进行调查、实验,怎样去观察、采访,这都需要我们教师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点。因此,《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修订时在每册书后都增加了“方法指导”的内容,其中一、二年级以“智慧泉”的形式呈现。
为了便于低年级学生理解,我们在“智慧泉”中对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到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用图解的方式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描述,希望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方法。教师在组织活动前应全面浏览各册“方法指导”内容(详见本书上册附录部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一年级下册我们设计的学习内容是:
一、学会做调查;
二、学会做实验。
一、学会做调查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调查活动的基本过程。
2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活动,并学习做记录。教学要求
教师可以从观察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开展调查活动的基本程序。即:先要确定调查的问题和内容,其次要根据确定的主题确定调查对象,最后还要合理安排调查时间。最好能结合一个简单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对调查活动有初步的认识。
二、学会做实验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活动的基本过程。2.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教学要求
教师仍然需要从观察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开展实验活动的基本程序。背景资料提供了一个小实验的案例,教师可以结合这个案例引导学生做一些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活动有初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