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编辑:星海浩瀚 识别码:24-21494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7 02:37: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何为进行感恩教育呢?“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这是牛津字典的定义。它有一个来历: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天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他们把这天定为感恩节。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节日,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使青少学生知恩,报恩,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使感恩行为发扬光大。虽然“感恩”是一个舶来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元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

为什么我们进行感恩教育呢?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各样的思潮传入进来,在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物质财富的生产腾飞,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但是不容否认,在思想领域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有待建立。这时思想领域显得无序而混乱,道德有所沦丧。我们看到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一些人受到恩惠却不懂得感恩,受了父母的养育、老师的培养、党和国家给予的优越的工作环境、幸福生活,而不好好工作,不知报恩,反而认为自己父母没有别人的父母能干,给他留下的东西太少;党和国家对他总是争三欠四,对现实生活不满。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幼儿如此,学生呢?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或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稍一不顺心就耍性子,不知体恤父母。在学校,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使用优良的教学设备,却不知感恩社会。在课堂上,老师讲课他打瞌睡,上语文课他看数学,上数学课却又看着语文,老师苦口婆心的规劝他视为耳边风,不知感恩老师。享用着大自然赐给的一切,不知感激和保护它,反而随意破坏它„„这些人常常是只顾自己的利益,将父母、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这种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应当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失误是导致这一切不正常现象的根源!我们的教育,应该回归到以育人为首要目标的体系中去。毕竟,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能热爱的人,又怎么能爱他人、爱事业、爱国家呢?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只注重空洞的说教、喊政治口号,2000年出现了大学生马加爵因不满现实而报服社会,杀害同寝室几名无辜同学事件,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从而媒体上有关缺少感恩心和加强感恩教育的事例越来越多。缺少感恩之心的年轻一代的表现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与关注,“感恩教育”也就应势而生。

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人任何东西。其实,人生时时处处有恩感。在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即是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但那也是使人思想认识深刻:周文王被拘而演绎《周易》;孔子一度遭遇厄运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吕不韦被贬蜀国,世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秦国,才有《说难》和《孤愤》。所有的苦难、失败和痛苦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

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社会才变得和谐。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拥有感恩之心,心存感激之情,是做人最基本的标准。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做人、感恩社会,感激父母的艰辛付出,感戴老师的培育抚爱,引导学生爱家庭、爱父母、爱党爱祖国。在这方面,我校起步稍迟,必须迎头赶上。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学会感恩,让生命轻装,未来才会阳光。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用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感谢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党和祖国,用所能及的全部力量来报答一切。那么,怎样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重视感恩教育启蒙,开启学生感恩之心 学生的心灵是一块奇异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取;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们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在学生的心里播上善的种子,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帮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感恩不仅仅是一种认同,更是一种回报。这种认同应该是发自学生的心灵里的认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重视抓“感恩”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恩感恩 要使学生知恩、感恩,必须做艰辛、细致的工作:

(一)、营造感恩环境。有人说:“感恩之情,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是美德,更是一种素养。感恩,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重要一课。当孩子们细细品味父母的付出时,一些不满就会消弭,幸福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受到洗礼。如:

1、组织唱感恩歌、看感恩影视,诱发学生感恩心;

2、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里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使学生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3、创办“感恩”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主题,定期出刊“感恩”的内容,使学生亲眼目睹“孝心”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

4、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将文化艺术融入到“感恩”活动中,从中受到熏陶。

5、算一笔感恩账。让学生将自己一个的年费算个总帐,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总帐,通过比较,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写一封感恩信,抒发自已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创设感恩情境。感恩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他们心灵深处潜在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行为的目的。要注意的是,对于内容的选择,应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活动内容,找到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组织体验活动。

1、帮助父母劳动。在家洗衣、扫地,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父母做感恩饭,端茶递水,将感恩付诸行动。

2、组织学生与班里的贫困学生结对交友、献爱心等活动,让学生在差距中感知自己的幸福,并改变学生的冷漠,培养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增加学生的人情味。

3、将“感恩”迁移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上。开展“队旗”、“学校”、“国旗”在我心中活动,自觉维护学校、国家名利,争做护洁卫士,课余清扫“白色垃圾”,主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老人,以此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情怀。这样使“感恩”教育有声有色,让学生在“感恩”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会真理。

三、与家长要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感恩教育能不能取得实效通常与家庭教育有重要关系。现在家长们总是显得较为急功近利,他们仍然片面强调“智育”,只想学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就行,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在亲情教育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引导,导致亲情教育的漏洞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尤其要注意解决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暴露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发展状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长的教育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花大力气来抓,并坚持到底。使我们的接班人人人心存感恩,知恩图报,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新泰市石莱镇琵琶庄联办小学

2014.7

第二篇: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禁毒教育

一、青少年为什么要进行毒品预防教育?

据受毒品侵害较严重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因不知毒品危害而吸毒的占吸毒总人数的82%。每个吸毒者每年耗资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如果普及了禁毒预防教育,使人人都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懂得禁毒的法律法规知识,全国每年就可少损失上千亿元。由此可见禁毒预防教育的重要性,禁毒预防教育是既治标又治本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三、吸毒的危害

(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2)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3)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4)吸毒殆害后代;(5)吸毒容易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影响社会经济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据联合国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数字,世界上吸毒人员超过5000万人。每年有几十万瘾君子因吸毒丧命。全球毒品交易额约达8000—10000亿美元,吸毒问题严重的国家,不得不拨出巨款用于防治吸毒及相关问题的开支;同时由于长期吸毒而使得吸毒者的劳动能力降低,或者导致劳动力完全丧失,从而影响社会财富的创造,也问接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引起社会犯罪增加。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瘾后,摆脱不了毒瘾的煎熬,为了满足毒瘾,铤而走险,进行偷扒抢窃,贪污、卖淫,甚至杀人的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是贩毒分子疯狂的报复,恐吓,暗杀等活动,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

吸毒损害本人健康,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爱滋病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便会发展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所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且死亡率高。据调查我国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滥用毒品(静脉注射)来传播流行。云南艾滋病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在国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为23%,而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重灾区,吸毒群体艾滋病感染率竟高达68%„„。”例如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区爆发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第三篇:不要对孩子进行比较教育

不要对孩子进行比较教育

你看隔壁的小明,一直都那么听话,你怎么跟人家比啊。

你怎么不学学你姐姐,整天就知道玩啊玩的。

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复习功课,你就知道玩游戏!

你就不能像„„

为什么非要把孩子比来比去

明明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打开电视,因为待会有他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正在准备晚餐的妈妈见孩子回来就顾着看电视,有点生气,忍不住数落起来:“你就知道看电视!作业做了没有啊?你看弟弟多听话,一回来就做功课,做完了还帮我出去买东西。你跟他比比,还像个哥哥的样子吗?”“是啊,是啊,什么都是弟弟好,那当初你干吗要生我?”明明生气地喊起来。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妈妈的孩子,弟弟老是受到表扬,而自己总是挨骂呢?难道自己就真的一无是处,真的这么多余吗?妈妈的话真的很伤他的心。

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如果你是一位母亲,你能理解孩子遭到这种数落时的心情吗?

家长们骂孩子的时候,最容易拿孩子同其他的孩子做比较。

“你弟弟比你听话多了。”

“人家怎么能考满分,不是一样在听课吗?”

当孩子被这样骂的时候,他也知道父母说的是事实,无力反驳和辩解,所以往往会感到气馁,对自己丧失信心。尤其是在一个家庭中,当一个孩子被作为另一个孩子的标准时,时间一长,被比下去的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排除在这个家庭之外,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是“没用的”,甚至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他们很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心理:“唉,反正我不管做什么都比不上弟弟。”

“看来,我在这个家里完全是多余的,妈妈根本不喜欢我。”

孩子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自卑感会越来越重,会越来越没有斗志和热情。也许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因为这种自卑,长大后自暴自弃,一无所成。我们说,父母一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耸听啊。

孩子犯了错,父母批评可以,但是千万慎用言语,千万不要把一个孩子作为衡量另一个孩子的标准。家长自己也有过童年,难道你们小时候就喜欢听这种话吗?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如果他完全像另外一个孩子,他就不是他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

不管你是父亲还是母亲,不要老是羡慕别的孩子怎么怎么听话,怎么怎么聪明。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性。而这块玉是放出光芒,还是失去光彩,就得看父母如何教育了。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人与人是不一样,哪怕是亲兄弟姐妹,也会存在性格、能力、天赋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你的孩子可能在一个方面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却远远强于别人的孩子。而你,发现了孩子比别人强的这个方面了吗?比如,你的孩子虽然爱玩一点,但是天性善良,富有爱心,懂礼貌;也许脑子没那么灵活,但是很上进,很努力,很正直;也许不善于交际,但是很细心,很独立。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不对他的优点加以赞扬和鼓励呢?

而且,大人眼中的好与坏,是比较主观和简单的。孩子的能力会以很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做父母的可否明白这之间的差别呢?对孩子没有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就下结论,这是非常愚蠢的。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不公正的。

许多父母都喜欢光凭学习成绩来评价和比较孩子。成绩优异的,给以赞扬和奖励;成绩差点的,不是责骂,就是嘲笑。要知道,成绩往往只能代表智力,而不能证明孩子的品格、性情及其他潜在的能力。它只能当作评价孩子的一项指标而已。如果你的孩子成绩没别的孩子好,你可以对他说:“虽然你现在成绩没他好,但是你很努力,努力了就会取得好成绩。”你的侧重点在鼓励,而不是比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第四篇: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可是,当下的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和行为普遍缺失,不感恩的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造成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很多,包括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和学校教育过于形式化,以及社会观念给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带来的负面效应。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立体推进,作为班主任应该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从榜样中学会感恩。其次,班主任应该在日常教育中多渗入感恩意识,比如说引导学生接触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或者是开展感恩的主题班会,寓教于乐。第三,班主任也应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联系现实做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最后,在教育的过程中,感恩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联合家庭社会,循序渐进。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等诸方面的配合,同时又是一个艰巨的工程,需要持久地进行。的确,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的灿烂;没有父母,就没有人生的辉煌!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因为人生在世,我们无时不在接受着来自各方的恩惠,父母有恩于我们,师长有恩于我们,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人人都应当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意识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可是,现在许多青少年对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友情,社会的救助等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他们普遍缺乏感恩意识,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视青少年感恩教育意义重大。不知感恩的现象在当今部分青少年中确实存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的多元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不断碰撞冲击,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美德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许多孩子变得自私冷漠,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贪婪吝啬,对父母、老师、他人和社会、自然都缺乏感恩之心。在他们心中,他们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行为,他们并不认为别人对他们的那些付出就是恩惠,他们也就不会产生感恩之情,最终也就没有做出感恩之举。许多青少年一方面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另一方面却随意破坏周围的环境;他们一方面享受着父母长辈无微不至的疼爱,另一方面却又沉迷玩乐,肆意挥霍,荒废学业,很少考虑家长的感受;他们一方面接受着老师呕心沥血的谆谆教诲,另一方面却无视纪律,不思进取,甚至顶撞老师。事实表明,感恩意识在今天的许多青少年心目中已经淡化。没有了感恩意识,各种消极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腐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让他们做出许多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事情,甚至使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请看下面的事例:

1、湖南衡阳逸夫中学初三学生颜某残忍杀害父亲

据2004年5月24日《三湘都市报》报道,因怕偷不着钱上网,衡阳市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颜某竟将父亲活活弄死。颜某随即被警方刑事拘留。

2004年5月20日上午9时40分,衡阳市公安局石鼓分局接到报警,称演武坪29栋航运公司职工医院一平房内发现一具男尸,由分局刑警大队、潇湘派出所组成的精兵强将、刑事勘察技术骨干组立即驱车赶赴发案现场。

现场留有带血的铁锤、太平斧、水果刀、钢锯条等作案工具,房内无搏斗、翻动迹象,房门、窗户完好无损。从整个发案现场看,被害人是在熟睡中被人用铁锤、水果刀、钢锯条杀死的。

专案组民警从调查走访中得知,被害人叫颜和祥,40岁,与妻子及儿子颜某同住。

刑侦队员经技术侦查,初步认定被害人的儿子颜某犯罪的嫌疑最大,遂将其抓获。经审讯,颜某交待了杀人原因和经过。

案发当天,颜趁母亲外出、父亲颜和祥还在熟睡中,想拿点钱出去玩,便翻了翻父亲挂在床架上的裤子口袋,由于父亲当时翻了一下身子,颜以为父亲醒来了,就连忙用铁锤砸、水果刀刺、钢锯条锯的办法杀死了父亲。父亲死后,颜将身上的血渍洗净,从父亲的裤口袋里拿出140元钱,离家出走。

2、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徐力弑母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母亲吴凤是金华县食品公司职工。由徐父长期在外地火车站工作,徐力从小到大基本上是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成长的。初中升高中时,徐力考进了学校的重点班,但高一上半学期排名全班倒数第二名。通过努力,高一下半学期,徐力一跃到了班上第10名。吴凤仙喜出望外,要求儿子以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排在班级前10名之内。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悲剧就从这时候埋下了种子。2000年1月17日中午,被告人徐力放学回家吃过中饭后,因对其母吴凤仙当天又对其学习上加以管束不满,便从家中鞋柜里拿了一把铁榔头,趁其母吴凤仙正在卧室织毛衣不备之际,用铁榔头朝其母吴凤仙头部猛击。吴凤仙喊叫并用手捂头,被告人徐力则用铁榔头朝吴凤仙的头部连续猛击,致使吴凤仙死亡。作案后,被告人徐力清理了现场,将吴凤仙的尸体藏放在家中木箱内,将墙上的血迹用剪刀刮掉,并为其母向单位领导请假和对其父等人谎称其母外出。同月26日,被告人徐力在家中给其父留下字条后逃往浙江义乌,当晚在义乌商城凤凰旅馆被公安机关抓获。最后,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3、中国某政法大学毕业生王力挥刀杀死父亲

王利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属“80后”,毕业于中国某政法大学。他从小性格内向,不抽烟、不喝酒,喜欢喝饮料,不爱说话。2010年2月21日晚,因向父母提出购车要求遭拒,他大打出手。

2月22日中午12时许,怀揣弯刀的王利给父亲王平打电话,说有事面谈。在乌拉特前旗一单位门口,王平开车接上了王利,来到城外的乌拉山镇陵园西南方向。此时的王利有意坐在父亲的后面。

轿车停下后,王平从身上拿出2000元钱递给王利,让儿子将借单位同事的钱还掉。王利把钱装进口袋后,又向父亲提出了购车的要求,没想到遭到了父亲的拒接。索钱无望的王利产生了杀父的念头。就在王平发动汽车的瞬间,王利从怀里抽出弯刀,朝父亲的脖子上划了一刀,又往脖子上连砍数刀。此时王平意识到儿子要杀他,一边大喊“救命”,一边扳动车锁,从轿车里跑了出来。

王利从后面追赶上来,朝父亲的后背捅了几刀。此后,陷入疯狂的王利又将父亲的左手动脉割断,又将颈动脉砍断„„直到父亲彻底没了动静。当晚,王利被公安机关抓获。

王利是王平的养子,平时,王平对王利疼爱有加。

1985年11月22日,王利出生在鄂尔多斯市一个农民家中。不久,他就被王平夫妇抱养。王平在乌拉特前旗信用社工作,王利上面有两个姐姐,在邻居眼中,王平夫妇对儿子非常疼爱,“要星星不敢给月亮”。

王利大学毕业后,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打工,但没有挣到钱,花销仍由家里支出。王利打工到哪里,王平都会动用当地关系,为儿子找工作。但凡是父亲找的工作,王利大多选择辞职。他不愿受父亲的庇护,但没有父亲的关照,在外打工的王利处处碰壁。

2009年10月,王利再次说服了母亲,南下广东打工。王利在包头没有买到卧铺票,只能坐硬座前往广东。王平得知后,开车将王利送到呼市,并从呼市为王利购买了去广东的飞机票。

几个月后,王利打工失败返乡。后在父亲的关照下,进入乌拉特前旗红旗信用社工作。在王利看来,在外地上学多年,没有任何出息,又回到乌拉特前旗工作,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于是他决定要父亲为他购买一辆车,以在同学和熟人中挽回一些面子,没想到一向百依百顺的父亲这次竟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就酿成了这起人间惨剧。大家绝对想不到父亲在临终之前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儿子,拿上钱快跑!”

以上事例虽说是一些个别的、极端的事例,没有普遍性,但是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引发这些悲剧的原因,固然有家庭的、社会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这些青少年的人格缺失,即青少年不知恩,不感恩!由此可见,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现象 在我们的部分青少年身上的确存在,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引起深刻反思和高度警觉!

二、青少年不知感恩的原因

1、家庭缺乏感恩教育。中国自古就有“水往下流”的传统,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的。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强烈愿望的驱使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父母的溺爱也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例如兰州女子杨丽娟自16岁始,一相情愿地疯狂追逐男明星。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不找工作不谈恋爱,一心痴迷于刘德华,因而陷入走火入魔难以自制的非理智状态。她的父亲为了帮助女儿实现与偶像零距离接触的梦想,竟然荒唐地变卖家中的全部家产,千里迢迢陪女儿去香港见刘德华,明星自然不会接见这种不懂事的女儿,女儿却还在吵闹,父亲心力交瘁,不堪重负,跳海自杀。面对父亲的冰凉的尸体,这位女儿却无动于衷,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丝悔意!这位父亲可能至死都没有明白,这杯苦酒实在是他自己一手酿造的啊!

2、学校德育缺乏感恩教育。多年来,学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有限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和育人之间远远地向教学倾斜,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被评为校、县乃至市“三好学生”,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范围。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与学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

项重要内容,但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这是学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感恩意识”淡化的不良影响。由于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今社会“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了匮乏的状态,金钱和利益的诱惑、自私与自利的贪婪不仅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且蚕食着人们的良知,给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例如,北京保安冯志飞为救一落水女子被河水吞噬,面对逝去的恩人,获救女子反问“谁让他救我的”?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救了19人,有的获救者不但不感恩,反而还说救人者是为了奖金;沈阳一名17岁的少年韩磊,为了救一名溺水的20岁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获救者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英雄家属明确表示不要赔偿,只希望对方能提供证明,可获救者始终不肯露面。丛飞救助了100名多残疾人和贫困大学生,然而当他病重时,有一些曾被丛飞救助过的人明知丛飞病重却不来看望他,没有半点感恩之情,这是何等的悲凉啊!„„这样的社会环境怎能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呢?

三、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知感恩,是人格的缺失,心灵的荒芜,情感的窖藏;不加强感恩教育,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将没有健全的人格,他们将感受不到人生的幸福,体会不到人生的快乐。

其实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知恩图报的民族,而在这众多的美德之中,知恩报恩可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突出的一种美德,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韩信报恩”的故事相信大家也烂熟于心。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年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洗衣服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将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故事则更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对刘备忠心耿耿,为蜀国出生入死;刘备死后,尽管后主“乐不思蜀”,诸葛亮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知恩报恩方面,古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然而当今社会,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缺失、情感缺失和信仰缺失给社会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的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控。像开头我们所提到的颜某、徐某、王某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们要对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感恩文化”,让青少年一代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否则,青少年一代的人格将不健全,他

们将感受不到人生的幸福,体会不到人生的快乐,同时,知恩报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得不到传承和发扬!

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感恩教育,马克思曾经说过:“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良好的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的确,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感恩教育。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谁都有窘迫的时候,窘迫的时候施人以援手对被救者是一种帮助,对施救者也是一件乐事。中国有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且明白的浅显道理,可是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看来却是如此的难以施行呢?为什么不断出现被救者冷漠绝情的声音?为什么知恩、报恩的声音越来越少?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也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一些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只要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一代不知感恩,我们的祖国就没有未来,我们的民族就没有希望。还是让我们 先来读一封《伤心老爸给儿子的一封信 》吧。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里几代人唯一的一个大学生之后,我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扛着行李陪你到大学报到,到挂蚊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三封信,加起来比一封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你恋爱了,你一封又一封的催款信接连而至,言辞之迫切、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毕业之后可以当一个优秀的讨债人!

当时,正值你妈下岗,你老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来对付生你养你爱你疼你的父母。虽然我得知真相后并没有发作,可我一想起这件事就痛苦、失眠,成了我的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伤心老爸读了这封信,谁不会为这位老爸动容?谁不会为这位儿子的不孝而气愤?古语云:“爱由亲始,亲亲而仁民”。一个人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必须是从爱父母、爱亲人开始的。一个人如果能对他人、对社会、对父母、对老师、对朋友永存爱心和感激之情,那么他每时每刻都会得到爱和情感的回报,他的一生将充满快乐与幸福。反之,一个连父母都不懂得孝敬、连亲人都不懂得关爱的人,走向社会,他肯定不会帮助和关心他人,同时他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前苏联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

族。”是啊,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如果人人都成了“孤家寡人”,人人都变成了冷血动物,我们的社会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有未来和希望吗?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加强感恩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第五篇: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策略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长辈、老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没有一颗会感恩的心,因此,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具有感恩心是社会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因为,只有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从学生身边开始。学生的情感来源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从抓住学生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让学生在参与感恩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付出情感的快乐。如,给父母做一次家务,在父母伤心时学会安慰父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学生去学会关心别人,这里包括关心他的老师、同学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们体验到付出真情的快乐。

二、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建立以感恩为主旋律的班级文化。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吸引许多学生,使大家自觉不自觉地遵守一个良好的传统。所以,我借助班会、晨会开展了多种形式多样感恩主题活动。例如,借助母亲节,我让大家选择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母亲。有的学生说勤奋、唠叨,有的学生说母爱、勇敢,有的学生说体贴、无微不至等等,在这些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中,包含着孩子们对母亲的爱。其实,活动的本身已经帮助孩子拾了就在他们身边的最朴实的情感———母子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重温这种情感,唤醒孩子们那颗感恩父母的心。同样通过这样反复的教育,使得弘扬感恩情怀也成为我们班级的主旋律,这也很好地抵制了一些不良的思想,教育了更多的学生。

三、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学习祖国悠久的文明史

其实,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早已经渗透着感恩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羊跪乳,鸦反哺” “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等,在这些传统美德中渗透着感恩情怀。让学生多读,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也可以很好地熏陶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四、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大感恩情怀,所谓大感恩情怀,是指感恩对象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人,还应该教育他们要心怀祖国,懂得感恩社会和整个民族。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让他们知道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和不断努力,等到将来学有所成,才能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感恩,它能让学生身心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然,它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美化生活,它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处事之道和做的境界。

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