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运动和日常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24-82955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9 01:11: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运动和日常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和日常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生命在于运动是老幼皆知的常识,运动不仅锻炼肌肉、骨骼、内脏,还可以提高智力,陶治心境。各种烦恼和困惑可以在运动中抛弃,各种愉快和激情可以在运动中获得。但运动要讲科学,只有科学地运动才有利健康。包括有量有度,有规有律,有节有禁,适合自己,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应气候,适应环境,安全有序。

运动可以保持青春,运动可以延年益寿,运动可以祛疾壮体,运动可以益智提神。如果疲劳每天困扰你的话,只要你进行少量运动,不用汗水淋漓,就能够排除疲劳。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对那些声称一直很累的健康年轻成人来说,从低强度的训练计划中就可获得能量的增加。以下是所采取的方法:每星期三次以慢速踩固定式脚踏车,不需要每天训练,且不会过度强迫自己的情况下就足以减少疲劳。研究人员对36位年轻成人(平均年龄23岁)进行了研究,他们表示一直感到疲倦,但他们并没有慢性疲劳症候群或与有关疲劳的任何其他医学上的原因。在进行了不同强度的节奏运动后,两组都运动的人表示,他们的能量增加了20%;而低强度组表示,改善最多的是战胜疲劳的部分,那也许是因为他们运动的缓和步调不会让他们负担过度。

运动是否适量,标准主要看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60%~85%。由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所以选择最佳运动量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体力状况、健康水平、体育基础、生活环境、目的任务等不同情况来决定。检验运动量是否合适还可以看运动后人体的相对反应。比如可以参照运动状态下人的汗流量和轻松度。还可以留意自己的食欲、睡眠以及次日是否还有参加运动的欲望。相对而言,老年人在有氧运动的前提下可多进行手部的单项锻炼,增强人体的协调能力。小孩则要多做一些机械运动,如摆放积木等等,看似简单,其实能大大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手眼协调能力。关键要把握好运动强度,除了心率保持在适当范围,还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一般而言有氧状态下每次的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一旦过量,不仅无益,反倒可能损害身体机能。

运动对人身体健康很重要,同样饮食对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饮食得当助美丽。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

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保证身体健美除坚持锻炼外,还要有均衡的营养。营养学家和临床医师认为,有目的的偏食对人体会起到保健作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多提取一些可以补充有缺陷的一面的营养食物。身体瘦弱者,适当多吃瘦肉,鱼,蛋类,乳类,豆制品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同时也应注意脂类,多糖类及维生素,矿物质食品的摄入量,以保持营养的平衡。脑力劳动者。每天应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大脑对养分的需求,并适当增加含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禽肉、核桃、芝麻等。贫血患者。多吃动物肝脏和含氨基酸,蛋白质的水果和绿色蔬菜。皮肤干燥和粗糙者。多吃胡萝卜,番茄及茄子等蔬菜水果,避免摄入鱼、虾、蟹、酒等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运动和日常饮食对人体健康又和重要的影响,学习了运动与健康以后对饮食和运动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会对自己日常的生活有一个利于身心健康的安排,相信可以让我度过一个更高质量的大学生活。

第二篇:健康与饮食之关系

健康与饮食之关系

健康与饮食之关系 很多人都知道的健康饮食小常识就是:只有饮食健康,才能让身体健康。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民族素质。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饮食过度会因为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糖尿病、胆石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甚至诱发中瘤,如乳腺癌、结肠癌症等。不仅严重影响健康,而且会缩短寿命。饮食中长期营养不足则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饮食与健康是密切相连的,只有先保证健康饮食,才能进一步的保证身体的健康。病从口入,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可以看出,饮食对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啊。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个人也应该懂一点健康饮食小常识 健康饮食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l)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如果一天吃l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有些合适。(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3)不挑食和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时间挑食或偏食。(4)不暴饮暴食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任何时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饮暴食。合理的烹调方法保证饮食健康(l)主食的烹调:淘米时要轻洗,不宜次数过多,以减少维生素的丢失。米的吸水率在浸泡两小时后最大,所以,先将米浸泡两小时,然后再煮饭为好。米浸泡后煮饭,不但时间可节省 4 0%,米中的维生素 B;也只损失35%。最好采用炯饭或带水蒸饭,如做捞饭,米汤也应当饮用。(2)蔬菜的烹调:新鲜的蔬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多些,如蔬菜存放过久,则营养素会大量丢失。蔬菜宜先洗后切,烹调之前现切,这样可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切菜时可用手拉断者,尽量少用刀,因为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且要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蒸汽跑掉。炒菜时应尽量少加水,煮菜时应先将水烧开,然后再放菜。炖菜时在油中先加盐增强温度,或适当加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做肉菜时适当加一点淀粉,可以不可以保护肉中的蛋白质,不至使其过于变硬,既好吃、又容易消化。烹调时尽可能不用钢锅、铜铲。因为铜可以不可以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用铝锅烹调,维生素c损失最少。保证健康饮食还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过一个就关于中国居民膳食的八条要求,这八条要求就是:第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第二是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第三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第四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第五食量要与我们体力活动的水平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第六要吃得要清淡、少盐;第七如果要饮酒,一定要限量;第八要注意食物的清洁,不要吃那些变质的食物,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清洁为先这是很重要的。这些对于我们保证健康,都是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我们说“物无美恶、过者为灾”,医学健康中最重要的概念——平衡,对于我们做任何的健康的行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同样饮食也是如此。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水桶理论”,木桶是一块一块板箍起来的,桶里最高的水位只能达到最矮的板的水平。同样,我们饮食也是一样的,如果你饮食不平衡,有些东西缺乏,会影响你整体的吸收,因为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是按比例吸收的,所以任何环节出现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整体的水平,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求食物要多样、要丰富,也是同样的道理。除了以上这些要求,健康饮食还需要我们的长期坚持,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为了你的健康请养成并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第三篇: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

摘要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对自己运动经历过程中发生的一件或一类人体事件进行描述和分析。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运动应适当三个方面说明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 运动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科技的发达、生产和生活设施的日益自动化,客观上促进着人们的体育需要,主观上促进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向往;这种状况,促使体育运动的意义更加突出。进入新世纪,健康的概念有了新思潮。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的,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界定健康,即:健康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也就是说,人的健康是一个体系化的、动态的平衡体系,从完整人的角度来认识,寻求健康是一个不断进行和适应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总能达到或总能保持的静止状况。换言之,健康意味着不断适应变动不止的生物和社会环境。也就是说,人的健康是生

【3】 命运动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追求。

一、运动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一)运动有助身材完美

我身高154cm,而13岁的妹妹身高已达158cm。而且观察我的身体比例,腿不长。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因素包括人种、地域、民族、遗传、父母身高等。后天因素包括饮食营养、体育锻炼、作息方式等。

我的遗传基因还可以吧。父亲身高173cm,母亲160cm,在60年代出生的人中身高还是比较可观的。家人都知道,我小时候偏食,好静,不爱运动;而妹妹活泼好动,小时候楼上楼下地跑,喜欢做各种运动上的尝试。

我也切身体会到运动有助身体长高。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参加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引体向上、单杠悬吊、游泳,跳跃运动等真的很有必要。

(二)运动防止肥胖症

上面提到我的身高是154cm,上大学后,我的体重曾经增到55公斤。根据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参数及公式。

2BMI=实际体重(kg)/身高(m)

我的BMI值为23.19。而亚太地区的正常范围值是18.5~22.9;超重范围为23.0~24.9。究其原因,还是缺乏运动。到了大学,体育课只剩一星期两节,晨跑也没了。平时基本上就呆在寝室,大部分时间是坐着的,不运动。

肥胖者增加体育锻炼,不但可以达到增加体内脂肪的“支出”,使体型恢复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身体的各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体魄。

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脂肪代谢;

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减少脂肪在心脏、肝脏、血管中的沉积,减少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肌工作能力,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强了肥胖者的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力量,增加胸廓活动范围及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使气体交换加快,也有利于“燃烧”多余的脂肪。因此,增加运动是非常适宜减肥的好方法。

(三)运动能有效地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骨折的危险

有研究表明,肥胖容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气管炎等疾病。如果运动降低了肥胖程度,那么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了。

另外,美国政府曾发表一个报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减少患结肠癌的危险,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使妇女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险。

骨折是困扰中老年人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疾病。在英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70岁以上的妇女曾经骨折过。5%~20%曾经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在一年内死去,许多人长期残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美国,每年有25万人髋部骨折。

大量研究表明,负重练习有助于保持骨密质。经常参加运动者,尤其是运动员,其骨密质高于不经常参加运动者。经常参加体育括动可以使年老时患髋部骨

【2】折的危险降低50%。

二、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的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会使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等心理障碍的产生。而心理不健康会导致生理上的不适。于是出现了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

我在大一的时候不太懂调节,除了上课就宅寝室,结果在人际交往和能力锻炼方面都没有什么收获。这学期我选了网球课,平时有时间就和一些爱好网球的同学去打球,打球过程中,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在与朋友交流打球技巧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周末的时候去练瑜伽,在一吸一吐纳间所有的烦恼似乎都变得轻飘。

运动能消除疲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健身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

人们参加某项运动并坚持锻炼,不仅能使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而且会相应地掌握并发展一些体育技术技能。当取得这些成绩后.个体会以自我反馈的方式传递其信息给大脑,从而产生自我成就感的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譬如,锻炼者在运动中若能完成自己制订的运动计划。达到具体的目标,将会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具有很好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效果。

三、要科学运动

在我的体育活动意外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初中时练习跳台阶,因为我本身锻炼太少,以至于在运动方面缺乏感觉,所以练习时身体没平衡好,小腿前部靠近脚背的肌肉就被台阶棱角硬生生地撞出一道切迹。

第二个是大学的健美课,练习举重,大概10公斤吧。太逞强以致伤了右手腕,当时没有及时处理,一直到现在右手不能提重东西,打网球也是选择左手。有时候尺骨那块地方会痛。

分析上面两次意外,是没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方式。

因为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心肺功能和骨关节的灵活性都比较差,因此不宜一开始就大负荷运动,运动量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一般需要2~4周的适应过程。每次锻炼前应该做一些准备活动,如活动上下肢、腰部,使踝关节、腿部肌肉和肌腱充分活动开,肺的气体交换增加,心脏输出的血液增多,以避免肌肉、韧带拉伤和心悸气短。

当然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量过大会出现副作用。运动后肌肉不酸痛,睡眠、食欲正常。如果出现头痛、食欲不佳、失眠等症状,说明运动过量。每次运动结束后或运动间歇,做些走动、慢跑、深呼吸等节奏缓慢的活动,使心脏、呼吸、血压等尽快从运动状态恢复正常。体育锻炼一定要坚持如一,不能想练就练,不想练就不练,练练停停无益于体育锻炼与健康。

四、结束语

体育运动追求着身体的乃至精神的和社会文化的健康。人类是生物的存在,生命的存在,同时又是历史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体育运动与人的健康关系中,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多元综合性。

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的身体强壮、健美,使人从外在形体和内在生命素质上,透射出对生活追求的勇气和智慧;同时,它为社会输送着活力,以其不可替代的方式导引人们塑造自身,塑造生活。

参考文献

【1】《体育运动与健康》,唐克非,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第6卷,第3期,2009.【2】《浅谈体育运动与人体健康》,白剑峰,临沂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山东临沂,276005.【3】《体育运动与人的健康素质初探》,田珊,体育与科学,第24卷第2期,2003年3月.【4】《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鹏飞,文教资料,2009年9月号上旬刊.

第四篇:《饮食运动与健康》小论文

饮食、健康与运动的关系

110714137

杨佳琪

老师经常说一句话,现在是用健康去换钱,将来是用钱来买健康,但到那时就为时已晚。健康一去很难返,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要善待我们的身体,从前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会带给我们跟多的财富,这财富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因此合理的饮食、运动对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看法从色香味到注重食品的健康问题人们一直追寻一种好吃吃好的健康理念。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适当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丰富的维生素保证生体的健康,维持生理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充分的水分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运行。

饮食中遵循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分,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结构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因此饮食必须由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合理的的饮食是保持我们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当的运动促进我们健康的另一个方法,科学的运动不仅能塑造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身材呢,也能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提高对坏境的适应能力。合理的科学运动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方法,并能起到防止疾病的作用。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能达到“健身、键心、健美”的效果。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对骨骼的血液供应,同时,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也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良好刺激作用。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动作机能和心脏循环系统的机能,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能增进体质并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增进了健康,强壮了体格身体的各个组织系统在中枢神经支配下,承受外界刺激和协调各组织系统的能力得到增强,因而使有机体得到锻炼,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体育锻炼不一定要每天进行,一的星期锻炼3到4次就行,但一定要注意定时定量。

在我们注重饮食与运动的同时,也要注重我们睡眠的质量,充分的睡眠使我们的头脑时刻保持清醒,能让我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大脑在睡眠状态下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储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与健康的运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构建我们健康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时刻充满活力,让我们有充分的精力去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第五篇:浅析饮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浅析饮食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姓名:张浩

班级:2014级动医八班(学号:***)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开始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认为不仅要吃饱,还要兼顾营养,吃出健康和品味。对于一日三餐的要求也有了大幅的提高,食物的营养成分越来越精细化。但是,伴随着我们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每日运动量的减少,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肥胖症人群、亚健康人群、“三高”人群等的出现。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对平常的膳食多加关心,多作充分的了解,让我们可以吃得更加健康。

关键词:饮食;健康

根据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地球上从人类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三百万年了。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饮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从远古人类的茹毛饮血到现代科学技术对饮食的加工,人类的发展史就是饮食的发展史。饮食的变化推动着人类的发展。考古发现180万年前(西侯度)和170万年前(元谋)的两处用火遗存,证明了中国古人类已经发现、利用并能够保存火了。而50万年或6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炭屑和许多被烧过的骨头、石头和动物化石,均表明当时的人类学会了利用自然火制作熟食[2]。火的使用,使人类开始了熟食的时代。人类用火熟食,使食物营养易被吸收,对人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使人变得更聪明,也使人更加强壮,更能适应当时的复杂环境[3]。对火的利用,帮助人类走到了现在。

现代营养学认为,所谓营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取得为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类物质,即营养是人类摄入、消化、吸收、利用实物中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状态的过程。营养素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它们既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如供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等,在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共同参与生命活动[4]。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必须的所有营养素;人每天必须进食多种食物,才能摄入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宜的营养素。如果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过量,就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导致疾病的发生。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5]。医学健康中最重要的概念——平衡,对于我们做任何的健康的行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同样饮食也是如此。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水桶理论”,木桶是一块一块板箍起来的,桶里最高的水位只能达到最矮的板的水平。同样,我们饮食也是一样的,如果你饮食不平衡,有些东西缺乏,会影响你整体的吸收,因为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是按比例吸收的,所以任何环节出现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整体的水平,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求食物要多样、要丰富,也是同样的道理[6]。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7]。这种配餐方法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1)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有许多人不按这个比例安排一日三餐,造成晚餐吃得过饱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2)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饮食卫生。三餐时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3)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要做到杂粮与精粮的平衡;干、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荤素搭配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种菜所含的营养素更为全面、合理。总之,食物不要单一[8]。

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另外,为满足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荞麦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9]。

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10],这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化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待热度日渐高涨的饮食“西化”误区,不能再沿着错误的道路盲目走下去了。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对我们来说实在的太重要了,面对现代社会不断涌现的各种各样的食物,人们已不再是以前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了,所以,只有合理搭配饮食,我们才能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有林.食品科技史中的四个里程碑[J].上海:上海食品研究所.1998 [2]胡季平.早期人类的饮食平衡[J].上海:上海食品研究所.1998 [3]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熊四智.饮食结构的见解[J].四川:四川省烹饪协会.2007 [7]王维群.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尹明静.饮食与健康[J].社区医学杂志.2007 [9]陈金兰.平衡饮食与健康[J].2005 [10]杨振东.饮食环境变化与健康[J].2003

运动和日常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