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优化教学三要素
编辑:花开彼岸 识别码:24-88186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2 01:13: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优化教学三要素

优化教学三要素,把创新教学落到实处

大板桥中心学校

王朝润

创新是一个民族最优秀的品质,有了创新才会有发展。在一个人的能力素养中,创新能力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但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逐步培养积累而获得提升的。

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创新教学已是人们茶余饭后、课堂内外耳熟能详的事。走进课堂,我们发现创新教学还存在“昙花一现”、“灵光一闪”突出“一招半式”的现象,甚至一些老师认为创新教学不过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而已。那么,怎样做创新教学才能恒久弥新获得深层次的发展呢?我想最根本的办法是:优化教学三要素,把创新教学落到实处。

教师、教材、学生是构成学习活动的三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紧扣三者,创新教学才有其可能,成其必然。

首先,要当好创新教学的缔造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要发挥引领创新实践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意识。一位教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思辩,以旺盛的精力投身创新实践,以独到的眼光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举,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看到自身的创造潜力是增强创新意识迈出的关键一步。有的老师善于语

言描述,有的老师精于书画,有的老师擅长动手制作,还有的老师长于逻辑推导……在教学活动的预设环节中就应该考虑运用这种优势潜力。例如,我校赵老师是一位画画高手,一次在上“多种多样的花”一节内容时,教学过程中他不时在黑板上几笔勾勒,各种各样的花就惟妙惟肖地展现在黑板上了。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个个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很快掌握了各种花的特征。同样,在“可能性”一节教学中,李老师制作了大量图文并茂的练习题卡片,也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两堂课,教学的氛围和效果都挺好。

另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教学的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思考,教师应具备五方面的素养:

1、设计水平

2、引导水平

3、情绪状态

4、认识水平

5、思维水平。深入研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师应必备的素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启发,反对注入。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美教育时曾明确指出:“美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启发式,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灌输式,这个名词也许不太好,不过实际是这样的。”此评价可谓一语中的。自古至今,我们的教育都是重灌输的教育,死记硬背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的学者提倡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他们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

是另一种方法的不足所在,反之亦然。倘若能利用多种方法之间的这种互补性,并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配合使用,一定能取得开发智力的良好结果。要着眼于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形成的偏重于记忆、理解、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偏重知识传授、偏重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体现21世纪教育理念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为学生具有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有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打基础。

再一方面,要形成创新的风格。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但有一种风格是大家应该共同拥有的——那就是不断创新的风格。一位教师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不局限于教材模式和现有的教学条件手段,而是多种渠道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新形式,带给学生一堂堂新颖而富有创新趣味的学习课程,本身就是对教学的传统意义,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理念的超越。学生是极富好奇心的,受此影响,可能不经意间已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创造智慧的种子,会在未来的学习成长中开出灿烂的创新之花。

其次,把教材用活。教材是学习活动的依据和影子,“吃”

透教材、用好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如语文课堂上还存在着缺乏思维层次的以读代讲;数学课堂上刻板地执行教材,缺乏根据学情重组教材的改革大气;英语课堂还有运用一成不变的游戏机械操练的现象。在这样教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单调,缺乏个性,长此以往其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定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削减了。创新素养课程的教学重在参与,重在实践。教学结果不能满足和局限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的标准答案,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

这里讲的“吃透教材”有些特别,一是指在明确了教学内容、目的、重难点、思路方法等的基础上理清教学需要,从而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准备教学用具,并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具的收集和制作,甚至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参与运用。

二是梳理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价值。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是教学的主线。创新性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着问题展开,创造性的参与强调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觉察、问题的系统提出和共同的理解。

创新性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一切知识就都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实效。问题不

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前提,而且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能成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思维,并提供创造的可能目标和突破口,进而促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比如“多边形面积整理复习”时,可引导学生提出这样问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否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疑问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新启发思维的问题情境,这时学生的想象力最丰富,创新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望最强烈。在这种状态下去掌握知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创新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主动探索的精神,是一种推

陈出新的能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

再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创新教学理念的体现者和实践者,强化教学主体的参与意识极大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效地参与是以个体对正直和尊严的渴望,以采取主动的能力为先决条件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并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关键在于教师。创新活动是一种需要高度自主探索精神的活动,而这种精神萌芽于主动学习。学成于思,思成于疑。现代心理学表明:激起学生能使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因学生学的是代表科学和真理的教科书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产生的后果是学生的创新、好奇和探索的内在动力减退直至消失“新基础教育”理论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提高学生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来研究,课堂的主动权不能垄断在教师的手中。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把平行四边形沿底边上的高分割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时,有个同学提出了疑问: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能否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而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呢?我没有给出结论,而是让这位学生到讲台前说出道理,并让他带领同学动手操作。最后发现,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侧边作为底,沿这条底边上的高分割拼凑后,得到的结论与这位同学所想的是一样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进一步激励了创新意识。近言之,一题多思,精益求精;远言之,培养了学生敢于越出常规,探索新的方法,善于创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于继承,必须勇于创新与突破。

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层关系:①教师讲授与学生接受的关系;②整体推进与个别化的关系,既要保证班级整体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又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分类地推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③学生参与过程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上述关系处理好以后,关键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如果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那么将会对增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提供很好的动力。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前台。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习的任务与学生学习的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用一种平等合

作的态度和语气与学生共同商讨某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形式,使学生体验到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②要注意个别差异,尤其是对那些主动参与意识差的学生,应热情鼓励他们,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帮助他们改正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方法,使他们及时走出学习和发展的困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③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表现在很多方面:好奇心强,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勇于探讨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不固执己见;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低头等。

从“教的行为、学的行为、互动行为、教材的优化利用”去分析课堂教学能否在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教师是否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互相渗透和多边互动的思想;是否树立基础教育为人生打基础、为创新奠定根基的思想;是否有创造性,是否有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实现优化教学三要素,把创新教学落到实处。

第二篇:浅谈一下新站的优化工作的三要素

浅谈一下新站的优化工作的三要素

整理:微博控必上微博论坛

对SEO这行业来说,入门相对是比较简单,可真正深入了解SEO的却是经验和实践。随着网络营销竞争越来越激励,这就意味着竞争对手不断的给我们施加压力,意味着我们的工作量日益增长。SEO的工作究竟是难是易,在此,浅谈下SEO工作的要素,相信我们会对SEO有更深的体会。

一:时间

时间是速度,时间是力量,时间就是SEO最重要的资源。如果SEO工作者浪费时间可以说是自取灭亡,我们每时每刻在跟时间赛跑。相比竞争对手,我们可以输在起跑线上,但不可以再浪费时间,因为今天对SEO工作时间的浪费,很有可能造成明天被竞争对手淘汰。如果说,对一个新站进行SEO,那么竞争对手都是老站,权重相对都比你站高,一开始,时间就拉开了距离。一天的原地的踏步就等于再拉远一天的距离,如果此时你还忍心浪费时间,那不是自取灭亡吗?

二:积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就事业离不开积累,平时学习更需要积累。同样,影响着网站排名的外链跟内容更是要慢慢的积累的。大家都知道,特别是网站外链,不是三天五天就可以把外链强大起来的,需要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急功近利猛速增加外链,会让搜索引擎认为是作弊行为,那是自讨苦吃。网站内容也一样,不是说一下更新几十篇到网站上,让搜索引擎慢慢收录,那样只会让网站在搜索引擎中排名掉的更快。网站内容也是要每天定时更新慢慢积累的。总之,当我们SEO查询竞争网站,发现对方的外链和收录如此强大,记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坚持

古人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到坚持,相信大家心里都懂,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意志去坚持方能成功。这并不是说废话,SEO并不是十天半月便能有成绩,往往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未必能见效益。这是在考验我们耐力和坚持。一旦选择SEO,等待我们的便是持之以恒。包括前面说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的积累外链和内容,方能有成功的机会,否则,一切都是前功尽弃。坚持下去以后,那就是我们的资本

第三篇:《地图三要素》教学设计

1.2《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绘制学校地图,掌握并理解地图的三要素。

2.通过绘制学校地图,掌握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3.通过绘制学校地图,掌握地图上图例和注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3、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

4.熟悉图例和注记

2.教学难点:

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利用谷歌地球展示出学校的全景俯瞰图,根据全景俯瞰图画出学校的平面地图,在绘制平面地图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地图当中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通过实际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精神

地图的三要素

在讲解制作地图的步骤时逐步启发 方向 比例尺 图例注记 多媒体展示: 教师总结(思考

启发式学习。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简单

教学反思

第四篇:绘本教学三要素

我眼中的‚绘本教学‛

在经历了一次次有关‚绘本教学‛的培训学习之后,我从最初的对‚绘本‛非常模糊的认识(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到如今的对绘本形成一些自己的理解、看法以及感受,特别是参加了由温州市戴仙仙老师组织的关于绘本教学的市级优质课评比以及温州一幼的‚绘本教学‛特色展示这两次的隆重而又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就像是接受一场特大的洗礼,一些关于绘本的疑惑、思考随着省幼教专家虞莉莉老师和戴老师的专题介绍而显得逐渐清晰、明了。戴老师对绘本不是单独切割开来的,而是跟纲要的联系、跟语言教学的关系、跟早期阅读的一致性谈起,帮我们理清了思路,也讲授了在绘本阅读中秉承的几个策略、原则、规则和教学链的概念。现加以自己的理解,整理如下:

一、绘本的概念

●什么是绘本。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

●绘本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使师生共同进步的活动。

二、绘本的特点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

●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

●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

三、绘本教学的目标:(即三要三不要)

‚ 三要‛:

●要激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

●要关注自主阅读的培养,重视对孩子读图、看图、阅读图的技能(关注到绘本的特质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绘本是文化传承的通道,要培养孩子的智慧

‚三不要‛:

●不用怀疑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是看绘本的天才

●不必强求完整的故事内容

●不必强调深奥的道理(随机渗透)→因为绘本不单单只是一个道理,隐含在里面的教育意义很多很多

四、绘本教学的教育意义

《纲要》中指出:‚把阅读纳入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所以,开展绘本教学的意义是很大的:

1、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和对书的一种感悟能力。

2、培养儿童观察图示和以图示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3、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学习行为。

4、得到相关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经验。

5、培养幼儿的图画和文学的审美情操。

6、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7、培养幼儿爱书的习惯和规则。

8、让孩子懂得什么是互动学习。(听取别人信息、补充别人的信息、传达自己信息)

五、绘本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整合性原则:幼儿经验与教师经验的整合;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整合;自编故事和文本故事的整合;多种手段(学科)的整合;生活中渗透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学校和亲子阅读的整合。

●互动性原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家园互动。

●提升性原则:儿童阅读经验梳理应用。

六、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多种课型

自我赏读:让孩子自主选择绘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与画面自我赏读,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积累文学的语言。

心动辞发:可以仿照文本中的句式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想象世界,可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精彩教学片段例举:

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阅读课上有这么一个环节。

师:静静地看看这两幅画面,哪些地方让你心动。

幼:大兔子抱着小兔子的动作让人感觉就像抱着一件宝贝。

师:小兔子就是大兔子的宝贝,你能从大兔子的动作中感受到这一点真好!

幼2:小兔子已经睡着了,大兔子疼爱地端详着它,大兔子看小兔子的眼神很让我感动。

师:妈妈也经常这样疼爱地端详你,是吗?

幼3:小兔子睡着时的动作让我感觉在妈妈身边很安全也很幸福。

师:是呀,你看它敞开两臂,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师:此刻你想用一句怎样的话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幼:我爱你从山的这边到海的那边。

幼:我爱你像海那么深。

幼:我爱你像草地那么大。

2、表演型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对话丰富的绘本适合进行表演型的阅读。除了绘本中的故事,老师当然也可以鼓励孩子在适当的时机将他们创作的故事以各种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充分发挥孩子的表演天份。

表演型的绘本阅读课一般结构为:

情节表演:以表演的形式展示整个故事或重点片段的情节。本学期我带我的学生们共同阅读了杨红樱亲子绘本故事‛之一的《巧克力饼屋》,当我在读到‚老鼠叽叽和老鼠吱吱也想到巧克力饼屋里来,可他们才不稀罕做香香、甜甜的梦呢,他们是想来偷吃美味的巧克力饼的。‛这一段时,设计了这样的创造性角色对话表演:

教师(把一位幼儿拉到一旁,偷偷地):‚叽叽,我想吃香香甜甜的巧克力饼。‛

幼儿(机灵地接着‚吱吱‛的话):‚我也想吃,等他们睡着了,我们去偷吃好不好?‛

教师(一脸担心地):‚好是好,可万一被他们发现了怎么办呢?‛

幼儿(拍着胸脯,自信地):‚没问题,我们老鼠是最机灵的,晚上,你把风,我去偷。‛ 在这样的表演中,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总能让老师惊喜不已。

3、想象型

想象是绘本的特质,想象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想象型的课是相对于赏读型与表演型而言,想象占了特别大比重的课,适用于想象奇幻的幻想类的绘本。

想象型的绘本阅读课一般的结构为:

赏读封面

猜想故事:幻想类的绘本,图画往往很能引起孩子的共引发孩子的想象,阅读伊始,赏读封面,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

读文赏图

想象体验: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驰骋千里,上天入地。在想象空间大的地方可以先让孩子想象再读故事,情绪色彩浓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由图画想象人物的心理。回味细节

再现情节: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前后对照着品 味细节,以产生心灵的顿悟。联系生活

满足想象:绘本的故事与图画会自然引发孩子的天性的幻想,令他们浮想联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充分交流,以满足孩子天性的爱幻想心理。典型教学设计例举:

绘本:《贝尼都会干什么》

1、赏读封面:

(1)出示绘本封面:

封面上这个男孩叫什么?除了这位可爱男孩贝尼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呀?

(画面上有:正滴着水的水管子;贝尼头上戴着的插着羽毛的奇特帽子;脖子上挂着一架望远镜;手上拿着的手电筒和潜水镜;虎斑猫;沙发;贝尼还穿着一双散了鞋带的鞋子……学生看了以后一脸的迷惑与好奇。)

(2)这真是一幅奇异的画,小朋友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个究竟了吧,那就一起出发吧!让我们轻轻地打开第一页:咦?你看到了什么呀?(一条长长的鞋带)再来看看书的最后一页:你又看到了什么?(也有一条长长的鞋带)

(3)看来这两条鞋带很重要哦!猜猜:这鞋带和贝尼有什么关系吗?(生自由猜)

2、读文赏图 想象体验

这条神秘的鞋带就带着我们拉开了故事的帷幕——

3、细节回放 情景再现:

(1)故事讲到这儿,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要不咱们回过头来再去看看,仔仔细细地观察一番,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

(2)图画回放,边观察边讨论

(学生逐渐醒悟:故事讲的是贝尼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玩的一个幻想游戏。)

(3)再次出示绘本封面

(学生进一步领悟到封面中出现过的东西都是贝尼游戏时所需要的道具,原来贝尼小朋友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些暗示呀!)

4、联系生活 追忆过去

(1)看着贝尼和他的小伙伴玩得那么开心,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些游戏,想听听吗?

(师回忆童年时的快乐游戏:披着毛毯扮大侠在床上演斩妖除魔的独角戏;伸直双臂俯身飞奔,像超人一样在低空滑行;冒着‚枪林弹雨‛在椅子、凳子、桌子构筑的‚战壕‛中冲锋陷阵;骑着椅子大喊着‚驾驾驾‛……)

(2)你的眼前一下子蹦出好多小时玩过的有趣的游戏了吧,那行,赶快找到你的好朋友,尽情地聊聊吧,要是聊得兴奋了,甚至还可以演一演。

(3)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真得好好感谢贝尼,是贝尼让我们重温了过去那美好的时光,相信那么美好的一刻定会在我们每个小朋友心中永远珍藏。

快乐阅读,让我们的教育回到母语,回到儿童,回到生命,回到生活。

五、绘本教学三要素。

(一)发现。

由于绘本的特殊性,所以每一个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为我们的孩子献上了精美的‚食品‛。这就需要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1.发现封面(包括腰封)。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发现发现作者名,译者名,出版社名,主人公(年龄性别衣着神态动作等),背景(如《爱心树》封面那棵树上写着的英文字母‚The Giving Tree‛的含义,《风到哪里去了》封面上月亮群山小鸟房屋雨点代表的世间万物)等都有助于孩子对绘本的理解。腰封上有时会有对作品的评价或对主题思想的提示,(如《爱心树》腰封上有2005十佳童书,美国教育部百部最受教师孩子喜爱的书之一。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等),由封面中的 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

2.发现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例如《花点点和鳞片片》环衬是许多不同条纹和颜色袜子,左右可以找寻配对的那只;又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环衬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

3.发现会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有时还有作者绘者的简介及本书获奖记录。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还会讲故事。(如《活了一万次的猫》扉页的虎斑猫与封面略有不同,仿佛在告诉着什么。又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扉页图画暗示着大小兔子快乐玩耍,在精神得到满足后才有了下面小兔的提问。)

4.发现正文毋庸质疑。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教师不要把故事情节一股脑儿全盘托出,要积极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如《爱心树》发现树的姿态语言《彩色的乌鸦》,每只乌鸦色彩的区别和表情的变化,《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中小男孩的表情,《藏起来的礼物》中角落里关注女儿的妈妈,《轱辘轱辘转》每一页都躲起来的米粒大小的金虫子,欣赏图画的同时关注画中画等)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驰骋千里,上天入地。在想象空间大的地方可以先让孩子想象再读故事,情绪色彩浓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由图画想象人物的心理。5.发现并未结束的封底。

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因此绘本的封底不容错过。封底很有‚看头‛——大部分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如《神奇的蓝色水桶》草地上遗留下来的充气鲸鱼,《失落的一角》抬头期盼的一角等)

(二)思考

洛克曾说‚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因此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1.思考的内容(1).对图画语言的思考(2).对文字语言的思考(3).对图文结合碰撞产生的新语言的思考。2.思考的技巧(1).朗读引发思考的技巧

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书写方式,认识生字新词,并熟悉语法。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也等于提供孩子欣赏创作风格,了解情节铺陈,认同成功角色的机会,这对于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倾听故事的机会越多,其生活经验与知识领域自然随之扩展,影响所及,形成个人的思考与判断。

有效朗读思考故事的指引: 朗读过程 提示

朗读前

*呈现书的封面并探讨封面插图。

*鼓励孩子预测该书内容。

*与孩子讨论该书的作者及插画家。

朗读中

*呈现书的每一画面。多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鼓励孩子在朗读中积极反应与评论。

*故事的表达及内容详细度配合孩子理解能力的需要。可以伺机变化音量、语调、语气,辅助动作、神态语言、使故事生生入扣。

*故意犯错引起注意,偶尔提问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及诠释。在故事的精彩、关键处、转折处,引导孩子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

*保持眼光的接触并留意反应。当孩子一脸茫然时,改变方式重述故事。

*设计简单的活动使孩子参与其中。如请学生分段朗读(齐读或个别读交互应用)。

*运用孩子的疑问引发思考与讨论。

*比较阅读。可以与其它绘本作比较性阅读;也可前后对照着品味细节。

适合朗读的绘本则为具有以下特征: 1.词句优美。2.插画内容丰富。3.具有猜测效果。

以上三点特征,大部分绘本都具有。

(2).讨论故事引发思考的技巧

讨论故事是儿童文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可通过二三人、一小组或整个班级进行。讨论故事可以建立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对老师而言,讨论故事可以了解孩子看了哪些书,对故事的了解程度有多少,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对孩子而言,讨论故事提供一个合作思考的机会,他不仅帮助孩子确认、扩展及修正个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在成人的引导下,培养倾听、发问与表达的技巧,学习说理与思考,建立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系统。

讨论内容 讨论技巧

* 可做段落大意的讨论。

* 于进行下个段落阅读之前,可先行预测下段内容。

* 读完全文后,做主旨讨论。

* 学生提出问题。

*语言简洁完整(一至三句话表达)

*将学生问题抄写于黑板,写上提问者,将问题性质相近的归在一起讨论,避免讨论时间不足的困扰。(此时宜注意训练学生要能完整表达自己想问的问题)

*请学生一一发表对问题的看法。

*老师做归纳与整理

3.引发思考的案例

案例一《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故事梗概:鼠小弟看到大象,长颈鹿,犀牛等动物运用各自的本领摘到了苹果,就很羡慕他们,最后他和海狮合作摘到了苹果。

一、看图,出示题目,请同学就题目质疑

二、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出示第一副图(大象摘果),问:如果你就是鼠小弟,看到大象摘苹果的情景,会怎么想?接着让孩子试者拉自己的鼻子,什么感觉?

三、看图。小组猜:长颈鹿,犀牛,袋鼠各自会采用什方法拿到苹果?反馈后出示图,看看谁猜中了,让孩子感受猜的乐趣。

四、串讲故事。请孩子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按照谁来了,他是怎么摘到苹果的,鼠小弟又是怎么想的?各选一个代表上台即兴串讲。

五、师生角色分配,老师采访受伤的鼠小弟后,出示图(海狮来了)。同桌分角色念,师生对念绘本中鼠小弟和海狮的6次对话,接着再次猜猜海狮用什么方法帮助鼠小弟摘苹果?

六、一图多猜,看海狮和鼠小弟最后的快乐情景,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案例二《树逃走了》

故事梗概:一棵住在城市里的行道树,因不堪忍受人们忽视及城市脏乱而逃走。许多人发现后,大家开始意识到树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营造大树喜欢的环境于是,树回来了,城市变得美丽而有朝气!

利用power point 来说故事。

一、封面引发的思考:树为什么要逃跑?

二、正文引发的思考。

1. 这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你是否喜欢。2. 大树在做什么,它想做什么?

3. 老婆婆为什么等不到鸟来吃饲料?牵狗小孩的梦想是什么? 4. 大树不见了对城市有什么影响?他们想到了什么? 5. 大树为什么不想回来? 6. 你会怎样打扮街道?

比较第一页,那些地方改变了?你想来住吗?

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再现情节,通过思考感悟绘本以产生心灵的顿悟。当阅读把思考的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三)、表达

人材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如何在挖掘绘本本身的魅力同时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呢?阅读绘本,应该给每个孩子创造表达的舞台,世界上最好的‚绘本作家‛应该是孩子。1.表达的内容及形式 表达内容 表达形式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现场情景再现。

*回顾故事内容(角色、情节、情境、问题、解决方法等)。

*协助孩子将主角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作连结。

*配合故事内容,设计延伸活动。(1).语言表达。

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

(2).文字表达。

改写故事结局或改编故事情节,在扉页处写前言,写信给书中人或作者,谈谈阅读的心得经验等。

(3).图画表达。

学画书中图画,布臵学生完成绘画日记或伙伴合作制作绘本。

(4).其它形式

以上三种结合,班级家庭交流分享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

(1).语言表达。

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2).文字表达。

改写故事结局或改编故事情节,在扉页处写前言,写信给书中人或作者,谈谈阅读的心得经验等。(3).图画表达。

学画书中图画,布臵学生完成绘画日记或伙伴合作制作绘本。(4).其它形式

以上三种结合,班级家庭交流分享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

2.表达的案例

(1)不同的绘本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如读《泰迪熊搬家记》,可以学画地图;读《泰迪熊的溜冰派对》,可以让学生自己筹备开派对;读《别再亲来亲去》,可以续写故事;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可以演故事;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读《嘟嘟与巴豆》,可以学习写信,介绍各地风土人情等。

(2)同一绘本表达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窦桂梅教学《我爸爸》后的延伸 1)用简笔画,为你爸爸画一张像。2)用笔,为你爸爸写上一句话。

3)或者也像黑板一样,画一个网络图也可以。(可作品示范)4)注意爸爸的友情提示。(‚……像……一样……‛;‚……像……一样,也像……一样……‛,用上更好。)

5)当然,你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也可以。

(3)有些绘本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树逃走了》 位臵 实践内容

室内

画家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室外

学校哪棵树开花,哪棵树最大?找找,哪棵树想逃走。从树的生长状况揣摩树的心情。填写实践记录表格

室内

分享,评价,激励。

小绘本中的大智慧

——谈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

西天目告岭小学 李琴

[摘要]:‚绘本‛是一种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本文通过绘本阅读的意义,绘本阅读的方式,及绘本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深情导读,激发兴趣;引导猜想,激发想象;指导看图,教给方法;品味语言,感受积累;联系生活,感悟内涵这几方面对低年级绘本教学进行了研究。[关键词]:绘本阅读;绘本漂流;指导策略

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托尔斯泰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这一至理名言,我想谁都不会质疑。新课标也进一步明确了阅读量,并且指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课程总目标‛中,更进一步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是五万字以上。‛由此可见阅读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持续性差,认识的字又有限。根据低年级儿童认知的特点,低年级的阅读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页码不要太多,文字量适中,最好图文比例兼半,字号大而排版 宽裕,可以让儿童一气呵成,连贯读完。而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它是由文字和图画合成的一个复合文本。它一般一个故事都在三十个页码左右,每一页都以图画为主,文字大,形式有趣,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所以深受儿童喜爱,绘本阅读也成为低年级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首先,绘本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刚迈进校门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绘本版式精到,绘画精美,构图独特,色彩明快,首先在视觉上引起孩子的愉悦情绪。绘本中的图画,多数是世界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如五味太郎的《鲸鱼》、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诺尔曼〃荣格的《第五个》、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等等,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素描,或手绘,或线描,或剪贴,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场场美不胜收的‚视觉飨宴‛。《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狐狸狡诈、贪婪的眼神让孩子紧张;《月亮的味道》中凹凸不平、薄薄脆脆的大月亮让孩子咽口水。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在玩;与其说是享受文学,不如说是感染美学。阅读兴趣有了,就能轻轻松松地走进阅读,快快乐乐地走进文本。

其次,绘本贴近儿童的世界。在绘本中,儿童文学作家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孩子熟悉的语句结构以及令人着迷的情节将主题巧妙地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孩子熟悉的小动物、小玩具、和自己同龄的伙伴;故事的情节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甚至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件。《鼠小弟的故事》之所以一版再版,就是因为它不是以说教的方式、从成人角度来编造的故事,它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相链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引起了孩子的共鸣,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生活。绘本是孩子看得懂的书,更是孩子心灵认可的书。

第三,绘本为孩子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绘本中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图画给孩子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会不由自主地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第五个》一书,受伤的玩具一个挨一个走进那道门,门开后,它们又光鲜地从门里出来。门后面究竟有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奇思妙想伴随着一个个问题,撞击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带来无尽的诱惑。同时,绘本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阅读中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更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优秀的绘本价格比较贵,孩子不可能购买很多;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阅读中来,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精彩创造、独特感受也是不现实的。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让绘本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引航?笔者想到了现在非常时髦的活动——漂书,即每个孩子购买一本不同的绘本,大家定期有次序地轮流阅读。

1.‚绘本漂流‛,活在同伴互动

绘本漂流实现了好书大家共享的美好愿望。在绘本漂流活动中,书没有真正的主人,每个轮到阅读的孩子都有义务在阅读的同时对绘本加以爱护,帮助孩子树立珍惜图书的良好意识;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书的加页上写下自己的阅读签名、阅读感受,这样在绘本漂流的同时,彰显孩子个性的一份份阅读心得也随之得到了交流和共享。这种分享和交往不仅使孩子享受到共读的快乐,也充分发展了孩子的社会性。

2.‚绘本漂流‛,贵在亲子共读

我们主张绘本由父母带领孩子阅读,这不仅能弥补教师课堂引读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孩子的遗憾,更有利于创设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习惯。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孩子通过耳朵聆听父母朗读绘本诗一般的语言,通过眼睛欣赏精美的画面,多种感官全面接受熏陶,在文学的旅程中,体验细腻的情感,逐步成长为精神丰富的人;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心灵相通,孩子的精神活动会像海浪一般无限地扩展开去,通过一句接一句的语言,不仅能感受到亲情的存在,更储备了今后生存的动力。

3.‚绘本漂流‛,精在教师指导

因为绘本具有字少画美的特殊性,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局限性,绘本漂流不应是完全放任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在绘本的选择上把好关,把语言规范优美、情节生动有趣、绘画富有表现力并蕴涵丰富细节等待孩子去发现的绘本推荐给孩子。等待‚漂流‛的书,教师应该先行阅读,以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点拨,使阅读更深入、发现更奇妙。笔者认为,‚导读提示‛是一种不错的做法。教师把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孩子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问题,以小纸条的形式张贴在绘本的扉页上,给亲子阅读以温馨提示。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给予导读提示‚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编编小老鼠的故事‛;《换换吧!鼠小弟的小背心》,给予导读提示‚引导孩子想象并表达每一个‘嗯?’后面的心理活动‛; 《母鸡萝丝去散步》,给予导读提示‚引导孩子想象并表达狐狸的心理活动,说说狐狸的狼狈遭遇‛等等。教师的指导将给‚绘本漂流‛一个从量到质的飞跃。

同时给家长发推荐书目,让家长有选择性地给孩子买图书。绘本推荐书目:

1、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经典作品: 《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爷爷一定有办法》《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兔子彼得的故事》《米菲在海边》《鼠小弟的故事》

2、适于分享体验的作品: 《小迷糊兔》《别再亲来亲去》《爱心树》《发明家奇奇兔》《三只小猪》《你睡不着吗,小熊》《母鸡萝丝去散步》《逃家小兔》

3、适于激发想象的作品: 《我有友情要出租》《彩色的乌鸦》《石头汤》《离开蛋壳那一天》

4、适于开放互动的作品: 《蚯蚓的日记》《泰迪熊搬家记》《泰迪熊的溜冰派对》《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嘟嘟与巴豆》《可爱的鼠小弟》《别再亲来亲去》

经过研究,在绘本导读,共读指导方面,笔者也想谈谈以下几种策略:

1、深情导读,激发兴趣

日本著名的图画书阅读推广者松居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道:‚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在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我永远爱你》讲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心爱的碗,而担心妈妈的反应。于是,他跑去找妈妈,做了一场‚爱的测试‛。妈妈表现得近乎完美,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补充,‚不过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绘本中的小熊阿力,都有过小熊阿力的担忧。而身为母亲的熊妈妈那有原则性的爱,也让人有很深的感受。绘本中两个人物的情感,我自己都有着很深的生活体验,绘本中的人物的情感都是我自己情感的表达。组织孩子进行《我永远爱你》阅读时,当我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深情地来为大家朗读时,竟有孩子泪珠闪烁。孩子们在我的深情演绎中,受到了感染。又如:非常幽默滑稽的《小猪变形记》的阅读中,我运用夸张的语言,演绎小猪的所作所为时,孩子们便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同时在轻松愉快中感悟主题。

2、引导猜想,激发想象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一些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构成旋复式的结构。导读这样的绘本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旋复式的结构,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推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来,引导孩子猜想情节,让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

如:《逃家小兔》中都是用简单同一的句式‚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将故事串讲下来,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在导读中,我便利用绘本中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让孩子参与其中,‚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变,让小兔回家呢?‛在孩子饶有兴趣的猜测中,来推进故事的情节,体会妈妈对孩子那浓浓的爱,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孩子爱上阅读。

3、指导看图,教给方法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各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而是要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如:在《逃家小兔》的导读中,我是这样引导孩子关注彩图,指导孩子读懂彩图所传达的妈妈的爱:出示第一幅彩图,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使孩子从中明白只有妈妈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读第二彩图中,引导孩子想:妈妈为了找到小兔子,面对那么危险的山,已经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从中体会母爱脚下无艰险,母爱可到天涯海角。又如:在阅读方素珍的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时,除了阅读故事本身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看看图画中还有哪些动物,或者通过大猩猩面部表情的变化猜测它的心理活动,并可以提问学生:‚你有没有发现谁一直陪在大猩猩旁边?他为什么这么做呢?‛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不仅关注故事本身,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的审美能力。

在绘本中经常会出现通过细节的刻画隐藏线索,使主题更加鲜明,情节更有趣味。小老鼠是许多绘者们的宠物,它经常作为故事发展的另一条线索存在于绘本的图画中。如:加拿大女画家菲比〃吉尔曼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出现另一个快乐生活的家庭——老鼠一家。随着小男孩约瑟的毯子的一次次变化,老鼠一家也在不断的利用这块布料。小老鼠一家的故事没有文字说明,却和地上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导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图画,引导孩子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4、品味语言,感受积累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听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看图讲述、故事接龙等。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孩子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比如: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导读中,我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我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老师读,和老师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在读完这个故事后,我便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学生们 便以模仿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妈妈的爱:‚我爱你从山的这边到海的那边。‛ ‚我爱你像海那么深。‛‚我爱你到宇宙,再从宇宙那回到这里来。‛……

5、联系生活,感悟内涵

图文并茂的绘本吸引着孩子。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如:在《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永远爱你》《逃家小兔》的阅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丰富了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心。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阅读中,让孩子明白友情就在身边。在《鼠小弟,鼠小弟》的阅读中,能让孩子在趣味中会心一笑……这样,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有人这样评价绘本阅读:‚绘本的阅读是高雅的阅读。精彩的图画,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印刷……绘本的阅读是高尚的阅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悲悯胸怀,长情大爱……像春天的雨露无声地渗入孩子的心田。绘本的阅读是高贵的阅读。去除功利心,与大师对话,就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就让孩子的阅读生涯从这高雅、高尚、高贵的绘本阅读起步,让孩子在美轮美奂的绘本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乃至喜欢阅读。

参考文献:

[1]《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 编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2_.12 [2]《朗读手册》,[美], 吉姆〃崔利斯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3]《蒙氏阅读》,张明红 王雯 主编, 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开发, 湖北美术出版社 [4]《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康长运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_.3

第五篇:绘本教学三要素

绘本教学三要素

(一)发现。

由于绘本的特殊性,所以每一个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为我们的孩子献上了精美的“食品”。这就需要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1.发现封面(包括腰封)。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发现发现作者名,译者名,出版社名,主人公(年龄性别衣着神态动作等),背景(如《爱心树》封面那棵树上写着的英文字母“The Giving

Tree”的含义,《风到哪里去了》封面上月亮群山小鸟房屋雨点代表的世间万物)等都有助于孩子对绘本的理解。腰封上有时会有对作品的评价或对主题思想的提示,(如《爱心树》腰封上有2005十佳童书,美国教育部百部最受教师孩子喜爱的书之一。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等),由封面中的图画与文字猜想故事,使整堂课弥漫想象的色彩。

2.发现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例如《花点点和鳞片片》环衬是许多不同条纹和颜色袜子,左右可以找寻配对的那只;又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环衬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

3.发现会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有时还有作者绘者的简介及本书获奖记录。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还会讲故事。(如《活了一万次的猫》扉页的虎斑猫与封面略有不同,仿佛在告诉着什么。又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扉页图画暗示着大小兔子快乐玩耍,在精神得到满足后才有了下面小兔的提问。)

4.发现正文毋庸质疑。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教师不要把故事情节一股脑儿全盘托出,要积极鼓励孩子边发现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如《爱心树》发现树的姿态语言《彩色的乌鸦》,每只乌鸦色彩的区别和表情的变化,《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中小男孩的表情,《藏起来的礼物》中角落里关注女儿的妈妈,《轱辘轱辘转》每一页都躲起来的米粒大小的金虫子,欣赏图画的同时关注画中画等)一边读文,一边赏图,让思绪随着图文驰骋千里,上天入地。在想象空间大的地方可以先让孩子想象再读故事,情绪色彩浓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由图画想象人物的心理。

5.发现并未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因此绘本的封底不容错过。封底很有“看头”——大部分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如《神奇的蓝色水桶》草地上遗留下来的充气鲸鱼,《失落的一角》抬头期盼的一角等)

(二)思考

洛克曾说“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因此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1.思考的内容(1)对图画语言的思考(2)对文字语言的思考

(3)对图文结合碰撞产生的新语言的思考。2.思考的技巧

(1)朗读引发思考的技巧

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书写方式,认识生字新词,并熟悉语法。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也等于提供孩子欣赏创作风格,了解情节铺陈,认同成功角色的机会,这对于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倾听故事的机会越多,其生活经验与知识领域自然随之扩展,影响所及,形成个人的思考与判断。有效朗读思考故事的指引:

朗读前

*呈现书的封面并探讨封面插图。

*鼓励孩子预测该书内容。

*与孩子讨论该书的作者及插画家。朗读中

*呈现书的每一画面。多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鼓励孩子在朗读中积极反应与评论。

*故事的表达及内容详细度配合孩子理解能力的需要。可以伺机变化音量、语调、语气,辅助动作、神态语言、使故事生生入扣。

*故意犯错引起注意,偶尔提问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及诠释。在故事的精彩、关键处、转折处,引导孩子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

*保持眼光的接触并留意反应。当孩子一脸茫然时,改变方式重述故事。

*设计简单的活动使孩子参与其中。如请学生分段朗读(齐读或个别读交互应用)。

*运用孩子的疑问引发思考与讨论。

*比较阅读。可以与其它绘本作比较性阅读;也可前后对照着品味细节。适合朗读的绘本则为具有以下特征:

1.词句优美。

2.插画内容丰富。

3.具有猜测效果。

以上三点特征,大部分绘本都具有。(2)讨论故事引发思考的技巧

讨论故事是儿童文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可通过二三人、一小组或整个班级进行。讨论故事可以建立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对老师而言,讨论故事可以了解孩子看了哪些书,对故事的了解程度有多少,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对孩子而言,讨论故事提供一个合作思考的机会,他不仅帮助孩子确认、扩展及修正个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在成人的引导下,培养倾听、发问与表达的技巧,学习说理与思考,建立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系统。讨论内容 讨论技巧

* 可做段落大意的讨论。

* 于进行下个段落阅读之前,可先行预测下段内容。* 读完全文后,做主旨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

*语言简洁完整(一至三句话表达)*将学生问题抄写于黑板,写上提问者,将问题性质相近的归在一起讨论,避免讨论时间不足的困扰。(此时宜注意训练学生要能完整表达自己想问的问题)*请学生一一发表对问题的看法。*老师做归纳与整理 3.引发思考的案例 案例一《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故事梗概:鼠小弟看到大象,长颈鹿,犀牛等动物运用各自的本领摘到了苹果,就很羡慕他们,最后他和海狮合作摘到了苹果。

一、看图,出示题目,请同学就题目质疑

二、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出示第一副图(大象摘果),问:如果你就是鼠小弟,看到大象摘苹果的情景,会怎么想?接着让孩子试者拉自己的鼻子,什么感觉?

三、看图。小组猜:长颈鹿,犀牛,袋鼠各自会采用什方法拿到苹果?反馈后出示图,看看谁猜中了,让孩子感受猜的乐趣。

四、串讲故事。请孩子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按照谁来了,他是怎么摘到苹果的,鼠小弟又是怎么想的?各选一个代表上台即兴串讲。

五、师生角色分配,老师采访受伤的鼠小弟后,出示图(海狮来了)。同桌分角色念,师生对念绘本中鼠小弟和海狮的6次对话,接着再次猜猜海狮用什么方法帮助鼠小弟摘苹果?

六、一图多猜,看海狮和鼠小弟最后的快乐情景,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案例二《树逃走了》

故事梗概:一棵住在城市里的行道树,因不堪忍受人们忽视及城市脏乱而逃走。许多人发现后,大家开始意识到树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营造大树喜欢的环境于是,树回来了,城市变得美丽而有朝气!利用power point 来说故事。

一、封面引发的思考:树为什么要逃跑?

二、正文引发的思考。

1. 这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你是否喜欢。2. 大树在做什么,它想做什么?

3. 老婆婆为什么等不到鸟来吃饲料?牵狗小孩的梦想是什么? 4. 大树不见了对城市有什么影响?他们想到了什么? 5. 大树为什么不想回来? 6. 你会怎样打扮街道?

比较第一页,那些地方改变了?你想来住吗?

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再现情节,通过思考感悟绘本以产生心灵的顿悟。当阅读把思考的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三)表达

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如何在挖掘绘本本身的魅力同时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呢?阅读绘本,应该给每个孩子创造表达的舞台,世界上最好的“绘本作家”应该是孩子。1.表达的内容及形式

表达内容

表达形式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现场情景再现。

*回顾故事内容(角色、情节、情境、问题、解决方法等)。*协助孩子将主角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生活作连结。

*配合故事内容,设计延伸活动。(1)语言表达。

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续编故事。(2)文字表达。

改写故事结局或改编故事情节,在扉页处写前言,写信给书中人或作者,谈谈阅读的心得经验等。(3)图画表达。

学画书中图画,布置学生完成绘画日记或伙伴合作制作绘本。(4)其它形式

以上三种结合,班级家庭交流分享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

2.表达的案例

(1)不同的绘本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如读《泰迪熊搬家记》,可以学画地图;读《泰迪熊的溜冰派对》,可以让学生自己筹备开派对;读《别再亲来亲去》,可以续写故事;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可以演故事;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读《嘟嘟与巴豆》,可以学习写信,介绍各地风土人情等。(2)同一绘本表达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窦桂梅教学《我爸爸》后的延伸

1)用简笔画,为你爸爸画一张像。

2)用笔,为你爸爸写上一句话。

3)或者也像黑板一样,画一个网络图也可以。(可作品示范)

4)注意爸爸的友情提示。(“……像……一样……”;“……像……一样,也像……一样……”,用上更好。)

5)当然,你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也可以。

绘本在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可以用很多方法,但不会直接告诉这是什么意思,需要自己去补白去思考。当你与学生用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大脑,创新的表达去理解绘本时,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会不知不觉的铭刻在心,你和孩子都会从中学会怎样对待人生,怎样使用语言。

当然,发现,思考,表达并不是孤立的,因发现而思考,因思考而有了新发现,表达后再思考再发现,总之,它们彼此交融,相得益彰。由于绘本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因此方法也是多样的,既不能因注重“发现”而上成“看图说话课”;或因注重“思考”而上成“集体面试课” “人文讨论课”;或因注重“表达”而上成“写作指导课”。如何在挖掘绘本自身的魅力、适当分享绘本的人文价值、思考绘本的个性风格的同时,让儿童品尝阅读绘本的甜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观察力,教学设计时考虑如何“发现、思考、表达”仅仅只是一方面,实际组织教学时,还得有老师敏锐的教学机制,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即时生成,才能让课堂更加自然、出彩。

优化教学三要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