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放映室恭贺2011─2010年电影回顾(秋季篇)
恭贺2011─2010年电影回顾(秋季篇)
简报
2010年的暑期档和国庆档期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小高潮,本年度几部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影片,都纷纷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开始在市场上形成和好莱坞引进大片势均力敌的形态。但与此同时,过热的电影市场也给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2010年共有200多部国产影片公映,但最后真正能够盈利的影片却微乎其微。如何在提供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成为中国电影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出片名《恭贺2011·秋季篇》)
七月份:本月共有16部电影公映,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基本都是国产电影。暑期档作为传统的好莱坞大片阵地,在2010年的暑期档,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作为第一部在暑期档和好莱坞大片正面对撞的国产电影,《唐山大地震》最后以6.6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成为本年度票房冠军。
唐山大地震
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特效水准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 英雄主义的颂扬。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本片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唐山大地震事件本身,或者改革开放三十年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而是运用了大量通俗剧手法,渲染和强化了一个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奇情故事。整个电影故事的三条人物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平行铺开,但同时又非常技巧地错开了所有过去三十年中的重要标志性年份。三个主要人物几乎毫无变化地跳跃完成了三十年人生历程,浓缩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情场面。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在观看《唐山大地震》的过程中,只要观众还是一个具有正常情感模式的人,只要观众不去故意违抗自然的生理反应,那么在看到《唐山大地震》中的诸多悲情段落时,流泪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观影反应。
这种配合商业策略的电影手法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对错之分,现在的观众需要一部能够让自己释放各种压抑情绪的催泪电影,市场就自然会提供。但是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快速消费品,《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又要面对另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巨大灾难和无法痊愈的心灵伤痛,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而且现在还在诸多普通人的心中悄然延续着。
《唐山大地震》等于是被迫遭遇了这样一个几乎是永恒的电影话题:如何完美地平衡一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元素。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来看,它明显是无法完成这样一个艰巨使命的。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元妮一家人,固然悲惨的身世令观众不得不哭,但如果我们将视野上升到民族集体回忆或者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来看这部电影的话,我们就会疑惑地 发现,这部电影中元妮一家人几乎完全是和真实社会隔绝开的,在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中甚至连元妮家的邻居都没有出现过。
虽然从叙事策略来看,这种几乎是架空的故事手法无论从审查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来看都相对安全,但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点就成为这部名叫《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的巨大缺憾了。如果我们放弃对《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艺术层面上的要求,仅从文化消费产品的角度来看《唐山大地震》,我们就能很明确地看出,它所有的叙事技巧都服务于一个明确目的: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情感消费诉求,通俗点说就是要满足观众进电影院看到一场真实灾难的再现并为之洒下同情泪水的欲望。
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这部电影就像它的片名一样,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叙事手法,都陷入了一种盲目的躁动和狂乱之中。在花哨的剪辑技巧和繁琐的叙事手法掩盖下,这仍然是一部完全失去了方向和控制的电影。
对于观众来说,影院公映影片的最重要的观影标准就是故事和人物,然后才是电影技巧。以这个标准来看《无人驾驶》这部电影,整部影片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有可能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很难在短时间内跟随上导演的叙事进程。单就故事和人物来说,《无人驾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一个因为妻子过往生活导致家庭情感危机的已婚中年男人巧遇初恋情人,他们之间重新发展出了感情;而初恋情人在这段感情的同时,她还在另一段感情里充当着第三者的身份;一个中年司机遭遇车祸导致家庭不幸后,因为经济压力而参与传销,被女骗子将救命钱席卷一空;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个女骗子也曾经有一段不堪回首 3 的往事 ;最后一条线索是一个青年车手和一个聋哑女孩之间的清纯之爱。所有的这些人物和故事,都由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连接在了一起。
这个电影的人物和故事不可谓不复杂,如何将这些纷乱如麻的人物和故事都塞进一部不到2个小时的电影内?从现在电影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只能说编剧和导演的这次努力并不算成功。每一条故事线索都只是依靠堆砌生活细节来完成叙事推进,缺乏一个明确的故事主线和人物动机,结果就直接导致了整部电影的主题含混不清。如果按照导演张杨的说法,这部电影所想讲述的是“我们的生活和爱情就像一部无人驾驶的车辆,毫无方向”,那么这部电影只成功地做到了毫无方向这一点。
除了故事层面本身的问题外,导演张杨还采取了一种复杂到可以称为繁琐的多线叙事和非线性叙事手法。影片以车祸开头之后,几个人的几段故事同时推进,最后再汇集到车祸现场,然后又发散开,继续多线推进叙事。在整个故事发散到漫无边际之后,导演强行截断了每条故事线索,直接收场。在这个已经相对比较复杂的多线叙事的格局下,影片同时还采用了非线性叙事,就是每条故事线的时间线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自然排列的,而是根据剧情和导演意图的需要,打乱了时间顺序。
这种复杂的叙事手法,无疑是导演试图进行一种艺术创新。但就最后的效果来说,这是一次非常糟糕的尝试。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结构,除非观众本身就具有编剧素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电影知识的熟练掌握来随时弥补缺失剧情和随时整合故事逻辑,否则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无人驾驶》所采用的这种多线叙事和非线性叙事并行的电影叙事技巧,完全是毫无意义的繁琐。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地讲一个故事呢?
这种花哨的剪辑技巧和叙事手法所试图掩盖的,实际上还是一个苍白无力的故事。因为仅仅凭借故事本身的戏剧张力是无法将观众按在观众席上2个小时的,所以电影才试图用 4 这种形式上的花哨来掩盖叙事上的失败。但这种花哨的技巧展示,对于看不懂的观众来说这会是一种折磨;而对于能够看懂的观众来说,他们未必会欣赏这种笨拙的展示。
如果《无人驾驶》是一部“文艺片儿”,那么它在电影技巧上所采用的各种花样都无可非议,因为这是导演艺术创作领域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可能并不算成功,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任何创新的努力都值得鼓励;但如果《无人驾驶》是一部试图在乱像频生的中国电影市场上谋取票房的电影,那么从观众和市场的表现来看,本片的创作者应该去思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种电影究竟是拍给谁看的?
唐伯虎点秋香2之四大才子
对于那些被《唐伯虎点秋香》的片名骗过来的观众来说,这片子恐怕只有片名里的那个2字有点靠谱,其他的,全是一堆浮云。
对于这种明目张胆打算来骗钱的片子,我们的观众恐怕也已经失去了耐心。如果还有人觉得可以用这种东西来蒙骗观众,正在飞快成长的观众们应该欢迎他们继续去勇于尝试,反正赔掉的钱我们是不会继续替他们买单了。
八月份:本月共有18部电影公映,但是整体来说,尤其是部分国产电影的质量,实在是让人感到绝望。某些实在过分的电影就不必再提了,因为它们根本都无法被算成电影。
龙凤店
每次遇到类似本片的这种电影,我们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某些中国电影总是能一再突破我们观众的想象力极限,每次我们以为总算见到极限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天才让我们见识到,向下出溜是没有极限的。
有观众曾在网上留言评价此片: 宁愿再把《江山美人》看100遍!按照这个比率换算的话,估计会有为数不少的观众宁愿再看10遍《明明》,都不愿意再看一遍本片。
全城戒备
《全城戒备》这部电影,任何一个对于陈木胜导演有期望的观众,可能都会觉得忍无可忍。这部号称第一部“变异人题材”的华语电影,无论从哪个类型来看,它都是一部趣味古怪、技法拙劣的电影,简直无法让人相信这是曾经指导过《冲锋队之怒火街头》等一系列香港动作片的陈木胜导演的作品。
作为一部全面向好莱坞商业类型片致敬的影片,《全城戒备》中融合了诸多好莱坞类型片的商业元素,诸如变异人的超能力以及特效化妆、好莱坞银幕英雄的类型化叙事、偶像演员加浪漫爱情故事,如果正常发挥,即使当下的华语电影工业体系不能提供堪比好莱坞水准的技术支持,但起码也应该在故事和电影层面做到不失娱乐水准。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电影,无论是最基本的故事层面,还是电影技法层面,都令人无比失望。作为一部绝大部分故事背景都发生在香港的电影,虽然可能会因为面临在内地公映的现实局限,从而不得不在故事层面有所妥协,但就其基本的故事水准而言,现在的这部《全 6 城戒备》连最基本的故事逻辑都没有能够建立起来。无论是男女主角之间飘忽不定的爱情,还是正邪主角之间的宿命敌对关系,都缺乏合理的解释。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个模糊不清的故事很难让他们对电影中的角色产生移情作用,很快就会因为这种含糊不清的叙事而失去对整个电影故事的兴趣。
由于中美文化和东西文化上的差异,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片的本土化尝试,《全城戒备》虽然在银幕英雄的塑造上做出了尝试,但从目前的电影效果而言,这只能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这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能够将这种故事模式成功地本土化。
这种人物关系和剧情逻辑上的缺陷,导致观众对故事层面失去兴趣后,必然会将剩余的注意力转向动作场面。如果《全城戒备》的动作场面能够弥补这种剧情张力上的缺陷,那么还不失为一部暑期档爆米花电影,起码拥有这种电影的基本功能──娱悦观众。但是很可惜的是,《全城戒备》这部电影中的所有动作场面,不要说比肩好莱坞同类型影片,甚至连陈木胜导演以往的作品水准都无法相比。虽然里面有一些爆炸和打斗场面,但现在的观众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同类型影片观影经验,怎么能够让他们在一部暑期档爆米花电影中获得哪怕一点点新鲜的感官刺激,则是这个档期上映的华语电影所面对的艰巨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全城戒备》,它无疑是会令观众失望的。
敢死队
《敢死队》虽然在宣传时号称“九大纯爷们”首次聚集大银幕,但实际上除了路过打酱油的布鲁斯·威利斯和施瓦辛格州长外,剩下的老爷们里,不管是杰森·斯坦森还是李连杰,他们都只不过是映衬红花的绿叶。这部电影真正的红花,其实还是史泰龙。
身为一个64岁的老年人,史泰龙在《敢死队》这部电影里奉献出了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动作场面。当史泰龙驾驶着飞机消失在夕阳中,无论是对中国观众还是美国观众,他的这次谢幕,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作为好莱坞两大肌肉动作男星,可谓红极一时。这两位肌肉男在最巅峰的时期,恰好赶上了好莱坞产业模式转型的年代,好莱坞电影市场开始向全球扩张,剧情简单粗暴、一味讲求视觉刺激的动作大片横扫全球电影市场。而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作为美国电影的代言人,通过黑漆漆的录像厅作为媒介,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观众的电影审美标准。现在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内地男性观众,基本上都是通过史泰龙和施瓦辛格认识了美国电影,以及树立了好莱坞式动作大片的评判标准。可以说,史泰龙此次通过《敢死队》的华丽谢幕,激发起了整整一代内地观众心中浪潮涌动的怀旧情结。
如果有观众是一路看着《第一滴血》系列长大的,那么他对《敢死队》一定不会陌生。作为一部主打肌肉、爆炸、枪战的电影,《敢死队》的故事最大的功能就是串联起那些动作场面,基本上和二十年前的那些电影如出一辙:单枪匹马的美国英雄,面对邪恶敌人的挑战,杀入重重危机,维护心目中的正义,挽救自己的良知,顺便拯救一个需要男人呵护的美女。
对于大批三十岁以上的男性观众来说,他们涌入影院最主要的目的估计就是为了怀旧和告别。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化后培养出的第一批固定观影消费群体,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三十岁以上观众群体,虽然正在逐渐从越来越年轻的电影消费主力群体中逐渐隐退,但对于《敢死队》这样一部主打怀旧和告别的男性荷尔蒙电影,这些正在慢慢变老的观众则用首周末7000万、最终票房超2亿的票房数字傲然告诉我们:纯爷们从来不回头看爆炸,他们只是悄然远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后的风之子
本片唯一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它的催眠效果是本年度引进片中排名第一的。另外,本片虽然有3D和2D两个版本,但其3D效果之糟糕,导致它是本年度好莱坞引进片中唯一一个在国内电影技术评审得B级的引进影片。
由于上半年几部伪3D影片糟糕的3D效果和高昂的票价所引发的观众矛盾,负责引进本片的中影集团此次还破例向各影院提前发布了通知,提醒影院应及时向观众做好说明沟通工作,以免再引发类似矛盾。
怪物史瑞克4
人人都有中年危机,即使是怪物也不例外。作为梦工厂最成功的动画系列片,《怪物史瑞克》终于出了第四部,也是本系列的大结局。经历了前三步的颠覆颠覆再颠覆之后,第四部已经有了强弩之末的疲惫。从故事层面来说,它肯定不是最好的一部史瑞克电影,但它一定是这个系列最好的结局。
史瑞克通过穿梭时空的最后冒险,终于明白,生活日复一日的平淡琐碎重复固然会让生活的激情渐渐消磨去,但是终有一天当你失去这些后,这种平淡对于你的意义就想空气一样,你感觉不到它的珍贵和存在,但是一旦失去,你就无法活下去。
本片也是该系列唯一一部3D电影,在影片的最后结尾部分,将前三部影片的经典片段重新做了3D化处理,算是史瑞克系列向观众告别时的最后礼物。
九月份:本月共有14部影片公映,作为国庆档前半程,好莱坞大片识趣地退出了竞争,本月公映影片基本都是国产片,但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引起关注的影片,却寥寥无几。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一直被许多人解读为“武侠片”。作为一部“徐克电影”,可能大家一看到“徐克+古装+武打”的标签,就会自动将这部电影归为“武侠片”。但是《狄仁杰》和之前所有的徐克电影不同之处在于,《狄仁杰》还有另一个强大但隐蔽的标签,那就是本片监制和编剧“陈国富”。正是由于陈国富的出现,《狄仁杰》这部电影在整体气质上完全不同于传统概念中的“徐克电影”。
武侠片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类型片,它的文化基础就在于“侠”。所谓“侠”,就是“以武犯禁”,侠客的舞台就是江湖,侠客的精神就是远离庙堂,快意恩仇。从这个概念出发,《狄仁杰》的故事和传统概念上的“武侠片”基本上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狄仁杰》这部电影中,狄仁杰作为女皇武则天的特使,他不在江湖,不是侠客。他其实更像是一个著名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私家侦探,被迫接受了一个别无选择的任务。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这位硬汉侦探和如影随形的蛇蝎美女会相互出卖和被出卖,并共同接近故事的黑暗核心。虽然他们之间会萌发出一点微弱的爱情火花,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伤害和被伤害,但你我都知道,他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从这个概念出发,《狄仁杰》这部电影与其说是武侠片,不如说是一部古装/侦探/动作片。至于说另一个之前被广泛宣传的“悬疑”标签,从最后的效果来看倒不是本片故事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这个故事的核心并不是最后答案的揭晓给观众所带来的震惊,而是狄仁杰如何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
如果有观众对监制陈国富2001年执导的一部电影《双瞳》有印象的话,《狄仁杰》的故事结构中可以看出许多《双瞳》的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狄仁杰》就是一部“陈国富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还是徐克,他强烈的个人风格虽然受到了限制,但决不可能被抹去。
影片中有几场相当精彩的动作场面,整体风格还是徐克当年“奇、险、急”的路子。但从动作创新角度来看的话,《狄仁杰》中的动作场面还是没有能够在整体上超越他自己在《新龙门客栈》等武侠片中的动作场面。武侠片中演员通过吊钢丝飞来飞去的动作设计,已经延续了将近三十年。不但是中国观众,可能全世界观众都已经有了视觉疲劳。如何能够将武侠片和动作片中的动作场面在原有高度上继续创新,并不只是徐克和洪金宝所面临的挑战,而是整个武侠电影都要面对的问题。
剑雨
作为中国电影最具有历史传承的类型片,武侠片在中国电影进入21世纪之后,就面临后继无人,日渐凋零的局面。而2010年出现的这部《剑雨》,则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武侠片的风格和特点,可以说是继《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中国武侠片。
就故事层面而言,《剑雨》可以说是一部古装武侠版的《变脸》,因此影片最后字幕中标注的“吴宇森作品”也还算是师出有名。但从影片整体风格来看,作为《诡丝》的导演和《双瞳》的编剧,导演苏照彬在《剑雨》中仍然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烙印,《剑雨》仍然是一部名正言顺的“苏照彬电影”。
作为一部武侠电影,《剑雨》不但在传统的动作场面上保持了高水准,而且在剧作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为中国武侠片的叙事变革创出了一条新路。作为一个几乎和中国电影同步发展起来的影片类型,武侠片对于华语电影的重要性,就如同西部片对于美国电影一样。如果说中国电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神话,那么武侠片就是当仁不让的类型。
中国武侠片从最早的剑仙片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的互动,很早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叙事规则,其中的主要元素就是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香港电影的重要种类之一,武侠片在叙事方式上就已经达到了顶峰。如《金燕子》、《侠女》、《独臂刀》等武侠经典所开创的故事模式,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都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革。
中国的武侠电影一直在叙事结构上有一种先天缺陷,就是剧情线索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相互脱节,不能互为助力。大部分武侠电影的剧情,都会在发展到动作场面时陷入停顿,等待对阵双方完成打斗场面后,影片剧情再继续发展。除了少量里程碑式的武侠电影作品外,作为商业类型片的武侠电影一直过于依赖贩卖视觉奇观,因此武侠片的动作场面一直在不断革新,但在故事层面的进步却微乎其微。
即使在中国武侠片的两种亚类型,拳脚武侠和枪炮武侠中,这种过于依赖视觉奇观性的动作场面,而忽视电影故事本身的剧情张力的倾向也一直存在。但是由于此类影片在市场上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因此武侠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革新也一直缺乏动力。
国内电影评论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将武侠片和动作片中的场景分为“文戏”和“武戏”两种,其实就是这种剧情和动作脱节所导致的观众趣味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01年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确实是对中国武侠片的一次革命性改进。作为一部融合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和中国武侠片传统元素的影片,《卧虎藏龙》一片中所有的动作场面,都直接参与了人物塑造和剧情推进。虽然由于时代所限,片中仍然留有传统武侠片所带来的固有痕迹,但就整体风格而言,《卧虎藏龙》确实是对中国武侠片进行了一次断代性质的革新。
中国武侠片的上一次创新浪潮,就是以1992年徐克导演的《新龙门客栈》为首的新武侠电影。但新武侠电影对于传统武侠片的贡献,更多的在于动作的创新而非叙事模式的革新,影片剧情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在这一次的武侠片创新浪潮中得到根本性解决。而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如果究其本质,其实在故事类型上已经和传统概念上的武侠片相去甚远。但正是这种远离,造就了本片在武侠片叙事类型上的一次突破。
伴随《卧虎藏龙》的票房成功和奥斯卡奖的认可,中国电影也掀起了一股武侠片风潮。但是从2001年的《英雄》开始,到2006年的《夜宴》结束,在诸多作品中,没有哪部武侠电影真正能够对武侠片在叙事结构和手法上做出实质性的创新。
而在《剑雨》这部武侠片中,人物性格、剧情张力以及动作场景三者的结合,可以说是近些年来中国武侠片中最平衡的。即使没有片中那些古装侠客的刀剑格斗场景,这部电影凭借紧凑的剧情张力,仍然能够吸引观众去关注影片中的人物命运,并被片中人物所营造出的情感氛围所打动。作为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古装武侠版《变脸》”的故事,《剑雨》通过一个结构复杂但线索明晰的故事,结合中国传统武侠电影的叙事规则,融合了经典好莱坞叙事类型,完成了一次中国武侠电影的继承和创新。
作为一部武侠类型片,《剑雨》的故事对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等所有武侠片的典型元素都有涉足。而这一点对于中国武侠片来说,其实也算是一个创新。江湖争霸、群雄夺宝,以及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三条故事线同步推进的同时,主次分明,营造出了紧凑的故事节奏,整个故事忙而不乱,所有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故事动力都明确清晰,观众在跟随银幕上的故事推进的同时,还能深入到电影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已经超越了观众对于一部武侠类型片的期望,满足了另一部分观众对于一部好电影的渴望:在一个浪漫离奇的银幕故事中,触摸到了自己内心的世界。
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原著小说改编的。如果仅仅只是从电影本身来说,《山楂树之恋》是一部非常乏味的电影。所谓“乏味”,就是整个片子让人感觉像蒸馏水一样缺乏回味。之前本片宣传一直在刻意强调这是“史上最清纯的爱情电影”,但是如果把甘甜的山泉换成实验室里的蒸馏水,这种所谓的“纯”也就成了乏味。
一定有许多观众看了本片后都会被静秋和老三的爱情所感动,但是这种感动其实和电影本身无关。所有的感动都是因为你被你自己感动了,这部电影只是一个渠道或者媒介,顺利地让你完成了有关纯洁爱情的一切想像与升华。而这种功能性的感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著小说而非电影本身的艺术表现力。
本片在电影的视觉节奏上相对缓慢,但对故事节奏的处理上却有些慌张。男女主角的爱情关系中,大段可能关系到情感铺垫的非必要剧情被直接省略,以字幕的方式简单交代给观众。这种处理方式可能对一般观众的观影不会造成困扰,但对部分影迷观众来说,这种用字幕交代剧情的方式实在是令人惊讶──这等于是导演彻底放弃了对于电影化叙事的掌控和 追求。也许是导演出于控制电影时长的考虑而采取了这种处理方式,但从,导演这份工作的最重要职责不就是把文字变成影像吗?
作为一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在电影技巧上相当地克制,几乎完全依赖演员的表演来完成电影的情感推动。因此,本片男女主角的人选就对这部电影的成败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两位演员人选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地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尤其是女主角周冬雨,虽然原著小说的粉丝可能会对这个演员的外形和气质存有一定的争议,但从整部电影的气质和需求来说,周冬雨应该是完成了导演心目中的静秋这个角色的塑造。
如果《山楂树之恋》是一部以导演私人化叙事为主要诉求点的电影,那么本片随便拍成什么样子其实都无所谓,因为这是导演个人的艺术选择,作为观众可以用天然拥有的权利──手里的钱包──去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是现在的《山楂树之恋》被打扮成了一部票房过亿的商业片,同时还号称是“史上最清纯的爱情电影”,那么当各种不明真相的观众和它在电影院里遭遇后,受到各种观众的不同非议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静秋或者周冬雨的这种“清纯”,应该只是导演张艺谋个人的趣味。作为电影导演,张艺谋天然拥有这项按照自己个人趣味来塑造女主角的权利。清纯没有问题,但你的清纯不等于我的或其他人的清纯。现在的问题是,这部影片由于商业目的而开始以“清纯”作为卖点进行推广时,就等于把全体观众给逼到了一个必须要琢磨“清纯”到底是什么的地步。而这一点,对于一个口味纷杂、价值观迥异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是不可能得出相对主流和大众的答案的。
无论观众是不是被这部电影所感动,其实所有的感动都只是观众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银幕上的映射。电影演员或角色是否清纯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你拥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你自然会 15 认定什么样的情感是清纯。其他人的标准,甚至是导演的标准其实都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的体会。如果有人试图从《山楂树之恋》或其他电影里寻找世界上最清纯的爱情,那不是电影太美好,而是生活太残酷。
精武风云
作为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功夫片和好莱坞动漫英雄片的结合,《精武风云》的本质仍然是一部视觉奇观类型影片,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其实都是配角,这种电影的根本还在于动作场面和功夫打斗场面的最后视觉呈现。所以,这部电影的最后成败其实全都在于动作指导和主角甄子丹的临场发挥。
但是本片对于甄子丹的过度商业消费,以及急功近利的制作,彻底毁了这部电影,最后的结局更是企图模仿《叶问》系列的成功,依靠煽动民族情绪来讨好观众。但是没有精彩的故事和真实的人物作为依托的前提下,观众凭什么就要为这种肤浅的东西叫好呢?
盗梦空间
作为一部电影,构成《盗梦空间》的所有元素都做到了教科书般的精准。它当然不是完美无缺,但也很难找出比它做得更好的──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自己的标准,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比谁更好我们不去也无法争论,但毫无疑问,《盗梦空间》已经超越了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进入了优秀的范畴。
这部电影片长两个半小时,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时间流逝。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中,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否则很容易就跟不上故事节奏,从而丧失很大的观影乐趣。它是如此的电影化,以至于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你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虚幻和怀疑:梦境与真实的界限在哪里?
之所以强调这是一部要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是因为本片非常的电影化,其他任何观看方式都会损害到观众的感受和体验。这个电影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剧情、画面、音乐、音效等,所有电影元素都极其丰满,同时恰到好处,构成了完美的平衡。不在电影院环境下观看,很多电影细节可能就会被忽视,随后就会带来观影体验上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观众对故事的理解。
当然,《盗梦空间》的故事绝对没有之前谣传中的那么晦涩难懂。作为一部在北美3亿美元票房,全球6亿美元票房的暑期档电影,它的故事能难懂到什么程度呢?《盗梦空间》虽然在剧作结构上相当复杂,但从观众体验角度来看,这个电影的表层故事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一帮人为了完成一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深入险地经历一番冒险,最后完成任务的同时,达成个人心愿。其中枪战、追车、爆炸、打斗等等商业元素一应俱全,仅仅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盗梦空间》仍然是一部很具娱乐性的暑期档电影。
但是对于一部分影迷观众群体来说,这部电影除了具有以上娱乐元素外,因为它精巧的故事结构和几近完美的电影元素构成,《盗梦空间》还具有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至于如何解读这部电影,则完全取决于观众个人的观影经验,以及观众自认为从电影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就这个层面而言,不存在是否看懂这部电影的问题,只是每个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私人感受,难以和大家分享而已。
除去电影表面的那层商业类型片包装外,这个电影故事的核心其实很文艺。如果去掉那些花哨但确实很好看的枪战、追车、打斗场面,以及那个根本没做任何原理解释的盗梦机器,这个故事本身不会受到损失。它讲述的还是人内心最深层的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完成自我心灵救赎的过程。
但大家无论如何解读,这部电影都具有超强的娱乐性。作为最表层的包装,追车、爆炸、打斗、枪战等动作场面都属于近些年来动作电影中的经典场面。本片导演诺兰的上一部电影作品《黑暗骑士》就表现出他对于类似动作场面的完美掌控能力。从类型片角度来说,《盗梦空间》中的所有动作场面,都属于教科书级别的处理。身为观众,即使你不去多想电影背后的那些多层解读,仅仅只是这些动作场面的体验,足以让你感受到空前的刺激。
虽然对于本片的故事大家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争议,但如果从电影技术层面来看,本片导演诺兰作为一个天才级别的导演,他对于电影节奏和结构的掌控已经接近完美。电影的前半段,导演诺兰在有条不紊地向观众解释和铺垫一个复杂而陌生的原创概念的同时,还有效地保持着故事的节奏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当影片进入到后半段,眩目的动作场面不但没有影响故事的节奏,反而成为火箭助推器,推动故事向最后的高潮加速飞奔。在影片最后的高潮场景中,经过之前的重重铺垫,三层空间的叙事同时开始推进,视觉、音乐、音效等其他电影元素也都保持了精准的同步,最后让观众在听觉、视觉、心理三重层面上和影片节奏达到同步高潮。仅凭这一段场景,《盗梦空间》就足以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故事核心其实非常文艺的暑期档电影,它对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平衡做到了一个相当接近完美的程度。本片导演诺兰通过这部电影,再次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值得好莱坞押宝的导演。
第二篇:《第十放映室》2012年电影回顾
2012年电影回顾
什么是电影?
什么是中国电影?
这样的问题被太多的电影人所忽视,感官刺激正在逐渐取代心灵的感动,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也正在被主流制作者有意无意地放弃,所有人似乎都满足于穷奢极欲的感官享受,电影正在变成一种极尽奢侈之能事的炫耀性消费。
每一个电影从业者,似乎都在谈论imax,3D,票房和成功.......仿佛只有这些,才是电影本身。
但是,电影难道不应该不止是电影本身哪?
电影是黑暗中的欢笑和泪水,电影是废墟之上绽放的玫瑰,电影是少年懵懂的梦幻、电影是恋人在光影中的回忆,电影是你我生活中最美好瞬间的定格,它永远只应该和我们的美好生活与心灵泠然一体,而不仅仅只是一串串的数字。
《碟中谍:幽灵协议》
《碟中谍》前三部的在全球范围票房突破十四亿美元,在国内观众中也颇具影响力,因此,本片在国内再次大卖,自然不足为奇。
汤姆.克鲁斯,化身《超人总动员》中的超人英雄,再次上演了不死小强的全球逆袭之旅。而在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上,那货真价实的高空悬吊的拍摄更是以亲身上演大做噱头,观众感同身受的体验了一次另类的视觉奇观之旅。出生于1962年的汤姆克鲁斯,虽然已年过半百,仍旧顽固的坚持着电影世界中最后一个超级英雄的架势。在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从莫斯科爆炸到迪拜高楼攀爬,再到沙尘暴追逐和孟买的汽车坠落.......被影迷称为“阿汤哥”的汤姆克鲁斯,依然西服笔挺,发型不乱,就连留鼻血都继续那么帅。让我们恍惚间有一种错觉,他演的其实是皮克斯的超级英雄动画片。
面对这样的电影,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自恃清高,这就是成熟的好莱坞工业体系在视觉奇观电影方面所能做到的最新高度。全世界观众都无法抗拒这样的电影,我们也不必假装自己和别的国家观众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碟中谍4》这样的电影在创作上基本毫无参考价值,因为这是领先于我们好几代的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即使想山寨它,都会发现,我们连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不差钱方面都望尘莫及,更不要说那些设备,技术,以及使用他们的专业人员了。
所以,轻松当个观众好了。
《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
《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为2009年《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第二部,原创班底延续了第一部,仍然是盖里奇指导,小罗伯特唐尼与裘德洛主演。
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搭档关系,一直受到广大年轻女性观众的特殊喜爱。导演盖里奇不知道自己的口味一向如此,还是受到制片公司和票房的暗示,在《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中可以说是放手大干,各种层出不穷的暧昧暗示,简直要让电影院里的女观众们尖叫了。而对于那些看过更忠实于原著的BBC同名电视剧的观众来说,看到荧幕上这二位各种打情骂俏,估计也会在心里默默流血„„„
本片中似乎还有一位女主角存在,但是有多少人会在意本片有一位女主角呢。她是由瑞典版《龙纹身的女孩》劳里拉佩斯主演,虽然她后来又主演了科幻巨片《普罗米修斯》但在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强大气场中就算是一席女王,又能如何呢„„„
由于制作成本的增加,导演盖里奇在本片中对于超高次摄影的热爱,更是表现的一览无余,各种慢动作的绚丽展示,更是让那些视觉奇官爱好者大呼过瘾。总之这样的一部娱乐电影能够精确地满足各种不同需求观众,她的票房成绩那么好,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
喜洋洋大电影真的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它每年都如期而至,然后拿一份该拿的钱,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像过年领红包一样,给钱的和拿钱的都开心祥和,各得其所。唯一值得我们担心的就是看着喜洋洋长大的小朋友们可能会真的觉得用平底锅敲自己老公的脑袋会很好玩,在此严肃的提醒一下小朋友们,这样做,是会出人命的。
/ 4
2010-2013年电影回顾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本片根据导演兼编剧九把刀在2007年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描写了学生时代的青春爱情故事,是一部关于青春的疯狂与坚持的影片。柯景腾和一群好友为了喜欢的女生沈佳宜不约而同从精诚中学的初中部升到高中,继续未完成的恋爱战斗。然后,柯景腾和沈佳宜就和那些年我们看到的故事一样,因为青春而彼此错失,但却在彼此心中将那段青春永久留住。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台湾和内地都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它所引发的大范围关注和讨论已远远超过一部普通的青春题材电影,对于绝大多少去看这部电影的年轻观众来说,他们看的已经不是一部电影,而是自己过往的青春。
《战马》
继《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等二战题材后,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把目光转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影片《战马》以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匹马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他们被分离的命运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有重新交织在一起。基本上,《战马》是一部挑不出错误的电影,无论什么样的观众都能从其中看到闪光点。对于斯皮尔伯格这种级别的导演,他失手的几率已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如果一定要挑剔,本片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这种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的距离以相差太远,远到我们都无法谈论我们能从中借鉴到什么。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种差距是整体性的,从思想到工业都存在着短期内无法弥补的差距,如何在本土市场面对这种电影的挑战将会是中国电影在未来几年一直会面对的严峻考验。
《高海拔之恋2》
估计很多观众一直到看到本期节目时都不会意识到,其实真是世界中并没有《高海拔之恋1》这样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片名为什么会带上一个“2”?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导演杜琪峰才能回答了。但毫无疑问,这样的片名会让很多带着女朋友的男性观众临阵犹豫一下:既然我都没看过第一部,那就别看这部“2”了吧。
《绣花鞋》
在中国,任何一部标榜自己是鬼片的惊悚片,最后都要毫无例外的在结尾抽自己的脸。本片虽然借用了一个中国通俗文化中的流行符号,但我们也想不明白“绣花鞋”和这个电影有什么关系„„
基本上,既然不能有鬼,那国产惊悚片只能在重口味上下功夫了。可问题又出来了,真的重口味是需要想象力的,而视觉想象力是需要花钱的。
对于吓人是假,骗钱是真的国产鬼片来说,任何提高制片成本的企图都是必定审查不能容忍的。于是,国产惊悚片所有关于重口味的想象力,最后全都集中到海报和预告片里去了。虽然我们很不想提钱的事情,但这里还是要专门说明一下,《绣花鞋》的票房成绩在国产惊悚片里是排名第三的,仅次于2011年的《孤岛惊魂》和2012年的《笔仙》。
对于国产惊悚片来说,如果不谈电影本身的话,也就剩这点儿钱的事情可以说了。
《桃姐》
作为香港艺术电影的代表,《桃姐》荣获2011年6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奖,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奖,并获香港地区选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资格,在2012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桃姐》是2012年华语电影的最佳作品之一。
许鞍华导演从香港电影新浪潮时代开始,就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创作风格,并没有跟随香港商业化电影的浪潮起伏,而是固守她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在之前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等片中,许鞍华导演就已经开始尝试客观冷静的纪录片视角来进行叙事,而在本片中,她基本放弃了所有可以用来引导观众情绪的电影技巧,而是用平实的镜头角度记录下诸多会被我们刻意忽视的生活细节。许鞍华导演并不在电影中评判这些细节,但也不仅仅是毫无态度的展示。
饰演桃姐的叶德娴用一种准确冷静的态度在荧幕上复原了生活的真相。这是内地观众已经很久没有在大荧幕上看到的一种电影,对于所有错过在大荧幕上欣赏此片的观众来说,这会是一个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得到弥补的缺憾。
《复仇者联盟》
作为一部漫画改编电影,吸引中国观众的不是片中那些复杂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前史和关系,而是各种视觉奇观场面。片中出现的各种动作大场面都堪称是近年来好莱坞漫画英雄电影中的水准之作。加上出色的3D 效果,本片作为视觉大片之一,足以令买票入场的观众大呼过瘾。
在营造了出色的视觉奇观场面之余,本片故事也保持了较高水准。片中六个主角和一个反派以及他们各自带出的复线人物,让这部电影的人物关系空前复杂。但是,整个故事仍然营造出高度紧
/ 4
2010-2013年电影回顾 凑的节奏,不但主角和反派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保持了跌宕起伏,同时六个主角之间的人物关系也能够让观众不时会心一笑。
《复仇者联盟》中出场的主角和反派人物都分别由漫威公司拍摄了前传。其中,《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和《绿巨人》都曾经引进内地公映过。漫威公司在这些电影的片尾都预留了《复仇者联盟》的彩蛋信息,可以说,一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三个火枪手》 本片导演曾执导过《生化危机》系列的导演保罗?安德森,改编自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经典名著《三个火枪手》。
我们在里面看到了诸如《加勒比海盗》、《大侦探福尔摩斯》《古墓丽影》、《碟中谍》等经典好莱坞大片的影子,然后导演保罗安德森就像一个娴熟的厨子将这锅大杂烩,加了3D调料裹上名著外衣,猛火爆炒之后就端上了桌。
对于只想获得消遣的观众来说,这样一道菜虽然没有什么营养,但胜在味道生猛,当下酒菜也无可厚非。
《雨果》
本片根据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小说改编,是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首部3D力作,被诸多国外影评人称为是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视觉上出色的电影。可以说这是马丁斯科塞斯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他以一个儿童视角的奇幻故事作为包装,其实讲述了电影发明人之一的乔治梅里埃的传奇身世,这是一部足以堪称伟大的电影,它不但具有完美的3D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让那些爱电影的人们回忆起他们当初如何爱上电影的。
《大武当》
这部电影能被提及,完全是出于我们节目一贯的“恶趣味”。能让观众在影院里感受到牙医诊所里才能体会到的刺激,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值得给大家预个警。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三部电影的完美终结,史诗落幕,传奇不朽。《黑暗骑士崛起》是一部几近完美的电影,它能够让所有热爱电影的影迷们回想起他们当初是如何爱上电影的。
本片片长165分钟,是诺兰导演的蝙蝠侠三部曲中最长的一部。在将近三个小时的影片长度中,故事细节精彩布局精妙,动作场面和剧情推进紧密结合,张弛有度,全片毫无冗余。每一分钟都能牢牢的抓住观众,让他们屏息等待到最后一个镜头结束,仍然余音绕梁。
《铜雀台》
中国式大片,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到了2012年的《铜雀台》,终于可以说划上了一个句号。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中国电影对于如何套用模板来制作一部中国式古装大片已经驾轻就熟。但对于如何讲好一个和历史有关的故事却是一点经验也没学到。
《铜雀台》所讲述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无关,也和当下无关。它基本还是按照,电视剧戏说历史的路数重新演绎了一番曹操的心路历程,然后再夹杂一点类似《百家讲坛》风格的历史反思。如同一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太极:从零开始》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不管它上映之前还是之后有多么喧闹,时间飞快的证明这是一部根本不值得去记住的电影。而对于导演来说,希望这部昂贵的电影能告诉他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拍电影这件事情,只和才华有关,和钱多钱少真的关系不大。
《太极2:英雄崛起》
把一部拍砸的电影分为上下集,并后期转制成3D,同时在后期制作时拼命添加各种流行元素包装,并在宣传时大作文章,能够挽救它吗?答案是不能。《太极》作为一部艺术和商业双重失败的电影,应该对它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让中国电影从这次失败中吸取足够多的教训。
观众去看电影,固然可能会被华丽的包装所吸引,但最后能支撑它走多远的关键元素,还在于电影本身。那些华丽的包装就如同菜里的调味品,虽然它们可以让菜品本身更加可口,卖相更好,但顾客最后在乎的,还是食材本身的品质。
《大海啸之鲨口逃生》
《大海啸之鲨口逃生》是一部中国和澳大利亚合拍片,虽然是合拍片,但其中只有极少数镜头在北京拍摄,号称是本片主演的释小龙只在北京场景中出现了不到10秒钟,以至于所有网友一直在 3 / 4
2010-2013年电影回顾 追问“小龙你到底在哪里,难道你演的是那条鲨鱼吗?”,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本片的片长,中国版本时长92分钟,而美国版本时长则是91分钟。
这部所谓的合拍片,除了中国出了一部分钱外,无论故事还是制作,都基本上和中国电影没什么关系。
《暮光之城4:破晓(上)》
这部电影的存在感是如此微弱,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该对它说点什么。作为一个固定节目,国内每次引进该系列电影时,都恰好和北美相差一年左右的时间,以至于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北美上映最新一部《暮光之城》电影时,国内恰好在公映上一部。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就是告诉大家,谢天谢地,这个系列终于快要结束了。
《2012(3D)》
《2012》作为一部经典灾难片,在今年被3D化后重新复映,无疑是打算借着2012这个噱头再捞一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3D版本是为中国市场量身订造的,虽然号称是多国部队联合完成了“3D视觉重建”工作,但本片却只在中国内地上映这一事实,无疑再次告诉中国观众,我们的趣味和品味在有些人的眼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 4
2010-2013年电影回顾
第三篇:第十放映室
神奇侠侣——硬用灌水把一个短片撑成了电影 关键第四号——四号的意思就是加倍2 青蜂------好莱坞欺负国家的小混混
女巫季节---适当的选好档期和宣传还是能轻易欺负一下内地影片 大武生---所谓的好零件拼出来的不知所谓的消费电影 白蛇----粗制滥造到无法评价 春季篇:
《赤壁·下》:
……作为消费产品它无可非议。但是《赤壁》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唯一没有被照顾到的就是影迷,因为他们从中看不到电影和故事。
作为一部时间长度有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赤壁·下》令人困惑地几乎没有讲述故事……但现……所有的期待都变为了困惑——加在一起有五个小时的电影,居然没有能够讲述一个让观众可以有所期待的故事。
我们的市场现状,就决定了中国商业大片和高成本主旋律电影必然会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构成,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大片能够在违背电影观众需求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拥有对中国电影市场化红利的全面控制权。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影片本身的质量已经不再影响利润的产生,于是一部又一部的所谓“国产商业大片”在一次又一次的票房胜利中,已经从看不起观众演变为看不见观众。
疯狂的赛车》
在异常喧闹的2008贺岁档上映的电影中,无论制作成本还是票房成绩,如果仅仅只看数字,有太多的国产电影刷新了纪录。但是真正能够对于中国电影产生影响的,以至于能够变成标志性事件的,却恰恰是这部《疯狂的赛车》。
当制作成本从300万升级到1000万后,《疯狂的赛车》带给观众的已经不仅仅是故事规模和画面质量的改变。从电影工业体系的角度出发,《疯狂的赛车》和完整工业体系下生产出来的电影产品当然还有很大差距,但这种差距已经是可以看到和衡量的了。当事情做到这一步后,剩下的仅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疯狂的赛车》在市场上的成功,一定会带动更多中等成本影片的成功。因为作为一部类型片,它的成功模式是可以精确分析和大量复制的,而这一点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其贡献一定远远大于票房数字。
《游龙戏凤》
作为一个现代版灰姑娘的爱情故事,《游龙戏凤》的故事模式虽然经典,但却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令观众无法忍受的纰漏。这部影片在讲述一个爱情童话的时候,真的把观众当作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完全不考虑这些观众都是有着正常生活经验的成年人,只是一味地堆砌着各种幼稚的童话元素,并一厢情愿地认为,观众会认同这个故事和我们的生活有着某种联系。
任何有过真正的爱情经历,感受过心灵悸动的观众,都不会把这些恶俗不堪、堪称肉麻的表演当成爱情。作为一部爱情童话,它最后却讲述了一个让所有观众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可能会被感动的故事:作为一个丑小鸭,终有一天会有一个有钱人垂青于我,我最后就可以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
……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获得如此的“票房奇迹”,其实背后并没有偶然。……当这些小朋友们突然发现可以在大银幕上看到心爱的灰太狼时,势必拖家带口前去影院,所带动的消费潜力之庞大,比年轻情侣蜂拥去影院看《非诚勿扰》和《赤壁》的热情都要高涨。
……“最近白牛和黑牛国的奶都不能吃了,因为里面有化学添加剂”。这些台词的设计,其实是更加针对成年观众中的青年群体,所以有大量年轻白领一族,也在追看本片——套用一句今年的网络流行语,他们看的不是喜羊羊,而是逝去的童年。
《喜羊羊》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案例,不仅对动漫产业,对电影行业也有着很好的启发意义。或许有一天,“喜羊羊”和“灰太狼”会逐渐成为中国自己的米老鼠和唐老鸭。
《家有喜事2009》
作为一个原本很有口碑的香港电影系列,《家有喜事2009》彻底断绝了这个系列在内地的口碑和市场前景。本片不但水准低劣,而且毫无诚意,拉开了港产烂片2009年在内地抢钱闹剧的序幕。
1992年第一部《家有喜事》大获成功后,直到1997年才有第二部,2009年出了第三部。但是冷饭放十多年都会馊,更不要说是一个电影创意了。没有诚意的馊饭,就算拿出来翻炒,最后炒出来的也还是馊饭。港片市道日益低迷,每个香港导演都知道,北上合拍才是出路,但是却不认真融合香港电影和内地市场的优点,只想大干快上,赶紧数钱走人,结果香港本土化的喜剧风格不但消失殆尽,还让进电影院的观众落得一身内伤。
夏季篇: 《金钱帝国》
如此传奇题材自然不可能不被香港电影界关注,上世纪90年代,先后有《跛豪》和《五亿探长雷洛》等影片被拍摄,被誉为港版的“教父”系列。而王晶导演此次翻拍这个传奇题材,因为不舍得内地市场的巨大诱惑,又不得不顾忌内地市场的诸多限制,最后将本片拍成了一部颇为古怪的香港电影,最后只能用“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即便自宫,未必成功”来形容。
《窃听风云》
作为一个可能是打算暗喻“人在作,天在看”或者是“天有眼”之类主题的故事,《窃听风云》带给观众的震撼还不如传统话本类型的《三言二拍》小说。观众在电 影院里坐下后,一开始以为自己看的是一个高科技警匪斗智片,结果发现自己看的其实是一个香港版的《民警故事》。在观众刚刚调整了心态准备欣赏三位型男如何 演绎香港警察的平凡生活后,故事忽然又变成了警察犯罪的悬疑片。好吧,我们就当这是窃听版的《无间道》好了,然后,剧情急转直下,当刘青云扮演的男主角不 顾一切地向廉政公署官员坦白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后,这个故事就没有办法转述了——因为之后所有人的行动都完全无法理喻。
香港电影一向喜欢将各种电影类型进行混搭,鬼片可以和功夫片混搭,赌片可以和枪战片混搭,僵尸片可以和喜剧片混搭,但像《窃听风云》这样高难度的类型混搭实在是让观众看得有些吃力。即 使对于有着丰富的类型片消费经验的内地观众来说,当他们看到这种在不同类型的故事之间频繁生硬切换的电影时,也不免会有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的主要来 源,就在于观众对故事和人物的预期值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情感代入点,最后结局在剧情上的人为扭转只会让观众感到错愕而非愉悦的惊喜。秋季篇
《大内密探零零狗》
自从2008年的《十全九美》凭借种种因素“意外”地获得了票房成功后,如何能够复制这种票房成功模式,就成为了今年华语电影的潮流。在今年暑期档的好莱坞大片夹缝中,诸多华语电影不约而同地打起了“山寨喜剧”的旗号,而《大内密探零零狗》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这些山寨喜剧一般成本较低,而《大内密探零零狗》算是其中制作成本较高的。但是它除了在制作质量上和其他的山寨喜剧有所区别外,品味低俗以及缺乏原创性的特点都是共同的。
……对于原创性的漠视,还直接体现在故事内容的主动低俗化上……《大内密探零零狗》中对恶搞常识、颠覆经典、屎尿屁喜剧的拙劣运用,不得不让人十分怀念13年前的周星驰。
……观众的宽容并不代表着类似模式就可以在市场上继续取得所谓的票房成功。这种不尊重观众、也不尊重电影的行为,也许在市场高速发展时期是能够获得空间的,但是当潮水退下后,谁没穿泳裤大家就能看出来了。
《追影》
在经历过《大内密探零零狗》的摧残之后,内地电影观众没有想到,在一个月内他们接连受到第二次伤害。《追影》以一种彻底的山寨姿态,把一种对香港电影的致敬搞成了玩弄和猥亵。
面对这样一部完全无法形容观众绝望心情的电影,那些买了全价票的观众们其内心之懊恼我们无法猜测只能同情。当电影结束之后,这些观众所能做到的,只能是默默起身,鸦雀无声地离开,仿佛是走错了路,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追悼会。(太TM经典了)
《夜·店》
以一部新人新作来说,《夜·店》是值得鼓励和推荐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这种鼓励和推荐并不是因为电影本身的质量有多么的高,而是在国产电影整体环境的低迷下,终于出现了一部整体还算合格的商业片。就《夜·店》本身的质量而言,由于受到制作成本和故事题材的局限,它给观众所带来的惊喜和感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新人新作的新鲜感,以及超低的预期值得到了超量满足所带来的。
所以象《夜·店》这样的电影,虽然仅仅只是做到了合格的标准,但我们仍然要去努力鼓励这样的新人新作,因为只有更多的合格作品出现在市场之后,才能用电影 本身的质量从市场上驱逐那些浑水摸鱼的劣质产品,并给观众树立一个基本的消费标杆,以及重新树立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心。
《寻找成龙》
本片水准之拙劣,再次震撼了内地观众已经越来越粗壮的神经。作为一部打着“儿童片”旗号的电影,本片却讲述了一个追星男孩儿最终得以圆梦的故事。这个故事所透露出来的含义,不得不让家长们不寒而栗——它无疑是在鼓励那些幼稚的追星族少年,只要你能坚持不懈地犯傻,最后就会有无数好人帮助你实现最荒诞不经的念头。
在拙劣的商业化类型叙事和传统的道德教化之间,《寻找成龙》的彻底迷失让无数拥有正常智力的观众感到深深的叹服。再加上本片如同电视剧般的摄影和剪辑水准,最后让这部所谓的“电影”成功地跻身于奇葩片的行列之中。
《非常完美》
《非常完美》作为一部都市爱情喜剧片,是年轻女导演金依萌的第二部长片。虽然本片在个别环节上还略显稚嫩,但它在整体质量上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水准,迅速成为8月份国内电影市场的关注热点,最后以中等投资成本获得了亿元票房俱乐部的门票。正是这种成熟制片体系的力量,让这部影片在整体质量上呈现出一种中低成本国产影片难得的精良。作为一部年轻导演的作品,本片在故事层面仍然有稚嫩之处,但这种青涩和不成熟基本都被整体的质量控制所掩盖,最后得以呈现在银幕上的,都是年轻血液中迸发的创意和智慧。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这部《非常完美》可以算是暑期档市场上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国产影片了。对于正在饥渴地寻找市场突破点的中国电影来说,《非常完美》这部爱情喜剧在市场上的成功,无疑象当年的《疯狂的石头》一样,给中国电影带来一个新的类型片以及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气喘吁吁》
《气喘吁吁》作为2009年奇葩界的一匹黑马,以一陀没有被消化掉的狗粮姿态,震撼了无数冲着葛优而义无反顾冲进电影院的观众。
作为本最声势浩大的奇葩界代表,《气喘吁吁》所引起的轰动是无与伦比的,以至于本片主演葛优前后两次通过媒体向观众表示歉意。对于任何一个期待看到一部喜剧的观众来说,看这部电影的过程完全就是一个看自己如何站上茶几变成杯具的故事。
这 部电影其实严格说来都不能算是一朵奇葩,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能够被拍完,完全是以一堆七零八落的拍摄素材拼凑出来的一个残次品,根本算不上是一部完整的电 影。按照常规,如果一部电影被拍成这个样子,要么换人重拍,要么干脆就认栽,直接扔仓库里。但现在它却被拼成一部所谓的“电影”发行了,而且还获得了 5000万左右的票房。其背后的故事完全可以再拍一部《气喘吁吁》的续集了。
在每周都在绽放奇葩的2009年,《气喘吁吁》属于奇葩奖的有力争夺者,尽管这个奖项在2009年一直不乏竞争者,但真正能够威胁到本片地位的影片,却始终屈指可数。
《机器侠》
对于一个能够让《大内密探零零狗》票房过亿的市场,《机器侠》的出现也自然不是令人惊讶和无法容忍的了。不过还是必须要提一下,在奇葩迭出的2009年,真正能够和本片相提并论的实力派奇葩只有《气喘吁吁》一部。至于说谁是2009年奇葩中的奇葩,只能说见仁见智了。作为一部大肆宣扬的所谓“科幻电影”,《机器侠》以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彻底无视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的基本水准,以及中国数量庞大的科幻迷和影迷的基本底线,用香港僵尸片和神棍片的风格,再加上许多早年香港娱乐片的陈腐桥段,最后包装出了一部让人浑身麻酥酥的“科幻电影”。
对于这种电影,最直接的态度就是无视。
《白银帝国》
《白银帝国》本来有可能成为自《霸王别姬》以来最有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历史文艺片,但是最后却只落得了一声“可惜”。《白银帝国》本身的题材足够吸引人、又有足够扎实的文学原著作为故事基础,而且充裕的制作资金能让电影各制作环节做到足够到位和精致,但影片最后所呈现的却是诸多令影迷惋惜的残缺。
《风声》
作为正在快速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中国电影行业,“黄金十年”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内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而构成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基石的,正是国产电影中的类型片。作为一股正在逐步成型的“中国商业类型片浪潮”,这股“浪潮”从2006 年的《疯狂的石头》开始初露端倪,到《风声》才真正出现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产电影。
……特别是《风声》的故事题材跟内地观众更具有情感代入的先天优势,所以《风声》的故事更能以情动人。
《风声》中一个最显眼的优点,就是片中所有演员的优秀表演。片中不但几个主要角色的表演非常精彩,甚至连其中的龙套演员都表演得恰到好处。而影片整体表演的突出,正说明《风声》在叙事和制作层面的从容,让两位导演可以把焦点放到每个演员的表演状态上。因为演员的表演水准其实也是商业类型片优劣划分的重要标准。《麦田》
如果一定要按照商业片和文艺片的方式来划分电影类型的话,《麦田》无疑是属于文艺片的阵营。而差不多同期上映的电影里,它又和同属文艺片阵营中的《狼灾记》有所不同——它的气质属于浑身上下都流露着文艺范儿,但仔细一想它和艺术片又有差别。因为,你还真琢磨不透这片儿到底想讲什么。
……对于这样一部古装片来说,这片麦田成功地营造出了一个完美的虚构世界,如果其中发生的故事能够让观众得以认可,那么这部电影将会给观众带来一次很完美的观影体验。只可惜故事层面的含糊和混杂,很难让观众对这个故事和这些人物发生移情作用,最后这片金灿灿的麦田就只能沦为一片华丽的景片。《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的制作成本约为3000万人民币,按照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属于中等规模投资影片。如果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本片的明星阵容绝无可能达 到目前的规模。但由于《建国大业》是一部新中国60周年献礼片,同时又是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导演亲自主抓的重点项目,于是众多明星纷纷不计片酬义务出 演,从而最后造就了这个几乎不可能被复制的市场奇迹。
倔犟萝卜》
《倔强萝卜》这部电影,其实可以叫做《疯狂的萝卜之倔强的石头》,基本上就是把《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的DVD,以及一堆电影学院学生作业,再加两盘高清DV带扔进搅拌器里搅合一顿之后出来的产物。
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这种片子的确是可以让他们笑的。连贾君鹏都能让大家笑,萝卜为什么不能让大家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片子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只是,对于一些比较严肃的观众来说,他们未必会理解影片最后的结尾方式——在还没看到结尾之前,观众或许还会觉得本片马马虎虎;等他们看完这个结尾之后,马上就会觉得自己之前看的都是幻觉。
娱 乐片也要有情怀,这一点都不错。但情怀和文艺腔是不一样的。《倔强的萝卜》在文艺腔上表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将“底层生活”奇观化、景观化……破败的大杂院 只是一种起到奇观展示作用的景片,那种大杂院之中的生活和老萝卜、小萝卜以及片中任何一个人物的生活都毫无关联,也和故事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
《花木兰》
《花木兰》对于那些看了多年中国式古装大片的观众来说,它是一部没有任何惊喜的电影。所有古装大片该有的元素它都有,而所有古装大片该有的缺点它也一样没拉。虽然有赵薇、陈坤这样的明星压阵,但本片还是难以掩盖平庸的气质。
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具体的剧情上缺乏冲突,无论是人物关系还是故事情节,都毫无起伏……《花木兰》的整个故事一马平川,那些并不是冲着明星去的观众,恐怕连最基本的消费预期都难以满足……
而本片的整体制作水准实在是无法恭维。《花木兰》中粗糙的古代战争场面,对于反复经受过古装大片考验的观众来说,已经无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由于《2012》强大的市场压力,极大地压缩了国产 电影的市场空间,导致本片最后票房以8000万左右收场,离片方早先预计的2亿票房相差甚远。不过相比同档期的其他国产电影来说,《花木兰》并不是最大的 悲剧。
《熊猫大侠》
作为一部在故事风格和市场策略上都在明确沿袭《十全九美》的一部电影,试图以“加量不加价”的方式再次复制奇迹的《熊猫大侠》,最后终于在市场面前撞了南墙。此次投资翻番的《熊猫大侠》最后票房只有2000万人民币左右,和《十全九美》5500万的票房成绩相比,证明了这种不思进取的电影在当下电影市场上的失败。
本片的故事就是《功夫大脚》+《快乐的熊猫》+《十全九美》,然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往后面加东西,无穷无尽。任何企图对本片认真的观众,最后都会发现自己一拳打空,除了扭着自己的老腰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剩下。
《恋爱前规则》
本片的一句台词恰如其分地评价了本片:脱离实际,胡编乱造。
这基本上是一个日趋靠拢相声的小剧场话剧和电视情景喜剧的混合体,虽然是根据一部网络上很红的小说改编的,但唯一能让观众留下印象的细节,就是那些态度坚决姿态强硬的插入广告。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只能用“乏味”来形容。对这样乏味的一部电影,也就没必要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火星没事》
之所以还在这里提及本片,是因为《火星没事》以其惊人的低劣进入了2009奇葩影片的候选行列。本片无论在创意还是剧情上,都和一部2007年的美国 电影《火星的孩子》非常相似,但是最后却用敷衍了事的糟糕制作和不思进取的低劣剧本,彻底让这个本来还算精彩的故事创意变成了一朵山寨奇葩。而且最为悲剧的是,《火星没事》在2009年奇葩迭出的国产奇葩片行列中都属于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那种。
一个愤怒的观众看完本片后在网上留言,“火星没事,观众有事”。希望本片编剧和导演看到这句话后能深刻地意识到,地球很危险,赶紧回火星去吧。
《十月围城》
在2009年即将过去时,《十月围城》终于给2009年灰暗的华语电影一个光明的结尾。《十月围城》不是一部可以被称为“完美”的电影,但它也没有明显的缺陷,在每一个电影环节上,它都尽量做到了优秀,以至于本片可以被称为2009年最佳国产电影。
《十月围城》在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都达到了精致的水准,无论摄影、美术、音乐、服装还是导演手法,基本都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任何环节都能给观众相当愉悦的感受。即使在受非议最大的叙事环节,就剧本的编剧手法和技巧而言,也是具有相当水准的。
《三枪拍案惊奇》
……本片最后变成了一个从国外引进零部件,国内组装完成的商品,贴了一堆很吓唬人的标签后,就心急火燎地大规模投放在市场上。
…… 但是东北“二人转”这种地域性很强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否适合在电影银幕上被呈现,并在电影院里得到和剧场内同样的效果呢?作为一部电影,作为一部在贺岁档公映的电影,作为一部喜剧电影,《三枪》所做的这些商业元素的拼贴,是否真的适应当下电影观众的需求?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当他们看到这样的电影之后,心中不可能没有失落。张 艺谋作为中国最著名、最成功的电影导演,在拍了三十年电影后,获了两个金狮、一个金熊,电影作品被当作经典案例放在大学课堂里供一拨又一拨影视专业的学生 分析、评论,奥运会开幕式由他总导演,六十周年大庆晚会又是总导演,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庆典礼仪都由他来操作之后,张艺谋拍出了这样一部电影,恐怕不能埋怨 观众太失望、太苛刻。
《风云2》
对于《风云2》这部电影,有一句网友的话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一部分观众的感想: 风哥哥,云哥哥,你们不要再打了,我是多啦A梦还不行吗?
作为一部100分钟的电影,本片史无前例地在其中塞入了长达80分钟的打斗场面。为了在剩下的20分钟里交代一下剧情,本片用了200句惜字如金的简短对白完成了这个任务。(人才啊!)
《刺陵》
作为一部朱延平导演、周杰伦主演的电影,因为之前二人合作过《大灌篮》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可能很多观众会对《刺陵》的水准有着明确的判断。对于周杰伦的粉丝来说,哪怕周杰伦在电影里什么都不干就那么站120分钟,都会有无数粉丝在银幕下尖叫;而对于稍微严肃一点的电影观众来说,《刺陵》则是一部愚蠢到了一个新高度的电影,完全是在植入广告的间隙见缝插针地放了一些不带情节的动作场面进去。
在2009年的内地电影市场里,我们惊讶地看到了许多已经彻底放弃电影叙事的中国电影。如此之多的中国电影,对观众的基本消费需求要么视若无睹,要么不屑一顾,只是麻木地堆砌着所谓的“大场面”和“卡司阵容”,并一厢情愿地认为观众看到了这些就能马上掏出口袋里的钱,并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出来。《刺陵》只不过是这波抢钱浪潮中的又一个例子而已。“人傻、钱多、速来”已经成为内地电影市场在某些人心目中的一个写照,他们用一个又一个的劣质产品在内地市场上兴风作浪,并用这些所谓的票房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
第四篇:第十放映室恭贺2010电视剧篇中关于《团长》的内容
这是一部在开拍之际就受到了非同一般关注的电视剧。因为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前,导演康红雷和他的创作团队曾经制作了《激丨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这两部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近十年当中,中国的电视观众还没有象对《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样期待过一部电视剧的出现。因而,才会出现四家卫视争抢首播,甚至是零点放映这样的原来只可能出现在好莱坞超级大片领域内的事情居然在一部电视剧身上出现。也正因为以上种种,《我的团长我的团》随后所引发的广泛争议才会最终成为2009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尹鸿:过去我们习惯表现中国军人的英勇善战,表现中国军人和军民之间的那种团结、友善、英勇抗敌,不管我们付出多少代价,但是是一个英雄的赞歌。但是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这一群军人显得畏缩,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有的是比较苟且,而且更多的是对那样一个年代更多的反省,包括对国家,对社会,对文化,对逆势,对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反省、批判的精神。其实这个跟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我们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形成了一种民族英雄主义的自我价值观,而且我们今天又处在一个想象中的大国的这样一个预期和梦想当中,突然看见这么一个自己揭自己的伤疤,而且揭的有时候很不留情的这样一个作品,在价值观上我们有时候也很难认同。这样一些原因导致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不认可。
在电视观众当中,关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有很多观众觉得该剧在编剧方面存在问题,很多人看得懵懵懂懂,对剧中的人物关系不甚了了。这其实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在更深的层次当中,这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出现了裂痕,创作者——导演、编剧、演员以自己全部的身心甚至用整个生命去体验战争,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处于和平时期完全不懂战争为何物的电视观众。当电视屏幕上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拼死搏杀的时候,电视机前的观众却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水、磕着瓜子、插播广告的时候还不忘去看看自己炖在锅里的肉是否已经酥软。这种深深的裂痕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这部饱含了如此深切情感的电视剧却无法真正使得观众的心灵受到震撼。其次,很多评论认为《我的团长我的团》过于用力,仿佛一个碗,明明已经装满了,水却还在不停往里面倒。这确实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创作者显然是缺乏足够的理性和克制,而这一点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最为致命的缺陷。但是,我们是否也应当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待这个事情,因为人总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怎么可能过于要求一个如此忘我地投入工作、一个完全沉浸于那段悲怆的历史中的人,还能够保持着冷酷无情的理性?
尹鸿:其实我一开始我就预测到,我说它一定不是一个大众非常乐于接受的电视剧,但是我不认为因为有人不接受,它就不是一个好电视剧。所以我觉得电视剧文化本身也是多层次的,正如我觉得可以有《丑女无敌》这样的电视剧一样,我们当然可以应该有《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样的电视剧,它甚至用一个更另类的、更冷峻的方法来思考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人性,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多元和多样。如果电视剧都变成婆婆妈妈,都变成家常里短,都变成我们惯性所熟悉的讲故事的方法,中国的文化其实是没有活力的,将来我们说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元素,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从来就没有思想过,从来也没有换个方法去考虑过历史。其实这才是一个文化的悲哀。(2#00:20:43:00)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首播竞争闹得沸沸扬扬,国内的四家卫视:北京卫视、云南卫视、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最终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购片联盟,以百万元人民币一集的高价买下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集体首播权,首播时间定在了3月5日,每天播出两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江苏卫视将播出时间定在了3月5日零时,这种既不违反协定实际上又等同于提前一
天播出的做法立即招来了其它三家卫视的一致声讨,很快东方卫视做出针对性的反击,他们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前三集剪辑成两集合并播出,其后云南卫视为了追赶进度,也采用类似方式将播出进度与江苏卫视持平,而就在同一天,江苏卫视则高调宣布每天将分时段累积播出9集,此言一出,云南卫视马上回敬一记重拳,宣布24小时滚动播出《我的团长我的团》,每天累计播出16集!伴随着屏幕上那殊死的搏杀,屏幕下的竞争居然也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人们总说战争源自最最荒谬的人性,但却忘了和平的年代里,这种荒谬仍然改头换面张牙舞爪地影响着很多事情。这些荒谬貌似与一部电视剧有关,但又不知道离那部电视剧有多么遥远。
盛振华:本身四颗星联播,就是一个中国特有的怪胎,我们如果看美剧的话,我们看不到这种情况,每剧的投资者和出品方,要不然就是传统的三大电视网加福克斯,无线电视网,要不然就是专业的有线电视频道,付费频道,他们大量做的剧,独播权一定在自己手里,他们做的是真正的定制剧、独播剧。但是我们中国人上来就是四颗星联播,四颗星联播你本身四颗星就在浪费资源,浪费了三颗星的资源,你本身就在分流观众,对不对,所以当然这是市场机制,这个是已经默认,已经形成的一种市场机制,但是它肯定不是最好的机制。那么从去年快事,从这个事件出现之后,很多电视台,包括有势力的前四大卫视,地方卫视都号召,都自我表白,我们要做定制剧,我们要做独播剧。为什么呢?大家看出来了,四颗星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四颗星是电视剧市场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过渡性的一个业态,不是一个正常的业态,是四颗星互相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降低购买风险,提高盈利预期而不得以采取的一种手段,那么如果说像几个电视剧大户,像安徽台、江苏、浙江、湖南、甚至山东,他的每年的产值都已经十亿,甚至还有得十亿朝上。他拿出一两个亿做定制剧、做独播剧已经完全可能的情况下,我认为就可以避免这种竞争,或者你说的恶性竞争。但是这是一个事实存在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我的一个看法。
第五篇:第十放映室的几段经典解说词
东京攻略插曲?几段第十放映室的经典解说词
狂批《精舞门》
精舞门这部电影就像一座雪山,很多人都说爬山的都是傻瓜。
但还是有人认为能够征服它,结果刚到山脚下就有一批人逃走,咬牙坚持到半山腰的被雷劈死了一大半,最后终于有人认为己上了山顶。喘息着要氧气面罩的时候,却绝望的发现后面还有无数个山头需要去攀登。如果这个含蓄的比喻您没有听明白的话,我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你,精舞门是一部烂,它已经烂到堪称烂界的一朵奇葩。中国山寨街舞、功夫武打、时尚美女、搞笑广告、励志传奇应有尽有。电影的超阵容从台前延续到幕后,香港舞王与亚洲舞王同台竞技,中华功夫和泰拳一决高下,业界著名的武术指导,舞蹈指导,美术指导,音乐总齐齐上阵。再加上十年广告经验的著名导演,超级搞笑的天才编剧,如此阵容一定会让观众产生极大好奇心。他们究竟是怎么把事情搞砸的呢?如果你足够年轻,心脏足够健
可以考虙去电影院休验一次过电的感觉==《见龙卸甲》虽然号称是一部三国题材的电影
但其实他和三国的历史和演义都没有什么关系
三国的成分只停留在角色名字而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与《见龙卸甲》中的台词相比
二者高下立分
都不用废话去评论这部电影。
本最后的房成绩不错
也有很多观众真的的喜欢这部电影
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一部好的电影
因为看完都以后,观众连想都不会去想它,只会迅速的把它遗忘
对于一些电影来说,也许能卖钱就可以了
但对于一部讲三国的电影
哪怕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三国电影
一定会有很多人看完之后感到失落,不满足甚至愤怒。
因为有一种东西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它一定会跨越时间,一直回响在我们的血脉中
这种内心的渴望,不是这样的电影就能够满足的=============================================《时尚先生》在宣传的时候号称本是中国版的《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这样一部以时尚影时尚生活时尚人物为卖点的商业电影
中却不见时尚只见品牌
作为一部本土电影
如果电影从一开始就忘了本
那最后就只能剩下土了
如果说时尚是一种思维方式
而不仅仅只是衣柜的话
那么脱下时尚外衣的时尚先生其实还是一部传统的情
只可惜本在剧情上的许多处理方式
把一部情电影给降格成了蹩脚的言情肥皂剧
可能是为了紧追流
《时尚先生》里面还与时俱进的加入的选秀情节
但本对于这种故事支线的处理方式实在是值得商榷
就像一个慌慌张张的厨师在炒菜时为了调味就猛放味精
结果最后整个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某超女成名记实
一个做男做女都很困难的女生
女扮男装参加“时尚先生”选秀的故事
最后贯穿了整部电影
而真正值得让观众关注的情和时尚线索
却被无情地忽视
在餐馆吃饭时
如果菜里味精放的太多
我们还可以让厨师重上一盘
但电影院里的观众
就只能含恨默默的告别钞
顺手记住导演和编剧的名字
以防类似惨案再次发生
=====================================由周星驰编剧导演和主演的《长江7号》是他继2004年《功夫》上映之后的第一次亮相,然引起诸多关注。
虽然影故事不再继续周星驰无厘头喜剧风格,但《长江7号》以一种杂糅了漫画童话和科幻元素的全新风格成功的表达了周星驰对“亲情”的理解以及的对“无厘头风格”的重新定义。
《长江7号》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位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父亲,一个顽皮可的儿子,一只意外来到人间的外星狗,一个善良而富有心的女老师,再加上恃凌弱的霸王学生,面凶心善的工地老板。
这些平凡传神的小人物,最后组合成了一幅人间百态图,他们不仅让观众笑了,还让观众哭了。
影中相依为命的父子,穿着捡来的鞋子屋子里爬满了蟑螂,每天吃着烂苹果,但我们仍然能听到周星驰扮演的父亲反反复复的对儿子说:“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说谎话,不打架不吹牛,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一个社会的栋梁之材。”
做为一部号称要像斯皮尔伯格致敬的科幻。中出现的外星狗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童话。
毛茸茸的大脑袋,加上天线宝宝的犄角,以及具有超级弹力的绿色身体,配合外星狗经典的滑稽表情,这个超级可的卡通形象然成为影最为夺目的主角,甚至盖住了周星驰的芒,熟悉周星驰电影的观众,不难发现外星狗的这个搞笑桥段出周星驰的另一部电影《喜剧之王》。而中出现的这个搞笑桥段,毫无疑问也是周星驰在向己致敬
在影结尾,善良可的外星狗为了拯救死去的父亲,毅然耗尽了己的生命能量,相信观众看到这里时一定会被这只可的外星狗深深打动。
虽然周星驰在本中已经不再以无厘头风格作为最大的卖点,但影通过掺入童话色彩的情节以缓解残酷现实生活的风格。
将影中亲情的成分加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仍然会让最大多数的观众感到亲切和温馨,从而成为贺岁档期最好的全家观影选择。
《长江7号》以亲情喜剧漫画童话科幻动作等诸多元素的成功混搭,拿下了2.02亿元房,最后排名2008年电影房排行榜第三位===============================
《大灌蓝》开始了贺岁档期的房争霸战
最后《大灌蓝》毫无悬念地败给《长江7号》,不过还是有惊无险地步入亿元房俱乐部的行列。
本故事勉可以用篮球版的“灰姑娘”来形容,但里面杂糅了诸多运动功夫校园青春等等流行元素,最后拼凑出来的这个故事,只能用胡编乱造来形容,不过考虑到本导演朱延平曾经指导过令无数观众肝胆俱裂的《一石二鸟》,《大灌蓝》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所进步的。
其实对很多年轻观众来说,只要银幕上有周杰伦,就算他在里面什么都不干,就那么站90分钟,都会有人去买的。
做为一部周杰伦主演的电影,去评论《大灌蓝》的艺术实在是有点费力不讨好,这样一部定位非常明确的娱乐,房就是它最明确的目标,以及评价它的最好标准。
简单的剧情,热闹的场面,热门的明星,这些商业元素的搭配,以及最后过亿的房,充分证明了《大灌蓝》的市场定位。
对于这样一部商业电影,我们就不用再去探讨它的艺术了,因为实在找不出来。
=========================== 《花花型警》的导演马楚成曾是广告摄影师,然后转为电影摄影师和导演,他的主要作品有《星愿》《东京攻略》《韩城攻略》《男才女貌》等影。
马楚成曾说本是《星愿》和《东京攻略》结合版,不过很多观众可能会这样理解这句话,烂加烂等于更烂的。
由摄影师转行的导演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通病,画面效果十足,但故事却漏洞百出,而本在这方面更是变本加厉。
全的打斗场面,人物设计在视觉方面勉可以接受,但笨拙的台词却令观众直起皮疙瘩,几位主演的表现从头到尾也都尤如梦游。
全剧情悬念结局角色台词对话配乐道具等等,全无可取之处,特别是本的剧情发展,更是让观众彻底反胃。
两位主角犹如传说中的小,无论怎么打都打不死,好不容易快死了也要死很久。
看完这样的电影,观众不得不说一句“拜托,你还能更烂点吗!”=================================
《史前一万年》讲述了一个史前原始人的传奇故事。
一位英勇的年轻人,通过一段非凡的征途,不仅拯救了他的族人和人,同时也拯救了人类的文明。
《史前一万年》的故事延伸出了几段不同意义的主题,包括拯救希望和平与被;还有人类团结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英雄主义等等。不过可能是这里面的含义太多了,所以观众最后哪一个主题都没搞明白,只记得一堆怪兽在银幕上冲撞。
荒芜的沙漠,茂密的森林,史前的巨型金字塔和失落的文明,充满神秘色彩的部落,巨型猛犸象的捕猎场景,食人鸟的追逐,成群结队的史前生物,人兽间的赤身肉搏,人与人之间的烈较量,刀剑戈,宏大的战争场景等等。
本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一直试图挑战视觉效果的所有可能,在他之前的作品中,类似《独立日》中白宫爆炸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后天》中滔天具浪淹没纽约城的视觉奇观场面屡见不鲜,而不断发展中的现代视觉技术更是让他在《史前一万年》里再一次过足的瘾。这些以视觉特效为卖点的视觉奇观现场,对于《史前一万年》的大部分观众来说基本上满足了之前的消费预期,不过对于喜欢较真的观众来说,本的故事就实在是漏洞百出了。
=========================
江山美人没有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定格在一个具体的朝代,而是利用架空的时代背景,演绎了一段浪漫的情童话。
在诸侯割据,战火连天的年代,一位公主被试图篡位的臣所害,不得不亡命天涯,被一位武功高的隐士所救,两人随即产生了情。在隐士的帮助下,公主除掉了害父王的臣,并且夺回了王位,最后公主选择与隐士回归山林,为了情抛弃了江山。
这个跟小孩儿过家家一样的故事,却在宣传时号称“新武侠电影的颠峰之作”,如果以严厉的标准来评价这部电影,它是一部剧情滑稽,对白无聊,人物苍白的电影,完全不值得去电影院消费。
我们看不到故事的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看不到人物内心情感和动机,所有的人都像木偶一样被导演拨弄来拨弄去,观众完全无法认同他们的行事和动机,而作为一种噱头,本的武打场面只能用平庸来形容。中所有的动作场面都似曾相识,任何一个被甄子丹吸引吸引而来的观众都会被毫无创新的动作场面所怒,难道程小东导演对动作的认识还停留在80年代的香港动作吗!==================================
《立春》天天在嘴上挂着痛苦和孤独的人,以为唠叨点d层人民的痛苦绝望就很艺术了。
但对于真正努力的普通人来说,尽管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各的不同艰辛,但每一个还是在努力地追求着快乐和幸福。
如果以为这个世界就只能是文艺青年展示痛苦和的舞台,抱着这种态度还鄙视生活对你们的嘲笑,还以为己的痛苦和伤痕才叫撕心裂肺,这不叫艺术,这叫市侩。
无非是表象不同而已。
=======================================
功夫之王》的点评:
在功夫之王的结尾 有一行字幕
本全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摄
看起来很像是某些国际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包装盒上,会注明生产地是中国深圳一样
这部全部在中国境内摄的功夫之王
虽然里面有成龙和李连杰
虽然有玉皇大帝和孙悟空
但它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电影一向是对全世界的传统文化都生吞活剥的所以中国观众对于功夫之王然会有目瞪口呆哭笑不得的感觉
各种中国神话、武侠、传说、文学元素在这部电影里来了个一锅烩
对于美国观众来说这无所谓,反正只是一个神秘的东方背景而已,重点还是要看功夫和打斗
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锅大杂烩就有点糊弄事儿,有点在国外吃外卖中餐的感觉
虽然菜名听起来一样,可色香味形没一样能对上号的总之,对中国观众来说,这个故事和西游记之间的关系实在是有些牵
如果把那个棍子换成戒指,把电影的名字改成《功夫之王:护棍传奇》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别
功夫之王和一百年前电影刚诞生时的那些杂耍段没什么本质别
人物剧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新奇热闹
从这个角度来说,功夫之王是一部无害但也无用的爆米花 它的唯一功能就是提供给观众120分钟的热闹娱乐,同时让观众心甘情愿的从兜里把钱掏出来
而本最大的卖点然是所谓的“双j对打”的场面
但这个万众期待的功夫场面,不得不说是令人失望的功夫之王仍然没有摆脱香港故事长期以来的一个困局
那就是功夫打斗过程和叙事脱节的问题
所谓的“双j对打”完全和故事脱节,而且还是传统的为打而打,而且打的还不好看
当然这一点只是针对功夫,对普通观众来说,这场双j对打,就能值回全部钱
成龙和李连杰在破庙里进行的这场漫长打斗,没有难度没有创新,只有一种虚幻的纪念意义:两个功夫明星在银幕上的第一次手
对于某些极端的功夫影来说,其实可以把这个场面单独剪辑出来,给他们放半价专场
如果用一个不那么恭敬的比喻,这场打斗就类似于马戏团表演间歇的杂耍演出一样,只不过是一个调节气氛的插曲而已 以电影类型来分的话,《功夫之王》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超人大战蝙蝠侠》、《终结者大战机械战警》之类的好莱坞电影并没有什么别
美国观众要看的就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电影角色在电影里互相干一架
可惜成龙和李连杰谁都不愿意当坏人,所以就拿这场友谊赛糊弄了美国人
对于这样一个剧情上支离破碎,文化上东拼西凑的电影
任何认真的批评,都会显得十分可笑
因为很明显,这部电影里面的目标观众群体不是我们
不能因为里面有成龙和李连杰,我们就把对所有功夫的期许,都加到这部电影上
商业电影作为势经济和势文化的结合体,争夺历史阐述权的争斗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好莱坞终于凭借功夫之王成功地实现了出口转内销
不过本最后房并没有达到他们所期许的2亿人民币,而是在1亿8千6百万的成绩前停住了脚步
在这样的市场压力和诱惑下,今后如果再有类似影
那么好莱坞的影制作者们,也许会更加认真的考虑中国观众的感受==================
《全民超人》其实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就是塑造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超能英雄形象和以往的漫画超能英雄不同的是全民超人汉考克格躁刻薄虽然一直在不情不愿地做好事但他惹下的麻烦往往大过他所做的好事和以前的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相比汉考克在能力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群众基础上就远远不及了作为一个美国活雷锋全民超人汉考克混成这样不能不说和他古怪的格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本浪费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创意整个故事即使不能用“不知所云”来形容基本上也达到了“莫名其妙”的程度影花了整整一半长度来卖弄汉考克的坏脾气却在观众期待着坏脾气超人和倒霉的公关顾问之间能不能擦出点喜剧火花时故事突然急转直下开始讲另一件完全没关系的事情去了坏脾气超人为什么这么躁他从哪里来他之前发生了什么
原来坏脾气超人是是被老婆甩了而他这个老婆现在是倒霉公关顾问的老婆更糟糕的是当超人遇到老婆后他的超能力就会消失当观众被这一连串的问号砸得满眼冒金星时这时最后一击又来了原来超人和他的老婆都是长生不死的已经活了好几千年了!为什么?
?
观众的头脑中很然地就冒出了这个问题电影编剧在最后30分钟忽然抛出许多悬念但是一个答案都不给观众烂俗到家的巧合以及三流美剧的桥段最后把这个本来就四处漏风的故事彻底给搅成了一锅粥这样混乱的一个故事是很难让现在的观众满意的作为一部暑期档爆米花电影虽然它的特效镜头做的还算可以但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人在天上飞来飞去了靠这些噱头实在不能让观众满意。
视觉奇观对一部暑期档爆米花电影来说只是应该做到的品质在一堆卖弄视觉奇观的暑期档电影包围下《全民超人》的视觉效果还不至于能拿出来当卖点吹嘘当视觉效果被迫同质化后那剩下的就是拼人物和故事了但全民超人在这方面很明显搞砸了作为对比另一部暑期档爆米花大工夫熊猫的故事并不复杂也基本没什么悬念视觉效果肯定也比不上这种烧钱的动作大但它就是能靠幽默的剧情温馨的细节和另人感动的人物设置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观众对爆米花电影的要求不高只是想从中得到娱乐但这一点却是对电影制作者最高的要求你怎么样才能让观众获得娱乐。
================
《十全九美》作为一部疯狂恶搞的山寨喜剧十全九美起在娱乐上是达标的。
作为一部古装它实际上对当下的流行文化把握的很精确中诸多搞笑桥段对当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都做了很精准的对位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这样的喜剧桥段然会有一种解密的快感和认同感当然对于这些搞笑桥段来说不同年龄的观众一定会有不同的认知不过对于这样一部电影评说它是否高级真的没有意义因为它让观众笑了而且还不止一次地笑了对于喜剧来说这就足够了。
虽然大家在电影院里看到不过是一场闹哄哄的电视娱乐晚会,但对于我们的观众来说他们真的就已经很满足了不知道这是国产电影的庆幸还是悲哀。
==================
《急速赛车手》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在北美上映时该就被媒体和观众评价为一部毫无新意的儿童电影对于期待暑期档爆米花大的内地观众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很难满足观众的消费预期值因此本在内地房遭遇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