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4-780440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2 18:58: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

《“四两拨千斤”——虚词》问题综合评价单

【学习目标】

1、分清实词和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虚词运用的妙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虚词的表意功能。

2、难点:虚词用法辨析。

【学法提示】

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采用“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方法)基础上,【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堂活动】

一、阅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二、认识形形色色的“的”。阅读81页,思考:“的”属于虚词中的哪几类?“的”有哪些 用法?

1、“的”的用法:

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的标志

助词:放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 与“什么”组合,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语气词:陈述语气,表示情况确实如此。常与“是”连用,“的”的后面补不出中心语。

2、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

(1)“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2)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的,“的”是助词,否则就是语气词。

辨析:A、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助词(指人)

B、他是会来的。语气词

C、他今天会回来的。语气词

3、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

①候补党员 ②师范学校 ③生活习惯 ④夜晚记日记 ⑤天平不准 ⑥抓破了鼻子 分析:①③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②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

④⑤⑥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三、“一身二任”的词语(结合课后“小试身手”三)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一样:

①叫弟弟打破了。叫了他一声。②在哪儿工作呢? 不在图书馆。....③给他打个电话。给了我一本。④跟谁说过话呢? 跟着这个人。....⑤管白薯叫红苕。你别管我了。⑥朝我挥了挥手。他面朝大海。....⑦比爸爸还高呢。比不过鲁迅。⑧为新中国奋斗,都是为了你。....⑨就按他说的做。按一下按钮。..明确:左侧句子中加点词是虚词,具体说是虚词中的介词;右侧句中加点词是实词,具 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整体把握全文。

体说是实词中的动词。

虚词的特点:

A、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且这种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

B、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不能单独说出来。C、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自由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补语等各种语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A、介词(包括介词结构)一般不能单独说出来,动词可以。例如不能单说“从(今天)”、“把(衣服)”。有时单说一个介词结构,就会变成动宾结构,如“在家(休息)”;有时会改变意思,如“叫他(打破了)”。动词和动词结构通常都可以单独说出来,结构也不改变。

B、介词都不能重叠,大多数动词可以。如,汉语中不存在“把把”“从从”的说法,而“叫了一声”的“叫”可以说成“叫叫他”。

C、介词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动词都可以。如,不能说“我把了”、“我把他过”;而可以说“我躺着”、“我去过”等。

(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明理由。①我来把大门。②抓了一把米。③请把灯关了。

明确:①中的“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作宾语,是动词;②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于实词;③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灯),是介词,是典型的虚词。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完成下列常见虚词错误类型题

1、重复赘余

经过治理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不再互相拥挤。

解析:副词“互相”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的意思,而“拥挤”是“挤在一起”的意思,含互相意,在表意上重复,应去掉。

2、滥用介词

①(2005 年浙江卷):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解析:“在„„中”构成了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这就造成了主语的残缺,应当删去“在”和“中”,使“这部作品”充当主语。

②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解析:此句和上例①一样,由于滥用介词“对于”而造成主语残缺,删掉“对于”,使“凡是„„人员”充当主语。

③消费者权益受到无理侵犯或粗暴践踏时,当事人应诉诸于法律,切不可采用个人行为私自解决。

解析:“诸”是一个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已经包含一个和“于”字在内,再在后面加“于”就造成了重复,应删掉“于”。

3、漏用介词,造成成分残缺

(1)这些瑰丽奇特的诗篇中所表露的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球的憧

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现实。

解析:应加一个表示对待的“对(于)”

(2)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解析:加一个介词“以”,构成“以„„为”格式。

4、介词误用

(1)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解析:“由于”表示原因和理由,“由”引出动作的施动者,表示动作的起点、凭借等,应改“由于”为“由”。

(2)今年要以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解析:“以”和“作为”不搭配,应改“以”为“把”。

5、关联词误用

①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和人民致以热烈地祝贺。

◆解析:“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应用“并”。②才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实践的多少决定的。

◆解析:“由于”表原因,应当去掉“于”字,“由„„决定”是习惯用法。

6、关联词滥用

①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解析:“否则”多余,“要不是”已含有类似意思。

②【98全国】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化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

◆解析:“之所以 ”本身表原因,与后面的“原因”重复,应当去掉。③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解析:分句间是递进关系,“不仅”后面缺少与之呼应的“而且”等连词,在“体形”前加“而且”。

7、关联词搭配或位置不当

①这篇文章,语言虽然平易近人,但却朴素无华。

◆解析:强加转折,“平易近人”与“朴素无华”之间无转折关系。②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修改。◆解析:强加因果,前后分句间无必然因果关系。

③不仅中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还无副作用。

◆解析: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应将“不仅”调到“中药”后面。

④过去,内地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解析:前一分句是说“质量”,后一分句是说“成本”,陈述对象不同,应将“不是”放在“质量”前。

第二篇: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

四两拨千斤——虚词

讲读 1.分清实词和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虚词运用的妙趣。

1.通过对不同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探究虚词的特点。2.组织引导讨论,深入发掘虚词使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体味虚词运用的妙趣,体会祖国语言的奥妙。

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区分易混淆的虚词。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区分易混淆的虚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导入。

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知道,在由“实词”大屏幕显示: 和“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 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往被人们忽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是明末重臣洪承视,其实不然。“虚词”不“虚”,它不仅具有极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强的表意功能,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具有“实词”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自家大厅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别具一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虚词”也能在语言表达中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课堂活动——“好!”与“好了!”(1)多媒体展示画面,激发学生兴趣。(2)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材料中的“好!”与“好了!”?你能看出这两者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吗? 分析见书本。(3)结论: 我国传统蒙学非常重视虚词的学习与使用,古语说:“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三、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词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

一、十、第八、每等。(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6)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

门框上。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叛国降敌,完全丧失了节操。有人鄙视这个变节的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于是这副对联的意思完全变了。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一添“虚词”之后,这副对联表示的含义呢?

教师适时点拨: 一个“矣”字,感慨万端:你受明朝君王之恩似海深啊!一个“乎”字,直接提出质问:你的节操真像山那样不可动摇吗?这一改就变得无情嘲

讽,辛辣有力,揭穿了叛徒的嘴脸,入木三分!

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结构助词),“着”、“了”、“过”(动态助词)。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3)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4)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5)语气词:突出句子语气意义类型的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如:啊、唉、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滴答等。

四、课堂活动一:形形色色的“的”

(一)“的”属于虚词中的哪几类?“的”有哪些用法?

1、“的”的用法:(见书p81)

2、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

(1)“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

(2)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的,“的”是助词,否则就是语气词。辨析:

A、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助词(指人)

B、他是会来的。语气词

C、他今天会回来的。语气词

3、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见教材81页

阅读文段,找出带“的”的词组。教师在黑板上写

出(或使用幻灯或投影设备播放)

观察归纳,讨论“的”的性质。学生分组讨论。

添加词语,了解“的”的用法。思考课文中给出的词组哪些可以加“的”,哪些不能加“的”,可以

加“的”的词组加了“的”之后结构和意义有什么

变化。

教师让学生不看书中的提示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的”的性质和用法,最

后由教师做出概括和总结。

分析: ①③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

②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

④⑤⑥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4、链接高考:判断下面句子括号必须加“的”字的一组。

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它们存在”是一个主谓结构,加“的”后变成偏正结构。②的主语位置需要名词性的词组,因而要加“的”。④中“取胜”不能直接修饰“障碍”,没有“的”,这句话就不连贯了。答案:B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课堂活动:“一身二任”的词语(结合“小试身手”三)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一样:见教材83页

明确:左侧句子中加点词是虚词,具体说是虚词中的介词;右侧句中加点词是实词,具体说是实词中的动词。

◆虚词的特点:

A、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且这种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

B、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不能单独说出来。C、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自由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补语等各种语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A、介词(包括介词结构)一般不能单独说出来,动词可以。例如不能单说“从(今天)”、“把(衣服)”。有时单说一个介词结构,就会变成动宾结构,如“在家(休息)”;有时会改变意思,如“叫他(打破了)”。动词和动词结构通常都可以单独说出来,结构也不改变。

B、介词都不能重叠,大多数动词可以。如,汉语中不存在“把把”“从从” 的说法,而“叫了一声”的“叫”可以说成“叫叫他”。

C、介词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动词都可以。如,不能说“我把了”、“我把他过”;而可以说“我躺着”、“我去过”等。

(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明理由。①我来把大门。②抓了一把米。③请把灯关了。参考答案:

①中的“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作宾语,是动词;

②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于实词;

③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灯),是介词,是典型的虚词。

二、注意虚词的特殊表意作用。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你至今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 B 考理科?(A、或者 B、还是)

2、他非常用心地写生,B 野地里刮起沙来都不知道。(A、以致 B、以至)

3、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接着飞快地在地图上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 A 看了一阵。(A、又 B、再)解析:

1、或者,不能用于疑问句,只能用于肯定句中表选择。

2、均为连词。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用于下半句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或陈述者不愿看到的结果。

3、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多用于未实现的动作,如“我没听清楚,请再说一遍吧”;“又”用于已实现的动作。总结一:

有些虚词,在使用过程中有范围、意义、语法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只有了解这些规定性用法,才能做到准确运用。

要了解用法,一靠积累,二可在辨析时造些熟悉的句子加以类比。

三、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位置。

(1)张大夫把病人的病情没搞清楚就开处方,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3)顾老师除了懂日语外,教地理的周老师也懂得日语。

(4)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解析:

例(1)中的否定副词“没”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该句却放在了“搞清楚”之前,导致位置错位的毛病。

例(2)“因为”应放在句首,因为该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例(3)“除了”应放在首句,因为该句陈述的对象是周老师,而不是顾老师.若该句陈述对象为顾老师,则“除了”应放在”顾老师”之后,如,顾老师除了懂日语外,还懂英语。例(4)这句犯了虚词“关于”位置不当的毛病。“关于„„事件”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如要保留这一短语,就应将它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前,或者将“关于”改成“对于”。“关于”常放在句首,“对于”可放在句首或句中。总结二:

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一是否定副词在把字句、被字句中放在“把”“被”字之前;一是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分句间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反之,放在主语的前面。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阅读老舍《断魂枪》片段,找出不可删的虚词。

第三篇:5、1《“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二 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二

【教学目标】 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2 了解虚词的种类和特点。3 认识介词和动词的区别。4 了解“的”字结构。【教学重点】 准确辨识介词,了解其特点,提高学生此类应试能力。2 了解“的”字结构。【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认识虚词

(一)虚词的“虚” 【知识点讲解】: 词语在语法上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并且可以充当词组和句子句法成分的一类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是不表示实在意义并且一般不做词组和句子成分的一类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词和虚词 虚词的特点

A.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表示比较实在的词汇意义,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而且这种的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结合时才产生的。

B.虚词不像实词那样大多数能自由地单独说出来,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C.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够自由地充当主、谓、宾、定、补等各种句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二)“虚词”不“虚”

学生看例句,辨析句中哪些是虚词,看去掉它们句子会发生哪些变化? 例句: 这是我的书包。2 他正看着我。3 那个是我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从地上捡起那件脏衣服,一声不吭地走了。

通过分析例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虚词在语法意义上的重要作用。二 了解副词

(一)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1 表示程度的:很、最、太、极、挺、稍微、非常、极其、极端、格外。2 表示范围的:都、共、只、光、仅、总共、统统、一齐、互相。3 表示时间、频率的:已、曾经、正、将、马上、再、又、一再、常常。4 表示肯定、否定的:准、必须、的确、诚然、没、没有、非、别、莫、不 5 表示情态、方式的:悄悄爱哦、亲自、特意、不禁、大肆、急忙、欣然、猛然、公然。表示语气的:倒、偏、是、竟然、简直、幸而、也许、果然。

(二)副词的语法特征:)副词都能做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条件下可做补语。如:好得很 好极了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如:就、只、光、单、几乎、大概、已经、才、仅、不过、将近、恰好

如:只这家书店在营业。光书就有十几箱。

将近30 户村民住在山下。)副词大多不能单说,只有少部分可以在具体语境中单说。

如: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

上、何必、刚刚、的确等。5)有些副词兼有关联作用。

如:打得赢就打;越说越快;又说又笑

6)“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

三 认识介词

介词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修饰谓词性词语,表示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介词的语义分类: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从早上〕坐 < 到晚上 >(表时间)〔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来(表对象)〔比过去〕更好(表比较)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重点区分:介词和动词】

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 “在、叫、给、跟、管、朝、比、用、按、经过 ”等。这些词似乎是一个词同时具有介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但是严格地说,“叫、管”这样的词,应该说是两个不同的词“分局二任”的情况,这种词只是“同音词”。而像“在、给、朝、比、”这样的词,作动词和介词用的时候意义相差并不大,至少看得出两者之间的引申关系,这才是同一个词“一身二任”的情况,这种词叫作“兼类词”。

区别下列句子中的介词和动词 ①叫弟弟打破了。叫了他一声。②在哪儿工作呢?不在图书馆。③给他打个电话。给了我一本。④跟谁说过话呢?跟着这个人。⑤管白薯叫红苕。你别管我了。⑥朝我挥了挥手。他面朝大海。⑦比爸爸还高呢。比不过鲁迅。⑧为新中国奋斗。都是为了你。⑨就按他说的做。按一下按钮。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答案】:左边的为介词,右边的为动词。让学生说说对介词的语法功能的认识。四 了解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动态助词:着、了、过、来着,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呢、啊 其他助词:所、给、连、们 结构助词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 de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

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动态助词:附着在动词、形容词后表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着、了、过”等。例如:

门开着,灯亮着。上星期只晴了两天。

他提起过大海,可是没说过这种情况。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如:苹果似的脸蛋儿。

比况助词经常和“像”配合使用。如:小鱼像箭一样似的游来游去。【了解“的”的用法】 进行课本中的“课堂活动”。2 学生根据课本小结“的”的用法。3 完成课本中的小练习。

如何区分语气词“的”同助词“的” :

1)添加法:看“的”后面能不能加相应名词,能加的是助词,不能加的是语气词。

如:岸上站着的是看划龙船的(人)。(助词)那样说是可以的。(语气词))删除法:看删去“的”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是否改变,如果改变了就是助词,没有改变的就是语气词。

如: 请相信,这本书是我的。(助词)请相信,我不会骗你的。(语气词)五 了解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分类(按表示语气分):

表陈述语气:的、了、吧、啊、着、啦 表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表祈使语气:吧、了、啊 表感叹语气:啊 六 常见虚词错误类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重复赘余

经过治理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不再互相拥挤。解析:副词“互相”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的意思,而“拥挤”是“挤在一起”的意思,含互相意,在表意上重复,应去掉。、滥用介词

①(2005 年浙江卷):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在„„中”构成了一个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这就造成了主语的残缺,应当删去“在”和“中”,使“这部作品”充当主语。

②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此句和上例①一样,由于滥用介词“对于”而造成主语残缺,删掉“对于”,使“凡是„„人员”充当主语。

③消费者权益受到无理侵犯或粗暴践踏时,当事人应诉诸于法律,切不可采用个人行为私自解决。

“诸”是一个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已经包含一个和“于”字在内,再在后面加“于”就造成了重复,应删掉“于”。、漏用介词,造成成分残缺

(1)这些瑰丽奇特的诗篇中所表露的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球的憧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现实。

解析: 应加一个表示对待的“对(于)”

(2)我国将于 5 月 12 日至 6 月 10 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 7 度 0 分、东经 171 度 33 分为中心,半径 70 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解析:加一个介词“以”,构成“以„„为”格式 4、介词误用

(1)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解析:“由于”表示原因和理由,“由”引出动作的施动者,表示动作的起点、凭借等,应改“由于”为“由”。

(2)今年要以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解析:“以”和“作为”不搭配,应改“以”为“把”。5、关联词误用

①、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和人民致以热烈地祝贺。

◆解析:“及”只能连接名词性词语,若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应用“并” ②、才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实践的多少决定的。

◆解析:“由于 ”表原因,应当去掉“于”字 , “由„„决定”是习惯用法。、关联词滥用

①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解析:“否则”多余,“要不是”已含有类似意思。

②【 98 全国】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化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 ◆解析:“之所以 ”本身表原因,与后面的“原因”重复,应当去掉。③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解析:分句间是递进关系,“不仅”后面缺少与之呼应的“而且”等连词,在“体形”前加“而且”。、关联词搭配或位置不当

①这篇文章,语言虽然平易近人,但却朴素无华。

◆解析:强加转折,“平易近人”与“朴素无华”之间无转折关系。②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修改。◆解析:强加因果,前后分句间无必然因果关系 ①不仅中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还无副作用。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解析: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应将“不仅”调到“中药”后面。②过去,内地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前一分句是说“质量”,后一分句是说“成本”,陈述对象不同,应将“不是”放在“质量”前.七 作业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第四篇:四两拨千斤

“四两拨千斤”的教改探路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师生公认的北京市十一学校名师王春易几年前忽然转变了教学风格,从讲台前退到了“二线”,把学生们推到了台前!这样的改变源于毕业生给她的提醒:走进大学后根本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离开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就不知所措。

王春易开始反思:要把老师这个“拐杖”去掉,让高中生学会独立学习,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改革从课堂开始,新的教学教给了学生新的世界,也给了王春易新的事业。苦练教师基本功

一节公开课写百页手稿是常事33岁被评为天津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王春易可以算得上是教师中的“大腕”。2000年,她的一节“植物激素”教学设计课在全国中学生物学年会上获一等奖。而她带的普通中学的普通学生,也拿到了天津市最好的生物成绩。她的教学风格语言生动、动作丰富、逻辑清晰、反应极快。名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王春易却认为是师傅的功劳。她的师傅叫王鹤梅,是一位学识渊博、追求完美的老教师。刚入行时的小王老师就得到了老王老师严格的“调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开场。” “没意思的话就是废话,课堂不允许随意,一句话也不行。” “遇到王鹤梅师傅是我的幸运。”王春易说。每次公开课,师傅总要为她选别人都不愿讲,并且认为讲不出彩的课。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一轮又一轮的创新,王春易练就了一身好功夫,随便抽出其中一节课,她都可以讲出彩。她的课火得“一塌糊涂”,一批又一批新老师来听她的课,而每一次讲课,她总会带给大家新的东西,从未重复。当然,精彩的背后是王春易花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一节公开课,写100页手稿是常事”。2003年,王春易来到北京市十一学校,课堂依然“火爆”,用同行的话说就是:“上课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学生喜欢,同行羡慕,也招来了一批批徒弟:学校里中科院、北大等名校毕业的博士教师纷纷拜王春易为师,她在十一学校有了一个新雅号――“博导”。王春易带徒弟严,但不乏亲和力。她的徒弟王爱丽是留洋归来的博士,刚开始怎么也找不到教课的感觉,知识讲不透,学生也听不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一次,王爱丽特意选择了教材中有难度的一章,遍查典籍,通宵达旦地准备了一份自认为满意的学案交给了王春易。但王春易依然认为不够完美。“教学要精益求精,将最精华的东西教给学生。问题一定要问到学生心坎里,要让他放不下。”王春易说。一遍、两遍、三遍、四遍……学案全部推翻,语言重新设计,只要有一个新的想法,她就带着王爱丽把所有的工作重来一遍。在王春易看来,一个好教师就是要把最普通的课讲出彩。就这样,她的徒弟们也慢慢学会了把课讲精彩。现在,王春易在十一学校的第一批徒弟大多出徒了,她身边又有了许多新徒弟。否定自己闯新路 让高中生扔掉“老师拐杖” “讲课,没有人能超过王春易。”师生、教研员都这么认为。但2008年和学生的一次聚会,让王春易动了改变自己的念头。“已经上了大学的几个学生来看我,抱怨大学老师的课讲得不好,老师不标明重点,自己记一摞笔记也没用。” 学生的抱怨引起了王春易的反思。“我的学生上大学了还是只会抄笔记、背重点。可能是我以前“喂食”过多,才使他们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孩子们以后的路还很长,必须让他们扔掉“拐杖”,自己学会走路!” 同时,十一学校也将2008年确定为课堂成长年。校长李希贵提出一句口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的地方。”这句话更坚定了王春易改变的信心。从此,王春易悄然地改变了原来反响极好的课堂教学风格。她提出,教师要从自我表演的“独角戏”戏台上悄悄隐退,转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主角。在她的课堂上,曾经有过的滔滔不绝的精彩讲解没有了,华丽的板书也不见了。只是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王春易才会不露痕迹地点拨一下。“细胞”这节课,王春易不知道已讲了多少遍。曾经,精彩的语言、形象的表达是她最得意之处。可现在,她却开始什么都不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个细胞模型。学生的作业交上来,王春易喜出望外:有橡皮泥捏的细胞、有废旧材料拼的细胞、有水果雕刻的细胞……学生们兴奋地向她讲述,自己是怎么考虑结构、大小和细胞功能的。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但新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学生的讨论及实验占用了过多的时间,需要增加一倍的课时才能完成原来的教学进度。怎么办?大家束手无策。王春易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将高中3年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打通教学,缩短课时量?比如,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整合为“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大单元教学。从细胞到基因,从动物到植物,从分子生物到微生物,教材在王春易的手里变了个样,而大单元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还节省了不少时间。

在探索中,王春易和同事们逐渐找到了“不讲”课堂的门道:指导学生课前深入阅读,完成学习计划书;给学生提供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让他们自己整理笔记;准备好尽可能多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以前,无论老师的课讲得多好,学生可以选择听或不听;现在不行,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

“老师,我的笔记越写越多,一个问题总能联想出一串问题,最后只能纠结在杂乱无章的生物知识中,被彻底打败。”学生张轩因为在自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苦恼。

“别着急,慢慢来。”王春易几句话就将学生从知识的迷宫中拉了出来,并为他们指出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知识不是我教的,要靠你们自己找到它”。

“从讲到不讲”,再一次的成功,亦如王春易每一次的华丽转身。“如何让高中生的学习不再依靠老师这根„拐杖‟?我希望能和学生们一起探索这个课题。”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名师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讲课,改变多少年来既定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最初找不到自学方法,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现在,课堂真的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地方,学生爱上了生物,爱上了探究知识的过程,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否定自己是痛苦的,看到学生成长是幸福的。天平的两边,王春易还是偏向了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的学生终将赢得未来。视学科素养为根本

不看重分数反而易赢得考试

“娓娓道来的知识总让人百听不厌、浑然忘我,仿佛花香鸟语萦绕耳际,回味无穷。伴着自信的微笑、翩跹如蝶的长裙,王老师就这样引领我们进入了生物的神奇世界。”学生这样描述王春易的课堂。

王春易说:“孩子天生喜欢大自然,喜欢生物学。老师的功夫就在于寻找生活与生物的结合点,打比方、举例子,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并最终引导学生将思考落在理论与知识上。”

当别的高中教师还在把精力放在提高分数、增加习题上的时候,王春易却开始反思,“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一次,王春易带的一个理科班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期中考试,理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历史成绩倒是年级前列,这还像理科生吗?”王春易可不这么看:“历史学得好的理科生可能更优秀,兼具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学生的未来会更精彩。”

这样的结论源于王春易自己的感受,虽说是生物特级教师,王春易总是为自己没有更多的人文知识而遗憾。她常给博士徒弟举一个例子:“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会怎么描绘它?除了好美啊,还有词吗?缺乏人文知识的生活会少了许多乐趣与韵味。”

因此,王春易绝不让学生成为分数的囚徒。生物虽然是小学科,可在她眼里,却充满教育的魅力。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播种者,播撒生物智慧的种子,启发学生了解这个多彩世界。“在只崇尚分数的课堂上,师生无法产生智慧的交流。来到我的教室,学会生物知识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真正要学习的是一种学习的素养和对人生的态度。”

活跃、开放的课堂常常会遭到学生的“挑战”。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物理角度的、有化学角度的……这些跨专业的难题促使王春易加班加点地研究其他学科的新知识。她发现,百家讲坛中的故事可以与生物教育贯通,儿子学的围棋套路也可以借鉴到生物教学中来。

学习过程让王春易颇为享受。“快节奏的教学和高考分数的压力很容易把老师耗尽。如果没有多种学习的滋养,老师拿什么来充实生活,又拿什么展示给学生?”

王春易的学生常常成为考试优胜者,但她并不看重分数。她的课堂讲授“天马行空”,尽是不在高考范围内的内容;学生为生物技术伦理问题争论不休,还常常操作北大、清华等高校开设的最新实验,制作多种多样的果酒带回家让父母品尝……

在王春易的点拨下,许多原来并不被看好的学生也成了学生物的好苗子,许多头疼理科学习的孩子越来越爱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获得了人生与成绩的双赢。

李希贵曾说,在校长眼里,教师第一。而在王春易眼中,学生永远是第一。名师王春易,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让传统课堂、传统学科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这正是新时代的教育最需要的“改变

第五篇:虚词教案

虚词的用法

十五中张文秀

教学目标:

1、理清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文言虚词运用的妙趣。

教学重点: 虚词的表意功能。教学难点: 虚词用法辨析。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知道,在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不然。“虚词”不“虚”,它不仅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具有“实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别具一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虚词”也能在语言表达中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课堂活动——“好!”与“好了!”(1)多媒体展示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第五章“生计问题”中有一段关于阿Q与小D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龙虎斗”的描写:  四只手拨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2)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材料中的“好!”与“好了!”?你能看出这两者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吗? 分析见书本。(3)结论:“好!”与“好了!”仅仅是一个虚词“了”的有无,两者的表达意思就迥然不同。这一个“了”字描画出了两种态度截然相反的看客,意蕴深刻。

我国传统蒙学非常重视虚词的学习与使用,古语说:“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三、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词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见书p43)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结构助词),“着”、“了”、“过”(动态助词)。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3)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4)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5)语气词:突出句子语气意义类型的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如:啊、唉、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滴答等。

四、课堂活动一:形形色色的“的”

(一)思考:“的”属于虚词中的哪几类?“的”有哪些用法?

1、“的”的用法:

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的标志

助词 放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 与“什么”组合,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语气词:陈述语气,表示情况确实如此。常与“是”连用,“的”的后面补不出中心语。

2、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1)“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2)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的,“的”是助词,否则就是语气词。辨析:

A、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助词(指人)B、他是会来的。语气词 C、他今天会回来的。语气词

3、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

①候补党员 ②师范学校 ③生活习惯 ④夜晚记日记 ⑤天平不准 ⑥抓破了鼻子 分析:

①③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②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④⑤⑥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五、课堂活动二:“一身二任”的词语(结合“小试身手”三)(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一样: ①叫弟弟打破了。叫了他一声。②在哪儿工作呢? 不在图书馆。③给他打个电话。给了我一本。④跟谁说过话呢? 跟着这个人。⑤管白薯叫红苕。你别管我了。⑥朝我挥了挥手。他面朝大海。⑦比爸爸还高呢。比不过鲁迅。⑧为新中国奋斗,都是为了你。⑨就按他说的做。按一下按钮。

明确:左侧句子中加点词是虚词,具体说是虚词中的介词;右侧句中加点词是实词,具体说是实词中的动词。虚词的特点: A、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且这种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

B、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不能单独说出来。

C、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自由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补语等各种语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A、介词(包括介词结构)一般不能单独说出来,动词可以。例如不能单说“从(今天)”、“把(衣服)”。有时单说一个介词结构,就会变成动宾结构,如“在家(休息)”;有时会改变意思,如“叫他(打破了)”。动词和动词结构通常都可以单独说出来,结构也不改变。

B、介词都不能重叠,大多数动词可以。如,汉语中不存在“把把”“从从”的说法,而“叫了一声”的“叫”可以说成“叫叫他”。C、介词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动词都可以。如,不能说“我把了”、“我把他过”;而可以说“我躺着”、“我去过”等。

(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把”各属于什么词类,并说明理由。①我来把大门。②抓了一把米。③请把灯关了。参考答案:

①中的“把”用作谓语,后面带有名词“大门”作宾语,是动词;②中的“把”是表示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属于实词;③中的“把”后面带有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并引出“关”这一动作的对象(灯),是介词,是典型的虚词。

六、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一)、以的用法.A、作介词。可译为“把”、“被”、“对”、“用”、“将”、“凭”、“因为”、“根据”、“按照” 等。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2)投以骨。

B、作连词。可译为“和”、“又”、“而”、“以致”、“以便”等,也可以不译。

(1)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C、作动词。一般译成“认为”、“以为”。

⑴我以日始出时距人进?

D、用“有以”、“无以”的形式出现时,同 “有”、“无”一起译成“有什么”、“没有什 么”或“不能”。

(1)无以异也。

(2)非淡泊无以名利,非宁静无以致远。

(二)、而的用法: A、表示并列关系。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然后”。

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等。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 “地”。⑷则弛然而卧。

(三)、其的用法 A、作人称代词。⑴并自为其名

B、作指示代词。可以译成“这”、“这些”、“那”、“那些”或“其中”、“其中的”等。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富,其一贫。(2)一狼洞其中

C、作句中语气词,表示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语气。

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之的用法

A、作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

⑴余悲之。

⑵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⑴蜀之鄙有二僧。七:总结下课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