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调研检测考试试题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24-68583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0 10:22: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调研检测考试试题

南阳市一中2009-2010学年春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2.将第Ⅰ卷每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 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36分

共12小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小人之过也必文 ..B.何以伐为

自伐者无功 ..见其二子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D.吾与点也

天与之,人与之 ...2.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洁其身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C、足食,足兵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是 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A、有是哉,子之迀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因之以饥

(因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如果)..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不过)..C、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哪里)..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途径)

多见其不知量也。

(只是)..5.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

且而从辟人之士也 B、由也好勇过我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C、莫春者,春服既成无欲速,无见小利 D、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6.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B、子贡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中“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9分)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7.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愁不安的紧张感。

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yuè)人足,所跀(yuè)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①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黄乘轩②骑驾出,方以为文侯也,移车异路而避之,则徒翟黄也。.方问曰:“子奚乘是车也?”曰:“君谋欲伐中山,臣荐翟角而谋得;果且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是以君赐此车。”方曰:“宠之称功尚薄。”

秦、韩攻魏,昭卯西说而秦、韩罢;齐、荆攻魏,卯东说而齐、荆罢。魏襄王养之以五乘之奉。卯曰:“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之下,而天下曰:„夫以伯夷之贤与其称仁,而以将军葬,是手足不掩也。‟今臣罢四国之兵,而王乃与臣五乘,此其称功,犹嬴胜而履蹻。” .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③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少室周者,古之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也。襄主曰:“子之处,人之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改动)

【注】①跀危:古代受断足之刑的人。②轩:此处指高车。③概: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

10.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

B.则徒翟黄也

亏:损害 .

徒:白白地 . 是手足不掩也

掩:掩盖 .

悫:诚实、谨慎 .D.古之贞廉洁悫者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

②故民之从之也轻 ..B.①入言之襄主以自代之

. ①而子何故乃肯逃我.

②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②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 .D.①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下 ②吾欲观于转附、朝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皋做狱吏时曾判一名犯人刖刑。在子皋危难之时这个人却救了他,这是因为跀危认为他能做事公平、公正,且能法外开恩。

B.翟黄和昭卯均是有大功的臣子,而国君赏赐的东西与他们的贡献不相配,作者借此典故从反面论证统治者要“依法行赏”的道理。

孔子认为为官之道就得公平、公允,依法办事。这点做好了你便能在百姓中树德,不会做的人只能树怨。

D.少室周是赵襄主的卫士。他和中牟的徐子比赛力气,结果不如徐子,就进宫把徐子推荐给赵襄主而要求用徐子来代替自己。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3分)

(2)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4分)(3)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15.默写(6分)

⑴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孟子·民为贵》)(1分)⑵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分)⑶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1分)”

⑷ 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2分)

⑸ 孟子说:“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这些都是反对享乐主义的千古佳句。(1分)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周国平

近来,我闲读《论语》这一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器,即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有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之后自嘲说,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读书人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又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与他的几个学生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和公西华一起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余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时节,换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约上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坛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啊!”圣人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为“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洒脱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的。“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过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要害是那两个“必”,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够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们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

(本文略有删改)

16.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的?(4分)

17.依据全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的内涵。(6分)18.文中第五段“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的含义是什么?(2分)

19.文中列举的孔子的哪些观点能够说明“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6分)

六、语言知识运用(12分)

20.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关键词不得删),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21.把下列4句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 ;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 ;再有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 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2.5月4日,某中学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题目。(4分)⑴请你给这次活动命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⑵请你向活动组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风景。其实,人类社会不也是如此吗?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18分)1-6:ACDABB

二、(9分)

7.B(A项中“忧虑不安”没有依据。C项中说孟子“行事完全不遵循„礼‟”的说法不准确,文章中说孟子一切“全出已意”,并没有不遵循的意思。D项,第七段中说“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而选项中成了“必须”。)

8.D(D项是两人有很多不同中的其中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

9.B(A“低水准”不正确,原文意在强调二者的不同,不是要比出高下之分;C战国时代的**大大超过春秋时期,但不等于给社会造成了全面的动荡,另外说“可以平息”只是孔子的想法,而非实际情况;D“取代”与“从此以后”属于无中生有。)

三、(9分)10.B(徒:只有)。

11.C(A项①代词,他/②助词,主谓之间,无义;B项①介词,用/②连词,因为;

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 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到)

12.A(“法外开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子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

四、(24分)13.(10分)

①我被砍掉脚,本来就是我罪有应得,是没有办法的事。(被动1分,“固”1分,“不可奈何”1分)

②您并不是徇私照顾我才这样做,而是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本就这样。这便是我心悦诚服并要报答您的原因。(“非”、“然”、“所以”“德”译对各得1分)

③概这种器物是用来量平斗斛的,吏这种官员是用来公平行法的。治理国家的人,不可以失去公正。(“平量”、“平法”、“失平”译对各得1分)

14.(8分)(1)运用反衬的手法(1分。要点“反衬”或“衬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1分。要点“向往”或“羡慕”),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2分。要点“渴望自由”)。意思对即可。(2)“空”字意为“白白地”(1分。要点“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1分。要点“长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1分。要点“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分。要点“无奈”或“痛苦”)。意思对即可。

15.(6分)⑴社稷次之⑵知者不惑⑶畏圣人之言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五、(18分)

16.从两个方面阐述:①对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即“君子不器”。②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君子不仁”。(4分)

17.君子不器:君子读书要从兴趣出发,目的是完善自己,获得真才实学,而非谋取功名(即孔子的治学观);君子为人要活得悠闲自在,不必成名成家。(即孔子的人生观)君子不仁:君子不把“仁”当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应该有分寸不偏执。(6分)

18.要点:伦理规范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但又有灵活变通的余地。(2分)

19.文中列举的观点有:“忠恕”是“仁”,但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以德报怨”是“仁”,但孔子主张更应该用公正回报怨仇。“信”是“仁”,但“信”也要有度。“思”是必需的,但不必过分谨慎,“再思”就可以了。(6分)

六、(12分)

20.儒学“和为贵”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形成了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从而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要重组这个句子,就要对原句句与此同时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清楚。“中国人民……互相尊重”是果,直接原因是“形成一贯……分不开的”而“传统”的形成又是因为“深受……影响”。)

21.③④①②

22.⑴示例:“书香满校园”“青春书为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⑵①举行关于读书的问卷调查,②请新华书店到校书展,③请作家作“走进名著”报告会,④举办“读书交流会”,⑤举办“读书演讲会”,⑥举行“名著与舞台”话剧表演等等。(写出任何3点即可。)

七、略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热忱(chén)淳朴(chún)童稚(zhì)绯红(fěi)

B.和煦(xù)豁亮(huò)殷红(yīn)惟妙惟肖(xiào)

C.拮据(jū)发酵(jiào)提防(dī)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炽热(zhì)匿名(nì)称心如意(c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不记其数 冥思暇想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在今年的作文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B.他盛气凌人地扬起手往桌子上一拍,霍地站起来,痛斥造假者的狡辩。

C.试卷的命制要讲究适合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长吁短叹也不行。

D.他这个人做事总是毛毛躁躁,这么多题他拖泥带水地半小时就做完了。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

A.如何繁衍 如何筑巢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B.如何筑巢 如何繁衍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C.如何筑巢 如何迁徙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繁衍

D.如何繁衍 如何迁徙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筑巢

5.古诗文默写。(4分)

(1)亭亭山上松。风声一何盛,![《赠从弟(其二)》]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4)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

6.名著阅读。(6分)

(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1分)

(3)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你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3分)

7.综合性学习。(7分)

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2015河北)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8、9题。(7分)(2015河北)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

(2)上常临镜: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12.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人类创造力如何起源

[加拿大]普林格尔

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因基因突变使人类的认知力产生了突发性的飞跃。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考古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这是创造力形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平均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⑧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基础上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沟通的人,越有可能学到和获得新发明。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发现,认为由于大约7.1万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长而带来了技术复兴,并得出结论“像病毒一样,文化创新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加以推动”。这是创造力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

13.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创造力的起源问题?(3分)

14.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15.简要概括“文化棘轮效应”产生的条件。(4分)

16.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6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1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1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1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

三、写作(50分)

21.请以“爱”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第三篇:高二语文期中检测测试试题10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检测测试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yáo)长歌当哭(dāng)搴旗斩将(qiān)...B.撺掇(duō)妄自菲薄(fēi)搔首踟蹰(chù)...C.攒射(cuán)夙兴夜寐(sù)载笑载言(zài)...D.浸渍(zé)与子同裳(sháng)别出机杼(zhù)...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葳蕤生光 坚如磬石 槌床大怒 人贱物鄙 B.重蹈复辙 桀骜不驯 踌躇满志 意蕴深厚 C.粒沙瓣花 陨身不恤 池鱼故渊 纵横捭阖 D.息列索落 朔风凛冽 饱蘸深情 虔诚祈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做法尽管说不上多么光明正大,但毕竟没有伤害他人之意,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实在无可厚非。....B.积分榜上两个班交替领先,始终拉不开差距,实力如此半斤八两,也成为运动会的一....道风景。

C.长期以来,他始终一直默默地努力着、坚持着,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D.他虽然非常勤勉,也很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但写出来的都是不刊之论,没有哪家杂志....社愿意登载。

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参加“教师节”庆典的除本校全体师生外,还有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领导和企业界精英出席。

B.雷锋精神固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仍然需要学习雷锋精神呢? C.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曾经稳居年级前三名的李波的成绩节节下滑。

D.政教处通知说,让体育委员星期五前去提交并核实运动会参赛名单。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C.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D.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治学,为己还是为人? 研究学问,投身学术,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价值取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为学者和社会所关注。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这个问题,孔子如是说。仅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孔子的基本思想倾向是“厚古薄今”的,他所向往的是“周制”和“周礼”,因而有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叹。从这一立场出发,他所肯定的想必就是“为己之学”,所否定的就是“为人之学”了。然而,如果从一般意义出发,把“为己”理解为“谋取一己私利”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为人”理解为“兼济天下、服务苍生”,那么,“为己之学”不是十分狭隘吗?“为人之学”又何错之有呢?

孔子的原意恐怕并非如此。根据《论语》中的相关记载及后世学者的诠释,他所谓的“为己”,主要是指通过治学来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尤其是德行修养;所谓的“为人”,则主要指将学问视为装点门面或哗众取宠的工具。例如,荀子曾在《劝学》篇中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并指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这句话就不但显得顺理成章,而且让今天的人们仍然有振聋发聩之感。依循孔子的思路,实有必要大兴“为己之学”、力戒“为人之学”。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者对“为己之学”有另一番理解,进而采取了相应的治学之举。在他们看来,治学纯粹是个人行为,完全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闷头去做,无须交流和探讨。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果,他们视为家珍,容不得他人置喙、听不得不同 意见。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长期存在“鸡犬之声相闻,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一些学术研讨会也往往异化为“成果报告会”,缺乏真正的探讨、交流和争鸣。这种“为己”的态度不可谓不彻底,但它是否有利于推动学术的繁荣发展,恐怕需要打个问号。

从完整的意义上说,治学绝不仅仅是学者个人自娱自乐、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更为重要的,它是学者群体为了探索真理、改造世界、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而从事的共同事业。从后一层含义上说,治学离不开学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广泛交流。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术上的许多灵感火花和发现创造,往往是在学者相互交流、彼此碰撞中被激发出来和得以实现的。当今时代,学术研究的领域众多,深度和广度空前拓展,许多学科仅靠一己之力实难承受。于是,各种学术共同体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同一个研究领域甚至同一个课题,都有许多不同的学者在研究;如果这些学者之间互不通气、各自为政,就很可能出现“撞车”、低水平重复等现象,很难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与此相联系,如果一个人仅把治学视为“私人产业”,不免显得太过狭隘,而且很难做出真正对社会有益的大学问来。倘若就此而论,今天应该倡导的就是“为人之学”而非“为己之学”了。

综合观之,简单地说治学为己或是为人,似乎都有失偏颇。比较准确的说法应当是:治学需要着眼于提高自身修养与境界即所谓“为仁由己”,但不可以闭门造车、固守一己之见;需要具有心系苍生的胸怀和面向世界的眼光,但不可有哗众取宠之心、欺世媚俗之举。

彭国华(《人民日报》2009年8月28日 07 版)

6.下列作者关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治学”“为己”,主要指通过治学而提高自身修养,荀子很赞同他的观点。B.孔子认为“为人”就是要“兼济天下、服务苍生”,还应注意不要哗众取宠、欺世媚俗。

C.作者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倡导的就是“为人之学”,而非“为己之学”。

D.现实生活中,某些学者对“为己之学”另有理解,即“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个人行为,不能推动学术的繁荣发展。

7.根据原文,选出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孔子关于“为己”之学观点的一项: ...A.通过治学来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尤其是道德修养。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C.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D.治学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或哗众取宠。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一向厚古薄今,他向往的是“周制”、“周礼”,认为有必要大兴“为己之学”,力戒“为人之学”。

B.一个人把治学视为“私人产业”,就会显得太过狭隘,因此很难做出于世有利的学问。C.当今时代,各种学术共同体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因此,许多学科难以承受在深度和广度空间上拓展的职责。

D.孔子所谓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个观点至今仍然令我们警醒。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彻底改变“为己”的态度,我国学术界长期存在的“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才会得到缓解,学术才会繁荣发展得更好。

B.只有学者互相交流、彼此碰撞,才可能在学术上激发出灵感,实现发现创造。C.同一研究领域甚至同一课题之所以很难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是因为经常出现“撞车”和低水平重复等现象。

D.如果不着眼于提高自身修养而一味固守己见,不心系苍生而只为装点门面,那么,这样的治学就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学。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第10—13题。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初入洛,居唐故宫室,而嫔御未备。阉宦希旨,多言宫中夜见鬼物,相惊恐,庄宗问所以禳之者,因曰:.“故唐时,后宫万人,今空宫多怪,当实以人乃息。”庄宗欣然。其后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魏王继岌已破蜀,刘皇后听宦者谗言,遣继岌贼杀郭崇韬。崇韬素嫉伶人,常裁抑之,伶人由此皆乐其死。皇弟存义,崇韬之婿也,进谗于庄宗曰:“存义且反,为妇翁报仇。”乃..囚而杀之。朱友谦,以梁河中降晋者,及庄宗入洛,伶人皆求赂于友谦,友谦不能给而辞焉。. 进乃谗友谦曰:“崇韬且诛,友谦不自安,必反,宜并诛之。”于是及其将五六人皆族灭之,天下不胜其冤。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义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义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义、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愤嫉,莫敢出气 嫉:嫉妒 .B.庄宗问所以禳之者 禳:驱除 .C.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 相属:“属”通“嘱”,互相嘱托 ..D.友谦不能给而辞焉 辞:辞职 .11.下列各句中,能够体现伶官胡作非为、祸乱朝廷的一组是

①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 ②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 ③多言宫中夜见鬼物,相惊恐 ④四方藩镇,货赂交行

⑤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 ⑥友谦不能给而辞焉。进乃谗友谦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各项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唐庄宗宠信伶官,这些伶官也飞扬跋扈,随意侮辱官员,这些官员却都不敢整治伶官来出气。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就阿附这些伶官,以图飞黄腾达。例如孔谦就称呼伶官景进为“八哥”,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B.景进等人借着为庄宗“充后宫”的由头大干坏事,以至于逼得军中很多士兵的妻子和女儿不得不逃离邺城。后来庄宗回洛阳,景进又带着上千邺城女子跟随,一路上男女混杂,乌烟瘴气。

C.郭门高本名郭从谦,郭门高是他做优伶用的名字。他善于钻营,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认庄宗的弟弟李存义为养父,因此当上了从马直指挥使。

D.由于郭门高和郭崇韬以及李存义的关系,再加上他的部下王温在禁宫中宿卫时图谋作乱,庄宗警告了他。他非常害怕,于是就图谋叛乱。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3分)

(2)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4分)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①上祝明妃②。

注:①拂云堆,在今内蒙,有神祠。

②明妃:王昭君。

(1)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木兰女儿本色的?(4分)

(2)你怎样看待诗人将木兰与昭君相提并论。(4分)

15、填空(6分,每小题1分)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2)扈江离与辟芷兮。

(3),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以地事秦,犹,火不灭。

(5)《孔雀东南飞》是 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 ”。

(6)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夜晚五个时辰,依次为黄昏、夜半、鸡鸣、平旦。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雨果对“强盗”的控诉

中国的中学生,估计都知道大文豪维克多·雨果那一篇“两个强盗”的宣言。巴勒特上尉给雨果去信,向其征询对于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意见,并且表示,他自己认为这场远征体面而高尚。

雨果以梦幻般的笔调开始了他的回信。他以中国人都缺少的那种对圆明园的丰厚感情和法国式的浪漫夸张描述了圆明园是如何的独一无二。铺垫完毕笔锋一转,开始了如下控诉:

“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掠夺,一个纵火。似乎获得胜利就可以当强盗了;两个胜利者把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所得对半分赃。„„于是,他们手挽手笑着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勾当。”

“在历史面前,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强盗叫英国。但是我抗议。我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声明:统治者所犯的罪行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误;政府有时是强盗,但人民永远不会作强盗。”

中国人看了这信很激动。其实,也用不着这么自作多情。因为,雨果当时最大的敌人,仅是他的政府,严格说来就是拿破仑三世那么一个人儿。更关键的是,即使没有火烧圆明园,雨果照样能找到骂法国皇帝的理由,而且骂得比这还要狠。

雨果年少时曾经做过保王党,甚至拥护和歌颂过复辟的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但法国的革命风雨终归把他铸造成了自由共和主义者。当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称帝时,雨果因参加武装起义遭通缉,流亡国外,一流就是19年。期间,他发表《小拿破仑》、《一桩罪恶史》、《惩罚集》等。这些文章只有一个靶子:拿破仑三世。

雨果反对帝制,反对拿破仑。这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骂人方面堪比街头泼妇,骂半天也没有重复的:“历史大恶棍”、“小丑”、“强盗”、“混蛋”、“无赖”、“怪物”、“卖国贼”、“恶贯满盈”、“说谎就像别人呼吸一样”、“在卑劣方面也低人一等”、“政权就是个匪窟”、“拉皮条的帝国”云云

不管怎么说,这法国皇帝还算够意思,被骂得满脸满屁股墨汁了,还于1859年大赦政治犯时把雨果也包括在内了。不过雨果拒绝被赦。所以,当1861年巴勒特上尉写信向雨果征询看法时,正好给雨果一次扔墨水瓶的机会。于是我们会发现,他在信中承认中国人是野蛮人,但是认为文明人不该对野蛮人这么做。即使做了,那也不是人民的错,而是政府——严格说来就是小拿破仑的错!

这次的墨水瓶扔得最爽。一是赢得了法国民众的好评。二是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好评,你看人家雨果都骂自家政府是强盗呢。至于自家的政府与皇帝是如何的白痴、混账、无赖与恶棍,他们就假装不知或者忘记了。

不过还是要感谢雨果的,一个小小的墨水瓶,成了中华民族自尊心的安慰剂。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前仆后继地在中学课堂里接受这一针,疗效出奇的好。至于雨果说中国人野蛮什么的,则忽略不计。这也叫是药三分毒吧,为了治伤心之病,药伤胃之类的毒性就顾不上了。

1870年,色当战役中,拿破仑第三亲自做了普鲁士的俘虏。同是做皇帝,他境界就差远了——比咸丰傻多了:咸丰的亲征,就是亲自逃跑,而小拿破仑的亲征,却是亲自做俘虏,一被俘虏,政府当然就垮台。一垮台,法国人民就翻脸不认人,把他们选上去的总统、热烈支持过的皇帝就给抛弃了,于是,拿破仑三世在法国人心目中变成了真正的小丑。

小丑的可笑,更加印证了雨果的伟大。小丑9月2日做了俘虏,伟大雨果9月5日就回到了巴黎,受到民众热烈欢迎。普法战争爆发后,雨果以68岁的高龄参加了国民自卫军,甚至捐出稿费,铸造了两门大炮。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公开发文支持公社社员„„1885年5月22日,雨果与世长辞。灵柩停在凯旋门下一昼夜,群众围住不散。巴黎公社的老战士发表宣 言,号召社员们参加葬礼。6月1日,政府为雨果举行国葬,送葬者达百万,人们高唱《马赛曲》,把雨果送进先贤祠。

作家也该知足了,一直反政府,人家做皇帝,你武力反对,放中国,至少凌迟处死,株连九族。若遇上明成祖那样的英明领导,干脆就是株连十族了„„所以,泉下也该知足了,幸运生在法兰西。就你摊上的那破皇帝,远不如中国这边一个七品县官威风!

有意思是,1989年4月,中国一位教授专程到雨果在根西岛的故居拜访,发现雨果也是中国珍玩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收藏居然来自圆明园!敢情法国强盗拍卖中国文物,伟大的作家也前往捧场了吧?历史就是这样。

16、“中国的中学生,估计都知道大文豪维克多·雨果那一篇‘两个强盗’的宣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7、下面两句话在文章里是什么含义?(4分)

(1)所以,当1861年巴勒特上尉写信向雨果征询看法时,正好给雨果一次扔墨水瓶的机会。(2分)

(2)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前仆后继地在中学课堂里接受这一针,疗效出奇的好。(2分)

18、作者将本文命名为“雨果对‘强盗’的控诉”,你对此标题有何理解?(4分)

19、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对雨果作出了怎样的评价。(6分)

六、(12分)

20、参照示例,依据课文内容,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对出下联。(4分)示例:佛教胜地迎来道家主持

中华国宝尽受列强劫掠(《道士塔》)(1)周树人直面惨淡人生怒斥下作文人卑劣

(《记念刘和珍君》)

(2)泊石钟苏东坡求真相反臆断

(《游褒禅山记》)

21、根据下面这则材料概括古今学者对《离骚》篇各涵义诠释的最根本区别。(4分)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22、下面是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请对会徽构图及所表达含义进行说明。(4分)

注:EXPO是Exposition(展览会,博览会)的缩写

七、60分

23、以“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复杂的记叙文。

2009年秋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1、C A 窈 yǎo B 菲 fěi C 渍 zì 裳cháng

2、D A 磐 B覆 C殒

3、A B.贬义;C.刮目相看强调进步大;D.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的言论。

4、B A杂揉 C缺主语 D表意不明

5、C A.两个顿号错;B.引号后面无句号;D.句号在引号外

6、A B孔子未认为“为人”是“兼济天下、服务苍生” C省去了“倘若就此而论” D原文并无结论

7、C 此项是作者用以阐明治学离不开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

8、D A“一向”错,且原文有引号 B强加因果,原文为并列 C因果颠倒

9、D A对“为己”界定不明确 B“只有„„才„„”过于绝对 C强加因果

10、B(A.嫉:憎恨;C.属:相属,相连;D.辞:拒绝)

11、A(③为阉者言;④四方,指地方非朝廷)

12、B(A.“出气”错;C.存义视从谦为义子而非从谦认存义,“因此”不成立;D庄宗“戏”从谦)

13(1)庄宗派遣景进这些人出京城到民间查访,情况无论大小都把它们汇报上来。(得分点:出访 无 闻)

(2)庄宗喜欢伶人,却被伶人郭们高杀死,被乐器焚尸。难道不是很真切的吗?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

(得分点: 好 被动 反问 信)

(3)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14、(1)对比;作男儿与梦画眉

虚实结合,征战为实,画眉为虚 衬托,以征战衬画眉

(2)二人都为国家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1分)

二人在为国奉献上都有主动性(1分)只不过一征战沙场(1分),一和亲塞外(1分)。

15、(一题一分)⑴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⑵纫秋兰以为佩 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⑷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⑸ 古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⑹人定 夜半

16、引出后文对雨果的介绍(引出1分,内容1分)

与结尾雨果收藏圆明园文物形成照应(照应1分,内容1 分)

17、(1)火烧圆明园使雨果有了又一次抨击拿破仑的理由(圆明园事件1 分,抨击理由1分)

(2)中国学生在读雨果控诉“强盗”的言论中,民族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大意对即可,控诉1分,满足自尊心1分)

18、(1)向读者介绍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雨果(2分)

(2)指出国人在援引外部评价时的利已性(2分)

19、①雨果为了信仰不畏强权(2分)②雨果为了国家不惜一切(2分)③雨果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缺乏足够的尊重(2分)(大意对即可)

20、(1)刘和珍正视淋漓鲜血展现中华女子勇敢

(2)游褒禅王安石叹缪传思慎取

21、古学者重注重“离”、“骚”字义的诠释

今学者重注重“离骚”音韵相关意的诠释

22、会徽图案以3个人构成了汉字“世”,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 家庭的和睦。(答出“世”或者“家庭和睦”皆可)②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③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答“和”或者“和谐”亦可)的理念。④表明世博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

(构图的4个内容,对构图的说明分析遗漏一点扣一分,含义答出一点给一分,共2分)

23、略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题一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题一

我会写。

kǎixuánzuìèjiànkānggòngxiàn()()()()chénjìmǐnruìyúchǔnzhàngài()()()()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呼吁(xū yù)气喘吁(xū yù)吁

2、老师布置大家明天带扫(sǎo sào)帚打扫(sǎo sào)卫生。

3、鬼子把雨来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níng nǐng):你要撒谎,我把你的脑袋拧(níng nǐng)下来。

三、我会组词。

荧()福()驻()推()绳()削()萤()蝠()住()维()蝇()哨()

四、按要求写词语。

1、照样子写词语。

例:不折不扣不()不()不()不()

2、写上对应的成语。

知己知彼 ______________运筹帷幄________________ 神出鬼没_______________四面楚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攻其不备____________声东击西

五、填上恰当的词。

()的脸()的小路()地唱()地站()的光()的歌声()地盯()地笑

六、照样子,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天上飘着白云。

1.吹着口哨的孩子迅速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着辽阔的原野。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他解决了这道难题。他把这道难题解决了。这道难题被他解决了。

1、林务官砍了灌木丛,锄了野草。

七、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天上鱼鳞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秋雾阴,冬雾雪。

4、,晚霞行千里。

八、开心阅读。

提灯笼的小飞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漫游(1)满,遍(2)水过满,漾出来(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2)计划(3)希望得到,谋取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热闹——()柔和——()3.用“--”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4.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题目:的启示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语句要通顺,字数350字

第五篇:高一语文下册期中模块检测试题4

南安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46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盥洗(guàn)朱拓(tà)炮烙(páoluò)锲而不舍(qiâ)走投无路 .....B.执拗(niù)烟霭(ǎi)敕造(chì)瘦削不堪(xiāo)眼花缭乱 ....C.谬种(miù)笑魇(yâ)讪讪(shàn)度长絜大(duó)宽宏大量 ....D.石栈(zhàn)鞭笞(tà)蹙缩(cù)悄无声息(qiǎo)做客他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蒙故业,因遗策(沿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受)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B.小学而大遗(放弃)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统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所守或匪亲(有时)..C.数罟不入洿池(屡次,多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小,狭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赢粮而景从(担负)..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喻边防屏障)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丛菊两开他日泪(往日)...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王好战,请以战喻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吾尝终日而思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履至尊而制六合 ..5.下列选项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B.他说年轻时也曾“轻狂”过,少不更事的他棱角很多,看不惯很多事情;而现在自己可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待人接物都多了份泰然。

C.赛场温度已经够高了,但观众的热情更高,锣鼓一敲起来,赛场内的气氛更是沸反盈天。....D.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发红光的恒星常常是垂死的老年星;而发白光的或黑光的恒星则已奄奄一息。....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可怜: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 ..⑵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 ..

盈:

二、名句默写(10分)

8.(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百年多病独登台。(3),塞上风云接地阴。(4)画图省识春风面。(5),犹抱琵琶半遮面。(6),功在不舍。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8)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三、名著阅读(10分)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关羽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上来助战,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

B.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两人心中早有主意,却故意用言语来刺激对方。后来,孔明故意念了曹植的《铜雀台赋》曲解其中意思,说曹操是为了二乔而来,激起周瑜大怒,周瑜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C.祢衡出言嘲弄曹操,曹操命他为鼓吏。祢衡着旧衣击鼓,被左右呵斥,祢衡脱衣裸体而立,大骂曹操。曹操大怒,立杀祢衡。

D.张松和庞统的相貌都十分丑陋。张松入京拜见曹操,曹操以貌取人,并不重视张松,使得张松投靠了孙权。庞统也因貌恶不被孙权喜欢,但是刘备却是一见如故,大大重用。10.《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你知道他的哪些事儿?请填写三件事,分别体现他的忠、义、勇特征。(3分)忠: 义: 勇:

11.周瑜急忙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4分)

四、《论语》(10分)

12.下列各项中,叙述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

B.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凭一个人说的话而废除他的官职。

C.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认为人们应尊重自己,同时少责备别人,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D.子路和冉求问孔子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孔子作出了不同回答,他让子路不要冒进,让冉求不要退缩。“进退适中”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回答反映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1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篇十四》

⑴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3分)

⑵孔子如何看待“管仲相桓公”这件事?(3分)

第Ⅱ卷(34分)

五、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8分,每小题2分)

治 安 策

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及秦而不然。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1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 暴:残暴 .B.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 翼:保护 .C.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狱:审案 .D.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 得:恰当、得法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全相同的一组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B.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 古之学者必有师 ..C.忠谏者谓之诽谤 ..师不必贤于弟子 ..D.《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6.从本文看,下列句子全都不属于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的一组是()....①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②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 ③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④胡亥之性恶

⑤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 ⑥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7.下面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总结秦灭亡的教训,目的是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文章通过夏、殷、周与秦对太子教育方法及结局的比较,指出了国家选择太子、教育太子的重要意义。

B.作者认为,古代君王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从太子出生就开始了。幼儿时期,由三公、三少用孝仁礼义来教导他,选品行端庄的人来陪伴他。

C.秦对太子的教育与古代不同,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时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并且教给他的除了对人施用酷刑,就是灭人三族,所以胡亥即位后视人命如草芥。

D.作者通过对比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早对太子进行教育,为他选择左右近臣。教育得法,左右近臣正直,太子才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安定了。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8.(1)请赏析颔联。(3分)

(2)作者写诸葛亮,抒发了怎样的情怀?(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5分)

泪 为 谁 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来不及看清楚这一切,佝楼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虽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9.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4分)

20.“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1.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3分)

22.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一二种手法。(4分)

七、时文评说(5分)

23.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1:今年8月,为避免去年“新生家长露宿操场”的一幕再现,清华大学通宵开放一处千人食堂,各地媒体纷纷组织“结伴上大学”活动倡导学子“不让家长送”,一些媒体则发出“送子大军请止步”的呼吁

材料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这项有3143名参与者的调查显示,在“家长是否该送孩子上大学”这个问题上,有一半的人认为“送不送都有道理”,剩下的一半各执一词:三成认为“该送”,两成认为“不该送”。(1)媒体通过哪些行为表达了怎样的态度?(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将来你也要步入大学,你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吗?为什么?(3分)

八、作文(7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岳飞抗金,“气吞山河”。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

请根据以上提示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题目,题目中必须包含“气”字,不少于800字

南安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A 解析:B.瘦削,xuē;C.笑靥;D.笞,chī;作客他乡 2.D 解析:A.受,传授;B.或,倘若;C.数,密 3.B 解析:A.以,把/用;B.这些,这类;C.而,表修饰/表转折;D.则,就/却 4.A 解析:A.名词作状语;BCD名词作动词 5.B 解析:A.定语后置/宾语前置;B.被动句;C.没有倒装/状语后置;D.判断句/状语后置句 6.C 解析:C.形容人声喧嚣杂乱。7.⑴可惜;因:于是;为:创作(2)距离;满 二.8(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万里悲秋常作客(3)江间波浪兼天涌(4)环珮空归夜月魂(5)千呼万唤始出来(6)驽马十驾

(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8)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三.9.B 解析:A.(21回)张飞和关羽顺序调换;B.(44回)C.(23回)没有“立杀祢衡”,而是遣祢衡去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掉祢衡。刘表故意不杀,让祢衡去见黄祖。黄祖醉酒时杀了祢衡。D.(60回)张松投靠了刘备。刘备一开始也不喜欢庞统,不重用他 10.情节:

忠:屯土山约三事、千里走单骑 义:义释曹操

勇: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谋:水淹七军/傲: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11.“妙计”是指: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都督周瑜定计,谎称欲将孙权妹妹嫁给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作人质,以便索回荆州。(2分)“赔了夫人又折兵”即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偕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2分)四12.AD 解析:B.“不以人废言”解释为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C.“善待自己”错,应为“多责备自己”。

13.(1)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

(2)孔子认为管仲相桓公是弃小节而持大节的事。管仲虽然没有殉主,但是他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没有使用武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这依靠的是仁德的力量。孔子肯定了管仲有仁德,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参考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五.14.A 解析:暴,短促、突然。15.D 解析:A“以为”在句中为“把„„划分为”,现在指“认为”;B“明日”在古时指“第二天”,现在指“今天的下一天”,“学者”在句中指“求学的人”,现在指“有专门学问的人”;C“不必”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其余未解释的均与现代汉语相同。16.C 解析:作者认为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胡亥,而在于择师不良,教之不得法。符合这个意思的只有①⑤。做题时可用排除法。17.C 解析:“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的说法在文中没有根据。

参考译文:

夏、商、周三代作天子都有几十代,秦作天子却两代就灭亡了。人的本性相差并不是很远,为什么三代之君就能有道这样长久,而秦却无道这样短促呢?其中的缘故是可以知道的。古代作王的,在太子刚刚降生时,就要举行典礼,官员们都穿戴着整齐的礼服,在南郊拜见他,路过王宫就要下车,经过太庙就要小步快走,从他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起,教育就已经开始了。等到儿童时期,懂些事情了,三公、三少这些老师就开始向他阐明孝道、仁爱、礼义等知识,用来引导教育他,驱逐那些邪恶的人,使他不能见到那些恶劣的行为。在这时选的都是天下的端方正直的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有良好品德的人护卫着他,让这些人和太子呆在一起。所以太子从刚一出生,看到的就是正当的事情,听到的就是正确的言论,所行的就是正直的道理,他的周围都是正直的人。到了秦就不是这样。秦王让赵高作胡亥的老师教他审案,所学的除了砍人的脑袋、割人的鼻子,就是灭人的三族。胡亥头一天即位,第二天就杀人。那些忠心劝谏的人,被认为是诽谤,那些为国家考虑长远的意见被认为是妖言,他看待杀人就好像割草一样。难道是胡亥的天性恶劣吗?这是因为用来引导他的不是正理的缘故啊。天下的命运,悬在太子的身上,太子的善良,在于早期的训教和选择左右近臣。训教得法,左右正直,那么太子就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会安定了。《尚书》中说:“(天子)一个人有了(生儿子的)喜庆事,天下百姓都会仰仗他。”这是现实最紧要的事务啊。

18.(1)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但与诗人无关,以乐景来反衬哀情,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句意分析2分,情感1分)

(2)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颈联表达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尾联表达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六.19.①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②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如: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注:每个要点2分。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烘托人物的心境等也可以。)

20.①宽厚仁慈,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二点给3分)

21.老天爷为这对父子在生活的泥沼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苦苦挣扎的意志与真情感动得流泪。(或: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评分标准:不要求字面一致,但如只答“泪为父子二人流”则给1分)

2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强求一致,能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小说中主要的艺术手法有:①对举(或对应),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②倒叙,产生悬念,扣人心弦;③烘托,让黑夜烘托悲剧的色彩;④诗化的语言,使小说充满了抒情色彩等等。能就其中一点鉴赏得较好的,符合小说实际,就可给满分。只能点其表现手法,而不能作具体评述和分析的,只给2分。分析欠妥,语言有毛病的,酌情扣分。

七.23.(1)媒体通过向家长呼吁,向学生倡导,组织具体活动表达了希望学生自己上大学的态度

(2)示例1: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

1、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有家长陪伴路上放心。父母送孩子,更多的是给孩子一种心灵的慰藉,也是亲情的一种表现;

2、许多父母也借送孩子的机会旅游;

3、送不送孩子上大学与独立性没有多大关系,一向鼓励孩子独立的美国家长也一样开着车大包小包地送孩子上学。

示例2:不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

1、如今孩子太娇惯,连上大学都要家长陪送,将来如何走上社会?快二十岁的孩子了,还是这么抱着哄着,不给他们锻炼机会,又如何长大成人?

2、送孩子上大学会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3、结伴上大学能保证安全,锻炼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调研检测考试试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