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论美
论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记住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2.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积累量,培养表达能力。
3.讨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懂得把美好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相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中有关“美”的论述。2.体会形象、深刻的名言警句。【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
二、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明确:本文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作者认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首先说到美德是最为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内在美往往不能统一,不能兼得,这时,作者提出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像作者所举的这些人都是内外皆美的,但毕竟是少数)。为什么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作者在第三、第四节中作了回答。作者将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进行比较,说明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优美的修养胜于形体之美。培根所说的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些年轻人虽然美貌,但缺乏修养,正是为了证明内在修养胜于外在美。最后,总结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积累名言警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找出课文的名言警句。)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明确:把美德比作宝石非常形象。这句话很有哲理,说明不要用一些华丽的无用的东西淹没了宝石的光辉。以此类比,美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闲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不要因为外在的美而影响了内在的美。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明确:作者把美从低级到高级排列,颜色美、形体美、行动美、美之上者„„德行美,由外在而内在,使人一目了然。
3.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
明确:美不可能有统一的规范,个体与一定的机遇和环境相适应,整体和谐,那就是美。4.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明确: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四、细研课文
1.提问: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独立思考)
归纳:作者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功”的解释说起,谈到成功之道,推出简洁明了的公式,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不拖沓,不啰唆。作为一代大学者,这样的开头使人觉得诚恳与平实。
2.提问:作为学者,作者学识渊博善于旁征博引,找一找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作出解答。)
讨论并归纳:用“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说明“天资”是客观存在的,谁也否定不掉。用“学术界艺术界自命天才的人”说明自己的天资要实事求是一点好。引用“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及韩愈”的故事说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用自己亲身经历说明机遇有时很重要。用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还是说明勤奋的重要性。最后引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成功必经的三种境界的阐释,指出其疏漏,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这些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教师提问引领学生们注意: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应该选取大量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来说理。)
3.提问: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机遇是不期而来,我们无能为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独立思考,也可和同桌商量。)
归纳:“无能为力”指的是无法改变,无法强求。天资由遗传因素决定,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天资低,就更要勤奋,因为勤能补拙。机遇是别人的,是不期而来的,但是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对人成功的影响,其实是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作者说这两者的“无能为力”其实是为了突出“勤奋”的重要性,它对我们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天资是由天来决定,但我们可以利用勤奋来弥补。完全可以寻找和创造机遇,怎么能说是无能为力呢?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自己的评价。这一步的设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评价。)
4.反复诵读王国维的“境界说”,领会其中的深意,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阐述它在文中的作用。(同学们可以查阅工具书,然后小组讨论作答。)
讨论并归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诗在这里的意思是写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应高瞻远瞩,选定目标。这是第一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为了成功吃尽苦头,仍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伊”指的是自己的预期目标。为了成功吃再多的苦也不后悔。这是第二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的是寻寻觅觅,经过千辛万苦,成功却悄然而至,令人欣喜无比。这是第三境。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来说明勤奋是成功之道。
(设计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考虑到角度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了“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或是干事业。最后再次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5.摘抄本文引用的古代学者治学的名言,课外再收集一些,制成读书卡片。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写法举要
(请同学们互助合作,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1.结合实例逐一剖析。作者先谈“天资”问题,接着肯定勤奋的作用,然后说“机遇”。这样层层深入,旁征博引。
2.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小题大做,要言不烦。3.以谈话的方式论述问题,举重若轻,却并不随便。
六、小结
本文阐述了成功与天资、勤奋、机遇的关系,指出勤奋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本文说理充分,逻辑紧密,语言准确,值得我们欣赏借鉴。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对名言的理解具有多样性,我们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的理解:高瞻远瞩,选定目标。季羡林的理解:预期
我的理解:。(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的理解: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季羡林的理解:勤奋。
我的理解:。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的理解:豁然开朗,妙手偶得。季羡林的理解:成功
我的理解:。
第二篇:高二语文论毅力测试题
粤教版必修三《论毅力(节选)》课时训练
(说明:本试卷为课堂练习之用,强调文言文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巩固掌握,强调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试图以试卷样式激发学生学习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使学习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试卷上设立“文学卡片”、“资料采撷”“拓宽视野”“文言翻译信达雅”等栏目,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主动学习,加深对作品内容和论说方法的理解掌握。)
(课堂或自修45分钟完成)
解释重点字词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省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译文
【句式和句间关系】
1、(省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段落内容概括答案:】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今中外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开头起笔就旗帜鲜明运用正反对照的手法突出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以此统领全文。【参考译文】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成功和失败的事情经验教训是如此之多,而情况和途径之不同又是那样纷芸复杂,推究他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失之就失败。
解释重点字词
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句间关系?)。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句间关系?)。
译文
【句式和句间关系】
1、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句间关系?)。
2、非至强之人,未能善于其终者也(句间关系?)【段落内容概括答案:】
第二段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人生有顺境有逆境,事情不分大小都有阻力,从人生历史的一般规律来论证毅力的重要性,说明只有毅力至强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这段首先从纵向的方面来说明一个规律,人生历程,顺逆相间,人的一生大抵说来,大概是逆境居十分之六七,顺境只居十分之三四,而且每件事情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的阻力,这就为中心论点提供了理论根据。既然人人都要遇到逆境和阻力,所以就必须要有毅力。然后又从横的方面来分析人们对待逆境和阻力的不同态度,作者论说了四种人,有“志力薄弱之士”,“次强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对待逆境和阻力的态度不同,他们都是“非至强者”,只有至强的人才能善终。这就用分析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
人生的历程,大致不顺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间隔着交替而来的,不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一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意志和能力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容易很容易的,等到很快尝试到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勇气;那些意志能力次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第一关,但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再坚强些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事情越大,遇到的挫折也越多,要不退缩也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不能善始善终把事情进行到底的。
解释重点字词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句间关系?)。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句式?)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句间关系?)。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容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
译文
【句式和句间关系】
1、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句间关系?)。
2、故所就不彼若(句式?)也
3、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句间关系?)。
【段落内容概括答案:】
第三段从顺境和逆境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论证毅力的重要性。
第一,作者认为小逆之后会向小顺转化,大逆之后会向大顺转化,而关键是要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批评看见人家成功就认为是幸运儿的错误态度。从而得出结论顺、逆、幸、蹇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决定成败的关键就看是否有毅力。
第二,作者又以操舟为比喻,操舟都会碰到顺逆两种情况,遇到逆境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突过;一种是遇逆而返,终不达彼岸。对比之下,进一步说明要使逆境转为顺境关键在毅力,有毅力者可使逆境转为顺境。
【参考译文】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不顺利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利,大的不不顺利之后必定有大的顺利。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随之便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幸运儿,老天爷特别宠爱他,又认为我是倒霉,所以成就比不上他。这种人怎么能知道所谓“倒霉”,“幸运”,他与我都是相同的,而能不能征服,这个“倒霉”利用这个“幸运”,就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拿驾船来做比方,如果以二十天的时间行一千里的路程,其间风向潮流的或顺或逆,常是互相交错的。人家以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逆风冲过去,然后可以从容地前进,去渡过顺风的一段;而我或者一天就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因此对岸就始终不能达到。
解释重点字词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箦(),止(),吾止也(句间关系?)。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句间关系?)”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省略:)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译文
【句式和句间关系】
1、譬如为山,未成一箦,止,吾止也(句间关系?)。
2、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句间关系?)
3、掘井(省略:)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段落内容概括答案:】
第四段引用孔孟名言,以堆山者和堆土者正反对举总结论证毅力的重要,以此结束全文。
这段用孔孟之言总结说明做事重在坚持,也就是说所谓的毅力也就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做事,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参考译文】
孔子说:好比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如果停止,就此停止了;又如好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继续干,我就前进了。孟子说:要干事的人,就象掘井,掘的再深而没有挖到泉水,那仍然是一口废井。成败的道理,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
【疑难词句注解】
1.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莽然是广大众多的样子。2.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的呈现。3.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猝是突然的意思。
4.盘根错节之既经。盘根错节就是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情烦难复杂,不易解决。5.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应刃而解是顺着刀口就分隔开来了。比喻事情容易解决。6.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是非常羡慕。7.以为是殆幸运儿。殆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
8.又以为我蹇于遭逢。蹇是跛足,引申为艰难、困厄。遭逢是遭遇。9.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庸讵就是岂,怎么。【背景介绍】
本文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不久写的。勉励处于逆境的同人,不要因一时受挫而灰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主旨】
全文的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本文写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人士有的被杀,有的流亡,有的退隐。梁启超逃亡日本,还想努力进取,于是写《论毅力》,勉励处于逆境中的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败吓倒,不要被暂时的逆境所困扰,要坚持不懈,继续前进。
【写作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全文自始至终运用正反对照的说理方法 第二个特点是思路开阔,纵横开合,论证周密,结构严谨
第三个特点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要阐明的道理具体形象 ①全文自始至终运用正反对照的说理方法
如成与败,逆与顺,强与弱,彼与我,“攻亏一篑”和“虽覆一溃”的对瘵,处处阐述了有毅力,与无毅力会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②思路开阔,纵横开合,论证周密,结构严谨
文章一起笔就说天下古今成败之林,横贯天下,纵观古今,大开大合,接着论顺、逆、幸、蹇,又以逆水行舟、挖土掘井等圣人之言证明,或理论或现实依据,思路开阔,论证非常周密,而结构集中严谨。
③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要阐明的道理具体形象
比喻如操舟之喻;造山以填土之喻;掘井之喻分别强调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层递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思递进而形式相近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本文有两处用层递手法。一是第二段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突出要想成功,应有“至强之人”的毅力,二是第三自然段操舟的对比,这几种情况的对比用层递式以此反衬出坚持到底者毅力的重要性。
【扩展练习】
1、找出文中的层递句。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比喻的含义: 附:扩展练习参考答案:
1、层递句:
(1)面对逆境与阻力的五种人的不同态度和结果,“志力薄弱之士”、“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至强之人”,一层进一层,层层递进,将“有毅力者”与“反是者”的不同层次都提到了,涵盖全面,说明周密。
(2)操舟者,彼“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三个层次的层递,将“反是者败”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2、比喻句的含义:
(1)以“操舟”比喻“有毅力者”、“得从容以进度其顺”;“反是者”,“故彼岸终不可达也”。(2)孔子“为山”之喻,无毅力者功亏一篑。
(3)以“平地”比喻有毅力者,“虽复一篑”、“吾往也”。(4)孟子“掘井”之喻,半途而废,事业无成。
第三篇:苏轼文论
苏轼文论选
一、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 • 《答谢民师书》: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跋秦少游书》: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录: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二、论艺术构思的“虚静”、“物化”和“成竹于胸”
(一)“虚静”
《送参寥师》节录: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二)“物化”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三首》节录: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三)“成竹于胸”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答谢民师书》: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
三、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
(一)“随物赋形”
• 《文说》节录: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二)“传神”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传神记》: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精采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以为顾、陆。
(三)“常形”与“常理” 《净因院画记》: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相对而言)。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四、论“无法之法” 《诗颂》: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规。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五、论平淡
• 《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馀子所及也。• 《评韩柳诗》: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题陶渊明饮酒诗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世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第四篇:西方文论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
【摘 要】古希腊时期戏剧成就最高的就是悲剧,索福克勒斯作为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全剧写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俄狄浦斯在命运的安排下弑父杀母的故事,被亚里士多德尊为悲剧典范。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作为西方文学理论早期的代表,他的《诗学》集中体现了他的悲剧理论,也标志着西方悲剧学说的开端。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的解读来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加深对俄狄浦斯人物的理解和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悲剧 俄狄浦斯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最早的源头,在古希腊的艺术画廊中,悲剧艺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公元前五世纪,希腊进入民主制阶段,希腊悲剧也进入了繁荣时期,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就诞生在此时期,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与悲剧《俄狄浦斯王》在某些方面体现着相似乃至相同的观点。本文从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的情节以及悲剧的人物三方面的理论知识的研究来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加深对《俄狄浦斯王》中悲剧的学习与理解。
一、从悲剧的定义看《俄狄浦斯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这个定义从四个方面即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和目的来对悲剧进行解读。
索福克勒斯作为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的《俄狄浦斯王》讲述了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父娶母的故事。俄狄浦斯的命运是由神预先确定的,他自己的任何反抗都无济于事。无论他多么有智慧,多么贤明伟大,多么大公无私,也无论命运是好是坏,他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悲剧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歹而是他无意所犯的错误。正如定义中的“严肃”是指摹仿“高尚的人的行动”,主人公为某种正义事业进行合理斗争,由于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使其受难、失败或牺牲。[2]很明显,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王》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对命运是无法反抗的恐惧之心和对俄狄浦斯在命运面前的无力的怜悯之情。
二、从悲剧的情节看《俄狄浦斯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艺术是一种特别艺术(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其中之二是摹仿的媒介,其中之一是摹仿的方式,其余三者是摹仿的对象,悲剧艺术的成分尽在于此。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悲剧中一
系列有因果关系的生活事件是由悲剧人物的行动构成的,行动由表现了人物的生活与幸福。悲剧情节是指“行动的摹仿”。因此,情节是悲剧的基础,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达到悲剧艺术的目的要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的“惊心动魄”的效果,关键在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实现。“突转”是指人的行为突然转变到相反的一面,“发现”是指人在不知到知的过程中引起的爱、恨或者厄运。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
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它优化了情节的组合,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设置多种互为关联的铺垫,利用巧妙的构思,按照可然和必然的原则组织情节,把每一个人物的出现、每一段台词的朗诵纳入剧情的轨道。剧本一开始就是英明的俄狄浦斯王为了寻找产生这场瘟疫的方法的原因和消除瘟疫的方法,俄狄浦斯派克瑞翁前去阿波罗神庙求问,神谕说这场瘟疫源于老王拉伊俄斯的凶手,把他们处死,或者放逐出境是拯救全邦人唯一的办法。但神指明了瘟疫的起因,却拒绝指出谋杀者的名字。故事以此为开始,引出情节的“突转”和人物的“发现”,于是发生了发差极大的巨变,[3]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的悲剧主要不是表现人物个性,而是表现面对强大的自然和社会,人不能主宰自己命运而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困惑。这个观点是时代使然的结果,在生产力低下的古希腊,人的主体意识还未充分树立起来,俄狄浦斯的行动更多的不是由个人的性格决定,而是由城邦利益和社会习俗决定。俄狄浦斯作为忒拜的国王和忒拜人民的保护人,他首先将要担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这就是要同大家一起“为城邦、为天神报复这冤仇”。他发布命令说:“我如今掌握着他先前的王权;娶了他的妻子,占有了他的床榻共同播种,如果他求嗣的心没有遭受挫折,那么同母的子女就能把我们连接为一家人。”当我们从这段话里感受到俄狄浦斯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的同时,还可以从中读到其中俄狄浦斯所不知的乱伦的隐喻,当他说到“我为他作战,就像为自己的父亲作战一样”时,这种隐喻就更加明显了。[4]他的可悲就在于在面对命运的巧合下,他毫不知情并且一心想找到答案,心甘情愿的一步步走进命运的陷进中。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人在命运是渺小而无力的。
三、从悲剧的人物看《俄狄浦斯王》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在戏剧中,性格是潜在的,行为是现实的,人物性格必须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特别是要从一些重要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因为重要的行动决定了人物的意向。意向善良是性格善良的表现。因此,悲剧人物的意向抉择是博得观众同情的关键。
“婚礼啊,婚礼啊,你生了我;生了之后,又给你的孩子生孩子。你造成了父亲、哥哥、儿子,以及新娘、妻子、母亲的乱伦关系:人间最可耻的事。”[5]当事实证明自己弑父娶母的凶手,他悲痛欲绝,毅然刺瞎了眼睛,自我放逐,以赎罪过,这就不能不使观众产生了怜悯之情。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由于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缺点造成的。他不仅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更是悲剧的受害者。”从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
斯之谜可以肯定他的智慧,但另一方面,俄狄浦斯激进好斗,自大急躁,当路人挡路挑衅时,他不能忍住脾气,和平处理,而是选择了格斗并杀死了自己的生父。俄狄浦斯的悲剧也可以是自身的好斗暴躁,心胸狭窄酿成的苦果。
悲剧的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亚里士多德规定:悲剧人物是好人,但不是完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是与我们相似的人,这样,当他遭受了不应遭受的灾难时,就博得了观众的同情。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明知故犯,另一种是不知误犯。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就是不知误犯的悲剧。他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如果在那个决定人生的十字路口,他能够冷静一下,不杀死那位老爷,而是谦虚的让过,或许他的命运会改变,可我们不会因此就否认俄狄浦斯本性的善良,他耐心的倾听祭司们的再三请求,并负责的执行着自己的职责,在面对预言家的“一再推脱”之时,他没有恼怒的立刻杀了他,他一心一意的治理国家,呵护百姓。他只是不十分善良罢了。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主编,罗念生译《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9页
[2]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5页
[3]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页
[4] 王介之、杨莉馨主编,《欧美文学评论选(古代至18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9页
[5] 索福克勒斯著,《俄狄浦斯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83页
第五篇:感受语言之美
感受语言之美
言之有物,合情合理,用字吐词,准确清爽,这是日常语言的ABC。头文字A代表accurate,B代表Brief,C代表Clear,也就是准确、简洁、清晰。不过,倾耳细听,我们周遭ABC不合格的人多的是。香港的电视新闻记者,以及立法会议员,开口“其实”,结句必“啰”的不在少数。言谈间“捞”、“捞”不绝的高官,其俚俗风格与职位、身份不符,也使我们听后叹息。北京有一个路牌,上书“上帝”地名。“上地”成了“上帝”,真正的上帝望能在天上一笑置之。在台湾,民众言谈间句句以“然后”或“那”颇极端的,已成为不良的风尚;更差的是“典型范在”、“馨竹难书”等错字或误用竟出自高层的笔下或口中。唉,日常语言的种种不善不美,真是罄竹难书。不美的还有美国的总统布什。布什举兵侵略他国,这是大恶;其出口成障———言语的障碍———是小恶。他荒谬地生造字词如Arbolist,惊人地用错语法如The illiteracy level or our Children are appalling;布什在美国现代诸总统中,其语言之不美,成为一个特殊的个案。最近有研究指出,布什的智商在历届美国总统中排倒数第二名。
日常生活里,如果有人言语清通,我听后觉得悦耳赏心,一定大呼爽啊爽啊;如果出口成章,则我大饱耳福之余,几乎要为这样的美事大书特书了。
章就是文章,美的文章就是文学。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我们寻找、发现、感受语言之美。羊大为美。《说文解字》谓:“美,甘也,从羊从大。”充实为美。《孟子》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文学由语言构成,文学及其所用的语言之美,在充实丰富,在有益有趣。从希腊的史诗、悲剧、喜剧,印度的《罗摩衍那》,中国的《诗经》、《楚辞》到李白、杜甫、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到曹雪芹、鲁迅、艾略特,文学及其所用的语言包罗万象的是数之不尽的小千中千大千世界。读文学,“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文学包括有很多科学知识,有百科全书式的特点”。文学可以兴观群怨。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遇袭后,纽约以至全球的反应如何,千千万万所写的诗、小说,所拍的电影,描写了、述说了。文学描述的自然社会人生诸貌,博大丰富,读之有益有趣,正是充实之美。
文学的语言还有种种艺术之美。其一是绘画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玉霞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氛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李白和杜甫,“不务正业”地在参加绘画比赛,这种绘画的、视觉的美,包含了比喻。“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类的比喻,今人沃罗丝姬(Shira Wolosky)教授在其近著《诗歌艺解》中说,“诗歌的烟花,往往被视为诗歌的特色”。
文学语言还有音乐之美。中国绝句律诗宋词元曲的作者,西方十四行诗等诗体的作者,无不精心致力于诗歌的音乐美;其中,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声拟情,而下Nash更在其《春天》一诗中,用“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模仿花香中的鸟语。
文学语言还美在建筑。闻一多认为绘画、音乐、建筑为诗之三美,建筑美指的是形式上的整齐匀称。我认为建筑方面还有内在的,这就是作品内容的严谨结构或如柳宗元《江雪》的层递,或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对照,这些都是谋篇之美。
文学语言美得如羊之甘之大,美得充实光辉。感受、吸收文学语言之美,可使我们的日常语言化丑为美或美上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