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兵车行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24-83316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1 19:19: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兵车行

《兵车行》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和品味语言体味杜甫诗歌激愤沉郁、激昂悲越的情感,领略诗人的创作风格。

2、深刻理解诗歌主旨,感悟诗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悲悯情怀。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

2教学过程:

导入: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都是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古人才有“宁为治世之犬,不为乱世之人”的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一睹杜甫笔下的战争带给百姓怎样的生离死别!活动一:

1、听名家配乐朗诵

2、早读我们已经自读了这首诗,它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 悲痛

沉重

怨愤

悲愤

沉郁等等。

师: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是“美读”,读出情感美,读出节奏美,二者兼有,就能读出诗歌的韵味美。这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而且有助于理解文本的内容,还能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也是鉴赏诗歌的首要步骤---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3、找3生分别有感情朗读三段,找生评价。

师:朗读时感情把握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不深刻,下面我们就借助品位语言来进一步体味诗歌的情感。活动二:

(一)《兵车行》是一首古体诗——歌行体:长于叙事,多含感叹意。那么它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找一生读课下注释5。补充背景:当时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痢,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师: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诗歌一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一幅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二)生把描写这一凄惨景象的第一段齐背一遍。

师: “爷娘妻子走相送”中的“走”能否改为“来”?简要评析

生: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走”字入木三分地写出了男子突然被抓,又急促押送出征,亲人追奔呼号去作一刹那的生离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而如用“来”字显得太从容,不能揭示这场突至的塌天大祸。

师:逼真地再现生离死别景象的是哪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之上干云霄”)

它历来被人们所称道,你们怎样理解这一句,其中蕴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生:连用四个动作,哭字是四个动作的核心,把送行者那种留恋、悲怆、愤恨、绝望,呼天抢地的动作神态,表现得那样细致入微。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视觉听觉上的强烈感受。这是一个成千上万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的集中描绘,使人触目惊心!

师:只有亲眼见过这生离死别场景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逼人的诗,如果你就是阅尽沧桑的诗人杜甫,你在咸阳桥边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画面)

生1:兵车隆隆地响,战马嘶嘶鸣叫,出征的士兵佩弓带箭。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追奔着相送。一团团兵车疾驶扬起的尘土,连咸阳桥都被遮蔽不见。紧紧扯住亲人的衣襟,一声声依恋辛酸的叮嘱,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哭号,那绝望悲怆的哭声直冲九霄。

生2:兵车隆隆,战马悲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送往前线,浩浩荡荡,不见首尾。征夫们的爹娘妻子儿女追奔着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各自寻着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痛心疾首,边叮咛边哭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淹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在体会了出征的人和送行的人的心情后,生再有感情的朗读。师范读。

小结:这一段,象一幕视野开阔的电影序曲,一下子就攫住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不禁要问个来由。

(三)生齐读二三段

师: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证据是什么?

生: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皇权集团,证据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师:武皇是指谁?用了什么手法?

生:诗中的“武皇”,字面上虽然指的是汉武帝,实际上则指的是唐玄宗。这两句分别运用了夸张和隐喻的手法。师:很好,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习用的手法。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完全是写唐明

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而诗歌也是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作为开头。

师:统治者的罪恶有哪些?(提示:四个角度,尽量用诗歌中的原句来回答。)

生1:“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是说服役时间之长,老百姓得不到休息。天宝年间,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的去送死,真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生2: 伤财具体体现在哪里?“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这里诗句中的“汉家”,实际上也是影射唐朝。男丁都上了战场,家里没了劳动力。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生3:已经民生凋敝了,“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

生4:“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三句描述了一个悲惨世界:白骨露于野,千里有鬼哭。

师:诗人用了一个长镜头,将古战场上惨烈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几句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生:阴森恐怖、寂冷凄凉,让人不寒而栗

师:这与开篇送别时人声鼎沸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是“意未已”的战争使人哭演变为鬼哭。诗人这样构思的目的是什么?

生1: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生2:正是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奢侈昏庸才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哭声震天。师: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皇权就是人间罪恶的温床和发源地。师: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更有的是心灵上的创伤。由于战乱,居然能改变平时无法改变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找出诗中反常态的句子并简要评析。

生:“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重男

轻女的观念由来已久,由于连年战争,男丁的大量死亡,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百姓走投无路,使传统的心理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师:那么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的改变了呢?

生:不是,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

师:所以说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百姓内心的愤激和控

诉。

找生再有感情地朗读2、3段。重点读“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生点评,师指导,再读。

师:解读完全诗,请同学总结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生:表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揭露与谴责。

师小结: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碾过了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的画廊里。杜甫用他那支神奇的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战乱时代生离死别的长卷。还有那边塞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家园满目凋敝,民不聊生,激愤哀怨,都从诗人的笔下喷涌而出,直刺穷兵黩武的黑暗王朝。这是带血的控诉,这是对历史的拷问。活动三:

师:杜甫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大巨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杜甫却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结合本诗谈谈原因有哪些?

生:诗人中的圣人。我想起被奉为“圣人”“亚圣”的孔孟,主张行仁政,民为本。而杜甫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同情百姓的悲惨遭遇,痛斥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师:文人多有悲天悯人之心,伟大的文人尤甚。杜甫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歌功颂德,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激烈的抗议和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倾泻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诗“为民呼号”,秉承了圣人之道,也就是他被后人称为“诗圣”的原因。

生1:他的诗再现历史。

生2:杜甫的诗不是反映历史,而是反映现实。

生1:就这首诗,涉及到了“武皇”,“汉家”,不是历史吗?

师:他是现实主义,是用“武皇”,“汉家”的历史来观照现实,强调这种悲剧的延续性。可以说他,立足于社会的底层,真实地再现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老百姓惨痛的现实,所以他的诗被成为“诗史”。

总结:(生齐读)

杜甫不只是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就和同时代的苦难结合在一起,他是时代的反思者和批判者。这位充满同情忧国之伟大心灵,始终和人们的苦难连接在一起,那段历史的不幸造就了杜甫的不幸,而杜甫的不幸却辉煌了那段历史,让我们明白时代除了血泪和污浊之外,还有崇高和仰望。杜甫留给我们的是庄严的人格,是瑰丽的艺术,是永久的影响,是“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

注:本教案设计时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优秀教案。

教后反思:

有人说:只有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确途径。但是我们应避免为读而读,没有目的,没有要求,把读作为一种单纯体现理念、渲染教学气氛的手段。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诗歌教学是无效的,但只有朗朗的读书声的诗歌教学是低效的。诵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必须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学。所以一定要强化诵读的目的性和注意诵读层递性,以帮助学生在读中熟悉文本,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了解,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整堂课我注意诵读层递性和注重强化诵读的目的性。针对不同要求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课前)、名家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有感情地读、背诵。

首先通过名家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渲染氛围,给学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课文,使学生融入诗歌的情境中,并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然后让学生试着带入情感诵读。但情感要么不投入,要么把握不到位。所以借助品位语言来进一步体悟情感,在赏析描写开篇的生离死别的场面,体会出征的人和送行的人的心情后,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内涵。

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学生个别诵读时,有学生在笑。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几个:(1)长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诵读的机会缺乏,不会也不愿诵读,从而使学生压抑自己诵读热情的同时又嘲笑他人的诵读。(2)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另外,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与品位语言为纲,但安排学生分析的时间过多,读的时间太少。还有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还有隔膜。

第二篇: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兵车行》是河大版八年级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安排的课文有的歌颂战争中人间正气,有的反映战争的创伤,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品味诗歌语言的感染力。《兵车行》是杜诗名篇,它揭露了唐玄宗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的罪行,思想深刻,艺术特点鲜明。学生通过本诗的学习,体会杜甫语言的精炼,诗风的沉郁,情感上的忧国忧民。

杜甫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社会生活,被称为 “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兵车行》是杜诗的代表作,因此,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感情,领会其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指导学生诵读诗歌,赏析诗中精彩的句子,体会这种情感,也正是难点所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诗词鉴赏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做出过多的讲解说明,而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正处于热爱诗歌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加上一些间接知识的积累,只要老师善于诱导,学生定能深入领会这首诗歌。我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采取诵读、鉴赏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了解诗风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忧国忧民的的情感,了解杜诗的风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了解诗中寄托的感情。了解杜甫生平及创作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四、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寄托的感情

五、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而“诗圣”杜甫无疑是一千多年前最伟大而痛苦的灵魂。当个人的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把忧虑的目光投注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衰落、国家的动荡。他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人民的苦难,因此,自唐以来,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兵车行》就是诗人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作品。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关于作者简介及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

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2.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3.倾听朗读 4.读准字音:

车辚辚()

耶()娘妻子

埃()

干()云霄

杞()

生 男 恶()

声啾啾()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耶娘妻子走()相送

哭声直上干()云霄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汉家山东()二百州

禾生陇亩无东西()

役夫敢申恨()

信()知生男恶

生女犹得()嫁比邻()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文本,生生互评,教师点拨后,学生再读文本。2.思考问题: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诗的感情基调是怨愤的。

3.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

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

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品味语言,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将你喜欢的语句在组内交流,品味探究诗歌的语言。开头一段:开头描写了爷娘妻子儿女与出征者生离死别的凄惨场面。(他是怎样来描写这种凄惨场面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了出征人和送行人之多;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四个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绝望和无奈的动作神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

2.“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

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无限制地超期服役,统治者的残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一语道破了苦难的根源,即统治者膨胀的开边政策。

4.“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造成了田园荒芜,荆棘丛生。

5.“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句话是心理描写,从重男轻女到重女轻男,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非常严重的摧残,表达了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控诉。

6.“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结尾运用描写的手法,想象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凄凄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五)拓展延伸

1.赏析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并回答问题: 《恨别》、《登岳阳楼》、《孤雁》、《倦夜》

2.请以“杜甫,我想对你说”或“我眼中的杜甫”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杜甫的看法。

(六)教师小结:

杜甫的一生穷困潦倒,但他从不把个人的遭遇放在心上,始终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当自己的儿子被饿死时,他惭愧之余,想到的是普天下失去土地的百姓和戍边将士;当他的茅屋在秋风中摇摇欲坠时,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自己年老多病,孤舟漂流异乡时,他依然不忘哀叹民生的多艰。这种忧患感,这种责任心成就了杜甫诗史的地位,他的不平凡就在于此,他以布衣的身份,展示了民族大义,身居下位,却完成了从平民到圣人的超越。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兵车行》。

(八)板书设计

兵车行

(杜甫)

车、马、行人----不见咸阳桥

送别 哭声直上干云霄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少年从军

原因 武皇开边意未已

白头戍边

后果

田园荒芜

租税无着

生男恶生女好

战争惨状

第三篇:兵车行 教案

兵车行 教案

一、导入新课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石壕吏》中的诗句。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回顾作者

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曾居住在长安城难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有《杜少陵集》。后世称其人“诗圣”,称其诗“诗史”。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终其一生分四个时期:

(1)读书游历时期:35岁以前,代表作《望岳》,创作的准备期

(2)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陷贼与为官时期:45-48岁,代表作《月夜》、《春望》、“三吏”、“三别”等,创作的现实主义高峰期

(4)漂泊西南时期:49岁以后,代表作《登高》、《蜀相》、《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2、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四、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不幸。朝廷打了败仗,就大举征兵。百姓没有肯应征的,朝廷就到处抓兵,类似现在电影里的抓壮丁。于是就出现了百姓生死离别的情景。本文记叙的就是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

五、赏析课文

歌行体的诗歌长于叙事,本文主要记叙了亲人送别征夫和征夫对诗人的倾诉。

1、学生自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送别场景。车马声:兵车隆隆,战马嘶鸣,诉诸听觉

弓箭在腰:从视觉角度,说明队伍整装待发,就要被押送前线。

“爷娘妻子走相送”,他们送的是什么人?青壮年劳力,家里的顶梁柱。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异于塌天大祸,所以都扶老携幼,奔走相送。我们可以想象征夫的爷娘妻孩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呼喊寻找自己亲人的情景。类似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日寇进攻闸北,百姓纷纷逃难,陆振华和何书桓去接依萍母女的情形。

“走”字用的形象(诗歌鉴赏注意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亲人被突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前线,所以家人们追奔呼号,去做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感情。

多少人被抓兵,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没有明说,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就形象地概括了。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遮没了,不难想象当时的人有多少。不仅出征的人多,送行的人也多。

送行时“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句动词用得好,连用四个动作。大家想想,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牵”是小孩,孩子不懂事,牵着即将离开的父亲的衣服,哭叫着舍不得分开。父母妻子不忍心亲人离开,但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开,又怕亲人一旦离开就成永别。一连串的动作最后落到一个“哭”上,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送别画面,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无奈的动作神态刻画得细腻入 微。

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天,震耳欲聋。尘土飞扬、哭声震天都说明受害家庭多,这真是一个社会悲剧。(学生背诵这一部分)

2、在诗人笔下,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哭声冲天、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最高统治者,皇上。作者通过行人之口说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的社会根源。证据何在?学生读第二部分。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汉武帝吗?暗喻唐明皇,即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如白居易《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事,却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做开头。杜甫在这里虽用暗喻,但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他就不怕脑袋搬家吗?如果是他的好兄弟李白看到这种不平之事,他会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老子我不干了,用辞职跳槽来发泄不满。而诗圣不怕杀头为百姓说话这一点,有点类似现在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焦点访谈》节目。

下面我们就跟随杜甫用事实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数词用得好。“十五”、“四十”说明服役时间长。“去时里正与裹头”,古代新兵入伍须装束整齐,用头巾裹头,象征行成人之礼,而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才表示成人自立。15岁还未成年,这是出征前提前行成人之礼。我们现在服兵役一般几年?三四年。退役后说不定还要安排工作,比如保安、门卫。而征夫们“归来头白还戍边”,“还”,副词用得好,人过四十,头发渐白,刚从前线回来,不料又被派去戍边。这两句还是说征夫无限期地超期服役。天宝年间,明皇昏庸,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被押赴前线送死,尚未成年的孩子和头发班白的老人都被征发服役,统治者真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伤财具体体现在哪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汉家”也影射唐朝。“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犁锄,禾生陇亩无东西。”可以想象,连年征战,男丁都上战场了,没有劳动力,千村万落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生产凋敝。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士兵称自己为犬与鸡,在哪种情况下,人会把自己不当人看?重压之下。臧克家的诗《老马》写的就是重压下的农民就是一匹忍辱负重敢怒而不敢言的老马。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役夫敢伸恨”,暴露出百姓长期受到统治者的精神桎梏,敢怒而不敢言,之后又终于说出来。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关西卒未休,大量的壮丁被征发,正是由于上文“武皇开边意未已”造成的。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照应着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所以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前后照应。

这四句话,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从抓兵和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了双重灾难。

诗圣把自己的不满、愤恨倾泻在高高在上的皇帝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玄宗不顾人们死活,一心只想满足自己扩张领土的愿望,正因此,才有前面妻离子散、哭声震天的悲惨场面。诗人高适有两句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方寻欢作乐,一方浴血沙场。李约《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一方求雨,一方却担心阴天影响了乐器。杜甫也有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实,战争的结果比战争本身更可怕:土地荒芜、生产凋敝,疾病、死亡,甚至带给人心灵上的创伤。找出由于战乱,人们心理反常的句子。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哪怕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就是找工作,男同志也比女同志占优势。而诗人却感叹: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却只能命丧沙场。东汉末年陈琳也有诗“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表现人们的心理与此相同。由于连年战争,导致男子大量死亡,在这一条件下,人们一反常态,而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变了。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生女儿,就无可嫁之“比邻”;即使“犹可嫁比邻”,那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深刻的。

诗歌结尾,诗人用“君不见”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描绘了青海古战场的情景。(找同学描绘。)“青海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遍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这种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新鬼烦冤旧鬼哭”——互文。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结尾阴森的鬼哭和开头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都是皇帝开边未已造成的恶果。人们的思绪从咸阳桥头带到了青海战场,我们可以想象:昨天在青海战场战死的“新鬼”,正是前日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明天又将是青海战场的“新鬼”。

至此,诗人为百姓呼喊的激情得到了充分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六、艺术特色

1、寓情于叙事之中

2、叙述中前后照应

3、生动的场景描写:开头的送别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结尾青海战场的景象,好象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用意仍在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

七、结束语

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矛头直指穷兵黩武的最高统治者,这是对历史最透彻的拷问。

八、课堂练习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战争的?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落笔战前和战后,虚化战斗过程。部队精良却“丧胡尘”,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2)唐代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的诗歌很多,这首诗“用意工妙”,说你的理解。(2分)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把“河边骨”“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虚实相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第四篇:《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疏通字音,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进而背诵诗歌。(2)体会和掌握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诵读法、点拨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诗人杜甫在诗歌所表达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杜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2、教学难点:掌握本诗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点拨法、讲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2、明确文章字音,特殊字的字义

3、掌握诗歌的写作艺术

二、预习要求

1、收集杜甫的相关资料

2、结合书上注释,疏通文义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三、具体步骤

1、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的国度,有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推动着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其中杜甫就是唐代诗歌的一座高峰。说道杜甫大家对他一定不会陌生,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过他的许多诗大家还记得吗?(同学们回忆所学诗歌回答)比如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望岳》、《登高》等等。接着我用PPT展示《石壕吏》一诗,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诗中通过写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2、作者简介(1分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杜甫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诗风沉郁顿挫,因而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3、解题(1分钟)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他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通过叙述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这篇课文侧重于叙事,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从课文注释1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叙述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由于连年征战,朝廷不断征兵,百姓不肯应征,朝廷就到处抓壮丁,甚至连老人和孩子也不放过。

4、创作背景(2分钟)

唐玄宗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里有生动的记载: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5、课文诵读(6分钟)(此环节运用诵读法)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让同学们通过朗读来领略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抒发的感情。——同学们捕捉到诗人灌注诗中的感情基调了吗?

预设学生回答: 伤感、沉重、怨愤等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的知识积淀和梯度。)然后让学生齐读一遍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感情基调。

6、课文鉴赏(此环节运用鉴赏法、点拨法、讲解法等穿插进行)(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着手叙述的?(2分钟)

所见、所闻。(2)这是一首七言歌行诗,全诗分为两大段:首段叙事,写送别的惨状。“问行人”以下为第二段,由征夫诉苦,是记言。

(3)诗人的“怨愤”之情是怎样贯穿全诗的呢?请大家齐读第一段,看看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7分钟)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战车隆隆地响过,战马不停地嘶鸣;出征的士兵,都把弓箭佩挂在了腰上。诗一开篇即展现了兵车队伍出征时的情形,场面真实,语言流畅,声韵铿锵有力。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四句写军队开拔时送行的悲惨场面,从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中,集中表现了当时众多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耶”通“爷”,即父亲。“走”是跑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跑? ——可见出征的人不能停下脚步和亲人告别,是被迫押赴战场的, 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简直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同学们想想,亲人被突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前线,所以家人们才追奔呼号,去做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这一场面是多么的悲痛,这里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多少人被抓兵,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没有明说,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就形象地概括了。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遮没了,不难想象当时的人有多少。不仅出征的人多,送行的人也多。

送行时“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句动词用得好,连用四个动作。大家想想,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 明确:“牵”是小孩,孩子不懂事,牵着即将离开的父亲的衣服,哭叫着舍不得分开。父母妻子不忍心亲人离开,但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开,又怕亲人一旦离开就成永别。一连串的动作最后落到一个“哭”上,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送别画面,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无奈的动作神态刻画得细腻入微,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最后“哭声直上干云霄”作何解释? 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些声音的描绘从听觉上给人强烈感受,让人感觉场面的凄惨,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

(4)在诗人笔下,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哭声冲天,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下文中有没有直接指出?(1分钟)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汉武帝吗?不是,应该是唐明皇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作者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正是由于统治者不断对边疆少数民族用兵才致使边庭流血成海水,才致使朝廷不断征兵。这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关心百姓疾苦的伟大诗人形象。

(5)作者在下文中又写了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作者通过行人之口说出“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这是全篇的“诗眼”,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的社会根源。

① “点行频”给百姓带来了哪些不幸和灾难呢?(11分钟)

超期服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说明战争时间久,征讨之远,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之深重。青壮年已征光了,未成年的孩子和老年人,仍要去戍边,征夫无限期地服役。

死伤无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世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田园荒芜(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非人待遇(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这一段诗人借用汉乐府常用的对话形式,将武皇开边以来人民饱受的征战之苦集中在一个士兵身上,设为“道傍过者”与他的回答之词,概括了从关中到山东,从边庭到内地,从士卒到农夫,广大人民深受兵赋徭役之害的历史和现实。征兵催租(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前面说“山东”,这里又云“关西”,可见到处都在用兵。“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兵革未止,耕夫都已出征,地都荒了,租敛又从何而出?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批判了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心理创伤(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女还能嫁近邻,生男难免战死埋荒草。在中国这样一个素有“重男轻女”传统的国家,说这样的话,并非一时愤激之语,而是为社会现实所逼。这样反常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那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就好了呢? 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生女儿,就无可嫁之“比邻”,即使“犹得嫁比邻”,那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在此留给读者的思考是深刻的。

②“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量地展开想象。(2分钟)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明确:地点是在青海的古战场,天气阴沉,还下着蒙蒙的细雨,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骨累累,还不时地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恐怖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那我们为这幅图画取一个名字,什么图画呢?

明确:既然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突出了哭声,那我们不如改为“鬼哭图”。

③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第二段找出三个字和一句话来进行概括。(2分钟)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频繁的战事发生在“边庭”,不是保卫疆土,而是为了“开边”,即用武力扩张疆土。这种扩张的战争,虽然伤亡惨重——“流血成海水”,但君王开边之意犹“未已”,仗还继续打下去。这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而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④“君不闻”和“君不见”在这两幅画面中起着怎样的作用?(1分钟)

明确:“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有着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整首诗开篇是人哭,终篇是鬼哭,悲惨的场面、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都是“开边未已”导致的恶果。诗人将眼前的生死离别与千百年来无数征人有去无回的事实相联系,使这首诗从更为高远的角度,暗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历史延续性。至此,诗人为百姓呼喊的激情得到了充分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6、领会主旨(1分钟)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这是杜甫第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写作的诗歌。

7、艺术特色(4分钟)

①生动的场景描写。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用重墨铺染的笔法,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首先,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由征夫之口,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互相补充。最后,诗人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的悲怆场面相呼应,使得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四、课堂小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在朗读中品味了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补充了诗中的空白、细节,再现了《兵车行》中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通过《兵车行》的学习,希望大家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能有一些更深的感悟。杜甫留给我们的是庄严的人格,是瑰丽的艺术,是永久的影响,是“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

五、布置作业(1分钟)

1、同学们下去背诵这首诗。

2、思考课后练习二的2、3小题,体会本诗的结构艺术。

附:板书设计

兵车行

杜甫

送 别 场 面 悲 壮 边 庭 流 血 成 海 水

倾 诉 心 声 凄 苦 苦难根源 忧 国 忧 民 情 深 武 皇 开 边 意 未 已

第五篇:《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2、理解诗人在诗中控诉战争的情感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真正理解战争与和平。【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诵读法、讨论法、情感揣摩法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

二、研读新课

《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三、阅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四、阅读鉴赏、合作探究

(一)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讲授: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1、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思考: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2(1)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

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3)文章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这里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3、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明确: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以下分成五层:(1)第二段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2)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3)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4)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 3 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5)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

明确:前后呼应的地方(1)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2)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提问: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的结构艺术。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讲授: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此说有理。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兵车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