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2016高三化学复习反思 Microsoft Word 文档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4-82500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5 18:45: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6高三化学复习反思 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西电中学

段小娟

2016.6.15 高考是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关乎全局的成与败,而教师做为全程的参与者和引导者。现经历高考后,对高考复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落实“双基”。

1、整理考点

首先梳理了大纲规定的考点,认真研究每一个考点,一轮复习中争取做到细致精练,不拉下任何一个考点,教学过程中随时渗透考点的复习导向。每一个单元复习结束后,就引导学生整理考点是重点知识;每次大小考练的试卷分析,都从考点出发;小组复习检查,也是记忆考点基本知识等等,这样也便于学生后期复习过程中的查漏补缺。

同时备研组会上研究了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头脑中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将零星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线”,并编织成知识“网”。并将化学知识提炼升华,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

2、“量身”定制合理的复习计划 ⑴复习顺序较往年有所改变

今年没有按照模块复习,而是按照必修1,必修2,选修4,选修3课本顺序。这样便于学生使用课本,不会产生误觉,认为高考和课本没关系,要始终认为高考是以课本为准的,不能脱离课本。不专门进行计算专题复习,而是渗透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⑵进行了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和复习

选修内容知识点相对比较少,选做题的15分一定要抢上分。但是从高考题目的设置来看,选修五有机化学的选做题特点是大的推断题居多,1

有限时间内学一定不能忽视理解记忆重复的学习方法。学生如果中有一两物质推断不出来,大部分题目就无法完成,而且会在心里产生负面影响,更影响答题。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适合做选修三的题目。利用5个多星期的时间学完了选修三内容,相对有机化学,学生对选修三内容更感兴趣。学完以后,不能撂下了,基本每一星期做3—4道选修3 模拟题,避免遗忘,随时复习。这样效果非常好,最后模拟练习时学生的这道选修题年级的平均分都在8分以上。而且从高考结果的反映来看,学生答得很不错。

3、第一学期制定了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9月—3月下旬 第二轮复习:3月下旬---4月下旬

第三轮复习同时进行模拟大练习:4月下旬—5月下旬 查漏补缺

实际复习过程中第二轮和第三轮是穿插进行。

4、向课堂要效率

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们抓住了课堂阵地,刚进入复习阶段,学生精力充沛,信心十足,作业完成地也很好。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进入了疲惫阶段,这时课堂上不断给学生鼓气,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激起兴趣,讲知识也从更高角度进行总结。课堂上更多让学生总结。比如我引导学生做一道关于铝的题目,看似是两个方程式,但是学生很容易遗忘,我就从铝元素在水溶液中的存在方式让学生进行总结,虽然花的时间比较长,将近半节课。但是学生也弄清楚了铝三角那么多难记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及应用,使他们对方程式及其应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也常采用讨论、多媒体、视频、实验、学生讲,小组竞争等多种方法。布置作业一直都是分层次布置,而且精讲精练,严格做到了忌题海战 2

术,所有题目布置之前都是我们备课组老师先做过的题目。只要是布置的作业一定有反馈及讲评。

5、整理笔记、整理错题

一章内容复习完以后,一定整理好本章基本知识点,总结规律,找出考点,找出自己的难点。整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问题,再学会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把知识变为自己的了。

平常的作业及考练题目中的错题就能反映出自己的弱项,一定不能忽视,及时整理,反复总结,这个工作要做到高考复习结束。

二、突出主干,落实重点,改变策略

1、研究必考考点,常考考点

认真分析近五年高考题,尤其是2014、2015年高考题以及2016年模拟试题,找规律,研究考试方向。总结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二轮、三轮复习就以这些考点为重点。比如电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选做题的八九个知识点等等,我们给学生专门做专题专项训练,突出化学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电化学作为必考点,内容少,容易提分,我们备课组就突出了电化学的内容复习,在基本原理基础上,更突出复习了新型电池的有关题目。学生对这类题目就开始有畏惧心理,复习强化练习以后,大部分学生在这块都有了很大提高。还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课堂中不断练习,学生也掌握得很好。

2、充分利用早读

五月份开始,学校给理综安排了早读,对化学科目的学习记忆提供了很好的时间条件。我们对早读做了安排:抓住重点和主干知识,依次复习记忆并检测化学方程式及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选修三等。早读中,我们首先布置早读目标,规定记忆基础知识点,然后检测。这样可大大提高效率。

3、二轮专题复习和专项训练适当地同时进行

一轮复习时间一般比较长。学生经常会随着学习的时间推移容易遗忘。而且选择题和选做题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得分的重点。所以我们在二轮复习的同时,给学生进行选择题和选做题的定时训练。选择题练了一个半月左右,要求学生每天练十个,第二天一到校就给出正确答案,学生自己先纠正改错,疑难问题课堂上利用5分钟左右进行讲解。选择题练习出现疲惫期时,改做选三练习。这种效果很好。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总有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拼凑题目。我们也专门出了两套题目进行练习。这些做法效果都很好。

4、做好试卷分析。

第二学期开始,每次考试试卷,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分析整理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找出对应考点,自己找两道相关题目进行针对性训练。

5、考前回归课本,加强记忆。

帮学生整理常考方程式,课本中常考实验。要求学生高考前把课本认真研读一遍,检查是否有知识点的遗漏。

三、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效率和准确性

新高考明确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Ⅰ卷主要考查基础知识,Ⅱ卷主要考查能力,在20%的难题中不是知识的偏、深、怪,而是能力要求高。

四、高三复习的困惑质疑

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教师通常会编写内容详尽的讲学案,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课堂上教师讲解知识点、讲解例题、组织化学方程式的默写、测验等,学生听课、填写讲学案、做练习等。这样的课堂往往没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没有化学实验,没有真实生动的“情境”。师生们都觉得 4

枯燥无趣的,但 我们老师“无奈”而“认真”地做着,因为觉得那是“有效”的、“必须”的。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才有综合应用这并没有错,但有几点值得思考:①教师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能替代学生的复习吗?②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工作一定要在课堂上由教师帮助完成吗?高三的复习中学生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化学复习的现状是不是更多地关注了知识本身,如知识点的回顾和知识体系的完整,而忽略了学习者本身?知识本位的复习课是否该转变成人本位的复习课?

五、改善高三复习课效率的几点想法

1. 保持复习课的新鲜感——话题式教学设计

复习课的新鲜感来自于对复习内容的重组与整合,不适宜再如新授课那样按模块分开复习,如何整合?寻找一个话题,设置一系列涉及到各模块的问题应当是可行的做法。

2. 复习课应超越对具体事实的认识——进行概念性思维 化学学科的具体事实十分繁杂,这也是中学生对化学学科感到学习困难的原因。过去的复习,往往更多关注对事实(物质性质、具体反应、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的掌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超越对具体事实的认识,进行深层的概念性思维的能力。高效的化学复习课,应当将教学的重心从对事实的记忆转移到在事实基础上的深层概念理解上。因为深层的理解力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

3. 学生喜欢挑战与惊喜——课堂要引发认识冲突

复习课为什么枯燥?一是内容重复,二是问题陈旧。关键是认识问题的视角没有变化,不能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生冲突,一味回顾旧知识,自然引不起学生兴趣,所以设置认知冲突的教学环节是复习课中要考虑的。

总之,教育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愉快的学习体验是人健康发展,5

特别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我们似乎更多地强调了学习的刻苦而忽略了学习的乐趣。今年的高考结束了,但我仍觉得压力未减,如何能更大地提高复习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紧迫研究的课题了。

第二篇: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高考大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

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

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澳秘等,从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综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的讲试题难度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但知识覆盖面大。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即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

(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

(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

(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

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堂化学课坚持默写5—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地落实办法)。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第三篇:2009年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2017-2018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必要阶段,经常反思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总结出不同阶段学生的不足和自己教学的侧重点,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事。

通过反思,发现高三教学中的问题有:

一、复习中赶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教学节奏快,片面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或者将本该需要好几节课完成的教学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这势必是蜻蜓点水,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也根本谈不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能力。再就是课堂教学中对部分知识无限制的予以拓展,造成偏与难;所选的例题,往往起点高,综合性强,这种高难度的教学,完全背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另外作业量较大,且大多留给学生的作业没有经过精心挑选,有些题难度很大,综合性强,尤其是对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二、课堂互动少,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以接受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做得不够。课堂本应是互动的、生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而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课却是单向的、静态的、缺乏生机和乐趣。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不管学生是否真的懂了,不管你有无兴趣,硬将学生往事先预设的“轨道”上驱赶,只要把教案设定的内容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就算达成了。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似乎比较顺利,但恰恰相反,这将严重束缚师生的灵感、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

三、练习多探究少,在一部分复习课中,其课的基本模式就是知识的梳理+练习。而知识的梳理往往又停留在知识的简单罗列,对其内在的联系又缺乏深层的探究,给出的练习通常又多,以解题训练来替代对知识的探究。没有促进学生自主的、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更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从多个维度实现对知识的重构,领悟其中的规律与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学生能力没有真正意义上提高。

在高三的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让学生认真总结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专题独自攻破,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三、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四、掌握做题技巧,节省解题时间。

做题首要审题,据统计做错题的同学,错的原因大多都是没有审清题就进行解题,费了时间也没有做对,很是冤枉。那怎么办?专家指出审三遍题才能动笔答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审,主要是审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综合分析有用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题。这样才能把题分析透,解答才准,且不用反功,还节约了时间,但现代高中生为了节约时间,第一遍审题就开始解答题,结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还得回去审题,甚至还得重来,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正确。

五、切实搞好第二轮复习,着重把握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和热点知识

如:1.阿伏加德罗常数。2.离子方程式。3.离子共存。4.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辨析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5.离子浓度比较。6.化学平衡的移动。7.原电池工作原理。8.电解原理、电解规律、电解计算。9.常见离子的检验。10.典型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官能团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种类的确定。11.有机信息与合成的选择。12.基本计算技巧。13.重点实验操作和设计: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第一道实验题一般考查的都是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第二道将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的实验题。探究性实验题能有效地考查我们思维的开拓性,故此种题型将是命题者的首选。14.无机信息的加工处理与综合:信息迁移题是高考中出现的稳定的题型,其分值稳定在全卷的30%左右。

六、克服惯性思维,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注重解题习惯的养成。答题时字应尽量写规范,不要求书法,但要求尽量地清晰,尽可能避免写连体字。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2017-2018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化学组

张伟

2018年6月1日

第四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18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8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了2016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供广大教师参考!

回顾高三的复习工作,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狠抓课堂教学。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 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

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每周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

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高三以练为主,一年来我们编制了选择题专项训练、II卷专项训练、每周强化训练、每日一练、热身训练等练习试题。每份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如一轮复习中每周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本周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及下周即将复习的内容,而每周的选择题专项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中每日一练的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每次我都提前准备好试题,由黄勇慧、陈天云负责做题,目的是看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再由我进行修改定稿。

第五篇: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教学反思

设计生成高效课堂教学反思------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

蛟河一中陈永

2009-11-24

【考纲巡视】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考情分析:电化学的内容一直是高考考试的热点:在2006-2009年的多套高考试题中均有覆盖。

启迪与思考:电池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连题材很多,考查点在原电池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书写,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与物理相关知识联系以填空题、计算题形式出现。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等基础知识,复习原电池的知识做好了知识准备。对电化学复习充满渴望,能主动参于学习活动。但是,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学进程宜慢,内容宜由浅入深。因而,我设计的本节原电池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巩固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书写及相关问题,增强分析、理解、归纳、运用能力,初步达到考纲要求。

【过程与方法】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散难点、建立知识模型等方法达成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品质,体验战胜困难的成功喜悦。

设计思路 :以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为知识模型,复习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继而类推铜锌原电池的知识模型在学习原电池的重要性。在与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达成统一后,重点从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展开对原电池的复习。也这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学习过程。在复习原电池的过程中分散重点: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突破难点:(以铅蓄电池为例,引导学生归纳电极反应的书写规律)同时,在学案中配备了同步练习题使学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规律。

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好地体现教学设计思想并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设计,同时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一个学生提出了:“生成了粒子与溶液中中的粒子再反应的时候,跟转移电子数还有关系吗?”根据所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梳理了书写的电极反应式的规律。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效完成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良好。

不足之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得不是很积极,这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待进一步调动。

总之,在学校倡导的设计生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我们研究教学规律的热情,并在精心设计的过程中加深了我对高效教学的理解: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能把知识正确地传输给学生,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增长才干的同时更能茁壮健康地成长。

2016高三化学复习反思 Microsoft Word 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