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容易出错的单项选择题-公共关系学1116
注:以下是选择题中一些比较容易做错的,摘录如下。
答案是从书上找的,和老师给的答案核对过。如有发现错漏的,请在公关班群PK。
200410 11.用来表示组织与社会各界具有关联性和共同性的公共关系广告是()A.形象广告
A.哈佛大学
C.斯坦福大学 A.康非尔德 C.马斯洛
B.公益广告
C.观念广告
B.纽约大学 D.波士顿大学 B.亨特瑞克斯 D.霍夫兰
D.响应广告
17.作为一门课程,公共关系学首次在大学内被讲授是在()21.对公众进行较为具体分类的开创者是美国的()28.类似记者采访,不使用问卷而按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重点,与调查对象深入交谈以求获得 大量真实的背景资料的调查方法是()A.电话调查 B.深度调查
C.面访调查
D.通讯调查
200501 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A.树立形象
B.协调关系 C.传播沟通
D.科学管理
2.()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广东省劳动厅举行了我国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上岗考试,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关系已经正式步入职业化的阶段。A.1998年12月
B.1999年5月 C.1999年12月
D.2000年5月 4.各种党派团体属于()。A.服务性组织
B.公益性组织 C.营利性组织
D.互益性组织 7.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知觉的()。A.主观选择性 P99
B.客观选择性 C.主动选择性
D.被动选择性
9.接待一国政府的首脑时,其乘坐的交通工具上悬挂该国国旗,以旗本身面向为准,客方国旗应挂在()。A.前方
B.后方 C.左方
D.右方
10.运用广泛,几乎涵盖了视觉组织系统中各种应用设计要素的要素是()。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企业广告及宣传版面编排模式
200510 9.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特指()A.积极受众
C.消极受众
B.被动受众 D.公共受众
注:书上未找到。13.在公关传播中运用“名流公关”的作法,主要是想发挥舆论的()A.制约作用 C.鼓动作用 200601 1.下列选项中,认为公共关系主要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社会关系的是()A.咨询说
C.平衡论(注:旧书上内容)
B.关系论 D.形象论
B.监督作用 D.指导作用 P116 3.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指的是()A.公共关系 C.人群关系
B.人际关系 P48 D.公众关系
4.被称作公共关系学科化“旗手”的人是()A.詹姆斯·格鲁尼格 C.爱德华·伯尼斯
P55
B.艾维·李 D.雷克斯·哈罗
8.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提出“新一代公关从业人员的新方法、新工具”主题的时间是()A.1986年 C.1998年
B.1995年(书上未找到答案)D.2000年
12.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属于()A.互益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B.营利性组织(书上未找到答案)D.公益性组织
24.直接影响民意测验成功与否的环节是()A.确定调查目标 C.实施调查
B.设计问卷
D.抽样(在书上未找到答案)
28.在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中,公共关系隶属于()A.促销策略(书上未找到答案)C.形象策略
200610 8.组织的公关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A.组织 C.部门
B.领导
D.社会公众(书上未找到答案)B.营销策略 D.价格策略
11.下列选项中,被视作“准自家人”的是()A.内部公众 C.顾客公众
B.社区公众(书上未找到答案)D.媒介公众
15.属于公共关系管理主体因素系列的是()A.产品的定位(书上未找到答案)C.传播制品
B.舆论状态 D.网络媒介
18.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A.公关调查——公关实施——公关策划——公关检测 B.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书上未找到答案)C.公关策划——公关调查——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D.公关策划——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实施 20.组织报刊面对的公众主要是()A.大众 C.特殊公众
B.社会公众
D.组织公众(书上未找到答案)
21.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A.资料分析法 C.群体讨论法
26.企业广告诉求的基点是()A.消费者 C.产品定位
B.潜在消费者 D.产品价格 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
D.民意测验法(书上未找到答案)
27.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这种整合营销传播法被称为()A.提示法 C.主题线法
B.隐喻法 D.迂回法
28.政府公关首先要面对的客体是()
A.机关内工作人员(书上未找到答案)B.国家权力机关 C.各社会阶层和团体
200701 2.作为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结果的要素是()A.公共关系语言 C.公共关系状态
B.公共关系观念 D.公共关系舆论 D.广泛的国际公众
7.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A.扩大影响 C.控制公众
B.引导舆论 D.告知公众
13.竞选中的各种助选团体、工商业中的集团消费者、订购者属于()A.个体公众 C.内部公众
B.组织公众 D.外部公众
21.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A.魔弹论 C.适度效果论
B.有限效果论 D.最低效果法则
27.谈判各方简要亮出自己的基本想法、意图和目的,以求为对方了解,这属于谈判的()A.导入阶段
C.概说阶段(书上未找到答案)
B.明示阶段 D.亮相阶段
28.企业内刊是企业自行编辑、出版、发行的一种()A.大众媒介
C.准大众媒介(书上未找到答案)
B.非大众媒介 D.超大众媒介
200710 2.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的学者是()A.蔡尔兹 C.雷克斯·哈罗
4.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A.协调沟通 C.辅助决策
B.提供服务 D.传播推广 B.詹姆斯·格鲁尼格 D.弗兰克·杰夫金斯
5.关于公共关系发展新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公关理论整合化 C.公关教育通才化
B.公关实务专业化 D.公关地位战略化
6.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A.1955年 C.1987年
B.1986年 D.1988年
9.公益学校、医院、社会福利工作机构等属于()A.互益性组织 C.营利性组织
B.服务性组织 D.公益性组织
14.组织公关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A.制定公关计划 C.制定公关预算
17.“把关人”这一概念源出于()A.《原则宣言》
C.《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B.《修辞学》
D.《群体生活的渠道》 B.找出差距,发现问题 P195 D.确立经营方针
26.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A.标志 C.标准字
200801
B.象征图案 D.企业广告
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产生于()A.19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6.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共关系公司成立于()A.1984年 C.1986年
7.公共关系的首要功能是()A.协调关系网络 C.优化社会环境
B.提高个人素质 D.树立组织形象 B.1985年 D.1987年
9.《<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A.1988年 C.1990年
B.1989年 D.1991年 10.主张“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的学者是()A.康非尔德 C.马斯洛
B.穆勒 D.霍夫兰
11.在公关中,应当作组织的财富并悉心维护和“保养”的公众是()A.随意公众 C.边缘公众
B.逆意公众 D.顺意公众
12.在与公众相关的概念中,与人民相比内涵大、外延小的是()A.居民 C.人群
B.群众 D.受众
13.“赌金持有人”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指()A.行动公众 C.个体公众
B.积极公众 D.公共受众
18.美国化工协会曾经搞过的“责任关怀”公关活动,就公关模式而言,它是典型的()A.双向平衡模式 C.公共信息模式
23.响应广告的常见形式是()A.意见广告 C.祝贺性广告
B.公共事务广告 D.赞助广告 B.双向不平衡模式 D.新闻代理模式
27.在所有营销传播中,创意要素的一贯性被称为()A.地理连续性 C.物理连续性
B.心理连续性 D.创意连续性
29.从管理学角度看,政府公共关系是一种()A.组织职能 C.塑造职能
200801
B.控制职能 D.社会职能
6.公共关系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是()A.20世纪初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9.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公关意识中,其核心意识是()A.塑造形象意识 B.服务公众意识 C.沟通交流意识
D.创新审美意识
12.从对外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层次来看,往往被置于最显著位置,甚至被称为对外传播首要公众的是()A.内部公众 B.社区公众 C.顾客公众 D.媒介公众
18.当某组织发现自身利益与公众目标要求相冲突时,应该重点()A.强化正面形象 B.进行形象转换 C.进行形象修补 D.减弱正面形象
200901 11.下列组织属于互益性组织的是()A.工商企业 B.社会福利工作机构 C.职业团体 D.政府部门
14.某组织通过公关调查确认自身利益与目标公众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差别时,它应该重点()A.强化正面形象 B.进行形象修补 C.弱化正面形象 D.进行形象转换 15.包装、品牌商标属于()A.组织的产品形象 B.组织的管理形象 C.组织的人员形象 D.组织的环境形象
20.组织的公关形象策划要对公众进行研究,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A.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 B.研究目标公众的类型 C.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 D.鉴别目标公众的权利要求 26.CI最早源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 27.“比附定位策略”属于()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 B.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 C.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 D.市场挑战者定位策略
28.把不同的营销传播方案编制出来,作为服务于营销目标的直接功能,这种做法被称为()A.效能整合 B.功能整合 C.协调整合 D.综合整合
200910 3.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与状况指的是()A.社会舆论状态 C.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D.社会关系状态
4.美国报界掀起“便士报”运动的时间是()A.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20年代
5.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A.经济营销 C.文化营销
B.政治营销(书上未找到答案)D.社会营销
14.当某企业发现自己的产品与目标公众的要求严重不符时,它应该重点进行()A.正面形象的强化工作 C.产品形象的转换
B.形象的修补 D.环境形象的转换
15.组织处于公关危机时期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A.进攻型公关 C.矫正型公关
B.防御型公关 D.维系型公关
25.“比较性广告”所运用的定位策略是()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 C.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
26.企业广告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是()A.效能 C.时尚
29.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
B.快乐 D.健康
B.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
D.市场挑战者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 A.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书上未找到答案)
C.提高政治透明度 D.树立政府形象
201001 5.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正式宣告成立的地点是()A.伦敦(书上未找到答案)B.纽约 C.日内瓦 D.巴黎 6.梅耶教授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理论是()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过程理论 C.人群关系理论(书上未找到答案)D.权变理论 16.人口膨胀、青少年犯罪属于()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17.公共关系正式被纳入组织管理职能的根本标志是()A.正式公关编制确定 B.正式公关目标确定 C.正式公关调查的开始 D.正式公关预算编制确定(书上未找到答案)19.下列属于公共关系管理环境因素的是()A.组织的目标 B.机构与人员设置 C.网络媒介 D.社会的媒介体制(书上未找到答案)
24.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的抽样方法是()A.分层随机抽样 B.间隔随机抽样(书上未找到答案)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201010 1.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成立的时间是()A.1978年 B.1955年 C.1948年(书上未找到答案)D.1947年
3.从公共关系实际操作的发展历史看,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首先是作为组织的()A.耳目 B.修正者 C.发言人 D.反馈者
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A.协调意识 B.调查意识 C.环境意识 D.信息意识
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A.分析人员 B.技术人员 C.传播人员 D.计划人员
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A.互益性组织(书上未找到答案)B.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公益性组织 12.下列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是()A.印刷媒介 B.组织的机构设置 C.公众对象 D.工作方法选择 18.下列选项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A.执行职能 B.协调沟通职能 C.决策指挥职能 D.监督职能
201101 3.某公关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市场形象调查与设计服务,它属于()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13.下列属于交际型公关的是()A.演讲(属宣传性)C.售后服务(服务型)
B.电子邮件 P154
D.设立热线电话(征询型)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D.独立业务服务公司
16.下列对“公共信息模式”的描述错误的是()..A.公关是信息的公布
C.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相对真实信息 17.下列不是“把关人”作用的是()..A.对信息进行整理
C.将信息划分重点和优先顺序
18.传播学者麦库姆斯提出了()A.“3S”论 C.两级传播论
20.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A.协调整合
C.关系管理整合P178
B.形象整合 D.功能整合 B.把关人理论 D.议题设置论 P125
B.将选择后的信息传达给公众 P122 D.为公众选出值得关心和注意的事件 B.是一种单向传播模式 D.是一种双向传播模式 P224
第二篇:公共行政学(单项选择题)
公共行政学(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
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39: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选任制)。
40: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委任制)。41: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
均属于(委任制)。
42: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考任制)。43: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决策权力)。
44: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行政道德)的核心内容。
45: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英国)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
会。
因而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
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的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
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收《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15:公共行政坏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坏境之间的差异性上。1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坏境问题进行研究。
17: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的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斯)。18: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19: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20: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21: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22: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
学论著是(美国社公与公共行政)
2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4: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
25: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来40个部门减为(29)。26: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27: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8: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29:行政体制的带后性是由其(稳定性)
演变而来的。
30: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31: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
政府组织形式。
32: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33: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34: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35: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的地方政府。
36: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特殊型)的行政区。
37: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特殊型)的行政区。
38: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行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45: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部外制)类型。
46:部外制是(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47: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英国)。48: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中国)。
49: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而始于(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后的文官制度。
50: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51: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5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2006年1月1日)
53: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
时方案)。
54: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追踪方案)。
55: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积极方案),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56: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导决策系统)。57: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5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实施阶段)。59: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纠正偏差)。6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横向沟通)。
61:(平行)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62: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估对象)。63: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社会监督)。
64: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
查,也叫(跟踪监督)。
6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事先)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杳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66: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公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行政监察机关)调查处理。67: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8: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
行政监察机关)给予处分。
69: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行政监察机关)
给予政纪处分。
70: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党的纪律
检查机关)给予党纪处分。
71: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预算)。72: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税法)。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2003年1月1日)。74: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
75: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76:目标管理方法是(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77: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第三篇:公共关系学试卷选择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公共关系状态是指
A、领导与成员间的关系
B、组织公关部组成情况
C、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公众环境情况
D、组织开展公关活动成功与否
2.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
A、传播沟通
B、管理职能
C、咨询功能
D、协调作用
3.1947年,成立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的是()。
A、哈佛大学
B、耶鲁大学
C、波士顿大学
D、剑桥大学
4.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共关系公司成立于()。
A、1978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88年
5.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
A、强化舆论
B、告知公众
C、控制形象
D、扩大影响
6.最具宏观意义的公共关系发展趋势是()。
A、市场公共关系的热潮
B、金融公共关系的发展
C、政府公共关系
D、全球性沟通与合作
7.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真诚互惠的意识
C、立足长远的意识
D、塑造形象的意识
8.以下哪种公共关系的归属便于最高领导的直接指挥()。
A、归属于办公室
B、归属于联络接待部门
C、归属于宣传部门
D、归属于销售部门
9.既是内部公关工作的对象,又是外部公关工作的主体是()。
A、顾客公众
B、内部公众
C、媒体公众
D、政府公众
10.具有显着的跨文化特征的是()。
A、国际公众
B、名流公众
C、顾客公众
D、社区公众
11.态度一致性改变是()。
A、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
B、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
C、改变原有态度的对象
D、改变原有态度的主体
12.被周围的人所信赖而起着舆论指导作用的人是()。
A、先驱者
B、早期采用者
C、前期追随者
D、后期追随者
13.能够较为直观的显示组织的自我形象和实际形象之间现实差距的是()。
A、组织形象要素差距图
B、组织形象要素调查表
C、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D、组织形象知名度调查表
14.适用于组织开创阶段的公关活动方式是()。
A、建设型公关
B、维系型公关
C、防御型公关
D、进攻型公关
15.提出5W模式的是()。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
C、库尔特·卢因
D、麦库姆斯
16.“把关人”这个概念出自()。
A、《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B、《群体生活渠道》
C、《原则宣言》
D、《舆论》
17.对提出的问题事先拟好若干答案,要求调查对象选择一个或数个答案,属于封闭式问卷中的哪种形式()。
A、两项选择
B、多项选择
C、对比选择
D、排序选择
18.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属于()。
A、通讯调查
B、深度调查
C、面访调查
D、电话调查
19.某企业向广大公众表示祝福的贺辞属于()。
A、形象广告
B、公益广告
C、响应广告
D、观念广告
20.让谈判者通过介绍相互认识的阶段是谈判的()。
A、导人阶段
B、概说阶段
C、明示阶段
D、协议阶段
21.企业标志在视觉传达中的基本功能是()。
A、延伸性
B、领导性
C、识别性
D、同一性
22.市场领导者定位的战略思想是()。
A、先入为主
B、寻找空隙
C、挑战对手
D、摹仿别人
23.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联络感情
C、沟通信息
D、政务廉洁
24.政府公关的首要目标是()。
A、促进公众的认知
B、提高政府的知名度
C、提高政府的美誉度
D、提高社会效益
多选题:(每题2分)
1.公共关系观念包括()。
A、形象观念
B、公众观念
C、传播观念
D、互惠观念
E、服务观念
2.公共关系学主要从传播沟通对象的角度研究()。
A、公众的总体特征
B、个目标公众的具体特点
C、不同的公众类及其对公关的影响
D、主要的公众关系对组织的作用与意义
E、影响公众行为和舆论的心理、文化等因素
3.爱德华·伯尼斯作为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旗手,其代表作主要有()。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舆论》
C、《公共关系学》
D、《有效公共关系》
E、《原则宣言》
4.在卖方市场条件下,销售者可以()。
A、考虑消费者需要
B、不考虑消费者需要
C、需要公共关系
D、不需要公共关系
E、考虑公众舆论
5.协调关系网络的内容主要有()。
A、协调公共关系
B、协调内部关系
C、协调人群关系
D、协调人际关系E.协调外部关系
6.目前,公共关系呈现的一些新特点有()。
A、公关理论整合化
B、公关实务专业化
C、公关手段现代化
D、公关教育层次化
E、公关地位战略化
7.专业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优点有()。
A、客观公正
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C、适应性强
D、运作成本低
E、与客户关系紧密
8.公共关系公司按经营方式分类可分为()。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合作型公共关系公司
E、独立型公共关系公司
9.“公众”一词基本涵义所规定的基本特征是()。
A、整体性
B、共同性
C、多样性
D、变化性
E、相关性
10.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可将公众划分为()。
A、受欢迎的公众
B、不受欢迎的公众
C、被追求的公众
D、顺意公众
E、非顺意公众
11.人们对客观事实的知觉经常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变形或歪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知觉的错误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偏见性
D、知觉的欺骗性
E、知觉的直观性
12.构成态度的三因素是()。
A、思维
B、行为
C、认知
D、情感
E、意图
13.公共关系管理过程的相关因素有()。
A、环境因素系列
B、主体因紊系列
C、传播技术因素系列
D、客体因素系列
E、形象因素系列
14.检测公关效果的方法包括()。
A、公关形象效果检测
B、公关工作报告
C、公关社会效益评价
D、新闻舆论分析
E、公关广告效果测量
15.非语言传播符号主要有()。
A、身势语言
B、表情语言
C、文字
D、文字媒介
E、语言媒介
16.电子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的特征是()。
A、技术性
B、远播性
C、生动性
D、时效性
E、针对性
17.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有()。
A、间隔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E、主观抽样
18.公关危机的三种主要形态是()。
A、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
B、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
C、实报导引起的危机
D、组织所选公关环境不当引起的危机
E、组织所用公共方式不当引起的危机
19.对于一些礼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身份低的介绍给身份高的
B、把女子介绍给男子
C、把身份高的介绍给身份低的
D、把年纪大的介绍给年纪轻的
E、把男子介绍给女子
20.对于以下礼节,说法错误的是()。
A、握手时尊者先伸手
B、握手时男士先伸手
C、握手时客人先伸手
D、握手时主人先伸手
E、握手时女士先伸手
21.理念识别系统MIS具体表现为()。
A、企业的标志
B、企业的经营信条
C、企业的精神标语
D、企业的座右铭
E、企业的经营策略
22.视觉识别系统VIS的基本要素包括()。
A、企业名称
B、企业标志
C、企业标准字体
D、企业标准色
E、企业象征图案
23.政府开拓公众参政议政的社会渠道有()。
A、社会协商对话
B、公众议政活动
C、公众投票公决
D、加强廉政监督
E、安排专访
24.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众至上”意识主要从三方面人手,它们是()。
A、公众的权利意识
B、公众自由意识
C、公众选择意识
D、契约意识
E、政务公开意识 参考答案
B、A、B、D、C、D、D、D、A、B、B、A、A、B、A、A、B、B、C、A、B、A、C、A
25、ACDE
26、BCDE
27、ACD
28、ABCD
29、AC 30、ABCDE
31、ABCDE
32、ABCE
33、ABCD
34、ACDE
35、BCDE
36、BCD
37、BD
38、BCDE
39、BCD40、ABCD
41、ABC
42、ABC
43、ABCDE
44、AE
45、BC
46、CE
47、ABC
48、CDE
第四篇:公共危机管理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B)的原则。A、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C、共同参与、协调配合 D、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
2、能否处理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则是(B)。A、以人为本原则 B、尽早化解原则 C、依法处理原则 D、当地领导负责原则
3、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B)。A、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 B、迅速控制事态 C、主导舆论导向 D、动用武装力量
4、当前,国际反恐的主导是(B)。A、八国集团 B、欧安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联合国
5、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B)。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6、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D)。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7、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A)的建设目标。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8、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公共危机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B)。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9、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D)。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10、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C)。A、事态的严峻性 B、时间的紧迫性 C、信息的不充分性 D、资源的有限性
11、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12、在公共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的情况是(A)。A、保持沉默,少说为佳 B、保证正规渠道畅通 C、保持信息口径一致 D、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13、下列关于危机发言人应具备的相应技能中,不应有的是(C)。A、质疑不准确的信息 B、解释有些问题不能回答的原因 C、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D、压力下保持冷静
14、关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一定要及时、准确,争取先声夺人
B、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有些很严重的危机事件暂时说得轻些 C、不能因为没有弄清楚情况而对相关信息不予披露
D、新闻发布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新闻通稿、记者采访、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
15、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民众在自救中不应有的行为是(C)。A、躲进卫生间
B、就近找个枕头、坐垫、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C、赶快乘坐电梯下楼
D、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1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7、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B)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18、一级响应只需要满足下面选项中哪一条就可以?(A)A、死亡200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少于90万
C、倒塌(严重损坏房屋)5万间以上,少于15万间 D、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19、重大、较大、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A)A、15 B、18 C、10 D、20 20、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C)。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 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1、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责任原则 D、时效原则
22、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B)。A、《紧急状态法》 B、《突发事件应对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3、我国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要求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D)。
A、上级政府管理为主 B、县以上政府管理为主 C、基层政府管理为主 D、属地管理为主
24、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25、在公共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的情况是(A)。A、保持沉默,少说为佳 B、保证正规渠道畅通 C、保持信息口径一致 D、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26、下列关于危机发言人应具备的相应技能中,不应有的是(C)。A、质疑不准确的信息 B、解释有些问题不能回答的原因 C、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D、压力下保持冷静
27、关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一定要及时、准确,争取先声夺人。
B、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有些很严重的危机事件暂时说得轻些。C、不能因为没有弄清楚情况而对相关信息不予披露。
D、新闻发布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新闻通稿、记者采访、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
28、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民众在自救中不应有的行为是(C)。A、躲进卫生间
B、就近找个枕头、坐垫、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C、赶快乘坐电梯下楼
D、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2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0、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B)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31、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D)。A、成因的多样性 B、传播的广泛性 C、分布的差异性 D、治理的单一性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B)的原则。A、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C、共同参与、协调配合 D、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
33、能否处理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则是(B)。A、以人为本原则 B、尽早化解原则 C、依法处理原则 D、当地领导负责原则
3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B)。A、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 B、迅速控制事态 C、主导舆论导向 D、动用武装力量
35、当前,国际反恐的主导是(D)。A、八国集团 B、欧安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联合国
3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B)。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37、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D)。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38、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A)的建设目标。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39、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公共危机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B)。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40、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D)。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从微观层面上要减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好下面哪些工作?(ABCD)A、加强对重点人的预防 B、加强对重点时空的预防 C、加强情报信息,掌握闹事苗头 D、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2、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A、管制现场,控制局势;
B、调查了解事件概况,提出处置决策; C、直接对话,解决、解释有关问题; D、采取强制措施,果断平息事态;
3、按照公安部的规定有哪些情况要采取强行处置措施?(ABC)A、围堵、冲击党政机关 B、卧轨拦车、阻断交通 C、骚乱、打砸抢烧 D、游行示威
4、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ABC)。A、决策 B、指挥与协调 C、危机监测 D、应急预测
5、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BCD)。A、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辅助与支持体系
6、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ABCD)。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7、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ABC)。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8、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BC)。A、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 D、财政预算管理
9、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BCD)。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
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10、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ABCD)。A、国家财政支出 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
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11、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包括(ABCD)。A、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B、建立举报制度 C、建立信息分析制度 D、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12、制订重建工作计划的基础是建立信息库,具体包括(ABCD)。A、历史上有关灾情的报告、文字记载、相关资料
B、灾后的评估报告、为灾区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储存、数据参考 C、在救援阶段的资料、信息、报告 D、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报告
13、制订重建计划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工作计划,它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ABCD)。
A、教育卫生系统 B、社会服务体系
C、社区建设与服务 D、旅游产业
14、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了哪些观念?(ABC)A、以人为本 B、安全是最大效益
C、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15、下面哪些选项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环节?(ABCD)A、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B、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16、事故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ABCD)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7、传染病的流行有哪些基本环节?(ABC)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毒
18、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哪些方面的结合?(ABD)A、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结合 B、直接任务与间接任务结合 C、职能机构和协理机构结合 D、国内与国际结合
19、下列哪些属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案三制”中的三制?(ACD)A、应急法制 B、应急预案 C、应急体制 D、应急机制
20、从微观层面上要减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好下面哪些工作?(ABCD)A、加强对重点人的预防 B、加强对重点时空的预防 C、加强情报信息,掌握闹事苗头 D、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21、2008年以来,浙江有两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CD)。A、口蹄疫 B、乙肝 C、麻疹 D、手口足病
22、科学技术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依靠,这就要求(ABCD)。A、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B、要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灾救灾知识水平C、需要得到各方面专家的智力支持 D、必须配备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工具
23、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不足有(ABCD)。A、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明确
B、统一协调、灵敏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没有形成 C、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 D、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充分、不得力
24、《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制度,包括(ABCD)A、规定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B、建立了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应急议案体系 C、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报告制度 D、建立了社会大众学习安全知识,并参加应急演练的制度
25、最小代价原则的要求包括(ABCD)。A、前提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优先权
B、要把对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损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C、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
D、要把对正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D)。A、综合协调包括政府的协调和办事机构的协调
B、分类管理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相应的管理 C、分级负责是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D、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
27、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包括(ABCD)。A、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B、建立举报制度 C、建立信息分析制度 D、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28、制订重建工作计划的基础是建立信息库,具体包括(ABCD)。A、历史上有关灾情的报告、文字记载、相关资料
B、灾后的评估报告、为灾区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储存、数据参考
。C、在救援阶段的资料、信息、报告 D、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报告
29、制订重建计划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工作计划,它涵盖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ABCD)。A、教育卫生系统 B、社会服务体系
C、社区建设与服务 D、旅游产业
30、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了哪些观念?(ABC)A、以人为本 B、安全是最大效益
C、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31、下列哪些属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案三制”中的三制?(ACD)A、应急法制 B、应急预案 C、应急体制 D、应急机制
32、从微观层面上要减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要做好下面哪些工作?(ABCD)A、加强对重点人的预防 B、加强对重点时空的预防 C、加强情报信息,掌握闹事苗头 D、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33、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方法主要包括(ABCD)。A、管制现场,控制局势
B、调查了解事件概况,提出处置决策 C、直接对话,解决、解释有关问题 D、采取强制措施,果断平息事态
34、按照公安部的规定有哪些情况要采取强行处置措施?(ABC)A、围堵、冲击党政机关 B、卧轨拦车、阻断交通 C、骚乱、打砸抢烧 D、游行示威
35、政府在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中的次级职能有(ABC)。A、决策 B、指挥与协调 C、危机监测 D、应急预测
36、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ABCD)。E、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辅助与支持体系
37、建立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ABCD)。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F、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G、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H、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38、公共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ABC)。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39、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ABC)。B、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 D、财政预算管理
40、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ABCD)。E、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F、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G、一般法律法规
H、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第五篇: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下列各题中唯一 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
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不选、错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A.总会计师
B.单位负责人
C.会计人员
D.会计机构负责人
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可通过()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进行。
A.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B.单位内部纪检人员
C.单位负责人
D.上级单位领导
3.依法定方式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人称为()。
A.背书人
B.出票人
C.收款人
D.付款人
4.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是()。
A.材料销售收入
B.工业性劳务收入
C.包装物出租收入
D.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5.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借款所发生的利息。一般应计人的会计科目是()。
A.管理费用
B.投资收益
C.财务费用
D.营业外支出
6.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日内,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A.30
B.1
5C.45
D.60
7.税务登记不包括()。
A.开业登记
B.变更登记
C.核定应纳税额
D.注销登记
8.企业交纳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费应通过()。、A.应交税金
B.应付福利费
C.其他应交款
D.其他应付款
9.根据《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存款人对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可以向其开户
银行出具相应的证明并开立()。
A.临时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基本存款账户
10.在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字或盖章并将该票据交付给受让人的票据收款人或持有人的人称为()。
A.背书人
B.出票人
C.收款人
D.付款人
11.原始凭证是由()取得或填制的。
A.总账会计
B.业务经办单位或人员
C.会计主管
D.出纳人员
12.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确认收入与费用的原则是()。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谨慎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13.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签发票据时,可以更改的项目是(,)。
A.出票日期
B.收款人名称
C.票据金额
D.付款人名称
14.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是()。
A.委托收款
B.信用证
C.汇兑
D.托收承付
15.以下有关转账支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转账、B.可背书转让
C.只能在付款人所在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
D.可用于支取现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的有()。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账簿
D.财务会计报告
2.税款征收方式主要有()。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3.报考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B.认真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法律的行为
C.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D.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汁从业资格证书
4.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考试科目包括()。
A.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B.经济法基础
C.初级会计电算化
D.会计基础
5.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J。
A.货物
B.财物
C.资源
D.应税行为
6.下列项目在会计处理时将形成一项流动负债的有()。
A.董事会决议分配股票股利
B.董事会决议分配现金股利
C.质量不符合合同条件,计划退货的应付购货款项
D.预提应计入本期损益的短期借款利息
7.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划分管理会计工作职责权限关系的制度,具体包括()。
A.会计工作管理组织形式
B.管理权限划分
C.管理机构设置
D.人员管理制度
8.票据是由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转让的有价证券。下列各项中,属于票据的有()。
A.汇票
B.提单
C.存单
D.信用卡
9.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D.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10.对原始凭证监督的内容包括()。
A.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B.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应扣留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C.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更正.补充
D.原始凭证金额记载有错误的先行留置,由出具单位重开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l分,共10分。不答、错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1.税务登记共包括以下几项: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
2.定期定额征收这种税款征收方式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或暂缓建账的小型纳税人。()
3.所谓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
4·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除银行予以退票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外,持票人还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
5.会计人员陈某认为,会计丁作只是记记账、算算账,与单位经营决策关系不大,没有必要要求会计人员“参与管理”。()
6.在会计工作交接中,现金要根据会计账簿记录余额进行当面点交,如有短缺,可用白条抵库。()
7.对投资者用实物或无形资产出资,实收资本的金额应按其账面价值人账。()
8.所谓授意,是指通过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9.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作为会计记录文字。()
10.初级、,中级会计资格是一种通过考试确认担任会计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2.A【解析】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可通过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进行。
3.B【解析】出票人是指依法定方式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人。
4.B【解析】材料销售和包装物出租收入应为工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应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5.C【解析】企业短期借款的利息属于筹资费,应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6.A【解析】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5--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7.C【解析】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但不包括核定应纳税额。
8.B【解析】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医药费、企业医务人员工资、企业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9.C【解析】}P-+m《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存款人对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可以向其开户银行出具相应的证明并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10.A【解析】背书人是指在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字或盖章并将该票据交村给受让人的票据收款人或持有人的人。
11.B【解析】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据,由业务经办单位或人员取得。
12.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收入与费用。
13.D【解析】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者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更改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14.D【解析】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是托收承付。
15.D【解析】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会计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一般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
2.ABCD【解析】税收征收方式主要有: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以及其他方式。
3.ABCD【解析】全部选项均符合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规定。
4.ACD【解析】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5.ABCD【解析】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称征税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既包括应税的货物、财物、资源、所得等物质财富,也包括主体的应税行为。
6.BD【解析】企业分配的股票权利,不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董事会决议应分配的现金股利,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预提短期借款利息也构成流动负债。
7.ABCD【解析】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划分管理会计工作职责权限关系的制度,具体包括会计工作由谁管理;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会计人员的管理;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8.ABC【解析】属于票据的有汇票、本票、支票、提单、存单、股票、债券等,但信用卡不属于票据。
9.ABCD【解析】根据票据法的规定,A、B、C、D四项经济业务均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10.ABC【解析】对原始凭证监督的规定是: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应扣留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账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更正、补充
三、判断题
1.×【解析】我国税法规定,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
2.√【解析】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及收益额,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这种税款征收方式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或暂缓建账的小型纳税人。
3.×【解析】所谓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
4.√【解析】本题考查票据支付结算中采用支票结算方式应注意的主要事项。题干所述符合相关法律制度规定。
5.×【解析】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解析】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不得用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7.×【解析】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资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
8.×【解析】所谓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办事。
9.×【解析】少数民族地区,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作为会计 记录文字。
10.√【解析】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三个级别。初级、中级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取得相应任职资格的会计人员,由所在单位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