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小学科学教学相关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24-72057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8 22:15: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相关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相关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什么是科学?估计很多人都很难答出这个问题。尽管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科学,科学这个词汇也在我们生活中是耳熟能详的,但是让很多人解释科学,可能大部分人都会一时语塞。在中国文学中,《礼记 大学》中写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句话意思是说,若要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就得研究事物;只有在研究事物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而中国古代,“科学”一词的意义相当于“格致之学”,所以“科学”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随着我们人类文明越来越进步,科学越来越重要,它是我们探究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表现;它是反映人类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等复杂现象及规律的知识体系;它也是人类认识和解释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方法体系;它更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

17世纪以后,科学发展日益快速,而科学教育却还是空白。直到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科学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改善并加快科学发展,科学教育首次出现在大学课堂上,并慢慢步入中学,而小学开设科学课的时间则更晚。从科学教育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是由社会需求所产生的。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这个问题,对于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一样。中国未来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而科技人才的缺稀更是首要问题。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于教育,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是提高我国全体国民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加强小学科学课教育有利于增强我国未来国民的竞争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公民的幸福指数。当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决定着未来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高低、竞争力的强弱、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衰,而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引导与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更好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可以独自解决、探究问题,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而现在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集中在教育者不能针对学生在科学上的素养进行教育,其进展过程应趋向于内在的核心概念。在现有的教学教育者中,一般都会忽略对核心概念的教学,还是更加习惯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如何更好的解决在科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科学教育。针对现在小学教学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作出简单思考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做一些贡献。

问题

1、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低,课程开展不足,教学拘泥于应试

或流于形式。

不同地方小学,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科学课程的开设要求是不尽一致的,但总体来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其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语文和数学两科“传统课程”。多年来,许多学校迫于应试教育下语文和数学教学成绩的压力,科学课程被视为“副课”,在课程开设之时,就不顾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少和课时需要,对科学课的课时进行了强行压缩,每周只开设一到两节,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大形势”下,许多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低,教学中,只是将科学概念进行哲学家一样的说教,不注重实验教学,从而造成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不能对科学知识准确深入的理解。一些学校为了考试需要,让学生机械地背通相关科学概念和知识点。一些学校不设科学课程考试,教师就将科学课程看作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当复习时间紧张时,就占用仅有的一两节科学课进行语文或数学教学。

问题

2、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全面提升无法得到保证。

老师在教学的实际进程中,其课堂从表面上看比其它课堂的学习氛围要融洽很多,在合作探讨与自主探究的时候,气氛非常活跃,但从本质上来看,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会有所收获,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迷茫与困惑。这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分析不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导致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解决方法:

1、转变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思想认识,加深其重视程度。科学课程的开设是重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转变思想认识是解决小学科学课程切实有效开展的第一步。我觉得,可以为小学科学教师进行相关的政策和业务培训,大到校长甚至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小到每一位科学任课教师,让他们认识到科学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学校也需加大教师的监管力度,对是否充分地开展了科学教学,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严禁科学课时安排不够、将科学课当“搭秤课”由年老临退休的教师“充数”等现象,一且发现要及时给予批评和整改。

2、在科学教育中,老师如何使学生对科学教学产生兴趣十分重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学生才会更好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师生之间的情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方法,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融洽、平等的关系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感,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一堂课十分重要,好的第一堂课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知识。作为老师应将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的挖掘出来,这样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避免硬学、苦学的学习氛围。除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

趣外,老师也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对班级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然后设计适合该班学生的教学内容采用由浅入深的教育模式逐层深化,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验教学也是很关键的,它能更加直观的验证科学理论观点,很多时候科学教学目标需要借助实验设计来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创新设计科学实验,以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将理论知识具体化,促使学生能过在观察与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获取。

以上是我对小学科学教育分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需要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与改正。总之,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还要提升学生的智慧。让我们教学改革切合实际走进我们的新课堂,把小学科学教育当成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科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机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水平。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科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对教材缺乏深入的研究

课堂教学出现了看图说话,看图说实验的现象;对教学目标缺乏设计,三维目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解决对策:

(一)“走进教材”就是吃透教材

要上好科学课,首先就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对初教科学课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走进教材”,先从“教教材”开始,深刻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步把握科学教材的特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

(二)“走出教材”不是放弃教材

教学活动的展开归根结底依据的是课程标准,不管那个版本的教材都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显性化的课程标准,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木之本、水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课堂创生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出探究活动的目标、任务,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教材可以创设问题及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教材可以为探究活动提供活动参考,降低师生活动设计上的难度;教材可以为探究活动提供思路,对活动过程进行指导;教材可以为学生的方案设计提供范例和参考,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易于实施;教材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便捷的记录,增强了过程评价的可操作性;教材可以为学生的课后探究活动提供课题和方向,引领学生课外延续科学探究活动。从教材的以上作用看,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决不能把“用教材教”无限扩大化,决不能完全脱离教材、放弃教材,使“用教材教”的观点陷入歧途。

问题二:课堂活了,纪律松了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原来的知识权威、身份权威的“宝座”上走下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平等相处,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些新的理念逐渐被落实到课堂上,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气象: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感觉到了自由、宽松,问题敢提了,异议敢说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 “活”起来了。另一方面,在重建新型课堂的过程中,由于处于转型期,再加上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较低、自我约束能

力较弱,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住”了,老师“控不了”了,教学质量降了。

解决对策:

(一)讲求民主,重建秩序

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强迫式的,特点为限制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成了教师发号施令、展示威严的场所,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品,单向教学活动的对象,一个地道的被管理者。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尊重吗?学生的思维能活跃吗?学生的情绪能高涨吗?他们能自主学习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此,要想使课堂秩序由强制走向自由,就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秩序的制定,逐步建构新型的、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课堂秩序。在课堂秩序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跳”出来,尽量使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

(二)合理分组,物尽其用

分组活动是科学课常用的学习形式,比较科学、合理的分组是2—4人组,如果每组人数超过四人,就会出现个别学生把持活动的情形,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活动的自主权,活动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很多学校由于教学仪器配备数量或班额等方面的原因,教学仪器不能满足学生分组的要求,造成每个小组人数过多,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并将这种情绪带到活动之后,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活动“放不到底”“收不到家”,课堂纪律显得“乱”。

(三)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科学探究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靠小组合作来研究,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当作教学的“必须手段”。课堂上,一个小组活动接一个小组活动,不考虑活动的价值,一味追求“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教室里却显得乱糟糟、闹哄哄,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也是造成课堂“乱”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科学课教师不应把注意力都倾注在热热闹闹的、外显的小组活动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动”,对于那些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的小组活动我们宁可放弃。从这个层面讲,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与交流,营造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课堂节律,从而达到调控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使课堂教学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问题三:活动多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

打开《科学》教科书,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新颖的活动设计,这也是新课标科学教材的突出特点。一个个内容丰富、活泼有趣的活动吸引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活动多了,环节多了,师生感情融洽,活动气氛热烈,课堂40分钟明显不够用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这又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怎样解决呢?

解决对策:

(一)压缩环节,点上突破

教科书设计的活动分为主体活动、辅助活动和弹性活动,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意把握主体活动,适当兼顾辅助活动和弹性活动,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适当删减部分活动,在重点环节上进行突破。对于一节科学课来说,设计三到四个环节是比较合适的,并把握好在某个环节上有所侧重。教师要学会大胆取舍、重组教学环节,在关键点上深挖,保证课堂探究的深度。

(二)准备充足,提高效率

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的原因除了教学环节设计过多之外,还与课堂教学效率有关,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课前的准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适当放弃,留有余地

“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作为具有新课程理念的科学课教师,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认识:课堂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场所,科学探究的主阵地在大自然、在社会、在社区、在家庭,课堂只是学生信息交流、思维碰撞、合作研讨的一个平台,它只是学生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

问题四:探究活动需要器材,配套仪器严重不足

小学科学课强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而科学探究离不开的科学实验,要做科学实验就会用到实验器材。《自然》课改革为《科学》课,在教学仪器方面,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原来学校配备的小学自然教学仪器大部分已经不适合新版科学教材,并且仪器老化或者损失和丢失现象严重,新教材教学仪器配备又不到位,教学仪器远远不能满足平时上课需要,导致无法实施分组实验。这种矛盾尤其在农村显得更加突出,这主要是农村小学原来《自然》教学仪器配备就不到位,现在可改造利用的更少,这使得农村科学教师叫苦不迭。怎样缓解这一矛盾呢?

解决对策:

一是教学仪器及学具开发部门加大配套仪器的开发力度; 二是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加大教学仪器配备的投入;

三是科学教师开动脑筋,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想办法整合、搜集、制作一些器材和教具学具,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探究活动。

(一)整合仪器室器材。注意充分发挥仪器室器材的作用,要坚持“宁可用坏,不让放坏”的原则,不能因为怕使用损坏而“束之高阁”,让一些教学仪器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很多学校教学仪器根本就没有使用过,如雨量器、风向仪、百叶窗等有关天气观测的仪器,风向

仪仍处在未组装状态,更谈不上使用了。像这些仪器完全可以将它们组装起来,选择一个敞亮的地方组建一个气象观测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中长期天气观测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中长期科学探究能力,也充分发挥了教学仪器的作用,岂不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的好事吗。

(二)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只要我们科学课教师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做一个“有心人”,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生活中的废品。我们可以开一个“废品收购站”,每一位科学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废品收购员”,让生活中的废品变成我们的“宝贝”。如易拉罐、牙膏盒、矿泉水瓶、废旧喇叭、马达等等,都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实验材料。对这些生活中找到的实验材料,如果还能重复使用,要将它们保存好,并分门别类,以备后用,如各种大小不同的气球,它可以完成类似反冲、热胀冷缩、大气压力、水的浮力、空气质量等实验。

(三)自制教具学具。近几年,由于教学仪器配备逐渐达标,自制教具学具的活动也比以前淡化了。新教材的推行造成的暂时教具学具匮乏为自制教具学具活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尤其是农村小学,这是解决探究实验材料不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对我们科学教师提出的挑战,要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自制教具学具,从而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四)设计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就是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易做的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学生课外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是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补充。家庭小实验强调的是科学实验与生活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减轻了实验器材缺乏的压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取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配合教师上好科学课。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科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小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的,也是学生实现认识上第二次飞跃的基本保证,它是一种集合各种基本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是整个科学学科学习能力的集中反映。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

问题一:问题:课堂活了,纪律却难控制了

一方面,要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原来的知识权威、身份权威的“宝座”上走下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平等相处,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些新的理念逐渐被落实到课堂上,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气象: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感觉到了自由、宽松,问题敢提了,异议敢说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 “活”起来了。另一方面,在重建新型课堂的过程中,由于处于转型期,再加上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乱”了,纪律“差”了,学生“坐不住”了,老师“控不了”了,教学质量降了。

对策: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活”而“有序”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讲求民主,重建秩序

要想使课堂秩序由强制走向自由,就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秩序的制定,逐步建构新型的、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课堂秩序。在课堂秩序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跳”出来,尽量使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例如,课堂上经常要有小组之间、全班的交流活动,往往会出现这边大讲、那边小说的局面,课堂显得很乱,难以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倾听不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因此让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往往显得非常急躁,声音变高了,脸也变红了,可只能解决一时之痛,一会又乱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典型引路。老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做一个引路人就好,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的同学,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找几个同学说说刚才同学发言的要点,然后再找那位认真倾听的同学复述发言的要点,并提出类似“为什么这位同学能复述刚才同学的发言要点?”、“你发现这位同学有什么优点?”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策略二:集中训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不惜花费一些时间,培养学生倾听发言、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或一个环节训练学生注意倾听的方法和习惯,训练的重点放到抓住要点、找出错误、纠正补充等点上,有时间还可以进行要点记录等训练。不管采取哪种策略,教师都要在最后一个环节提出问题:“课堂上怎样才能做到认真倾听?”,以此为引领,让学生自主制定课堂交流的“规定”,并付诸实施。这样的“规定”出自学生之手,是师生共同商量达成的共识,学生就会自觉遵守,主动内化,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我要求到形成习惯。

(二)合理分组,物尽其用

分组活动是科学课常用的学习形式,比较科学、合理的分组是2—4人组,如果每组人数超过四人,就会出现个别学生把持活动的情形,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活动的自主权,活动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据调查,很多学校由于教学仪器配备数量或班额等方面的原因,教学仪器不能满足学生分组的要求,造成每个小组人数过多,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并将这种情绪带到活动之后,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活动“放不到底”“收不到家”,课堂纪律显得“乱”。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并鼓励学生自己准备替代性的活动材料,以实现最优化分组。总之,不管怎样分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能够在组内自由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共识,在小组基础上形成统一结论,从而保证活动结束后把注意力集中到集体交流活动中。

问题二:活动多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

科学课要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课堂教学,并通过学生的亲历活动来体验科学,这就需要开放的空间和大量的时间。打开《科学》教科书,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新颖的活动设计,这也是新课标科学教材的突出特点。一个个内容丰富、活泼有趣的活动吸引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活动多了,环节多了,师生感情融洽,活动气氛热烈,课堂40分钟明显不够用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这又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怎样解决呢?

对策:

(一)压缩环节,点上突破

教科书设计的活动分为主体活动、辅助活动和弹性活动,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意把握主体活动,适当兼顾辅助活动和弹性活动,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适当删减部分活动,在重点环节上进行突破,力求“一英寸宽,一英里深”,而不是“一英里宽,一英寸深”。对于一节科学课来说,设计三到四个环节是比较合适的,并把握好在某个环节上有所侧重。试想一下,如果一节课设计的环节过多,势必导致“水过地皮湿”效果,每个活动环节都是走过场,教师要做到“临场不乱,一环扣一环”,学生也得“打起精神,一步跟一步”,累坏了老师,拖垮了孩子。因此,教师要学会大胆取舍、重组教学环节,在关键点上深挖,保证课堂探究的深度。如在教学《潜望镜的秘密》一课时,教科书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解暗箱活动,研究潜望镜的内部构造原理;二是制作潜望镜的活动,是有关建立模型过程技能的训练。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思路展开探究活动,在这两个活动上平均用力,潜望镜的制作显然是完不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研究潜望镜内部构造的活动确定为重点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解暗箱的探究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根据经验,提出猜想——拆解模型,验证猜想——绘制简图,表达交流。在学生对潜望镜的构造原理有了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要制作一个潜望镜,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制作?最后进行全班交流。至于潜望镜模型的制作,就变成了一个课后活动内容。

(二)准备充足,提高效率 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的原因除了教学环节设计过多之外,还与课堂教学效率有关,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课前的准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结构性材料的准备、信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探究场地的选取(室外活动)等,并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要充分预见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可能会做些什么?需要哪些材料?可能会碰到什么难题?他们会发现什么?可能会得出哪些结论?等等,要做到提前设计应对措施,以便减少因准备不足而派生出的无用环节,从而节约时间,实现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先想后做,依计行事

先想后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想方法,做计划,即通过思考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二是想结果,即猜想与假设,预测问题的结论。我们这里谈到的先想后做主要指第一种,就是想方法,做计划,在动手之前先动脑,根据目标任务及场地器材情况,以个人、小组或集体形式制定可行性的、有针对性的、步骤清晰、分工明确的计划或方案,然后按照预定的计划或方案展开有序的探究活动。只要有了一定的计划,就会尽可能的避免盲目操作和简单重复。

(四)适当放弃,留有余地

“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作为具有新课程理念的科学课教师,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认识:课堂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场所,科学探究的主阵地在大自然、在社会、在社区、在家庭,课堂只是学生信息交流、思维碰撞、合作研讨的一个平台,它只是学生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当然,这个阶段可能是一个新的探究活动的开始,可能是一个探究活动的过渡,也可能是一个探究活动的阶段总结。总之,科学课课堂教学的具体任务目标要逐渐淡化,一节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课不一定就是失败的课。笔者参加过很多省市级观摩课、比赛课活动,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节课没讲完,还有一个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这节课有个实验没有做”、“这节课怎么没讲完?”、“唉!这节课有个问题没处理”等等。类似这样的评论,足以说明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从传统课堂的阴影中走出来。传统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问题解决了,课也就圆满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最终只有等待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成了问题的奴隶,课堂的附属品。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我们都知道,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导火索和生长基,一个问题就会引发一个或多个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同时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而言,40分钟的时间是一个定量,而学生的探究活动却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下课铃响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更多了,这才是我们所要期望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要学会放弃,放弃原来预设的方案,下课了,就要让孩子快乐地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自然,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开启科学之门。

问题三:探究活动需要器材,配套仪器严重不足

小学科学课强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而科学探究离不开的科学实验,要做科学实验就会用到实验器材。《自然》课改革为《科学》课,在教学仪器方面,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在我们农村小学,原来学校配备的小学自然教学仪器大部分已经不适合新版科学教材,并且仪器老化或者损失和丢失现象严重,新教材教学仪器配备又不到位,教学仪器远远不能满足平时上课需要,导致无法实施分组实验。这种矛盾尤其在农村显得更加突出,这主要是农村小学原来《自然》教学仪器配备就不到位,现在可改造利用的更少,这使得农村科学教师叫苦不迭。怎样缓解这一矛盾呢?

对策:

一、是教学仪器及学具开发部门加大配套仪器的开发力度;

二、是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加大教学仪器配备的投入;

三、是科学教师开动脑筋,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想办法整合、搜集、制作一些器材和教具学具,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探究活动。前两个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环境予以保障,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呼吁,努力争取。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一线的科学教师与其等、靠、要,还不如我们自己想一些办法,解决部分实验所需材料的问题。下面简单谈一谈科学教师如何因地制宜组织教学器材,完成教学任务。

(一)整合仪器室器材。笔者曾做过调查,按照小学一、二类标准配备的仪器室器材中有一半以上可以再整合到《科学》教学中,如计量仪器、通用仪器、大部分的玻璃仪器、部分力学、电学、光学、声学、热学仪器、各种标本、模型、药品、各种工具箱等等,都可以直接或有目的的选择一部分加以整合、应用,这也是短时期内解决《科学》课探究活动所需器材的主要途径。另外,还要注意充分发挥仪器室器材的作用,要坚持“宁可用坏,不让放坏”的原则,不能因为怕使用损坏而“束之高阁”,让一些教学仪器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我曾到过很多学校参观、检查过教学仪器配备、使用情况,发现很多仪器根本就没有使用过,如雨量器、风向仪、百叶窗等有关天气观测的仪器,风向仪仍处在未组装状态,更谈不上使用了。像这些仪器完全可以将它们组装起来,选择一个敞亮的地方组建一个气象观测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中长期天气观测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中长期科学探究能力,也充分发挥了教学仪器的作用,岂不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的好事吗。

(二)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在充分整合仪器室教学仪器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有用材料,也可以发动学生一起收集。只要我们科学课教师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做一个“有心人”,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生活中的废品。我们可以开一个“废品收购站”,每一位科学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废品收购员”,让生活中的废品变成我们的“宝贝”。如易拉罐、牙膏盒、矿泉水瓶、废旧喇叭、马达等等,都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实验材料。对这些生活中找到的实验材料,如果还能重复使用,要将它们保存好,并分门别类,以备后用,如各种大小不同的气球,它可以完成类似反冲、热胀冷缩、大气压力、水的浮力、空气质量等实验。

(三)自制教具学具。近几年,由于教学仪器配备逐渐达标,自制教具学具的活动也比以前淡化了。新教材的推行造成的暂时教具学具匮乏为自制教具学具活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尤其是农村小学,这是解决探究实验材料不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对我们科学教师提出的挑战,要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自制教具学具,从而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四)设计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就是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简单易做的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学生课外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是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补充。家庭小实验强调的是科学实验与生活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减轻了实验器材缺乏的压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取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配合教师上好科学课。需要注意的事,家庭小实验室是在家庭中开展的,缺乏教师的监督和帮助,部分学生的家庭小实验难以实施和落实,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讲清实验的目的和内容,而且要为学生提供一些难以找到的器材,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落实学生实验情况,从而保证家庭小实验的顺利实施。

总之,想上好一节课真的比较难的,不仅要备好课准备好器材,还要和学生很好的交流,而且在实验室要让他们体会到小组的集体感及荣誉感,这样他们才会用心的学习,才能是课堂纪律很好的得到控制,还有教师对实验的讲解一定要清晰,否则他们只会更乱,以上是我在三年教学中领悟到的,还要向优秀教师们好好学习啊!

第四篇: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国贫困问题与解决方法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经济结构单

一、发展战略不当、经济政策失误等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扩大,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经济、贸易、金融和科技上的强大优势,在经济上控制和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通过经济援助和减免债务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国家经济主权进行伤害,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损害;在政治上,通过经济手段插手和干预发展中国家内部事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从外部因素看,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内部因素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脆弱性,使其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缺乏起码的抗风险能力,没有能力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正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所在。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需从国际与国家内部一起进行。

从外部因素上说,贫困国家消除贫困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西方国家有责任帮助贫困国家消除贫困和发展经济,而不是推卸责任甚至转嫁危机。这还要求西方国家增加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进一步减免贫困国家的债务,并取消一切有关提供经济援助和减免债务的附加条件,切实帮助贫困国家走出贫困,摆脱目前的经济发展困境。其次,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语权”得到切实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承诺的“扶贫”资金得到有效的落实,能有效帮助发展中贫困国家度过贫困危机,同时也为今后发展中贫困国家减贫创造条件。

从内部因素上说,发展中国家要处理好本国各种关系。

第一,处理好发展与反贫困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经验表明,要消除贫困,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反贫困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但是,发展并不意味着就能消除贫困,相反,可能带来更大的贫富差距。因此,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且保证处于弱势地位的贫困群体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

第二,处理好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差,既是贫困的原因,又是贫困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过程中,都要把发展贫困人口教育,加强贫困人口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扶持贫困人口改变贫困状况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减少贫困意义重大,今后应当继续完善培训的方式方法,加大扶持的力度。第三,处理好支持“三农”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把支持农村地区发展与扶持贫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如印度推行的“绿色革命”战略和乡村综合开发、马来西亚把农村发展项目与减贫项目相结合,等等。在我国,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特别是“十五”中期中央财政提出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农村的要求后,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三农”的财税政策措施,对贫困地区致贫因素起到了很好的消除或缓解作用。因此,加大对这些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的支持力度,或者鼓励外迁,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而对留在那里的居民,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可采取建立低保的办法,或者支持因地制宜地适当发展生产,以改善其生存状况。

总之,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需从国际和国内入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

第五篇:论我国征税问题与解决方法

论我国征税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保证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才能切实保证国家财政项目的可持续性,而税收征管是实现税收收入调节税收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就当前我国税收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管理;问题;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税收资源也丰厚起来。但我国在税收征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速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部门等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不畅,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其次,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制,以致对纳税人的信息掌握不全。

再次,经济出现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是纳税主体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加剧,使征税对象呈现多元化;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增加了纳税环节确认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个人总结如下:

建立税收征管信息化共享体系,尽快实现信息共享。首先,建立国税、地税部门之间的统一信息平台,让纳税信息在税务机构内部之间实现共享。其次,建立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联网。在国税、地税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与政府有关部门(财政、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联网,实现信息共享。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县级局、基层分局要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地域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基层人员数量与素质等因素,按照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农村税源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特点,重新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而对与多种经济形式,必须采用多种税收征收方式方法,这必然会导致税收征收成本的加大。因此,要不要核算税收征收成本、考核效益,是不言而喻的。按现行的税收会计体制和制度是无法实现核算税收征收成本、考核效益这一目标的。因为现行的税收会计和税务部门的预算会计是分离的,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管所需的经费来源和各项支出均由税务部门的预算会计来核算。而税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是税款的征收和入库,其成果最终体现为征收多少税金、入库多少税金,这部分内容是由税收会计来核算的。税务部门预算会计和税收会计两者一个核素业务活动支出、耗费,一个核素业务活动的成果,各算各的账,两者互不干涉,客观上就造成了不计税收征收成本,无法考核税收的所得与耗费,提高税收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使二者统一就成了降低税收成本的关键,建立健全的会计体系使二者可以相互核对与监督成为当前我们的任务。

小学科学教学相关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