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叶落,天下暮——读爱伦坡小说《人群中的人》
西方文学经典(H)论文王君仪 3140105233
题目 一叶落,天下暮——读爱伦坡小说《人群中的人》
姓名与学号王君仪 3140105233
指导教师潘一禾老师
年级与专业竺可桢学院人文社科实验班1403
西方文学经典(H)论文王君仪 3140105233
一叶落,天下暮
——读爱伦坡小说《人群中的人》
摘要:小说《人群中的人》运用“侦探小说”式的开端发展,刻画了一个繁忙而不安的社会,以及人群中格格不入的老人。爱伦坡通过“我”不断的追踪尾随将悬疑气氛步步引向高潮,达成了他写作风格中一贯的惊人效果。他以一个老人的举动映射出时代的孤独苍凉,揭示了在当时已逐步形成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精神荒原;同时担当了一个作家对于大众的终极关怀。关键词:孤独 终极关怀 预见性 效果
故事梗概:秋日下午,我在伦敦街旁的咖啡厅观察形形色色的行人。我注意到有条有理的上等人、扒手、赌徒和骗子、犹太商贩、质朴的年轻姑娘和风尘女子与酒鬼等等。夜色加深,我被一位老人所吸引,他看起来矛盾而恐惧、仿佛魔鬼。我跟从他前行,到达无数繁华拥挤的街区,老人以强硬姿态挤开每一个人,却同时始终紧张不安,试图融入人群而不得。最终我们回到了出发的原点,我终于得出结论:老人拒绝孤独,他是人群中的人。
“不幸起因于不能承受孤独。”《人群中的人》小说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抛出了拉布吕耶尔的这样一句话。芸芸众生纷纷扰扰熙熙攘攘,然而人群中是否还有人?人群究竟是“人”还是“群”?《人群中的人》让“我”的眼从群到人,由侦探式的研究观察望向极富预见性的人文关怀,气氛一步步走高,终于文末处炸响惊雷。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爱伦坡作为十九世纪的一名天才,预言出了现代人群内心的精神荒原,并不幸一语成谶,使得这篇小说虽不能称之为其最具风味的代表作,也能在其文艺之硕果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 侦探小说式的开端渐进
故事虽以四处疾走的老人为主要描写对象,但却以“我”坐在伦敦咖啡厅观察道路上的行人拉开序幕,并随后花费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描绘繁华路上的种种人群。“我”“饶有兴趣地注视那形形色色的身姿、服饰、神态、步法、面容以及那些脸上的表情”,并“在特殊的精神状态下,从一张脸上读出一部长长的历史”:
西方文学经典(H)论文王君仪 3140105233 精明正派的上等人、扒手、赌徒和酒鬼、质朴的年轻姑娘、风尘女子等等。
一卷浓墨重彩的浮世绘就此展开,人群中的人们似乎心满意足、有礼有节但又不乏一部分人在“姿态中透出不安”,“仿佛他们在摩肩擦背的人流中感到寂寞”。占据全篇半片天下的白描—推理并非缛节,而在于描摹出市井之间普遍的生活状态。作者的笔端随着“我”的眼与脑遍历大街和小巷、精英贵胄与贩夫走卒,使得写作背景倏忽间如楚天千里般寥廓开来。人群中的人,首先是被定义在人群之中,他可能是人群的特写、缩影。由此,一种繁忙庸碌而又实际上人人平行移动、从无真正交集的社会氛围得以烘托,令读者简直能够侧耳倾听人群的嘈杂声与机器的轰鸣声。
处于一种奇妙精神状态的“我”辨认行人的身份的举动,不由得令人想起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坐在窗边向好友华生一一指出过路者的生平的情节。不仅如此,后文中“我”对老人大感兴趣,走出咖啡店加以跟踪。这些小说情节的安排无异于侦探推理类作品的情节发展,然而当然本篇小说并非推理小说。爱伦·坡的这种最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写法,在字里行间中加入观察、想象和推理,体现了其对于逻辑推理的重视和驾轻就熟的运用1,将读者不知不觉间引入铺垫后的高潮;同时,完善了“我”作为一个不完全视角所具有的局限性,较为科学而精准的刻画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以“我”区区一叶的力量,管中窥豹,探得整个秋天的痕迹。“我”对老人的追踪成为了贯穿文章后半篇的线索,也间接说明,无所事事的“我”只是观察、只是追寻,难道“我”与那老人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当“我”最终发现老人来往奔走的原因实是不堪孤独折磨的时候,读者心中难免会腾起种种失落、震惊、扼腕叹息。如若缺少了前文通过侦探的眼光脚步步步深入,层层蓄势,这番惊诧恐怕就会少了很多。
二. 悬疑氛围的累加
“我”在同时携带钻石和匕首的老人脸上看出了“一大堆混乱而矛盾的概念:谨慎、吝啬、贪婪、沉着、怨恨、凶残、得意、快乐、紧张、过分的恐惧——极度的绝望。”老人本身就具有哥特式的阴霾与疑点重重:他的面部肖似魔鬼,衣着脏乱但质地优良,是矛盾的聚合体;他行走在人群中间却不能融合,孤僻阴暗 1朱振武《爱伦·坡研究》第73页
西方文学经典(H)论文王君仪 3140105233 使人望之生畏并产生遐思:他是谁?他来自哪里?他要去向何方?他的目的何在?其人物形象是恐怖氛围的第一笔,如同《厄舍府的倒塌》中的厄舍两兄妹,生硬紧张,与世俗环境格格不入。
“我”随他穿越过形形色色、档次不一的地域:大道—横街—人声鼎沸的广场—偏僻的小街—热闹的大商业区—无人行走的小巷—大剧院—城市的边缘、廉价酒店—最繁华的市中心,也即我跟从他环饶城市一个大圈又回到起点。圆圈象征着循环,循环象征着无效、重复与无法终结、无法逃脱。老人奔走了一天一夜,甚至又将一天一天的奔走下去,他的结局却可以预见地没有丝毫变化。老人是在做无用功,他为不能融进人群中而深深焦灼不安,然而他越是如此就越是无法摆脱,如堕泥淖、愈陷愈深。“所有一切都黑暗但又辉煌——就像一直被比喻为德尔图良风格的黑檀木”。同样的黑檀木意象还出现在小说《红死魔的面具》中,所处环境的黑暗阴森为读者心中之疑惧凝重又加一重。
坡曾强调,他的恐怖不是日耳曼式的,而是来自心灵的2。他关注人类心理,推动了恐怖“由外而内”的“心理化”进程,让人真正体味到来自心灵的震撼和恐怖的壮美3。在坡看来,情节的安排和气氛的营造尤为重要,它们要最大限度地为预先构想的效果服务。老人与“我”步步深入,使得玄机看起来越来越令人不得其解,却在最后一刻悄然爆发,于文末在气势上达到顶点。
三. 现代人精神荒原的终极关怀
“我”甫一发现老人,就为其脸上诸如“极度的绝望”的神情所震惊:这名人群中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与未来?在尾随老人的过程中,“我”发现老人明明漫无目的却又飞速疾走;人群稀少时,他郁郁不乐,“比绝望还绝望”;人群密集时,“他的下巴垂到胸前”,扫视着周围的一切,“来来回回地挤来挤去”。老人渴望人群,但身处人群中却神态紧张格格不入。他是人群中的人,the man of the crowd,物理意义上说来,他的坐标仍被定义在了人群之中,但是他的思想思维灵魂却半刻也没有与芸芸众生有所交集。身处群落但不属于群落,就是他的无奈与悲哀。同时,老人只不过是人群的一个缩影与符号罢了。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中,是否每一个个体都能与社会完美地融为一体?当酒鬼相互结伴而行,他 23Poe,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王晓姝《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第81页
西方文学经典(H)论文王君仪 3140105233 们是否真的共享着同一套话语体系?坡在小说中提到:“有数量不少的一部分人姿态中透出不安,仿佛他们在摩肩擦背的人流中感到寂寞。”寂寞的下一步便是孤独。
老人作为一个承载着象征意义的偶像,于坡之笔下如同遵循既定的路线似的日夜奔忙,却又总是会走向最后的始终点。坡在文末通过“我”之口将老人的孤独解释为“罪孽的心拒绝被读”,然而,难道社会中存在的每一位市民,在伦敦市区内为着自己的生存不断努力、卑微渺小而又最值得作家们投之以目光、关怀和怜悯的每一位人们,都是邪恶与罪恶的化身?这显然是有悖于常理的。当雾都灯光闪耀,实为苍凉的月,照亮在现代人普遍的精神荒原上。
十九世纪,由于科技进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机器的轰鸣声蚕食了传统的田园牧歌。对于现代人来说,过去稳定可靠的社会关系基本上已经解体,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的病痛与文化危机。机械化高度介入人的生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不可避免的开始异化,如拜伦等英雄时代的精神寄托不复存在,继而出世的是孤独彷徨的精神荒原。
“上帝死了!”爱伦坡极富先见性地预言出“繁华一梦”背后隐藏的焦虑无依。他曾在小诗《孤独》中这样写道:“我不在乎我尘世的命运„我仅仅是一名过客。”具有超前意识的坡试图揭示人们的精神困顿,探微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对人的内心世界投射关怀。在《人群中的人》里,他打磨出老人这一人物形象,并让他不断奔走,迷失在城市与他自己内心的迷宫之中。
这正是爱伦坡的高明之处,他的目光探入人的灵魂深处,见微知著地预见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更为可观的是,他以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带领读者普遍地关注这一问题,做出超越时空的普世性的人文关怀与文化反思。即便是一百多年后的读者,也能在他的作品中忘我,离开现实的困境,寻求心灵慰藉与争取精神救赎。作为一个十九世纪上半页的作家,他以他独特的美学和卓越的认知将文学界更快速地拉向了现代。他使得对“现代”的聚焦更快到来。正如阿兰•退特所说:“坡意识到了“人格解体”这一现代文学的‘伟大主题’。他随上帝一起进入和宇宙一样大小的坟墓,这一壮美的景观中一定有恐怖的崇高。”
坡曾直言:“我愿为我的读者等上一个世纪!”而事实上的确一个世纪后其预言的东西方才真正显头露角。后来的许多作家都毫不意外地以“现代”这一主题
西方文学经典(H)论文王君仪 3140105233 为写作对象,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爱伦坡成为了现代主义的开拓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拿《人群中的人》所体现的孤独来说,孤独存在于生活的身处。孤身一人意味着我们必须独自直面生命中所有生死攸关的决定性问题4,人的社会性在表面上的增强中被逐渐解构,心灵上的孤独迫使人们转向对自身与他人心理的研究。无愧于波德莱尔赋予的“精神分析式”作家的称号,坡致力于触痛过人们内心柔软部分后消解现代人无助的寂寞孤独,铺就一条包含怜悯与希望的通途。
爱伦坡拥有超人预见与天才原创。在《人群中的人》里,他以一叶落而知天下岁暮。坡描摹了一幅纷繁复杂而又内蕴深刻紧张的浮世绘,又着重笔墨记叙了“我”追踪老人的过程,一步步将小说气氛提至高潮,在结尾处大笔挥洒出孤独的结论,与小说开头相互映照成趣。坡的预见能力不仅体现在对孤独这一问题的早知早觉上,他创侦探推理小说之先河,也在本文中运用了类似于侦探探案的过程手法揭露主题;他关于氛围效果的营造成为后世作家争相模仿的对象。作为一个深刻理解读者以及社会心理的作家,或者说精神分析家,坡把握住了人们的心理诉求,从而引领风骚数百年,这正是我们的现代作家应加以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爱伦坡研究》,朱振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5月北京第一版
2.Rereading of American Classical Works,刘建波、刘蕾、崔慕雨、李参、黄吟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北京第一版 3.《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王晓姝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7月北京第一版
4.《爱伦坡《人群中的人》孤独的解读》,陈子丽、陈启亮 5.《爱伦坡创作心理窥视》,崔蓉蓉 6.《“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爱伦·坡《人群中的人》与鲁迅《示众》之比较》,陈思
7.《浅析作家爱伦坡》,麻晓敏
4陈子丽、陈启亮,爱伦坡《人群中的人》孤独的解读
第二篇:读格言新说《一叶落非天下秋》有感
读格言新说《一叶落非天下秋》有感
古人云:“一叶落知天下秋。”然而,这句话在文章中进行了判断,发现其实“一叶落非天下秋。”
确实,一片叶子落下并不代表进入了秋天。即使一处进入秋天,又怎么可以说成“天下秋”呢?
虽说这句话是借用落叶来说明道理,但是这说法并不正确。一件事就可以确定天下的局势吗?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事发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一时误会、出于无意,连事发原因都不同,结果自然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况且,古人比较迷信,常常用占卜之类的方法来预测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以便作准备。之所以占卜有时成巧,是因为本来也有一些成功的可能性,再加上结果出来后人们会相信结果,并会努力使事实与结果互相符合。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在鱼肚中写:“陈胜王”,晚上又在荒郊野外学狡猾的声音大声喊道:“大楚兴,陈胜王。”第二天早上,陈胜宣布起义,因为前两次发生的事,士卒们自然都愿跟随他。
文章也举了例子,说明“一叶落非天下秋”,古代一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上,就天天守株待兔,亚里士德见铁球比树叶落得快,就认定重物比轻物落得快„„ “一叶落知天秋”,“由一件事决定天下势”致使人们犯这么多错误,由此可见,其实一叶落并非天下秋。
第三篇: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小文档网整理)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寒风吹而万木皆枯。当世界的颜色由墨绿变为枯黄的时候,那苏醒了千年的梦又开始了沉睡。这是一个轮回,周而复始,亘古不变。这是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没有任何人是可以改变的,不管他是默默无闻的小卒,还是叱咤风云的将帅,面对生命都是如此无奈、如此渺小。然而对于人生,人的一生也是一个轮回,由生至死,忧喜交错,短暂的就同月夜流星一般瞬间划过苍穹便于世间陨落,然而就在这短暂的瞬间,却留下了美好的享受和幸福的回味,因为人的积极性、能动性让这个原本冰冷的世界变得温馨惬意。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过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这种生活可能是积极向上的,也可能是消极黯淡的,正是因为这不同的追求导致了社会中贫富差距、尊贵卑贱的出现,我们不应该埋怨命运不济,而应该躬身自省,如何去驾驭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而不让命运所驱使,这一点非常重要。
世人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句话充分暴露了人最大的弱点,那就是主观意识差,盲从心理强,随波逐流,而缺乏自己的主张、意见、看法和原则,这样的结果最终会促使一股恶性循环的爆炸式发展,将严重阻碍自身发展前途,更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建设。
良性的、积极的、活泼的社会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才的自我开发、社会开发,而这种环境的塑造既离不开文化部门,亦不能脱离个人约束、个人塑造而放纵自流。
就个人而言,乐观的生活态度、高涨的生活热情、多彩的生活方式等这些都将促使人在生活中更多的享受自我、展示自我、升华自我,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体现。人生之路不可能一路坦途,而需要经历或承受一些磨难或挫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逆境中使我们摒弃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或弱点,不断巩固我们坚定执着的成长信念、不断塑造我们不离不弃的优良品格、不断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不断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不断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等等。但凡那些在生活中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之人其皆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这种人只会高喊生活的枯燥乏味、抱怨社会的不尽人意、嫉妒他人前途似锦,却始终不反省自我,不提升自我。
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竞争激烈的世纪是学识和技能竞争的世纪,因此首先在生活态度方面我们应该放低姿态,谦虚谨慎、勤学好问、不骄不躁,居安思危、忧患并存,只有树立起了危机感和使命感,我们才能克服自身惰性,不断激发内在的潜力和动力,积极奋进、不懈努力;其次,我们应该提高自我加压和卸压的本领,竞争必然会带来种种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也可能有摧枯拉朽之势,所以我们应该善于分析各种压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降解压力,使恶性压力转化为良性动力,不断促进自身发展;再次,生活在于分享,因为我们是社会人,我们的活动离不开社会环境,因此我们应该懂得去分享。这种分享不只是与家人、朋友、同事,也包括和萍水相逢之人。分享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能够促使人们增强强烈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分享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能够撤除人们坚实的沟通壁垒和心灵抵触。分享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而精神方面的分享是提高人的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缓解情绪压力等的有效方法。
改变生活,不可以好高骛远,而应该在扎扎实实的生活中去改变、去完善;力在拼搏,不可以急于求成,而应该在持之以恒的追求中去超越、去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展现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努力之后,把握住机遇,那我相信飞跃式的发展则不将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而最终会扎根于现实的土囊之中。
第四篇:一叶落非天下秋 李唯佳
一叶落非天下秋
李唯佳
落,无疑是个充满疑问的动词,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下一秒会落下什么样的“叶”谁也无法猜测,然而那所谓的“天下秋”更是疑问重重。
“我今天刚买了最新款的手机,第二天却变成古董了!”这是我夸张的玩笑话却也真实。如今天下事物瞬息万变,在拥挤的电子市场里轰轰烈烈的落了iphone这一“叶”也不稀奇,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更火爆的iphone“杀必死”系列,简直成为人们心中的最爱!大多数人都会想:曾经用着pp机,羡慕手机,如今用着普通手机羡慕iphone,今后一定是iphone系列的科技世界!
可就在人们“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时候,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辞职了,今后还会有更加高科技的iphone系列问世么?苹果公司会因为失去超级总裁而受影响么?这一切仅仅是个未知数,众说纷纭,过早定论当然不妥。
当今各个领域几乎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叶”落下。比如八卦新闻的内容总爱以各种令人乍舌的新鲜丑闻吸引大众眼球,就凭如此,难道你可以推论人的思想观念正在渐渐地向丑恶发展么?不,这大概是一种商业手段,这些丑事或许只能在饭桌上聊一聊而已。萝莉这一“叶”你应该再熟悉不过了,许多男男女女的审美观正在偏向和独爱萝莉这一款,就凭如此,难道你可以推论今后将会是不到十岁的萝莉们的天下么?呵,可能不大,这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独钟,一个大叔总不可能和心爱的萝莉结婚吧。
当今世界如果仅仅靠“一叶落知天下秋”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如今有各种各样的世界末日传说,外星人的传闻,从天而降的日本辐射危机。。。明天还会落下什么稀奇古怪的“叶”,我想知道却无法预测,一切皆有可能。也许你今天一出门,看到了干枯的落叶,以为秋天来了,结果第二天却发现所有的树又长得欣欣向荣了也说不定。
因此,一叶落非天下秋,天下叶合为四季,一季秋终有落叶,一落叶非钟独秋。
第五篇:爱伦坡侦探小说鉴赏
爱伦坡侦探小说《罗杰疑案》鉴赏:典型的“逻辑推理”模式
故事概要:
玛丽·罗杰是寡妇爱丝黛·罗杰的独生女。她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漂亮的玛丽罗杰为拿布兰克先生卖香水。在姑娘在店里干了一年多之后,有一天忽然失踪,谁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报界立刻将此事大肆渲染,警局也准备立案调查。可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失踪了一个星期的玛丽又忽然回到香水店站柜台。她身体健康无恙,只是稍带愁容。除了亲友的问安外,谁来询问她都一概不答。不久后玛丽罗杰向老板辞职,回到她母亲那里去了。回家后大约过了五个月,姑娘忽然再度失踪,三天当中她杳无音讯,第四天有人发现她的尸体漂在塞纳河上,就在圣安德烈街那一区对面的岸边,离僻静的圆木门一带的荒郊不太远。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推理认证,主人翁奥基斯特·杜宾解决了这个看困难重重的疑案,而罪犯就是玛丽罗杰的情人海军军官洛塔利奥。
文章结构:文章分为5个部分:首先是引子,然后是:第一章:香水女郎;第二章:围绕着尸体;第三章:真理来自细节;第四章:对密林打问号;第五章:水手结
开门见尸。小说的第一章叙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案例。受害人玛丽罗杰是巴黎一个买香水的漂亮小姐,经历了一次失踪却毫发无损的归来。几个月之后,被人发现尸体漂浮在离僻静的圆木门一带的荒郊不太远塞纳河上。这样的时间发生,警方毫无头绪,致使悬赏通缉罪犯,吸引读者眼球。
第二章开始描述线索,尸体的检验报告,全部证词的详细笔录,暗潮汹涌,并且埋下伏笔,看似不经意的线索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设置干扰,利用自相矛盾的报社分析评论误导读者,把案情发展曲折化;
第三章为这篇小说的精彩之处,通过主人翁杜宾对细节的分析,大胆推理,把所有的线索理清,推翻了报刊上的错误引导,将故事继续推进。露出答案展示推理技巧,逻辑性和科学性使读者拜服
第四章拨云见日,解释线索,杜宾大胆还原案件经过,猜想最可能的情况。
第五章根据“水手结”找出真凶。
一篇好得侦探小说会是读者和作者斗智斗勇的过程,完整的文章结构是精彩的侦探小说所必须的。作为侦探小说鼻祖的爱伦坡按着侦探所遵守的的程序:透过搜集证词,收集物理证据;调查邻近的目击者或嫌疑人;尸检找出致死原因和死亡方式;确定受害人身份;追踪受害人的背景;调查与受害人交往的人,还有哪些特殊的目击者;研究作案者的作案手法,继续下一轮调查。特别的是,作者在提供线索时,引用了很多报刊的评论,一一列出了编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这是不同于一般小说的是,这里的评论更多的是起到误导读者的部分,看似合情合理的解释在主人翁的分析下会漏洞百出。
技巧赏析:
巧妙安放线索:
文章从引子开始,作者就提出了“巧合”“偶然性”“ 或然率微积分学”“最严谨的科学方法”等字眼去描述侦探小说,从而会让读者想弄明白这些词在小说中到底暗指着写什么,让人会带着疑问去看这篇文章。其实这也是作者表明自己在这篇小说所要运用到的方法,在文章开头就这样提出来,似乎带着一点点跟读者较劲的味道。
再者,作者对时间地点这些细节的设置也是非常讲究:受害人失踪的时间“星期日,上午9点钟”,玛丽罗杰在去姨妈家的时候要求未婚夫雅克·圣尤斯达西去接他, 体弱多病的罗杰太太念叨说她恐怕“再也见不到玛丽了”“ 而是水手常打得滑结”等都暗藏玄机。
推理技巧:
科学性:在驳斥《星报》关于“尸体浮出水面因此死亡时间超过15天”进而得出“尸体并不是玛丽罗杰”的结论时,作者展现了分析的科学性:为驳倒经验型的“自然规则’,作者运用了物理学上关于浮力和密度的有关知识,并且展现出对生物学上人体组成上的掌握。
逻辑联系性:
主角杜宾在通往真相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坑穴,并不是简单的场地被破坏,而是去抓住各家报纸对案情分析上跟真相相悖且不和逻辑的地方,理清线索,一张一弛起伏跌宕,随后又有更大的危机在等待。
最让我钦佩的是作者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巧妙的联系起来:1.那便是同一位玛丽·罗杰从皇宫街拿布兰克先生的香水店贸然出走2昨天一家晚报提到罗杰小姐上一回的神秘失踪。很多人都知道,那次她从拿布兰克香水店出走,是去找一个放荡得出了名的青年海军军官。3。在塞纳河畔有六名流氓将一名姑娘劫持,堵住她的嘴,载入河中强暴糟塌,然后又将她送至原岸,离她与双亲上船之地不远的地方。4检举信,来信者均肯定地认为,玛丽·罗杰是被一伙星期天在塞纳河一带捣乱的流氓分子害死的。5星期一那天,一名受雇于税务局的驳船船夫看见塞钠河上漂来一条空船,船帆置于船底。船夫把这条船拖至驳船办事处。第二天,有人未同驳船办事处工作人员打招呼,即将该船取走。现在这条船的船舵仍留在驳船办事处。
五条信息分别揭示了玛丽罗杰认识一个海军军官,但却在线索中并没有被提到;而同样在河畔发生的强奸案很容易让人联想玛丽罗杰也是被流氓所杀害;而船只的消息却隐藏着关于凶手身份的信息。
还存在疑问的地方:凶犯的杀人动机是什么作者并没有很好的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