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原因与解决研讨(5篇)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24-74930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4 21:59: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原因与解决研讨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原因与解决研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资源向城市集中,人口的不断密集,这也使得我国城市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一开始的城市道路已经不能够满足城市的发展要求。城市的交通就像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动脉,交通的发展情况和水平对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并且,就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来说,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城市交通拥挤这一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进步和提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的质量,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我国城市的管理者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的交通,为城市生活增添动力。

【关键词】城市交通 拥堵 原因 解决措施 研讨

城市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需要。城市化的发展再给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城市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向城市集中,给我国城市经济大发展增添了很多的动力,但是,与此同时也使得我国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交通的问题上,人口的过度集中和拥挤对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城市的交通过于拥堵这对于城市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城市交通的拥堵会造成城市投资的成本增加,还会造成大量的能源、资源的浪费,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办事效率,最终还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就目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有必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城市的交通,为城市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城市交通拥堵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看法和见解,并且结合大连市的具体实际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一、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现状

这几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并且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飞快发展的需求,我国也在不断地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我国的各大城市为了应对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的广大人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所以,我国在进行具体的城市的规划过程中有考虑到构建城市交通网络的问题,充分的扩大我国的城市交通系统,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对外出的需求。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的政府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尽量将我国城市的交通规划好,最终还是因为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以及经济的飞快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的城市交通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二、造成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以及对当前我国众多城市交通拥挤这一现状进行相关的分析,会导致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我国城市的布局不合理、我国城市的交通结构不完善、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不足。具体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看出,造成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第一,我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的交通供给之间不协调或者说不平衡。现在,我国正在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对城市的交通造成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需求与我国城市的交通设施之后发展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所以,城市道路的供给不足,这是造成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第二,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不适应[3]。我国现在很多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的结构都很单一,除了北京、上海、天津这三大城市有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外,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还是主要依靠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然而,这些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和公交路线的数量远远不够人们的交通需求。第三,我国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我国城市的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硬件设施不够齐全,而且,在交通管理的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我国城市对公共交通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的交通设计,除此之外,还缺乏对公共交通进行科学管理的方法。对交通进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验的积累,我国现在城市交通的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以及应急措施,尽管目前我国有一些城市正在慢慢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交通管理,但是与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因此,在交通管理这一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三、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局面的措施与建议

首先,要改善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就先前已经设计好了的、规划好的城市面貌我们是无法改变,但是在对新城区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仔细、严密的分析,然后,进行合理的布局在进行一定的建设。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合理的规划大连市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不断地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尽可能多的开设道路交通路线。而且,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依靠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应该尽量的丰富城市的交通工具。

其次,要加快对大连市的城市交通建设。在现有的城市交通的基础上,要不断的扩大城市交通的种类,积极发展城市地下交通,比如说:地铁,要不断的加快地铁交通的发展。

最后,大连市要不断地完善对城市交通的管理。对城市交通进行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积极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而且还要更多的向一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学习,积极借鉴他们的管理经验。

四、结语

城市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进步和城市人们生活的提高和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城市交通的发展,并且要不断地完善城市交通。

参考文献:

[1]韩小亮,邓祖新.城市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基于计算经济学的模拟检验[J].财经研究,2006,(05).[2]周映雪,杨小宝,环梅,四兵锋.基于生存分析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持续时间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01).[3]胡智勇,谢晓忠,李玮.重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缓解对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第二篇:城市交通拥堵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交通安全解决方案及城市交通堵塞的原因分析

改善城区交通安全现状方法:一是逐步改造城区道路,增加交通设施投入,维护原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真正实现"人车分流";二是合理设置公汽站台,分散人流,缓解交通压力;三是搬迁中心汽车站等市内大站。迁站目的在于减少长途车进入市区中心,该建议90年代就曾向原怀化市提出过;四是合理设置公共停车场;五控制摩托车在主要城市路段的行驶

服务人民,创建便捷安全的交通

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交通工作的突出位置,既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安全监管,又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适用性,让人民群众出行放心;既不断增加交通有效供给能力,又不断提高运输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出行满意。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和能力建设,交通安全形势稳中趋好。今后,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继续落实道路安全监管职责,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估,监督道路运输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挂靠车辆的安全管理。继续组织好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及公铁立交安全整治,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畅通。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建立车辆超限超载治理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工作,强化各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落实《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针对高风险施工,继续开展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完善应急反应机制,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反应水平。

三是加强交通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加快编制《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完善公路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事故预防、处置和救助能力。深入开展公路水路交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普查和监控,加快交通应急平台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投入。

四是完善和创新便民服务措施。继续完善运输网络,逐步实现高速公路长途客运网络化、中途客运直达化、短途客运公交化、出租车客运规范化;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有效衔接和优化城乡客运网络;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开展特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规划建设试点;加快水路客运旅游化、高速化。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出行信息,提高交通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交通应急保障机制,继续提高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快速疏导滞留旅客的能力。

交通是支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沟通城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先

导性产业,也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它面向国民经济所有部门,贯穿于社会生产、流通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交通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三个服务”,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

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3申论热点:如何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项严重问题,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应对城市交

通拥堵。下面为您深度解读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

【背景链接】

北京市交通委:今年9月的“最拥堵月”已度过,北京市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

6.6,处于“中度拥堵”,完成了交通指数控制在6.7的既定目标,交通运行未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交通拥堵。而西城区工作日高峰时段交通指数8.4,成为拥堵月里第一拥堵的城区。

据介绍,9月份北京市交通指数较去年同期(6.4)增长3.1%,增长幅度低于上半年增幅(上

半年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5.0,同比上涨6.4%)。其中:早高峰平均交通指数6.6,较去年同比增长11.9%,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6.6,较去年同比下降3%。

9月22日是“城市无车日”,由于市民自觉选择绿色出行、政府机关带头不开车,全天

城市路网运行好于预期,当天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仅为6.2。9月30日由于部分单位提前放

假,市区道路交通压力大幅缓解,全天高峰平均交通指数3.0,为9月工作日最低。

新华网10月12日讯 京广快速路出现交通拥堵,郑州交警提出“设置潮汐车道”、“控

制分流车辆”和“实行间歇放行”3种解决方案让市民提意见。

【标准表述】

[交通拥堵原因]

其一,公众交通及配套资源供应不足,而且质量差。公共交通运力不足导致人们寻求死

人交通工具的运力来弥补,在舒适性上也是如此。另外,公共停车位的不足直接导致停车占

用路面。

其二,大宗运力不足,滋生散乱现象。国内大交通的概念并未真正成型,水陆空、公路

铁路等资源的交叉配比和相互协调并未得到有效地开展,各交通并行部门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进行良好的统一规划。

其三,城市化建设,导致人口聚居的社会性分割。商业圈和商业房地产的发展导致居住

人口的城市向聚集型发展。

其四,社会宣传和教育的根本不对路,扭曲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竞争观念。从消费观念

看,私家车成为大家的消费必需品。

其五,法制管理指标不治本,灵活性高、刚性不够。我们的交通法制化建设,只注重眼

前的问题制约,没有任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而且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惜动摇法制的根本,从灵活执行的弹性角度来屈就问题的解决方案。

[措施]

缓堵保畅,总体来说应该是政府的责任,把治堵成本全部让百姓承担,而政府却只管出

台政策、发号施令,断然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理解。城市治堵不能只“盯”百姓,而要敢

于主动担起责任,敢于拿自己开刀。治理拥堵事关百姓出行安全,事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一是通过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紧急增加公交、地铁等公众交通工具运力。在增加公众交

通预见运力的同时,确保市民享受公众交通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损耗的减少,同时,提高公共

交通的运行质量和交通工具的舒适程度,让市民能够减少不满足感。

二是增加关键交通节点的通行成本。在城市重要拥堵的交通节点都可以通过采取对私家

车和企业用车收费的措施提高通行门槛,而且门槛一定要足够高。收取的这部分费用要用之

于民,全部返还于公众交通资源的建设。

三是通过免税等方式进行财政鼓励。鼓励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购买或租赁公共交通工具

为员工提供福利。通过企业自有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企业员工私家交通工具的使用频次。

四是通过政府行为统一调整生活区、企业区、商业区停车场等固定停车场所的收费模式。

大幅增加单次进出停车场所的费用,减少整天停放的费用。当然,这一项也应该辅助以严查

正规停车现象。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需要多管齐下

“交通问题是需要一整套政策和配套措施才能解决。如果总是等到拥堵已经非常严重时才着手解决和改造,成本将更大。”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应当适度超前或提前预留必要的空间,避免事后改造情况的发生。但超前也不能过度,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投入和回报的问题。”

编者按 智能交通是改进改善交通管理的措施之一,但解决交通问题是包括一系列措施的综合系统。比如,智能交通只有被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才能最大地发挥作用。再如,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发展“物联网”,而智能交通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如何纳入,如何协调,也值得探讨。为此我们组织了两篇相关的文章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邓 飞

治堵需规划与管理并行

记者:您认为城市拥堵的原因有那些?

邢海峰:造成城市拥堵的原因很复杂。首先,城市拥堵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里人多了,车也多了。与此同时,城市道路设施建设速度与城市发展不同步,城市道路系统不能适应机动车迅速增长的需要,造成比较严重的拥堵现象。第二,与城市功能布局有关。有一些城市依循单一的功能分区进行城市布局和建设,如在城市外围新建的大型居住区和工业园区,功能过于单一,就业和居住分离,带来大量“钟摆式”通勤交通,对交通造成很大压力。另外,目前我国很多城市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路网体系,道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难以适应现代快速机动交通的需要。第三个是我们的交通管理相对滞后,软件建设比较落后。我们的规划技术人员、管理决策人员都还缺少应对如此严重交通状况的经验。最后是交通政策导向的问题。一些城市的道路设计在重视机动车的同时,却忽视了非机动交通需求。自行车道本来就不宽,还将一部分划出来做车位,再占一部分做机动车道,而且,很多自行车道是允许机动车通行的,骑自行车出行很不安全。再加上公共交通服务跟不上,到最后大家都愿意选择私家车出行,车多路少,拥堵自然产生。

记者:2010年12月24日北京限牌购车后,2011年7月11日,贵阳决定对汽车牌号分段管理,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汽车限牌的城市。除了限牌外,还有什么措施可以解决城市拥堵?

邢海峰:从规划方面:一是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避免或减少因居住与就业场所分离所造成的大量通勤交通;二是制定城市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仅靠大工程和应急的措施不可能解决交通问题。如公共交通的发展,必须依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体系化的配套政策来支持。三是科学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具体包括:加密城市支路网和公交网密度,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缩短步行到站的距离,应当使居民步行5分钟或300~500米的距离内就有公共交通车站;合理规划建设不同公交方式的对接和线路的换乘枢纽站,最大可能减少人们换乘的时间和距离,使乘客能很方便快捷地换乘。同时,还要提供与运载负荷相适应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列车、公交车辆)的数量,缩小公交车辆发车间隔时间,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间的发车间隔时间。四是优化交通结构,引导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转化,向污染更小的交通工具转化。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应加强对步行、自行车交通需求研究,为其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如,在轨道交通站点上做好与公交车的接转,设置自行车停车场,使远的居民能骑车到车站、存车换乘,节省到站的时耗;规划专门的非机动车通道和环境优美的绿色步行通道等。

从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对交通秩序的治理,严厉处罚违反交通法规的各种交通行为,逐步使人们养成依法依规通行的习惯。目前由于执法不严使违规交通成本低甚至是没有成本,在客观上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人为因素,这相较于机动车数量增大的硬压力,是可以改进和避免的软因素。如一些城市中无证驾驶的各种机动小三轮、以电动车名义而实际无论外形还是速度都无异于摩托车的各种违章机动车屡禁不止,大量窜行于城市各处,既大大干扰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也给城市交通安全带来很多事故和隐患;二是可以通过出台各种包括限制性和鼓励性政策,引导人们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如最近北京大幅提高市中心停车费等这类限制性的措施,以及降低公共交通费用等鼓励性措施。三是提高交通管理技术水平。重点是完善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是措施之一,但解决交通问题需全套政策措施

记者:与国外发达城市相比,我国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的差距在哪里?

邢海峰:其实,交通拥堵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遇到过,只是各国、各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大规模城市化建设的阶段已经过去,汽车的数量与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基本的均衡,而且他们应对交通拥堵的措施更加成熟,更有经验,拥堵的程度比我们要轻。

由于缺乏经验,我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时相对被动,哪个问题最严重,就先解决哪个。但交通问题是需要一整套政策和配套措施才能解决。如果总是等到拥堵已经非常严重时才着手解决和改造,成本将更大。在我国,交通问题是和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很多方面,比如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我们是鼓励私家车的。然而,从解决交通拥堵、低碳出行的角度考虑,则是应该减少私家车通勤的。国外一般都是限制性和鼓励性政策综合使用。比如在美国的波特兰,城市中心区的公共交通都是免费的。我在日本规划事务所工作的时候,我的同事没有一个是开车上下班的。因为车位很贵,时间又没有保障,再加上公共交通很发达,这其实也等于用价格杠杆来限行。

记者:规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邢海峰:从技术方面而言,我们在编制规划时都是尽可能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来综合考量的。但因为经济条件和其他因素的限制,理想的规划实现起来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有些问题我们通过调整规划可以解决,有些则可能成为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较长时间逐步解决。

比如地产开发商在建楼盘过程中,为了保证小区品质,尽量不希望小区中有城市道路通过,新建的小区便成为了很多封闭的生活区或功能区,隔断了城市道路交通,导致我们城市道路密度不够,断头路过多,分流交通的功能相对较弱。

记者: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开发和使用智能交通,比如信号灯间隔时间的调整,可变导向车道等手段,这以后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吗?

邢海峰:智能交通是改进改善交通管理的措施之一,但解决交通问题一定是一套综合的措施才可以。比如人们的守法意识提高了,我们的交通状况就可以改善一些;交通管理能力提高了,智能交通广泛应用,交通状况又会更加好转;道路形成合理网络,网络中道路分布合理、层级分明,保持主、次、支路的合理结构和密度,完善微循环道路系统,交通状况会进一步好转„„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总体来说肯定会越来越好。

记者:您提到的守法意识问题是指什么?

邢海峰:我们城市中道路交通所面临的问题,既与规划有关,但又并不单单是规划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有人们认识的问题。比如国外很多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行人优先是不需要强调的基本准则。当然,行人也是完全遵守交通规则的,即使没有汽车通过,只要是红灯就一定会等待。我们的经济发展过快,但人的文明程度、整体素质没有同步。虽然现在已经改变很多了,但还不够。因交通违规导致的摩擦大量存在,很小的一个交通事故,因为没有快速处理,产生的蝴蝶效应往往会导致几条主干道的大面积拥堵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在国外,交通警察很少,更没有交通协管员,但交通状况却比较良好。我们的交警很多,还有为数众多的交通协管员,但我们的交通拥堵状况依旧严重。这与公众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有很大关系。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应当适度超前

记者:规划是不是应该超前设计?

邢海峰: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和机动交通发展的需要,适度超前,因为,一旦城市建成后,事后再进行城市道路扩建,成本很巨大甚至成为不可能,因此,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应当适度超前或提前预留必要的空间,避免事后改造情况的发生。

但超前也不能过度,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投入和回报的问题。因为有很多情况是很难预判的。比如城市中有100万辆车,我们就不能按500万辆来规划。首先经济上压力肯定很大,而且也没必要。我们应该避免过度追求宏大形象工程的“宽马路,大广场”的情况发生。

其实哪个城市不想打通很多路,疏通道路,完善道路?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解决不好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拆迁,等等。

记者:我们的道路上经常出现的“补丁”是什么原因?

邢海峰:城市道路下有大量地下管线支撑着城市的运转,出现的“补丁”很多时候是由于地下管线维护的需要。这里面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对地上建筑和设施的投入远大于对地面和地下的投入。地下的投入相对较少或者不能一步到位,造成地下管线需要经常修补或改建。

另外,地下管线的维护又涉及很多部门,水、电、通讯等等,这些部门大多是各自修建、维护各领域的管线,如果不能很好协调,就容易出现多次、重复开挖地面的情况。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地下修建共同沟(综合管沟),虽然从长远看是值得的,但短期来看成本很高,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

第三篇:如何解决二、三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如何解决二、三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摘要】:城市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城市的过快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麻烦,城市交通问题成为我们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着重从城市现在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谈起,分析了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一些对策。

【summar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brings to our life many convenience, but too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bringing us a lot of trouble, urban traffic problems become our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oces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rimary problem,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city of the existing talked about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analyzed the reason of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solve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of some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

二、三线城市 交通拥堵 对策

【keyword】:Ersan Xian City traffic jam countermeasure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感触最深、影响最大、积怨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不同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及城市文明程度的不同,其选择出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以下几方面是是现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量增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导致城市交通量的剧增。据统计,我国 1990年的客运量为648085 万人,2003年已经增长到1464335 万人,平均增长率为6.47%。并且今后还会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

二、土地使用与交通生成之间的关系失调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建设项目的交通流通量影响分析没有严格的规定,土地使用与交通生成和吸引之间的和谐关系失控。如前些年杭州西湖的道路拓宽及高楼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福州市中心的旧城改造工程等,未经土地使用强度评估和交通流量预测、沿新建、改建道路的高密度房地产开发甚至引发了比原先更加严重的交通、规划及社会问题。

三、城市交通设施基础薄弱

旧中国的公路交通极为落后,1949年的全国交通里程仅为807km,公路密度仅0.8km/100km2只是改革开放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才发生了历史性转变。1986 年,全国公路客运量为54.4 亿人次、货运量为 62×108t、公路通车里程为78×104km;至2005年,全国公路客运量高达168.4亿人次、货运量高达134.18×108t、公路通车里程为188×104km,分别是 1986年的3.4倍、2.16倍和 2.4倍。而1986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362万辆;到2005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100万辆,是1986年的8.8倍。

2.4私家车数量激增,公共交通萎缩1990~2002 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由 81.3万辆增到1219.23万辆,年均递增25.3%。2004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3大汽车市场,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55.3%,如北京市2004年私人汽车数量已突破100万辆。20 世纪80年代后,与此相反,公共汽车的数量增长缓慢。如1989年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4.6标台,经历了14年发展到2003年每万人拥有7.66标台,年均增长率仅为3.71%。同时公共交通采用固定线路的运输方式,时间效率不高,舒适性也差,即使是以快速著称的轨道运输方式,其速度优势也不明显,再加上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普遍不高,这就造成了公共交通的萎缩。这种极不合理的交通结构,导致我国的道路网络运输效率较低。

四、现代交通意识缺乏

我国行人的交通意识普遍较低。如:在繁华路段的各大中小学门口,每天学生上学、放学家长都要聚集在校门前,很容易发生交通拥挤现象。再如:道路被摆摊设点的商贩占据,迫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相互挤占道路,形成混合交通,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并且越是交通拥挤,容易堵塞的路口和路段越是商贩云集,这会进一步加剧交通秩序的混乱局面。

五、交通结构失衡

交通结构不合理,各类交通工具比例失衡;城市功能整体协调的失衡。忽视交通供需平衡的社会经济政策对交通流量的逆向调节;滞后的交通管理与迅猛发展的交通现状不相适应都是造成我国交通拥挤的原因。

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措施,交通方式比例严重失衡,非机动车和小汽车(出租车)比重过高,公交方式不断萎缩。许多城市对于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轻轨、地铁、高架等表现出足够的兴趣,有的城市热衷于修建步行街、商业街等,还有的在新建主干道、高速路时不从交通系统的整体均衡出发,次干道和交通性支路严重不足。

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理论研究新进展方面,目前比较突出的有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多中心城市空间理论、精明增长与新城市主义理论、市交通拥堵疏导决策理论以及综合交通与赛博空间理,这些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层面、结合供需的空间层面、拥堵疏导的高技术层面以及结合无形传输的综合交通层面等不同层面上,对解决拥堵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方法:

一、加强道路建设

加强城市的道路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这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

二、提高交通效率

在道路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优化交通结构 ,提高交通效率同样可以大大减少产生交通拥堵的几率。实践证明 ,只靠修路解决不了交通问题 ,提高道路的利用效率才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关键所在。

着力提高交通科技含量,提高交通效率。交通管理智能化是未来交通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它也是解决当前道路资源条件下交通拥堵的重要砝码。我们除了在交通指挥系统、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上提高科技含外,还要着眼于新产品的研发,实现人人主动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比如,国内有些城市已经研发出一种带有上传功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将该系统安装到每辆机动车上,将城市几十万个实时在线的道路信息来源,经智能化管理中心计算后,通过广播频道发出,让所有装有该系统的运行车辆,无偿地接收道路实时信息和智能化指挥,从而达到合理均衡分配整个城市车辆的流量,合理地配置城市道路资源,对城市交通起到主动式智能化管理的作用。

三、交通需求管理

所谓交通需求管理,是指通过交通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变人们的交通需求选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散交通需求,以减轻消除交通拥挤。交通需求管理是交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是城市正常运行,解决交通需求与供给矛盾的有效方法。它主要由城市交通实施的容量有限、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土地资源少、不能扩大道路面积率、净化环境的要求等因素决定的。尽管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非常复杂,但大都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 优先发展政策;控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交通系统管理;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政策的引导和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限制私车的使用量

路权是全体市民的路权 ,路权的分配应按照出行人数而不是出行车辆进行分配。道路等公共设施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修建的道路设施 ,却被占总人口不到 20%的小汽车和出租车使用者占用 ,无论从路权分配来看 ,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讲 ,都极不公平。目前 ,发达国家的不少城市都意识到,解决交通堵塞,最重要的是限制小汽车的使用量而非拥有量。在纽约,私车一律停放在市郊,开车人换乘地铁或火车进入市区,然后再乘公交或出租车去上班。

(2)提倡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

自行车是所有交通工具里面最健康、最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但是只能在短距离发挥作用 ,而这种距离刚好是小汽车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要破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痼疾”,在城市整体交通规划中开辟自行车道不失为一剂“良药”。德国交通部不惜重金在境内建成了密集、通畅的自行车路网,仅2002年投入自行车道的建设资金就高达两亿欧元。不少城市还在自行车道下安装磁感应器 ,当自行车到达交叉路口时,信号灯指示汽车停下,让自行车优先通过。德国每1000名居民拥有自行车814辆 ,其中38%的人骑车上班。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十分高的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 ,也在积极推广自行车,大力建设自行车道。有鉴于此,各地政府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把自行车道变成“机动车和自行车共用道”,甚至把自行车赶上人行道,人为造成市民骑车出行难,而应加宽和确保自行车道,在硬件上为市民骑车出行提供保障。同时 ,可以借鉴法国里昂的经验,建立自行车租赁系统,解决“公交车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自行车—公交车—自行车 ” 的有效便捷运转,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3)推行公共交通

通常私家车人均时空占有率是公共汽车的7倍左右。因此充分利用好公共交通资源,鼓励和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助于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

(4)给出租车以优惠政策

出租车服务是城市交通的一大组成部分,近几年出租车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鼓励行人乘坐出租车也可以降低私人车辆的出行数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因此,在政策和交通设施上对出租车以优惠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四、改善执法环境,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可以从民警不愿管,群众不服管以及法规不完善的问题入手,逐步改善执法环境,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要建立民警激励机制,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力求达成从“要我管”向“我要管”的转变;要研究可行的勤务模式,将主要警力用在动态监管巡逻,疏导交通、处理事故、纠查违章上,以有效缓解当前日益繁重的交通监管任务和警力不足矛盾;要依法严处各种造堵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撞红灯、双黄线掉头、逆行等严重造堵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力度,迅速形成严管重罚的工作态势,形成震慑力;要制定罚之可依、罚之有度、罚之有效的法规,让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秩序则变为现实。

五、收费制度

征收汽车使用税(包括汽油税、停车税)和交通拥挤税是一种有效的减少私人车辆出行的方法。具体的征收方法可以根据城市的拥挤状况而定,比如只对高峰时间行驶的车辆收取交通拥挤费,也可以对高峰时间上路的车比非高峰时间上路的车收取更高的牌照费。

六、错开上下班时间

做法主要有3种:a.错开上下班时间,b.减少每班上班人流量,c.对某些时间限制性不强的工种,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家庭工作制,进一步减少道路人流量。

【结束语】

城市交通拥挤已经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重视和关注,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重大问题,而解决的基础便是对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和产生过程有一个具体以及清晰的认识。随着交通管理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尤其是交通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必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①李述:《关于城市交通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②景国胜:《城市交通问题与建设的规划、实施和管理——以现状典型的交通问题整治为例》

③黄欣 杨新苗 常玉林 程杰《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探析》

④刘秋菊,景国勋,房耀洲《浅析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及解决方法》 ⑤张爱东《城市交通拥挤分析与对策》

⑥耿志民,季 令《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探讨》

⑦李小蔓,钟生军,李军《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一些建议》 ⑧李兰冰《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⑨李 敏,杨 莉,王 波《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 ⑩李维生《大中城市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第四篇: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 市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驶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种种城市弊病逐渐凸显,特别是城市堵车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者极为棘手的难题之一。城市拥堵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汽车乃至私家车作为自己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在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正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给我们的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堵车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当堵车这种本该偶然发生的行为慢慢演变为一种出行常态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原因让一条条城市道路变成了停车场?城市道路拥堵折射出了城市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1、车辆太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机动车不断增长与城市道路容量有限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2、道路设计不合理,如十字路口多,缺乏立体畅通的快道等。

3、指挥系统不科学,如做不到智能化,车少跟车多红绿灯都是一样时间,还有出现堵塞时交警没能及时到现场指挥。

4、人们的行走以及驾驶车不文明习惯,如行人乱冲红灯、司机喜欢偏道、乱穿插、车距挨得太近,绿灯亮时跑不起来,汽车通过率低。

5、交通事故,一出现交通事故,也不管大小,都造成整条道路堵车。6.黑车猖獗。首府黑车的数量比起出租车毫不逊色。出租车要纳税。黑车自从开上马路,就是百分之百的利润额。

有车不等于有速度,也不一定会更幸福。当有车的幸福感与交通拥堵带来的困扰交织在一起时,早已大打折扣。什么样的城市交通才算进步?香港人常说,不堵车是交通最大的人性化。

对这一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对城市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城市高架桥、地铁等立体交通,并充分的调研论证,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由于原来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造成许多路段车辆行驶不便。首先是高架路太少,地面上空空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其次是很多重要路口没有立交桥,不仅行车不便,还造成拥堵。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直接办法是提高道路的整体通行能力,但大城市中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间十分有限,这就使为适应车辆增长而不断修建道路的做法受到了挑战。从开发利用土地,建设交通设施的角度分析,今后也不可能在市中心区大幅度开发土地,增加交通道路,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若不对客运结构进行调整,仍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轨道交通以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和最理想方式。

轨道交通的优点很多,第一个优点运量大,第二个优点速度快,第三个优点污染少,因为电力驱动是一种清洁的运输方式。第四个优点能耗比较少,占地比较少,每小时输送5万人所需要的道路宽度,轨道交通综合占地为道路交通的l/3,地铁和高架式轻轨占用土地更少。

第二,城市交通拥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恶意抢道、酒后驾驶等情况都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发展,所以应加大对交通违章的处罚力度,在全社会树立起文明驾驶,安全出行的风气!

第三,大力提倡公交出行,增加公交车的数量,尤其是一些繁忙线路应增加班次,同时政府应予以适当补贴,降低公交车公司、乘客的出行成本,在一些繁华路段可以借鉴欧美等国先进的经验,引入公交专用道,公交车先行等制度!

第四,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城市上班早高峰,以及节假日期间引入单双号现行等规定,最大限度的限制车辆大量涌入,在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可以引入错时上下班等制度!等等。

第五,要下大力气整治黑车,让开黑车的人无法承担违法成本;而是加大投入发展公交车和出租车。”针对目前交通拥堵的现状,可以步行或坐一两站公交车就能够到达的,应尽量步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这就是一种市民意识的体现。

第六,严禁公车私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还有大力倡导市民文明出行,行人不闯红灯,自觉行走斑马线。

面对拥堵的交通,不能只期望别人给你让路,每一个利用交通资源的人都应该让出一部分道路资源,这样才能真正缓解交通拥堵。

第五篇: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城市交通拥堵分析

一、城市市区交通拥堵的基本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市区面积开始逐渐扩大,道路建设不断增多,出行车辆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很多城市市区交通却开始出现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很多城市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已经比较严重,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地点固定性。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交通要道、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

2、时间规律性。很多城市市区发生交通拥堵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间段: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务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的路段上;周末、黄金周期间出行车辆比平常增加。

二、造成城市市区交通拥堵主要原因

1、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市区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

2、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要。(1)、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使得很多往来各城区的机动车被迫需要经过城市中心区。(2)、一些交通道路功能不清,路网结构欠合理。不少道路都被用来搞商业街、步行街。导致不少道路成为断头路,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车辆分流。一些交通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3)、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大量行人来往于这些机动车道之间,就会造成部分车辆通行极其缓慢。(4)、停车场建设滞后,大量车辆无成本、无序停在交通道路上,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3、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1)、很多机动车违章现象突出。随意抢道、占道、掉头和停车,在没有交警管理、红绿灯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部分司机驾驶违反交通规则,占用停车道,阻挡了整个公交车车道,影响了整个道路交通;还有一些司机驾车时候随意左转、掉头;更有司机为了节省通行时间,本来是直行的却在红绿灯处占用左传或者右转车辆路线试图并线。(2)、部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行人肆意穿行。很多行人常常行走在自行车道上,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则大都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挤压了公交车和机动车行使空间。

4、市区道路交通管理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1)、一些城市市区交通秩序疏导基本上还是依赖民警和红绿灯岗亭疏导,管理力量不足,交通管理科技手段还比较低。在交通管理上还是基本采用警力、交通灯等形式,没有大规模使用电子眼,形成严密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2)、部分路段红绿灯过多,导致车辆通行缓慢。不少红绿灯的设计时间不合理,车辆较多的方向反而通行时间较短。(3)、交通安全措施和责任不落实,出现交通事故,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很多时候事故双方为了保护现场,往往牺牲了整个道路交通。(4)、一些交通道路两旁的施工单位非法占用了人行道、自行车道,挤压了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

5、公交发展相对迟缓,市民出行系统结构不合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市民出行距离的加大,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将逐步下降,若公交车不能迅速发展起来,就必然会导致交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很多城市公交发展却相对迟缓。拥有公交营运车辆不多,运营线路不够,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较低,居民出行中的公交分担率过小。

三、解决城市市区交通拥堵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我市交通道路建设,加大我市城市交通承载量。(1)、加快城市市区环城公路建设,将越来越多的车流分流到环线,减轻市中心路段的拥堵状况。(2)、加速建设市区道路中的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一些道路中的主、次干道变成机动车专用道后改造断面,其外侧作为公交专用道。(3)、在一些路段设立单行线和分隔栏,禁止随意左转、掉头。一些交叉、转弯路口比较多的路段设立单行线,以局部的限制来保障全局的畅通。(4)、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路段架设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减少行人穿行道路中间绿化带、人行横道时给道路机动车带来的行驶压力。(5)、加快停车场等相关设施建设,尽量减少机动车占道停放。

2、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1)、加强部分路口交通管理力量和手段。合理分配有限的警力,加强交通警察和交通协管部门上岗值勤,规范车辆驾驶和行人行走;适当在市区交通道路增加安装电子警眼,以监测过往违章和超载的车辆,提高交通管理水平。(2)、合理配置部分路段、路口的红绿灯通行时间。协调好各个方向通行的车流量,避免部分车辆在等候时间、停留时间过长,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3)提高对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处理部分道路上的乱停车、乱掉头、乱左传等违章行为。适时开展交通秩序专项违章整治,严惩一些交通违法者。(4)、加强对交通事故的处理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执法设施和设备建设,配备现代化的通讯器材,增强协同作战快速化机制,及时纠正违章和处置突发事件。(5)、城市广播电台在上下班时间增加市区交通信息播放,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让驾驶员都能随时随地得到市区主要道路车辆行使的交通信息,选择适当通行线路,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拥堵。

3、鼓励市民搭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行驶在路的车辆。对于人口比较密集、道路资源相对紧缺的我国很多城市市区而言,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系统结构是解决城市交通易堵的根本途径。适当降低城市公交车乘车费用,特别是对中小学学生、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的给予更加适当的优惠,引导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合理配置公交车的线路和站点,加强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的公交车线路,提高公交车在城市市民当中的出行分担率。

4、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树立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驾驶员考试、车辆年检、日常交通执法等形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文明行车的法制意识,减少不必要的驾驶、行走造成的交通拥堵。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大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对一些不文明、不道德、不守法的交通行为要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原因与解决研讨(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