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讨论的几种有效方式
课堂讨论的几种有效方式
撰写《小组教学活动导论》的米勒认为,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的最大价值,在于为培养学生从被动的重复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提供条件。小组活动允许学生去发现事物和知识的意义,表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小组讨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教学中小组讨论却常常形同虚设,甚至成为学生一种负担。真正的小组讨论,意味着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围绕课题集思广益,各种理解、观点相互印证补充,相互碰撞启发。提高小组讨论交流的实效,可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一、理解性讨论
阅读教学中,有些内容学生受知识储备和阅历的限制,独自理解有困难,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相启发补充。基于理解的小组交流讨论,学生更多的是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要提醒学生不要轻易被“同化”,因为这样的讨论“不在于学生学多少,而是思考了多少”。
一位教师执教《清平乐〃村居》,采用“朗读代讲,讨论促思”的思路,指导学生品味“醉”字,展开小组讨论——
师:词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心品味。你觉得《村居》这首词中哪些词值得细细地品一品? 生:我说是“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中的“醉。师:你怎么理解这个“醉”呢?(生答)师:谁醉?为什么醉?(生答)师追问: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和同桌讨论讨论,分角色练习表演。生:老头子,你看看我们的儿子多勤劳呀,你看老二的手艺多好啊!今天编织的鸡笼一定会卖个好价钱。
生:老伴啊,这辈子我们总算没白活,你看我们这儿的环境多么优美,空气多么清新,三个儿子又是多么听话,多么孝顺!我们过的简直是神仙的日子,我啊,知足喽!生:你看看我们的小儿子,多么可爱啊,他正在池边剥莲蓬吃呢。生:是呀,老大学了种田,老二学了手艺,你看老三让他学点什么呢? 生:我看还是让他读书吧,说不定将来做个一官半职,我们还可以到城里去享享清福呢!讨论交流中,学生沉潜到文字里反复涵泳,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欣赏,彼此相互启发补充,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体验和感悟,从而把握了作品的情与味。
二、赏析式讨论
赏析式讨论主要针对文本的写作形式。阅读欣赏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体验、感悟难免会跑偏,部分学生还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小组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矫正。课文中很多句子表述特点有共性,可以通过讨论总结出一些赏析的基本办法,如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等等。许多课文写作特点十分鲜明,是指导写作的好例文,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渗透写法指导,让学生在欣赏佳作的同时学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1860年1 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其中“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都至关重要。第一句,老师指导学生用换词法体会,把“闯进”换成“进入、进去、走进”等,经过讨论比较,觉得还是原来的好。在第二、第三句中采用删词法,把它们删掉,让学生朗读体会交流评判,从而体会到作者的用词之妙。如此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养成敏锐的语感,摸着语言表达的门道。
三、辩论式讨论
有些课文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画卷,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社会的过程。而辩论可以有效地推进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争辩的主要武器是言语。争辩双方都要精神高度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边透彻地理解对方意思,一边及时组织自己的言辞,务求清晰深刻而富有说服力。这样的现场争辩无疑是最好的语言训练。有位教师教《将相和》,以争辩形式开展研读活动。针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分别设计了三个论题:
A.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为什么? B.渑池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 C.廉颇有没有罪? 这三个问题极富弹性,正反两方都可以列出一些依据。这就激发了学生研读课文、思考论题、积极争辩的兴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倾听对方的观点,在内容、时间、学生情绪等方面适时调控,达到了语 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教学《乌塔》一课,一位教师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行为是赞同还是反对?”把辩论引入课堂,学生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激发了参与热情,情感、思维、语言都得到了提高。
四、评判式讨论
课堂评判应是多元的,既有师生的对话,也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挑战性评判更有意义。要把评判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评判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提高。
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等书面表达越来越受重视,讲评环节可以通过小组“评判式讨论”来进行。一位教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这样引导——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大家没有讲,就是“饱经风霜”。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写好后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然后在小组内朗读,其他组员进行交流评判,最后推选出佳作全班共赏。这个环节可说是一举多得:既帮助学生深化了“饱经风霜”的词意理解,又训练了人物外貌描写,还在交流评判中增进了学生对习作的体会感悟。
五、应用式讨论
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训练的重要凭借,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重要意义。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应用式讨论,可以有效达成以上效果。《假如没有灰尘》一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说明有序,浅显易懂。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清晰而又生动地说明灰尘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重点。理清表达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后,就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围绕“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这一问题熟读精思、讨论交流,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这样的交流讨论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习成为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活动,语文素养提高的目的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
六、总结性讨论
传统课堂老师口若悬河,讲重点析难点,不时来个小结,学生的话语权完全被剥夺。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就要把研读后的总结权还给学生。
《赤壁之战》一课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出示:“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
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师:读到此处,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发言)生:书上说曹军号称八十万,而周瑜的兵才三万。双方实力相差太远,所以曹操就得意忘形了。
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操也不是个神仙。
生:周瑜以少胜多,说明自己势力弱,但只要不放弃,想办法,同样 有机会赢别人。
生:我觉得周瑜、诸葛亮和黄盖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是赢得胜利的关键。要知道,他们的计谋一环套着一环,一处出错便全盘皆输。
生:我们读这篇课文就要吸取一个教训,骄兵必败。
一句句极富见地的个性化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潜能。这样议论纷纷的总结交流,效果远胜于教师的一言堂。
第二篇: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许多教师通常都会设置“讨论”这个环节。
我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确因教学内容的需要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就应当按要求正常进行,决不能含糊。但在课堂教学讨论这个环节上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呢? 主要是我们的教师在组织讨论的时间上“算”得太紧,“掐”得太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布置了讨论题后,往往是学生思维刚刚拓展开来,逐步进入讨论的佳境,或者正在认真热烈讨论的时候,教师一句“由于时间关系”的话也就使得讨论戛然而止,草草收兵。刚刚开始就很快结束,这样一种“蜻蜓点水”式的讨论完全是一种流于新课程教学形式的“作秀”。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
同时戛然而止的讨论,实际上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不自信的一种具体体现,生怕学生“走调”,“走”不到教师自己原先预设的那些“条条”和“框框”上来,从而难以驾驭课堂。既然是讨论,除了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之外,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在时间比较充裕、环境比较宽松的状态下进行思维的碰撞,不要吝啬这么一丁点儿的时间。压缩本来应该属于学生(或者师生)讨论的时间,搞所谓的“短、平、快”,看上去多做了一些事,其实却伤透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探究热情和创新精神。这种讨论的教学效果就比较差。从效益角度来说这是很不划算的。当然,讨论也并不是说时间越长越好,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但是“蜻蜓点水”式的讨论,还是不要的好。至于那些本身思维量小不具有讨论意义价值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拿出来讨论,如果硬是要追求这种形式的话,这必然是课堂教学中比较显眼的“败笔”。
第三篇:《论有效的课堂讨论》的学习心得
《论有效的课堂讨论》的学习心得
学习了《论有效的课堂讨论》使我受益匪浅,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优质、有效的呢?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
文章里提到的一些观点是我平时上课经常想到,而部分没有做到的。比如说,他们在文章里提到的要维护每一位讨论成员的参与权,这一点我很有感触。在我所教学的班上,我部分学习学习非常积极,上课表现也非常活跃,基本上可以说是每问必举手,虽然这对于带动课堂氛围,让我的课程得以正常进行很有益处,但由于部分学生的表现力强,导致了其他大部分学习只能作为一名听众。这就使得部分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类似情况的发生,就是在课堂上,多关注一直没有回答问题却有回答能力的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带动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
莲花县路口中小学:蔡金剑
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亲身初中中进行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找角、画角、折角、剪角、评角、应用角、创造角等,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的理解和记忆之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识过程,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分类,再经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地思考分类的理由,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到后来的亲自动手实践量一量的活动中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验证,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平移:这节课动感内容的教学,而且概念较难辨析,所以比较特殊,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注意了 以下几个问题: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丰富想像,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平移。活动化教学,通过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建立模型,理解平移的概念。讨论式教学,让生在讨论、争论、思考中从正、反角度对比地认识平移。加强双基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旋转:教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旋转,让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展示旋转的物体,通过观察它们旋转的方向,感知物体旋转的方向有 两种.
第四篇:有效课堂小结的方式
课堂总结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总结不是课堂的结束,而是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可待续发展的开始。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好的课堂总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源动力。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达到“课结束,趣未了”的良好效果。
课堂总结可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效果:(1)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理清知识脉络;(2)促进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做好衔接过渡;(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探索创新。
在总结中应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概括,促进学生的理解由具体经验的水平过渡到抽象概括的水平。不仅要注重结论的概括,更要回味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使知识构建有序,才能明确知识的适用情境及其来龙去脉,才能使知识迅速顺利地得到迁移。另外,根据练习的检查情况,抓住具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知识内容、问题策略、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是把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同化”、“顺应”或“平衡”的形式纳入认知结构中的必要步骤。适时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和技能的一般规律,回味课堂学习与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发挥知识系统的整体优势并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堂总结的要素
1.课堂总结要有目标性
课堂总结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了课堂总结的意义。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过程与方法领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还有赖于课堂总结的提升。
2.课堂总结要有引导性
课堂总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学生参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问题留给学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才能达到求异、求佳、求新的境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教思维又培养了思维的严谨性。初中生好胜心强,喜欢怀疑、争辩和刨根问底。然而他们的认知常常是不全面、不深刻、甚至是错误的。经过多次反复和争论,逐渐会发展深化起来。教师应该组织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鉴别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3.课堂总结要有针对性
课堂总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应因人而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一般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是每一课的主要矛盾。课堂小结就要通过揭示矛盾的实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在课堂总结中要教给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方法。最后,要预防错误。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可通过总结加以强调、引起重视。
4.课堂总结要有通俗性。课堂总结应是课堂精华的浓缩。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易懂好用。应用精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应掌握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落实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总结的一般形式
1.概括式总结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可由教师或学生完成,但一般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可提出问题问:“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觉自己有哪些收获啊?”可让学生先独立回味,然后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再请几个学生发言阐述,最后由教师加以概括。教师在作出概括时应概括教学内容,强调重点,指明关键并提出要求。可采取叙述、列表格、图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总结概括。这种总结方式的特点是系统、完整而又简明扼要,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清晰的整体印象,便于记忆、理解和掌握。
2.悬念式总结
这种总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习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学完“平行四边形”,师生共同小结了平行四边行的性质和判定后,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变成直角时,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开始议论并总结说:“这是长方形”。教师则顺势引导:“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所要学习内容,希望大家作好预习。”
3.前呼后应式总结
这种总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总结时释疑解惑。这样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这种前呼后应式的总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一节中,教师采用“速算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先请一个学生给出X、Y各一个值,然后代入多项式“17xy2+337x+73x-35xy2-410x+18xy2 +
xy2”求值。当学生任意给出一组值时,教师迅速得出结果。在学生惊讶之际教师适时提出:“大家心里一定在猜想老师有什么窍门吧?其实只要学习好今天这堂课,大家就能和老师算得一样快了。”在这节课堂总结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4.比照式总结
这种总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将新学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或公式与原有知识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和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新学的某些概念可能是并列或对立的关系,它们也可能是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在总结时,把它们进行分析、比较既能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属性或不同点,又能找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或相同点,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记忆也更牢固。
例如在学完“四边形”这一章后,可总结成如下图形:通过这样的图形,四边形中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5.提示规律性总结
这种总结是对定理、公式、规律、解题方法与步骤进行总结,能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完善与发展。例如“正比例函数”这一节课总结时应列出几个要点。①正比例函数关系中应有三个量:一个常量,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③两个变量的比值为定值;④常量不能为零。
6.延伸式小结
这种方法是指在课堂总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把课堂总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活跃第二课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把他们带入数学研究的殿堂之中。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总结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这个整体中的点睛之笔。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科情感,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总结的形式不拘一格,不论采取任何形式,都应让学生产生“课虽尽,意无穷”之感,这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源动力。(
第五篇:八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
八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
编辑: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来源:《学生双语报·教师版》 点击数:62 更新时间:202_-12-30
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受学生欢迎的导入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学生情景对话。我们可以结合上节课所教内容,每学习一个句型,便让学生们自编一个简短的情景对话,并到讲台上表演,如到亲友家做客、去公园游玩等。这些情景对话真实感强,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即兴表演。在讲解一般过去时态时,笔者就采用了这种方式。笔者先指着自己做健步如飞状:“Look!I am a young woman.I walk like this.”然后,做拄拐棍状:“Iwill be an old woman, I will walk like this.”接着,再做爬行状:“I was a baby.I walked like this.”由于之前已经学习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学生很容易理解前两个句子,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也就能理解并译出第三句话:“我以前是个婴儿,爬着走路。”通过这样的对比,be动词的变化一目了然,学生也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般过去时。
三、演唱英文歌曲。歌曲与语言一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运用歌曲,能减少学生对语言的陌生感,使之更加感性、生动。这种由歌曲所带动起来的好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树立学习信心。
四、借助图片。图片式导入可省去许多口舌工夫,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给课堂增添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识。如在讲解JEFC Book II中Lesson 11时,笔者先拿出一幅月饼的图片:“Look!It's a round cake, like the moon, so we call it mooncake.We eat it on the mid-autumn Day.”紧接着,出示另外三张图片:“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moon cakes.A is a mooncake with meat.B is a mooncake with eggs.C is a mooncake with nuts.Which one is the nicest?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五、讨论。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讨论前,教师可将本话题所包括的要点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设下伏笔,让学生围绕话题讨论。初中生特别争强好胜,如果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他们更是争先恐后,极力表现自己。
六、讲故事。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因此,讲故事也是他们所喜爱的一种导入方式。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先绘声绘色地讲个小故事:“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clever monkey who always helped the others.In the forest, there lived a tiger, too.The tiger ate a small animal every day.The small animals hated him very much, but they could do nothing.One day the little monkey found a good idea and killed the tiger.How did he do that? Let's look at the text.”
七、做游戏。学生们非常喜欢做游戏,教师可根据这一点,将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搬进课堂,纳入教学计划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环节的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上,只有灵活多样地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八、朗读诗歌。诗歌节奏明快,深受学生欢迎。朗读诗歌不仅为教学埋下了伏笔,也锻炼了学生的语音,何乐而不为?如在谈论四季时,笔者用到了下面这首诗歌:
Spring is green, Summer is bright.Autumn is yellow, Winter is white.让我们充分利用好教学前的几分钟,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取知识,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说教学内容
本课的内容是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Module 5 Unit 13 Work with Language。也是这个模块的第二课时。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动词短语的过去式和第一人称表达的基础上,再发展学习第二,第三人称和复数的表达和在情景中的运用。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动词和动词短语的过去式,能用各种人称对过去的事情进行问答,谈论。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课的教学内容语法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枯燥,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多个游戏,利用歌曲,小诗和日记展卡来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比较懂事,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高,但往往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比较内敛和含蓄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不喜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不断的激发和引导他们,让他们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本班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高,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本课时之前,他们了解了什么是过去时,学习了几个动词的过去式和一个过去时的问答: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ed)„
三、说教学目标
㈠语言知识目标
⒈复习巩固已学动词的过去式,继续学习其他动词的过去式,如talked。
⒉复习、操练和巩固一般过去式的问与答,并归纳句型:
Did you/he/she/they„?Yes,I/he/she/they did.No,I/he/she/they didn’t.What did you do?I„Ved.What did he/she/they do? He/she/they„Ved.㈡语言技能目标
⒈能熟练地说出已学动词的过去式。
⒉能基本读出动词加ed后的发音。
3.能自然地运用已学句型描述和表达自己做过什么事情,或与他人进行自然地交流,知道问与答的句型。
4.能进行初步的写话。
㈢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当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小主人,从总结自己上星期做了什么,下星期打算做什么,逐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㈣学习策略目标
⒈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习惯,在交流中学到东西的策略。
⒉培养学生学会结合已学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降低学习的难度,形成知识网络的策略。
⒊培养学生把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习生活化的策略。
⒋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和对比进行自我归纳和概括的学习策略。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⒈复习巩固动词的过去式。
⒉能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运用过去式的句型谈论和描述过去做了什么的话题。
3.在适当的情景中,一般过去式句型的灵活运用。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小组活动学习法
把全班分成7个小组,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匀以小组活动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
(二)活泼轻松课堂的教学法:
我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在短语和句型练习中使用了本班学生的照片,贴近生活;在小组接龙,猜照片的游戏中,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歌曲,小诗的运用更是令整堂课活泼和轻松了起来。最后环节的写作,我并不是让学生干巴巴的写,而是让他们在事先设计好的各种形状的卡纸上写,并用展板把他们的作品展出来,这样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课上师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摘贴纸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玩、唱、读、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体设计为热身——复习和导入——学习和巩固——巩固和发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Warming up 1.sing a song 2.Greeting 引出过去时 1.sing a song 2.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信任和谐关系,并能自然导入本节课题.
Revision and leading in 1.Free talk: 问学生 What's the day today?
What was the date 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2.组织学生玩游戏:小组接龙,说动词短语的过去式.
1.和老师free talk回答问题::
What's the day today? what was the date 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Today is October 29th.Yesterday was October 28th.I „ed„ yesterday.2.玩游戏:小组接龙,积极快准的说动词短语的过去式. 1.自然的过渡导入,在轻松而又紧张的竞赛游戏中复习动词短语的过去式,为下面的句子的表达和运用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游戏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Learning and consolidation 猜相片 幻灯片出示学生的相片,组织学生游戏:看相片问答:Who is(are)he/she(they)? What did he/she/they do?
He/she/they is/are„ He/she/they„ed„ 看同学的相片,猜相片,问答:Who is(are)he/she(they)? What did he/she/they do?
He/she/they is/are„ He/she/they„ed„ 1.用学生的生活照,照片里都是学生熟悉的同学,既能很好地创设了真实的语言环境,更能极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从上一环节的短语过渡到现在的句子表达,从第一人到第三人称的表达,在猜猜说说中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本work with language 的学习1.听力连线,(课本第61页第一题)
2.Check the answer 1.认真听录音,连线(课本第61页第一题)2.check the answer 听力连线,学生要耳听,动脑判断和想,还要动手写.是对上面学习内容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听,想,做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1.师生问答,生生问答,提问上周做的事情Last week, What did you do on Monday/Tuesday...2.Free talk谈论自己上周做的事情.
3.填写表格,写出自己一周做的事情(课本61页第二题)1.师生问答,生生问答,提问上周做的事情Last week, What did you do on Monday/Tuesday...2.Free家talk谈论自己上周做的事情.
3.填写表格,写出自己一周做的事情(课本61页第二题)1.为学生创造更多开口的机会,增进小组合作.
2.训练说和写的能力的同时,为下面的写日记做好铺垫.
小诗 chant 边拍手边有节奏chant 调节气氛,活跃课堂,帮助学生上口所学句型.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阅读短文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体验中西文化的不同.更为下一步的写作起到示范作用.
小结 归纳学过的动词过去式和他们的读音. 和老师一起归纳和读学过的一般动词过去式;
了解他们的读音 帮助学生归纳,让学生能更系统的学习,降低学习难度.
写话 写自己的dairy做示范,让学生写自己的某一天或一周的活动 1.看刚才的阅读材料和老师的dairy示范,写写自己的某一天或一周的活动,2.写好后贴在本小组的板快上.
3.参观和欣赏别人的写作.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表达和运用能力.
homework 布置作业:Write a diary about today 布置作业:Write a diary about today Pep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课稿 1.教材内容
本课时的教材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其主要是学习五个动词短语的过去式,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短语进行描述自己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运用主要句型询问他人在过的时间里做过什么? 1.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 中动词短语的过去式,初步了解一般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及其发音规则。
【能力目标】能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如:I watched TV last weeked.能用本课的句型和短语进行问答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d ?I watced TV.初二:一般过去时教案及反思
202_-10-19 13:50
The Simple Past Tense Date: October 18, 202_-10 Class: Class 3, Grade 8.Teacher: Li Yuanfeng(李园凤)
Teaching objective: Knowledge objectives:
1.To use the simple past tense for things that happened in the past.2.To mak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 in the simple past tense.3.To make questions in the simple past tense.Skill objectives:
1.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ooperating with others.2.To develop th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 by offering some situations.Emotional objectives: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cherish the life every day.Pre-task preparation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questions.2.Learn the past tense forms.3.Have a contest.4.Look at the table and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While-task procedure
1.Correct the wrong past forms of some verbs in a diary.2.Talk about their autumn outing.Post-task activities
1.More-able and average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2.Less-able students: Rewrite the sentences as required.Homework:
1.More-able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of the text book on Page 40,41 and write a diary.2.Average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of the text book on Page 38,39 and write a diary.3.Less-able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of the text book on Page 38,39 and recite the table of simple past and past participle on Page 37.教材分析和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牛津英语8A Chapter3 的“Language”部分,教学一般过去时,要求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疑问句和否定句”。因为语法学习是学生感到枯燥而又厌烦的学习部分,同时这个单元主要是教学写日记,因此我通过选择学生秋游这个话题,结合学生秋游后写的日记,借鉴原版语法教学的方法,整节课围绕秋游学生所见所闻为主线展开教学。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不仅让学生产生兴趣,同时使学生对“过去时”这个概念会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因此我决定抛开课本,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重新设计,选取学生最近的一次秋游活动为话题,教学一般过去时。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感知——灵活操练——语言实践,这三个主要环节来教学一般过去时以突破重点和难点。在导入及巩固阶段通过展示学生秋游的图片,以班级一名学生在奉贤生态园的活动为线索以表格的形式教学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和否定回答,同时我采用了不同的特殊疑问词来教学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因为第一单元是教学特殊疑问句,通过不同疑问词的设计实现了知识的连旧引新。同时我选取了班级一位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秋游后发的e-mail日记设计了改错练习。因为这位学生在谓语动词犯了许多错误,同时这些错误也是班级许多学生的共性错误包括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我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讨论来找出这些错误,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因为这是一篇日记,通过此项练习对学生的写作时谓语动词的把握十分有帮助。
在运用阶段让学生围绕这次秋游设计话题,具有可说性。在设计写这个环节中,我设计分层练习,对程度较好的学生我选取一位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日记,设计了动词填空练习,对于语言能力教弱的学生,我选取了学生秋游的一些活动片段设计了句型转换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盼。
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布置学生秋游回来后写一篇日记,学生在秋游的过程中每到一处都会想到“我应该怎样用英语表达?”,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获取课本以外的外援知识,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拓展了许多词汇如:鹦鹉、果园和滑草等。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在创新和实践中体验学习,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因为熟悉而有话可说,因为开心而乐于参与,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情景”和“对话”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情景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通过竞赛、表格、改错和对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任务为依托,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各项Tasks和Activities 来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由简单的句子操练过渡到句群,意群。课上学生能积极参与,发言踊跃,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语言学习。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面向全体而又分层的教学方法,在导入和巩固阶段尽可能提问less-able 及average students。通过分层练习激发学生参与语言学习,让学生收获自信和成功感。在最后反馈练习中,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的掌握的情况都不错。
这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过去式规则变化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应该让学生自己总结过去式规则变化的结构规则而不是老师直接说出,更应该从学生的“学”这个角度来考虑。在学生对话这个环节,应更多地给学生做些示范。
【jyxy_yangls(版主)编辑于:202_-10-23 07:22】
附件: Simple Past Tense.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