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发明创造并不神秘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24-86197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6 01:19: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发明创造并不神秘

小学生也可以搞发明创造

粉店小学

张丽

一、发明创造带来的价值。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经过他不断的努力,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10年全国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袁隆平解决了当时中国最严重的问题,吃饭问题,为国家、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

二、小学生也可以搞发明。

有人说,发明创造就是像袁隆平那样的大科学家才能发明出来。小学生能发明出什么呢?其实不然,我们小学生同样可以搞发明。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发明的立交桥。

上海修建杨浦大桥时,因桥高使引桥很长而且占地太多。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设计单位广泛征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许多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一位小学生设计的,他把引桥设计成立交——盘旋上升式。后来,人们在建造大桥时采用了这种方案。

发明创新不是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的专利,发明创造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只要有创新意识,留心观察周边的事物,勤于动脑、动手,就能成为小发明家。

三、什么是科学小发明

科学小发明,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

小发明的三个特点:

1、科学性。

那就是让大家知道你做的这个作品是一件小发明,而不是一件小制作,也就是别人没有做出来的物体你想到了,做到了,所以它是小发明。

2、实用性。

也就是你的发明在生活当中可以普遍地利用,而且还有使用的价值和推广价值,而不是一件展览品,供人们去观赏,没有实际的真正作用。

3、新颖性。新颖性指的是在提出这项小发明以前,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四、发明创造的方法。要想有所发明,必须掌握发明创造的方法,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发明的12种方法。

1、加一加

“加一加”就是把这件东西加大、加长、加高、加宽会怎样?这里的“加一加”是为了创新思维而“加一加”。

铅笔+橡皮擦=带橡皮擦的铅笔 拐杖+凳=拐杖凳

2、减一减

“减一减”将原来物品减少、减短、减窄、减轻、减薄„„设想能变成什么新东西?

人们用“减一减”的方法发明创造了许多新的东西。例如,一封信件通常由信纸、信封和邮票三件物品组成,用“减一减”的创新思维方法,使三件变成了一件——明信片;普通眼镜将镜片减薄、减去镜架,就变成了隐型眼镜等

手套-拇指=方便做事的手套(实物)

3、扩一扩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如果把它们“扩大”,就会发现,它们的功能增强了,用途增多了,甚至产生了新的物品。

例如有一个中学生雨天与人合用一把雨伞,结果两人都淋湿了一个肩膀。他想到了“扩一扩”,就设计出了一把“情侣伞”——将伞面积扩大,并呈椭圆形,结果这种伞在市场上很畅销。

同学,只有我们对身边的物品大胆地“扩一扩”,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4、缩一缩

“缩一缩”是从减少、缩短、缩小等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如压缩饼干、浓缩果汁、袖珍词典、袖珍收音机、手机等。

5、变一变

“变一变”是从变化形状、颜色、音响、包装、结构、层次、味道、顺序等角度来考虑,引起人们新的感觉,更有使用价值,更受人们欢迎。

美国一位牙医发现患龋齿的儿童不爱刷牙的原因是讨厌牙膏中的薄荷味。她运用“变一变”原理进行创意,在牙膏中减少薄荷,加上糖桨和果汁,改变了牙膏的口味。这种牙膏还分有橙汁、苹果、香蕉等各种香型,并制成橙红、果绿、淡黄等悦目的颜色。产品上市后,大受儿童欢迎,孩子们把刷牙当成一种快乐,有的甚至一天要刷两三次牙。

6、改一改。

“改一改”就是从现有东西入手,发现该产品的不足之处,如不安全、不方便、不美观的地方,然后针对这些不足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导致创新。

“改一改”技巧的应用范围很广,如以前的伞不好放入包内,改成折叠式的,可以放入包中。

7、联一联

“联一联”就是把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看看能产生什么新事物?

西安太阳食品集团创始人李照森有一次陪同客人到西安饭庄进餐,发现人们对一道用锅巴做原材料的菜肴很感兴趣,不由得联想到:锅巴能做菜肴,为什么不能加工为小食品呢?美国的土豆片能风靡世界,作为烹饪大国的中国也应让锅巴食品征服世界。此后,西安太阳集团用不同原料、不同调料、不同做法的锅巴食品相继开发问世。如大米锅巴、小米锅巴、五香锅巴、牛肉锅巴、海鲜锅巴、果味锅巴等等,产品琳琅满目,年销售额亿元以上。锅巴食品还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专利权。

8、学一学

“学一学”就是学习模仿别的物品的原理、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方法等,以求创新。

日本一些企业很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当日本索尼公司首先研制出录像机时,松下公司马上分析这种录像机的优缺点,然后根据用户的反映,再生产出比索尼公司更能适合用户需要的品种。很快,松下生产的录像机后来居上,超过索尼生产的录像机的销售量。松下几乎没有投入多少资金去进行什么新技术开发,而只是默默地静观他人之长,然后拿来为自己所用,取而代之,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9、代一代

“代一代”就是用其他事物或方法来代替现有的事物,从而导致创新的发明思路。既可以直接寻找现有事物的代用品,也可以从材料、零部件、方法、形状、颜色和声音等方面进行局部替代。

如塑料水笼头替代传统铸铁水龙头、塑料桌椅替代木桌椅等等;以纸来替代传统材料也很多见,如纸拖鞋、纸口罩、纸帽子、纸杯子、纸餐巾等等„„

10、搬一搬

“搬一搬” 就是把这件事物、设想、技术搬到别处,会产生什么新的事物、设想和技术。

搬一搬”往往是某项发明创造推广应用的基本方法。如原本用来照明的电灯,经“搬一搬”后,有了紫外线灭菌灯、红外线加热灯、装饰彩灯、信号灯„„

11、反一反

“反一反” 就是将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以及正反、里外、前后、左右、上下、横竖等加以颠倒,从而产生新的事物。

如动物园将猛兽关在笼子里供游人观赏,改为将游人关在笼式汽车里在森林中浏览观赏行动自由的猛兽,受到游人的欢迎。

12、定一定

定一定”就是指对新产品或事物定出新的标准、型号、顺序,或者为改进某种东西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不良后果做出的一些新规定,从而导致创新。

如一位小同学把“可使用”的标签用“定时”退色的材料做成,把它粘贴在需要时间限定的物品和食品罐上。当消费者在购物时看到

“可使用”特种标签的字样已退色,也就知道此物品已过期,不能再买了。

五、发明创造的品格 我们要想有所发明创造,除了掌握了这12种发明创造的方法外,还必须具有发明创造的品格,下面我介绍了发明创造必须具备的6种品格。

1、记忆力。

如果你们掌握了刚才我说的发明创造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慢慢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了。我想测测同学们的记忆力,说一说,看你记住了几种发明创造的方法。

爱德华兹说:“锻炼记忆力的良好方法是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想训练自己的记忆力,请认真听下去吧。

2、观察力。

法拉地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19世纪后半叶,钢在世界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可是,钢的应用有一个很难应付的问题,就是容易生锈。当时,许多科学家都在为寻找抗腐蚀的合金而苦苦探索。一天,英国冶金学家布里尔利想要找一种制造枪管的合金钢,当人在一个废品堆中翻腾时,猛然眼睛一亮,发现有一块合金与众不同,国为别的钢块都已锈迹斑斑,只有这块几个月被弃置不用的合金钢却形态完好,闪闪发亮。布里尔利怀疑这种奇异现象中可能蕴藏有某种“抗锈物理效应”。于是,他在实验室里仔细化验了这块合金的成分,从而提示出钢材不锈的理化原理,并据此发明的镍铬不锈钢的冶炼方法。不锈钢从此诞生。

3、注意力。

注意力是打开心灵的门户,门户开得越大,学到的知识越多。注意力涣散,心灵的门户就会关闭,一切有用的知识和信息都无法进入。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在学习和研究问题时,思想高度集中,专心致志,简直达到了那种忘我的痴迷程度。

为了专心研究问题,怕别人来打扰他,安培就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了一张“安培先生不在家”的字条。这样,来找他的人看到字条后就不会再敲门打扰他。有一天,他在家中思考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

解,便走出家门,一边散步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他在马路上走着走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便转回身向家走去。他一边走一边还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着问题。当他返回自己的家门口时,抬头看见门上贴着“安培先生不在家”的那张字条,自言自语地说:“噢!安培先生不在家,那我回去吧!”说完,回头走了。

4、想象力。

学会想象,就是展开思维的翅膀,就是打开了思维的天线,任它自由翱翔,而不受现实的约束。在发明创新诞生的初级阶段,想象越是广阔天空越好。

女教师画了个圆圈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然后,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的回答:“是太阳”、“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说明小学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发明的空间最为广阔。

5、联想力。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创新过程就是通过想象、联想等发现事物之间的想到联系。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他发明的锯、钻、刨、云梯等工具直到现在还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鲁班的这些发明与他平时爱动脑、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

传说,他发明的锯就是源于小草带给他的灵感。有一次,鲁班参加了一项大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很多木材。那时,砍树还是用斧子,速度很慢。按照这样的进度,任务恐怕完不成了,鲁班很着急。

一天,他去山上看工人砍树,上坡时,他紧紧抓住野草向上爬,在爬行的过程中,他感到手掌心一阵疼痛。爬到山上后,他发现手心已经被划出了一道口子,还渗出了血。

是什么划破了手呢?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刚才抓过的野草上面有锯齿状的刺,而且还很锋利,鲁班想:如果把铁片也弄成锯齿状,不就可以用它锯木头了吗?

鲁班几经琢磨、研究,最终发明了锯。不久,鲁班把他发明的锯用到工程中来。这回,大家锯起树来事半功倍。最后,还提前完成了

任务。

鲁班由锯齿状的刺很锋利联想到这种锯齿状的铁条去砍树,从而发明了最早的锯。

6、意志力。

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的努力,当成功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时,放弃者就是失败者,而坚持下来的人就是成功者。而失败者缺的是坚持下去的信心和耐心,而这是恰恰是影响创新的关键品格。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地寻找也没找到,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

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有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穿着破衣裳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困难。

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响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其实,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就一定能找到。

六、发明创造的步骤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1、选题。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

2、构思设计。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

3、制作。按照自己的设想找材料制作。

4、实践检验与改进。用到生活中检验,发现问题、继续设计、制作改进,反复检验,爱迪生为了找到灯泡的灯丝,经过几百次试验最后才获得成功。

5、成功。

七、申报作品。

如果你们在生活中有了小发明后,可以参加比赛。我们国家每年有两次大型的科技创新比赛活动,我们仙龙镇初赛时间大概是每年九月份的“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和12月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宋庆龄发明奖的申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发明作品,刚刚张老师介绍的小发明。

2、创新作品。

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看别人没有看到的„„司马光砸缸也是一个好的方法,是别人没有想到的,平时你在生活中有了一个好主意,一个好点子,一个好方法,及时记录下来,以作文的形式,可以作为创新作品参加比赛。

3、创意作品

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就是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撰写成创意设计方案或绘制好创意设计图,就可以参加创意作品比赛了。

4、创新潜质比赛。

分数除以时间就是创新潜质。这种比赛是学生个人报名参加考试,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高分,这要求同学们平时养成做事又快又好的好习惯。如果你觉得在这方面有潜质,也可以报名参加比赛。

5、科技绘画。

科技绘画听学校侯老师的安排,上面的要求是科技绘画不是科技幻想画。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项目

每年时间大概在12月份学校初评,1月份仙龙镇初评。包括项目有:

1.青少年竞赛项目:创造发明、科学研究论文、机器人创意、科技小制作;

2.青少年展示项目: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

我们学校在去年的“永川区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聂元元的科学幻想绘画《水漠中的森林城市》获永川区一等奖。罗宇、庞

洋的机器人创意《太阳能电动机器人》获永川区三等奖。廖雨的科学幻想绘画《公路医生》获永川区三等奖。马小峰的科学研究论文《蝴蝶花的奥秘》获永川区三等奖。

今年我们学校在“永川区第四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罗航同学的创造发明《无锁逃生窗》获重庆市三等奖,永川区一等奖。张力的机器人创意获永川区三等奖,罗君老师的〈近视体验镜〉获永川区三等奖。

孩子们,获奖情况来看,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成绩,但还很不够,希望全校同学积极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八、爱国教育。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工合成胰岛素、断手再植、杂交水稻、爆炸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人造卫星和飞船、太空漫步等等,这些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缩短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差距,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邓小平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如此,科学为我们祖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许许多多爱国科学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面我给大家讲讲钱学森的故事。

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中,有“三钱”,他们是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他们都是出国留学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来的。其中钱学森的经历最为惊险。

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为美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非常兴奋,决定回国参加建设。可是美国方面敌视中国,怕钱学森回国对他们不利,就千方百计地阻挠。美国海军次长还恶狠狠地说:“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他知道的太多了,一个人可顶五个师的兵力!”于是,美方无中生有,说钱学森是中国间谍,把他逮捕关押,后来虽然释放了,可又严密监视。

钱学森没有屈服,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回国的决心更大了。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准备随时启程。后来在中国政府的过问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搭乘轮船回国了。他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来,现在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们称为“导弹之父”、“航天之父”。

钱学森爷爷不受金钱利诱,不向美方屈服,历经艰辛回报祖国的精神为中国人、为世人敬仰。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学习科学,让我们从小做起。我们要努力学好各种文化课,因为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同时,对各种适合我们小学生看的科普书籍、报刊,最好在课余多阅读一些;还应该积极动手搞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写科学小论文等,培养对科学的兴趣。长此下去,我们一定能够热爱科学,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最后希望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祖国,为粉小争光,谢谢大家!

第二篇:创新并不神秘教案

《创新并不神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创新方法,使学生知道创造发明并不神秘,自己也可以尝试创造发明,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刻苦钻研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并且课前谈话:同学们,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每个小组也是团结的小组,相信你们在这节课中,也会创造奇迹。

1、用视频导入:

播放小学生发明创造的相关新闻,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学生交流观看视频的体会。

(他们能做,我们也一定能!因为创新并不神秘。)

师:同学们,要成为创新人才,还要学会一些创新方法。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交流你们知道的创新方法。

2、学生展示交流创新方法:(教师提示学生及时板书)学生板书:缺点改进法

教师引导小组积极发言,向同学们介绍缺点改进法。小组长介绍什么是缺点改进法,在原有物品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或改进原来物品的不足。下面有我们组成员通过实例向大家介绍。小组成员分别分别介绍,组员1:这是抽取式纸巾,我们在用纸巾时,不用撕,直接抽取,很方便。组员2:老式电脑携带不方便,占用空间大,创造出平板电脑。(动作)组员3:有一种药叫白加黑,白天吃白片,利于学习工作,晚上吃黑片,利于睡眠。组员5.6:我们这里有两个衣架,哪个更实用?我们通过比较发现,塑料制成的衣架结构设计更合理,功能也齐全,它是在加工改进铁制衣架的基础上创造的。师生评价。

学生板书:组合法

小组代表用课件介绍并提出思考问题:

大家好,这是多功能刀子,它的作用是既可以剪东西,还可以启罐头,还可以挂钥匙等等。

这是多功能床,既可以休息,还可以学习,储备物品„„它是拐杖凳,更利于老人和残疾人外出。大家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组合法?学生发言,组长总结。

学生板书:仿生创造法

小组代表用播放视频及图片的方式介绍仿生创造法。这是我们组搜集到的有关仿生视频的资料:飞机依据鸟创造的。

另外我们还搜集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雷达依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特点造成。

仿生水母,能使人们能够提前知道将到来的风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请同学们交流其它的仿生创新方法。

学生交流。

教师简介:需要法,创新可以是需要的驱动。如生活中需要光亮

人们发明了蜡烛、电灯等,需要快速通达信息出现电话、手机、广播等为了出行方便生产出自行车......教师小结:创新可以是改良优化;创新可以是巧妙组合;创新可以是仿生创造;创新可以是需要驱动。

教师出示“大显身手”:

(1)教师手里有编了序号1-6的物品,参与游戏的同学随便说两个物品组合。

(2)点号同学分析两种物品是否能组成新物品。(3)其他同学可以对组合后物品进行评价。

3、合作探究:

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品使用起来不方便?小组内探究它们的问题与不足,设计创意方案。

小组讨论,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1)小组为单位,选一些物品运用你掌握的创新小技巧设计一个方案。

(2)可以从物品大小、颜色、形状、制作材料、功能进行改造。(3)完成发明小创意方案,比一比那组设计最新颖,有创意。

4、小组展示创意设计:(1)小组代表介绍创新特色。(介绍一下你们的发明动机、发明技法等方面)。

(2)其余小组评价哪些设计有创意。

四、总结提升:

教师:同学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新并不神秘》教案

石横镇中心小学

杨红燕

第三篇:撩开“发明创造”神秘的面纱

浙江省绍兴市塔山中心校 劳欢娟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2_)18-0057-02一提起发明创造,大家马上会与爱迪生、瓦特等大发明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似乎发明是那些天才们的事,跟自己无缘,这是因为对发明创造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其实,大发明、大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小发明、小创造更不神秘,正如我国教育家刘佛年所说:“什么是创造?我想只要是有一点新意思、新想法、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方法,就可称得上是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些,不要看得太神秘。”创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发明,即制造新事物,产生物质的产品;二是发现,即找出尚未被人们知晓的事物和规律,产生精神产品。小发明、小创造通俗点讲就是指大家对那些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中感到用起来不称心、不顺手、不方便的器物进行改造、设计并制造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顺手、更方便的器物。那么,如何撩开发明创造神秘的面纱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观念——提供发明的土壤1.改变观念。学校每学年都要进行一次大型的“三小”作品赛,其中参赛的作品有85%是小制作,只有15%的作品是小发明、小创造的。为此,笔者在1~6年级中各抽一班进行调查统计,各班总人数均是36人左右。具体调查情况如下:从调查结果可知:多数学生都有发明创造的意识,也想动手试试,而且低年级学生的欲望高于中、高年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谈到发明创造,学生马上联想到科学家、发明家的发明创造事业,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高不可攀、可敬而不可效的神秘感。(2)认为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事,小学生的任务是学好前人总结的基础知识,因此,在遇到麻烦时没有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3)有些家长对发明创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认为只要课本知识学好,对孩子的奇思妙想不给予精神和物质的支持。(4)学生平时没有很强的意识和充足的时间去搞发明创造,往往是到了有活动时才重点抓一下,临时抱佛脚,作品质量不高。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意识上树立发明创造观,使之克服发明创造的神秘感,认识到自己也有开发的创造潜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并不神秘,它是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高级心理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任何人都有创造的潜能,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只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以及自身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得到充分地培养和发挥。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培养、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也可以用传递的历史文化及其现成的模式压抑、禁锢儿童,扼杀儿童的创造才能,因此,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克服对创造的神秘感和自卑感的心理误区,消除发明创造的心理障碍。2.发扬民主。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传达知识的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内在力量。小学生发明创造精神生长的土壤,是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情绪使人浮想联翩,思绪活跃。如在教学“可爱的瓶娃娃”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来做设计师,给瓶娃娃设计发型、衣服,比比谁是最出色的设计师。结果,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小朋友和大朋友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对瓶娃娃进行了一翻盛大的革命:看,穿着和服的日本娃娃;穿着警服的警察叔叔;戴着博士帽的小博士;梳着长辫子的中国古典美女;还有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此时,课堂教学达到了情景交融,师生之间朋友相称,学生们的发明创造精神也在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二、观察——播撒发明的种子瑞士有一位尼龙搭扣的发明者乔治,他是一位很喜欢打猎的工程师,每次打猎归来裤腿和衣物上都粘满了草籽,即使用刷也很难刷干净,非得一个一个把它们摘下来不可。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有一次,当他把刚摘下来的草籽用放大镜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竟大吃一惊,原来在这些小小的草籽上有一个有趣的奥秘:他看到那些草籽上有诸多小钩子,正是这些小钩子牢牢地钩住了他的衣裤。他想,可不可以用许多带小钩子的布带来代替钮扣或拉链呢?经过多次试验和研究,他制造了一条布满尼龙小钩的带子和一条布满密密麻麻尼龙小环的带子,两条带相对一合,小钩恰好钩住小环,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必要时再把它们拉开。乔治依靠深入的观察发明了尼龙搭扣,获得了许多国家的专利。学校有一名二年级的小朋友在上厕所时发现一个幼儿输液时由于上洗手间而导致血倒回,那个小朋友和他的家长对此都很慌张。回家后他反复思考,动脑筋,在爸爸妈妈的配合下发明了“会走的盐水架”,这种盐水架专为小孩、老人挂针时没人陪同而需要上厕所时提供方便所用。这件“会走的盐水架”获得了市二等奖,并在当时的市《小兰花聪明屋》的节目中播出。这位小朋友的行为验证了达尔文说的一句话:“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由此可见,在任何时候只要做个有心人,对任何事物都仔细观察一下,好好想想为什么,就能播撒出许许多多发明的种子。

三、求异——拓宽发明的渠道求异思维是开放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要鼓励标新立异,它是发明家的共同之处,另辟蹊径,不受任何框架、任何模式的约束,能跳出传统观念和习惯定势的禁锢,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发挥其思维的流畅性、交通性、独创性、全面性,多角度求解,在求解中培养创新精神。我们平时看到的分脚趾袜子,可当帽子的伞,方行的自行车,别出心裁、别有韵味的文化衫,冷冻室下方的冰箱„„都是求异思维的结果。“善于狂想天地宽”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学校一个四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电子灭蟑器”。在讲述发明缘由时,学生这样说到:“我发现我家厨房晚上蟑螂很多,它们到处乱爬,还叮咬食物,蟑螂不只是一种别人讨厌的家伙,而且其排泄物中的蛋白还是引起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重要物质,我患的过敏性鼻炎恐怕就是它的缘故,太恶心了,为此我很苦恼。到底有什么办法才能灭杀蟑螂。所以,我设计制作了一种电子灭蟑器,来捕杀可恶的“小强”。家里有一把电蚊拍,用来捕杀蚊子,电蚊拍上的电网分为三层,中间一层电网与外层有高电压,当蚊子接触到电网的正负两极时,就会产生强电流击毙它。我将捉到的蟑螂放到电蚊拍,听到“拍、拍”的声音,到蟑螂脚被烧了,蟑螂一挣扎,脚又被烧了,最后动弹不得,晕死过去,实验证明了电蚊拍也能电死蟑螂,我突发异想,最终用移植和联想构思的方法创新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电子灭蟑器。这种电子灭蟑器的主要创新点是:1.按电蚊拍的尺寸大小,自制木箱子一个,将电蚊拍斜放在木箱子内,前后两面有出入口,上盖为有机玻璃盖,可自由开启,打开时,可诱捕蚊子。2.木箱子上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给可充电池充电,使高压电网、照明灯正常工作,符合节能要求。3.加装光控开关,白天高压电网不工作,晚上天暗时才工作,这样做既省电又安全,而且蟑螂、蚊子都是晚间出来活动觅食,符合生物活动规律。4.饲料盘放置在电网中间,这样能保证饲料的气味传播更均匀,同时蟑螂前往饲料盘中一定会经过电网,以利诱杀。5.一物多用,蟑螂、蚊子、苍蝇等昆虫都能诱捕。

四、想象——展开发明的翅膀发明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犹如给发明创造插上了翅膀。世界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无不借助想象的翅膀,才产生了创造的灵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德福斯特发明发明三级真空管架„„都是以创造性的想象为先导的。如有一年级学生发现刚煮熟的鸡蛋用手拿太烫,用饭勺会滚下,怎么办呢?一天他看到爷爷在发煤炉,其中用一只钳子夹住煤饼,看到此,他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我可以用这种钳子去夹鸡蛋呀!一会儿他就动起手来,用两只凹形的叉子对着合起来,柄上用皮筋捆住,发明了一只可以自由张合的“夹蛋夹”。的确,通过想象和思索,消化各种信息,构成各种假设,一旦时机成熟或某种“触发”,就会发出创造的火花,形成新的形象,并开发出新的技术。

五、实践——催化发明的条件实践主要是指动手操作、实验、创造的成果表达、表现等。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解放学生的眼、手、嘴、脑、时间和空间,重点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重在给学生一种经历过程,培养其实践能力。任何发明创造,无论该构思如何新颖、独特、奇妙,也只是一种设想,只有以实物、模型的形成加以展示,并最终通过实际生活中去检验是否可行,方能体现它的价值。如一个三年级学生,因为家长把拿牛奶的任务交给他,他好几次从六楼跑下来去取牛奶都跑了空趟。对此,他通过动手、动脑、动手实践,做出了一只“神奇的牛奶箱”。这只牛奶箱有两大优点:一是牛奶送到后会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提醒小主人“牛奶到啦!牛奶到啦!”二是一般的牛奶箱都有一把小锁锁着,主人取牛奶时要开锁,比较麻烦,这只牛奶箱可免去开锁的麻烦。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当牛奶放入箱子时,另一端的空瓶会自动跳出箱口。由此可见,实践是发明的条件,只动脑不动手是空想,只动手不动脑是机械,既会动手又会动脑是实践,从中学生学会了发现、更新,这就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有意义的行为——创造性劳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发明创造史。人类的生存、繁衍正是由于不断的新的发明创造才有今天的昌盛。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无数的发明家和革新家,浩如群星的发明创造为全人类谱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任何发明创造都源于生活,来自于实践,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寻找发明创造的课题,我们的梦想都可以成为现实,关键是需要有强烈的发明创造意识。有人说:“当你遇到麻烦之际,正是你取得发明课题之时。”为此,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动脑筋,想点子,就一定能找到创造的种子,开出创造之花,结出创造之果。祖国正处在经济建设浪潮中,更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去建功立业。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更需要从小培养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争取做一名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这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的需要,是迎接新技术革命的需要。(编辑:朱泽玲)

第四篇:综合实践《创新并不神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

六年级《创新并不神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技术创新的有关知识,认识技术的核心是“创造”。

2、通过学习发明家的故事和学习创新发明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创新需要什么条件,怎样才能成为创新人才,并学会一些技术创新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寻找发现问题的灵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技术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潜能。

二、教学重难点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设计出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技术创新和发名家的小故事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发明实物、专利证书等。

四、教学设计

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活动引入,初步感悟——“七嘴八舌“话发明——合作学习,体验生活——走进生活,激发潜能——展示创意,召开发布会——课后践行,内化感悟。具体安排如下: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初步感悟。

1、“脑筋急转弯”活动

师:课前,我们互相熟悉的时候,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我们再来玩一个“脑筋急转弯”好吗?

师:用两根火柴棍,不准把它们折断和弄弯,请摆成一个正方形。生:可以摆在墙角、桌子角┉┉(90度的角都可以)(教师通过幻灯片演示)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棒,同学们都打破了我们的常规思维,而打破常规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

师:人们就是在不断地打破常规的思维中,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那位同学能分享一下对创新的理解?

师: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同学们似乎对创新有一种神秘感,其实呀创新比不神秘,这节课就上我们一起揭开创新的神秘面纱。板书课题:创新并不神秘

(二)“七嘴八舌“话发明

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发名家的小故事,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组内交流,做好发言准备。(在组内交流时把书面语言,转化成人们爱听的小故事)

班级交流:哪个小组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收获? 小组1: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小组2: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诺贝尔发明火药”的故事┉┉ ┉┉

师:通过我们的交流,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收获,谁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1:这些发明家太了不起了。生2:我认为┉┉ ┉┉

小结:听了大家的交流,我感觉好像创造只是那些绝顶聪明的大人物才能做到。其实,不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创造的机遇,只要你抓住了,你就能做到。不信,你看他来了。

(三)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播放视频。(一段老师携创意做客山东电视台的视频,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验,这个做到者就站在你身边)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你想不想也和老师一样,携创意做客山东电视台?

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好的创意。拥有一个好的创意,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怎么才能拥有好的创意呢?

4、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老师的创意。

小组交流:这件创意的是如何产生的?怎么才能做出创意? 集体交流:总结完善创意产生的步骤 板书:“我的创意”步骤

发现问题——设计及方案——实践验证——完善创意 小结:创意的产生需要深入生活,细致观察,善于思考,能找到生活中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创造新成果。如果做到这些,那我们也能创造。

(四)走进生活,激发潜能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把他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4、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件物品,设计出你们小组的创意。

(五)展示创意,召开发布会

1、小组代表汇报展示本组的创意,成员进行补充。

2、学生评价。同学们通过倾听,对展示的创意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对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六)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刚才同学们的展示,都很精彩,但这只是完成了我的创意的第二步设计方案,要想成功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改进,请同学们课下修改。老师期待你们的成功!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篇:发明创造

《发明与创造》论文

论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性和标志之一。培养、开发创造力的重要意义和最终目的在于使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而尽可能挖掘出人类的创造潜力,造福人类。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出类拔萃、思维敏捷、勇于创造的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们首先要注意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我们的观察力是在生活中实现的,在生活中,怎样培养观察力呢?首先,要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再次,要科学的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仔细、深入地观察。最后,要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

而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括整个宇宙。”在生活中,我们要进行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发现的机会,锻炼思维品质。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识别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我们的想象力,首先要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生活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我们的创造性想象。另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如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事例。

直觉和分析的思维能力很重要,当我们发现一个事物时,要有创作的直觉,而创造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有机结合。直觉思维没有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就直接提出结论,它进行的模式是跳跃式的,而分析思维则是指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通过逐步推理得到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方式;它进行的模式是阶梯式的,步骤明确,包含着一系列严密、连续的归纳或演绎过程;在其进行过程中,主体能充分地意识到过程所包含的知识与运算,并能用言语将该过程和得出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

直觉思维有两种形式,即直觉判断和灵感。直觉判断是一种自觉的思维形

式,也可说是逻辑判断的一种超常形式。顿悟或灵感则表现为自觉思维过程的中断,是在主体苦苦思考某个问题而理不出头绪,一时间不知所措,将问题暂放一边时却突然开窍,使问题获得解决的超常思维形式。创造常常是在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密切配合、协同活动下进行的。一方面,是因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直觉思维是在积累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进行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助于人们触类旁通,形成深邃的直觉。直觉思维的运用,与人们对各种实践方法和分析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否已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有关。当人们对分析思维方法的运用已十分娴熟时,遇到问题几乎无需再作有意识的选择,就能随机应变、自然而然地采用适宜的、省去许多中间环节、步骤而迅速地得出结论。另一方面,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创造活动过程中,两种思维必须取长补短。创造就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有机结合、协同活动的结果。

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创新思维对创新形成障碍的,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思维定势。你的思维固守着旧有的框框转牛角尖了,那么你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展现出来。一个人的思维定势是这么产生的呢?一个原因是权威,另一个是从众心理。这些因素使我们的思维定势。其次,要克服思维惯性的障碍,就是习惯性思维,传统性思维。此外,我们还要打破思维封闭的障碍。你站的层次太低了,没有站到很高处,你的思维就封闭了,当然就不能有所创新了。克服思维封闭,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打开思维的空间。创造学中有一条原理,叫做陌生原理。它告诉我们,要学会用陌生的眼光看待事物,哪怕再熟悉的事物也不例外。也就是说,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学会暂时忘掉已知的东西。对事物从根本上重新思考。通过这种根本性的重新思考,来帮助我们抵制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在改革开放中,人们提出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对资本主义再认识等,实际上就是对陌生原理的运用。通过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使我们冲破了长时间支配着头脑的一些传统看法。在包括社会主义本质在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认识。再比如创新思维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叫做逆向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习惯思路反过来,从相反方面进行思考。逆向思维可以帮我们打破思维定势,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这样一些方法,就可以自觉地抵制上述各种因素的干扰,实现思维的创新。

大胆地质疑问难,生疑提问是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或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首先,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其次,每当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大胆地质疑问难,激励人们大胆地质疑问难首先要求氛围宽松和谐、科学严谨,具有怀疑精神、热情洋溢。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人们才能打开头脑的大门,提出一个个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不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李政道博士也曾说过:“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清主动质疑问难的好处,并善于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矛盾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灵活而开阔,少年儿童的好奇心使自己的思维积极如“喷泉”,便会主动地向老师质疑问难。这便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起步。在生活中也一样,好奇心和热烈的质疑会使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如火山一般喷发!

对事物求同存异,创造是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统一,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创造力研究中广为使用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明确提出并予以界定的两种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从多方面、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思维方式。求同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具有三个重要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显然,求异思维的这些特征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它在创造活动中往往使人们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产生大量新奇独特的创造性设想,在创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求同思维在创造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之间有着极密切的关联,创造过程是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整合过程,是两者高度协调的结果,是求异——求同——再求异——再求同循环往复的过程,思维层层深入,副近目标,最终新的思维脱颖而出。所以说,创造力是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高度统一的产物。

对方案推陈出新,当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我们应当尽可能赋予它们的新的性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结果。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他在自然科学中最辉煌的成就。那是在假期里,牛顿常常来到母亲的家中,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像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切物体都受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而不是向太空飘呢?牛顿想象着。终于,他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他认为太阳吸引行星,行星吸引行星,以及吸引地面上一切物体的力都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力,还用微积分证明了开普勒定律中太阳对行星的作用力是吸引力,证明了任何一曲线运动的质点,若是半径指向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点,且绕此点扫过与时间成正比的面积,则此质点必受指向该点的向心力的作用,如果环绕的周期之平方与半径的立方成正比,则向心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牛顿还通过了大量实验,证明了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还有很多,像创新成果专利化等等,但是关键在于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思考习惯。一旦思维固化将很难改变思维方式,而教师在这一方面起到领导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当然,生活中的顿悟也十分重要,我们要注重日常的观察和思考!

发明创造并不神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