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扣子》教后反思
《分扣子》教后反思 后宰门小学 郑霞
《分扣子》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是非常喜欢这样的内容的。在本课中我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根据形状、扣眼数这两个标准对14个扣子进行分类。第二个活动是根据颜色、形状、扣眼数这三个标准对17个扣子进行分类。两个活动结束后还安排了自我评价。首先是分14个扣子,这个活动相对简单,只有两个标准,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展示以及最后课件的演示,学生很快能接受,知道分法虽然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一致的,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
活动二相对复杂些,有三个分类标准和六种不同的分类顺序,学生只要能在动手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就行了,所以在课堂上没有一一呈现六种,只是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明白怎样分就可以了,然后四人小组以及四个大组分工,按不同顺序进行分类,结果一致,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六种分类顺序,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两个活动之后是自我评价,在评价后又两人一起说一说,互相评价,把自我评价的作用落实。最后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分类应用,明白分类来源于生活,结束本课。
在本课教完后,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
用美丽的扣子图案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创设情景,让学生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简单的分类知识,为这节课后面的学习做好辅垫。使学生能从旧知顺利迁移到新知。所以在本节课的新知识第一次分类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正确的方法来分类。
第二是在分扣子后进行小组展示,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同桌互动商量方法和策略,这对学生以后到高年级后进行双向五环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三是让学生进行了自我评价,并在自我评价之后又以对子的形式进行了相互之间的鼓励或者建议,将自我评价的作用落实。
但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是在第一次分扣子时,放手还不够大胆,对学生的分法还有一些束缚。二是在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结果一样时,没有充分利用板书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效果不理想;三是学生自我评价部分,还没有充分落到实处,有点走过场。四是,板书还不够严谨,总结性的语言:结果一样,应该改为最终的结果一样。
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到一些细节的东西,避免出现类似错误。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二篇:《分扣子》教学反思
《分扣子》教学反思
《分扣子》这节课教学结束后,我有很多感想,收获颇多,感触很深,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总结出来,为以后教学积累经验。
1、本节课中我以各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设计了本节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学,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直击主题,开门见山。在开课后,直接出示大图片,让学生直接进入观察发现这一环节,把任务直接交给学生。
3、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课堂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与演示,而是让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激励性评价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始终在老师的赞美和肯定中去学习,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更乐于学,更主动学,更积极的表现自我。
5、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在“走进生活,应用新知”部分,让学生了解分类思想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以学校附近的超市为例,说明运来不同种类的货物后要分类摆放。最后请学生进行小调查,真正走进超市,看一看具体如何分类。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每个人都是一名科学家,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在本节课中,我始终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活动,探究发现,总结经验,灵活运用。并从中引导,和帮助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但由于初次执教综合实践课,经验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本次教学并非很成功,存在着许多不足,对此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以便于在下次综合实践课中能够有良好的改进。
1、小组分工不是很明确。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即是小组活动,亮点也在于此,但是学生对于小组分工起了冲突,个别小组因此没有完成任务。我想,这里我应该给与学生更加明确的任务,小组讨论后由谁来说一说分类的方法,由谁来动手操作,由谁来检查,最后由谁来展示汇报。这样小组活动会更有秩序。
2、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导致第一个活动用时太长,结果最后没有时间进行“自我评价”。一节课的40分钟,分分都很宝贵,需要合理安排每一分钟,让每个环节环环相扣。
这次的教学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应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很多,学无止境!
第三篇:《分扣子》说课稿
《分扣子》说课稿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谢小青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积累分类的经验,逐步提高实践能力。为了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教材设计了“在情境中明确任务”“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在活动最后设计了“自我评价”的栏目,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与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保持一致的。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实践活动《分扣子》旨在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纽扣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交流,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表达。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在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分类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的方法不同,最终分类的结果是一样的。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法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3.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练习游戏化,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掌握分类方法
4.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
淘气不小心把妈妈装纽扣的盒子打翻了,扣子撒了一地,要整理扣子,我们来帮帮他好吗?
1、看一看(出示课件:扣子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的发现?(扣子形状不一样、扣眼数量不一样)
2、想一想
引导学生想一想:你要怎么帮助淘气整理扣子(把同样的放在一起;把纽扣分一分„„)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把纽扣分一分就更清楚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扣子。(板书:分扣子)
(设计意图)课前我用生活中的情境“纽扣撒了一地,需要整理”自然引入分扣子这一活动素材。通过学生观察纽扣的摆放情况,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二、小组合作,亲历分类过程
(一)分扣子活动任务:按不同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
1、议一议:组织学生讨论分类标准。
讨论:你准备怎么分?与同桌交流。
引导全班交流不同的分类标准。(按形状分;按扣眼数量分)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同的分类标准。(板书:形状、扣眼个数)
2、分一分
小组合作要求 :小组同学先选择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合作一起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组内互相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演示学生分类结果
想一想:同样的扣子为什么分的结果是不同的(分类的标准不同)(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分类的时候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
3、继续往下分
(1)每种分法还能继续往下分吗?如果能再分下去,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发现还可以再接着按不同的标准继续分)(2)继续分一分(3)小组汇报。
请小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讲解,一人动手分扣子。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
(4)我把刚刚两组同学的分类结果请到大屏幕上,让大家看的清楚一点
第一组:形状→扣眼的个数
第二组:扣眼的个数→形状
师总结:原来分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一层一层的往下分啊
板书:形状→扣眼的个数 扣眼的个数→形状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想一想、分一分,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的不同。第二次分一分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可以按两个指标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想一想
(1)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按照“形状→扣眼的个数”分类和按照“扣眼的个数→形状”的顺序进行分类,结果一样。
(2)提出问题:想一想,按照不同标准分下面的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出示课件)
讨论:可以按怎样的标准和顺序分类。
① 想一想分类的顺序,小组内两人说一说。
② 用课件出示6种分类顺序
从形状开始分:形状→颜色→扣眼个数
形状→扣眼个数→颜色
从扣眼个数开始分:扣眼个数→形状→颜色
扣眼个数→颜色→形状
从颜色开始分:颜色→扣眼个数→形状
颜色→形状→扣眼个数
(3)根据刚才的经验猜想结果是否一样。
(4)全班分工,按不同分法分一分,看结果和猜想的是否一样。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在6种不同分类顺序下的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三、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
(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回家后,请同学们用你学会的分类方法,动手把自己的书桌整理一下。
五、板书设计
分扣子
形状→扣眼的个数 扣眼的个数→形状
第四篇:分扣子说课稿
分扣子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新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4--65页《“数学好玩”——分扣子》。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积累分类的经验,逐步提高实践能力。为了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教材设计了“在情境中明确任务”“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在活动最后设计了“自我评价”的栏目,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与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保持一致的。
2、学情分析: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实践活动《分扣子》旨在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纽扣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交流,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表达。
3、说教学目标
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元的,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3)、情感目标: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在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分类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的方法不同,最终分类的结果是一样的。
二、说教法
本节课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通过演示“实践”数学,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本着设计实、活、新的理念,采取了情景创设法—引导探究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三、说学法: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3.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练习游戏化,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掌握分类方法
4.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个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吗?老师出一个谜语给你们猜一猜。(课件出示谜面)
兄弟几个人,各走各的门,谁要走错了,出来笑死人。(打一服饰用品)生:是扣子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是扣子。你们知道扣子中间的这个洞眼叫什么吗?它叫扣眼(板书:扣眼)这个扣子给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来了大麻烦。因为他不小心把妈妈整理好的一堆扣子给弄乱了。同学们,你能帮淘气把这些扣子分一分,整理一下吗?
(设计意图)课前我用生活中的情境“扣子撒了一地,需要整理”自然引入分扣子这一活动素材。通过学生观察扣子的摆放情况,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活动一:
分扣子活动任务:按不同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
1、议一议:组织学生讨论分类标准。讨论:你准备怎么分?与同桌交流。
2、分一分:请同学们拿出1号袋,轻轻倒出里面的扣子。同桌两人一组,一起试一试,分一分。想一想:同样的扣子为什么分的结果是不同的(分类的标准不同)(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分类的时候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经历 “从操作到分析”的分类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静下来 “想一想”,“议一议”“ 分一分”,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的不同。并在交流活动中,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合理的自我反思。
活动二:
师:真棒,我们班的同学不仅动作快,而且动脑筋也特别快,帮淘气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现在,老师也遇到难题了,请同学们也帮帮我吧,我该怎样分类呢?按什么来分类?
1、议一议:组织学生讨论分类标准。讨论:你准备怎么分?与同桌交流。
2、请同学们拿出2号袋,轻轻倒出里面的扣子。同桌两人一组,一起试一试,分一分。
(设计意图)2号袋的活动从1号袋的“从操作到分析”改成了“先分析再操作”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给孩子的分类思维一个新的挑战。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分一分,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的不同。
三、自我评价,引发反思
教师:经过两次分扣子活动,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请学生自由说
教师:我们班的同学真会开动脑筋,眼睛也特别亮,不仅帮淘气解决了麻烦,还帮老师解决了麻烦,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你们真聪明!那就给自己今天的学习来一个评价吧。
生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四、加深体验,灵活运用
小朋友,生活中很多事物都需要我们进行分类的。例如:体育室里的体育器材,图书室里的书本。经过分类后他能带给我们美的感觉。请欣赏图片:
五、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下课时,或者回家后,请同学们用你学会的分类方法,动手把自己的书桌整理一下。可以吗?
本节课,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按单一标准、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体验到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处于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板书设计:
分扣子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形状—扣眼数 扣眼数—形状 颜色—扣眼数—形状
(分类的方法不同,最终分类的结果是一样的)
第五篇:分扣子教案
《数学好玩—分扣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分扣子 【教材简析】
实践活动《分扣子》旨在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纽扣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交流,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表达。【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纸质扣子,每组一份。【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
淘气不小心把妈妈装纽扣的盒子打翻了,扣子撒了一地,要整理扣子,我们来帮帮他好吗?
1、看一看(出示课件:扣子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的发现?(扣子形状不一样、扣眼数量不一样)
2、想一想
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么多的纽扣,怎样才能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样的纽扣。(把同样的放在一起;把纽扣分一分„„)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把纽扣分一分就更清楚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扣子。(板书:分扣子)
二、小组合作,亲历分类过程
(一)分扣子活动任务:按不同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
1、议一议:组织学生讨论分类标准。
讨论:你准备怎么分?与同桌交流。
引导全班交流不同的分类标准。(按形状分;按扣眼数量分)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同的分类标准。(板书:形状、扣眼个数)
2、分一分
小组合作要求 :小组同学先选择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合作一起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组内互相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汇报结果:观察分的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1)每种分法还能继续往下分吗?如果能再分下去,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发现还可以再接着按不同的标准继续分)(2)继续分一分(3)小组汇报。
请小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讲解,一人动手分扣子。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
板书:形状→扣眼的个数 扣眼的个数→形状
3、想一想
(1)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按照“形状→扣眼的个数”分类和按照“扣眼的个数→形状”的顺序进行分类,结果一样。
(2)提出问题:想一想,按照不同标准分下面的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出示课件)
讨论:可以按怎样的标准和顺序分类。
① 想一想分类的顺序,小组内两人说一说。
② 用课件出示6种分类顺序
从形状开始分:形状→颜色→扣眼个数
形状→扣眼个数→颜色
从扣眼个数开始分:扣眼个数→形状→颜色
扣眼个数→颜色→形状
从颜色开始分:颜色→扣眼个数→形状
颜色→形状→扣眼个数
(3)根据刚才的经验猜想结果是否一样。
(4)全班分工,按不同分法分一分,看结果和猜想的是否一样。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在6种不同分类顺序下的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三、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回家后,请同学们用你学会的分类方法,动手把自己的书桌整理一下。
板书设计:
分扣子 形状→扣眼的个数 扣眼的个数→形状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的《分扣子》这一课,教材出现了第一个问题:一个按扣眼分、一个按形状分。第二个问题:继续分。于是我设计为:先分别按扣眼和形状分了后,就按流程:你能继续分吗?然后接着这两类分别往下分,然后观察结论:按不同的标准,分的结果是一样。而且因为都成了一样的,也就说明不能继续分了。
教材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来自孩子们的直观的已有的经验,不可能全班都说“按扣眼”来分。于是这个环节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去理解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进行分类。那么是一直往下分了,再进行第二标准的分类呢?还是先按两种分类标准分为两类,然后再分别往下分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引导孩子有序地解决问题。当不能再继续往下分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再分?因为找不到相同的特点了,我们的理解是没有了共性。
最后拓展难度,继续分类学习。给三种标准的扣子:颜色、形状、扣眼。让学生分组合作分类。只要能分出来,会交流自己的方案,让大家分享,就成功了。让学生再次感受:
1、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2、不管按什么标准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整节课我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相互交流的活动中学会知识,发现不论哪种分类的标准,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就会得到相同的结果。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体验出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