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教师法试题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24-86487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8 13:17: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师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年 月 日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次会议通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令第 号公布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 工作的教师。

第三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 和,改善教师的,保障,提高。全社会都应当 教师。

第五条 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 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第六条。

第二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九条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

(二);

(三);

(四)。

第三章 资格和任用

第十条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第十一条 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

(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及其以上学历;

(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及其以上学历;;

(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或者其他 及其以上学历;

(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文化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或者 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 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或者 学历;

(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分别具备、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 规定。

第十二条 本法实施前已经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未具备本法规定学历的,由 规定教师资格过渡办法。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 认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教师资格由 组织有关 认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

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要求有关部门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认定。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 期。

第十四条 受到 或者 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资格。

第十五条 各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国家鼓励 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第十六条 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具体办法由 规定。

第十七条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 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 的原则,由 和 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和。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 规定。

第四章 培养和培训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 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各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 的任务。

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 的任务。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

第二十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 提供方便,给予协助。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教师。

第五章 考 核

第二十二条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进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

第二十三条 考核应当、、,充分听取、以及

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教师考核结果是、、的依据。

第六章 待 遇

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或者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 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六条 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 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 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

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出售实行优先、优惠。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 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条 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 ;定期对教师进行 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

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第三十条 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 或者 待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 的中小学退休教师教的

比例。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逐步做到在 上与 的教师同工同酬,具体办法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第三十二条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 自行 并予以。

第七章 奖 励

第三十三条 教师在、、、、、、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

第三十四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 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 ;造成损害的,责令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依法提出、、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

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 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二);

(三)。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 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 育的经费,严重妨碍 工作,拖欠,损害 的,由上级机关责令 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 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日内,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 或者 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各级各类学校,是指实施、、、、以及、的学校。

(二)其他教育机构,是指 以及、等。

(三)中小学教师,是指、、、、以及 的教师。

第四十一条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育教学辅助人员,其他类型的学校的教师和教育教学辅助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 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军队所属院 校的教师和教育教学辅助人员,由 依照本法制定有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 外籍教师的聘任办法由 规定。

第四十三条 本法自 起施行。

第二篇:教师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C)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A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1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B)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A)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 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C)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C)

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A)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填空题

1.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__强制__性、免费性、__普遍__性。

2.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__二__个高峰期。3.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__认知__的;二是_情感___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4.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根本特点__;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__质量标准__。

5.教学是学校的_中心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基本途径。6.理想信念

是道德之本,___教育观念__是师德之魂。

7.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主要是由教师体罚、_变相体罚__和不作为侵权行为造成的。8._平等、民主、合作 _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9.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_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

10.课程综合性是新课程特点之一,其综合性表现为__加强学科综合_设置综合课程、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1.教学大纲相对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12.新课程标准从内容上看,关注学生的__学习兴趣与经验;终身学习必备___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3.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是_校本_课程。

14.一般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_科学世界_,远离生活世界和儿童世界。

1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_素材性资源_和_条件性资源_两大类。16.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_普通职业_型转化成_专业职业_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三、概念辨析和观点简答

17、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l)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

(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

(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18、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l)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19、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20、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答:(l)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1、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l)在评价功能方面,要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2)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3)在评价主体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在评价方法方面,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22、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和挑战?

答:我国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和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1)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2)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3)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4)教师专业发展还应体现为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四、分析应用题

23、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202_年5月20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答:(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

24、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际,谈谈从“知识本位”教学设计向“育人为本”教学设计转变的基本要领。

答:(1)从目标设?与执行的角度,要实现从“知识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

(2)从内容选择与转化的角度,要实现从“封闭、单

一、确定性内容”向同时兼有“开放、多元、不确定性内容”转变;

(3)教师要变单向学生传授固定知识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转变,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展,要不断增加创造性的教学设计;(4)设计过程中要由过去过份关注教师的教向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体验等转变;

(5)教学过程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结论、结果向同时关注过程、方法、态度等转变;(6)教学评价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向同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等转变。

25、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请你谈谈对这个教师成长公式的理解和体会。

答: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和有局限的。

在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l)反思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2)反思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3)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 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6.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8.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1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1.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1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3.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14.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1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2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2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CD(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C)不必要收费的(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2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A)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B)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C)根据教育法规收费的.(D)组织教师会餐收费的.26.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BC(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D)推荐学生买课外辅导书的.2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2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

简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

(是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

(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第三篇: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A.学费 B.杂费 &nb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

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b]新义务教育法考试试卷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 3 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8.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1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1.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1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3.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14.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 4 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1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2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2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CD(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C)不必要收费的(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2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5(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A)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B)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C)根据教育法规收费的.(D)组织教师会餐收费的.26.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BC(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D)推荐学生买课外辅导书的.2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2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

简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6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教师法考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在当代政治和法律生活中,()是两种社会规范、两种社会调整手段。3.当代中国法的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和协定等。4.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为()国家结构形式。5.刑法是规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权利是以()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8.教师职务是根据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

9.教师聘任制度是按照一定原则,采取学校和教师之间签订具有明确()的聘任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形成工作契约关系的教师任用制度。10.学校依法治校是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1.《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2.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除()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13.《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4.《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15.《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二)()。

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六条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17.《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九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和学历教育。

18.《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十八条规定,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包括:课本、教学参考书、()、音像教材、教学软件等。

19.《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杂费标准的审批权限在()。20.《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应当根据法定的条件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分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本办法规定的简易程序、()。

21.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2.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3.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4.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5.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26.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27.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

28.在我国,各级师范院校学生享受专业()。

29.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0.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末成年人。

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学生。32.国家建立()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

3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3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3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

36.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

3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进行()的制度。38.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39.中小学校长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取获“任职资格(),”持证上岗。40.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依法确定。

41.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42.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依法享有()。43.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单位,应当具有()资格。

44.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4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执行。46.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47.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的申诉,由其所在区域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受理。

48.《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49.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0.刑法是规范有关()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法是规定人们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是靠人们自觉遵守来予以保障的规范。()

2.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一般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有时以“有利追溯”补充“不溯及既往”的原则。()3.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针对广泛、不特定的对象设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4.不当得利是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不应获得的利益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

5.在我国,公民包括全体人民和那些被剥夺了政治权力的人都是享有权利的主体。9()

6.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权利。()7.学校要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8.校长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国境内定居。()

9.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管理和课程标准来实现的。()10.学籍是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办理注册手续后取得的学生身份。()11.从学校管理上要求,学校应由一名校长全面负责德育工作。()

12.聘用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学校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解聘教师,教师无正当理由也不得随意辞聘,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3.学生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随其注册入学而产生,并随其停止学籍而终止。()14.在完成规定学业以后,受教育者有权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15.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应按公平原则界定。()

16.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17.教师行政申诉制度是法定的、专门性的和司法性的申诉制度。()

18.信访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19.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可以检举、揭发、控告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送给被检举、揭发、控告的人员和单位。()

20.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

21.《中小学财务制度》规定,中小学财务应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

22.《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只能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3.《教育法》规定,经县级政府批准,乡级政府根据自愿、量力原则,可以在本行政区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24.《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家及企业、10 事业单位举办的学校、初级中学(含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初级职业中学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

25.《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如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未成年人的信件。()26.《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小学不超过六小时。()

27.《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除收取杂费、借读费之外,未经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28.《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规定,教育督导分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由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督导机构的决定组织实施。()

29.《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五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30.《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线为主的管理体制。()

31.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32.在我国,允许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33.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3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都应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35.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36.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37.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无须使用期。()

3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39.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一律不公开审理。()40.所有学校都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教师。()41.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42.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即可。()

43.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44.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宣告缓刑的未成年人、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和其他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可以区别对待。()45.非经审定的教科书,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不得使用。()46.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不得相互通用。()

4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48.社会力量可以举办宗教学校。()

49.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取得法人资格,独立承担办学责任。()

50.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C)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A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1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B)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A)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 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C)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C)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A)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填空题

1.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__强制__性、免费性、__普遍__性。2.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__二__个高峰期。

3.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__认知__的;二是_情感___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4.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根本特点__;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__质量标准__。

5.教学是学校的_中心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基本途径。

6.理想信念 是道德之本,___教育观念__是师德之魂。

7.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主要是由教师体罚、_变相体罚__和不作为侵权行为造成的。

8._平等、民主、合作 _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9.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学习的_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_。

10.课程综合性是新课程特点之一,其综合性表现为__加强学科综合_设置综合课程、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1.教学大纲相对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12.新课程标准从内容上看,关注学生的__学习兴趣与经验;终身学习必备___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3.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是_校本_课程。

14.一般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_科学世界_,远离生活世界和儿童世界。1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_素材性资源_和_条件性资源_两大类。16.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_普通职业_型转化成_专业职业_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三、概念辨析和观点简答

17、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l)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

(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18、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l)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19、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0、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答:(l)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1、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l)在评价功能方面,要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

(2)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3)在评价主体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在评价方法方面,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22、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和挑战?

答:我国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和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1)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2)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3)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4)教师专业发展还应体现为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四、分析应用题

23、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 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202_年5月20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答:(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

(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

24、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际,谈谈从“知识本位”教学设计向“育人为本”教学设计转变的基本要领。

答:(1)从目标设?与执行的角度,要实现从“知识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

(2)从内容选择与转化的角度,要实现从“封闭、单

一、确定性内容”向同时兼有“开放、多元、不确定性内容”转变;

(3)教师要变单向学生传授固定知识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转变,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展,要不断增加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4)设计过程中要由过去过份关注教师的教向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体验等转变;

(5)教学过程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结论、结果向同时关注过程、方法、态度等转变;

(6)教学评价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向同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等转变。

25、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请你谈谈对这个教师成长公式的理解和体会。

答: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和有局限的。

在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功能:(l)反思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2)反思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3)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B)。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CD)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

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_____B_______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2.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_____B___。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_____D___地位。

A、政治 B、经济

C、法律 D、社会

4.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_____B___,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A、学校行政部门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C、学校工会 D、学校党组织

5.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___C__。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资格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______B__考试。

A、国家学历水平B、国家教师资格

C、普通话水平D、计算机等级

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____A____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

8.教师的___A_____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B、工作成绩

C、学历水平D、业务水平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____C____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近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10.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___C_____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举办者自行 D、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1.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____C____。

A、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承担民事责任

C、追究刑事责任 D、给予行政处分

12.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 C 内,作出处理。

A、三个月 B、4 5日 C、30日 D、15日

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____D__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A、革命老区 B、贫困地区

C、中西部地区 D、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____B___

A、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B、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团体中充分发表意见

15.为了___A____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16.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___B_____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A、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B、全体学生

C、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D、残障学生

1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 D 的使命。

A、公民素质 B、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C、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素质

18.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____A____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修养。

A、定期 B、不定期 C、每两年 D、每年

19.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___B_____

A、责令其立即改正 B、责令其限期改正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____A____起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9月10日

C、1993年11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二、是非题(在括号内用“√”或“×”表示,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

2.《教师法》也适用于在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14.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由学校和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5.教师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学校各部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16.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

17.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18.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非师范学校不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20.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供方便,给予资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5 B B D B C 6-10 B A A C C 11-15 C C D B A 6-20 B D A B A

二、是非题(在括号内用“√”或“×”表示,20题,每题2分,共40分)1-5 ×√√×√ 6-10 √×××√ 11-15××√×× 16-20√√√××

第五篇: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A.学费 B.杂费 &nb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

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 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b]新义务教育法考试试卷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8.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1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1.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1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3.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14.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1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2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2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CD(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C)不必要收费的(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2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 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A)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B)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C)根据教育法规收费的.(D)组织教师会餐收费的.26.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BC(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D)推荐学生买课外辅导书的.2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2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

简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教师法考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在当代政治和法律生活中,()是两种社会规范、两种社会调整手段。3.当代中国法的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和协定等。

4.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为()国家结构形式。5.刑法是规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权利是以()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8.教师职务是根据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

9.教师聘任制度是按照一定原则,采取学校和教师之间签订具有明确()的聘任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形成工作契约关系的教师任用制度。10.学校依法治校是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1.《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2.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除()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13.《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14.《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15.《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二)()。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六条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三级课程管理。17.《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九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和学历教育。18.《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十八条规定,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包括:课本、教学参考书、()、音像教材、教学软件等。19.《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杂费标准的审批权限在()。20.《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应当根据法定的条件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分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本办法规定的简易程序、()。

21.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2.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3.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4.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5.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26.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27.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

28.在我国,各级师范院校学生享受专业()。

29.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0.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末成年人。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学生。32.国家建立()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

3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3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3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

36.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

3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进行()的制度。38.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39.中小学校长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取获“任职资格(),”持证上岗。

40.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依法确定。

41.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42.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依法享有()。

43.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单位,应当具有()资格。

44.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4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执行。46.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47.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的申诉,由其所在区域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受理。48.《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49.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0.刑法是规范有关()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法是规定人们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是靠人们自觉遵守来予以保障的规范。()

2.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一般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有时以“有利追溯”补充“不溯及既往”的原则。()3.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针对广泛、不特定的对象设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 规范的活动。()

4.不当得利是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不应获得的利益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

5.在我国,公民包括全体人民和那些被剥夺了政治权力的人都是享有权利的主体。()

6.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权利。()7.学校要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8.校长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国境内定居。()

9.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管理和课程标准来实现的。()10.学籍是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办理注册手续后取得的学生身份。()11.从学校管理上要求,学校应由一名校长全面负责德育工作。()

12.聘用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学校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解聘教师,教师无正当理由也不得随意辞聘,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3.学生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随其注册入学而产生,并随其停止学籍而终止。()14.在完成规定学业以后,受教育者有权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15.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应按公平原则界定。()

16.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17.教师行政申诉制度是法定的、专门性的和司法性的申诉制度。()

18.信访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19.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可以检举、揭发、控告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送给被检举、揭发、控告的人员和单位。()

20.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21.《中小学财务制度》规定,中小学财务应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22.《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实施教育行政处罚,只能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23.《教育法》规定,经县级政府批准,乡级政府根据自愿、量力原则,可以在本行政区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24.《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家及企业、事业单位举办的学校、初级中学(含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初级职业中学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25.《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如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未成年人的信件。()26.《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小学不超过六小时。()27.《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除收取杂费、借读费之外,未经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28.《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规定,教育督导分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检查,由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督导机构的决定组织实施。()29.《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五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0.《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线为主的管理体制。()

31.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32.在我国,允许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33.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3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都应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35.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36.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37.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无须使用期。()

3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39.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一律不公开审理。()40.所有学校都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教师。()41.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42.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即可。()

43.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44.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宣告缓刑的未成年人、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和其他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可以区别对待。()45.非经审定的教科书,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不得使用。()46.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不得相互通用。()

4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48.社会力量可以举办宗教学校。()

49.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取得法人资格,独立承担办学责任。()

50.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最新教育 《教师法》试题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 10 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

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 14 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8.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15 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1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1.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1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3.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法》试题zhuangzai 1. 我国历史上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是()

A《教育法》 B《高等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答案C 注释:《教师法》是我国历史上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是()A 教学辅助人员 B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C 在民办学校从教的教师 D 教育职员 答案C 注释:C属于教师。

3. 法律意义上的教师必须()

A 具备教师资格 B 和其他教育机构建立了聘任关系 C 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 D 以上都是

答案D 注释:具备教师资格并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建立了聘任关系,并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是法律意义上的教师。

4.()是确定教师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A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B 具备教师资格 C 具备相应学科知识 D 在教育机构任职

答案A 注释: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确定教师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

5. 教师为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基本权利为()A 教育教学权 B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C 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D 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答案A 注释: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基本权利。

6.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权利是()A 参与民主管理权 B 教育教学权

C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D 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答案C 注释: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权利。

7.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是()A 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B 参与民主管理权 C 教育教学权 D 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答案D 注释: 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

8.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 参与民主管理权 B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C 教育教学权 D 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答案D 注释: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是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

9.我国《教师法》对教师义务原则规定为()

A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B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C “尽职尽责,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D “遵守宪法,关心爱护学生” 答案A 注释: 我国《教师法》对教师义务原则规定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10.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

A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 B 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C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D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答案D 注释: ABC只属于义务

11.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是()A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B 提高教师待遇 C 保证教师权利 D 加快教育设施建设

答案B 注释:提高教师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

12.教师工资待遇应以()为参照。A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 B 公务员工资 C 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 D 特殊行业工资

答案B 注释: 教师工资待遇应以公务员工资为参照。

13.下列不属于发放教师教龄津贴的执行范围的是()A 职业中学教师 B 技工学校教师 C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D 大学教师

答案D 注释:发放教师教龄津贴的执行范围的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师。

14.关于教师的医疗待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教师的医疗应当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 B 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修养

C 医疗机构应当对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D 以上都对

答案D 注释:《教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15.关于教师的养老保险待遇,正确的是()

A 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C A 和 B D 对教龄满30年的教师退休金按80%比例发放

答案C 注释: 《教师法》第三十条规定:“教师退休或者辞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16.中国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A 合格的中国公民并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 B 学历条件 C 教育教学能力要求 D 以上都对

答案D 注释: 中国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合格的中国公民;思想道德要求;学历条件;教育教学能力要求。

17.中小学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为()A 国务院 B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

C 上一级委托的学校 D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 D 注释: 中小学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8.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为()

A 申请 B 初审和专家审查

C 认定并颁发证书以及教师资格法定凭证 D 以上都对

答案D 注释: 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申请;初审;专家审查;认定并颁发证书;教师资格法定凭证。

19.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是指()A 教师资格证书 B 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C 教师资格认定书和教师资格认定表 D 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从业证书 答案 C 注释: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之四教师资格法定凭证是指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20.转变教师任用机制的关键是()A 教师资格制度 B 教师聘任制度 C 教师职务制度 D 教师义务的履行

答案B 注释:转变教师任用机制的关键是教师聘任制度

21.教师聘任合同的期限最长为()A 三十年 B 三十五年

C 不超过应聘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年限 D 四十年

答案C 注释: 教师聘任合同的期限最长为不超过应聘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年限。

22.教师法律关系是指()

A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B 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C 以教师为主体构成的法律关系 D 教育法律关系 答案D 注释:ABC均为教师法律关系的表现。

23.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体是()A 学生与教师 B 学校与教师

C 教育机构与教师 D 全社会与教师

答案A 注释: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体是学生与教师。

24.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首先是()的关系。A 管理与被管理 B 教育与被教育 C 保护与被保护 D 相互尊重

答案B 注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首先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25.明确规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原则的法 律规范是()A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与教育法》 B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 《预防未成年犯罪与教育法》 D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法》

答案B 注释: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原则

26.教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职责包括()

A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进行预防犯罪教育 B 对中小学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C 不得歧视犯罪的未成年人 D 以上选项都对

答案D 注释: 教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职责:结合学校教育教学进行预防犯罪教育;对中小学学生开展课堂教育以外的其他形式的预防犯罪教育;对中小学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治;对中小学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不得歧视犯罪的未成年人。

27.目前我国教师任用的两种形式是()

A 教育行政部门分配教师和学校自主聘任教师 B 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分配教师

C 学校自主聘任教师和社会公开招聘教师 D 教师聘任和双向选择

答案A 注释:目前我国教师任用的两种形式是教育行政部门分配教师和学校自主聘任教师。

1. 只具备教师资格或曾经被聘为教师而目前不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教师。()

正确。

注释:只具备教师资格或曾经被聘为教师而目前不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应具有连续性。

2. 临时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讲授一些课程或担任少量不固定教学任务的其他人员可被认为是教师。()

错误。

注释:不能被认为是教师,详见《教师法》第三条关于教师的身份。

3. 教育职员主要指实验、工程、图书等与教学教育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教学辅助人员和会计、卫生、翻译等其他技术人员。()

错误。

注释:教育职员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4. 教师的权利包括一般权利和专属权利两个方面。()正确。

注释:教师的权利包括一般权利和专属权利两个方面。

5. 其他教育工作者不可以参照《教师法》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待遇。()错误。

注释:《教师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其他教育工作者可以参照《教师法》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待遇。

6. 不得体罚学生为教师的积极义务。()错误。

注释:消极义务是不能作出某种行为的义务,不得体罚学生属于消极义务。

7. 教师的绝对义务是指对一般人承担的义务。()正确。

注释:教师的绝对义务是指对一般人承担的义务。

8. 教师与学生签定的聘任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为绝对义务。()错误。

注释:应为相对义务,即对特定人承担的义务。

9. 教师待遇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教育的地位和水平的高低。()

正确。

注释:教师待遇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教育的地位和水平的高低。

10.《教师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具有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应当予以补贴。()

错误

注释:应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11.对教师来说住房不仅是生活资料而且也是生产资料。()正确。

注释:对教师来说住房不仅是生活资料而且也是生产资料,这是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

12.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只可以在本级而不能在其以上等级或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错误

注释:《教师资格条例》第5条规定,可以在其以下等级学校或教育机构任教。

13.教师职务与工资待遇挂钩,并有数额限制,不同于一次获得后终身拥有的学位、学历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正确。

注释:教师职务与工资待遇挂钩,并有数额限制,不同于一次获得后终身拥有的学位、学历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14.教师聘任合同的续订,应当在原合同期满后三个月内进行。()错误。

注释:应为六个月。

15.新的教师任用制度包括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职务制度三项。()

正确。

注释:新的教师任用制度包括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职务制度三项。

16.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正确。

注释: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17.教师与学生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总和,也是学校存在的基础。()

错误。

注释:应为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18.教师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学生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举报。()

正确。

注释:教师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学生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举报,这是教师的义务。

19.侮辱教师属于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正确。

注释:侮辱教师属于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20.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错误。

注释: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师德、教师法、教育法、教师必读考试题

师德、教师法、教育法、教师必读考试题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

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CD)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四、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 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第三条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第四条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第五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六条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第七条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第八条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十条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第十一条 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第十二条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第十三条 国家对发展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第十四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第十五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第十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第二章 教育基本制度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第十八条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 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十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第三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第二十五条 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第二十六条 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第二十七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第二十八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九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六)依法接受监督。第三十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所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第三十一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四章 教师和 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三十二条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第三十三条 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第三十四条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十五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第五章 受教育者 第三十六条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度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三十七条 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第三十八条 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第三十九条 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第四十条 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第四十一条 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第四十二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四十四条 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第六章 教育与社会 第四十五条 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四十六条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同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适当形式,支持学校的建设,参与学校管理。第四十七条 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第四十八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第四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第五十条 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广播、电视台(站)

应当开设教育节目,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第五十一条 国家、社会建立和发展对未成年人进行校外教育的设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相互配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工作。第五十二条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社会文化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第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第五十三条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第五十四条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第五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第五十六条 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五十七条 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可以决定开征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专款专用。农村乡统筹中的教育附加,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收取,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代为管理或者由乡人民政府管理,用于本乡范围内乡、村两级教育事业。农村教育费附加在乡统筹中所占具体比例和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十人民政府规定。第五十八条 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第五十九条 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自愿、量力的原则,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第六十条 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第六十一条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捐赠,必须用于教育,不得挪用、克扣。第六十二条 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六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读其他教育机构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第六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必须把学校的基本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第六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教科书及教学用图书资料的出版发行,对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和供应,对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的进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第六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第八章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六十七条 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第六十八条 中国境内公民出国留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任教,32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六十九条 中国境外个人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办理有关手续后,可以进入中国境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者任教,其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第七十条 中国对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的承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十二条 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七十三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十四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七十五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七十六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员,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七十七条 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十八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七十九条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颁发证书的资格。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十章 附 则 第八十二条 军事学校教育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的原则规定。宗教学校教育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第八十三条 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八十四条 本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教师法试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