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墨子:黑色的光亮》讲读教案范文大全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24-917356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0 01:18: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墨子:黑色的光亮》讲读教案

《墨子:黑色的光亮》讲读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服刑人员通过本文对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子的生平与事迹,与其所创流派墨家的思想与理念的学习,感受古代圣贤的独特人格魅力,领悟墨家流派“兼爱非攻”的崇高理想与伟大情怀。让服刑人员既能从中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同时达到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目的。教学重点:

1、讲述墨子墨家事迹,了解墨家组织、行事准则与思想。

2、儒墨思想差异比较 教学内容:

一、第一部分以诸子百家中另外两子:法家韩非子与道家庄子引出主角墨子,略过不讲。

二、第二部分部分讲对墨子生平姓名考证,与主题思想无关,略讲。

三、第三部分讲墨子止楚攻宋事迹,以此为例讲述墨子的睿智与坚韧,墨家“死不旋踵”的精神与“兼爱非攻”的社会理想。(穿插讲成语“墨守成规”的含义与由来)

四、第四部分讲墨家组织与原则,引申讲墨家两大分工(墨辩与墨侠)的贡献:墨家的科学思辨精神与墨家的侠义精神(穿插讲“黑社会”由来、演变及理念差异)

五、第五、六、七讲当时两大显学儒家与墨家的思想比较 首先,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区别。其次,“罕言利”与“交相利”的对立。第三,“天命”论与“非命”的对立。第四、不重鬼神与“明鬼”的对立。第五,“厚葬”与“节葬”的对立 第六,重乐与“非乐”的对立。

六、第七部分讲墨家思想的精粹与其超前性:

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历史没有选择它来治国,但是时间证明了它的超前性。如:它的节约意识、它的非命思想、它所宣扬非攻、兼爱思想,它的尚贤主张,它具有的民本意识等等,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第二篇:《黄继光》教案讲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的实质还是怎样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课。依据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黄继光》这篇课文的特点及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对这篇课文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现有的认识水平,其教学结构和方法可做如下设计。

一、通过具体地区别“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意思,了解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情况下。

二、按课后第一思考题中4个小题的提示自读课文,训练分段。

第一步:在教师辅导下完成第1个小题,知道这个小题的内容应包括第1自然段。第2、3、4个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步:再读课文,逐个问题理解是讲什么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第三步:用“任务——困难——克服——完成”来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明确课文是按照这次战斗经过的顺序记叙的。

第四步:由学生独立分段,并讲出分段的思路,懂得是受课后思考题的启发,进而小结,给这篇课文分段的方法:是按照课后思考题的提示来分段的。

第五步:教师指出,四年级的许多课文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顺利地分段。

(这五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两次读课文,对课文讲的什么内容初步理解,并理清顺序,自己悟出分段的方法,掌握规律。这是一个分段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段的一种方法。)

三、回答课后思考题,学习给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懂得给写人物为主的文章概括段意,要围绕中心人物的活动,要扣住题目。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如第一段,要把“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了黎明之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的命令”改为“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了……的任务。”第三段包括4、5、6自然段,概括段意时,要把3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少一点都不完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练习说话的时间,要教给学生说;二是在归纳完各段段意后,让学生自己悟出这课段意的特点——扣住题目,围绕黄继光的活动。

学生在练习归纳段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写人这一类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同时练习了说话。

四、根据课前的调查,顺着学生的思路和现有的认识水平,提出“黄继光怎样不怕牺牲”这个主要问题,理解重点段——第3段。

先引读第4自然段,使学生懂得由于战斗环境的变化,黄继光由匍匐——爬去——挪动,说明黄继光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完成任务的困难越来越大。

再联系第1、2段的内容,理解黄继光为什么要更加顽强地向火力点靠近,而不停止前进?

接着启发学生身临战斗的前沿阵地,如果看到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反复体会和朗读第5自然段。

重点理解黄继光最后的壮举。结合插图,教师演示“张开双臂”,体会“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一句的意思。想想他为什么要“张开双臂”——身负重伤,必须用尽全力扑得远一些;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没有一件武器,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必须扫清战友冲上高地的障碍;这个时候,他为什么明知要牺牲自己,还偏要这样做——他感到……望着他,就是说他心里想着向指导员做的保证,他想着被压在半山坡的战友,他想着祖国人民的重任,他想着朝鲜人民的期望。

最后教师指出“不怕牺牲”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才是英雄的本质,是说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壮举。

(让学生由一个一个描写黄继光行为的词语中看到黄继光的伟大形象,由黄继光的心理活动中去体会黄继光伟大的革命精神,懂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含义。)

五、教师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和引伸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理解。

六、一个学生朗读第3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使黄继光堵枪口的英雄形象更清晰地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这个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解决以下3个问题:

1.怎样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体现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过程。

3.怎样突出中年级段的训练,课堂上要展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看到由不会到会的效果。

第三篇:《黑色食品》大班教案

《黑色食品》大班教案

《黑色食品》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黑色食品养分丰富,培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培育幼儿的奇怪心和喜爱探究新事物的制造性情感特征。

3、形成幼儿喜爱接受新事物、喜爱多样性的高敏捷性人格特征。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养分。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预备

黑木耳、黑米、黑豆、紫菜、海带、黑芝麻、黑枣及其他食品,并布置一个食品展。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看,挂图内容如下:

华华在家吃早餐,妈妈拿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芝麻糊和鸡蛋,华华看了看芝麻糊,皱了皱眉头说:“我不吃这黑糊糊的东西,我要吃鸡蛋。“

2、老师问:“小伴侣,华华不喜爱吃芝麻糊,你们喜爱吃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探究黑色食品的养分价值,知道芝麻糊属于黑色食品。

3、分组争论:吃过哪些黑色食物?这些黑色食物可以制成什么点心和菜肴?

4、让幼儿参观食品展,并分别把属于黑色类的食品选择出来。

5、引导幼儿相互探讨“我的黑色食品“,谈谈自己篮子中黑色食品的名称,看谁说得又对又多。

6、嬉戏:学做小厨师。发挥幼儿的独创性,鼓舞幼儿把黑色食品配成菜肴。

7、评比搭配得养分丰富的菜肴。

各领域渗透

美术:学习制造性地画黑色食品及食品搭配。

.:参观农贸市场。

生活中渗透:鼓舞幼儿不挑食、不偏食,黑色食品及其他食品都要吃。

环境中渗透:在活动室内外粘贴各类黑色食品的图片。

家庭中渗透:要求家长多带幼儿到超市熟悉各类黑色食品,在家中多煮黑米粥、紫菜蛋花汤、黑芝麻糊等养分丰富的黑色食品给孩子品尝。

《黑色食品》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品尝黑色食品,体验黑色食品的好味道,逐步喜爱吃黑色食品。

2、初步熟悉一些黑色食品,并知道这些黑色食品含有丰富的养分。

3、关心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肯定的关心。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工具材料:

各种各样的黑色食品,录像片段。

活动设计:

一、嬉戏:瞎子品食

请幼儿闭上眼睛,品尝各种黑色食品,了解它们的好味道,排解对黑色食品的排斥心理。

二、了解黑色食品

1、熟悉几种常见的黑色食品

2、观看录像片段,了解黑色食品的养分价值及功用。

三、争论

1、吃黑色食品有什么好处?

2、你喜爱吃黑色食品吗?为什么?

活动延长:

娃娃家的娃娃生病了,头发有几根花白了,头疼的哇哇哭了,怎么办?

《黑色食品》大班教案3

教学目标:

1、熟悉黑色食品的种类,了解其丰富的养分价值。

2、乐于与同伴共享生活阅历。

教学预备:

1、每个幼儿带来一种自己认为有养分的食品。

2、老师带来几种黑色食品。

3、《科学》下p.1。

教学过程:

一、了解原有阅历。

1、问幼儿:哪些食品有养分?为什么?

2、鼓舞说得正确的幼儿,并订正幼儿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二、黑色食品有养分。

1、出示几种黑色食品,让幼儿熟悉。

2、提问:你熟悉的黑色食品还有哪些?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3、老师介绍黑色食品的养分。

4、请幼儿品尝一些黑色食品,进一步了解它的味道、口感。

5、请幼儿将带来的食品按颜色进行分类。

三、观看画册《黑色食品》

1、看图说说图中都有什么黑色食品,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养分。

2、让幼儿知道吃什么食品搭配对人体有好处?

3、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食品,让身体得到均衡养分。

《黑色食品》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黑色食品的名称。

2、了解黑色食品的养分价值。

3、平常爱吃黑色食品。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养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预备:

1、小猴手偶一个、台布一张。

2、各类黑色食品若干。

3、图片两张:粗颈项小伴侣、头晕摔倒的小伴侣。

4、医生的录音两段(内容在活动过程中)。

5、黑色炒菜若干、擦嘴布人手一块(或餐巾纸若干)。

6、活动组织的音乐、参观的轻音乐。

7、嬉戏区里预备一些黑色食品。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猴开店引出课题,导入活动。

T:陈老师知道大(2)班的小伴侣都是很聪慧的。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拍手上举分开,做个“嘭啪”放爆竹的动作)

S:放爆竹。

T:放爆竹呀表示有好事要庆祝,对吗?那今日有什么事要庆祝呢?老师渐渐地出示手偶小猴:“哜哜哜,今日我真兴奋,我的食品店开张啦!你们看,这些都是我的货。”

T: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店里有些什么货呢?是什么样的呢?请幼儿看了说几样,熟悉一下。

T:小猴还告知我们说:“我店了还有很多的货呢,请大家来参观一下吧!”

T:好,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小猴店里还有些什么货,是怎样的呢?(老师带领幼儿参观)

二、放轻音乐参观食品店,熟悉黑色食品。

1、组织幼儿参观黑色食品。

2、组织幼儿争论:你看到了什么?是怎样的?

3、小结:小猴店里有黑米、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等,都是黑色的,我们就把它们统称为是“黑色食品”。

三、争论黑色食品的养分。

T:咦,小猴开了这样的一个店,卖的东西都是黑呼呼的,生意会好吗?为什么?

1、出示图片一,介绍海带、紫菜的养分。

T:我们别争了,看,买东西的人来了。小猴连忙迎上去:“小伴侣,你要买什么?呀,你的颈项怎么啦?”

小伴侣:我叫明明,我要来买海带、紫菜。我平常不爱吃这些黑呼呼的东西,结果得了大颈项病了,又难看又难过,我去看了医生,医生(录音)对我说:小伴侣,你得了大颈项病了,这是由于你身体里缺乏了一种叫“碘”的元素而引起的.。你平常呀应当多吃一些象海带、紫菜之类的食品,由于这些菜里面就含有丰富的碘,平常只要你多吃这些菜呀就不会得大颈项病了。

T:明明到小猴店里买了什么菜?他为什么要去买这些菜?

T:原来呀,海带、紫菜还能防病呢。

T:明明拿着海带、紫菜高兴奋兴地走了。小猴出来送明明,遇到了跌跌撞撞的红红:哎呀、哎呀,当心,红红你怎么啦?

红红:我头老是晕晕的,站也站不稳,刚才我蹲下去系鞋带后站起来,突然觉得眼前一片黑呼呼的,差点儿摔了一跤,感谢您把我扶了起来,我就是到您这儿来买东西的。我去看医生了,医生(录音)对我说:小伴侣,你这是得了贫血病,平常呀你应当多吃一些黑芝麻、黑豆、黑枣之类的食品,还可以买一些黑米来做饭吃。由于这些黑色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了可以补血,把血补好了,这样才不会得贫血。

T:小伴侣,红红到小猴店里买了什么菜?她瘟神么要买这些菜?

T:原来呀,黑芝麻、黑豆、黑枣、黑米能补血呢。

2、老师小姐黑色食品能补血防病。

3、了解其它黑色食品的养分。

T:小猴店里还有很多黑色食品了呢,这些黑色食品有什么养分呢?

提问幼儿,老师讲解补充:黑木耳、香菇是菌类食品它们和乌梅、黑桑葚能抗癌,多吃了就不会得癌病,对我们人体的一些内脏:肝、脾等艘是特别有好处的。

T:我们刚才说的都是一些植物类的黑色食品,其实呀,还有好多动物类的黑色食品呢。

幼儿思索回答,老师补充:如乌骨鸡、黑鱼、乌龟、乌贼、海参等都是黑色食品,多吃了这些黑色食品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生病的人,忒别是一些开刀的病人,多吃了这些黑色食品身体能康复得更快;黑色食品还能乌发美容呢。

四、品尝黑色食品,予以总结。

T:黑色食品的养分真丰富,吃了对我们的身体还有那么多的好处呢。我们爱吃吗?

1、请幼儿品尝黑色食品。

2、争论总结:你吃到了什么?知道它有什么养分呢?

五、结束活动。

T:黑色食品真好,让我们也去小猴店里买一些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吃吧。

活动延长:

嬉戏活动“菜场”。

《黑色食品》大班教案5

教学目标

1、熟悉黑色食品的种类,了解其丰富的养分价值。

2、乐于与同伴共享生活阅历。

环境与材料

1、每个幼儿带来一种自己认为有养分的食品。

2、老师带来几种黑色食品。

3、《科学》下P1。

一次备课

一、了解原有阅历1、问幼儿:哪些食品有养分?为什么?

2、鼓舞说得正确的幼儿,并订正幼儿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二、黑色食品有养分1、出示几种黑色食品,让幼儿熟悉。

2、提问:你熟悉的黑色食品还有哪些?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3、老师介绍黑色食品的养分。

4、请幼儿品尝一些黑色食品,进一步了解它的味道、口感。

5、请幼儿将带来的食品按颜色进行分类。

三、观看画册《黑色食品》

1、看图说说图中都有什么黑色食品,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养分。

2、让幼儿知道吃什么食品搭配对人体有好处?

3、引导幼儿合理搭配食品,让身体得到均衡养分。

活动反思:

课前,我没有上网查查关于黑色食品的鉴定,所以,当孩子问我可乐是不是的时候,我只能告知他们不是,却不能说出缘由,孩子接受的很牵强。所以,下次我应当先自己了解,做好充分的预备,才能给孩子讲解。

第四篇:《墨子》读后感(通用)

《墨子》读后感(通用10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墨子》读后感(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墨子》读后感1

《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有的人可能认为《墨子》的作者是墨子。但是不然,《墨子》并非墨子一人而著,是由墨子及其弟子一起编著而成的。关于墨家创始人——墨子,由于各处历史资料稀缺。我们甚至连他的生平信息也无法准确的知道。许多人都知道墨家后来消失于西汉,却不知道在此之前墨家曾与儒家一样是先秦的显学,在遭受秦代的焚书坑儒的文化摧残过后,一起称为显学的儒家在西汉兴盛起来,而墨家却衰落了。一代显学化为千古绝学,墨家为何消失?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谜团。

虽然墨家消失了,但是代表其学术界的思想的著作《墨子》仍然被流传下来。有人说《墨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寂寞的书。自墨家消失后,《墨子》这本书沉默起来,两千多年后终于在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时,被重新看到了这部著作的闪光点。《墨子》时一部神奇之书,其中包括;1许多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政治以及军事理论。

它的影响深远,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延伸到了国外,清末学者邹伯奇就提出“西学源于墨学”的说法。他认为西方的天文、历法、算术等都源于《墨子》,并曾经依据《墨子》的理论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制造过望远镜与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照相机。学者张自牧在论说了墨家科技成就后说“墨子为西学的鼻祖”。尽管墨家消失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墨子》这本书中来了解墨家的核心思想。

墨家在《墨子一书中提出十大主张:兼爱、尚贤尚同、非攻、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天志、明鬼。而这十大主张又可细分为四大类,即一:伦理思想,也就是墨子学说的理论基础兼爱。我们在学习历史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就知道了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爱护,共同谋福利。兼爱这一思想跨院了等级,无论富贵贫贱,体现的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而儒家也同样提出:仁者爱人,却是建立在礼乐等级秩序上,而维护的是君主制度。

所以在在君主专制中似乎墨家不太受欢迎,这或许也是墨家消失的一个原因吧。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有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体现了这种无私的大爱。

二是政治思想:尚同、尚贤、非攻,对于当今社会也是有着重大的影响,尚贤,为选拔官吏提出了标准,任人唯贤一直都是每个时期都需要追求的,崇尚贤士任用有才能的人才能使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幸福!非攻也就是说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这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纷纷对他国发动战争,百姓深受战火的摧残,若国与国之间都能非攻,和平相处那么比较是一个美好的地球村!“非攻”我想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今各国人民所期望的。

三是经济思想:节用、节葬、非乐。

在礼乐秩序时期,君主诸侯以表示自己的尊贵地位特别重视礼乐等级。但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力财力都十分有限,受苦的当然也是百姓。这也是墨子提出节葬、节用非乐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仍然不能忘记节约,无论多么的富贵,终究会有败光的时候。四是宗教思想:天志、明鬼、非命,在这个思想中我最认同的就是“非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不顺从天命,这个观点正好与儒家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相反,所有的食物都不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是事在人为,天道酬勤。只有自己努力,便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的上帝老天爷不过是人民美好的向往罢了。

《墨子》也是国学经典,它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关于伦理、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思想。虽然它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是内容却永远不过时,仍然值得我们去深究学习!

《墨子》读后感2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题记正如余秋雨所说,墨子的全部都是黑色的,他如同黑色的旋风席卷整个中华大地,但是又有多少人会记得他的作用呢?他是普通百姓的代表,他是社会底层的代表,当然不可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认可,因为封建帝王是要家天下的。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而他自己则是将这个理念带到了那样黑暗的时代,不知是墨子的悲哀,还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孔子的名声远超过墨子,可是谁又能将墨子的功绩抹杀呢?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中。其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也正是靠的这种兼爱思想吗?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哪一次成功的战役不是靠人民的力量,那一次不是集体的智慧。现在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社会的主人。所以我们要感谢墨子,是他的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复兴。

我们更要感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泉涌报,墨子的理念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成功,就算我们不高呼拥护墨子,最起码也要能够记住他。上为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那么从个人呢?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任何人没法比的,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逆子”呢?

或许他们就没有感恩的心,父母的含辛茹苦,换来的却是冷眼相对;父母的辛勤浇灌,换来的却是心灵折磨,或许不能这么的武断吧,毕竟还有那么多的有良知的子女,卧冰求鲤,那是多么的让人感动,扇枕温衾,那是多么的让人震惊,鹿乳奉亲,那是怎样的感恩!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

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或许我们不需要一饭千金,但是我们任然需要学习感恩的精神,人生不过区区八十载,当你步入晚年之时,在想感谢帮助过你的人,也许时间也不允许了。感恩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在心中感恩,不如在行动中恩,不要让感恩只是浮于表面,成为空中楼阁。

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它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

低智能动物尚且会感激别人的救助,人类难道不也应该有颗感恩的心吗?狗和鸟会长久地凝视你离开表达感激之情,可是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他们可能很快忘却你。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感激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之情弥散在天地间,世界也就因此有了温暖,有了亲切。因而我们应当培养人与人之间的这份情感。我们现在生活在钢筋混泥土铸成的社会之中,他的兼爱思想我们更应该学习。

随着时间的流逝,兼爱的思想或许已经渐渐淡忘,但是换来的却是感恩。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育。你我学会感恩,从今天开始。感恩——我们成长的必修课!

《墨子》读后感3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随之摆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面前。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史,虽历经沧桑,仍然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在这个意义上,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今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整个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增加,对经典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我们整个神州大地上,诵读经典的气氛越来越浓厚,在此之上,我们还应与其他文化取长补短、和谐共存。今天,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时空跨越,把国界跨越,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墨家思想。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非常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派,其创立者为墨子,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尚同”、“节丧”、“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这十大主张,其中“兼爱”为思想核心,是墨家在认为社会**攻伐、相互伤害,是由人们“不相爱”而造成的。所以他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这样一些反映了他企图调和统治者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是一个事实上难以实现的理想。“节用”、“节丧”是墨家思想中的精华,激烈的反对儒家的“厚葬”,要把财富埋在坟墓里,而“久丧”是影响劳动生产的,因为这样会阻碍国家富强。另外,墨家学说的理论依据是“天志”、“明鬼”,这是尤其重要的,不仅要论证“兼爱”学说不是天的意的必然遭到惩罚,他还认为“天志”是衡量“王公大人”和“万民”的规矩。他的“天”是小生产者的'幻想,反应了小生产者的利益。“明鬼”也就是相信鬼神,是从“鬼神”可以帮助“天”赏善罚恶而提出来的。墨子认为,如果使天下人都相信鬼神能赏善罚恶,则天下就不会大乱,但这是一种幼稚的迷信思想。

墨子是哲学思想反应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但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所以,今人在认识学习墨家思想时也要加以辨别。

进入21世纪的新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继承和弘扬了墨子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这对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墨子》读后感4

记得,从小我就听到孔子,听到人们谈到老夫子的儒学。等上了高中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想的那样。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是无法仅仅用着八个字就所能形容的。我们都知道:儒墨道法是那时最有成就的四大学派,仲尼的儒学使我们看到人性最温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学使我们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质朴力量;庄周的逍遥使我们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 自由吟唱;至于韩非子的法家则带我们领略了秩序下的一片繁荣。

我个人不太喜欢孔子,也许是因为他那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也或许是因为那束缚女子的“三从四德”。自从读了墨子,我便深深的爱上了墨子,我是那么的敬爱他。

墨子始终站在人民的利益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这一点上,墨子有着天生的优势:出生社会低下的手工业者的他,对底层百姓所受的磨难有着深切的体会。有人曾说:墨子是儒家的叛徒,是墨家的始祖。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因为墨子知识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儒家讲求的繁琐礼节不利于国计民生,那些主张不适合他,于是他选择了一条他所认为正确的道路。墨子的选择是争取的,墨子的道路是艰辛的。

将“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作为己任的墨子,在深切了解百姓疾苦后提出“强本节用”的主张。“强本”即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节用”即反对统治阶级过度的浪费。墨子认为:一切不利于人民的开支都应该消除,在我看来,提出这个观点的他,是真正站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的,是真正为民着想的。

墨子有读到的见解。“兼爱”与“非攻”视人如己,爱利万民,这一观点完全适用于我们现在社会。我国人口众多,但不以多欺少,而总是用和平为主的手段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

墨子的思想,于今,意义重大。

《墨子》读后感5

《墨子》一书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的总集,主要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墨家思想领域极其广泛,有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等,其中逻辑思想尤为突出,堪称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墨子》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墨子,生卒年不祥,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一书的思想极其丰富,单用两千字定是写不完的,故选取其中两方面,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两方面浅谈一二,若有不对之处,缘我学识浅薄也。

首先,是“兼爱”,记得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三第一章讲的便是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其中介绍到了墨子,当时只是简略的介绍,后来进了大学,从图书馆借阅了这本书,才真正知道了墨子以及他的思想。

“兼爱”是墨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墨子的所谓兼爱就是天下人彼此相亲相爱,由此可知,墨子认为天下混乱的原因是臣不孝君,子不爱父,父不尊兄,反之,君不慈臣,父不喜子,兄不爱弟,以及盗贼四起,诸侯相攻等,“皆起不相爱”。因此,墨子指出“若是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在当时的贵族的道德观中,墨子的兼爱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当今社会,也或多或少有些体现。

兼爱分上、中、下三篇,感触最深的是上篇中的第二个,“若使天下兼相爱,人若爱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子弟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不孝亡,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大致意思就是,天下人相亲相爱则治,互相仇恨则乱。即使在现在,这个道理也依然实用,大家都相亲相爱,那么整个世界都是相亲相爱的,那也就没有盗贼,没有罪犯,有可能连监狱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那只是一种理想社会,现在想实现还是比较困难的。墨子的兼爱思想有一定的空想性。

其次,是“非攻”,“非”是非议、谴责的意思,“攻”是指非正义、侵略性的战争。他认为,大国攻打小国,强国欺凌弱国,就是不正义的“攻”,“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造成人民死亡,田园荒废,天下大乱,墨子的“非攻”就是谴责这种侵略战争,但是,对于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等那样的讨伐暴虐君王的战争,墨子认为是为人民除暴安良的战争,他极为支持。

“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曰:我非以金玉子女壤地为不足也,我欲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也。子墨子曰:今若有能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来诸侯者,天下之服可立而待也。夫天下处攻伐久矣,譬若傅子之为马然。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以此效大国,则小国之君说。人劳我逸,则我甲兵强。宽以惠,缓易急,民必移。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量我师举之费,以诤诸侯之毙,则必可得而序利焉。督以正,义其名,必务宽吾众,信吾师,以此授诸侯之师,则天下无敌矣,其为下不可胜数也。此天下之利,而王公大人不知而用,则此可谓不知利天下之臣务矣。”这是“非攻”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大致意思是若有谁挑起战争,群起而攻之,大家要互帮互助,帮助弱小的国家。

个人觉得,兼爱和非攻具有相同之处,都包含着大家要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意思,墨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多么的受欢迎,墨家学派是各派中的显学之一,它代表劳动者的利益,反对贵族的世袭特权,主张平等,兼爱,非攻,尚贤等,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力倡“节用、非乐”以发展社会生产,在各派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史上一大源流,影响极其深远。

总之,墨学内容浩瀚而深邃,墨子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彗特别是墨家追求平等、兼爰的政治理想,务实求利的经济理论、防御战争的思想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的求实精神,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其哲学上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逻辑理论等,在先秦文化思想史上成为一面无与伦比的旗帜,是我国甚至人类思想宝库中的文化瑰宝。

《墨子》读后感6

鲁迅先生评价墨子为中国的脊梁,孙中山先生因墨子博爱,将他称为“东方耶稣”,足以可见现代人对墨子历史地位的肯定。《墨子》这部伟大作品无论在政治、哲学,还是伦理方面都有着非凡的贡献。

说的墨子,我们想到的就是他关于非攻、兼爱的军事思想,提倡防守,而是不是进攻。墨家的哲学思想同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墨子中的《尚贤》、《非攻》等论著向我们阐述了选拔人才应当不拘一格,决不能任人唯亲。当官和老百姓应该平等,不能因为当官就显得高贵,平民就低贱,当官的要爱护百姓,而老百姓也得当官的服从。这也与我们现代的思想观念极为相近,官爷是鱼,老百姓就是水。《墨子》中哲学思想的体现主要在《天命》、《贵义》等篇目中,最大的观点就是否定唯心论。墨家认为知识从三方面来,一是直接学到的知识,二是通过思考、推导出的知识,三是在实践出真知,很明显墨家学派与儒家的“天命论”是相对立的,这是其先进性的一个体现。我觉得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进步的观念就是“兼相爱,交相利”,这是也墨家的伦理方面的思想。墨家认为人生而平等,没有贵贱之分。人跟人之间应当相亲相爱,家庭关系讲究父慈子孝。任何时候都要有好的心态,即使你生在逆境之中。封建社会中能有这种思想,让我非常惊讶,但这种思想的局限性就在于大的环境就是封建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墨家的思想并不现实。

墨家思想固然有其先进性,同样也有思想上的缺陷,就如《墨子》的《天志》中,墨子认为万物都受上天的主宰,鬼神同样存在。墨子的思想从之前否定唯心论又重新认同唯心论了,这是他思想不完善之处。

总体来说,墨家更多的向人们灌输人人平等的思想,他们关爱广大平民,有着仁爱之心、博爱之心,无怪乎被孙中山称为东方耶稣了。

《墨子》读后感7

一直都以为自己从小接触的都是孔老夫子的儒学,到后来,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是无法光用这八个字来形容的。我们都知道:入、法、道、墨是那时最有成就的四大学派。仲尼的儒学是我们看到人性最温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学是我们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质朴力量;庄周的逍遥游是我们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吟唱。

我个人不太喜欢孔子。也许只是因为他那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也或许是因为那女子的“三从四德”论。读了墨子,我更偏爱墨子。墨子,他总是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这一点上,墨子有着天生的优势:出身于社会低下的手工业者的他,对百姓所遭受的困苦有着深切地了解。有人曾说:墨子是儒家的叛徒,是墨家的始祖。但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因为墨子只是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儒家讲求的繁琐礼节等不利国民生计的主张不适合他,才选择了另一条更适合他的道路。

“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作为级任的墨子,在深切了解百姓疾苦后,提出“强本节用”的主张。“强本”即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节用”即反对统治阶级过度的浪费。墨子认为:一切不利于人民的开支都应该消除。在我看来,提出此观点的他,才是真正地站在人民根本利益上,为人民着想。

治理国家,墨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兼爱”与“非攻”。视人如己,爱利万民,不亏人自利和人不关己则为“兼爱”。他认为社会**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只知爱己,利己,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人与人之间才相互敌对。如今的我,对此也颇有感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可是人们的视野却在不断地缩小。当社会把宣传好人好事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的社会风尚由此可窥知一二。梦君为了有朝一日实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理想,我们就要向墨子学习,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呼吁天下所有人都相亲相爱。不为了“贪伐胜是名及所得之利”对他国发动战争则为“非攻”。墨子强谴“不义”之战,指出这种行为的实质也是一种无耻的“亏人自利”行为。为了消弭战争,他带领弟子从事实际的防御战争的研究。墨子的这一观点完全适用于我们中国。

《墨子》一书,文字通俗平易,却内涵有许多丰富而精粹的思想。即使在现代,它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推荐大家去读墨子这本书

《墨子》读后感8

看完《论语》、《庄子》和《孟子》后,就想看一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的其他“子”,因为《孟子》倡导人之初性本善,后来因为环境等影响,有的人变恶了,人的性善就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而《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需要教师的教导,以礼仪约束,使之向善,所以,就在网上买了《荀子》,以便跟《孟子》对比着学习。

网上根据我的阅读习惯向我推荐了《墨子》和《韩非子》,我也一并买下。读了《荀子》和《墨子》后,我发现自己的观点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来从内心我是更认同《荀子》的,但荀子的文章太长、滔滔不绝,可能是认为性本恶的原因,自己也充满了涙气,将墨子和孟子批得一无是处,其过分强调“礼”的重要与我的认识也有偏差,我更趋同孟子的“仁”更重要。

反而不看好的《墨子》,读了之后发现其文风简捷,说理深刻,其崇尚节俭也不像荀子批评的那么过分,节葬等主要思想与我的观点也相同,其注重工科科技的实践也是我喜爱的,所以,变成了《墨子》的支持和拥护者,难怪《吕氏春秋》中记载,当时儒家的弟子和墨家的弟子几乎一样多,盛极一时,也是曾经辉煌过的,可惜后来工科不被重视,黑暗了202_多年,现在又重新迎来光明了。

《墨子》读后感9

我国先秦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同时也是一个各种思想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产生了众多的思想派别,被后人称作诸子百家。而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则被公认为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派别。其中墨家是一个较为奇特的学派。一方面墨家在战国时期就成为了一个盛极一时的思想政治团体,它的学说与儒家的学说并称为当时的显学。战国中期的大儒孟轲曾这样描述过墨家的势力:“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而另一方面,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墨家沉寂了下来,以至于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它的学说几乎无人问津。这无疑引起了后人对它进行研究的兴趣,但同时也给对墨家的研究带来了困难,因为后世对先秦墨家学说的记载和评述太少,所以可供我们掌握和利用的资料也就相应的少了,这与对儒家,法家,道家的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也正因如此,先秦时期记载墨家学说的《墨子》一书在我们对墨家的研究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墨学研究存在这样一个特点,即同儒,法,道家相比,学术界对墨家的研究很少,但是在这些不多的研究中,在许多问题上学者们的争议却很多,而学者们在对自己所持观点进行论证和对他人观点进行批驳时,又都是援引和利用同样的史料。于是在拜读了这些学者们的长篇大论后,更加感到了对这些原始史料深入和精确掌握的必要性,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墨家学说的实质。

《墨子》这部书综合和全面的反映了墨家学说有关各个方面的思想,包括“尚同”,“尚贤”,“非攻”的政治思“尚同”是墨子政治主张的第一要义。《墨子》一书中的尚同篇首先阐述了确立“尚同”这一政治主张的理论前提。墨子认为在没有刑政的社会初始状态下,“一人一义”,“十人十义”,“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于是“天下之乱,若禽兽然。”所以墨子认为要救世之乱,就要建立政治,国家,刑罚制度,即立“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那么在这里人们就有一个问题,即“一人一义”,“十人十义”是否必然导致人们的非他人之义而交相非的结果?因为许多人发现人们之间“义”的不同和冲突也可以由当事人自己通过彼此的妥协和让步来解决,没有必要去否定他人的“义”。而这样一来墨子所提倡的“一同天下之义”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那么墨子的理论在这里出现问题了吗?不是。因为再进一步分析,虽然有上面的情况存在,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关于“义”的冲突都可以由当事人自己协商解决,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彻底地排除非他人之义而交相非的情况的发生。那么就整体而言,这就是一种必然。它不是一对一的必然,不是说有一次“义”的不同就必然导致一次非他人之义,而是说在“义”的不同和冲突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会有当事人自己协商解决不了从而导致非他人之义及交相非的情况产生,所以说墨子的这个立论是成立的。那么我们明白了这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怎样去解决才能避免天下乱若禽兽然呢?墨子认为只有设立正长一同天下之义才能救世,于是有了他的一套以“尚同”为核心的政法理论。但是这里就又有问题了,即面对这样的乱世,救世是否只能用“一同天下之义”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有其他的方法,那么墨子所提出的这一方法是最好的吗?

以上是两个很关键的问题,若两个答案都是否,那么墨子的政法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第一个问题很简单,答案是否。因为我们知道不“一同天下之义”世界仍可以和平的发展,天下并没有乱若禽兽然,现实世界告诉了我们答案。其次,对于第二个问题,人们也不难回答,求同存异这样的外交政策带给我们的好处大家有目共睹,显然有更好的方法存在。问题好象解决了,但是问题真的那么简单吗?应该看到我们轻松的得到了上面的答案,是由于我们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而经过了漫长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的我们是没有理由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历史长河中的事件,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在现代我们知道怎样最快的从北京到达上海是乘坐飞机,而这样的问题在两千年前正确的答案无疑是骑马。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在墨子生活的时代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那个阶段,我们所知的更合理的,更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吗?即使有,但它有可能能被提出来并被实施吗?所以就我理解而言,墨子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在当时不能说其全部内容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但就整体而言,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在墨子生活的时代,救世的唯一可行和正确的方法就是墨子所提出的以“尚同”为核心的政法理论。

《墨子》读后感10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墨子最主要的主张:兼爱非攻。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主张爱无等差,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针对当时社会**,国与国互相攻打,人与人互相残杀,墨子急于寻找**的根源、救世的良方,他说:“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如果人们兼相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则干戈化为玉帛,天下必然太平。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但是墨子的兼爱和尚同思想,最后容易走向专制主义,而儒家虽然推崇等级制度,但最后却走向了平民化——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走向了民本。儒家的像孟子的思想是比较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道德观建立在人之常情上,不像墨子兼爱那么难以实现。当然,孟子的义利观,舍身取义也是具有超越性的。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这里可以看出墨子把自然界无意志的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的意志是兼相爱,交相利。顺天意得赏,反天意得罚。

墨子的尚同尚贤主张。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同是在尚贤的前提下,要求人们与上级政长同是非,“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逐级逐层统一思想,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也就是集中统一到中央。这是一种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思想,后来在法家那里得到了发展和实际运用。墨子尚贤尚同,一方面要求突破宗法制度,给“农与工肆之人”以政治权利,一方面又要求由上而下一同天下之义,这是一个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

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本也”。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由此可以看出,墨子和孔子的为贤之道还是不同的。墨子的“为贤之道”是为民谋利,救民于水火,使他们能够各安其生。即所谓“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孔子的“为贤之道”首要是学习和掌握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周礼,遵照周礼完善个人的修养。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克己复礼为仁”。可见,只有用周礼约束自己,虔诚维护周礼,才算得仁人、君子。

墨子的节用节葬观点。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提出非乐观点。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墨子所以“非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欣赏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是认为在当时财用不足、民生维艰的情况下,为政者却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行为,是其该做的吗?反观孔子主张礼乐教化,这就需要看到,孔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礼崩乐坏,孔子推崇周礼,认为礼乐可以教化百姓,维护统治。

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他认为,国家安危治乱,不靠天宁靠人力。他提倡充分发挥人力的积极能动作用,批判消极的命定论。墨子认为儒家的命定论是害人的懒汉哲学。其实,墨子仅仅从儒家部分言论对于儒家的命定论加以批判是有失偏颇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判断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三表法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的,主张根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判断是非,在认识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墨子的学说以实用为主,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儒家墨家有不同的社会基础,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墨学有人民性,墨子是劳动者的圣人。

第五篇:墨子读后感

读《墨子》有感

阅读版本:《墨子》,刘悦霄 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2_年

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一千个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翻开《墨子》,拨开重重的历史迷雾走向墨子,靠近他的思想、性格,倾听他沉潜舒缓的低俗,我们讲顿悟生命中的大智慧,洞见历史深处的大光明,获得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别样的感受。《墨子》在我看来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本百科全书,它涉及了政治、思想、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读完墨子以后的感受。

一、兼爱之道

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墨子出身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平民,他没有很厉害的父亲,身后没有强大的靠山,他的家境并不宽裕,估计就是一个可以基本维持日常生活的水平。后来因为他才华出众,有不少王公君主向他请教,很多人追随他。但他没有那种终于熬出头的感觉,他没有过上养尊处优的日子,依然穿粗衣,着草鞋。或许正因为这样的出身,他更加的了解平民百姓,才会冲破尊卑贵贱的封锁线,为他们说话,反应他们的心声,所以提出了“兼爱”,他在《兼爱》上中下三篇里,反复说明“兼爱”是根治乱世之道,是促进和谐之理。“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墨子很明智,他很早就从根本上看出为什么当时那个社会会有战乱,就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他列举的那些例子很不美好,“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但一切都是不可磨灭的事实。他希望大家没有贫富的观念,相互爱戴,不以自己为中心。

当然,“兼”是墨子理念的关键词,兼,有“广”和 “全”的意思,还有一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意思,顾名思义,“兼爱”,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不分贵贱,不分尊卑,不分强弱,不分诈愚。跨越时代的封锁线,彼此相爱,墨子说的明白:“有李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这是他的理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实现了。各种基金会的建立,各种贫困人得到帮助。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但是,一切依然存在不美好,人们心理的重负、精神上的压力和对未来的忧虑却在一天天地加重。医学报告说,近年来患精神障碍的人数急剧增加,心理门诊人满为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那么单纯,总是或多或少的带着一点利益,这让人感到难过。我们知道,兼爱思想是为全天下的人着想的,我们应该用用胸怀,用宽广的胸怀去爱众人“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吧!利益什么的放一放,学会爱人,最后付出终会有回报,“当兼相爱、交相利”不就是这个道理。

二、修身之道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 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很少能兼具美丽而芳香的,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良好的修养代表着一个人是否走向成功,修身是人格的一种培养,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属于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拥有良好的素质,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做一个真正仁义的人。“夫一道术学业仁义者,昔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修身”。我们是世俗之人,就应该明白在这个世俗中的生存之道,虽然世俗,却不失去美好。或许这话很纠结,但我觉得就是这样就好,学会修身养性就是我们该做的第一件事。有人说墨子就是一个自讨苦吃的人,他明明可以过上很好的日子,为什么却选择到处奔波,意义何在。什么是苦,什么是乐,各自的看发不一样。在我看来,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却不失平坦,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寻找人生路上的平坦,寻找苦中的甘甜。

社会是一个大的群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很多技巧。我们无法去要求别人如何做,那就要求自己吧!从自身出发,主动跨出交友的第一步。当然也有墨子也告诉我们一些叫技巧,让我们在交友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这两句语言平易浅近,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做事的时候多为他人着想,利于别人的事多做些也无伤大雅,不能因为对自己没有好处就不去做。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爱人者必见爱之,而恶人者必见而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相互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如果你希望得到一份真心的友谊,那么你自己就应该在交朋友的时候是用心交的,而不是敷衍了事。这些何不为一种修身?

三、幸福之道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追求幸福吗?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对于母亲来说,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就是幸福;对病人来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幸福;对于旅行者来说,走遍世界各地,领略不同风景就是幸福……..而墨子认为,人的幸福是从“利人”中得来的。何为“爱人”?何为“利人”?其实就是自爱与他爱的关系。

人生而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自私是人的本性,它虽然是个贬义词,但我们不可否认,这就是事实。我们要做的则是把握良知的度,平衡好其中的利益关系。“爱人不外已,已在所爱之中”,兼爱并不把自己排除在外,自己也在兼爱之中。自爱,应该树立自己美好的形象,让社会认可你。自爱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自爱完全不等于获取私人利益。真正的自爱者,有时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以他人利益为主。

他爱,是对自爱的补充,没有他爱,自爱便是不完整的。“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懂得他爱的道理,人就活出了一定的境界。对自己生活周围的人富有爱心,有句老话不是这样说的吗?“再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身边的朋友、同事与我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或是一起相伴度过漫长时光,对他们怀有同情和关切之心,能够使自己的生活环境融洽、祥和、温馨。“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爱护帮助他人是能得到幸福的。

四、安宁之道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中,诱惑有很多很多,稍不留神就会被这种思潮各种时尚各种信息裹挟着奔来涌去,“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使自己迷失最初的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这个社会,不去赶什么浪潮;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去迎合讨好各种人。把握住自己,从从容容,自自然然。对个人,对人生,对社会保持清醒的认识,遇事不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个人在人生的起伏变化中未能保持住本真自然的心境。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总有那么几个和你志同道合,也有几个和你背道相驰。与我们不同道的人,对我们也或多或少有意见,而对于这类人,我们就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反驳的最好武器就是沉默、忽视。不要去承认别人对你说诽谤,不要去争个什么,多一点平常心,少一点胜负心,也许对生活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

当然,人对自己也要以一种安宁的态度,不妄自菲薄,不自以为是,不看轻别人。“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我们要适当地兼听诚实之言,从别人眼里看到不足的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

五、攻守之道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可能面对很多的选择,无论大小,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选择都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而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思想,除了在政治与军事上有许多真知灼见,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领悟生命中的攻守之道。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上位者,作为一个企业的上位者,要统领整个企业的人,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才可以带领本企业走上致胜的道路。常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二十一世纪最缺的便是人才,墨子已经指出:“所信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并信任他,同时也要爱他,给他恩惠,恩威并施,方能以守为攻。企业的根本是为了利益,但是什么样的利益,才算真正的利益,怎么做才能在获利的同时也得到别人的称赞呢?“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正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最后,身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面对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的时候要做到“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多诈者不欺愚”,对待自己的竞争对手要和善,没有永远的对手,以这样的心态,那么,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墨子》一书告诉我们各方面的道理,“若皆仁人也,则无说而相与”如果身边都是仁者之士,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欺骗,多一点关爱,多一点体贴,少一点责骂,少一点埋怨,只要一点,你会发现生活其实也有阳光。原文出处:

【1】“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出自《兼爱上》 【2】“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出自《兼爱上》

【3】“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出自《兼爱上》 【4】“有李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出自《尚贤下》

【5】“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出自《小取》

【6】“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 出自《小取》

【7】“当兼相爱、交相利。”出自《兼爱中》

【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出自《修身》 【9】“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 出自《修身》

【10】“夫一道术学业仁义者,昔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修身。” 出自《非儒下》

【11】“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出自《非命上》 【12】“爱人者必见爱之,而恶人者必见而之。”出自《兼爱下》 【13】“爱人不外已,已在所爱之中。”出自《大取》 【14】“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出自《法仪》 【15】“爱人利人以得福者。” 出自《法仪》 【1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出自《所染》

【17】“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出自《修身》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出自《非攻》

【19】“所信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出自《七患》 【20】“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出自《非攻下》

【21】“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多诈者不欺愚。”出自《天志》

【22】“若皆仁人也,则无说而相与。”出自《非儒》

《墨子:黑色的光亮》讲读教案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