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基于阅读期待的课堂教学的建构[定稿]
编辑:寂夜思潮 识别码:24-109686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9 01:39: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于阅读期待的课堂教学的建构[定稿]

基于阅读期待的课堂教学的建构

——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明的成长经历

吴丹青

202_年8月,杭州市上城区建兰中学李明老师获得全国“语文报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李明在磨课中成长的经历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应该有所启示。

202_年12月,杭州市上城区和上海市青浦区举行教学研讨活动。李明的任务是与青浦的一位领军教师同课异构《贤人的礼物》。李明问我:“吴老师,您选择我去上课,是因为我年轻,万一上砸了也不会倒了上城的牌子,对不?”我说:“不对。选择你是因为你将是我们上城最好的老师。”几年后当李明在给老师们介绍成长经历时,居然忘了我这句话,而只记得我帮助他磨课时的严厉和苛刻:“吴老师听我执教《贤人的礼物》后,认为我的课堂设计过于理性,没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也没有抓住小说文体的特质和本篇小说的精髓进行教学。最后撂下二句话:‘重新阅读,重新备课。要研究小说的文体特点,研究欧亨利的小说特点,;要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我那时几乎崩溃了。” 我想,“崩溃”一词应该是夸张的用法,不过,李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也许就是从这一次“崩溃”开始的。

就在所谓我“狠批”他之后的第二天,李明在班级里做了一个预习调查:1.你认为这是一篇关于什么的小说;2.你最喜欢作品中的哪一处描写?为什么?3.读完作品以后,你仍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当我把学生的回答收上来后,我简直大吃一惊,我苦苦追寻的教学设计全在他们的回答里了。学生太了不起了,他们解决了我所有的难题。”李明对我说。《贤人的礼物》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它只是一个爱情故事,上海版教材的课文提示就是这样说的。但学生的多元解读不仅让李明发现“欧亨利在作品中并不是简单地传递出爱情是人类一切美好的感情这一主题,而且启发我确定了教学重点——以此篇小说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且决定,干脆用学生的理解作为本堂课的主线,窜在一起,来探讨本篇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后来在李明的课上,学生从认为《贤人的礼物》是一篇关于礼物的小说说起,说到是关于穷人的小说,关于爱情的小说,再说到是关于奉献与获得的小说,关于仙女的小说,最后还说到这是关于聪明人的小说,关于《圣经》的小说。其间穿插了小说情节的推进与人物塑造的关系以及欧亨里小说“含泪的微笑”和“出乎意料的结尾”的讨论,不仅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欧亨里小说的特点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堂课在青浦上后,反响强烈,听课教师受到震撼,而学生们居然围着我,恳求我将李明留在他们那儿当他们的老师,其场面让我感动。这课让李明很得意,但说到课的好处,李明一开始只是觉得用学生的阅读感悟和问题可以让课“上得很流畅”。于是我要求他好好思考这节课的价值并逼他写出课后反思。李明写道: “在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反复地听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提法。但究竟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教学更多的时候是备教材,而不是备学生。每拿到一篇文章,我会查找大量的相关资料,揣测作家的创作意图,然后又反复地阅读作品,像个外科医生一般,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搜寻蛛丝马迹,找到可以利用的内容,生硬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然后再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理解强行地加给学生-----我的教学一直太高高在上,一直将自己放在专家学者的地位上,根本不关心学生的阅读感受,课堂变成了老师自我的秀场------我的这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我尊重了学生初始的阅读体会。在课件的制作中,我将学生的阅读感受制作成幻灯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站起来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并且在探讨中获得新的知识。在课后的调查反馈中,问起学生对这一堂课的感受,很多学生都提到是因为看到幻灯片上有自己的名字,真的很兴奋。” 李明的反思很实在,把“课堂变成老师自我的秀场”可以说是许多语文教师的通病。而通过学生的预习作业了解学情,重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失为治疗这一通病的良方。于是我开始宣传李明:“以学定教,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以学生的阅读期待构建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不仅让李明的课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得到了实现的可能。因为李明通过预习作业来了解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的梯度。学生自己预习时能弄明白的,课堂里就不要浪费时间,学生不易懂而又应该弄明白的,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确保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虽然我有以评价来促进李明取得更大进步的意图,但上面的评价也确实是有现实依据的。202_年5月在接受了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观摩课的任务后,李明选择小说《猫》的教学,很自然地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写出感悟,提出疑问。课堂上也呈现了学生的阅读感悟、疑难问题以及学生的姓名。只是在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们更加强化以层递性的问题设计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引向深入,后来这也成了李明课堂教学的第二大特点。《猫》的教学就有由浅入深的五个层次。学生初步了解小说内容后,发现第三只猫死于冤屈,便得出了这是一篇关于“猫的悲剧”的小说的感受。学生接着探寻出第三只猫的死因是因为不遭人喜欢的性格所致,便到了探究第二层次——这是一篇关于“性格的悲剧”的小说。第三层次从“猫”引到了小说中“我”身上,感悟到这是一篇关于“愧疚的小说”。第四层次进入对小说创作手法象征手法的领悟,得出这是一篇关于“小人物的悲剧”的小说的结论。第五层次教师引入对作家创作观的介绍,便将小说内涵提升到“社会的悲剧”的高度。这五个层次从语言感受到主旨探寻,从具象到抽象,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梯度。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李明教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本细读。我曾这样评价:“文本细读是准确把握、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也是李明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教《贤人的礼物》时引导学生品味黛拉卖头发前站在镜前的几滴泪和后来收到吉姆的礼物发梳,并把发梳搂在胸前时泪水迷濛的意蕴,进而体会欧亨里小说‘含泪的微笑’的魅力;教《猫》时关注到一般人容易疏忽的几处细节描写,学生从中读出了猫的性格的悲剧、作为玩物的悲剧;而《香菱学诗》的课堂教学,品细节,四处‘笑’颜凸现人物,巧设计,一个‘笑’字串起整堂课。甚至到课近结束时教师依然忘不了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再一次感受‘香菱’的‘笑’: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确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笑道:‘好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就这样,一个美丽鲜活的生命影象印在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心里。小说的教学不就是要这样抓住细节,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感悟形象吗?李明的小说教学总是能够抓住文本的特质进行的。”

这段话是在李明执教《香菱学诗》后获得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第一名后说的。备《香菱学诗》这一课时,李明的教学理念、学生观、教师观都已经不成问题了,于是我开始关注他的课堂语言。

记得为了让李明在参加浙江省优质课之前有更多的大型公开课的经验,202_年9月份年我还带他去参加浙江省教研室在云和县举行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完成一次极富挑战性的任务。浙江省教研员蔡少军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研流程:第一天云和教师上研究课《孤独之旅》,蔡少军老师领着各地市教研员听课诊断,帮助修改教学设计,同时要求我指导李明针对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备课,然后第二天李明与这位教师同课异构,并要求我们的课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要提供借鉴。虽然李明到了云和才知道要上的课是《孤独之旅》,但因为我来云和之前刚好听过建兰中学吴祥夫、李昕霞两位优秀教师的《孤独之旅》课堂教学,其中有可以用于对云和教师上课有所缺失的改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那天晚上我们把整体教学思路定下来并不难,但磨细节要花费很多时间,说到大半节课时已经将近一点了,那天我身体欠佳撑不住,我对李明说:接下来的你自己折腾吧。结果第二天的效果是:前大半节课非常好,蔡少军老师听着课不时地对我夸奖李明,后小半节课不够精致,后来评课教师也表示遗憾。

有了这样的教训,当李明参加省优质课评比时,我是绝对不敢掉以轻心。这次我叫上了建兰中学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一起为李明助阵。吴祥夫、何桦两位教师文化功底深厚,文本解读能力特别强,教研组长王旭东老师也常有真知灼见。李明上课的前一晚,我们帮助他作最后的精雕细琢。我要求李明课堂语言一定要表达准确、简明。12点多了,一直帮助李明成长的何桦老师跟我说:“李明课堂语言的问题我们早就知道,也说了他很多年了,他改变不了的。” 我说:“你太宠着他,所以姑息这一缺点。但如果明天的课都可以容忍这样的毛病存在,那以后真的难以改变了。”我逼着吴祥夫、何桦和我一起给李明当学生,听他上课,然后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作鉴定,或通过或修改。

那天晚上我们走后,李明还在琢磨,估计一夜都没睡过。第二天上课后,许多老师都表扬他教学语言准确、简明、干脆,不拖泥带水。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即使没有我们的帮助,李明的课堂语言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随意、罗嗦,很少出现辞不达意、表达失误的情况了。前几天当何桦说到另一位教师的毛病很难改变时,我就拿出李明这个例子来说服她,希望她对这位教师严要求、勤指导。

当然,这不是李明的《香菱学诗》能够获得第一名的主要因素。这堂课的教学实录和我的点评附在此文后,其好处这里就不多说了。

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这一荣誉给了李明莫大的鼓励,再听他上课时他俨然是一个充满自信、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艺娴熟的优秀教师了。有一天闲聊,李明对我说:“吴老师,我以后上公开课一点都不怵了,你只要课前让我和学生见个面,我什么都能搞定。” 我回答他说:“下回你上公开课,课前不让你和学生见面了。”

课前不和学生见面,那学情怎样了解?我说:上课后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当场提问呗。不过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梳理学生的问题,并且要整合成层递性的教学环节,难度是比较大的哦,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堂中的教学机智。李明,你应该有这样的教学机智。

202_年11月,在浙江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我特意推出几位非特级教师的徒弟上课,李明执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时让学生在课堂里提问并把学生的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成功为他获得全国“语文报杯”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打下了基础。

去黄山参加全国“语文报杯”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是202_年7月份的事情了。原来我是不打算去的,因为单位里有外出考察的活动,但李明说,他们学校的领军人物都不能陪他去,只能请我陪他去了。我说:“老教师们不能陪你去,你就带几个年轻教师去,越年轻越好。” “语文报杯”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的篇目是大赛组委会定的,但事先告知的是一大批课题,分两组准备。到了黄山后抽签决定上其中的一篇课文。抽签的前一晚,李明跟我说他准备的一组课文中有一篇课文的配乐朗读的音乐没找好,我就上网给他找,我一边放着音乐一边朗读,和我同房间的另一组选手的领队,听到我读《浪之歌》时,很诧异:“你怎么读我们组的课文呢?”李明居然弄错了组别,这也成了这次赛课活动的一个笑话。李明抽到的上课篇目是《泥人张》。李明说,吴老师,这课我没有准备过,又不让我和学生见面,怎么办?我说,别急,把你邀来学习的几个年轻教师叫来。阎文欣、任艳婧、谭佳媛三位年轻教师坐在李明前面,我说,你们三个模拟学生的阅读心理,向李明提问题。三位小姑娘真的很聪明很可爱。第二天学生课堂里提的问题居然大部分都被她们想到了。

第二天上课后,李明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冯骥才先生的一篇小说《泥人张》。”第二句话是:“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在课文上圈画。两个要求:一是划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是关于人物的,可以是关于写作手法,或者写作意图的;二是圈画出你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在课堂上细细赏析的语句。”在学生朗读课文,并在书本上圈画5分钟后,李明的第三句话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特别感兴趣的语句。”当学生一一提出问题和希望在课堂里细细品析的语段时,李明把学生提的问题和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语句归类写在黑板上。然后说:我们今天这堂课主要就解决这些问题,品析这些语段。当然,回答这些问题、品析这些语段,并将这些问题的探究、语段的赏析整合成有序的学习活动,而且要有一定的梯度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需要教师课前对文本的精细阅读和深度理解,需要教师课前充分的预设和课堂的灵活实施。黄山回来后,建兰中学有老师夸我:“吴老师,李明得奖更显示你的功力。”我说:“你说错了,应该是更能显示李明他自己的功力。”虽然李明在黄山备课时通过短信请教过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胡勤老师,也得到过何桦老师的电话支持。但事实终归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和《泥人张》两堂课的教学足以证明李明的教学技艺已经炉火纯青了。回杭州后我整理了李明的《泥人张》课堂实录并命名为《奇事、奇人、奇世道——〈泥人张〉课堂实录》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2_年第9期上。

课堂教学技艺的炉火纯青并不代表教学思想的炉火纯青,上公开课李明得心应手,但一说到写论文、做课题、作专题讲座他就叫头疼了。李明说:“我最不喜欢读书了。”但据我所知,他其实是很喜欢读书的人,文学艺术生活各种各样的杂书读了很多,知识面很广,国内外经典影片看了不少,这一些都作用于他的语文教学。他不喜欢读书的意思大概是不喜欢正襟危坐地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于是,202_年暑假开始,我给李明在内的上城区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布置了写作教学论文的作业。李明居然到了202_年才完成这项作业。不过,他完成的《减负增效,实效课堂的优质化——一个教师的成长路程》这篇文章写得很实在,用课例呈现了他这两年的教学思考和教学进步,其中论述他的“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出发,实现教学的合理性”这一观点时,引用了盛群力教授的《学与教的新方式》中的一段话:“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特有发展阶段的研究。只有了解学生的自身素质,考虑到学生特定时段的已有准备以及实际学习的可能性,向学生提供学习任务,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更多实效的学习时间,以便进行针对性教学。”看来他终于肯读教学理论方面的书了。而且在理论的引导下,李明也归纳了自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的备学生的要点:“1.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2.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兴趣。”“3.掌握学生阅读上的难点,做到课堂教学能够有的放矢。”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要求李明确立“基于阅读期待的课堂教学”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建议他同时以这一话题写论文。李明交给我的文章很粗糙,我浏览后用红颜色注出一些问题并给他写了一段话:1.少一个内容: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建构课堂教学只论述到尊重阅读期待是不够的;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引导学生拓宽阅读期待,通过阅读对话,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让学生从“普通阅读者姿态的阅读”升华到“对话者姿态的阅读”、“研究型姿态的阅读”。——这应该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2.红颜色的都是有问题的。3.细节以后有机会面谈。”

后来李明的课题立项了,省级的;他的论文《以学定教,优化课堂——基于阅读期待的课堂教学初探》也获得了杭州市中语会论文二等奖。至于专题发言、做讲座,从第一次让我帮助改讲稿到后来开始随意发挥,次数多了,就说得好了。他在《公开课是如何“魔”出来》专题讲座中强调自己的三大体会:“一是通过磨课学习教学理念,提升课堂品味。要还课堂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尊重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是我前面也说到了的;“二是通过磨课,学会一张一弛的课堂节奏,追求重点突出的课堂设计。”——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三是通过磨课锻炼教师的各项素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教师的课堂驾驭力;教师课堂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提升学生思维的能力。”——希望李明这一切身体会能让老师们喜欢上磨课这一教研活动。202_年我推荐李明在浙江省202_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研讨会暨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成立大会上作题为“以学导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专题发言,作为主持人,我作了这样的小结:

“李明老师以学导教,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梯度、营造质疑、释疑、思想交锋的学习情境,以及设计探究性的作业等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思路。其价值不仅在在教学理念上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依据,而且在操作层面上,建构了一种以学定教,先学后导的课型:自学质疑——教师收集整合学生问题设计有梯度的课堂教学,在一种基于体验的视界融合的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

在这种课堂里,先学,重在自主体验、独立探究;后导,重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

先学,我的学习我做主,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拥有适度的自主选择权;对课文拥有自我感悟、自我诠释权;对教材内容拥有质疑权;长而久之,他们也将逐步拥有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反馈学习结果的自主权和能力„„

后导,实现了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效果。学生个体的阅读原认知、原初体验成为教学的起点和课堂继续生成的重要资源。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探究使课堂学习达成了一种基于体验的视界融合。学生的视界、教师的视界、作者的视界、编者以及其他读者比如专家的视界的融合。这样的融合高于学生的原认知、原体验,而学生在这种先学后导的课前课中学习中逐渐学会自主学习,逐渐从普通者阅读姿态升华到研究者阅读姿态。当他们离开教师、离开课堂后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转变学习方式的目的所在„„”

网上有教师描写李明在黄山参赛那天的形象:“李明老师很年轻,上衣是轻柔的丝绸白马褂,步履轻盈,像太极表演者,白皙清秀的面容绽放着灿烂的微笑。”上课穿什么衣服,李明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我说:一身民族风格的服饰和《泥人张》的文风吻合。李明讲究穿着在男孩子中是不多见的。李明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无论是教学细节还是生活细节。他的课堂总是让老师们赞叹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李明为人、为学、为教都追求“细腻、灵动、和谐”的风格。

李明这样的徒弟可遇而不可求。

第二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六标”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工作总结

单 位:米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六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工作总结

当今时代呼唤着以继承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于此,我们认为,“自主学习”应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并提出“六标”教学模式,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和谐、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

一、“六标”教学模式构建的整体规划

(一)“六标”模式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2_、3—202_、7)①制订课堂模式构建方案

②确立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成员名单 ③小范围实验推行“六标”模式(2)实施阶段(202_、8—202_、7)全面推行“六标”模式

(3)总结阶段(自202_年9月开始)“六标”模式的完善、总结和验收

(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研讨方案

我校“六标”模式确立后,学校立即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保证“六标”教学模式扎实有序地开展。

长:周银亭

副组长:蒋占彪

李金定 实验小组成员:王晓蕾

魏风琴

研讨小组查阅资料,反复分析学校教学实际,明确了“六标”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研究目标、方法原则和步骤。

(三)立足常规

在模式实施过程中,我校利用有效时间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发现存在困惑及时讨论解决,不断推行完善“六标”教学模式。

(四)搞好培训

①就模式的指导思想,达到的目的,研究方法原则印发学习材料,广泛宣传学习。

②组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培训,研究探索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六标”教学模式,做到创造性地实施“六标”教学模式。

(五)开展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模式研讨课活动,要求教师采用“六标”模式授课,各学科评出一名“六标”模式达标教师和一名“六标”模式示范教师,由这些教师做“六标”模式示范观摩课。通过活动的开展,日益完善“六标”教学模式。

(六)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将学案与“六标”模式相结合,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

(七)定期反馈 学校决定,每周六教研日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六标”模式的实施情况,集体讨论和解决“六标”模式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定期反馈,总结“六标”模式的经验与不足,使“六标”教学模式日趋完善.二、“六标”教学模式构建的制度建设

一种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必须制度先行。我校为了推进“六标”教学模式,特制定了一严二求三深入四坚持推进制度。

一严:严格推行“六标”教学模式,忌有名无实,忌不切实际。二求:求实效,求创新。

三深入:深入课堂,了解模式实施情况;

深入教师,了解模式推进中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深入学生,了解模式推进的成效。

四坚持:坚持用“六标”模式备课,书写教案;

坚持每课时有教学模式反思; 坚持每周摘抄一张教学模式学习卡片; 坚持每月一次“六标”模式探索。

三、“六标”教学模式的推进落实及取得的成效

(一)“六标”教学模式的推进落实

1、模式推进,骨干先行

为了确保“六标”模式的实用效果,我校首先由王晓蕾、魏风琴老师两位实验教师率先采用“六标”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两位老师已基本掌握了“六标”模式的精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在两位实验教师获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在全校推进“六标”教学模式,如今,“六标”模式已深入课堂,也深入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

(二)“六标”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1、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六标”教学模式中的“议标”环节主要是学生互相探讨去学习,给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形成了轻松愉悦的环境,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创新性得到发挥

“六标”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了自主,在活动中学会了参与,在参与中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自行经历了探索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感悟并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合作学习能力、竞赛意识、成功意识、创新意识逐步加强。

3、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通过对“六标”教学模式有关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方法得以优化,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六标”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较好地创设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六标”教学模式必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工作总结

扎实开展模式推进工作,不断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借鉴、学习外校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六标”教学模式,即导标—亮标—议标—试标—测标—结标,从而使课堂教学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现把我们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模式构建工作有序开展,扎实进行,学校成立了以周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模式构建的整体规划。领导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反复分析学校的教学实际,明确了“六标”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操作策略、教学评价等,确立了“两步走”的战略方针。

1、模式推进,骨干先行

为了确保“六标”模式的实用效果,我校首先由王晓蕾老师、魏风琴老师两位年轻的骨干教师率先采用“六标”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两位教师已基本掌握了“六标”模式的精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在两位实验教师获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在全校推行“六标”教学模式。如今,“六标”模式已深入课堂,深入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制度保障,强力推进

一种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必须制度先行。为了推进“六标”教学模式,我校制定了“一严、二求、三深入、四坚持”的推进制度。

一严:严格推行“六标”教学模式,忌有名无实,忌不切实际。二求:求实效,求创新。

三深入:深入课堂,了解模式实施情况;

深入教师,了解模式推进中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深入学生,了解模式推进的成效。

四坚持:坚持用“六标”模式备课,书写教案;

坚持每课时有教学模式反思; 坚持每周摘抄一张教学模式学习卡片; 坚持每月一次“六标”模式探索。

三、定期研讨,不断反思

随着教学模式构建工作的全面开展,许多问题也迎面而来,在具体操作中,老师门提出了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这六个环节是不是缺一不可,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及时组织各教研组开展专项问题研讨会,大家畅所欲言,在争论中共同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有的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导标三法”,不少教师还提议:“测标”环节不防与“三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测标”确定出堂清对象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重视课标,加强解读 课堂模式不能离开课标、课程、课堂而独立存在,它必须立足于课标、课堂、课程,用新课程理念来引领,以新课标来指导。为了把课堂模式构建工作进一步做好,我们立足抓住解读课标,解读教材这个基本环节。每一学期开学初,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讨论、解读新课标,组织教师观看新课标VCD光盘,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同时 在每周六的教研日里,各备课组组长都要先组织本组教师讨论、研究、解读本周所讲的教材,然后再进行集体备课。

以上是我们一些简单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米村二初中

第四篇:建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

建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优化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

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要

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复生机与创新。

一、尊重学生,树立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自信心。伽利略也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而发现自己的关键在于情感的调控和兴趣的培养,教师通过情感控制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和接受失败,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投入学习活动。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生存方式,尊重学生独有的文化,将学生看作有尊严、动态成长的独立个体。课堂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地方,但学生在这里期望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来自教师的真诚的爱,和在学习中给予的点滴关怀与支持。对学生要有爱心,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爱,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才能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才能使师生之间没有隔阂,情感更为融洽;因为只有爱,才能消除学生压抑的心理,才能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作为教师,应该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所有的缺点,以我们的热情,宽容,理解,去爱他们,要多用鼓励与赞扬,让学生感到成功并不遥远,在课堂上发现他们拥有的点滴进步,要毫不吝啬地通过言语、神态、动作给他们以赞赏,当着同学的面表扬他们,让他们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与爱。教师必须注意语言和态度,不应使用太尖锐的话语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避免给学生造成伤害,窒息刚燃起的求知之火,直至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立。给学生以心理的安全感,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是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者结论的信息,做到善待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用他们情感上的満足感,燃起对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如果相信学生的潜能能够被发现并得到发挥,那么教师自然就会对学生有信心、对教学有热情,教学时就会有激情。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课堂中教师的麻木冷淡,会造成气氛的死气沉沉;课堂中教师的枯燥讲解,会造成学生的昏昏欲睡;课堂中教师的心灰意冷,会造成学生的信心散失,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该充满激情,通过充满激情的教学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让学生在情感、态度、认知、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反应,进而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

二、激发兴趣,感受成功

夸美缪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录音等教学辅助用具,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让知识保

鲜,学生学起来才更有趣味。对学生的错误理解回答,不要一棒打死,不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要循循善诱,本着“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教师要通过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动机来促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识,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减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课堂上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内在需要,能学以致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教师对传递知识的准备,对传递途径方法的处理,应成为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调控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外,还要适应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传授的内容和提出的要求要难易适度,即应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又不是不可逾越的,当学生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取得了胜利时,就会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经过刻苦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悦。教师在组织教学测验、考试或者设置教学环节时,要精心设计,不要让学生考得灰溜溜或者学得索然无味,觉得自己怎样努力也学不好,要让学生从考试、学习的阶段性结果中知道他们已学到了知识,有所收获和提高,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诱发出对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

三、自主学习,张扬个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思想品德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细胞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它还受制于自身——一种随机的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在课堂上,应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封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更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价值,他们是个性化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看书也会“标新立异”,促使他们在课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寻,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扬,这样合理的评价就不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乐观向上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

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前备课,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选择教学内容,自己设计学习方法。这其中教师只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了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的沟通。比如,在讲到爱护水资源这个主题时,因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所以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我就特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在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准备的课件、短片、漫画、手抄报等,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资源共享,展示环节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将“自我”摆进了教学的内容,成功地塑造自我、展现自我,给心灵以触动,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更坚定了他们的心理价值取向。

四、合作探究,营造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合作学习的课堂,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感受与情感流露,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思想品德学习生长与发展状态的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尽可能

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学生有差异,那么教师在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时就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也应体现着这些不同层次的铺垫,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参与的机会,多点探究空间,多点实现自我的满足。当课堂教学进入到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会形成多方面的信息互动,众多的信息供每一个学习个体参考、选择和学习。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建构起新的知识,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并由此产生新的疑问。这时,教师应适时介入,或以平等的态度陈述看法,或以简洁的提问因势利导,以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认识,引导学生在个体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文本,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就形成了平等对话、信息多方交流、师生互助、师生与文本互动的格局,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也就构成了愉快、轻松、民主、自由的情感生态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性化的,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个性感受与体验,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人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反应。这些反应课前无法预设,却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然要出现的。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想的碰撞,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提高对话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在课前依据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所预设的目标;另一个是在教学活动中由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激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在教学中如果能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学生的个性体验得到尊重,学生就能处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大家明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相互质疑,观点对立或不相一致的认知冲突就会激发出新思想、新思维,促使师生进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兴致勃勃地主动探究下去,从而实现了认知结构的迁移和整合。不管成功与否,他们都能有所收获,自然就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而对于那些认知水平不足的“学困生”来说,他们也能在合作讨论、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也能有所收获。如现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有许多单元主题都是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其实“探究性学习”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是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切入点,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引导学生思维的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的成“人”教育上,又起到了帮助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探究学习中,我们都尽量让学生既能获取知识和技能,又能锤炼思维,同时张扬个性,感受成功。

总之,构建思想品德课堂良好的教学情感生态环境,开创课堂的生命长廊,需要教师从多层面考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更需要教师的悟性、创造性劳动的积累。构建思想品德课堂良好的教学情感生态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让教师满怀激情地有效指引,让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地释放,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是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复生机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建构的

一、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背景和缘由我县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努力开拓,勇于创新。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教学行为根本转变,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课程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果。我县地域分布较广,乡镇学校数量较大,城乡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从我们教学视导的结果来看,不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一讲到底,一问到底,一练到底 的现象。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建构适合我县实际的教学操作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有效,甚至高效,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思考的新问题。县教委领导高瞻远瞩,立足于教育的发展本质,确立了以内涵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要实现垫江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讲话精神,我们特提出小学数学三阶六环教学流程的设计思路,以努力解决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问题,引领我县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向新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论思想。主张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缩,强调课堂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儿童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主体性的数学活动。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教给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创造才能。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价值取向

1、情感交流目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通过情感交流,促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2、自主发展目标:这里特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监护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目标。包括明确任务、质疑问难、主动探求、合作交流、总结应用、反思提炼等方面,这一发展性目标是自主的,更是可持续的。3、数学素养目标: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从最基本的数学教育价值来说,我们的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儿童最基本的数学素养,把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以及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作为发展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4、求异创新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才能为目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不断释放潜能,不断掌握和发现学习方法,不断超越自己,甚至超越教材,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标新立异和富于创新的精神。

基于阅读期待的课堂教学的建构[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