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案例大班区域活动
案例发生的区域:银行 案例发生的年龄班:中班
“原来,银行还可以这么玩”
镜头回放
(一):来自顾客的“投诉”
角色游戏开始了,阳阳戴上了工作牌,来到了“中国银行”开始上班了。一开始,来取钱的还真不少!瞧,抱着娃娃的妈妈来了,买菜的人来了,超市的收银员也来了,小小的银行前站满了人。“我取5元”“我拿3块”只见阳阳一个一个认真地接待着。后面的孩子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一个劲地说“快点儿、快点呀!”“怎么这么慢啊?”站在队伍最后的冯超很不乐意了,大声地说:“你的速度慢死了,你们的经理呢?我要投诉!”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孩子也附和了“对啊,我们也要投诉。”……阳阳显得有些着急,只见他抓抓头,好像在想办法。阳阳环顾了一下,好像是在找谁,只见他走到娃娃家,对胡伟林说着什么,开始时,胡伟林好像不答应,可最后,胡伟林还是离开了娃娃家,跟他一起来到了银行。老师也趁机撤退了。
镜头回放
(二):银行没人玩
过了10分钟,阳阳他忽然对老师说:“老师,银行没有人来了,你要不要来取钱啊?”老师顺着他的声音望去:的确,现在“银行”的生意冷冷清清,只有胡伟林一个人坐在那里胡乱地写着什么,一边还不时地朝娃娃家、菜场观望着,一副心急的样子。正在这时,孙立刚巧从银行走过,老师灵机一动,便叫住了他:对不起,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什么事啊?”“我有急事,来不及去银行取钱了,你能帮我取吗?”“可以啊”他爽快地答应了。见银行又有了顾客,老师便离开了。但是,没想到老师刚转身,孙立也借口“溜之大吉”了。看着离去的孙立,阳阳撅着小嘴一脸不开心,只听见郁闷的阳阳说道:“老师,我们也不想玩‘银行’了!”
镜头回放
(三)银行又热闹起来了
看见他们着急的表情,老师就问:“刚刚不是很忙吗?”“是啊,可他们取了钱,就不来了”“那么你想想,怎样让他们常来银行呢?”于是,老师带他来到了对面的超市,指着他们的广告牌对他说:“阳阳,你看,为什么他们的生意那么好啊?”他想了想说:“因为他们现在搞活动了,买一送一。” “对啊,那我们也可以举行一些活动啊?例如:存钱送小礼物等优惠活动”。有了老师的小小指点,聪明的阳阳马上就动起了脑筋说“有了,不过,你也要帮忙啊”。于是,他们忙开了。找来纸和笔,开始画画,老师帮忙写字,没一会银行门口出了一张广告,广告内容为“存钱抽奖活动,一等奖为:送虎娃一个”。接着,他们两个在银行门前大声的吆喝起来,只要有人走过,阳阳看见了,就赶紧走过去向他介绍新推出的业务“快来看,我们举行抽奖了,只要你存钱,就可以摸奖,头等奖是虎娃一个,今年是虎年嘛,碰个好运气。”这下,银行的人气又旺起来了。
案例分析:
幼儿游戏的拓展不是无止境的,从开始到最后结束大致会有以下三个走向,即自然消退、自然缩减和自然转化。从“银行”游戏无人问津,到“抽奖活动”的忙碌,可见幼儿游戏需要教师不断加以推动、调整和完善。
分析上述游戏情节,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一、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幼儿玩游戏的喜爱程度取决于他们的生活,受生活经验的制约。因为银行在幼儿的生活中,接触不是很多,有关银行的经验少之又少,所以,爱玩“银行”游戏的人不是很多。我们认为,要解决问题,最好的老师还是生活,所以,在游戏初期,我们就带幼儿走进银行,与银行“零距离”接触,让他们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虽然通过上学期的游戏,孩子们已经熟悉了银行游戏的一般流程,但是中班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也还是很容易转移,当他们对这个游戏的内容不敢兴趣时,教师就要考虑如何进行调整。通过观察,我发现阳阳是个很有注意、很有坚持性的孩子,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游戏时,他也能认真扮演角色,因此,我并没有在游戏一出现问题时就随意地撤换或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利用增添游戏情节等方式,推动阳阳的游戏水平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二、游戏需要的拓展空间
幼儿的角色游戏是一个缩小的社会,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自然对于幼儿游戏而言,同样不能“老生常谈”“故伎重演”。在这个案例中,游戏衍生出的“抽奖”、“上门服务”,显然是幼儿自身生活经验的真实体现。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也会常常碰到抽奖等活动。因此,在游戏中,我们提倡幼儿的自主,但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就此停止,适时、恰到好处的介入十分必要。当阳阳向老师发出求助的信号时,老师的介入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好的为幼儿拓宽游戏空间,让幼儿在更多自由的选择中丰富和拓展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指导策略:
一、关注——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关注是回应幼儿游戏的关键。它强调教师要注重观察,关注幼儿游戏活动的进程,并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材料、创设环境,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与游戏发展需要。
“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这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怎么来给?重点应落实在:关注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水平。教师在活动中要仔细观察并深入分析幼儿的行为,真正了解并正确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始终关注着阳阳,当阳阳出现困难时,能根据阳阳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能做出不同的判断,给予不同的帮助。由此可见,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分不开的,如:一开始,当银行出现忙碌的状况时,老师没有直接干预,而是等着孩子来安排,等情况好转及时撤退,当没有人玩时,老师也只是在一旁以角色的身份进行协调,直至阳阳提出不想玩时,才给予直接指导。所以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个孩子,我的眼睛不再紧紧追随那些能力强的孩子,更多时候我会跟着那些不起眼的孩子,我试图在我的观察、倾听中了解每一个孩子。
二、支持——追随幼儿,师幼同行
作为老师,我们在指导游戏时,要具有随时捕捉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游戏及时做出判断,并以关注、认同、赞许、鼓励等方式及时扶持。在游戏中,“抽奖”这种促销手段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了几天,新鲜劲儿过了,他们又会不愿去银行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阳阳和胡伟林对“银行”游戏的热情和自信不断增强,因为他们又有了“新招”:上门服务,外送小礼物、更换奖品,提供了同伴们当前最热门的玩具;银行工作人员轮休上班;打扫卫生、设计新的广告等等。
有时,我们会认为孩子游戏水平有限,那是源于对儿童原有水平的预估不足。教师预设了孩子游戏的模式,而孩子却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情况去玩。要注意,游戏不像上课一样有预设的目标,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反映。游戏水平是在原有经验上一步一步慢慢推进的。在教师要学会在孩子有限的水平上帮孩子梳理问题、提升水平、扩展经验。
三、交流——捕捉契机,激发参与
游戏结束时,我们往往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聊聊游戏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并且就一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在上述案例中,我用交流讨论和设问质疑来引发孩子思考,我先请阳阳向大家介绍今天是如何招揽顾客的。“我们还可以想想什么办法,让大家来银行呢?”,让幼儿交流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促销方法的了解。另外,还可以用游戏或者儿歌把整个过程串起来,让孩子都讲讲自己的游戏。教师在分享交流时可以选择悄悄渗透的方法,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大家。教师面对孩子时可以更宽容、更放松、更低位一些。
“放开孩子,就能看到一片别样美丽的天空”,回顾与孩子们一起游戏的历程,我发现这是一个师幼共同成长、互相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和谐,充满了快乐,因为孩子们已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游戏的天使。
青阳中心幼儿园
朱亚清
第二篇:大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开始玩游戏,我发现“筑长城”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我说:“谁愿意去玩筑长城啊?”可是没有人理睬。也许是幼儿光顾着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门:“今天谁愿意去筑长城啊?”这时,王艺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去玩“筑长城”了。
“筑长城”的游戏开始了,从窗口望去,王艺等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情况我就从头到尾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和玩法讲给了她们听,并给她们几个人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在我的辅导下 “筑长城”总算顺利的开展起来了。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筑长城”里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正在搭马骑马玩呢。看到我来又赶紧拆掉,嘴里却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
二、分析
区域活动本身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可今天“筑长城”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她们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2、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活动区投放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对策与思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而且没有层次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在“筑长城”版块当中,我要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程序外,还准备了各种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纸箱进行游戏,增加了难度,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何
娟
一、案例描述: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游戏区域,我发现益智区一个人也没有。我说:“益智区谁愿意去玩啊?”也许是幼儿光顾着在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门:“今天谁愿意去玩迷宫、棋子和拼图啊?”这时,宋佳凯抬头看了我一会儿,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去益智区玩。
益智区的游戏开始了,开始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情况我就给她们几个人重新分配了角色,在我的辅导下,游戏总算又顺利的开展起来了。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益智区里又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玩棋子的在堆高,拼图的正在玩撒雪花的游戏呢。看到我来了又赶紧玩起来了,嘴里却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
二、分析
区域活动是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以及和同伴进行合作游戏的活动形式,它灵活多样,能开发幼儿潜能,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之一,可今天益智区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在投放材料的 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根据主题活动的延伸,根据孩子来自生活中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与之相关的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她们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更要体现出她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以观察为基础,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合理地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
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对策与思考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在于激发兴趣,引导孩子能大胆去尝试,我们的提示语是“真有趣,试一试”“真好玩,我再来!”“真开心,我真棒”。其实,这也是教师在不同阶段里,对不同层次孩子的引导作用,鼓励方法。在活动的前期,主要是要引导孩子产生对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对一些,不太愿意尝试的,胆子比较小,怕做错的孩子,我们的目的是让他敢去试。第二个层次是,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体验,又进一步活动的时候,也许会出现新的问题,或者出现一些困难的时候,要求孩子能支持,能进一步去思考,进一步去深入活动。第三个层次,在于进一步肯定和鼓励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让孩子在活动中,树立自信。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游戏区域,我发现益智区一个人也没有。我说:“益智区谁愿意去玩啊?”也许是幼儿光顾着在玩游戏没有听见吧,于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门:“今天谁愿意去玩迷宫、棋子和拼图啊?”这时,宋佳凯抬头看了我一会儿,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去益智区玩。
益智区的游戏开始了,开始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情况我就给她们几个人重新分配了角色,在我的辅导下,游戏总算又顺利的开展起来了。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益智区里又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玩棋子的在堆高,拼图的正在玩撒雪花的游戏呢。看到我来了又赶紧玩起来了,嘴里却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
二、分析
区域活动是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以及和同伴进行合作游戏的活动形式,它灵活多样,能开发幼儿潜能,满足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之一,可今天益智区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根据主题活动的延伸,根据孩子来自生活中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与之相关的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她们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2、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更要体现出她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以观察为基础,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合理地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
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对策与思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而且没有层次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在益智区的区域版块当中,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程序外,还准备了各种材料,同一个内容,可以以多样的材料,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在迷宫这一活动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后,我们就提供给孩子纸,笔,小棒,积木,彩纸,毛线,等,让孩子可以试着自己来设计迷宫,制作迷宫。如此多的材料,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材料也要富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我们在迷宫这一活动内容中,就分别提供了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迷宫,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合适的迷宫,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努力来完成,体验成功的感受。增加了难度,保证了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如在现在的拼图中,拼图内容选择来自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们节日里外出去游玩了,他们会带来许多不同名胜地的风景照,以及不同景点的门票,孩子们会高兴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于是我就在区域活动中,把孩子们零星的知识内容,进一步丰富,充实,我们就深入了中国地图,地图的拼图,各地景点照片的收集等,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祖国,了解世界,扩大眼界,热爱自然。因为有许多的地方是孩子们去过的,他们会十分喜欢。一次,在益智区中有个“交通工具”的游戏,让孩子根据图片进行分类,但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似乎不感兴趣,一问才知,教具不是真的玩起来没劲。于是我鼓励孩子收集、自带了许多不同的交通工具进行游戏,孩子的积极性、兴趣立刻明显提高,气氛也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将工具分为海陆空,还能根据车辆的不同性质进行归类。
(二)教师的指导
1、在活动当中注重个体差异及幼儿间的相互影响。
同一活动区内活动孩子会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每个孩子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的言行,有着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通过相互交流,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进而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幼儿间互相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发生的,成为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益智区,指导孩子们把自己从不同地方了解到的新的知识点,告诉给别的小朋友。比如,在迷宫的活动中,孩子新搭好的迷宫,可以让小伙伴一起来走一走,小伙伴们又会给他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当有伙伴来玩他们自己做的迷宫的时候,他们的劳动,他们的努力才会变得更有价值。我们班中的郑志毅,由于他认字,因此他懂得许多知识,他能很快地理解游戏的名称,玩法,有时还能成为别人的小“老师”。由于他的特殊情况,我们专门为他设置了一个角落“郑志毅角落”,针对他的能力专门设计游戏,或者让他将他知道的知识传播给班级的其他孩子。对智力活动不感兴趣的幼儿,就请能力强的幼儿带领游戏或合作游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羡慕心态,让其他幼儿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了提高他们对数的积极性,我设计了PK棋谱,改变了以往一副棋子、一个骰子、两个棋子的模式,而是给幼儿提供了孩子们喜欢的瓶盖、贝壳棋子供幼儿自由选择,孩子在活动中不仅能学得知识,还能获得快乐,达到了游戏的要求,通过这一举措更吸引到了原来不喜欢智力活动的朋友参与到棋类角,激发了她们的兴趣。
2、指导要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在于激发兴趣,引导孩子能大胆去尝试,我们的提示语是“真有趣,试一试”“真好玩,我再来!”“真开心,我真棒”。其实,这也是教师在不同阶段里,对不同层次孩子的引导作用,鼓励方法。在活动的前期,主要是要引导孩子产生对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对一些,不太愿意尝试的,胆子比较小,怕做错的孩子,我们的目的是让他敢去试。第二个层次是,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体验,又进一步活动的时候,也许会出现新的问题,或者出现一些困难的时候,要求孩子能支持,能进一步去思考,进一步去深入活动。第三个层次,在于进一步肯定和鼓励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让孩子在活动中,树立自信。
教师的作用还在于帮助孩子在活动中进一步思考,发现新的经验,孩子们在活动中一次次的尝试,会掌握一些新的经验,但这些经验也许是零星的,比如,孩子在走迷宫中,发现有时候,一次一次的试,要好多次才会成功,如果从终点开始走,很快就走出来了,可能一次就会成功的。还有在搭迷宫的时候也是这样,孩子一开始搭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后来,他们知道只要先搭好一条正确的路,后面的都是可以随便加上去的,想复杂就可以多加一点上去。孩子们的经验,是一点点积累的,当孩子有了一些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点拨,让孩子知道,许多的事情都是有一些规律可以掌握的,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也就要去发现这些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乱糟糟的超市
苏果超市今天开张啦,部分商品低价出售,客人们纷纷走进了苏果超市购物,一下子超市里挤满了人,为了购买到便宜的商品,在游戏的一开始便出现了“抢购”的现象,这时熙熙和涵涵为了抢购一罐薯片争吵了起来,两人抓着薯片罐谁也不肯松手,争得面红耳赤;旁边的琳琳由于一次性购买的物品过多,在拥挤的过程中东西掉了一地。顿时整个超市像炸开了的锅子一样乱糟糟的。见到此情此景我立即以商店服务员的身份介入游戏,建议顾客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商品,不要为了抢购而争抢,另外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超市这才恢复了平静。
【分析】
1、超市开张,部分商品低价出售,激发了顾客的购物欲望,但由于超市里商品有些紧缺,导致顾客为了某样物品而争吵。
2、生活即课堂,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游戏的支柱。在超市里并没有制定具体的规则,幼儿的经验仅仅只是平时跟父母去超市而获得的一些经验规则,因此在游戏时幼儿由于规则不明确,出现的争抢,东西过多掉了一地。
3、在游戏时,教师应该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要把握好时机,适时地介入指导,本案例中,我在超市乱成一团时,以“商店服务员”这个角色去融入游戏,耐心地引导幼儿,使幼儿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尽管活动是以自主的形式为主,但教师要是参与进去会使游戏更加有趣,更加好玩,幼儿也更喜欢参加到活动当中去,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意见时,教师也能及时发现解决,正面引导。
【指导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通过游戏,不仅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同时能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帮助幼儿宣泄消极的情绪,并能满足孩子控制环境的欲望,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促进认知的发展。因此在针对案例中的事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游戏中出现“争抢”同一件物品,是因为超市里出现了物品的紧缺,可以在超市里多投放一些相同的物品,这样就能避免顾客由于喜欢同一种物品而出现争抢。
2、由于商店中购买物品的顾客较多,收银员一个人忙不过来,可以适当增添1——2名“超市导购员”,在顾客来购物时,可维持一下超市的秩序,也适当的给顾客一些意见,这样顾客就不会盲目的买东西,超市也就不会乱糟糟的。
3、在游戏结束后,根据超市里乱糟糟的现象,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一下超市的规则,将讨论出来的规则画出来,并将其贴在超市里,提醒顾客遵守规则。
4、可以在超市里开展一个“文明顾客”的活动,能够在今天的游戏里被评到“文明顾客”,在下次的购物活动中享受5折的优惠。以此来激励幼儿做一个“文明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