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法1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法
第1-2课时
一、做学习型、研究型音乐教师
培养教师超越意识,努力学习不断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每个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声乐、器乐、舞蹈)。每个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能力或教学能力。课上得好;节目排得好。怎样做学习型、研究型音乐教师?
1、专业方面的提高与进修(找专业老师学习、网上学习、自学)。
2、做好知识的积累,提高教学能力(上网、听课、笔记、参加优质课比赛)。
3、较强的课外艺术活动组织能力(组织团队参加艺术比赛、演出)。
4、较正规的钢琴伴奏能力(学习伴奏理论、掌握比较丰富的伴奏方法、演出、上课都写正谱伴奏)。
5、教育科研能力强,音乐教育文章写作水平高(参加论文评比、发表文章、出版著作)。
6、积极参加各种音乐与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本地和各种级别的音乐教研活动)。
7、超强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好,战斗力强。
8、较高的艺术素养与水准(搞出来的东西级别、层次较高)。
二、幼儿园音乐课的类型
幼儿园音乐课的类型主要有:唱歌课、音乐欣赏课、唱游课(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歌表演)、乐器演奏课、主题活动课等。
1、唱歌课。
唱歌教材的选择:歌曲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及唱歌水平;歌曲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在内容题材、体裁、风格上要多样化;歌曲要有教育意义。
领引儿童唱歌活动的方法。保护儿童嗓音的方法。
2、音乐欣赏课。
提高儿童欣赏音乐效果的几种因素:(1)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
(2)歌曲的歌词生动、形象,容易记住;器乐曲有切合主题的标题及与作品内容紧密联系的解说。
(3)儿童具有与音乐作品内容有关的生活经验及若干最初的音乐知识。(4)儿童欣赏音乐时,适当地做一些动作。⑤儿童积累了较丰富的欣赏音乐的经验及具有较广阔的音乐视野。
音乐欣赏教材的选择:音乐作品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有较好的演唱、演奏质量;音乐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尽量多种多样;音乐作品的内容应易于儿童感知、接受。
领导儿童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方法。
3、唱游课(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歌表演)。领引儿童律动、音乐游戏及舞蹈的方法。
领引儿童律动、音乐游戏及舞蹈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练习动作要与音乐紧密结合;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防止对儿童进行过分专门化的训练,要注意贯彻精讲多练的精神及动静交替的原则,准备好场地及必要的辅助材料。
4、乐器演奏课。
幼儿园常用的几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法及记谱法。
儿童演奏打击乐器的要求:正确认识乐器,学会正确地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的方法,会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根据熟悉的音乐,选择适合的乐器,在教师指导下设计节奏型配伴奏;学会正确、协调地演赛已配置好乐器的节奏乐曲。
指导乐器演奏活动的方法。乐器的配备、管理及保护。
三、音乐课的导入
导入方法主要分:语言类、图画类、音乐类、多面体类、情景类、表演类、表现创造类、实物类等
1、故事导入
2、多媒体画面导入
3、音乐姊妹艺术导入
4、典故轶事导入
5、创设情境导入
6、音乐常识导入
7、旋律导入
8、图画导入
9、谜语导入法
10、微型情景剧表演导入
11、节奏练习导入
12、诗歌朗诵导入
13、介绍作品背景导入
14、设置悬念式导入
15、利用实物导入
16、律动导入
17、歌词创编导入
18、观察导入
19、回忆导入 20、游戏导入
……
思考题:
音乐课的导入设计。为歌曲《生日快乐》、《小红帽》、《找朋友》设计音乐课的导入(任选2首)。
本期练习安排:
1、优秀唱歌课教案收集。每周收集1-2篇。建立博客,把教案资料保存在一起,大家今后在教学上可以共享。
2、教案写作。教学内容自选,确定适合学生程度(小、中、大班)。每周写1篇。
3、试教活动。安排12周。每周第2节课计划4位同学进行试教。课型:唱歌课、音乐游戏、韵规活动。把试教安排表列出来。
活动组织安排:课代表1名,课的设计小组成员4名。在试教前,由课的设计小组成员对试教的课进行排练。方法要新颖、课堂要活跃、层次要分明、结构要严谨。
4、建立一个优秀教案园地。课代表助理1人,带一个小组进行布置。
5、每周在网上观看幼儿园音乐教学视频2-3个。
6、收集优秀的幼儿歌曲。每周收集3-5首,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要求经常唱,背熟。
第二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当今很多国家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音乐教育理念,它既能体现音乐教育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又能促使教学方法多元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好的作用,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和其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教学运用
我国历来对于学校的美育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正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是美育的启蒙工作者,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一线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验到传统的专业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无法达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使音乐教学效果更符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标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一种音乐教育理念,它极具特色的音乐教学法既能体现音乐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又具备教育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其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首创的,该教学法认为“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原本性
音乐教育本身是人的教育,是每个人用音乐进行情绪交流和感情表达的方式,而表达要借助语言、舞蹈、器乐等艺术形式进行,所以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不仅仅是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它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最接近人类自然生活状态的方式和内容来进行教学。
1.2 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而不是作为单纯的听众和观众。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活动进行的方式,才能创造更多的快乐,其目的是开发参与者原本的音乐潜质并激发他们的生命力。在奥尔夫教学课堂上,没有教师枯燥说教、学生一味模仿的现象,都是教师起到一种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在范例的基础上进行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又不失兴趣。这样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1.3 综合性
奥尔夫曾经说过:“心中的喜悦,是儿童生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唱歌、跳舞、奏乐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①他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集语言、舞蹈、动作、美术、器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在符合儿童的特点的同时也符合人类生活的本性。
1.4 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是对学生即兴创作能力的培养。它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教师直接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压抑学生的自主即兴能力,而是推崇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不受有约束地展示自己的即兴创作能力。例如,在节奏型的学习上,教师可以利用“两个字词组”来教学八分音符节奏型,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名称“两个字词组”,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的名称或者“三个字词组”“四个字词组”等其他节奏型的学习。
合理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于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其他学科教育灵活地互动、结合,从而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上的具体运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普通高中毕业的,他们在音乐艺术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作为刚开始接触音乐学习的人群,他们普遍难以理解音乐理论知识,难以掌握乐技能技巧,对音乐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存在一种现象:理论知识不扎实,技术技能不娴熟,没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谈不上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以及对儿童音乐潜质的开发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借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解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特有的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综合性强、创造性强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从而达到心灵与音乐相沟通的效果。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学生把音乐艺术融入将来的实际教学中。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上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在基础音乐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乐理和视唱属于音乐课的入门课,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单一的视唱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好;而奥尔夫教学法采用的是“节奏为先导”的教学方法。节奏是音乐、舞蹈、语言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节奏的训练就是开发人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它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反应能力、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能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非常活泼有趣。
节奏的训练,可以从朗诵和声势入手。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利用拍手、跺脚、拍腿、捻指四种动作来发出声响。它是人们直接宣泄、交流情感的方式,没有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思维方式和高难度的技术技巧,没有任何乐器就可以运用。声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种独特的节奏训练方式,如在视唱练耳教学课上,我们在学习一首新曲子,可以给曲子的节奏型编配不同的声势进行训练,把原本单一的视唱变成多种类型加动作的有趣曲子,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成了主体参与者。在节奏型的教学上,教师无须单个地讲授,可以让学生先体会各个节奏型的特点,在活动中得出各个节奏型的不同,或者教师给出一条固定的节奏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把它开发成单人节奏、双人节奏、小组节奏等多种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
2.2 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曾这样描述他创造乐器的过程:“我摆脱了动作训练,只用钢琴的办法,而我追求的却是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1]所以他推崇的器乐教学,是学生们无须经过大量的枯燥技术练习,便能通过乐器灵活自如地作出反应。这一特点恰符合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更符合天性就喜欢拿着东西敲敲打打的儿童。
奥尔夫将乐器分为打击乐器、音条乐器、竖笛。打击乐器是一种音色独特、鲜明,且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简单、易学、备受学生喜欢的乐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天生就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有一种好奇,用打击乐器作为其音乐学习的开端,能够很好地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儿童可以通过打击乐器学习听辨、体验不同色彩的声音。音条乐器有个特点,即它可以把音条进行卸装和更换,如初学者可用只剩下c、e、g三个音的一架音条琴,学习一首由这三个音组成的曲子,或者用来即兴伴奏。由于琴上只有三个音条,学生们就不会有敲错音的顾虑,能很快地掌握曲子,学得也轻松,这增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竖笛主要是吹奏旋律,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备受全世界很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在我国,竖笛也比较普及,是一种比较有教学价值的乐器。奥尔夫认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把技术技巧的难度减小到最低限度,使学生们尽快地进入音乐中,没有任何困难和负担,而是去享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和创造的乐趣。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儿童音乐教育的引导者。
2.3 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学前教育专业歌唱课主要是以集体课为主,歌唱学习不是注重于歌唱技术技巧的训练,而是培养学生怎样去引导儿童歌唱,怎样去培养儿童的音乐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借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综合性教学,拓展歌唱教学的不同形式。在教授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旋律做些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对旋律有印象,接着利用声势对歌曲节奏进行练习,在熟悉的情况下再随节奏朗诵歌词,然后教师在进行范唱时要求学生跟唱,最后学生可以边唱边加入自己的编排的律动,在表演形式上可以是单人的表演唱或者是集体的表演唱,教师也可以加入奥尔夫乐器进行辅助伴奏,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性。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够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4 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错过了舞蹈技巧训练、柔韧性及灵活性训练所要求的最佳时期了,不利于过度强化的舞蹈技能训练,对他们进行强度的舞蹈技能训练也不现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及感悟力,增强学生的艺术兴趣,毕竟他们是未来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对儿童思维和学习特点的研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符合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和需要。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最基本的出发点。
舞蹈教学要与儿童的特点相结合。一方面,要渗透人文知识,另一方面在舞蹈的音乐、动作、主题上要有所体现,最后也要融合各门艺术,使各门艺术形式相互配合,使舞蹈教学得到创新。例如,在进行《问候舞》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组简单的问候舞蹈动作,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和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出具有各个国家特点的问候动作,从而创编出新的舞蹈动作,并结合各国的语言,形成一支既有各国特色又动作多样化的舞蹈。在这个课堂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蹈教学是音乐、舞蹈和人文知识的交叉融合,这样的艺术表演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美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表演信心。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适合音乐启蒙的原本性的教育方法,它高度的灵活性、有效性、趣味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与音乐教育活动相适应,有助于开展学前教育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我国提出美育工作要培养的目标人才,是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教育工作上找准了目标,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为体现个人社会价值做了保证。因此,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地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并将其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当中,灵活地教授学生,提高学前教学质量水平,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注释:①1932年在“斯图加特音乐教育研究周”的演说。
参考文献:
[1]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柯冬娜(1985―),女,广东潮州人,学士,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音乐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第三篇:音乐教学法
音乐教学法
1、【音乐教育的含义】
指教育者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内容,对受教者实施影响的一种实践活动
2、【音乐教育的分类】
普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 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
在传统的概念中,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
3、【音乐与美术共同的性质特征】
教育—五育—美育—音乐教育
4、【音乐教育的特点】
1、潜移默化
2、以情感人
3、寓教于乐
4、主动创造
5、【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
将音乐作为审美和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传承文化,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6、【专业音乐教育的目的】
学习音乐的专门技巧,从事音乐的各项理论研究,培养音乐表演、创造、理论、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7、【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
1、美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文化目标:传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艺术
3、学科目标:培养技能,培养素质。
8、【审美体验】
是审美主体对审美个体的感性领悟,是主体的精神与对象相互交融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的心里体验。
9、【现当代中国通用的美术范畴】
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喜剧美、悲剧美
10、【审美形态】
是对音乐美的外部样式和内在性格所做的划分
11、【西方音乐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动机心理学。
12、【音乐心里能力的结构】
音乐感受能力(核心)、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想象能力。
13、【音乐能力的培养】
情感体验、聆听音乐、体态律动、听音与视唱、演唱,演奏、音乐创作
14、【中小学音乐课的类型】
唱歌教学、唱游教学、器乐教学、音乐欣赏教学、识谱与视、听教学
15、【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评价阶段
16、【常用的音乐教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提问法、讨论法、欣赏法、发现法、情境法
17、【讲授法】
1、又称“口述教学法”他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想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和讲解两种
2、优点: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权,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教学的较系统的知识和技巧
3、缺点:如果不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容易受到压抑,甚至形成一讲到底的“满堂灌”
18、【唱歌基本技能教学】
姿势、呼吸、发音、吐字咬字、不良嗓音的纠正
19、【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可分为】
课内音乐欣赏、课外音乐欣赏 20、【音乐欣赏教学过程】
1、整体性教学阶段:即初听阶段,是指欣赏作品进行相对完整的首次聆听,低年级:集中注意力(谈话、故事、图画、趣味、介绍主要内容提示想象范围)高年级:启发想象力(介绍背景、内容、作家生平、创作特点、少细节、讲解)
2、分析性教学阶段:是指初步熟悉作品后,根据教学要求对作品做重点,分段的反复欣赏,以能分辨作品的体裁、题材、风格、表演形式等特点,使学生了解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段最终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提问在这一阶段十分重要,具体方法:(1、听与视相结合、2、听与动相结合、3、听与想象相结合)
3、综合性教学阶段:是指学生把分析所得的感性、理性知识综合起来,在再一次完整的欣赏作品时,感受到一个更加清晰的音乐形象,从而风深刻的理解作品的阶段 21【唱歌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有感情的唱歌,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音,清晰的吐字,咬字,重视中音区的发音练习
3、注意音高节奏准确
4、保护儿童嗓子,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
22、【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1、由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创建的一整套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包括:体态律动、视唱、节奏性视唱、即兴
2、教法要点:(人体的基本节奏、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头脑和身体间的协调与动作的控制盒反映、时间和空间、紧张与放松)
23、【奥尔夫教学法】
1、基本特点:(1)、元素性:是指音乐的原始状态
(2)、综合性:是指音乐的原始状态总是与舞蹈、语言自然紧密结合的(3)、创造性:是指人们作为表演者参与音乐的创造
2、教学要点:(1)、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
(2)、注重培养节奏感
(3)、乐器与多声结合(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第四篇:音乐教学法
A
9、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内容:1:节奏训练(节奏声势)2:形体和乐动作
3:打击乐器合奏 4:即兴创作,培养创造力 特点(优点):
1、教育原则以教育人、培养人为目的。
2、教学对象以儿童为主,一切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
3、教学思想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4、教学方式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重视听觉训练,重视节奏、旋律、速度、力度、曲式、调式等音乐表现手段。
5、重视引导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强调高标准的师资力量。
C
10、常用的音乐教学法有哪些?
演示法、讲授法、欣赏法、情境法、发现法、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
演示法、讲授法、欣赏法、情境法、发现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演示法:
1、在演示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并作充分的准备。
2、用以演示的材料,要能够突出显示所学内容的主要特征。
3、在展示实物、图片、幻灯等过程中,教师可配以讲授、谈话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
4、演示既要适时、也要适当。
讲授法:
1、讲授的内容要注意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的相结合。
2、在运用教授法时,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的言语要简洁、准确、生动而形象、易于让学生接受。
4、重视板书的运用。
欣赏法:
1、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2、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3、指导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4、培养学生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5、欣赏法常与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相结合。
情境法:
1、创设图画再现情境。
2、扮演角色体现情境。
3、语言描绘情境。
4、音乐渲染情境等等。
发现法:
1、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能解决提出问题的相关材料。
2、运用发现法探索的问题,难易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够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3、帮助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但不要包办代替。
4、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思索。
5、发现法常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运用。
练习法:
1、使学生明确联系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3、在练习时要注意系统性、经常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4、练习的次数与时间分配要适当。
5、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6、要有反馈。
G
5、国民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基本任务
目标:
1、主要目标:指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本身必须达到的、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
代的目标,即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音乐审美表现能力、音乐审美创造力等。
2、协同目标:指达到审美教育目标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行
为、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等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目标。
基本任务: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吸收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2、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的基本能力,即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与音乐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继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使学生逐步了解本民族的音乐,热爱祖国音乐艺术,激发爱国热情,接触世界各历史时期、各文化背景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音乐视野。
4、通过音乐教学,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26、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
1、教育对象不同:
国民音乐教育——对象是整个社会,在学校中是全体学生。专业音乐教育——对象是少数音乐人士。
2、教育性质与目标不同:
国民音乐教育——提高每一个公民的音乐审美修养,是属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音乐技能只是培养基本素质的必要手段。
专业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职业音乐人才的音乐技能(主要包含表演、创作等方面),是特殊人才的专门教育,音乐技能是衡量音乐人才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3、教育手段与方式不同:
国民音乐教育——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更多参与音乐生活。主要教育方式是集体授课以及集体音乐活动。
专业音乐教育——通过大量强化的技能训练,并通过淘汰大多数人选择少数音乐人
才。其主要教学方式是一对一的个别授课。
4、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国民音乐教育—— 一是让更多的人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
二是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各类人才。
专业音乐教育——评价始终局限在少数人才及其音乐才能方面,通常是通过各种竞
赛、音乐表演活动来体现。音乐厅、广播、电视台是音乐人才作用于社会的主要场所。
K 20、课外音乐活动的意义以及如何组织课外音乐活动?
意义:
1、提高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对音乐学习更积极主动。
2、培养学生间的互相配合、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思想。
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如何组织:
1、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
2、乐队的组织与训练。
3、舞蹈队的组织与训练。
4、定期举办音乐活动。
5、音乐学习小组。
P
28、评价的基本原则?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如何促进:
一、方法、方式: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二、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1、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
2、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
3、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摒弃,排序与筛选等做法;
4、强调学生评价重点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保护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提高。
(参考:《有效教学》里——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1.借助介质性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利用及时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采用延时性评价,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意识。总之,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和谐发展。)如何促进: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评价方式应该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以人为本”,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要从观念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呢?我们的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思想品德素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首要内容,对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加强与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途径是上好思想品德评价课,在评价课上,进行形成性评价,诊断性与综合性评价,这是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鉴定的重要一环。班主任教师与思想品德课教师都注意学生参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自己看待同学,并且通过导评,学生自评与互评达到激励目的,其基本结构是:教师导言——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典型自评、互评——分组自评与小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二)、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对于上级规定开设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期末考查,进行学期总评。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语文、数学每学期评价两次,其它学科评价一次,教师从上课、听课及提问、发言情况、带齐学具、预习复习、作业完成情况及作业质量、坐姿、课外阅读、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节奏等方面全面考查,给予综合评定。
(三)、身体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评价。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而身体素质又分体育、卫生习惯和体育运动成绩两个方面。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评定,坚持平等与发展性原则,在肯定学生外在行为的基础上,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以概括、升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劳动技能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与习惯及劳动技能的初步掌握情况,劳动课成绩,由劳动课教师随堂进行三次评定,期末得出成绩。综上所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18、音乐评论信息的反馈原则与方式。
评价信息的反馈要以激励、增值为原则。反馈方式有:
1、集中反馈方式;
2、个别反馈方式;
3、其它方式:(1)集体与个别相结合(2)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3)全部反馈和部分反馈(4)及时反馈和延迟反馈(5)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等。
R
3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多提问,多想问题的习惯2.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3.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4.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作为服务于现代建设需要的教育,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素质教育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就要更新教育思想,诱发创造兴趣,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创设良好的氛围,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就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多提问,多想问题的习惯 要从改变已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切实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要激发学生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其次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和安排要有弹性,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接受能力,难易适当,还要让学生有时间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
2.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创造兴趣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哪怕是想入非非,异想天开,也要支持,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其次,还可利用教学环节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3.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力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满腔热情,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情。可见,思维训练对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智慧,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发现和及时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性品质和思维方式。
4.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具有创造性,并以创造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性氛围,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造性良好情境。其次,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根本。实践证明,师生处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火花,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交流,更利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某些观点。所以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保持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比如,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出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出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要学生“敢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他们的热情,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努力做到认真善意的对待,绝不因为学生提出了没有意义不好回答的问题而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和答问,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行释疑。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和课外活动课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通过采取一系列方法去营造良好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X
19、现代音乐教学技术的作用
1.增强音乐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易于观察、理解,便于认识和记忆。
2、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为学生制造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3、方便了教学资源的收集。
4、促进了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5、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新课程的四个领域及所包含的内容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包含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领域二:表现,包含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领域三:创造,包含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包含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
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Y
1、音乐能力心理结构有哪些方面?
1、音乐感受能力:(核心)。
2、音乐的感知能力:一般包括听觉表象和调式感。
3、音乐运动觉能力:包括节奏感和机能控制。
4、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表象储存病再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5、音乐的想象能力:音乐想象力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
总结:各种音乐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2、音乐教育功能。
1、审美功能
2、德育功能(教育功能)
3、智育功能(认识功能)
4、健康功能(娱乐功能)
3.音乐课程主要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
4、音乐教育主要特征。
1、音乐教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
2、音乐教育寓于具体形象、具体情感之中。
3、音乐教育寓于娱乐、欣赏之中。
4、音乐教育是主动的创造性的,而非被动的灌输性的
6、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1、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2、感性入手与理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3、情感、形象与技能、技巧相结合的原则。
4、大面积提高音乐基本素养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音乐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7、音乐新课程教学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重视音乐实践。
4、鼓励音乐创造。
5、突出音乐特点。
6、提倡学科综合。
7、弘扬民族音乐。
8、理解多元文化。
9、面向全体学生。
10、注重个性发展。
17、音乐新课程各种学段的共性目标。
1-2年级: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的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3-6年级: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觉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有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7-9年级:增进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8、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感知阶段
2、理解阶段(中心环节)
3、巩固阶段
4、运用阶段
(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阶段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各自又有特定任务相对独立性。)
13、音乐创造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1、在引发学生音乐创造过程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发展兴趣与爱好。
2、在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创造的教学过程,增强创造意识的培养。
4、在创造教学中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5、在音乐创造中要体现多样化,提供选择性。
14、音乐课堂教学时间的设计策略。
1、把握好整体时间:一学期、一学年教学总时间的分配。
2、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
3、科学规划单元时间。
4、尽可能增加学生专注学习时间。
15、音乐教师备课要做好哪些?
1、钻研音乐教学大纲与教材;
2、了解学生及班级情况;
3、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4、编写教学工作计划。
16、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教学能力。
1、全面掌握和运用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分析运用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3、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的能力
4、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5、组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能力
6、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情况、因材施教的能力
7、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机智)
8、估计教育后果的能力
9、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10、进行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
28、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法。
基本矛盾:
1、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2、教师与教材的矛盾;
3、学生与教材的矛盾;
4、教学要求与教学条件的矛盾。
解决方法:(1)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2)了解和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更新观念,建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4)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5)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教学条件的作用。(6)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的作用,使教学取得应用的质量与效益。
32、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文化修养?
一、文化修养与音乐教师的关系:音乐教师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要有广博深厚的文化修养,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就不能称为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丰富自己的头脑。
二、音乐教师的文化修养包括:
1、一般文化修养:非艺术类的文化知识,一些基础性的学科
2、姊妹艺术文化修养:非音乐类的艺术文化修养
3、音乐文化修养:有关音乐的文化知识,音乐学方面的理论知识,音乐创作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演奏、演唱理论等。总之,音乐课程综合化的该歌趋势,要求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综合文化修养。
23、音乐教师应该如何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引发了一系列改革,从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创新到知识经济社会,到网络信息技术,再到全球化时代,都要求音乐教师有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上,要积极推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比例,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音乐给予一定的倾斜。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应该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体系,包括及时了解最新的国内外的音乐信息,同时包括向西方学习。在培养人才时,一方面要突出民族化,另一方面要注意突出广泛性,时刻跟上时代的脚步,熟知全球各个地域的最新音乐文化,更新自己的观念,避免自己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落伍。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思想的现代化、加速教师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24、影响音乐能力的因素?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因素:遗传因素(天赋)、环境因素(外因)、教育因素(外因)、主观能动因素(内因)音乐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培养:
一、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尊重学生情感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2、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产生联想和想象
3、对音乐的理性分析,来增强审美能力。
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1、节奏、力度和速度是音乐的生命源泉
2、旋律、和声是音乐艺术升华的添加剂
3、色彩、和声、调式是创造形象思维的基础。
三、音乐鉴赏力的培养
1、通过对歌曲的介绍、分析处理来培养鉴赏力
2、通过对音乐的联想与想像能力来加强鉴赏力。
四、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1、以教师的范唱、范奏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以欣赏教学来磨砺学生表现力
3、以综合性艺术表演崭露表现力
4、在渐进的评价中培养表现力。
五、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1、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学生想像
2、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3、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采用多元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成为必然。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课堂教学 1.创造课堂环境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2.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水平和素质,能帮助学生学习,启发并做出正确的指导。
我们教师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向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受益终生。
34、音乐与相关文化对音乐学习目标提出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开展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
1教师应该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 2教师应注重平常的积累与不断学习
3教师备课时要挖掘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4教师在授课时要启发学生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5教师要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如何通过具体音乐作品音乐实践来完成 在设计、选择和制作现在教学媒体时,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巧用电教传媒。
1、使用:要避免盲目、流于形式,主题不明;
2、正确:在科学性、思维型、艺术性上必须准确;
3、美观:图画构图要清晰匀称,建明生动,声画同步,配合得当;
4、创新:在表现手法上,不能单纯模仿,要有所创新。
Z
12、怎样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1、屋里环境: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明亮,没有噪音和刺鼻的气味等;
2、教学设施要完整、齐全、不陈旧;
3、社会信息要及时、准确;
4、座位编排方式要根据课堂需要安排得合理得当,尽量顾及每一位同学。
二、论述题
F
27、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具备那些素质。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老师马修,没有得到过别人的肯定,只是一个很平凡的教师。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使得这个放牛班的孩子们学会了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他没有干出什么大事业,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的事情中看出他是一位好老师。当他的学生犯错时,并没有像校长那样惩罚学生,而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如何来弥补,使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人带来这样的痛苦和不便。当学生在黑板上画他的漫画时,他并不象其他老师那样训斥惩罚,而是用幽默的漫画来回答。他首先宽容了学生,也使得他们在这当中了解了很多道理。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学生的“闪光点”。他是一位音乐教师,为了学生,他自己写歌,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合唱团中,不落下一个人。他还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分配任务。他真的是把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学生,用他的爱心去教育了每个学生。对任何事物的了解,理解,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找到切入点,而支持这个切入点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无私的爱。教师不仅要具备一个现代人的共同素质,更要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超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刻的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能力素质,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要忠诚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以及其他教师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依法治教等等。
总结:音乐课程综合化的改革趋势,要求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综合文化修养。音乐教师的素质应该具备:
1、高尚的职业理想
2、现代的教育理念
3、良好的知识技能
4、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5、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J
31、结合实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起着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主动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看法,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创造环境,感染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一节课如能开个好头,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问题,激发兴趣。
二、形式多样,诱发兴趣,组织合理的课堂活动结构;
三、多关心,多表扬少批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R
21、如何理解“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谈谈应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理解: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一语道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当前教育形式下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构建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课堂环境就显的尤为重要。而这样的前提恰恰又需要把“亲其师,信其道”放在第一位---如何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课堂。
如何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热爱自己的专业;敢于创新,灵活教学;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二、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宽容对待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25、如何理解“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前一个“法”是“规律”的意思,后一个“法”是“方式、方法”的意思。
所谓“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有规律可循,学习一定的内容,面对一定的学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路径和教学步骤。即使学科不同,教学方法也具有普遍性,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指导法、参观法、发现法、情景教学法、以及新课程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等等,这可以说是教学有法。所以我们教学时不但要钻研教材,还要注意教法,既要学习有关教学法的理论,还要通过实践、探索,掌握其规律,遵循教学规律。
所谓“教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方法,也就是说在进行某一阶段的教学或针对某一对象进行教学时,我们应当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寻找适合而又可行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具体而又随机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往往带有教师个性化特点,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学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即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因而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因人、因时而异,不能拘泥于某种教法,墨守陈规,即教无定法。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音乐课教学也同其他课教学一样,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学生等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选择更为方便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会顺利实现我们的教学木得。
30、如何理解“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谈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理解: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意为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如何培养:音乐鉴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充分体验和领悟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它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下几点分析如何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一: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1.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2.要多方面的启发诱导。3.要帮助孩子理解音乐。4.通过充满情趣的音乐活动,提高孩子的兴趣。5.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二:引导孩子多听 多听是一个必须的工具。让孩子去感受和辨别。比如,在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就是让孩子多听节奏感强的东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带领孩子拍手、跳舞,让孩子分辨、体验重拍和弱拍的关系。让孩子多接触音乐,多听音乐,慢慢积累。因此,加强“听音乐”的力度,已经成为为孩子奠定良好音乐感知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让学生多实践发挥他们的想象李和创造力。能够实现自己独立欣赏作品并能够评价作品。老师在其中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鉴赏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自构画面、自编律动等丰富多彩的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性尝试。
第五篇:音乐教学法
一、大司乐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宫廷音乐结构——大司乐。它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其目的是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
二、乐府
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乐府”。乐府是具有表演创作、教育、体察民情、保存史料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官府附属机构,也是西汉最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
三、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所开设的乐歌课上唱歌所用的歌曲。学堂乐歌使音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成为青少年必修的科目之一,它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音乐课程的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
五、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六、音乐课程总目标的改革 ——总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七、音乐课程内容标准的改革
1.感受与鉴赏2.表现3.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
八、新课程教学法
1.趣味—愉快教学法
2.生成—情景教学法
3.合作—和谐教学法4.探究—发现教学法
5.创作—创新教学法
九、微格教学(名词解释)
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的视听工具,以若干小组的学生为教学对象,旨在培训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小规模教学活动。反馈评价的方式有:组内评价,异组评价和大班评价。
十、说课的过程
1.说教材(引出教学目标)
2说学生
3.说教法和手段 4.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进行—小结)
十一、音乐感受与鉴赏的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音乐作品阶段
2鉴赏分析音乐作品阶段
3细心品味,巩固欣赏阶
4深化拓展阶段
十二、范唱的作用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可以给学生树立最直观的艺术形象,也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许教师的范唱并不完美,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非常的亲切和真实,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表演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歌唱学习的范例,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
十三、几种教学法 1.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一)节奏训练的体态律动
(二)歌唱视听训练
(三)即兴创作与演奏 体态律动(名词解释):是训练身体对音乐作出反应的练习。具体地说,它是训练学生在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同时,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分句、情绪变化等,有节奏地做出各种幅度和力度的动作,表达出音乐的情感。
2.柯达伊教学法
(一)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
(二)丰富、高质量的音乐材料
(三)教学工具(1.首调唱名法2.柯尔文手势3.节奏时值读法4.字母标记)
(四)系统的音乐读写、听觉、视唱训练 柯尔文手势(名词解释)是用手的不同动作在空间中把音级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这种手势包括七种不同的姿势,通过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不同,各自代表着音阶中的一个唱名,显示出音阶中各音的高低关系。3.奥尔夫教学法
(一)噪音造型
(二)动作造型
(三)声音造型
(四)教材
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
1.将“语言”训练引入音乐课堂(节奏朗诵)
2.将“动作” 训练引入音乐课堂(1.声势2.身体动作)3.将“器乐” 训练引入音乐课堂
1美国综合音乐感教育法 ○2 日本
十四、各种教育法:○
3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音乐教育不是培铃木镇一教学法“才能教育法”
○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十五、音乐教师的职业道德(论述题)音乐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音乐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的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音乐教师应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3音乐该具有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还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规4音乐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它范、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操等 ○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跟利益关系的调节、言行示范的自觉性等。音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个人道德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音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两统一,三结合”,即坚持知和行的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坚持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结合。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做到: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和“慎独”;要勇于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增强情感体验;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要确立可行目标,不懈努力。
十六、教案的写法
年级—课题—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教学重难点—课型—课时安排—教具准备—教学过程(1导入2新课进行(初步感受,鉴赏,细心品味))—巩固练习—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