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11-725942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1 19:42: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教学要六大解放”再到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这些经典的理论告诉我们,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充分挖掘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学习生动活泼、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如何使学校的课堂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努力实现减负增效,最终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本人通过探索,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备课最优化。

课堂教学是充分预设与灵动生成的辩证统一,当以充分预设为前提。备课时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展开对教材的解读、目标的确立和过程的预设,以使教学取得最优效果,让学生获得更好发展。

1、解读教材,要多一些儿童的视角。

解读教材是备课的起点,我们往往以教师的解读和理解代替学生的思维与需要。然而,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的“发展教学观”告诉我们,备课时教师更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解读教材,聆听他们的心声,以他们的真实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新的发展。

2、目标设定,要多一些长远的关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索精神,目标达成后能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与收获,对后续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受用无穷。

3、过程设计,多一些弹性的空间。

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力求为学生多留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点发展的空间。

二、以学生基础为标,创造性使用教材。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和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要敢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树立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观点,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重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新教材对城市中的师生来说,确实新、实用,但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就不一定完全适用。根据这一点,我们在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灵活使用手中教材。以本人听的一节课为例:一年级上学期《几和第几》这一课中,教材中的练习题以“站牌为例,说说哪个第几,要经过哪几站?”一位教师在上这课时,题目出示后,教者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举手的,回答竟是:“老师,西山路在哪里„„„”教学中,我们可以把陌生的学习内容改成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上题中站牌可换成学校各年级的教室,班级内学生的座位等)。这样一来,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决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加之《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景。”我们身边的学生,所具有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及数学知识的背景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深入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能随着感觉走,应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三、联系实际创设悬念,激发求知欲。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新授之前,我经常设疑编拟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2、3、5的倍数时,先出示两个较大的自然数,要求学生不计算立即说出这两个数哪个能是2的倍数”,学生回答不出,老师迅速报出答案,并要求学生笔算验证。然后接着说:“下面请大家任意说自然数,老师都能很快判断出来,谁先说?”学生纷纷报数,教者一一答复这时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又说:“任你随意说出一个自然数,我还能立即说出它是3或5的倍数。”接着指名学生当场测试老师。这时学生被老师的“特殊功能”所吸引,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学生迅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四、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质疑意识,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喜欢 向 老师提问题,对一些问题爱寻根问底,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增加“质疑问难”环节,经常开展“最佳质疑问难生”评选活动。当然对提问我会做出一些必要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先让学生回答,如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完整或回答不了的,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都能一一得到解决。学生尝到了质疑问题的甜头,一些本来对学习数学无兴趣,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也积极开动脑筋,提起了很多问题。有一个成绩偏下的学生,在一次提问活动中,提出了“0是不是最小的一位数?”这个问题,全班同学一下子被问住了。有的翻课本,有的查资料,小组内相互讨论„„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同学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开展“质疑问难”活动,人人参与,组组讨论,学习、讨论、研究,蔚然成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五、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的行为。”的确,人是渴求表扬、鼓励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希望能听到别人的赞美和表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评价,会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然而现在,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表现自己尊重学生,肆意扩大表扬面,不论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脸上总是堆起模棱两可的笑容,口中机械地吐出:“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赞美之声络绎不绝,事实上许多问题并没有价值,有些学生的回答也不能让人满意,甚至某些说法让人不敢苟同。这样的表扬看上去是给学生肯定的评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可殊不知,这一声声夸大其词的评价会适得其反,会起到抑制、诱导的不良作用,会让学生沾沾自喜,滋生自满情绪,造成不良影响.陶行知说过:“当我们在赞美学生‘如何了不起’时,要想一想他是否真的‘了不起’,不要忘了,我们该做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用心寻觅学生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我们的评价必须真诚地赏识每个孩子,从根本上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学生也只有在教师真心实意,恰到好处的评价中,上进心才会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才会日渐浓厚,课堂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优化。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为教学的前提,就一定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第二篇: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自北京市再次发布减负令以来,九中教育集团从课程、课堂、有效性作业等方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很重要,单纯的减负也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减负不减质”却不简单。提高课堂实效,优化课堂教学是科学减负、减负不减质的根本,减负增效要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作为九中教育集团的成员校,金二小每周一的调研课,学校领导班子走进课堂集体调研。每周一行政例会安排一节课,集体走进课堂进行常态课调研,从不同侧面做好课堂观察。听课后,大家汇总观察结果,对听课教师所在的教研组进行集体反馈,对于部分教师的课堂还要追踪,促进其课堂的改进,如此循环往复。

学校建立邀请听课制,为教师之间的互助搭建了平台。每位教师每学期主动邀请一定数量的人去听自己的课,并进行评比。至于什么时间去听、听什么内容以及课后如何评课,均由教师自己安排。实施邀请听课制,大大激发了老师们的教研热情。

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前移,让课堂中的探究成为真探究。课堂教学以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预习探究学习―课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后应用探究学习。课前预习探究,学生带着疑问而来。课堂上,孩子们就课前产生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使得课中的探究成为真探究,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例如,数学学科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构建教学的流程:

学校倡导“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实现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迫地学习。以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为主线,课前的预习探究、课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后的应用探究为学生开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①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权利。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探究和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时候,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课堂上让学生的困惑、困难、疑问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的问题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②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独立思考是学生小组活动、发表意见、与人合作的前提,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学生才能深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获有个性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经验。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前预习探究和课中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体验失败的挫折和成功的快乐。④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也有了表达的欲望,教师为学生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

教师放心而退,适时而出,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有了很多的不同。孩子们在课堂上,时而自己思考,时而与同学讨论,时而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而高高地举起自信的小手……课堂上原来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原来安静的课堂变得“热闹”了。

第三篇:聚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论文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肩负增效的思考

双峰县第八中学 朱春艳

摘要

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积极大胆地从我国青少年学习外语的规律和优势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减负增效 课外活动

当前,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活动少、娱乐少、睡眠少。这“六多六少”,严重摧残了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的下一代的成长。教育要高质量的发展、学生个体素质要大幅度提高,“减负”成了势在必行的举措。在“肩负增效”的背景下。教师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举措。如何在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准备定位自身的角色。都成了不可以回避的问题。本文围绕“肩负增效”背景下英语老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展开论述,通过角色的明确与准确定位,使“减负”和“增效”这两者相得益彰。从而将发展学生个体能力、促进学生张扬个性的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无限乐趣。

我们必须积极进行英语教学法的改革、研究、完善,推广好的外语教学方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率,用较少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积极大胆地从我国青少年学习外语的规律和优势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全面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和吸收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思想,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创造出具有切实有效的外语教学法。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动力,兴趣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是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实施兴趣教学课业肩负增效,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要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做到减负增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施成功教育,激发兴趣

学生在开始接触英语时,常怀着好奇、兴奋和期待的心情。我们应设计好导言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英文说明书、公告标志用语、铅笔等物品上的英语等直观材料,说明英语的重要性及其学习的目的、方法,由看得见、摸得着、想象得出的事例激起学生成功的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唤起他们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介绍名人学外语的经验。事迹,让学生现身说法,互相交流学习体会;还要善于发现、发挥、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对学生在自身基础上所取得的些微长进,都要给予肯定鼓励,让他们直接领略成功的喜悦,不断强化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兴趣,鼓舞他们向新的成功迈进。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兴趣

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在“精”字上做文章:精心备课、精心辅导、精选作业题,改革作业形式,使其具有目的性、趣味性、选择性、层次性、创造性、适量性、多样性的特点;在“能力”上求发展: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一些形象逼真的情景,让课本内容生动起来,使学生沉浸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评价”上寻出路:不以学期、学年的一次考试评定学生,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教师可通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和学生自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习惯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实行等级制【评价与分数制评价相结合,既有闭卷又有开卷,既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试题要有一定的语境和情景,笔试要减少单纯的语法结构、语法规则题,降低语法试题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不出偏题、错题和超纲题。注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三、加强情感教育

加强情感教育,创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体态语,适时推行“微笑教学”,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形成师生情感共鸣,激起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我们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朗诵、唱歌、阅读、讲故事、书法展览、词汇竞赛、话剧及英语演出等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面向全体,也不是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要求全体学生整齐划一的发展,也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平均发展。素质教育承认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尽量为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不可搞“一刀切”,要正确处理“面全体”与“个体”的关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均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体验,使整体教学与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实现有差异的发展;通过每个个体的发展,实现全体发展。

我们日常英语教学中只有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才能有效地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获得了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时,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并获得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1-72.2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592.

第四篇:优化语文课堂 减负增效提质

优化语文课堂 减负增效提质

龙陵县小街初级中学 黄仙云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实质上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教学效率高不高,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提高,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显然,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无能为力了,这就迫使我们老师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那么,如何变辛苦的教学为有效的教学,变痛苦的学习为轻松的学习呢?如何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源头活水”。

一、语文课堂的优化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人说一节课能让学生从“静”动起来,从“动”静下来,这堂课大体就成功了。我觉得这话有道理。“静”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发言。如果课堂上尽是老师口若悬河的讲解,而学生没有进行行之有效的强化和理解,教学效果就很有可能不像老师预计的那样理想,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模式,显得枯燥乏味,费时多,效果差。因为,课堂教学效率是否提高,不在于教师 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识的教学是否“精要、好懂、有用”。

在上七年级课文《看云识天气》时,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然后根据预习情况去观察云和天气的变化,在课堂上设计游戏,让学生以一种云和光彩的身份作自我介绍,这时同学们就显露出强烈的表演欲。那堂课可谓是精彩纷呈,笑声不断。这样的一堂课,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演能力。

二、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是否恰当地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难点,教师运用什么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这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教一篇课文有时往往有恨铁不成钢的感受,总是希望学生能理解得透一点,学到的知识多一点,因而从头到尾,巨细无遗,字词落实,句段落实,从上课讲到下课,可是学生却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所以语文课特别需要认真地设计课堂内容,不能机械地规定每节课讲多少内容,练多长时间,而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愿望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明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最佳效果,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等。这样,课堂上老师讲起来才有所侧重,学生听起来才目标明确,哪些地方是需要了解的,哪些地方是需要理解的,哪些地方是必须掌握的,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尽情发挥 2 自己的特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课堂的一切活动,做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相结合,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实践,强化训练。

三、“创设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课堂基本是由“创设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入“学习活动”。对于“情境”的创设,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好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合作学习、创设情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实施差异教学

在新课改和“减负”的双重背景下,要想做到“减负但不能减效”,甚至减负增效的目标,我觉得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意分层次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分层次教学不是将学生按照语文成绩的好坏,简单的分为优良中差,而是根据“课标”的要求,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发现学生的个体优势,根据学生在语文方面的个体优势,进行分组,然后对不同的小组进行不同的要求,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逐渐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3 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当然,要想发现学生的个体优势,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必须要下大力气,要善于与学生交流,要放下老师的架子,真正与学生交朋友。要了解现在的初中学生所了解和喜欢的东西,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成为初中学生所认同的朋友,做到真正的知己知彼。这样才能使分层次教学达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目的。

五、精读重点课文。

重点课文都设计为讲读课文,要求精读、揣摩。学习讲读课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阅读的能力。因此,讲读课文首先要读懂、读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整体把握基本课文的结构、思想内涵,吸收文章字、词、句、章的精华。最近我在早读课上布置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感情的把握、语音、语调、节奏的处理等方面有朗读指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争取朗朗上口、熟读成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

第五篇:减负增效

谈“减负增效提质”

一、引言

“减负增效”是多年来实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减负增效提质,减负是前提,增效是路径,提质是目标,三者之间是关联的,但非因果关系。减负是切断退路,增效提质是理清思路,寻找出路。减负增效提质是指向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对“减负增效”的认识是:减负不等于不要负担,因为人只有在适度的负担和压力之下,其潜能才能得以激活,得到发展。“减负”减的是过重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减负”减的是过重的作业负担,特别要减去重复机械的作业,让学生在具有一定智慧挑战的作业练习中提高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

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三、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广泛涉猎,博览全书,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特别是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堂思想和手段,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对于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

总之,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

四、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平庸,演员散慢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第一是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第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将减负增效教学置于E-learning的环境下,同传统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方式相比,存在以下的优势: 1.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减负增效中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批的而非个别的创造性人才。而我国目前的创造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很少的学校专门开设创造思维教育课程。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可以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方便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过Internet接入课程进行分散式训练。2.丰富的教学资源

众所周知,网络的最大魅力就是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吸收网上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资源。我们都知道,创造性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3.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减负增效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同样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占主要地位。在基于网络的创造思维教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生间的交流也是多方式多渠道的。学习者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讨论交流,形成各自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答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可以说E-learning将“个别化学习”,“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增长。

当然,任何事情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

第三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并长期成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思路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地应用知识,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第四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可提问一些中差生,可面向整体学生发问,可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

第五是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是哪里。把完整内容分割开完成,这是不可取的,不符合最优化原则,也加重了学生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五、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

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抄抄了事。教师批改后不能反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费时费力无效果,且形成恶性循环,厌学者应运而生。现在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作业后,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到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六、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及时批改课堂作业,决不能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存在问题多的个别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真正搞清课堂上应掌握的内容。对于班级里普遍存在的内容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专门的讲解,同样对于一份试卷也不要每一题都讲,要有针对性的讲,对于那些全班都做对的题目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讲解了。

七、教师要携手家长,共同缔造“减负”与“增效”之间的桥梁。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有来自于学校的,也有来自于家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成材观念根深蒂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社会现象更增加了家长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赋予了更多的期待。不少家长担心“减负”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升学和前途,由此也就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由于家长对教材知之不多,选择教辅材料存在较多的盲目性,这样就增加学生学习的无效性,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形同虚设。所以教师要积极参与地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让他们看到增效的预期效果,拥有减负的信心,与我们达成共识,一起减轻学生的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刘旭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