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评价高血压管理报告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11-796893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4 22:59: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评价高血压管理报告

评价高血压管理报告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卫生院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对我乡11个行政村的513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我卫生院从2008年开始,对我院所管辖的村民利用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疾病诊疗、免费测血压、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截至2012年10月份共筛查出高血压患者412人,将检测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健康管理、填写社区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共入选管理的高血压病人359人,管理率达87.1%。

一、评估目的:

通过评估掌握我乡村民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状况、危险因素,获取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数据,从而根据掌握的数据,对我乡村民提出控制危险因素、防控高血压病的建议,进而对我乡高血压患者进行更好的健康管理和服务。

二、健康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筛查: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三、评价:

入选人群构成:男97人,女262人。

管理对象个人情况:对我中心入选的359名管理对象的危险因素、个人史、家族史分别进行分析,危险因素中“不运动”者比例为3.6%,其次为超重/肥胖者,达32%,吸烟、饮酒、喜咸者比例都在11%左右。个人史中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者占98%。

随访管理情况:入选管理的359名对象中,进行随访的有359人,对随访的76%高血压患者进行满一年的效果评估发现血压均值有所下降:收缩压均值下降8mmHg, 舒张压均值下降5mmHg。血压值有所下降的患者共有273人,占总随访人数的76%,其中单纯收缩压下降的有90人,占25.1%,单纯舒张压下降的有80人,占22.3%,两者都下降的有103人,占28.7%。通过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也有所变化,最显著的是饮食喜咸者比例下降了8%,吸烟和饮酒者比例也下降了8%,不运动者比例下降了2%。入选管理的359名患者通过管理患者的血压总体水平明显下降,危险因素水平也有所降低,有效的降低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在随访管理中,病人的依从性较高,血压控制水平也都在较高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推广平衡膳食 举办健康讲座,深入群众宣传控油限盐、均衡饮食理念,改变不 良饮食习惯。

2、加强运动,普及全民健身行动 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公共体育设 施建设,鼓励群众低碳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 健身活动。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积极动员全社会和多部门 的力量,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提高人们健康 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 康素质提高的活动。成立健康教育巡讲团,将健康知识带进工地、学 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处,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知识 水平。

4、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力度 通过健康档案建立、日常诊疗、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的定期体检、社区调查等途径发现高风险人群。积极发现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后,通 过健康管理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降低个体慢性病危险水平,防止和 延缓慢性病的发生。重视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通过加大宣传,推动医 疗机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持续发展。

5、慢性病防控工作重点 在下一步慢性病防控工作中要始终做到 “四个三” :一是贯彻 “三 级预防”策略,病因预防、临床前预防、临床预防;二是面向三个人 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三是关注三个环节,控制危险 因素、早诊早治和规范化治疗;四是运用三种技术手段: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

6、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扎实地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项目工作。加强高危人群的发现及干预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等 慢性病实施科学管理。

×××××卫生院 2012年11月26日

第二篇: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

高血压管理项目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社区,慢性病的社区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的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特制定今年高

血压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实施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项目,对城乡居民的高血压等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减少吸烟、饮酒不良生活方式等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2.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登记建档率达98%以上;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体检率达到98%以上;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管理率达100%;以上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血压控制率达到90%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高血压患者管理

根据《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高血压

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高血压患者筛查途径为:对35岁及以上辖区居民每年首诊测

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压;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我院联系;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

2.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按要

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检、咨询、随访与健康干预等,将相关信息与活动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我院对高血压患者登记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工作流程制度化,登记资料规范化,达到我市高血压登记规范要求。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要用好健康档案,不断充实和丰富健康档案内容。

3.高血压患者管理。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

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开展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开展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4.高血压患者健康检查。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

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指血)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和血常规。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专题知识讲座及

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1.15

第三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2010-02-20 19:27 博主按:这篇文章来自北大公卫学院的王培玉教授,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化做法。实际上,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看起来都是平淡无奇的,差不多每个医生都知道,很多普通人也不觉得陌生,但真正的做到却不容易。健康管理师就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帮助大家贯彻这些原则。

高血压是慢性病中最常见、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疾病。由高血压而引起的心脑血管在我国的疾病负担和死因顺位中均占首位。大量研究证明: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高血压防治是当前我国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课题和中心环节。由于高血压患病率高、与生活习惯关系密切、血压控制的方法确切而有效、预防带来的益处巨大以及一般民众对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使民众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控制延缓其并发症,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从病因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有明确的起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血管性高血压、药物诱发性高血压等。另一种是没有明确特定的原因、由于遗传或(和)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综合原因所致的高血压,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5%左右。我们在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中通常所指的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是预防和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的重点。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1-2]:高血压在遗传背景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生活习惯的诱发而发病的,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原因,即使有高血压的遗传背景,发病与否大部分决定于生活习惯的负荷。国内外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的病因,遗传因素的比重占30%~40%,生活习惯的比重占60%~70%。因此,高血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3],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8.8%,比1991年增加了31%,患者增加了近7000多万,全国达到1.6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高血压一般在开始几年或十几年没有明显症状,但高血压使血管和心脏长期处于紧张和高负荷状态,由此引起全身血管的损伤(动脉硬化)及心室肥厚,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肾病(肾功能衰竭)、末梢性动脉疾患、眼底动脉硬化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近年的疾病统计表明,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200万,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第一原因[4]。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很大威胁。

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是二者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的生活习惯起主要作用。在种族、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唯一有效的手段。目前比较公认的导致高血压的生活方式有高盐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过量饮酒、精神高度紧张等[1,3],所以高血压的预防及健康管理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而展开。

四、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应强调个体化的原则。同时,生活习惯的矫正和改善,只有达到很长的时间才会体现出健康效应,所以,健康管理应重视连续的过程。在开展社区居民的高血压预防及管理时,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工作。

(一)基本健康信息收集

高血压发生的背景因人而异,有的和饮食有关,有的则以肥胖、运动不足为主,因此,查明每个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基本资料收集包括下列内容:

1.一般情况调查: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

2.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史、家族史调查:接受健康管理的个体在近期(近1~2个月)的自报健康状况是一个基本的健康信息;既往病史也是必要的信息,因为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预防脑卒中和冠心病,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者来说,血压的管理必须非常谨慎严格,同时运动指导也应该十分慎重。家族史的调查对于遗传因素的考虑、疾病风险的评估以及把握家族生活习惯的特点也有意义。

3.血压测量:社区居民定期地测量血压是高血压预防的第一步。血压测量看似简单,但是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同变异非常大,为了准确地收集到血压资料并准确地评估干预效果,标准化地测量方法非常重要。提倡使用标准水银血压计及膜式听诊器,并在测量前检查水银有无流失(如居民自行检测血压,电子血压计亦可使用),同时应注意在测量前30 min内无剧烈运动、测量前5 min绝对安静休息、被测量者取坐位,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等事项。

4.身高、体重、腰围的测量。

5.生活习惯调查:(1)吸烟:吸烟是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从综合健康促进的立场出发,掌握吸烟的情况、实施戒烟指导非常重要。吸烟情况调查应包括是否吸烟,如吸烟,应询问吸烟量,开始吸烟的时间;对不吸烟者,还应询问以前是否吸烟,若曾经吸烟,应询当时的问吸烟量及持续。(2)身体活动状况:上班的距离、上下班交通工具、日常散步的步数以及运动习惯等构成基本资料。(3)饮食习惯及营养调查:如上所述,饮食习惯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所以掌握个体的饮食情况对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十分重要。一个人的饮食习惯非常复杂琐碎,包括许多项目,但是主要项目有:口味的咸淡、每日摄入总能量、脂肪摄入量、是否喜欢吃甜食、肥肉、零食,是否有饱食习惯等。和食盐摄入量有关的生活习惯有:是否喜欢吃咸菜、咸鸭蛋、腌制食品;吃面条时,是否面汤全部喝掉(面汤中含盐量很高:5~6 g/大碗);是否喜欢喝咸汤等;每日摄入总能量可对被检查者进行1~3天的营养调查,掌握总能量摄入情况,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蔬菜、瓜果的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可询问是否喜欢吃肥肉,香肠,吃鸡肉时是否习惯连皮吃等。(3)饮酒习惯:包括每周饮酒的次数,酒的种类,饮酒量等。大量饮酒具有增压作用,而且易于引发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血压正常者最好不要饮酒或少饮酒,血压偏高者更应节制,已有饮酒习惯者应限制及减少饮酒量,每天不应超过20~30 ml酒精。

6.血脂、血糖检查:高血压预防的目的是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而血脂、血糖是进行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评估时的重要参数。

(二)对收集到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发现主要的危险因素,开展危险度分层,或进行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预测与评估

1.对生活习惯进行评估,发现主要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指导:即从上述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展开,但不同个体,次序各异,重点不一样。

关于口味咸淡的评估,本人的自报情况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主观性较强,需调查者亲自核实(共同品尝同一食物),也可以通过客观的方法来评估,如测定24 h尿中钠离子含量。因为食盐90%经尿排出(每天摄入食盐总量=24 h尿中氯化钠含量÷90%)。理想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6 g以下。但考虑中国居民饮食习惯,往往难以做到。因此,每日10 g以下的目标更为现实。

总能量摄入情况评估,参考标准是[1,4]:理想总能量摄入=理想体重×生活强度(25~30)。这里,理想体重=22×身高(米)2;生活强度:极轻度(25),中轻度(30)(一般的上班族属于此类),中重度(35)。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代谢和胃肠的吸收率不同,因此,在总能量摄入评估时,除了参考营养调查的结果外,应重点观测体重的变化。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提倡:脂肪低于25%,碳水化合物60%~65%;蛋白质15%。

关于身体活动的量,推荐每周消耗2000 kcal能量,大约每天300 kcal。对体重为60 kg的成年人,走1万步大约消耗300 kcal能量。因此,大概的标准是一天9千~1万步。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一般会感到呼吸加快或微微出汗,脉搏数100~120次/min。以走路为例,40 min左右走3 Km的速度亦可视为有氧运动。

体重的评价通常采用体重指数作为反映个体超重或肥胖的指标[5-6]: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成年人的正常BMI为20~25 kg/m2,当25 kg/m2≤BMI<30 kg/m2为超重,≥30 kg/m2为肥胖。按中国人标准,成年人的正常BMI为18.5~24 kg/m2,当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大量研究表明,BMI的理想值是22 kg/m2,在此数值附近,人体健康状态最佳,健康管理可依此推算被管理者的理想体重。

向心性肥胖(腹型肥胖)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更大,它可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而且对血压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因此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病变。2005年的代谢综合征中国人的标准是:腰围男性≥90 cm,女性≥80 cm。

2.高血压危险度分层:理想的血压在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血压超过140/90 mm Hg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危险度进行分层[7],量化地估计预后(表1)。

表1 高血压危险度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 Hg)

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 90~99 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DBP100~109 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

Ⅰ(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 中危 高危 Ⅱ(1~2个危险因素)中危 中危 很高危

Ⅲ(≥3个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高危 高危 很高危 Ⅳ(并存的临床情况)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注:1 mm Hg=0.133 kPa;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对于低危险个体,一般只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将血压控制在120/80 mm Hg以下;对于中危险个体,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开展药物干预;对于高危险个体,不仅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而且要经常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及脑血管的状况,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3.心脑血管疾病绝对风险预测与评估:结合年龄、性别、BMI,对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结果,进行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评估。现在,国内外研究者开发了几种方法和图表用于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评估,可参考有关论文[8]。

(三)针对主要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干预,开展生活方式指导

1.限制钠盐摄入量:流行病学证明钠盐摄入量和血压水平显著相关,钠盐摄入过多主要通过提高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居住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每天的盐摄入量极低,几乎没有高血压的发生。中国人群食盐摄入量北方高于南方,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北高南低趋势。但是,钠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对部分个体来说,减盐的降压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在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中应该注意。

WHO建议每人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应在6 g以下,但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考虑,达到此目标较困难。因此建议摄入量应努力控制在10 g以下。限制钠盐摄入的方法有:尽量少吃较咸的食品,如咸鱼、香肠、腌菜、咸鸭蛋等;改变烹调方法,减少烹调用盐和少用含盐的调料;改变饮食习惯:吃面条时,面汤中含盐量很高(5~6 g/大碗),如只吃面,将面汤剩下,可大幅度降低食盐的摄入量;此外,培养喝茶、喝粥的习惯,减少喝咸汤的次数。

2.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补充钾、镁离子:最近美国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DASH试验)表明,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8周收缩压降低7 mm Hg)。新鲜蔬菜、瓜果富含钾、镁离子,在限制钠盐的同时,适量增加钾和镁的摄入量,能促进肾脏排钠,减少钠水在体内潴留,起到预防和降低血压的作用。钾离子的降压作用还与其交感神经抑制作用、血管扩张作用有关。此外,蔬菜水果摄入的增加,还可以增加食物纤维与植物性蛋白的摄取,这也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对于高血压伴肾功能障碍者,大量摄入蔬菜水果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应予注意。此外,水果蔬菜的大量摄入,还可能引起摄入能量(糖分)的增加,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注意。

3.限制饮酒及戒酒:饮酒量和血压的关系比较复杂,适度的饮酒可降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当饮酒量超过40 ml/d(或30 g/d)时,饮酒量和血压间呈正相关,大量饮酒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非饮酒者的大约5倍,而且,大量饮酒还可减弱降压药的降压效果。此外,长期大量饮酒还是脑卒中的大量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避免长期大量饮酒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而且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减少患者的饮酒量,还可减缓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建议将饮酒量控制在30 ml/d,大约相当于大瓶啤酒1瓶或400的白酒2两。

少量饮酒一般对高血压的发生无明显影响。但是,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大量饮酒具有增压作用,而且易于引发心血管并发症。为了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及并发症出现,应做到:血压正常者最好不要饮酒或少饮酒,血压偏高者更应节制,已有饮酒习惯者应限制及减少饮酒量,每天不应超过20~30 ml[大约相当于400白酒1~2两,大瓶啤酒(630 ml)1瓶];节假日或亲友聚会等无法回避饮酒的场合以饮葡萄酒、啤酒和低度酒为宜;有心血管疾患者一定要戒酒。习惯性大量饮酒者,在节制饮酒后,大约两周可看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4.减轻体重:肥胖通过增加全身血管床面积和心脏负担、引起胰岛素抵抗而引起血压升高,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上述效应更加明显。对超重与肥胖的人,减少体重1 kg,可使收缩压降低1.6 mm Hg、舒张压降低1.3 mm Hg;此外,减少体重还可增强降压药的降压效果。首先,提倡家中购买体重计,养成经常测量体重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敏感意识到体重的增加。

关于减肥的速度,一般认为,急速减肥对身体造成过重的负担,降低减肥者的生活质量,不容易坚持下去,而且宜反弹。合理的减肥应控制在每月1~2 kg为宜。饮食过量和缺乏体育运动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体重的方法是减少能量的摄入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及适当的体力劳动等。首先,应该解决摄取过量的问题,应该对本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详细的调查,发现问题所在,如吃零食的习惯,吃夜宵的习惯,喜欢吃肥肉、吃甜点的习惯,吃饭快的习惯,吃饭过量过饱的习惯,这些习惯均可能导致摄取过量。

日常生活中,所有的饮食都含有能量,包括饮料,水果,零食,但这些往往不易引起注意。摄入水果、零食或含糖饮料,就应相应减少正餐的量。

由于脂肪提供能量较多,当饮食中所含脂肪过量,机体不能充分消耗,多余的脂类就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蓄积起来,造成肥胖,引起血压升高;而且脂肪摄入过多,也会引起血脂紊乱,进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互为恶性循环。为了防止摄入过多热量,脂肪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胆固醇限制在300 mg/d以下。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实际行动起来却很难,尤其是坚持下去取得稳定的效果更难。它既需要健康管理人员合理的指导,又需要减肥者本人的顽强的毅力和配合。

5.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体力活动过少可引起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以及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下降,从而导致高血压发生。不经常参加运动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高于经常运动的人。运动特别是适当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增加热量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蓄积,使体重降低,缓解精神紧张,减少高血压发生的概率,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改善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坚持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球类运动、健美操等以及适度的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我国传统的运动和医疗保健方法,如气功和太极拳,能增进人体健康,对高血压的防治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高血压,尤其是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但决不能勉强。这里要强调的是,体力活动或运动要不拘形式,任何引起体力消耗的活动均有健康效应,如散步、上楼梯、多站立等。其中有氧运动对改善机体代谢功能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更好。

6.戒烟:吸烟对血压虽然没有直接影响,但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之一,可促进动脉硬化而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加之吸烟的致癌作用及多方面对健康的危害,因此,提倡全人群不吸烟、戒烟,减少被动吸烟,并重视从小学生开始进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的教育。

7.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长期焦虑、烦恼等不良情绪,以及生活的无规律,容易引发高血压。因此,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和情绪状态,适当地缓解紧张情绪,及时排除负性情绪的影响,对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高血压患者若情绪长期不稳定也会影响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严重者可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因此,稳定情绪和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尽量降低社会环境不良因素造成的恶性刺激,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遏制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高血压倾向的人应修身养性,陶冶心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一些富有情趣的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四)对生活方式指导效果的评估

健康管理是长期、持续的管理过程,在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后的一定期间,应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一般以2个月为宜,因为无论是营养指导或是身体活动指导,2个月都应该显示其健康效应。这时一方面应询问被检查者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另一方面检查其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的变化,并和第一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修正指导计划与指导方法,继续下一步的健康管理、健康促进。要强调的是,即使被检查者仅有较小的改善(生活习惯或体检指标),也要充分予以肯定并大加鼓励,以便被管理者坚持下去,取得较大的健康效应

第四篇:公共卫生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

2013年高血压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项目相关规定,督促辖区乡村医生定期对辖区35周岁内居民进行首诊测血压制度,并对筛选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并建立纸质档案,录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统一管理。于今年年底对辖区内全部高血压患者信息进行筛选、管理和录入,并完善已建立的高血压管理档案。

督促辖区内乡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每年至少随访6次,询问病情、监测血压、指导饮食和用药,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督促辖区乡村医生进行半年和全年汇总统计、分析和评价高血压管理和控制情况。

不定时对辖区内所有村庄高血压患者进行抽查,查看首诊测血压记录、纸质档案及其电子档案录入、高血压随访情况及记录,并上报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

大仲村镇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病项目工作室

2013年1月

第五篇:高血压管理方案

高血压管理方案

在本中心的高血压防治小组共同努力下,运用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定并适时了符合本社区情况的群防群治措施,提高以社区卫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的治疗和效率,最终达到控制高血压、降低高血压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病率、伤残率的目的。

1、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社区健康教育讲座,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2、辖区高血压管理防治人员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

3、印制并发放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宣传资料,组织社区高血压病人成立互助小组,相互交流防治经验,教会他们测血压,一体现群防群治的作用。

4、制定并执行首测血压制度,对社区35岁以上人群测血压,病登记记录,首次确诊病人进行慢病规范管理。

5、在社区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宣传相关知识。、6、对社区高危人群(吸烟、酗酒、高血脂、超体重、家族史等人群)进行干预,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7、营造无烟环境,在公共场所醒目处设置空言标志。

8、以“不吸烟、不饮酒、低盐低脂、控体重、常锻炼、防意外、心情愉快保健康”来倡导社区健康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社区控制高血压的氛围。

9、进行社区全科医生责任划分,对社区高血压病人进行系统管理,执行社区高血压三级管理的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2013年1月5日

评价高血压管理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