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失率的统计
一、流失率的统计
我们很多人说流失率高或低,那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人员变动关系统计统计公式: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 而期初人数和期末人数都是某一时点上的人数,那我需要得到一个反映报告期内总量水平的指标:平均人数。下面我以月平均人数来说明:
月平均人数=月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月日历天数,细节上还请参考相关书籍。通常的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再除以2的方法得到月平均人数是适合人员变动不是太多的月份。
月流失率=月流失(减少)人数/月平均人数
那么年流动率=年流失(减少)人数/年平均人数
二、影响员工流失率的几种因素
1、社会环境
众所周知,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首先受冲击的是就业。在竞争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受银行利率的影响,原材料上涨,造成这部分企业的脆弱的资金链突然间断裂,大量的民工只好返乡。而中国政府的“四万亿”复苏经济计划,投资项目带动的行业都是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铝厂、水泥、建筑材料,所需要的工人是少量的,广大民工的收入没有增加,肯定会恶化收入分配。
营企业获得很少少的资源,但创造大部分就业机会,虽然国有企业暂时可以通过大规模“铁公基”项目拉动就业,但中国的基建已经做了十几、二十几年了,就是今后完成了公路和铁路的建设,那工人怎么办?
2、劳动力人口的构成及变化
当今社会劳动力人口首先从年龄构成方面已体现了一些不同的特性。这个问题我们从大量社会、家及企业相关人士座谈中都有深刻地体会,一批关于80后、90后的报告也不时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因为这涉及到的是计划生育造就的独生子女问题,性格特征将越来越显示出不同于80前的人,对于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形态逐渐淡漠,在企业中我们潜意识中形成的文化面临着不可逾越的挑战。
三、企业内部管理
前面提到的只是社会化大环境的影响因素。而事实上我们通过比较许多的企业组织不难发现,有些企业的流失率并不是很高,始终保持在10%以内,说到底是企业内部管理上的问题。实际上笔者本人从多年的离职原因统计分析中发现,最可能引起员工做出离职决定的重要因素70%来自员工自身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因为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工作满意度和变换工作的机会是导致离职决定的原因,但它们只是在某些决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结果,这就需用要我们从内部管理上去探求真正的原因。
四、怎样降低员工流失率
1、强化员工的招聘管理
在人员选聘时从战略上考虑到人员在公司的持续发展性,为降低员工流失率起到了第一层过滤网的防范作用。某些流失原因,主要是人才不认可组织的文化、价值追求。因此,成功的人员选聘应当关注人才对组织文化、价值追求的认可程度。那些与公司文化不能融合的人,即便是很有才能和技能的人才,对公司的发展也会有不利之处。在进行筛选工作的时间,就进行让应聘者充分理解公司的工作环境、公司文化。另外,在选聘人员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人员个体的素质外,还应认真分析拟任团队的结构特点,如团队成员的学历、性别、年龄、观念、价值取向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才团队磨合成本,增加人才与团队的融合度。当员工与团队有了绝对的融合度,员工认同团队,感情深厚,愿意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做出奉献,甚至不计较报酬。这就是咱们经常提到的感情承诺。
2、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
现在我们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全面,覆盖率低,对员工的支持不够,员工在公司很长时间也得不到相应的培养,技能等各方面得不到提高,因此加大了员工的流失。为减少因此产生的人员流失,在培训方面应有所加强,提高员工的培训覆盖率,在员工的不同阶段,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如在进入时期,对员工进行公司业务基础知识、业务技能、业务流程等培训;在发展中期,对员工进行技能提升、技能完善等的培训等,完善的培训体系旨在提高员工技能,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在员工的职业生涯阶段,根据进入时期、早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对员工进行相关的职业生涯指导,进入时期则需多与员工沟通,进行相关的引导和跟踪,让员工尽快的融入公司;职业早期则要善于发现员工的特点,根据员工的特点进行指导,发挥员工的潜能,使员工与职位相结合;在职业中期,则要对员工进行职位的晋升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丰富工作内容,强调工作的多样化,增加员工的内部需要及自我满足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职业发展体系,充分满足员工的职业需求,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发挥员工的力量,产生以一当十的巨大效应。
3、重视员工的压力管理及EAP
员工压力过大,容易产生焦躁、疑虑、不满等情绪,如果不及时化解,很容易造成工作积极性降低,对工作没有兴趣,效率下降等,因此在员工的不同阶段,加强员工的压力管理,这就要求组织必须有一个沟通与EAP(员工援助计划)的功能性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员工的异常行为,及时进行指引,帮助员工化解压力,增加员工的亲情及稳定感。这些细节对创造良好的士气与培养积极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影响。
4、加强员工的离职管理
员工的离职分为功能性离职和失能性离职,对于失能性离职的人员我们要重视离职过程,研究离职原因。做好离职面谈工作,对于离职未最终确定的失能性离职人员,首先要保证对员工的离职申请进行保密,真心诚意的挽留。
5、宣扬健康的企业文化和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据调查结果显示,公司发展前景是留住人才的五大因素之一。起初,公司在选聘人员的过程中应明确告知公司的战略和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否长远。也就是公司的舞台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大的持久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组织的发展空间绝对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发展空间。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惠普、联想、海尔等大公司,就是看中了公司的发展前景,为公司的大舞台所吸引,为他在舞台上的角色所吸引。其次,公司内部管理的机制是否合理,包括公司的管理策略,人才观念,公司管理的价值观。许多人之所以在部分民营公司,特别是在部分家族公司待不长久,是因为他在那儿才能得不到完全发挥,发展空间受到了“玻璃天花板”的限制,很多事情最后一句话还是老板说了算。试想如果你把一只老鹰关在狭小的笼子里,它会觉得舒适吗?它会不想着冲出笼子,展翅高飞吗?如果员工觉得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明朗,战略目标或愿景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认为即便自己努力也不会有结果,所以他们不会选择努力工作而会选择离开。
搞清应聘者的求职动机
经常遇到一些面试官说,现在的招聘真难做,在面试的过程中很难判断应聘者所说的真假,原因何在?这是因为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应聘者的求职动机。工具/原料
求职动机是影响到一个人能否适应新的岗位、能否在公司有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应聘者有强烈的求职动机时,他会很认真地考虑这个职位能给他带来的价值,以及他有可能无法得到的东西。进入岗位后他们一般能较快地适应环境的要求,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也会有比较好的承受能力,轻易不会选择放弃和跳槽。而当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不明确时,他们在进入岗位后,对环境的适应通常不如前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更容易动摇,从而会产生消极的工作状态,这会成为管理中的障碍。因此,考察求职动机的目的,可以了解应聘者是真的想来公司工作还是来“打酱油”的,找工作是为了饭碗还是为了梦想,等等。
正确对待,免入误区
每个人的求职动机是不同的,有的图稳定,有的图收入高,有的图离家近,有的图升职快,有的是因为能学到东西,有的是因为公司名气大、有面子,等等。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不同,适合在不同的岗位类别上工作。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就要尽量提供给应聘者适合他本身意愿的工作岗位,那么他们就能够自动、自愿、自发地做好本职工作。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求职动机,以免一言定论好与坏,进而影响到选人的策略与效果。
方法/步骤
其一,求职动机没有好坏之分。求职动机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它是“应聘者想要的”和“公司希望的”两者之间所进行的匹配,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动力适配性”。对面试官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应聘者希望公司给他的,公司是否真的能给。当应聘者想要的公司不能给,或者公司能给的并不是他想要的时候,无论眼前的应聘者看起来多优秀,他都不适合,这就是不匹配。如果把应聘者“忽悠”进来,对应聘者和公司都是不负责任的。
其二,求职动机不易考察。从“冰山”模型来看,动机是处于“冰山”之下的,是由深层次原因引起的行为表现,一般不易被考察得到。在招聘面试中,很多应聘者会隐藏自己的求职动机。特别是在各种“面经”充斥网络的环境下,如果直接问求职者的求职动机是什么,一般求职者肯定不会真实回答;如果直接问一些有明显意图的求职意向问题,如“你喜欢什么样的企业”、“你为什么应聘我们公司”等等,也会引起求职者的警觉。
求职动机虽然“深藏不露”,但并非“深不可测”。求职动机背后就是价值观,而价值观会通过其职业经历和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简历分析、心理测验、行为面试、背景调查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简历分析,发现疑点
简历是企业第一次接触应聘者,而阅读和分析简历也是对应聘者的第一次测评。在考察求职动机方面,简历分析的目的是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发现其中的亮点和疑点,以便在接下来的面试中进行验证,使面试更有针对性。重点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把应聘者的年龄与其工作经历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应聘者所列出的经历的真伪。一般来说,应聘者不会虚报年龄,却会在经历上造假。如果应聘者年龄较大,那就需要在更换工作的原因上进行分析,而且年龄较大的应聘者是否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也是一个问题。例如,一个年龄在35岁的人还在做培训专员,心态上必然存在冲突,同时其发展潜力也有所不足。另外,年龄需要结合应聘者家庭状况(比如婚姻状况、配偶的工作情况、子女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2.学历。一般而言,学历越高,其成就动机越强,所以也要看应聘者学历与应聘岗位所需条件之间的对比。如果高学历来应聘低岗位的工作,比如一名博士要来应聘秘书,则可能是一时找不到工作而采取的“骑驴找马”策略。此外,从应聘者参加后续教育和培训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习意识和进取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应聘者的教育培训经历内容专业跨度大、杂乱、没有重点,说明他没有进行很好的职业规划。
3.居住地。如果应聘者是跨地区来求职的,尤其是针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应聘者,他们将面临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生活成本增加、生活环境变化等问题,这些都将影响其进入企业后的工作状态。通常而言,居住地或配偶的工作地离应聘企业较近,或有亲属在所应聘的企业工作,其求职动机就越强烈,也越稳定,这样的应聘者要优先考虑。另外,居住地在农村和城市的应聘者求职动机也有所不同。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一般都经过较多的劳动锻炼,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对于一些工作时间比较长、加班较多、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的岗位而言,在能力不相上下的前提下,可以优先选择来自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应聘者。
4.自荐信。自荐信看似可有可无,其实不然。自荐信可以把一些内在的个性化的东西抒发出来,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规划,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理念与个性特征。例如,一份言辞恳切、行文激昂、总结对工作和生活感受的自荐信,候选人可能待人坦诚,热爱生活,善于思考。同时,通过对应聘者期望的角色定位,来判断他与招聘岗位是否匹配。例如有的候选人表明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专业的培训讲师,如果他应聘销售或客户类的岗位无疑会与其期望定位相矛盾。此外,简历的详细程度与包装情况,反映了应聘者对求职的重视程度,一封经过认真雕饰过的求职信,反映出应聘者强烈的求职动机。
5.职业经历。职业经历是人的第二学历,体现了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曲线,背后代表了其思想与工作、生活状态的变化,对其求职动机影响较大。职业经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时间的长短。工作时间长短与稳定性有关,1年内转换工作是偏短的,属不太正常,稳定性差,2-3年是比较正常的,3-5年是最为正常的时间。二是当应聘者非常频繁的变换工作,对他每次工作轮换的原因是需要加以分析的。三是工作时间的衔接性,特别是与教育时间的重合、矛盾、空档之处,这些都体现了应聘者的价值观和求职意向。有的人的简历中会缺失某段工作经历,是故意省略还是另有原因,从这些原因的背后可以推断出应聘者的求职动机。四是如果应聘者一直在不相关行业间转换,证明其自我发展意识不强,频繁转换从零开始,会放弃一些原有的积累,这是个疑点;假设应聘者是跨行跳槽,更要深挖其背后的原因。
第二篇:如何减少员工流失率
如何减少员工流失率,成为最佳雇主
在很多雇主抱怨说很难吸引和留住合适的人员时,另一些雇主却似乎从未对此烦恼过。那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据我们的经验,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好的雇主完全了解未来员工和现有员工最看重的是什么,并且他们会为满足员工的需求而不断努力。
在你考虑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挑战之前,你必须先看到潜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最近,Profiles就员工为什么辞职进行了一次调查。一些雇主已经发现这个调查结果是很说明问题的。
下面就是员工换工作的五项主要原因:
1.对工作厌倦。
2.不令人满意的薪酬和福利。
3.没有机会晋升。
4.成就得不到表彰。
5.对公司的管理不满意或对被管理的方式不满意。
如果你希望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这里列出了一些值得考虑的重点。如何成为最佳雇主?
依照以下六点去做,你就有可能成为最佳雇主:
1.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做评估数字不会说谎。人们想要离开的是人,不是 工作。让我们来看一下调查结果-30%的人是因为经理的原因而换工作的。为了招聘到合适的人,你要登招聘广告,建立公共关系,支付有竞争性的薪资,提供优厚的股票期权,以及其他用来吸引人才的方法。然而,一个不善管理的经理将会抵消以上你付出的大量投资。人力资源部的人付出很大的心血才招到足够的公司需要的人。但是在你还没有收回招聘这些员工所付出的投资之前,其中的30%已经因为管理能力差的经理而离开公司了。太糟糕了!
那么,你要怎么做呢?首先,调查因经理原因导致的员工流失率-查明真正的问题。这将会让你着实大吃一惊,但也同时会启发你。在你了解哪些经理在流失员工前,你什么也做不了。
在你找出了哪些经理需要得到帮助时,积极帮助他们!他们可以学习做个更出色的经理。评估所有经理在领导力和管理技能这两个方面的表现,你可以发现这些经理的什么行为赶走了好员工。在这里,我荣幸地向你介绍Profiles 360度素质测评反馈系统,通过这个产品,你的经理,及其主管、下属、同事将有机会提供并得到反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确保遵照反馈发现的问题而采取行动。给经理们提供培训、辅导,并且支持那些努力改变管理方式,即通过工作效率和持久力来激励下属的经理。好的管理是留住人的关键
2.营造一个表扬的氛围
这次调查还显示,25%的员工离职是因为他们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如果你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只能承受员工流失所带来的问题。交给经理们一项任务,让他们找到一些方法,以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做出额外的努力。让经们自觉地找寻机会给员工积极的表扬和认可。给予那些表现优秀的人奖励,并且给每个人机会去感受由于出色的工作而得到积极认可的喜悦。这里也需要注意一点,营造一个表扬的氛围是需要在一个健康工作环境下培养起来的。
3.创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
让表扬真正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这里的健康,并不是指没有化学毒素的、新鲜的空气。当然,这些是创造健康环境的一个良好开始。这里的健康是指心理健康,即对做出出色表现的员工给予赞扬已经习以为常了。实现这样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有一些关键的因素。首先,更多的交流。
在一些国家,我们还是能看到很多旧经济体制的观点。在旧的经济体制中,稀缺是一种推动力。也就是说,信息就是力量,那些拥有信息的人,会把它储存起来,让它成为稀有的。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积聚了巨大的力量、特权和财富。放眼四周,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经济是建筑在丰富的信息基础上,那些成功人都是与别人分享信息,并且人们都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他/她提供的信息。如今就是一个信息时代,如果员工还不知道组织正在做些什么,那么,这样的氛围将是危险的。随着猜忌、不信任、怨恨开始助长,你就会失去那些优秀的员工。让所有的员工了解组织的发展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制定了怎样的发展计划、他们的工作在这个发展历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为什么他们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员工认为他们做的贡献和公司总裁做的是一样有价值的,让他们知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让有价值的信息在公司中自由传递,让员工感受到他们是公司的一分子。当他们成为公司的一分子时,他们也就不会轻易离开。
接下来,培养一种合作的精神。
给予和获得是相互依存的。通过提供弹性工作时间、照顾性准假、年休假、居家办公、看管孩子的设施等一系列你可以选择采用的有效措施,以照顾员工能够实现他们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愿望。
最后,形成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
如果你想别人信任你,不论是他们的工作、事业、自身发展,还是他们的生活,那么你必须先相信对方。营造一种氛围,让员工能时刻感受到管理人员期望成员最好的表现,那么员工就会自然地响应。给员工一个好的名誉去实践自己,他们就不会让你失望。这是营造表扬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当被别人充分信任的时候,人人都会有发自内心的满足。
人力资源—洞察与智慧
警报:企业员工流失率攀升至23%!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企业对于如何留住员工感到日益困难,在一些产业中员工流失率创了新高,达到23%。这项由51job实施的在中国26个城市通过对200多万雇员以及300多位人力资源经理的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对跳槽的态度。在所有领域中,高科技企业,包括通信和信息科技,是流失率最高的企业,同比2004年的1.4%,2007年平均达到23.5%。在电脑和IT领域,员工的平均年龄在25.8岁,而他在一个公司的在职时间往往不超过两年。同时,生产领域,包括纺织品、硬件和家电,员工流失率也从2004年的16.2%上升到了2007年的22.1%。“中国大陆公司的员流失率在过去的三至四年中一直在上升。在2008年中,这样的上升趋势仍然得不到缓解。”51job的副总裁称。分析家指出,员工流失率的上升是因为一两年的工作时间给了那些有事业心的年轻人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更多的信心。如果他们在一个公司得不到晋升或没有更有竞争性的工资,他们大多会选择跳槽。”副总裁说。虽然更好的薪酬可以让员工暂时留在公司,但是分析家建议雇主应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培训来留住员工。
第三篇:酒店员工流失率
浅谈酒店员工高流失率的控制
[摘 要]跳槽,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酒店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员工跳槽,不仅会增加酒店的经营成本,造成酒店资产的流失,而且还会给其他的员工造成心理上的消极影响。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中,员工频繁的流动无疑是在变相地浪费酒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不可取的。本文对酒店员工高流失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了解员工的需求,找出有效控制员工流失的办法。
[关键词]酒店 员工流失 原因 对策。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酒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酒店甚至高达45%。目前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代酒店业作为我国朝阳产业——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在新时期,酒店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饭店业的迅猛发展,酒店业内竞争加剧,酒店间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员工整体素质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酒店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较量。而现代酒店员工的高度流失成为困扰饭店管理者的难题。正常的员工流动可以保证企业人才的不断更新,但目前我国酒店业员工较高的流动率显然给我国酒店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一、酒店员工流失对酒店的影响。
1.员工的流失会给酒店带来一定的成本损失。
酒店招聘、人才培训,都要进行人才资本的投资,这些投资会随着员工的流失而流入到其他酒店或其他行业。酒店为了维护正常的经营活动,在原有员工流失后,需要重新招聘合适的人才来填补空缺职位,从而需要支付一定的更替成本。
2.导致酒店服务质量的下降。
经过酒店培训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熟练的服务技能和自觉为客人服务的意识,这些都是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慢慢形成的。如果他们离开酒店,而新员工又无法达到老员工的水平和酒店服务质量的要求,必然引起整个服务质量的下降。
3.客源流失。
员工流失会造成酒店客源流失。酒店的员工,特别是销售部门的员工,他们在接受了饭店的培训和一段时间的工作后,都有了很多固定的客源,一旦这些员工流失,就意味着酒店的客源也随之消失,这必然会给酒店的经营带来极大的竞争威胁。
4.员工的流失会极大地影响士气。
酒店一部分员工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产生比较大的“波及效应”,进而影响到整个酒店员工的士气,部分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看,酒店员工流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若酒店流出的是低素质员工,而能够引入高素质员工的话,这种员工流动则无疑有利于酒店的更好地发展。其次,由于新的替代者的介入能够给酒店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知识、新观念、新的工作方法和技能,从而能够改进和提高酒店的工作效率。
二、酒店员工高流失率的原因。
1.酒店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酒店人才难求。
一是因为酒店属服务性行业,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全社会对酒店人职业的理解存在偏见,做酒店缺乏荣誉感。二是酒店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强度更高,工作没有常规性,非常辛苦,一线员工都要实行三班制,即使是管理人员也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一切都必须以顾客为中心。许多高素质的酒店人才不堪重负,最终离开酒店行业。
2.未能因才任用。
员工的表现有时并不一定能反映他对酒店的满意与否,一些能力较强的人,时常可以把自己兴趣不大的工作做得很出色。某家酒店有位负责研发部门的主管,表现优异,屡创佳绩,但他真正的兴趣是产品销售。以酒店的观点来看,他留在研发部门当然最好,但由于他一心向往销售部门的工作,所以只要本酒店未给而其他酒店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他就会很快“跳槽”。留住这类人才最常用的办法是让他身兼二职。如果他能胜任,两方面都能做好,那将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3.工作内容与性质。
酒店业从业人员大多是一些思想活跃、人际沟通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职业从不抱从一而终的思想,一旦碰到条件更好、收入更高,相对更稳定的工作诱惑时即跳槽而去。酒店业属于服务类行业,在我国酒店业中,普遍认为酒店工作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在这种观念支配下,酒店员工也很难安心工作,跳槽也就成了他们经常考虑的事。另外,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低人一等,因而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到其它行业中找工作。工作压力大也是导致员工流失的重要因素,许多酒店工资采用考核制度,员工只要犯一点过失,就会扣罚员工的工资或奖金,而且,国内酒店客人素质良莠不齐,员工稍有不慎就要面临客人的投诉,这使得员工整天工作在一种很大的压力下。长期下来,员工可能会觉得身心俱疲,从而选择离职。
4.寻求更高的报酬。
美国学者阿姆克尼克特和阿利在对员工辞职率的分析中发现,决定雇员自愿离开企业的所有影响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相对工资水平。在我国饭店业中,不同规模、档次与经济类型的酒店之间及饭店与其他行业间的报酬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一些外资高档酒店员工的收入水平普遍要大大超过国内酒店;高新技术行业的工资水平又大大高于酒店业。许多员工把酒店支付给自己的报酬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尺。由此,导致一些员工在寻找到了能够提供更高报酬的企业后,就有可能选择跳槽。
5.工作环境。
星级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装修富丽堂皇,豪华温馨的设施环境,一年四季温度适宜,员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以及漂亮自信的笑容,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衬托,简直是个“阳春白雪”般的工作。但员工仅仅是这种工作环境的创造者和保持者。实际上,酒店员工尤其是第一线的员工,工作量大,工作辛苦,而部分素质不高的客人有时会故意刁难甚至对员工进行人格侮辱。一些酒店,内部人员关系过于复杂、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环境压抑。
6.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些员工出于工作以外的个人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做出跳槽的决定。譬如,有些女性员工在结婚之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她们可能会放弃现在的工作。
三、解决酒店员工高流失率的对策分析。
1.加强与员工沟通,用感情留住人。
有人说:沟通是酒店成功的桥梁;也有人说:沟通良好的酒店已经成功了一半。不管哪种说法更贴切,都能反映出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的本意就是在河上架起一座桥梁,管理者们顺利通过。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你高高在上,不重视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那么不但没有在你与员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反而会让你与员工之间的“沟”越来越深。如果管理者没有觉察到危险而我行我素的话,那么管理者会发现最终掉进沟里的是自己。
有效的沟通,能使酒店和员工互相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并使员工建立与酒店一直的价值观,愿意为酒店的发展献身。实践已经证明,有效的沟通是酒店发展和员工事业成功的重要环节,IBM酒店的内部沟通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高层领导经常深入基层,与普通员工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切身感受;同时鼓励员工向上级,甚至直接向酒店总裁反映问题,在酒店内部形成平等的工作氛围。酒店专门设立了意见箱,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意见箱专门由专人负责整理转交给相关的负责人,每年酒店都能够收到数十万张意见卡,足见有效的沟通是多么重要了。
如果酒店管理者能充分信任员工,依靠广大员工,积极鼓励员工参与管理,赋予员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员工从心理上和感情上得到了满足,就会对酒店产生依恋感,就不会轻易离开酒店。
2.重视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为适应快速变化着的环境,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酒店为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协助员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使每位员工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技能进行评估,并考虑酒店发展的需求,使自己的特长及发展方向符合酒店变化的需求。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员工适应酒店多方面的工作及未来发展的需要。酒店通过为员工制定良好的个人发展计划,给予员工丰富的教育和培训机会,能够促进员工个人和酒店的共同发展,降低员工的流动率。
3.加强绩效管理,实施合理的薪酬战略。
客观地讲,由于绩效考核者主观上偏误,即使再好的绩效考核系统,也存在不
科学、不公正之处。各级考核者应注意搜集员工的信息并做好记录,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公正性,防止因评估者主观原因造成的各种偏误,降低因绩效考核而引发的酒店员工满意度下降。酒店还应建立动态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核心员工的工作给予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并能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业绩情况。同时,酒店人力资源部门还需要构建绩效评价会见机制,使绩效考核者与核心员工能保持持续沟通,强化绩效考核的权威性。
薪酬福利实际上是酒店对员工工作的回报和补偿,也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一个重要因素。超过五分之二的酒店认为薪酬福利偏低是员工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在现阶段,工作仍是大多数员工谋生的重要手段。既然是谋生,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收入问题。当员工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的不相匹配时,跳槽也就是他们的必然选择了。此外,酒店通过向员工提供较丰厚的薪酬,也能够提高员工跳槽的机会成本,有效地抑制员工流出本酒店。同时,高薪也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加盟。
4.强化激励措施,开拓晋升空间任何想长久发展的酒店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酒店将其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手段。
总的来说,酒店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地战略性激励机制,首先,要依据酒店的发展战略目标,形成相应的激励指导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和方法,根据酒店的特性,针对不同对象实现相应不同的激励。
根据对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中的1854名员工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37%的员工称具有发展的机会是继续留在该酒店集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超过50%的员工称即使这不是呆在该酒店的主要原因,但是能够获得发展机会对他们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开拓晋升空间是酒店留住员工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措施。
5.运用心理契约,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间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心理契约正是现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同时心理契约中隐含的条款,弥补了书面合同的不足,使员工和酒店间的不确定性减少,从而增加员工对酒店的信任。
首先,和员工进行不断地沟通和交流,减少双方的误会,寻求理解和支持。其次,关心员工设法发现并满足其需求,以此提高员工满意感、降低流失率。
员工不是酒店的赚钱机器,他们希望同酒店一起成长。酒店尊重员工的意见,员工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工作;酒店重视员工的利益,员工就会尽全力去增加酒店收益。和谐的心理契约能够使员工在舒适的管理氛围中成长与发展,而员工也会把自己当成酒店不可分割的一份子而不愿离开。参考文献。
[1]方瑾。管理员工有新招[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6年。
[2]魏进。员工管理完全攻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
[3]艾弗森。饭店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4]刘纯。我国旅游饭店人力资源开发战略[J]。旅游经济,1999,(02)。
[5]黄震方。知识经济与21世纪旅游企业管理策略初探[J]。旅游经济,1999,(04)。[6]李水凤。我国旅游饭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01)。
论文关键词:酒店 员工流失
第四篇: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
关于企业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
一、员工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
公式一:流失的员工人数/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初员工人数+年末员工人数/2);
公式二:流失的员工人数/1月份员工人数+2月份员工人数+.……+12月份员工人数/12; 注:
1)、公式一是比较容易操作并常用的计算公式,流失人数是一个考核周期内流失人数的总计,分母中平均人数是两个时点指标的平均数,只代表了年初与年末的情况,采用这个公式计算流失率,结果容易失真。
2)、公式二的计算方法则可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但操作过程中有点繁琐。
3)、月员工流失率=流失人数除/(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年同理).二、关于员工流失率引咨询公司答如下:
一般公司的员工流动率以每月为计算基础,流动率计算是以当月离职总人数除以(当月月初人数+当月月底人数)的平均数再乘上百分比。外商公司在计算每季及每年员工流动率是将每月员工流动率加起来总数来衡量流动率高低。
一般而言,公司每月流动率在2 %-4%是正常的。若是4%-8%稍微偏高,超过8%就是较严重的状况。
三、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离职人员除以原来的总人数的结果,现在一般为流失人员/原来人数+新进人员。
根据企业性质而定,传统企业一般以2~4%为正常,即在一年内一百个员工中流失为2~4个。同时应考虑是主动流失还是被动流失。
四、准确的人员流失率计算公式
一般是:当月主动辞职的人员总数/(0.5*月初人数+0.5*月底人数)可以做成部门及整个公司的,或是某一类职位的。
第五篇:4s店流失率
流失客户管理规定
一、目的:
根据客户流失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效措施,减少客户流失,确保客户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二、适用范围:
售后服务部、客服部
三、管理职能: 售后服务部、客服部
四、内容与要求:
4.1 客服部每月统计半年以上未进站客户,对流失客户进行分析:假性流失(里程未到、无空闲时间等);真性流失(车辆转卖、更换经销商等)
流失率=8个月不进站车辆/8个月前进站维修车辆+8个月前销售车辆,(如9月份流失率需要统计:1月份进站维修车辆1300台,销售台次200台次,1月份保养车辆后8个月未进站台次300台次,流失率=300/1300+200=20%)4.2 流失回访电话
4.2.1由客服部定期进行流失监控,统计每月流失率,并进行流失客户数据筛选。
4.2.2在流失电话回访开始时,回访人员必须先在系统中调出流失客户资料,了解该客户最后进站信息及客户车辆在我站做过的所有维修项目后,再电话联系客户。
4.2.3回访过程中,回访人员要用标准的电话礼仪和温和的态度与客户沟通,将现在客户车辆的情况及客户对我站的评价和建议详细记录;对流失客户进行回站邀约,做好预约记录转入预约服务环节。
4.2.4遇到客户报怨投诉时,回访人员应真诚向客户致歉,并将客户的抱怨内容记录,转入客户抱怨/投诉服务环节,由相关人员跟进处理。4.2.5服务顾问电话回访流失客户要求:
根据流失客户最后一次进站时接待该车辆的服务顾问分类,客服部把每月统计出的流失客户数据分配给该服务顾问进行流失电话回访。服务顾问每天的回访结果需交于客服部。每名服务顾问的流失客户预约成功率需达到30%。
4.3 流失客户类型分析与汇总
回访专员对服务顾问每天的流失回访电话记录进行汇总,对流失客户未进行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每日汇总表交与本部门主管,进行当月汇总。4.4 措施及负责人
4.4.1根据每月流失客户汇总表中的流失原因,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以避免流失客户的增加。
4.4.2对抱怨客户,服务经理亲自电话致歉,并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4.4.3服务经理亲自接待回站的流失客户,并给予优先保养、维修,价格优惠等政策,让客户感觉到对客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