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XXX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总结(精选)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11-744108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2 01:41: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XXX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总结(精选)

XX区参加XX市乡镇(街道)创新 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培训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构建服务性政府的要求,提高服务效率,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推进XXX科学发展新跨越,X月X日至X月X日,市委组织部牵头在XX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全市乡镇(街道)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培训班。XXX区委副书记XX,区委常委、组织部长XXX,X副区长XXX及XX个乡镇主要领导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前,所有参训学员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开展调研,掌握实情,提出问题,做好了培训学习的充分准备。在培训中,全体参训同志认真学习了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听取了省内外专家、领导的专题讲授和案例教学,学习了苏州、江阴、深圳及南京等地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实践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深刻领会市委副书记XXX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XXX区的实际情况,积极与其他各县区、乡镇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在培训结束后,XXX区参加此次培训的XXX名学员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大家受益匪浅,充分认识到开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将大家的思想观念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来,现将此次培训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主要收获

参训学员一致认为此次培训开展得很及时,很有必要,为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培训过程中课程安排时间紧,培训要求高,学习任务重,管理纪律严,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突破,快速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制度创新成果总结完善、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积极适应XXX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近年来自身在构建基层为民服务体系上好做法的同时,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抓好《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XX〈20XX〉XX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开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拓宽为民服务领域,丰富为民服务内容,创新为民服务方式,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为推进XXX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积极努力。

二、XXX区在为民服务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自2008年以来,XXX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改善民生等一系列要求,深化执行《XXX市关于深化农村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定(试行)》,深入推进农村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服务农村群众、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各项工作,以解决人民群众的热难问题为切入点,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着力点,以更好地为广大农村群众为落 2

脚点,重点在发挥实际作用、体现实际效果上下功夫,突出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发挥了为民服务体系的职能和作用。

(一)基本情况

XX区共有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截止目前,全区共成立区级行政审批中心XX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XX个,村(社区)级为民服务站XX个,组建为民服务队XX支。

(二)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自开展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以来,东川区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深化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把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乡镇党委、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进行办结率和满意度考核,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特别是《XX市关于深化农村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定(试行)通知》下发后,XX区委高度重视,在对市委文件转发的基础上,出台了《XX区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为民服务站的通知》、《XX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议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提出区委、区政府是深化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主体,各乡镇党委、政府是深化农村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兼任中心主任,乡镇长兼任副主任,乡镇党委、政府班子其他成员轮流值周带班,负责中心日常运转。二是建立了效能投诉监督机制,对服务 3

水平、服务质量和群众反映进行实时的跟踪督察,一经发现问题,必进行严肃处理。召开为民服务体系推进会,就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站)”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的组织机构、职责、服务方式、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同时,为进一步规范“为民服务中心(站)”建设,还从制度等硬件方面作了统一的规范,为8个乡镇统一制作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为民服务中心首问责任制》、《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和《为民服务中心责任追究制》等11项制度。

2.三级联动,完善服务网络。按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要实现区、乡、村三级联动,形成上联机关、下拓村社、上下协调、高效快捷的为民服务机制,实现“便民”与“为民”有机统一的要求,一是完善服务设施,在XX个乡镇XXX个村(社区)均成立“为民服务中心(站)”的基础上,2008年,区委、区政府通过对方协调,在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于XXX年建成了占地面积XXX平方米,设有XX余个开放式工作台、会议室、商务中心、休息厅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同时配备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和红外线报警系统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使用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现代化审批监控软件,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二是加强窗口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提高进驻窗口工作人员素质,召开了多次会议和开展多次培训。各单位窗口工作人员 4

及时更新观念,找准工作定位,从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接近群众,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对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审批条件、收费标准、办理结果一律实行公开、公示;制作各类表格示范文本,全面推行窗口规范化审批样表上柜;开展了以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仪表、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服务,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做到“咨询一口讲清、表格一次发清、材料一次收清、内容一次审清”。尽量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并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建立健全了民情分析机制、联动服务机制、共建共享机制、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畅通了群众意愿表达和党群沟通协调渠道,“为民服务中心”各窗口间的合作协办和区、乡(镇)、村(社区)三级立体联办得到加强,形成了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效能。为民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和延伸,为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

3.按需设岗,服务到位。为进一步深化为民服务工作,区委根据实际对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方式进行了调整,根据各个服务窗口和站所职能的不同,合理分配“坐班”与“下乡”时间。按照“因需设窗、动态调整”的原则设臵信息咨询、信访接待、农业科技、财务管理、社会保障、法律援助、流动党员服务、计生、民政等各类服务窗口。把与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部门全部纳入“为民服务中心”,变分 5

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做到人员进中心、公章进中心、带班领导进中心、所有手续进中心。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做到了简单问题直接办、复杂问题协同办、原则问题请示办、突出问题督查办、遗留问题分类办的要求。同时,充分发挥“为民服务队”服务主动、群众喜见、作用突出、效果明显的特点,适时下派各种“为民服务队伍”和“民情恳谈队”进村入户提供服务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真正做到了党的政策宣传到户、群众意见听取到户、农业科技帮扶到户、扶贫济困慰问到户、民事纠纷调解到户、移风易俗教育到户。在乡镇工作人员中强调一种为民服务就是要上门服务而不是坐班等民的思想,把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重点放到进村入户的为民服务中去。并着重在拓展为民服务的领域、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创新为民服务的方式、丰富为民服务的内容上下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4.创新载体,延伸内涵。为不断创新为民服务机制,深化为民服务内涵,充分发挥为民服务网络的功能,区委结合党代表常任制工作的开展,把区、乡(镇)党代表作用的发挥纳入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在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设立党代表接待窗口,村级为民服务站设立党代表接待站,架起党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让党代表接访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党代表接访窗口,挑选一批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亲和力较高的党代表,每星期到党代表接访窗口轮流坐班,接待来访群众,听取民意,收集实际问题,6

综合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向乡镇党委汇报,重大问题直接向区委汇报。同时对于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党代表帮助来访群众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协调部门解决。同时,利用区乡(镇)党代表分布广泛的特点,将区、乡(镇)党代表编入相应的“民情恳谈”队,广泛开展“民情恳谈”活动。东川区把党代表作用的发挥与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相融合,进一步深化了为民服务体系内涵,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是党代表在代表自己说话,表达出了自己的愿望和心声,使人民群众维护自己利益又多了一个党内渠道和一系列载体,并从“党代表建议意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要求中,真正地体验到了党内渠道的实际效果,从而提升了对党和党代表的信任程度。

(三)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的努力,XX区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市委“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部分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窗口设臵不合理,把一些不需要“坐班”的站所也纳进为民服务中心,或对窗口设臵没有及时根据站所工作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导致部分站所人员工作效率低下,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利用好有限的人力资源,造成了行政成本的浪费;二是一些事项没有跟踪办理或办理不及时,办理的连续性不够,降低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三是个别农村为民服务站工作开展不正常,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四是工作人员进 7

村入户开展为民服务时没有做好记录,导致为民服务工作的基础台帐不完整;五是某些站所工作人员职责不清,工作程序不明,造成职权交叉,重复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本次培训中外省市的先进经验,兄弟县区好的做法,对下一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一些初步的思考:

1、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构建高效的为民服务体系,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把权力的运用当作服务的过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大力增强公仆意识,真正实现机关由指挥型向服务型转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深化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对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听取情况汇报,指导协调各项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3、强化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建立公开办事制度、完善工作责任制度、推进信息联系沟通制度。在为民服务工作中,建立健全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问责制四项制度。切实加强对为民服务站的管理和督促,在中心的统一要求、组织、监管和协调下,对进入中心的所有审批事项作出公开承诺、限时办结;通过并联审批,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通过各单位之间、窗口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中心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相结合的监督,使监督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

4、创新体制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乡镇(街道)机构改革,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通过创新审批流程,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5、拓宽为民服务领域,实现服务延伸。不断深化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实现服务方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扁平化服务体系。建立为民服务体系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为民服务体系的运行方式。从促进乡镇站所职能发挥的角度,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打破为民服务中心和为民服务工作队机械的运作方式,针对不同的站所开展不同形式的为民服务,突出结合不同行业的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为民服务工作,并推进服务向基层延伸和拓展,9

以服务办事群众和投资客商为目标,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切实发挥实际作用。

6、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增强提升乡镇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其对为民服务体系的管理水平。各乡(镇)党委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各站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掌握农村工作的新政策、新情况、新要求,掌握农村工作基本知识与工作方式方法。

7、在借鉴发达地区先进做法,学习典型地区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为民服务的工作方式。在为民服务中心的运行管理上,党委政府要多调研、多讨论,因地制宜的找准合适自身发展的模式,在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要适当灵活变通工作机制。

做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推进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以此次学习培训为契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聚力量,干事创业,为加快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为民服务体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XXXX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2006年10月21日

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各方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有的需要调整,有的需要改进,有的需要加强。所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通过创新,我们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管理体制呢?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规定,明确界定了不同主体在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党委要加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政府应依法履行职能,承担起管理社会事务的主要责任;社会各方面都要大力协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公众则应以适当的方式积极参与,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该按照这一要求,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政府应坚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公务员的基本准则,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各种类型的社区,应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各类社会组织要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政府对其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政策,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内在机制的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和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需要重视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以便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近年来,国务院已经制定了包括总预案、专门预案、部门预案在内的整个应急预案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具有积极的保证作用。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第三篇:浅谈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浅谈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10级水电建筑工程班 宋子阳

提 要:随着市场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有水利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水利事业的要求,创新水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从水利管理、融资、职能等方面对现有水利体质、机制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水利 体制 机制 创新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有水利体制和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

如今,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现行水利体制,主要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分级、分部门的管理体制,造成“多龙管水”,行政干预多,水资源管理体制不理顺,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水利工程建管体制不健全,水利建设重开源轻节流、保护,重建设轻管理,造成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权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水价过低,水资源大量浪费,供水单位亏损,难以为继;水利建设长期依靠国家投资,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水利投资严重不足,工程欠帐多;缺乏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致使水利管理队伍不稳定,水利科研工作滞后。2006年,国家重新修订实施了新《水法》,其中,《水法》实施以来的治水经验为我们今后一定时期内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贯彻落实好新《水法》,创新水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规范行政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费改税工作的不断深化,对政府转变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管理水事的职能,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尽快调整工作思路,解决好“越位”、“缺位”、“错位”的,学会并习惯运用手段来管理各类涉水事务,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行政决策和水事管理的法制化。

23456-

第四篇: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浅谈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摘要: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尽快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十分重要而紧迫。推进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新社会管理观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关键词: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一、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概况

社会管理似乎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对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社会管理承担着多个社会功能。例如,要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并保障人力资源的竞争性;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解决“两大差别”提供制度保障;要为国家与新兴的多元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提供制度条件等等。因此,在中国的语境下,恐怕还难以找到与西方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相对应的社会管理的概念。西方社会中所使用的社会秩序(social order)、社会规制(social regulation)等概念,或者将中文的“社会管理”译为“social management”,都难以充分而准确地表达出中国语境下社会管理的内涵与实质。在中国政府职能定位中,“社会管理”则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相并列,[1]成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关社会事务进

行规范和制约;其二是以社会为中心,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所谓的社会管理,在中国学术界的界定尽管不一,但是以下界定是为人们所认可的:“社会管理是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2]中国的社会管理及其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社会管理是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重大职责,中国社会管理的一个特色就是政府主导;第二,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虽然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无法替代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作用;第三,社会管理以社会秩序的维系、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其根本目标。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6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六)提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社会管理是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但是内容逐渐广泛起来(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的建议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管理的手段更侧重于协调和参与。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这个社会的管理格局。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意义

(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整个社会也出现了众多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出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不和谐,出现了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和贫穷地区之间、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上的不和谐。这些都对我国的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

(二)是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必然需要

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带有深刻的计划经济烙印,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单位管理”,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从属于一个社会单位,单位是个人领取工资的劳动组织,是个人社会交往、社会地位的保障和后盾。没有“单位”的个人是很难在社会上合法立足,国家也正是通过单位制来实现社会的整合。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单位制逐步解体,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业群众的具体利益发生了变化,以“单位人”为特征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整合,特别是加强对弱势群体和

[3]边缘群体的保护,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社会特征:一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耕地上解放出来,离乡外出就业。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束缚,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虽然离开了农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却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权利,成为了社会管理的“盲区”。二是老龄化的挑战。“我国目前60岁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1﹪,65岁以上已达8﹪,据预测,2020年,65岁以上的老龄人将达到23﹪”。而且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出现的,“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对我国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讯条件的极大改善,为群众提供了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络沟通日益方便,同时也使社会各类矛盾容易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紧密互动的趋势,形成连锁反应,加大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风险和成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融合,既拓展了我们的发展空间,也使国际性的经济

社会风险更容易导入国内,造成社会新的不稳定,因此,加快建立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各种力量的良性互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转向社会建设大时代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念与目标

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整体性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的社会”或“多元化的社会”。这种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虽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既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又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与此同时,出现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例如,贫困问题、社会两极分化问题、老龄化问题、社会突发事件、频发的反社会事件等,对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此外,中国似乎也开始由低风险社会向高风险社会转变。

现有体制的缺陷日益体现出来,成为制约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难以有效地应付社会大变革所提出的挑战。对此,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主要的缺陷:

1.就政府而言,一是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重政府的管理,轻社会的管理,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二是在手段上重刚性,轻柔性。政府社会管理方式简单,习惯于采取行政手段和强制方式解决社会矛盾。三是政府社会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成本过高,效率较低。四

[4]是在目标上重控制,轻权利;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

2.就社会而言,一是公民意识有待增强,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龚维斌);二是民间组织发育不良,公众参与渠道不多,公民参与社会管理不够;三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中介组织、政府机构和社区自治组织不分,导致事业单位行政化和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影响社会事业和社会自治的健康发展。

3.社会管理人才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社会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事业,需要专门的人才,特别需要大量的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才。但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总量不足,结

构不合理。党的十六大后,中国进入了“社会建设”的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下,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创新,需要转型。理念与目标对于创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当然是重要的。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其次,要坚持民主善治,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第三,要坚持多元治理,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总体上说,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理想的社会管理体制应该包括:“一个完善的能够凝聚各方社会力量的管理主体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合理格局;一套完整的能够规制社会生活领域的制度体系;一批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整合社

[5]会关系、协同社会行动的运作机制。”

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与路径

问题是如何进行社会建设,政府如何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政府不可能再回归到计划经济和单位体制时代对社会的全方面控制和管理,也不可能效仿发达国家走过的福利国家的发展道路,实现福利的国家化和社会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并不发达,社会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不强,政府也不可能将所有事务推向社会或者市场。因此,如何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寻找到恰当的平衡管理模式,应该是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方向。换言之,构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新内涵是中国社会管理体制转型或创新的方向。从主体上讲需要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这个转型的方向其背景就在于改变社会管理体制的政府一元核心格局,就是增加政治决策中社会力量的参与,公民参与到涉及需求、利益等日常社会管理事务的讨论之中,吸纳社会组织参与,考虑边缘人群及利益,形成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构建政府和社会关系新内涵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强调社会自治,由人民自我管理。中国的社会管理应转变政府管控的手段和方式,推动公民的自

[6]我管理。合作与共治应该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社会管理体制”应该是关于国家机关、企

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权责划分和操作方法等的制度体系,包括对各类社会管理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和对管理社会事务的制度规则、方式方法的约定。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难点在于新的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创造。纵观欧美国家社会管理的经验,根据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政府主导、社会协助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对社会的合作管理;第三种模式是社会主导政府协助。总体来说,二战以后,在福利国家时期,政府逐渐发挥主导作用,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西方国家逐渐转向了治理和善治理论所倡导的社会主导政府协助的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涉及层面广、触及问题多、解决难度大的社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同心协

[7]力、齐抓共管。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分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就在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的合作与共识。具体说来就是,社会管理主体从国家一元转向多元,走向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会管理方式从命令———服从的单向度统治行为转向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商决策、合作管理、透明化管理、法治化管理的治理活动;社会管理手段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机制以及社会自助和互助等多种手段;社会管理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主体由政府一元走向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社会管理方式从以行政管制为主转向以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社会秩序从强制性秩序为主转向强制性秩序与自治自律所形成的自发性秩序并重;社会管理中权力配置格局从政府集中管理转向给社会放权和为公民增权;社会管理重心从单位转向社区;社会政策制定从封闭、神秘方式走向公众参与、多方协商和透明化决策。

五、重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与创新的重点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应该是社区。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在单位组织的基础之上。“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组织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逐步瓦解,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依托原有单位承担社会职能的组织基础,同时强调现有单位在改革中剥离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化(以及某种程度的市场化)。”原先“一统天下”而“无所不包”的单位制管理模式,已经逐步让位于以居民自治为载体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发生了转变,过去是以单位为基础,现在以社区作为基础。日益复杂和增多的社会需求和问题,都需要在原有的单位体制之外得到解决,社区就成为这样一个载体。社区建设成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标志。因此,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应当指出的是,城乡社区居民的需求多元化,需要有多元化的组织来应对,因此,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建设将成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点。改革开放以前,长期的计划体制在县乡两级造就了庞大的“全能政府”,政府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事务无所不包、无所不揽。在政府强控制模式之下,中国基层社会民间社会的“自域”范围非常狭小,力量也非常薄弱。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是加强与完善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有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力量;有利于实现公共资源、公共信息整合共享;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在目前中国社会自治能力较弱、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发挥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的作用,将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制度化、法制化,政府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工作范围、经费来源、管理手段、管理程序等,维护和确保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权;二是放宽政策,创造环境,降低门槛,放手发展城乡各类社会组织,促其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的社会管理;三是引导社会组织进行公开、透明化的运作,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支持和鼓励城乡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组织;积极发展以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和引导居民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在农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改变单家独户闯市场的弱势地位,达到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社区民间组织,使村民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8]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参考文献:

[1] 刘瑞.社会发展的宏观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32.[2] 陈振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J].东南学术.2005 年第 4 期.[3] 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J].新华文摘.2006 年第3期.[4] 陈振明.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之二[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5] 丁元竹.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三个基本环节[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12期.[6] 夏学銮.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创新[J].人民论坛.2011 年第4期.[7]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3期.[8] 姚华平.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30年[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第五篇:如何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如何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国家之间的竞争力源于人才的竞争力,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 才管理体制机制优越性的竞争。虽然,我国的人才管理知识和理念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是,我国还处在理念“天上飘”,机制体制“地上爬” 的尴尬状态。是什么原因呢?理念落实不到体制、机制、制度和流程建设上来。目前国内人才管理现状参差不齐,体现在人才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滞后,人才有能量,但“闷”在里面释 放不出来;缺乏内在冲动和激情,改革思维发紧;过于实用主义,人才管理缺乏理念牵引和战略思维,用人 上往往是短期行为;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行为滞后于理念。为贯彻国家关于促进“国际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国际化”的方针,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提升国家的核心竞 争力,引进能够进行全球化资源整合的国际化人才,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进行人才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扫除障碍、完善体系。建立市场导向和市场驱动的体制机制

1、人才战略与目标的依据来源于国家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不是单一的行政政绩需求 政府和企业都已明确人力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都在制定人才发展与战略规划,但是,由于人才战略、目标 不是依据国家社会发展战略、或企业发展战略的需求,而是依据政绩的需求,搞人才政绩工程;导致在进行 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盲目追求所谓的“知识高地、学历高地、职称高地”,不是根据实际发展的需求、根据区 域社会经济的产业特点,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是单一追求引进多少博士生、硕士生,引进多少教授或 院士。其结果导致 这些高端人才来到以后没有任何科学研究及发挥才能的基本条件,其实这是人才资源最大的浪费和不尊重。

2、只有市场导向的人才资源变革与创新才能真正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才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才能真正将区 域人才市场融入国际人才市场。人才的市场驱动要以客户价值为导向,要将人才进行分层分类,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依据人才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人才资源产品与服务,需多要样化的人才资源雇佣模式。确立市场导向的人才 资源变革与创新的方向,真正为人才创造价值、激活创造力;依据市场人才竞争与配置法则来实现人才资源 的有效配置;以人才价值本位的确立与推动人才价值创造为目标,要贯彻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以此来 设计人才的体制和机制。

3、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化转型,人才的激活和人才的流动需要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

专业化水平与能力。垄断性的资源,我国人才中介机构的最大弊端。也正是垄断性资源造成人才中介机构研究、开发、培训、服 务人才的单一化、同质化、低效能,建立国际化人才战略和实现国内人才国际化、国际人才本土化宏伟目标,政府就要下决心彻底打破政府供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框架,转化为市场化运作,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唯 有如此,才能迫使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站在高度的战略位置,提高服务意识和高质量的服务产品。

4、人才概念与范围的市场化与社会化,目前我国人才的概念单

一、模糊,缺乏标准和评估机制。什么叫人才?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人才!因此,必须建立以能力、价值、贡献为基准的人才观。打破以学 历、职称、资历、身份等作为标准德旧观念、旧思维,要把能力业绩作为人才的核心标准,树立“大人才观”。树立人才价值为标准体制机制

1、建立能力型、业绩型为评价依据的体制、机制;人才的选拔、培养方向多样化,改变晋升职位为职业生涯 唯一途径的观念,鼓励人才向能力型方向发展,淡化职务、权力,强化目标、责任,实行问责制。把管理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人才,赋予更大的责任,承担更多的规划、决策、组织、领导、指挥、协调、领导职能,打造“精英型、领袖型”的管理者,建立以职务和能力为基础,以职责为中心,以素质模型为标准,以人员测评为手段的人才评价任用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把碌碌无为的庸才淘汰出局。

2、通过科学分配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多元化价值分配体系,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要实行分层分类管理,人才层次不同、需求不同,对核心人才、通用人才、辅助人才、特殊人 才,采用宽带薪酬体系和多样化雇用模式;价值分配形式可采用晋升、加薪、培训机会、绩效奖金、福利保 障、股权、期权、终身荣誉等多种形式。

3、人才信用与道德体系的创新。针对人才缺失、流失、恶性挖墙脚现象,以及人才流动带来商业机密的泄密,特别是产品研发成果的泄露给组织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必须建立整个社会的人才信用和道德评价体系;对丧 失商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要予以道德谴责甚至追究法律责任。构建系统性管理人才的体制机制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力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与创新要从体制、机制、流程、技术四个方面上共同展开,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与管理。一个组织要通过引入体制、机制使人力资源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体制、机制要发挥作用

必须通过系统化、制 度化的设计来保证;体制、机制的作用要通过人力资源的流程来实现;以客户为导向建立人力资源的业务流 程体系,打通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与企业其它核心流程的关系;体制、机制、流程最终要靠技术体系作为支撑,才能提高整个人力资源系统的效率。

1、以牵引机制为基础,通过建立职位说明书、任职资格标准、KPI 指标体系、培训开发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薪酬福利体系、企业文化体系,把组织与人才构筑成一条牢不可破的价值链,塑造凝聚力、向心力很强的高 绩效团队。

2、以激励机制为导向,尽可能满足人才的内在需求,不管是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层次需求理论,还是克 莱顿?爱尔德弗创立的 ERG 理论,都针对人需要成功的动机提出更高的需求,因此,组织在薪酬体系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升迁异动制度、分权与授权机制上予以人才最大限度的满足。

3、组织不仅要有正向的牵引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推动人才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业绩,而且还必须有反向的竞 争淘汰机制。外部市场的压力迫使组织必须激活人力资源的潜能,防止人力资本的沉淀或者缩水,竞聘上岗、末位淘汰是组织的竞争与淘汰机制的科学体系。

4、职工的行为必须符合组织的发展要求,员工任何偏离预定的轨道上运行,都是被否决的因素。以 KPI 指 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辅以 360 度的评估体系,是组织对员工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的约束监督机制的 根本体现。

5、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组织和职工之间的关系是靠两套制约体系,一是机制,通过流程化、制度化使职工知道要他这么做;二是自律,职工与组织达成心理契约,职工自觉自愿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 力、高标准、高效率地自我计划、自我工作、自我检查、自我评估、自我改善。健全国际化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

1、要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广纳人才,建立多样化的人才通道,要建立有利于人才快速流动的高速公路和绿色走 廊;政企之间的人才流动、体制内外的人才流动、国际国内的人才流动、城市乡村的人才流动、东部西部地 区的人才流动等等人才流动壁垒必须彻底打破;不分国籍、不问户籍、淡化学历、强化能力,实用型、务实 型、创新型、学习型、复合型、感恩型的人才,只要达到组织的需求条件,就是组织的基石、柱石。

2、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有赖于创新与此相配套的评估机制、培养机制、责任机制、运行机制等,做到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营造人才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由制度管人提升为文化管人、育人、

用人、留人,改革户籍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用人制度等,打破人才身份、条块分割、所有制等限制,为人 才流动创造一个公开、平等、宽松的环境。

3、建立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人才市场体系,着力构建的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网络健全、服务规范、功能完善、规模经营、统一开放、指导监督,实现现场招聘集市化、网络推广常态化、人才超市自选化、人 才租赁制度化、就业指导专业化、人才孵化流程化的前瞻性人才市场。建立人才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

1、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充满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体制、机制,实行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激

励和监督相结合的竞争机制,考试录用、竞聘上岗、试用考核、离岗培训必须形成体系和常态。

2、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加强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逐步扩大实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专业范围 和层次,推动考试和测评工作向科学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推进我国与国际间执业资格的互认。逐 步形成关键技术岗位准入控制体系。

3、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努力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 献相适应的报酬。推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把管理、技术、专利、发明等要素纳入收益分配体 系,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的体制机制 组织要从战略高度构建人才国际化,必须进行人才体制改革,尽快从主要参与国内人才竞争变为积极参与国 际人才竞争,从使用性人才竞争上升为开发型人才竞争,通过系统的体制机制创新,使人才的整个链条与国 际接轨。国际化人才的价值取向、思想动态、综合素质和控制能力等,直接影响组织的安全状况。实行多样化的聚才体制。从海外引进企业国际人才,大力吸引海外中国留学生,以及培养本土人才国际化。引进两类国际化人才:一是熟悉国际惯例,能应对复杂局面,具有战略思维能力,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创新的开拓型的经营与管理人才,特别是“领袖级”的企业领军人才;二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 术、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军型人才。以事业吸引人,以环境温暖人,以待遇留住人,以政策激励人,以环境优、机制优、服务优作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激励、人才保障的“软实力”,实施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感恩 留人的大智慧、大格局、大战略。


XXX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总结(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