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寄宿制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浅1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操作实施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农村小学德育的内在要求
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中小学德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基础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因此,中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养成教育。正如《意见》中所指出的:“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我校位于湘中农村,是一所九年一贯制非寄宿学校,学生都来自农民家庭,许多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务工。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生活与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乱丢垃圾,不注意个人与公共卫生;有部分学生出口成“脏”,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书写潦草不规范,坐姿差,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课堂上不善于动脑,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缺少个性;学习缺乏自觉性,作业懒散,做事拖拉;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这些不良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老师教学工作被动。
(2)农村小学生终身发展的使命
农村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孩子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好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我校实际,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入手,把习惯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尝试通过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等各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2.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创新德育新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
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实践意义: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二、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确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四条:“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良好的卫生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学生阶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到孩子们长大后独立生活时就更容易选择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弱。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具有较高的溺爱,在生活照顾上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凡事不准孩子动手,对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不信任,这样就使独生子女在生活上缺少实践的机会,更没有保持卫生和劳动的意识。
我班农村子女较多,个别家长观念淡薄、卫生意识较差,对子女卫生方面的指导比较欠缺。有的家长成天规范子女读书、写字、做作业;要么撒手不管,任随子女干什么,也不去引导。比如我班的孙阳同学,父母在他还没上学时就离异了,爸爸另外又组成了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妈妈也有了新的的生活,而且经常打麻将,他和爷爷奶奶居住,爷爷奶奶是农村人,没有收入,没有文化,所以他一年也不洗几回澡,夏天走到他身边,常会闻到一股异味儿,而学生并不会自觉去纠正不好的卫生习惯来改善这些不好的状况。而城市家庭中个别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如我班的郑嘉瑞同学,爸爸妈妈在宾馆上班,他的物品,包括学习用品经常是宾馆的服务员给他收拾,所以他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每节课下课老师都提醒准备下节课物品,他就像没听见一样,桌上物品总是乱七八糟,上课铃响才收拾。二是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三,家长怕麻烦,有些家长对我说: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或者说,他做
不好,我不放心。许多事情包括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用做。基于以上几种原因,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承担起指导教育的义务。
四、课题界定:
所谓习惯,是指出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高度自觉的行为方式。本课题涉及的良好卫生习惯,包括教师环境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学生卫生习惯的好与坏,是关系到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既保持了环境的整洁,又增强了他们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进学生其他良好行为习惯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目标:
1、造就一支卫生意识强、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师队伍,不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心教室环境做起,积极参与环保。
3、通过各种形式、途径、方法培养本班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切实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4、通过研究,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有效途径。
六、、课题的研究原则
1、研究原则:
一致性原则。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其个人经历、社会交往及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学校教育,更重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意义有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中保持行动的一致性,特别是赢得家长的支持。家校联动,共同培养。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因此携手家长共同制定卫生习惯的落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定期召开组织家校活动,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学校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让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共同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习惯,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卫生习惯。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所有学生的卫生习惯都应得到培养和发展。
差异性原则: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要注意因材施教,扬长补短。
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卫生习惯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应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
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
表扬为主原则。培养少年儿童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教师对班里各种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坚持正面教育个别卫生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如定期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同时,让卫生习惯好的学生成为骨干,作为榜样带动卫生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予以鼓励。
七、、实施方法与策略
(一)实施方法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具体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跟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案例,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学校对实验过程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培养学生基本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为人基本习惯、处事基本习惯、学习基本习惯,卫生基本习惯、语言表达习惯等,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在为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处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坚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礼仪方面,课题强调穿着整洁得体、说话语言文明。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中学生日常行为中培养。
(二)实验策略
1、为人师表 身正为范
班主任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及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之外,班主任还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师应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
做好值日生工作。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2、、教会学生做值日,人人争当小主人
一年一期每人当一天值日班长,明确值日班长的职责。在每人当过一天值日班长后挑选十名优秀的值日班长担任值周小干部,值周小干部每日中午和放学必须组织检查其他同学的“每人一岗”,自己的桌子,座位四周的卫生。“每人一岗”虽然任务少,但要每天坚持也不容易。我一向重视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让学生知道,我是班级的一员,就有责任把班级的卫生搞好,我是学校的一员,就有义务为学校的美丽出力。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不大放心,每次扫完地都要亲自去检查一遍,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已欣喜地看到“学校是我家,教室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理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根植,每天中午放学的时候,每位学生都会把自己的包干区里的卫生检查好,把自己的书包整理整齐才会离开教室。
3、开展活动,寓教于乐。
喜爱活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们长知识、增才干,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寓教于乐的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逐步改正自己的行为。班主任应充
分发挥晨会课及班队课的时间,增加学生的个人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开展以卫生知识、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如开展制定班级卫生公约,让公约成为班级同学共同努力的方向;带领学生参加保洁护路活动、上街宣传等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开展讲卫生小故事比赛,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展值日生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卫生习惯。
4、创设环境,培养习惯。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如发动学生精心布置教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教室的课桌椅整齐有序,窗明几净,舒适温馨的家需要我们用双手共同创造。同时在学生中开展“一人一岗”、“争当值日班长”等活动。让学生知道,我是班级的一员,就有责任把班级的卫生搞好;我是学校的一员,就有义务为学校的美丽出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更加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卫生习惯的培养和不卫生习惯的纠正,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改变已巩固的条件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往往需要花较大的精力,反复坚持,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
便成了习惯。通过对强化训练,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强化法可与学校的常规管理相结合,学校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卫生习惯的形成情况,确立强化训练点,班级、学校上下一致强化训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贯彻落实到整个学期的始终,使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反复强化中定型。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制定好教育训练计划,反复地、经常性地围绕具体要求组织落实。
6、建立激励机制。
教师方面:重在精神激励,强调自主科研与创新意识,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撰写科研论文。学生方面:采取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群体激励:如星级文明班评比——每周评比文明班级—每月文明班升级—期末评出四星级文明班,举行授奖仪式等,以营造浓厚的激励氛围;个体激励:如各班评比每周一星(周一升旗仪式佩戴礼仪之星)—期中初评班级礼仪之星(十佳礼仪少年)—期末分层级评比礼仪之星(班级类每班10名,年级类每班各3名,校级类每班各1名)。
八、实验步骤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时间是: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8月(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小组,建立课题档案,制定研究方案,调查分析小学生卫生习惯现状,完成现状调查报告。(10年2月至4月)
——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完善实验方案,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研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10年5月)
第二阶段: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实验阶段)——开展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实践系列活动,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良好卫生习惯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其父母中开展“卫生与生活”、“良好卫生你我他”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同时举行“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经验交流会,探索良好卫生教育养成的经验。——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良好卫生习惯教育方案。第三阶段: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总结阶段)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实效化,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找到“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3、使教师提高研究水平,促进专业化成长。
十、实验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实验小组
(一)实验领导小组
(二)指导小组
(三)实验组成员 全体班主任参与课题研究。
第二篇: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积极的探索小学阶段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凸现个性,培养一代新人。
二、实施目标
1、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2、改变我校德育工作的随意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形成我校优良校风,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三、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能有效地开展,我校成立了方案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张兵
副组长:李文、谢年安、王东方、王平、黄浩
组 员:吴红鹏、刘利平、文华丽、熊敏、喻军、刘皓、马新荣
四、实施内容
(1)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每天洗澡一次,定期理发,剪指甲;
2、每天坚持洗脸、洗脚、刷牙、梳头,第二天早晨同桌互查;
3、衣服保持整洁、干净,定期换洗衣服;
4、饭前便后洗手。
5、经常打扫自己的房间。
6、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锻炼时间。
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龋齿发生。
8、注意用眼卫生,让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学校卫生习惯养成责任到人,分区承包,少先队定时定期检查督促,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每周五进行全面大扫除,为了卫生的保持,每天早晨、中午学生主动打扫;
3、开创卫生评比栏,每周一公布成绩发放流动红
旗;
4、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在学校的任何角落发现纸屑、垃圾,要随手捡起,注意保持卫生;
5、爱护公物,不准在课桌椅、墙壁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3)饮食卫生习惯养成不买“三无”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
2、不暴饮暴食,科学饮食合理搭配;
3、不吃腐烂、过期、变质食品;
4、吃水果要洗净再入口。
五、实施方法:
1.教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严格约束,规范训练。(2)个别接触,个别谈话。(3)采用强化办法。(4)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5)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典型。
2.家长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2)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3)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4)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5)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6)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7)培养执行好习惯的技能。
3.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战果”
(1)、学校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比比谁的办法好。
(3)、少先队负责调查,低年级学生进行口头、情境设置的抽查。
(4)、学校设立督导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5)、少先队一天一检查,班主任、科任老师共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
八一中心小学
2011年2月
第三篇: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实验中学高中部养成教育资料之十
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有一个整洁的校园,一间洁净优美的教室,一间温馨干净的寝室,相信会让同学们的生活更舒适,心情更加舒畅,学习效率也会更高,但为了创造那样一个环境,需要每一位同学付出努力,常言道“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大部分同学的习惯比较好,(如昨天中午运动场),但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同学乱丢乱扔,我们就会发现校园内到处是垃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
一、公共卫生习惯
整洁的校园,他所展示的是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我们要搞好学校的卫生,并不是为应付上级的检查,也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生环境。
①、乱丢纸团、垃圾和从楼上往下倒水(昨天上午自习前高三84班,倒水9.10栋较多,校外)②、乱丢食品包装袋,特别是包点房,商店旁和开水房周围。最后一个就是运动场。
③、乱丢粉笔
粉笔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很多地方,如文章、电视、美术作品中可以看,粉笔他更是老师身份的象征,所以我希望大家拿着粉笔打闹的时候,要想到,这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我们更应该在发现地面有粉笔时,要将其拾起,或清扫至垃圾桶,不应在我们的脚下受到踩踏和蹂躏,也不应该成为我们打闹的工具。
④、在宿舍内往地板上倒水或衣服不拧干就晾在晾衣线上。这导致住下楼的同学地板和墙壁上漏湿了,柜子漏湿了,床铺漏湿了,我希望有这种行为的学生与受害同学换位思考一下,你就会感觉你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有多大,你的行为有多么可耻。
二、清扫卫生习惯
1、常规清扫
教室、公区是一日三扫,早自习前10分钟(无早操时为早自习前),午自习前10分钟(无午睡为午自习前),晚自习前,这三个时间段均需要求将相关地点彻底清扫干净,所以劳动任务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违者作迟到处理(含外出倒垃圾,预备铃后除体育班外不允许到垃圾,上期发生)。
寝室为一日三扫(无午睡为一日两扫,中午不进寝室),分别上第一节前,上第五节前,上晚自习前,请各寝室长要安排和督促各寝室值日生搞好寝室卫生,要求要参照寝室卫生评比细则,强调一点是必须用拖把拖地,本期将实行星级寝室评比制度,对每月优寝予以照相出刊表彰。
2、大扫除
一般安排为每周一的第八节课进行全校性大扫除。各班根据各班的特点安排到位,落实到人,不允许大扫除时间就自由活动,快上晚自习随便搞一下卫生应付检查的行为,同时请各班班长,卫生副班长和寝管副班长利用时间认真学习学校大扫除对教室、公区和寝室的要求,并督促本班同学做好。
3、保洁时间安排
①、在教室内唱歌的课间操时间,请安排当天清扫教室、走廊、楼梯、厕所及教学楼前后坪的保洁工作,也要求同学们将自己课桌一米之内的垃圾清扫干净。
②、眼保健操时间,各班卫生副班长安排一到两名同学对教室和走廊,特别卫生工具摆放点,进行卫生保洁。
三、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拖把,要洗干净,挂好,请公区是厕所的班级搞卫生时将未挂好的拖把挂好,并监督哪些同学将拖把乱放。
2、学校将准备十件卫生志愿者背心,对于卫生习惯不好的同学要求穿好卫生志愿者背心,停课在校园内进行卫生清扫教育。
3、要将盒饭、方便面带到就近餐厅或在开水房食用,不带进教学楼,寝室和运动场内,每发现一例扣一分到班。
总之,学校的制度和处罚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我们全体学生自发地搞好个人卫生,校园卫生,营造美好校园环境。
高中部学生处
2012-2-19
第四篇: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
学生学习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要求
1、坐姿:头要端正,不可歪斜或弯得太低;身子要直,胸部离开桌子约一拳距离;听课时,小臂叠放在课桌上,左臂在下,右臂在上;举手时,举右手,左手不动。
2、站姿:向老师提出问题或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昂首挺胸,双手自然下垂,呈立正姿势,不低头、歪头或斜视,不用手撑桌子或趴伏在桌子上。
3、读书姿势;自由读书或齐读时,双手捧课本,课本上端向前稍微倾斜、下端放在课桌上,与视线垂直;示范朗读时,站姿端正,用双手把书捧于胸前;读书时,眼睛与课本保持一尺以上的距离。
4、写字姿势:
(1)头正:头不得左右歪斜。
(2)身直:上身要坐端正。
(3)胸舒:胸部与桌沿保持一拳的距离。
(4)臂平: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
(5)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以与肩等宽为宜。
(6)握笔的姿势: 右手执笔,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握住笔杆的下端,离笔尖约一寸左右,笔杆的上部斜靠在食指的根部。笔杆与纸面约呈现45°角。
第五篇: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
苏兴锦
【内容摘要]】寄宿制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卫生习惯这两方面进行具体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中,根据学校的实际,利用寝室、食堂、劳动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寄宿制 养成教育
一、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趋向缓慢,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这使得学校生源呈急剧减少的局面。加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经商的人们越来越多,使得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有的托付祖辈照看,有的托付亲戚朋友代管,让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学生”。目前在不少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已占到了相当比例,成为了班集体中一个较有影响的群体,孩子留候与教育问题严重。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的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和布局,促进农村教育能够全面、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镇一校”的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中小学的主流。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也拓宽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直效之举。
养成教育是一个传统的课题,它在人教育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公认。养成教育又是一个新课题,它的复杂过程和内在机制,是人们需要通过长期实践而探索的问题。当今儿童少年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价值观念新取向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充分认识养成教育的要素、本质、功能及其它实施途径和方式。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养成教育是各级学校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更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月月抓,天天抓,时时抓。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订了《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并通过《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进行每日行为规范记录,紧紧围绕“一日常规”训练展开,并着重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作了的探索和实践。
(一)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能力”是指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生存能力、劳动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等。小学生生活能力的养成及其教育的内容应以“温”、“饱”自理能力的某些指标作为下限,而以学习独立生活和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独立生活作为上限,以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不会产生特别的障碍,具备了必要的心理准备、生活知识准备和生活劳动及生活综合能力的准备。
1、寄宿制本身就是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在当代社会,学生们的家庭优越感特强,父母百般呵护,大部分学生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现在到学校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打饭、放餐具、洗澡、洗衣服,另外还要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周的零花钱,适应学校的食膳。小到牙刷、毛巾、鞋子、被子、餐具的摆放,都有统一的规定。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的制度,为了帮学生度过“磨合期”,我们从点滴做起,化难为易。如学校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叠被子的本领,邀请边防哨所的官兵来学校指导学生叠被子。
通过学习与练习,学生掌握了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寝室练习,我们又进行比赛,评出最佳叠被子能手,让先进步的同学成为后进步同学的榜样。在优秀同学的带领下,寝室的同学你追我赶,进步很快。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自立歌》所说:
滴自己的汗水,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
从刚到学校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井然有序。习惯成自然,一切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案例:
李某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在寝室做些事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寝室经常被扣分,其他同学怨声载道,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
评析:
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采取措施:
(1)树立榜样。榜样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在同寝室的同学中选一个榜样,每天指导生活用品的摆放等。事实证明,当榜样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就会奋追直上„„另外教师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我利用班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他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独立。经过帮助和引导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宋朝王应麟曾说过:“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朴实的句子却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习惯是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它往往是不假思索就自动作出的反应,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成功;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导致一个人行为偏差,更严重者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由此,对于小学生养成教育,教师责无旁贻。
2、实行目标管理
有目标就有奋斗的动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使学生的奋斗目标更明确。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出于这一考虑,我们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结合我校的实际拟订了《寄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寄宿学校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标准》、《文明住校生标准》、《星级寝室评比制度》、《文明餐桌评比规则》,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全面,基本包括了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学生行为都有所依。而每一种制度规范,要求都具体细致、丝毫不得马虎,如宿舍卫生,我们应要求学生将毛巾、牙刷摆放有统一样式,地面干净,要花纹清晰,无污水。日常用品摆放整齐,做到五个统一:(被子摆放统一,鞋子摆放统一,牙刷、牙杯摆放统一;脸盆摆放统一;毛巾叠放统一),在个人卫生方面做到五勤:即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洗鞋袜、勤理发。正是由于规范具体明确,所以既便于执行,又便于检查。
3、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
(1)“爱我寝室,美化寝室”评比活动
寝室是寄宿学生的另一个家,家是温馨的地方,她应该是轻松愉悦的,自由的,为了让学生住的开心,我们放开手,让他们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要求人人动手,我们不注重美化的结果如何,主要是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兄弟连心,快乐一生。”“温馨家园。”“寝室是我家,姐妹是成员。”寝室布置下来,不管是男生寝室还是女生寝室都各具特色。
(2)开辟种植园地
我们学校有大片的劳动实践基地,这也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之一,我们充分利用基地,划片包班,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整理本班劳动基地,在“责任田”中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植物的生长时间及规律。买种、播种、施肥、浇水等一系列的田间管理都让学生亲历而为,在实践中如果有疑问可以请教学校里的所有老师,“责任田”虽小,但学生却乐此不彼。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学校派后勤组教师去验收,评选最佳植物园,种植小能手,请获奖同学发表感言,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泪水。通过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丰收的喜悦,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而且从中获得许多书本所没有的知识。
(3)开展“家务大挑战。”
我们学生很少有自己亲手做家务的机会,更别提懂做家务的辛苦。我们组织寄宿学生进行摘菜比赛,包饺子比赛等,在真实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受到做家务的辛苦,同时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4、让学生参与管理
寄宿生刚入校,把一周的零花钱带来,结果不是丢了,就是乱花光了,还有被偷窃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各班成立“小银行”,各班由两位能干的学生当管理员,不但要管理好“存取”业务,还要督促学生一周有计划、合理地用钱。另外,在每个寝室中选拔寝室长,在全校学生中抽出“精兵强将”组成监督岗,让学生参与管理,从自理能力上升为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程度,而且还影响整体素质。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卫生意识不高,卫生习惯不好。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搞好校园卫生是我校一贯来的优良传统,自从寄宿制学校建校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对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1、学校加大卫生设施、资金投入 要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为此,学校在教室的走廊放置了掷纸篓,让学生养成不乱丢果皮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在学校方便的地方装着拖把架、扫把柜给学生一个整洁的环境,养成爱整洁的习惯。我们学校有一句流行话:“弯腰捡一捡,快乐比一比”。
2、通过宣传,提高认识
1)利用集会、红领巾广播站播音时间,结合最近发生的由不卫生而致病的活生生的例子,提高警惕,认识讲卫生的重要性。
2)少先队大队部邀请卫生院专家来学校进行《预防流感》、《怎样保护牙齿》、《预防中暑》以及《预防红眼病》等有关卫生方面教育。卫生院的专家向学生讲述了一些不讲卫生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有的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通过一个个典型鲜活的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讲卫生的重要。
3、寓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于活动之中
1)开展以卫生知识、文明举止、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行为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我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我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
2)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示范班级、文明餐桌评比活动。住宿生每天早上听到起床铃声后,必须在5分钟内以寝室为单位,以寝室长为负责人,将寝室人员准时带到操场集合,然后听从值周老师和生活指导指挥参加各种晨练,晨练后进行内务整理,早饭前离开寝室,上课期间不得进入寝室,晚上熄灯前5分钟,由寝室长点到,生活指导核查,并做好夜间巡查等等工作。每周进行星级寝室评比,以此来加强对学生寝室管理规范化,建立学生寝室管理的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守时观念。
如文明餐桌评比,我们安排专门人员,对寄宿生进行教育、指导,让学生学会按时就餐,不挑食等,并注意就餐纪律和用餐后餐具的整理,要求场地保持干净整洁,做到桌上无剩菜,地上无饭粒,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安排值日生对学生就餐后的餐桌进行检查量分,进行文明餐桌评比,做到有检查、有评比。
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寝室、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3)建立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
我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实现自我教育,但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必要的监督手段能有利地保障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唤起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此学校成立了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负责全校卫生监督工作和班级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工作,并且进行记录讲评,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督促全校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无论你什么时候踏进我们的校园,展现在你面前的都是整洁与美丽。
4)开展个人卫生检查
由学校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各班卫生委员组成检查组,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包括指甲、头发、衣服等,结果记入《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并成为每学年一次的文明班级评比的依据。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使卫生工作细致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也利于监督、指导、查漏补缺,最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手段。
案例分析
林某某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一个非常坏的习惯。他喜欢把指甲留长,放在嘴里咬,说过几次后,收敛一下,可过了几天,老毛病又犯了。通过家访了解到,他在家里也是这样做。这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坏习惯,需要指导改正。我找到一位爱清洁的同学跟他同桌,隔天提醒他剪指甲,我又拿一些典型事例,告诉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一个人很重要。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看到别人都这么爱干净,也以别人为榜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他进步了。我让他当卫生监督员,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以监督员“威胁”他,不好好干,就撤消卫生监督员,他很在意这个岗位,发誓要好好干。
林某某的事例,让我再一次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严格要求。
德育专家关鸿羽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努力完善制度,学习风气更浓、校貌大为改观,良好的班风已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本规范,校园随时随地干净整洁,教学秩序井然,环境优雅舒适,家长反响良好,多次得到兄弟学校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了我校特色教育的有效实施,取得了较大进步。
总之,养成教育需要不断地优化育人环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管理,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由于在寄宿制之下,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紧密结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做恰当的事情并做得恰当到位”,这个人无疑是优秀的.对学生更是如此,尤其对寄宿制环境下的学生,五“恰当”教育就是规范其日常行为促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最佳策略.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在在恰当的时候到达教室、食堂、寝室、运动场、集会等地点,并以恰当的方式做在这些地方该做的事情且做的恰当到位,试想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秩序井然,校园必然阳光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