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习作教学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12-1019771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2 16:48: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习作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习作教学

人文社科系小学教育专业202_届林玉婷

指导教师:福州师范学校黄澜(高级)讲师

摘要: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的、综合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确立了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审视并解析这些新观念,可以让我们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作文教学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习作。”

关键词:习作,传统模式,新课标理念,心理背景,习作兴趣

习作指的是学生主动积累生活素材,调动情感体验,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语文文字的载体进行表达、交流或丰富自我、感悟自我、发展自我的学习行为。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模式:体现着“教师主体论”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有教师控制,程序僵化,形式死板,没有引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哲学家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对于大多数男女都是容易做到的,因为这样无需他们去努力思考„„然而被动接受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却是灾难性的。”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缺乏动态生成,关注的是教师自己怎样教的过程,而不是学生怎样学、如何练的过程,教学模式是:“我教你写、你写我改”、“学生习作、老师批改”构成。显然,这种教师单方面注入式教学,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背离了习作教学的规律。

在此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几位小学一线习作专家教师,综合他们的意见:习作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综合能力训练,新课标理念下的习作教学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语文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坚持兴趣为先、发展为本,不断探索,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通过善积累、乐练笔、多途径”强化习作教学。

那么,新课标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又是什么样的呢?新课标把学生作为

习作的主体,强调学生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教师应极力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思无所忌、畅所欲言,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习作信心得以增强,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让其语言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现在我就新课标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想法。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把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我认为《语文课程标准》这一建议是最关键的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要素。那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只有先做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此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一、习作素材的选择,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是克服畏惧心理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要充当好“生活导师”把学生引入丰富多才的社会生活中,比如,多组织学生去公园游玩,多让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等,并且指导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以自己的情趣去理解分析社会,发展认识和思维能力。如让学生写观察、记录、小日记、小报告、社会调查等都是较有效的方法。

1、走进生活。这是创设良好心理背景的前提。要让孩子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一切,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并且懂得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孩子自己体验生活,让孩子善于把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2、引导孩子与书本交朋友。“热爱读书,他会使你的生活五彩缤纷,会使你的人生变得光彩灿烂。”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同时要引导学生喜欢阅读。让读书为学生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的习作兴趣变“苦”为“乐”,以克服学生的厌倦心理。要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这是必须的。厌倦和畏惧一样,都是僵化的传统教学旧模式造成的。习作教学要想取得高成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的能力。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关爱学生,教师要把差生当“朋友”,了解他们在习作中的困难,并给以具体的指导,热情鼓励,学生有所进步,教师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帮助学生总结成绩,克服失望心理,树立习作信心。这样,学生的习作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三、“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习作训练的指导思想。

这一观点必须植根于现实,植根于生活,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在中学会观察,观察完成后学会分析,分析结束后要学会互相表达。这个指导思想强调写观察笔记、写分析笔记,持之以恒的训练,既发挥认识能力的培养在训练中的领先作用,又以认识能力的提高带动了表达能力的提高。

做到以上三步,我们已经为学生的习作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但要想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认为以下两步是必不可少的。

四、让学生品尝写作成果,在成功的预约中进行习作。

要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改变习作批改的方式很重要。要变革教师的单一批改为边评边改,或是学生自评、自改,或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批改,或是师生合批合改,或是全班讲评,教师要充分利用习作讲评这契机,激励优生,启发差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之感。教师批改时,还要对学生的认识、个性感情方面给予关注、热心指导。

五、习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一)、利用注意。我认为,作为小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习作指导时,一是唤起儿童的有意注意,让孩子用他们的感官进行细致、具体以及丰富地观察;二是提示观察的顺序,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指导孩子观察事物的细节、重点等;三是把观察、思维、想象、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这个过程培养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理念: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的素缚,学生才能自由表达,才能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独特体验,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也就是说要经常指导学生写想象性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要怎样指导呢?我经过翻阅资料和访问专家教师后,概括如下:

1、指导学生储藏丰富的记忆表象;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3、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4、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题材;

5、在内容上要作适当的铺垫。

习作作为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极力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但说起容易做起难,现在小学阶段还是有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许多的老师也因此想了许多的办法,但收效甚微。我们面对这些,只能通过把那些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只有摆脱一切为了应试而强加在师生身上的各种导向、各种指令和各种素缚,做到师生互动、共同探索,才能让《语文课程标准》的各种习作策略、各项具体要落到实处。

我相信通过基础课程改革,在今后的小学的习作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一定会使我们的习作教学走上与众不同的创新道路,我们一定会看见属于习作教学的那道胜利的曙光,习作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一定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参阅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习作总目标、习作教学建议、习作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周立群庞车养编著

《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 四川大学出版社王晓辉、周娜、严虹焰、何平、严先元编著

《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杨九俊主编

小学教学设计周刊202_年第一期第10页《因材施教,快乐作文》方利民小学语文教学周刊202_年第十一期第4页 《自主习作与有效指导》陆云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2_年第十一期

网相关址:

1、习作直通车

http://.cn/xyxzydt/

2、陶杰英提高作文水平的小窍门

http://.cn/200406/ca466217.htm3、用“说”来构思

http://.cn/200406/ca466218.htm4、刘卫国作文要坚持六练

http://.cn/200406/ca466199.htm5、丛野作文歌诀

http://.cn/200406/ca466155.htm6、李炜真为作文积累素材

http://.cn/200406/ca466152.htm

第二篇: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文山州实验小学

林光丽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得到体现,寓教于乐,如何体现音乐教学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是当前形势下,新课标改革发展中教育工作者不断渐进与摸索的漫漫长路。【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角色、学生主体、教法

【内容】音乐,自然的发声与乐器的结合,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对实现生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精神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今天,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份的学生喜欢音乐,却又不到半数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有些枯燥与乏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接受教学呢?

一、课堂中的角色定位与关系转换

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气氛的营造者。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视为根本,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不仅只是传授个人所知所闻那么回事,同样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喜欢音乐这门课程,从而主动或渐进地克制不良习惯;任何学科的教材纲要都是国家教委精心筛选、统一规划凝聚而成,音乐课程也不例外,教材的作用专注于一个国家主流文化和教学计划的一个大体前景。至于是否就已有教材照本先科教,综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和个人经验来讲,教师应该坚持在不违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主流文化这一主体,集教材纲要与教师个人智慧于一体,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中乐于走下讲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允许学生畅谈各自对该门课程乃至于具体某一章节的理解和看法,从中查找理解的盲区,对于常识性的问题有意识地渗透和灌输,矫正和引导学生对常识的理解,鼓励其增进和提高个人兴致,在音乐词曲唱法和乐器普度方面,教师不应刻板地信服于原声唱法,允许学生掺入自己的理解,聆听每一段独有的发声,未必都比原唱的差,未必就不是人类需要的乐章。当然,诸如国歌以及一些革命歌曲等等国粹宝典是不允许篡改和歪曲的,这就需要进行直接、正面地渗透和教导,至于其他曲艺类歌曲和现代孩童热衷的流行时尚,我们应该认真地聆听孩子们发声的整个段落,即使跑掉也未必就都是不能容忍的结局,或许一段优美的旋律因此而铸就也说不准,这样的教育意义不在于误导和唆使学生篡改版权,旨在尊重版权、尊重原唱的同时,善于发现和挖掘属于学生们原生的美,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学习主体的乐趣,才有效于发挥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谈及教学的劣与优;这样既不违背原则,又能充分带动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才会使得音乐教育迈向教育的成功之路。

在课堂教学里,教师在对待或处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上,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也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或者是他(她)的教学方式,从而喜欢这一门课程,而并非是那些被大人所陈列出来却背得只字不漏的理想追求,未成年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回想我们的童年,对比现实孩提的童年,不外乎就是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从个人的物质满足上去攀比别人的不足,获得自己的满足,在自己驾驭的童话世界里玩得忘乎所以,那就是快乐,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也是符合常态的;上升到教育,不过就是未成年学生们展示自我聪明才智和博取大人欢心的一大法宝,有多少孩子因为个人的爱好而曾经左右大人的想法改变,却不曾看到家长们望子成龙而附加各种条件:吃、穿、玩、哄等引导孩子练就一身本领而为了适应社会放弃努力。家长的寄予厚望,孩子的天真无邪,小学教师扮演的不仅只是教授教科书那些段落和字节那般轻忽,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即有的潜力,树立一尊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潮,那也是身为小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小学音乐教师,不只局限于科目里所倡导的那几首曲目和罗列的那点常识性的东西,教授学生咿呀学唱倡导的歌曲,只是完成了教会学生怎么聆听已有的旋律,借助已有的旋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谱写新时代柔美的旋律,还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让擅歌者创造属于时代的乐章,升入中学乃至大学成为专门的人才,铸就人类的精神食粮,让擅长文理以及拥有科学创造力等方面的学生们,一样通过音乐教学受到的熏陶,在音乐的旋律和活泼的海洋里发挥各自的闪光点,为步入高年级发挥各自特长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赏识教育,正确矫正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感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善于弱化指导者的身份,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以民主的态度,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学生,让学生自由地驰骋于音乐课堂中。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课前针对每一课时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谈,了解他们日常的生活情况。音乐源于生活,就应服务于生活,因此音乐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与老师一道创设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环境,诸如课堂教室的布置等等。让他们进入教室就有熟悉感,消除面对教室即将带来的学习压力,把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去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并指导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

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就应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学生才是音乐课上的台前主角。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甘当课堂教学的观察员,疑难问题的解惑者,而不是一个好与坏,对与错的评判人,这样学生就能从自己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把学习音乐看成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比如从上课场地上作改变。讲台是教师传授课教学纲要,凝聚学生注意力,抄写文字等等的供位。教师的至高无上地位应该体现于学生的乐于亲近和积极好学的角色互换中,不是站在讲台上威严审视的模样,勤于穿插在学生座位的排行当中,融汇到学生群体当中去;既可亲近学生,又可震慑学生,让好学的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也使得后进生们慢慢地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讲授知识与课堂讨论并行,听候学生的意见,表达老师的理解,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学生们的朋友。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改变,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想像环境,这才是变化的实质。在传授知识时,还可故意安排错误的讲解,在课前告诉学生“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和范唱时都故意安排了一些错误,谁发现错误多,老师就奖励谁”,通过这样的教学打破了学生对教师的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攻略”。长此以往,学生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使音乐课教学焕发无限生机。

三、音乐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求知欲。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探索去认知这个世界。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儿童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实际一衣带水,互不脱节,与生活密切联系,音乐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音乐教学内容要真实的表现生活情境,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应当贴近现实、贴近时代,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自我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体验的空间。

根据即有教材的曲目与现有电视或新闻媒体传唱的曲目有所不相切合的现实,教条式的音乐教育往往会使得学生面对教材上的歌曲越发枯燥无味。鉴于电视上、新闻媒体上曝光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流行曲目的耳濡目染,容易使得学生流于形式的驱使,盲从于所见和所闻,忽视对教材曲目的寻味和意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歌曲的选择上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认同学生们当下的价值体系,过路不忘铺路人,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述革命歌曲背后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对未知谜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衍生到课堂教学中的曲目,经典与流行各不冲突,学习与爱好合二为一。如从赞美学生对周杰伦的《双节棍》品位,到《南泥湾》以及背后的故事。社会生活由艰苦到富足,从理论约束到表达自由,和学生分享过去的历史,传唱留存的经典,向学生讨教时下的流行,品位当今的感受。在特定的日子选择意下的曲目,例如:教师节前选唱《亮在梦里的红烛》;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而垂头丧气时,就选唱《愚公移山》、《明天会更好》;针对同学之间闹别扭就唱《永远是朋友》等歌曲。除此之外,可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音乐游戏”、“才艺展示”等综合性表演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寓教于乐,达到有意注意,无意学习,消除乏味与学习压力构成的疲惫。

四、结合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方法

音乐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他们束缚在狭小的由音符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如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处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演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种子得到雨露的浇灌后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种子的心情?”;“怎样唱更好听?”,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自由探索。讨论结束后再让他们根据讨论结果来演唱歌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大胆表现。通过自由表演,将学生置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创造──实践──再创造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更快地发展,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具有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犹如《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各自应该适应的节奏,以及故事所蕴藏的道理等等。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归宿。因此,在课后还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课余带领学生去观看演唱会、文艺晚会或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同时让学生以各种方法去查找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信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发现、探究和创新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音乐教学只是整节课都用来讲音乐知识,枯燥的技能训练又怎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把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音乐课堂更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体现音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4月第1版;(2)浙江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小学音乐教育》,202_年第4期;

第三篇:论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石桥铺中学 张梁

摘要:英语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需要大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为此,作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从中感受到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关键词:小学英语 新课改 有效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目前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更倡导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展开一系列语言交际活动,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就教材进行单纯学习的教学模式,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情境,将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寓于丰富的生活之中,真正将新课程改革精神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呢?

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当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就会感到学习英语不枯燥、不乏味,也不感到负担重,觉得学习英语就是一种乐趣,越学越想学,可见,兴趣对英语学习有多么大的推动作用。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最佳阶段,能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保持长久,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它影响到学生今后各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用渠道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重要机遇。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以往粉笔加黑板加教材的单调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介质的飞跃。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改革教学模式,是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集中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料,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反应灵敏、视听结合、音形兼具的特点,在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感、亲切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My New Room”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计形象逼真的画面,带领学生一起“visit the new room”,直观的画面、动态的效果、动听的声音使学生很快熟悉房间的摆设,顺利掌握相关单词,并对in,on,behind,near,under,over等介词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与掌握。

三、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

首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遵循发展性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能够实现,但又必须经历过努力才能最终实现的状态。其次,正确熟悉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善于充当“指挥”和“导演”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每堂课的主要角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好动、善于模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养成敢说、爱说的良好习惯,并不断发展其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爱好长久不衰。

四、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1.运用恰当的直观手段

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直观手段有简笔画、教具、实物等。平常要注意收集整理一些图片,或让学生动手画或做,增强趣味性。也可以运用简单明了的简笔画,易学易画,简单数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比如在课堂中,老师运用简笔画动物、水果、玩具等,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画。

2.设计课堂小游戏

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一种妙法。小学英语教材中就设计了相关的游戏环节能很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3“A purse”一课中问地点的游戏,可以采取捉迷藏的方式,让学生蒙住眼睛然后猜测在哪儿。以此练习所学知识,更能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3.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真实的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实物、直观教具等,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置于形象与直观的情景之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交际情景,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待在不同的场所,面对不同的人物,将枯燥的内容融入有趣的情景教学之中,寓教于乐。

4.强化口语训练。

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景对话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强化常用口语。此外,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要了解其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交际的准确性。在课堂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渗透相应的文化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研究课堂有效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建立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参考文献:

[1]廖苑梅.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J].中外教育研究,202_(11).[2]曹海霞.小学英语教学中新课标理念的落实[J].新课程·小学,202_(8).[3]赵光旭.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新课程理念.教育革新,202_(3).[4]陈春艳.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小学,202_(5).[5]赵会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理念.小学时代:教师,202_(7).

第四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作者:管理员 | 访问:142 | 发布日期:202_-12-31

摘 要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的体会来浅谈一下如何选择词汇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词汇记忆策略等来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英语词汇,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 词汇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记忆策略

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词汇量的增加,每个单元需要学习相当数量的生词。然而很多学生英语成绩差害怕学习英语,追其根源则多数是词汇方面的问题。我从平常教学中了解到,学生记不住生词掌握不好词的用法严重地制约了他们在英语听力、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进展,以致英语成绩差,最终放弃英语学习。因此能否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英语词汇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成败,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抓好词汇教学显得极其重要。词汇教学是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搞好词汇教学,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进行词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记单词的兴趣,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并运用所学的单词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让学生认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就应在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词汇学习的重要地位。词汇学习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要进行良好的表达和理解就必须重视词汇学习,学习英语不重视词汇积累是导致英语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有些学生认为英语考试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客观试题在考试试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也许没有必要再在词汇的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日常学习中,他们把时间越来越多地花在掌握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花在学习词汇上的时间却不多,但英语成绩始终难于提高。事实上,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读懂文章,就不可能听懂他人表达的意思,更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加以表达。一个人掌握词汇量多少,制约了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学习英语必须从学好词汇入手,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不容忽视的基本环节。让每一位学生在开始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初就知道要学好英语必须先学好词汇。

二、选择适合学生的词汇教学方法

我们很多高中英语教师都清楚目前的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严重,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由于英语有用或对英语感兴趣,并且早在初中阶段就有部分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放弃了英语。我认为高中英语教师有必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词汇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和记忆单词是快乐的事,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英语词汇的自信心,就是帮助学生重拾英语学习的信心。

(一)用分层的方法教词汇

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涉及到的词汇量比以往的教材词汇量大了很多,可是词汇的重现率却很低,这样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词汇教学思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分层次、多手段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每单元的词汇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和所选教学内容出现的单词,有一部分单词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是常用的词汇,他们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也不高。因此,我们只需要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这些单词,看到这些单词能说出中文含义就可以了。另外,有一部分的单词虽然出现在词汇表中,但是实际上学生早就在初中或以前模块的学习中已经完全熟悉和掌握了它们的用法,那我们也完全可以不用把它们当作生词来对待了。还有很多单词是需要学生掌握词形转换和基本用法的。对这部分单词的教学就要特别用心。

(二)融语音构词法于词汇教学之中

在学新单元前给学生布置拼读任务,要求学生先根据词汇表中的音标自主的拼读新单词,然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的发音及规律,同时对重点单词的读音和拼写之间的规律加以强调,如构成单词的词根、前缀和后缀等。教师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单词的基本构件,并对单词迸行分析后记忆,则会增强词汇的记忆效果。这样,不仅单元重点词汇得到突出,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了单词的发音规律,而且建立了单词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关系网,使记忆拼写单词不再是一件难事。

(三)采用对比法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有许多词形、词义相近的单词,教学过程中对词形相近的词进行对比对于学生正确使用单词很有好处。因为这类单词常被学生混淆,及时加以对比就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别,避免用错写错单词。对于常用的同义词或词组,应该及时帮助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能正确使用。随之配上相应的练习进行加深巩固。

(四)通过topic和brainstorming 进行词汇教学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围绕“话题”(topic)展开的,每个单元都涉及一个全新的主题,所以在讲新单元前先让学生就其题目展开词汇预测进行brainstorming,让学生给出该话题可能涉及到的一些词汇,这些词汇可以是学生熟悉的词汇,也可以借助词典补充一些新鲜词汇,以期达到让学生自主扩展词汇的目的。就以SEFC Book 1 A Unit 1 Good friend为例,这一单元话题是有关朋友的,于是我就要求学生使用自己会用的形容词描述一下自己好朋友的特点,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不仅给出了honest, brave, loyal, wise, handsome等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还给出了clever, hard-working, humorous, active, modest, diligent等自主搜集到的非常实用的词汇。这样就既学习了生词又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采用直观法进行词汇教学

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单词,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实物、图片、动作、表情、手势和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对所教的单词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些单词的印象,帮助他们提高记忆的效果。如可以利用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学习像amber,chimp,landmine等类的词;利用动作和身体语言表示bow,touch, chat等词;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excited,tired,depressed之类的词;用多媒体课件来教universe, stars ,black hole等方面的词。这些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直观呈现单词,容易使学生对所呈现的单词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

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词汇的用法。单词的使用离不开具体的语境。没有了语境,词汇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具体语境中教单词、学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创设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来强化词汇学习,加大词汇的复现率。可以在一个单元的词汇教学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用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表达法编写故事或小品,按照所用单词和表达用的多少、所编的故事是否合乎情理、故事的趣味性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互相评分,推选出最优秀的文章授予最有创意奖。让学生在活动和快乐中将词汇及用法牢牢记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三、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单

一、机械,只是重复词汇表,费时多,效果差。针对这一点,我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加强记忆策略的指导,使其掌握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如拼读记忆、联想记忆、分类记忆、卡片与回忆记忆、多渠道协同记忆、练习巩固记忆等都是记忆的好方法。再者,和遗忘作斗争是词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艾宾浩斯曲线,加强生词在首次出现后48小时内重复出现的频率。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每天复习巩固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单词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反复通过听、说、读、写、多种练习形式,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并做到灵活应用

总而言之,词汇教学是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搞好词汇教学,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更好地改善英语教学。词汇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我们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活跃的教学思维和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更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练习。一切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都需要积极大胆尝试和实践,并不断进行总结和改进。要有效的开展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我们还应不断学习和发现。我们只有遵循词汇教学的规律,认真分析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才能把沉重的词汇学习变得充满乐趣,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最终促使我们英语教学更加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2] 魏恒健.新课程理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_.[3]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_.[4] 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_.

第五篇: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高中物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笔者拟在学习和贯彻新课标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思考就教于同仁。

一、有关高中课程的目的及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新课标明确指出: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使之通过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等一系列的教育,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有关人才的标准有多种,但我们比较认可5A表述。国外某大公司在招聘广告中打出其公司需要具有5A的人才,Appearance(外表、形象)、Attitude(态度)、Aecountalfility(责任感)、Ambition(志气、抱负)、Ability(能力)。高中教育作为将学生培养成人才雏形的重要阶段,我们为学生的5A做了什么?事实上,中学的重点学科如语、数、外、物、化、生)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最后一个A[Ability(能力)]的教育,而这个能力可能还大多局限在解题能力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4A的培养与教育。要实现完善的高中教育.首先要发挥各个学科的综合作用,如对学生的外表。并不是一个单独学科就能完成的。外表并不仅仅指容貌,从某个程度上可以说是人受到教育与感化后而表现出的气质。高中物理作为整个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应淡化学科本位的思想,就物理学科而言,应该是通过物理知识为载体,在学习基础物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高中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具备高中生所应具有的 5A。

二、有关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指在教学中持久发挥作用的品质。它是能力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新性变化.新课程不仅仅改变了教材内容,更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9币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程度。我们认为,能够体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这一时代特征的高中物理教师素质是: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素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素质、课堂教学设计素质、现代教育

技术素质和教学评价素质。

为了适应这些特殊素质要求,广大教师应从学科专业性知识与教育专业性知识两方面加强自身修养。使自身在学科专业性知识方面具有广博的物理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基础知识、物理学史以及广义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知识、跨学科及边缘学科的知识。在教育专业性知识方面具有相关的教育的政策法规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论与学习论知识、教学评价知识、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

三、有关三维目标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其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称为三维目标。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中要实施三维目标教学已成为绝大多数物理教师的普遍共识。但如何将认识化为行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教师认为,对高中物理中有的典型课(通常这些课都会被选为公开课),如力学中的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电学中的楞次定律等。这些课由于都会涉及到相关的物理学史、实验或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这类课比较容易实施三维目标教学。但有些课,(暂且称之为常态课),如力学中的弹力、力的分解、机械运动……电学中的电势差、等势面……由于这些课大都是为阐述物理中某一重要的定理或定律而设置的过渡课,对于这类课。大部分教师不知如何进行三维目标教学。笔者认为三维教学目标.重在理解其本质内涵,切不可将三维目标教学变为程序化。三维目标教学旨在力争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所规定的要求,并不是指每一节课都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教学。即使是典型课,可能也会因为教师、学生及教学设备等诸多因素而对一堂课中的三维目标有不同的侧重。而对于非典型课(即常态课),则要尽可能贯彻三维教学目标的理念。笔者曾在一些常态课上做了一些尝试,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机械运动这一节中,就从“凤凰号下西洋”、网页及视频资料片段开始引入新课;而在物质波这一节,则与学生一起阅读德不罗意因提出物质波假设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演讲稿,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维教学目标本身不应该是目的,它是一种段。不能狭义地去理解三维教学目标,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应根据教师及学生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去实施三维目标教学.这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切不可将三维教学目标程序化。

四、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 “2+1”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的 “2+1”模式指的是在高中三年教学中。用2年的时间教完高考所要求考查的内容,用均:的时间进行总复习。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笔者走访一所目前正在试行高中课改的学校,他们仍然采用这种模式,这给新课程的推进带来了很大阻力.高中课改试验区的高考方案也因此而受影响。有人说.“2+1”模式可以提高高考物理成绩。事实是这样的吗?以福建省高考近3年高考成绩为例,202_、202_及202_这3年理科综合中物理部分的得分率分别为0.48、0.42、0.41,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不是考试题目难了,而是应付考试需要的是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的是学生的灵气,而在„题海”中“泡大''的学生,他们的灵气已荡然无存。认真分析一下近年学生的答题情况后发现,每年计算题的得分率都很低,很多学生只能完成物理考试的选择题部分。难怪有人说:我们高中三年教学就是为了高考的几道选择题。为了最后能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总复习,很多教师在高

一、高二就赶进度,本该做的实验没做,本该探究的没探究,将物理教学等同于物理知识,又等同于物理题目,从而失去了物理课程原本就具有的功能,失去了借助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培养学生应具有与其相对应的5A的机会,抹杀了学生的灵气与创造性。更有甚者,在教师及家长极力奉劝下而在痛苦的题海中泡大的学生,当他们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看到他们的学哥学姐们为了毕业分配而四处奔波还有可能失业时,他们的心理极度失衡。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此不无关系。

由上所述,2+1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一现状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习作教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