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与黑感想[范文]
《红与黑》感想
一个出身卑微、到处受人歧视的锯木厂工人,如何在阶级意识浓厚的社会里力争上游?从小城市长家的家庭教师,做到巴黎侯爵的秘书,由于他的神学造诣与谨言慎行,渐渐得到别人的重视;甚至获得市长夫人与侯爵千金的爱情„„然而在拘谨的表象下,他的心却充满对英雄的崇拜,对贵族的憎恨,以及想出人头地的野心。
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或许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然而红与黑更深刻地突显了于连在不可抗拒的大环境洪流中的浮沉挣扎。那时候的法国,想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人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从军,一个是当神父;这两种是当时有权又有钱的行业。
红与黑是一个象征性的书名,“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黑”指包括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司汤达本人的说法:“红”意味着,于连若出生得早,他会是个士兵;然而他生不逢时,只好披上道袍,这就是“黑”。
“红”与“黑”的交战,主宰了于连的思考与行为;“红”与“黑”的抗争,注定了于连悲剧性的下场。
我想,红与黑的魅力在于它把人物性格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于连他有拿破仑的野心,却没有拿破仑的政治头脑、理想抱负,不相信传统宗教,对教会深恶痛绝,对封建贵族顽固派妥协、倾慕,作者藉由书中人物性格的缺陷,间接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因此,红与黑才会被视为欧洲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红与黑》于连的形象分析
读完法国作家司汤达写的《红与黑》,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主人公于连,一个崇拜拿破仑为英雄的瘦削白净、带着几许书生气的小伙子,靠一切能靠着的力量,想要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在受鄙视的环境里长大,带几分虚荣却心地依然善良,最后因为枪杀自己爱着的女人而被送上断头台。
这于连实在是聪明人。他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拿破仑。是偶然呢,还是必然结果?于连的命运似乎有着相似。一个木匠的儿子,能背诵拉丁文圣经全本,被称为神才。成为神学院高材生,最后得到贵族拉穆尔的帮助获得勋章。于连实在可恨。为了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权利、地位,不惜花心思把已有三个孩子的瑞那夫人追到手。在发现自己真的爱上瑞那夫人时,还为了能当上贵族直上青云,将拉穆尔小姐诱骗到手。两者纠缠,最后终于酿就悲剧。
于连实在可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出头,一跃为贵族。努力和幻想充斥他的一生。到头来却成为了牺牲者,连带让天使般美丽多情而善良的瑞那夫人在他死后三天离开了人间。
可于连实在让人有些怜惜。在当时贵族上流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疑及肮脏不堪的神学院的熏陶等等的外在因素促使了他人性中的对立:真诚和虚伪,肯定和否定,反抗和妥协,形成独特的个性。而他的内心里却有着善良,在听到孤儿唱歌谣时的酸楚。
你那丰富的内心世界,打动过多少人的心?假如人类平等快乐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不平等的社会阶层,你,还会那么虚伪,那么绞尽脑汁出卖自己的情感去专营么?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真同情于连。但是我更明白了正义永远战胜邪恶,于连最终的下场是可悲的,所以这也警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待人最好多一些真诚少些虚伪。
第二篇:大二《红与黑》感想
大二《红与黑》感想范文
刚看到标题的时候,我以为就是两个极端色彩间的碰撞。但读后才发现人性才是连接这本书的引线。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抱负,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却时常散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使人在挫折与失败中振作,也可以使人在欢乐和成功中沉沦。
现实生活中,有着伟大抱负的青年大有人在,他们为自己的目标、抱负努力奋斗着。他们有的人能够圆满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有的人却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斯汤达笔下的于连正是如此。于连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青年,他有自己的.抱负,最终却也因自己的抱负走向了灭亡。
徜徉在《红与黑》的海洋中,对于主人公于连的行为、思想、性格我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于连其实很聪明,他能把《圣经》倒背如流,借此向别人炫耀,妄想使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是强大的,但命运总是不尽人意。于连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仆人,在上层权贵中,他不过是一介平民,对他的思想更是嗤之以鼻。但是于连不这样想,他想进入上层社会,他想得到权利、地位、名声,他总是想着“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的统治下我将会是一名军官。”他疯狂的崇拜着拿破仑,却没有思考过拿破仑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拿破仑会是一名将军,然而于连的思考却仅仅止步于自己的“原则”,最后他只会有一个惨不忍睹的下场。
其实一个人,无论他的地位多么的显赫,又或是多么的卑微,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们应该用合适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抱负。
红、黑永远不能交替,守住自己的底线,固守自己的初心。
第三篇:《红与黑》
我读《红与黑》
2007130087张洪玮
《红与黑》正如副标题“一八三零年年代记”,是一部描写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统治者剧烈交替的变动时代中,一位平民青年野心的书。也是一部将贵族、僧侣、大资产阶级三者激烈竞争的社会反动性,作一彻底批判的巨著。在主角于连的野心受挫,于狱中所完成之内心救赎中,皆明显地表示出作者透视历史的现实主义,以及他超越历史的浪漫主义。通常,人们都以为书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军人(军服)的荣耀,或是共和主义的热情;而“黑”则是表示王政复辟的时代,拥有势力之僧侣阶级的黑衣。然而,也有人说红与黑是决定命运的轮盘,而这轮盘正象征着人生的游戏。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这部司汤达称之为80年后读者所写的小说,不仅在极其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十分传神地描绘了王朝复辟时代法国社会的众生相,也以其特有的锐利而细致的笔触剖析了主人公于连性格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仿佛今天身边时常可以遇到的熟人。
司汤达的创作极有特色,他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汲取典型的材料,作品真实地再现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在艺术上,他的小说情节集中,结构布局严整有序,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善于描写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主人公于连出身小业主家庭,聪颖敏锐,性格高傲、意志刚强,富有反抗心理,从小崇拜拿破仑,妄想出人头地。但复辟王朝使他无处施展才能。他顺应时势,装出虔信上帝的样子,虚伪成了他谋取功名的手段。他踏进人生竞技场的第一步是给市长的孩子当家庭教师。他征服德瑞那夫人的动机就是要征服贵族以示反抗。于连和德·端那夫人关系败露后,于连来到贝藏松神学院,在尔虞我诈的险恶环境中,他施展伪善的本领,博得院长的赏识,在院长的指引下,他来到木尔侯爵处当秘书,并同侯爵小姐发生爱情。此时,于连的平民意识逐渐消失,自觉地发动势力效劳,已经明显地同现实妥协了。在于连即将飞黄腾达之际,德·瑞那夫人受教会指使所写的一封信使于连的幻想顿成泡影,他向昔日的情人开枪,被捕入狱被判死刑。于连最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他的平民意识又恢复了,他拒绝上诉,拒绝忏悔,以表示他对那个不公正的社会的抗议。于连最后又恢复了他的反抗性。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无权和受压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对现存制度的反抗属于个人主义的反抗,明显地带有阶级的性质。这种个人主义的反抗者一旦个人追求得到满足,就很容易同现实妥协。于连身上体现了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抗性、妥协性和动摇性。侯爵小姐马蒂尔德说于连“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形象说明于连虽有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意识和行动,但终不是大革命时代的英雄。小说中交织着情与欲,于连正是通过与两个女主人公感情的纠葛,达到爬入上层社会的目的,他没有真正的爱过他们,而是利用她们的社会地位达到自己的欲望。第一次看这本小说认为于连是一个卑微的小人,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出卖爱情。但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对于连的看法多少有些改变,痛恨之余多了一些同情。作为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作为一个没有权势的家庭教师,他是不甘于现状的,他一心想成为上流社会的人物,但是在那个等级观念分明的社会里,他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地位对上流社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么,他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还算英俊的面孔和所学的一些知识,还有他的年轻他的胆量。虽然这
样的作法被人所不耻,最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却遭到砍头的结果。但是,他这种精神可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还是应该肯定的。只有不甘平凡的人才想着去改变,就象攀登山峰一样,如果你站在山角下观望,是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光的,只有不懈的努力登攀才有可能登上高峰。我始终认为勇于攀登的人总比裹足不前的人更值得赞美。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重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揭示是司汤达艺术上的突出之点,心理活动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繁琐的渲染,而是人物性格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势下一种必然的反应,而且又反过来投射到当时的生活场景中。人物活动与心理描写相结合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比如于连征服女性时的精神世界描写。司汤达不愧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红与黑是以描写爱情为主线的,因此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爱情小说”,但是,它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在于该书对人物心理细致的描述,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人物更深层意识的活动,后世有人称之为“”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魂的哲学与诗”。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红与黑》表现了司汤达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抓取典型的材料,成功塑造典型人物,并以此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同时高超的心理分析技巧、细致的心理分析对于连的复杂性格刻划起重要的作用;结构完整,情节集中,层次清晰,是一个紧凑而严谨的整体。
第四篇:红与黑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英雄形象
摘要:《红与黑》的于连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关于对他的评价也众说纷纭,他的性格充满了复杂性,才华横溢的他为挤进上流社会伪装自己,最终还是悲剧收场。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于连可爱、值得敬佩的一面,他一直坚守着一个英雄的自尊。
关键词:虚伪 自尊 悲剧 英雄
于连是法国现实主义奠基人司汤达塑造的一个文学形象。作为世界名著《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的形象分析一直是文学界讨论的热点,有人认为于连是一个通过征服女人向上爬的野心家,阴谋家,也有人认为于连是一个勇于反抗封建专制的知识分子。其实,在于连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于连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总是充满着矛盾,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
一. 让人又恨又爱的于连
于连,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和强烈的上进心,他那敏感的自尊心更让他增添一份高尚,这样的形象很快就俘虏了读者的心。他的可爱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俊俏的面容。于连的美貌可以说公认的,有着“美男子”之称,“这个词是六个月以来,每逢星期六,他从几个年轻姑娘的谈话中听来的”[1]。可以看出,于连确是一个讨人喜爱的美男子。这是让处于上流社会的已为人妇的徳·瑞那夫人和最为骄傲的玛特尔小姐对他主动示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突出的才能。于连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能够毫不费力地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教皇论》背得烂熟,甚至只有仆人为他准备衣服的时间,把一页没有趣味性的报纸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这些也成为了他日后为候爵所重用的重要条件。尽管他有着突出的才能,但他没有自满,依然对书中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思考,这种性格是难得的,让于连更受读者喜欢。
第三,他是善良的,有着悲悯之心。于连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推崇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社会观念。在瓦尔诺先生的宴会上,当看到穷人备受欺凌,剥削了自由时,于连流行了同情的泪水;对徳·瑞那夫人的孩子,更是怜爱有加,悉心教导;在彼拉神甫失势后,于连依然对他不离不弃,甚至愿意将一生的积蓄倾囊相送。这些,都可以看到于连人性中的光辉。
第四,于连强烈的自尊心。于连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以及兄弟们对弱小的于连没有父子、兄弟之情可言,对他又打又骂,于连从小没有感受到爱,致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人的内心越是脆弱,其防御机制就越强”
[2],所以,于连产生了强烈的、敏感的自尊心,维护自己的尊严,比其他的一切更重要。所以,在被送进徳·瑞那夫人家做家庭教师时,他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跟谁吃饭”。在徳·瑞那夫人私自送钱给他买衣服时,不富裕的于连断然拒绝,并十分恼火,认为这侮辱了他。强烈的自尊心,让于连更增添了一份高尚,更让人觉得不可侵犯,这种性格,也让人对他产生怜悯。
以上四点的概括,可以看出于连是一个可爱的人物。但,人无完人,作者也没有让于连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他性格的虚伪,同时也让人可恨。
于连对拿破仑有近乎疯狂的痴迷,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即使是一个下层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努力,爬上上流社会,而不像如今等级深严的等级制度,阻止他成为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他渴望得到成功,追求功名。“一只老鹰从他的头顶上的绝壁间飞出”,“它安详而有力的动作,在朱力安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3]对老鹰在天空翱翔的描写,正是于连心境的描写,他渴望飞翔,渴望拥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做出一番大事业。其实,这本质上反映了在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强烈希望参与政治的愿望。
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崇拜以及对成功的极度渴望,于连变得虚伪。他的爱情是虚伪的。在他的两段爱情中,他的本意都不纯,并非出于真心喜欢而展开追求,只为了他的英雄主义服务,为他的目标而开展。在第一段爱情中,他把追求徳·瑞那夫人看作他的一种责任,为征服徳·瑞那夫人煞费苦心地制定了一步步的计划,扮演着一个诱惑者的角色,只为报复贵族以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简直接近病态。同样,在第二段与玛特尔小姐的爱恋当中,他也是被动的,他占领了玛特尔的心以后,他的第一感觉是无比的优越感,为自己战胜其他贵族,赢得美人而骄傲。另外,他表现能力也是虚伪的。于连明明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心里崇拜的是拿破仑,可因为看见“年满四十的神父就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相当于拿破仑部下一个著名的将军收入的三倍”,于是,他便选择了当神父,因为神父更接近他的目标;在神学院时,于连很清楚“在这里一点也学不到什么。至于‘教义’的进步,‘教会史’的进步等等,不过是一个表面的看法而已。他们所说的种种到了,不过是混淆人们的耳目,把象我这样的疯子,推进陷阱罢了。”但为了自己的“野心”,于连虚伪地去应对这一切,并使自己虚伪的本领“发扬光大”;后来,于连甚至可以为自己仇恨的阶级卖命。对金钱和权势的热烈追求,以及昧着自己的本性,虚伪地活着,都是于连让人恨的地方。
二、于连英雄形象分析
于连有让人爱的地方,也有让人恨的地方,而对连性格与行为加以理性分析后,于连作为一个让人敬佩的英雄形象的理由是充分的。
“只有为内在的道德感所束缚的人才会不断告诫自己为了成功应当虚伪;对于完全没有道德感的人而言,根本谈不是虚伪。”[4]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于连本性是善良的,正如司汤达自己对于连的评价:“我们的主人公缺的就是敢于真诚。”[5]他戴上了假面具,周旋于名利场中。他渴望成功的欲望实在太强烈了,以至于他甘愿违心而行。但于连失败了,因为他还不够狠。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根本原则,忘记自己是一个平民的身份,在经历了种种的挫折,于连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对拿破仑的敬仰,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并没有他的一次次高迁而消失,他的心没有融入贵族这个阶级。
有人鄙视于连,因为他踩着女人向上爬。但,于连没有对徳·瑞那夫人动真感情吗?于连没有对玛特尔动真感情吗?虽然于连的本意是不纯的,但受到徳·瑞那夫人的真爱的感动,于连是爱着徳·瑞那夫人,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升华,是心与心的交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于连心里想着的都是啊!而对于玛特尔,于连同样没有存心策划一场通过获得玛特尔爱情来获得成功的阴谋。在斯特拉斯堡待的八天,他抛开了所有,包括野心和一些荣华富贵,只想着玛特尔,只想着他的爱情。如果说于连是一个通过征服女人向上爬的野心家,阴谋家,那他只会把女人当作一个工具,又怎么会为女人失去重心呢?同样,在虚伪地表现自己才干的时候,于连还是表现出他善的一面。他勤勤恳恳地为侯爵服务,因为侯爵赏
识他,给了他成功的机会,于连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把候爵当作自己的恩人来感激。他深知他与玛特尔的爱情,会深深地伤害他,他对此感到十分的羞愧,甚至,于连想以死来结束这一切,来为自己赎罪。综上所述,于连的心灵是高尚的,他的虚伪没有藏在奸险,相反,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于连是一位英雄,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才识过人、在自我理想追求过程中表现出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奋斗精神。他认为不能成功就是最大的耻辱,甘冒九死一生也要出人头地。这些精神,无疑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如果他生得逢时,他会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大将,因为,他有足够的智谋和非凡的胆识。在面对死亡,他表现出从容的态度,保持他那高贵的姿态,尽管他有特赦的可能,但他拒绝向“资产阶级贵族”控制的法庭求饶,在法庭上对资产阶级贵族发出尖锐的控诉,指出资产阶级对平民阶级的残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于连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他抛弃了幻想,走出了权势与金钱的陷阱,站在广大平民阶层,看清了资产阶级的丑陋面目。面对着各方的劝导,他还是选择了“当不能骄傲地活着时,就骄傲地死去”,坚守了一个英雄的自尊。
三、于连形象的悲剧色彩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理想的英雄人物应比好人坏,比一般人好。他比好人坏,因此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能引起我们的怜悯,如果他比好人坏不了多少,而与好人太相近,那么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就会引起我们的“厌恶”;他比一般人好,而又与一般人相似,因此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能引起我们的恐惧;他比一般人好不了多少,而与一般人太相似了,那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不能做悲剧的英雄人物。[6]于连可以说是一个比一般人好的人,因为他有令人妒忌的外表、突出的才干和强烈的上进心,但是,他也没有被神化。于连是不幸的,他出身在寒微的家庭,缺乏亲情的关爱。他也有过错,为了心中的目标,他曾经昧着良心,伪装自己。
于连的悲剧,在于他不愿意放弃心中守护着的净土,却又想获得世俗的功名。在法国大革命后成长起来的于连,对拿破仑极度崇拜,作为无神论者,于连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束缚,比别人对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更坚定他对民主、平等这样一个社会的追求。但当时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于连不能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最终不得不以伪善的手段来应对这个伪善的社会,求得自己的成功,在整个过程中,他是痛苦的,一方面,他对金钱至上、尔虞我诈的上流社会深恶痛绝,但又想跻身于社会,扬名立万,功成名就,他既自尊又自卑,既反抗又妥协,既正直又虚伪,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
于连美好的人性在金钱、权势的诱惑下,受到了污染;面对就在眼前的美好前程,因为一封信的“发现”而梦想破灭,人生跌倒了低谷;如此一个积极上进英雄式的人物最终走向了灭亡,都无不让读者产生怜悯之心。即便于连变得虚伪,上流社会还是没有买他的账,他的谦卑,还是不能讨人欢心,说明在深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等待向上爬的青年而言,即便他们的才华横溢,也只有惩罚和毁灭。这是于连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1] 闻家驷.红与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第41页
[2]冀慧颖.于连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J].美与时代(上
半月),2008,(2)
[3]闻家驷.红与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第83页
[4]lost-special.十一年后重读《红与黑》[OL].豆瓣读书网.2008
[5]许光华.司汤达书信选择(J).文艺理论研究,1986(1)
[6]亚里士多德.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50页
第五篇:《红与黑》
《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引领我啃完这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辩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写至此,不得不引到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爱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尽管这两个贵族女性的爱情方式迥然不同,一个深沉,一个狂热,他们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本阶级的厌恶,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叛逆.记得当于连发现自己的爱情正蜕变成虚荣的工具时说“我把自己毁了”,可之后的细节是“一种高傲之间带着恶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挚,最强烈的爱情的表情.”这时的贵族小姐却是摆脱了一向慢得像乌龟爬一样的生活,用丧失尊严的方法博得爱情.书中两段悲
剧爱情的进展始终伴随着新贵的若即若离和于连的自卑带来的怀疑,直至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当我将落笔时,发现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已可与用精神阅读原著的时间相比较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