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品读文化经典
编辑:七色彩虹 识别码:12-876269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7 17:08: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品读文化经典

品读文化经典,共建书香校园

书香与梦想起飞,读书与人生相伴;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校园;

用书籍开启智慧,让智慧点亮人生;

倡导经典诵读,弘扬中华文化。

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热爱书籍,享受阅读,品味人生;

让学习成为终身的必需,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走进文化经典,让书香的气息充满我们整个校园。让书香的气息透过心灵透过历史的烟尘,我用心灵去感知着热血凝成的中国文化。它激荡着我们多少莘莘学子,我们奋进,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书籍对于我们来说,何其重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人的自我完善,离不开书籍;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强盛,同样离不开书籍。中华民族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光辉而灿烂的文化,我们看到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博大,兵马俑的浩荡;同时,我们没有忘记虎门的硝烟,圆明园的火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辽阔土地上的践踏。

“书籍是时代进步的阶梯”,它开启人类的智慧,塑造时代的伟人。一本好书,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文明和富有爱心;一本好书,能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拥有向上的动力;一本好书,更能给我们启迪,让我们获得无穷的智慧。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校园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整体风貌, 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集中显现,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基础。走进博大精深的书香世界,我们虚心聆听古圣贤的谆谆教诲,尽情领略文人骚客...我们要从书籍中品尝文化盛宴,在校园里享受氤氲书香腹有诗书自华,走进博大精深的书香世界,我们虚心聆听古圣贤的谆谆教悔,尽情领略文人骚客的奕奕风采;走进百花齐放的名著领域,我们享受着知识的阳光雨露,悠然徜徉在智慧的海洋。“文墨之香飘满长春的心海,激情岁月徜徉经典的殿堂”“厚积薄发,用书记点亮人生,让感动溢满校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等等。这些都是莘莘学子在长期学习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书香文化,它是一口掏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感动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关注校园书香,让书香飘满校园,让我们品读文化经典,共建书香校园吧!

第二篇:品读苗族文化

品读苗族文化

—黔东南苗族文化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的历史可上溯至尧、舜、禹时代。传战国时期,苗族先民生活在荆楚地区被称为“荆蛮”。“三苗”后裔势力的兴起,大约在商朝前,成为后来崛起的楚国的主要居民之一。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因苗族先民生活在五溪、武陵地区而被称为“五溪蛮”、“武陵蛮”、“长沙蛮”等。到唐、宋及其以后时期,苗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繁盛,在祖国南方再度呈现出自己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唐、宋及其以后各王朝的注目。各中央王朝与苗族的关系亦日渐密切,对苗族的认识也有所增强,于是“苗”遂从若干少数民族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民族的族称重现于文献之中。现在苗族分布在状况,大约成形与汉唐时期。

流传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古歌《跋山涉水》这样描述了苗族先民的迁徙:“古时苗人住在广阔的水乡,古时苗人住在水乡边的地方;打从人间出现了魔鬼,苗众不得安居,受难的苗人要从水乡迁走,受难的苗人要从水乡迁去。”“日月向西走,山河往东走。我们的祖先啊!顺着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来西放。”他们追赶着太阳的足迹,他们相信“西方万重山,山峰顶着天,好地方就在山那边,好生活就在山那边。”苗族先民在压迫中迁徙,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期望,迁向陌生的领地。苗族从古至近代,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形成了今天苗族的分布格局。

到了当代苗族聚居人数较多的地方还属贵州,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所以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而贵州苗族较集中的地方则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多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台江、雷山、丹寨、黄平、麻江等县市的苗族文化典型丰富,保存十分完好。

建筑—独特的吊脚楼

苗族人民依山为寨,聚族而居,住房却十分考究,其木楼建筑,清爽、秀气、朴实、大方,不用钉铆,独具风格。一幢幢风格独特的吊脚楼,浮沉于朝雾夕烟之中,有如海市蜃楼般的景象。苗族同胞大多居住在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之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此,苗族同胞历来依抱山势,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以为居室。名曰“吊脚楼”。

苗家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之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取平。房顶除少数是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的是青瓦。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每排木柱一般有9根。每幢木楼,一般为三层,上层储谷可存放物件,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立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之用。住人的层,旁有木梯与楼的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在中堂这间屋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这里敞亮、舒适,既可凭高远眺,又可休息聚会,是各家人口盘桓最多的地方。劳动之余,男人们常在这里吸烟饮茶,谈古道今;妇女们常在这里洗染晾晒,挑花绣裙;儿童们常在这里读书学习,嬉戏

玩耍。

婚姻习俗

苗族婚姻的缔结,有“自主自由式”和“说合自由式”等几类。“自主自由式”是男女青年在“游方”活动中自由恋爱而结为夫妻的婚姻缔结形式,从认识到结婚,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拥有绝对的自主权。“说合自由式”是男女双方经过“游方”,感情达到一定程度后,由男家央请媒人到女家说合,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即定亲、结婚。“说合自由式”的另一种形式是先由老人提议,请人撮合,女家答应后,男女青年再通过“游方”建立感情,双方同意即可定亲,条件成熟后结婚。

“游方”又称“友方”,系苗语单译,是苗族男女青年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一种形式。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活动结识朋友、物色对象或倾吐爱情。每当夜幕降临,外寨的小伙子们用木叶、口哨等为信号,把寨内的姑娘邀约到游方场来,有的是三五成群地站着(或坐着)轮番对唱,以唱可来幸友谊或表达爱情,有的一对一双地在唱情歌或倾心交谈。他们的言谈举止很有礼貌,对唱的情歌感情真挚,质朴健康,扣人心扉。若男女双方在多次游方中逐渐加深了解,心心相印了,就交换信物(如衣服、围腰、帕子、首饰等)。此后,双方随着爱情的发展,便可通过简单而神秘的方式成婚。

传统节日

黔东南境内苗族节日种类繁多,一年四季都有。在素有“百节之乡” 美称的凯里,民族传统节日多达135个,主要传统节日有芦笙会、苗年、吃新节、爬山节、姊妹节、木鼓节、斗牛节、牯藏节等。其中属传统节日姊妹节、龙舟节、吃新节、苗年最为热闹。

(1)姊妹节

姊蛛节,是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苗族的传统节日。有的地区自农历三月二十五开始过(秉县一些地区),有的地区自三月十五开始(如台江县一些地区),历时二至三天。相传,古时清水江边苗寨有一群聪明、美丽的姑娘,因居住偏僻,虽已成年却还未出嫁成婚。于是,其父母们商定,让姑娘们捕鱼虾做菜,蒸花糯米做饭,吸引外地小伙子前来讨花米饭吃。由此,男女双方建立感情,不久都到了心爱的人。时间一久,相沿成习,便演变为节日。节日期问,每户都要做姊妹饭,姊妹饭是一种经过染色、分甑蒸后再捏合在一起的彩色糯米饭团。红色象征爱情,黄色表示富裕_白色表明纯洁,绿色祈盼长寿,蓝色表示友谊紫黑色则示坚贞不屈。饭团晶莹透亮,香软可口,除自己食用外,还用以选择佳偶和招待亲友。姑娘们都会在饭团里面埋藏“小秘密”:藏着小竹钩的,意味着可与小伙子交朋友;藏着一双筷子或两朵花瓣,表示愿结连理;藏着辣椒、姜蒜的,则表示姑娘不愿与小伙子再交往下去„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行歌互答,并有许多文体活动。外地朋友和远方游客至此,主人也会敬酒献歌,赠送彩色糯米饭团。因此,外国朋友说:姊妹节,是一个藏在五彩饭团中的“东方情人节”。

(2)龙舟节

每年农所五月下旬。清水江流域曲苗乡都要举办龙船节台江施洞一带的龙船节最为壮观。相传,苗族英雄久保斩杀清水江上的恶龙,为民除害,后人为纪念这位英雄,制成龙船巡江游弋,以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船由独术雕制的一只母船和两只子船捆扎而成,名为“子母船”,龙头长约2米,用水柳雕刻,除龙角外,还有一对巨大的牛角。参加龙船竞赛的人由鼓头、鼓手和水手组成。竞赛前,龙船会沿江接受鼓头亲朋好友赠送的鸭、鹅等礼品,并挂置在龙船颈脖,以显示其亲友众多和富有。竞赛时,鼓乐喧天,热闹非凡。

(3)吃新节

吃新节,是苗族集祭祀和娱乐为一体的重要的传统节日,苗族称为“努嘎西”(意为吃新米)或“努莫”(意为吃卯),在贵州除苗族外,还有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过“吃新节”的传统。过节当天,主人以公鸡、鱼肉祭供祖先,主客饮酒庆贺,次日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吃新节规模较大的有雷山望丰乡的乌香、西江、响楼、郎德、凯里挂丁、开怀、凯堂、旁海、台江台拱、排羊等处,人数均达上万人。集会的内容有斗牛、赛马、斗雀、跳芦笙、“游方”、打蓝球、田径赛、对歌、踩鼓等活动。(4)苗年

苗年,是苗族祭祀祖宗和庆祝丰收的最隆重的节日。苗族以十月为“岁首”,苗年也是“辞旧迎新”的节日。苗年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或第二个卯日过,分三次,第一次称“小年”,第二次称“大年”,第三次称“尾巴年”,大年是苗年最热闹的节日。“大年”一般持续三至五天,有的地区持续十来天。“大年”这天,家家户户在祖先牌位、花树、岩妈等“神坛”面前摆上桌子,放上酒菜及糯米粑等物敬供,然后宾主举杯欢渡佳节。入夜,合家围在一起谈古论今,吟唱古歌、酒歌,谓之“守年”。第二天,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迎接新年。节日期间,老人们轮流宴请宾朋,青年们梳装打扮,参加跳芦笙、斗牛、赛马、游方等活动。苗年规模较大的有雷山西江、台江施洞和凯里挂丁等处,每处集会都有上万人参加,集会的内容有跳芦整、赛马、斗牛、斗雀、游方、对歌等等,男女青年各自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不同的活动。

银饰

银饰是苗族人最喜爱佩戴的装饰品,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实在许多民族也都喜欢用银作装饰,但无论品种还是款式都不及苗族,在黔东南苗族人民的银饰的种类丰富,可分为:

1、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2、胸颈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饰等。

3、手饰:包括银手镯、银戒指。

4、衣饰:包括银衣片、银围腰链、银扣等。

5、背饰:包括银背吊、银背牌等。

6、腰坠饰:包括银腰带、银腰吊饰等。

7、脚饰:贵州黎平个别苗族地区有戴脚饰的习俗,脚饰为扭丝状,儿童佩戴用来避邪。

苗族银饰做工精巧,颇具特色,它们是手工工艺的精品,如细小的银链是由数百个微型不到2毫米银环连缀而成,全靠银匠精心打磨,其精致的饰品不得不叹服。这与古老淳朴,独特精湛的银饰工艺技术和苗族审美意识心理是分不开的。如此才有了今天苗族服饰艺术这样地丰富绚丽。

民歌

黔东南被誉为“歌的故乡,舞的海洋”,这里的苗家人每天都生活在欢乐的歌舞之中,可以说是人类诗意的栖居,即人类自由自在地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淳朴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体现了苗族同胞质朴的生态观点。

苗族的歌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种。飞歌是苗族音乐中富特色的体裁,多在山岗林野和田间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气势雄浑,节奏舒广自由,旋律起伏大。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苗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要唱飞歌。飞歌题材内容极为广泛,堪称苗族歌唱艺术的瑰宝。

舞蹈

黔东南苗族民间舞蹈最常见的是芦笙踩鼓舞。舞姿可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台江反排木鼓舞的节奏分明、动作热情奔放,被誉为“东方迪斯科”。丹寨的“锦鸡舞”也很有特点.这是一种男女混合的集体舞,数名男青年排成数行在前面吹芦笙做引导,数十名乃至上百名青年妇女排成长蛇阵紧跟其后,沿逆时针方向转圈,边转边舞。舞蹈以脚步动作为主,腰膝自然摆动,双手则垂直放松于裙边,舞步舒缓有致,在独具特色的服饰的衬托下,整个舞蹈就犹如锦鸡觅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除此之外在黔东南还流行有板凳舞、铜鼓舞等。

除了以上描述的文化外黔东南苗族的服饰也是最丰富和最漂亮的,尤其是女式盛装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手工刺绣精美、银饰亮丽、工艺独特、构图大胆夸张。其图案有苗族历史和民间传统故事中的人物和神灵,有大自然的动物花草,也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形。刺绣工艺手法有平绣、破绣、锁边绣、绉绣、堆绣、挑花、织锦等。一般一件苗装盛装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在一座座依山傍水而建的苗族山寨木楼里,华贵的盛装把能歌善舞的苗家少女装扮得无比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依然保留着它的那份淳朴、自然。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它更显神秘,让更多的人因它而陶醉其中。

品读这样一个神秘的民族,让身处快节奏生活当中的我们得到了心灵片刻的宁静,自然的呼吸离我们原来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愿意,愿意停下脚步驻足聆听,我们将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这种宁静让我记起我原来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生活的节奏太快,快得让我们忘记了初衷。我庆幸我是这个古老民族的一员,我愿意一直默默的守护着它,细细地品读它的神秘,它的朴实,它的宁静,它所带给我的力量。

第三篇:品读经典名著 创新文化传承

品读经典名著创新文化传承

----试论全民阅读活动中品读经典名著的新方法、新观念

何智仙苏良文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松滋市实验小学湖北 荆州 434200)

概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品读经典名著要有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人文精神,用阅读的新方法、新观念诠释“书香荆楚·文化荆州” 全民阅读活动,为荆州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书香荆楚、文化荆州、品读、经典名著、传承、文化、创新、批判、人文

“书香荆楚·文化荆州”,今年荆州市全民阅读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让全民阅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进家庭、进工地、进军营、进特殊人群、进网络,已在全市掀起全民读书热潮。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前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典籍,其中有许多历史珍品。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内容极为丰富,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等广阔领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是全民阅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读经典名著、传承荆州文化”是荆州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文化强市,打造精神高地,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质,加速推进壮腰工程,振兴大荆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告诫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学会甄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品读经典名著继承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鲁迅的《拿来主义》为我们品读经典名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明了方向。在历史著作中有许多描写同一素材的多种文体。如描写唐明皇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在安史之难背景下的爱情悲剧,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观念:一种视杨贵妃为倾国祸水(封建正统观念);一种宣扬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从社会学的角度描写“天不佑玄宗,民不厌唐德”的社会美;元代白朴的《梧桐雨》,从美学的角度赞美天长地久的真挚爱情;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从哲学的角度阐明爱江山或爱美人的缺憾美学观点。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观点进行了诠释。

因此,我们品读经典名著要站在当代的高度,要有创新的思维,要有“古为今用”的新方法、新观念。

一、品读经典名著要有创新精神

我们读《西游记》,要善于吸取精华,用创新的眼观去看待。

《西游记》有一个“顽强的集体”(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过程中,充当唐僧的护法使者,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天下妖精的伪装,钻进妖精肚里、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坚忍不拔,再接再厉。而猪八戒憨直、勤劳、朴实,但又自私、懒馋,沉湎于世俗生活,一心追求“这般富贵、这般美女”的生活。孰是孰非,谁美谁丑,好像一目了然!

但是中央电视台曾有档节目中,给几个公司老板出了一道选择题:假如你是公司老总,在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中聘谁?不同的公司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可是前三人均没选择孙悟空,且都充分阐明了自己的理由。所以,我们读《西游记》要象这些董事长、总经理一样有创新精神。

我们读《红楼梦》也是如此。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伟大。它“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如果只沉浸在其“爱情”之中,我们将“萎靡不振”,没有创新精神,就看不到其照亮古今的光辉!

《红楼梦》的三个主角: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认为“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我见了女子便觉清新可爱。”他不世俗,不追求功名,是当时社会的狂人,是当今社会“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类型。林黛玉一生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至情至性,空有“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却逃不过“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正应了她技压群芳的那首《问菊》中的句子:“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林黛玉天生丽质,聪慧过人, 嘴上不饶人,近乎刻薄,又处在贾府这样一个温柔富贵之家却整日愁眉紧锁,自寻烦恼,16岁花季之年便夭折。在现代生活中,假如必须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作选择,你选谁做老婆?这就是一个创新性的课题。在调查的结果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选择林黛玉。

二、品读经典名著要有批判精神

古人有“在家不谈三国,出门不读水浒”之说。我们读三国、水浒要学会去其糟粕,要有敢于批判的精神。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

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其中,隐含着“转头空”的消极思想,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给予批判。

《三国演义》描写了群体英雄,“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认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并手指玄德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也论过英雄:“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到底谁是英雄?今天,我们有我们的标准。

书中描写了三个英雄典型人物:

智绝-诸葛亮。描写诸葛亮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有意让他充当全书的主角,将封建社会政治家、军事家的优良品德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其智绝包容了学识、才识、胆识、器识。出场便是赤壁鏖战、七擒孟获、空城计等高潮迭起。诸葛亮一死,后半截几乎没看头。完全神话了诸葛亮。“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适,惜哉!”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诸葛亮的失败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历史悲剧。因此,在欣赏的同时要有批判精神。

奸绝-曹操。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不符合历史上曹操的真实面目。

义绝-关羽。关羽的“义绝”,在“桃园结义”中特别突出。关羽尽义于刘备及统一天下的大业,名为君臣,情实兄弟,义同骨肉。“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等都是一个“义”字。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陀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五十八岁。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后人有诗叹道: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作者把义看作道德理想,却不能划清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的界限。但关公文化的精髓“忠、义、仁、勇、礼、信” 博大精深,殷实厚重的关公精神正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荆州人。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作品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该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作品能紧紧扣住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去表现其性格,如吴用的神机妙算,鲁智深的忠勇仗义,李逵的粗鲁莽撞,武松的神威神勇,林冲,花荣的骁勇善战,石秀的英雄孤胆,燕青的机

智灵活,以及西门庆的骄横,蒋门神的凶悍,潘金莲的淫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同时也能够很准确地把握住人物性格与身份,社会地位,生活阅历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说豹子头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着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同时又是习武带兵之人,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基于这一前提,作者赋予他的性格既有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一面,又有敢做敢为,骁勇善战的一面。在封建恶势力的逼迫下,林冲的身份,地位,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促成了他思想和性格的转化,从而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原来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要造反而最后不得不造反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故事性很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可能是受到说书话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说随处可见引人入胜的情节。如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风雪上神庙,大闹清风寨,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和攻陷大名府等等。《水浒传》还写了不少战争的场面,再现了起义军的战略战术,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如三打祝家庄,大败高太尉等等。

《水浒传》的影响巨大广泛,几百年来,其具有反抗意识,乐观精神和理想化的英雄一直为人民所乐道,鼓舞着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但是毛泽东同志多次批判水浒的被招安、屈服于封建统治的消极之面。

三、品读经典名著要有人文精神

《金瓶梅》是描写明代社会的小说,以《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偷情一事为线索敷衍而成。西门庆趁武松刺配孟州,偷娶潘金莲,勾搭上她的婢女庞春梅,连骗带抢娶了富孀孟玉梅为妾,勾引结义兄弟花子虚之妻李瓶儿,把花子虚活活气死。拉上京官蔡京,拜其为干爹,买得千户提刑官。妻妾六人,因纵欲而死。

《金瓶梅》是一部人物辐凑、布局繁杂的巨幅写真。腕底春秋,展示出明代社会的横断面和纵剖面。他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以清醒冷峻的社会审美态度,直面现实,把丑恶的事物细细地剖析来给人看,在理性审视的背后 是无情的暴露和批判。

《金瓶梅》之奇,奇在描摹了绚丽多姿的女性世界,再现了明代的直实性。《金瓶梅》挥洒自如的神笔、章法严谨的结构、亦有可称“奇”之处,简言之:人奇、事奇、神奇、意奇、文奇,《金瓶梅》可谓天下第一奇书。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命运坎坷,清王朝将其列为禁书,建国后,也被打入冷宫,后来虽走出了冷宫,但我们的文学评论家们仍给它留下一个不光明的尾巴,曰“整体倾向坏,而又有一定艺术水平。”尽管如此,仍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齐名,且尊之曰“天下第一奇书”。

《金瓶梅》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一个绚丽多姿的女性世界:端庄的吴月娘,凶残的潘金莲,柔弱的李瓶儿,刚傲的庞春梅,说媒拉线的王婆、薛嫂、文嫂……

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逼真。如“吴月娘是奸险好人;孟玉楼是乖人,李瓶儿是疾人;庞春梅是狂人;李娇儿是死人;孙雪娥是蠢人;宋惠莲是不知高低的人;如意儿是顶缺之人;

潘金莲不是人;王六儿、林太太不得叫作人”。

这些绚丽多姿的人物让我们憎恨、唾弃、厌恶、同情,但我们更要憎恨的是造就这些人物的封建社会,他(她)们都是受害者。潘金莲是封建社会造就的典型产物:作为有钱有势但老态龙钟的张千户家的丫环,被要求做小妾,潘金莲拒而不从,表现其善良勇敢;但被强迫嫁给病态的武大郎,并以怜悯之心与之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小女子的无奈;当见到高大英俊的武松,便生爱慕之情,这是一个年轻少妇追求爱情的萌发,但被无情泯灭;潇洒多情、有钱有势的西门庆出现,潘金莲毫不犹豫的投入其怀抱,因为她所追求的爱情、金钱、地位都能得到满足,潘金莲才开始成为人们所唾弃的人。因此,我们品读时要究其根由,要有人文精神。

“满城飘佳句,相逢说读书”、“每天读书一小时,智慧伴你一辈子”,自今年年初202_年“书香荆楚·文化荆州”全民阅读活动拉开帷幕以来,已在全社会营造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品读经典名著、传承荆州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壮腰工程”等重大主题开展全民创新阅读活动,将为荆州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篇:跟相声一起品读60年的文化

跟相声一起品读60年的文化

大唐移动研发部 左一平

引子

相声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自己就是一个相声迷,从小时候就开始听,北京文艺台FM87.6每天的《空中笑林》节目,一听就是十多年。听过的相声成千上万不敢说,反正大部分的经典还是品味过的。

相信和我一样喜欢相声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大家对相声这么喜爱呢?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相声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共鸣一产生,“包袱(笑料)”才能抖响。相声作为传统曲艺形式,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数十个春秋。既然相声反映生活,那么通过这些经典段子,来解读我国六十年来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程,想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解放前,旧势力的抗争与传统文化的交织

【人物示例】

侯宝林、刘宝瑞 【名段示例】

《关公战秦琼》、《八扇屏》、《卖布头》 【经典台词】

“是那个关公的本事大还是秦琼的本事大?”“他们两个„„没比过。” “今天让他们比比,来个‘关公战秦琼’。”“老太爷,这出戏我们不会。” “不会?那全别唱了!全不让走,饿你们三天,看你们会不会!”

——《关公战秦琼》(侯宝林、郭启儒)

【解读】

解放前,尤其是20~30年代,我国处于旧势力的统治时期,革命正处于萌芽阶段,军阀混战,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艺人更是穷困潦倒,苦不堪言。那时的艺术家根本不像现在一样是受公众尊重的人物,而是有钱人家炫耀自己的装饰品,甚至是供人玩耍的奴隶。上面的台词,寥寥数语,既讽刺了当时官僚愚昧无知、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又反映出艺人毫无尊严、受人摆布的悲惨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相声艺人在发扬文化的同时,也拿相声作为武器,来抨击当时的社会现象。《韩复榘讲演》、《风雨归舟》等传统相声也是很好的例子。

旧社会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事物而言,国内时事和政治也就如此。而当时通信也不发达,没有人会知道国外发生了什么,所以诸如二战之类的题材肯定不会编到相声中去。从文化角度看,电影、歌曲等艺术形式还不是很普及,流行的大概也就有京剧、史话和古诗文了。于是这些东东便成为了传统相声素材的主要来源。当时一般的百姓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就是听戏、做诗、写文章,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时政,也就是野史,没人会去讨论牛顿定律或者巴黎公社,所以相声以这些为题材也容易引起共鸣。侯宝林的很多相声就是和京剧挂钩的,估计也是为了满足当时戏迷们的胃口,像我这种京剧盲听了不但没有找到任何可笑之处,反而有一种代沟的感觉。刘宝瑞的相声,像《珍珠翡翠白玉汤》、《君臣斗智》等等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对了解古代历史背景有很重要的作用。

建国初期,政治形势与传统美德的交织

【人物示例】

姜昆、李文华 【名段示例】

《如此照相》、《祖爷爷的烦恼》、《我与乘客》、《打针》、《我的改革》 【经典台词】 1.“让他们毫无顾虑地生?满怀豪情地生?您算算,一对夫妻生两胎,一百年后咱们国家十四亿。生三胎,四十二亿。四胎,一百亿!到时候您啊,子孙满堂,连名字您都记不住啊!”

“恩„„那就给他们编号吧。”

“估计那时候也就只能编号了。嗯„„比如您生儿子,叫索尼怎么样?索尼

一、索尼

二、索尼

三、索尼四,四个索尼儿子;孙子叫松下,松下1~松下16;重孙子叫TDK,TDK1~TDK64。有一次您正午休呢,门一开,TDK1进来了。”

“哦,我那大重孙子,他来我这儿干什么?”

“来您这度蜜月结婚,没房子啊,现在人口这么多,居住都成问题了。” “那让他们在这儿度蜜月,我去邻居那儿找地儿去。”

“哎哟,您还找地儿„„我告诉你,家家四代同堂!你们家有64个TDK,人邻居家还有72个雅马哈呢。”

2.“劳驾同志,我上车。”

“你上去,我下来,你管卖票啊?” “我的点要晚„„”

“知道晚不早点起,家里被窝哪儿那么热乎啊?挺大岁数老守着窝睡懒觉,瞧您那点出息!”

“我说你这服务态度可不好„„”

“你找好的啊!瞧我服务态度不好,想法儿把我调走,我正不愿意干呢,认识人事科的么?”

“得了,我上车!”

“你早该这样!前面那大胖子你也不争气,你让他贴你这么近啊!你早上吃那俩水萝卜哪儿去了?你那点本事我知道,运运气,打一个臭萝卜嗝不就把他熏下来了吗?”

“这主意多损啊!”

“您说,就这几句话,您工作起来一天情绪好得了吗?”

“看来,这不光是服务态度问题,这个人缺乏最起码的道德教育,也是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

3.“为人民服务,同志,我照张相。”“要斗私批修,您要几寸?” “革命无罪,三寸的!”“造反有理,您拿钱吧!” “突出政治,多少钱?”“立竿见影,六毛三。” “批判反动权威,给您钱。”“反对金钱挂帅,给您票。”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谢谢!”“狠斗私字一闪念,不用啦!”

“灵魂深处闹革命,在哪儿照哇?”“为公前进一步死!奔里边儿去。”

——《我与乘客》

——《祖爷爷的烦恼》 “„„ 一进去我就完了?!”“那也不能‘为私后退半步生’!”

——《如此照相》

【解读】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声艺人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个历史阶段,涌现了一批相声名家,姜昆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他在早期与李文华搭档,所说的经典相声反映的也都是建国之后改革之前的历史和文化。

建国初期,经过剿匪、镇压反革命、统一物价和稳定财经等一系列措施之后,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物质文明的建设必然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人民的思想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与乘客》、《尊重人》、《打针》也是教育人们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好作品。台词2则是通过一位售票员恶劣的服务态度,教育人们应如何树立文明新风和首都形象。

在新中国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社会主义的探索进入了曲折阶段。首先,在大跃进时代犯了和苏联一样的错误,进行了很多不切合实际的、只求量不求质的生产,盲目的期望“赶英超美”。生产强度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人们在思想上盲目轻信“人多力量大”,导致了人口的激增。虽然马寅初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人口论,但未引起中央重视。直至后来才提出“计划生育”的政策。《祖爷爷的烦恼》、《走错了这一步》等相声就是对该政策的宣传。

社会主义探索阶段走的另一个弯路就是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判断。当时社会主义政权尚未稳固,党中央也生怕打下的江山被别有用心的人夺走,所以对当时的一切风吹草动做得难免有些过激,同时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这也为“文化大革命”的发起埋下了隐患。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当时林彪、四人帮对其进行了不法利用,一方面过分突出对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崇拜,另一方面大刮形式主义妖风。《如此照相》便是从照相馆的一角折射出反革命集团的荒唐作风。当时人们在交谈中,说任何一句话,必须要加一句革命口号,于是出现了台词3的一幕。

当今时代,百家风格与现代生活的交织 【人物示例】

姜昆、戴志诚;侯耀文,石富宽;牛群、冯巩; 【名段示例】

《踩脚》、《埋怨》、《威胁》 【经典台词】 1.“国际歌中有句话叫‘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现在‘英特纳雄耐尔’没实现,Internet倒先实现了。”

2.“80年代的孩子们知识爆炸,懂得太多,学得太快,兴趣太广、求知欲太强!而我们作为父母,却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去管教孩子,这样就产生了‘老子想管儿子而管不了,儿子看不起老子’的难堪局面。我那天做了一个梦,可把我吓坏了:我就梦见20年之后,我们家定了这么一条规矩,不是说谁当上爸爸以后就可以永远当爸爸了。废除终身制,实行考核制,明文规定:谁考上爸爸,谁来当爸爸!”

3.“知道这个台(频道)是什么吗?”“这台啊?科技知识,介绍电脑。” “对了,电脑你懂么?”“我不懂。”

“各位啊,电脑已经进入家庭了啊,一定要学会电脑。电脑就两条:一个叫程序,一个叫储存。这我明白啊!我给您讲讲这‘程序’啊,‘程序’就是:铺上一层白菜,撒一层盐,放一层辣椒面。‘储存’懂吗?储存可太难了,你储存不好,一长白毛就没法吃了。”

“咳,你充其量就是一个腌咸菜的!”

——《侯大明白》(侯耀文、石富宽)

——《威胁》(牛群、冯巩)

——《踩脚》(姜昆、戴志诚)

【解读】

**的结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迈入了正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有了重大的变化。信息渠道和娱乐方式的增多,似乎也在转移着人们对相声的注意力。尤其是21世纪网络化的社会,相声如果再掏老祖宗的兜,就很难满足观众的需求了;只有紧跟时代和生活的潮流,才能迎合新新人类的胃口,从而成为曲艺中的常青树。正如世界的多样化那样,相声所反映的内容也不拘泥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内容,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声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也造就了一批相声名家,其中,既有姜昆、牛群、侯耀文这样的老艺术家,也有郭德纲、大兵、贾伦这样的曲坛新秀。我们可以看到,姜昆仍然宝刀不老,以他传统独特的幽默风格继续活跃在舞台上,而搭档戴志诚的到来,似乎给他的相声注入了一丝现代生活的添加剂。牛群和冯巩的相声同样现代感十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家庭教育相关的,例如《瞧这俩爹》、《我错了》、《我的儿子》、《威胁》等等。侯耀文和石富宽的相声多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如《侯大明白》就是讽刺一个不懂装懂的人,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人又害己。

现代的相声无论从风格还是内容上,都展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劲头,也正是由于这些相声艺人开拓进取,紧跟时代的潮流,才把相声推向了又一个巅峰。

小结

透过上面三个不同时期的相声片段,我们简单回顾了祖国60年来的发展历程。上面撷取的段子虽然只是相声艺术中的沧海之一粟,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它们足以看到我国的艺术、甚至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相声是一部画卷,透过它我们可以领略祖国成长的足迹;相声是一面旗帜,透过它我们可以获悉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时,相声也是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也可以体察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点点滴滴。

祖国在发展,社会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今天还写在报纸上的事情,明天就会被写进中学的历史课本,后天也许就会被人遗忘。但这些曾经脍炙人口的段子,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为什么?时代在变迁,旧事物正在被淘汰,但文化是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泯灭的!中国的土地上孕育出它所独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也只有相声,能对她做最好的阐释和丰富。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促进着相声艺术的成长和壮大,而相声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在歌颂着祖**亲的魅力和成就。让我们在跟随相声品读文化的同时,也默默地向伟大的母亲送去一份温馨的祝福,衷心祝愿她走向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五篇:经典品读

学习习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班级:信硕1705

学号:1700856

姓名:刘哲

学习习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精神心得体会

202_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21日上午10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

讲话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尽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会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六个必须和六个启示,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这些为指导,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坚定信念,努力投身到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纪念是为了前进。今天我们纪念长征,就要砥砺初心,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长征是一曲革命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高歌,红军将士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纪念长征就是为了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一、充分认识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这就是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二、认真理解“四种伟大远征”

1、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长征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2、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没有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团结,中国革命胜利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3、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4、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它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心,推动一大批革命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革命的火种在神州大地渐成燎原之势,有力推动了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深刻领会长征精神的五种内涵

一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二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三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五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做到“六个必须”

一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引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仰,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二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完善和改进,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四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心一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断把完成总任务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

五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们要紧紧扭住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和备战打仗不放松,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

六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同志都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我们党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新长征路上虽然没有围追堵截、雪山草地、急流险滩。但是,前进的路上依然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依然布满了危险和陷阱,战胜前进道路中的艰难险阻,迫切需要当下的年轻人一定要保持历史定力,不忘红色本质,拿出锐意进取,敢作敢当的魄力和勇气,永远怀着长征般的战略思维。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秉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用坚定信仰去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用不断创新去化解工作中的矛盾,用一心为民赢得群众的信赖,那么,我相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指日可待。

不老长征,青春常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衷心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衷心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长征路上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品读文化经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