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开复:我对未来互联网有七个预测
李开复:我对未来互联网有七个预测
由清科集团主办的中国高成长企业CEO峰会暨第五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颁奖典礼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李开复:很高兴有机会来这儿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第四波浪潮的想法。第一个问题是前三波是什么呢?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前三波,我从70年代就一直在美国,呆了接近30年,所以第一波肯定是PC的革命,就是乔布斯、盖茨他们所带来的革命。第二波就是美国互联网的崛起,我很有幸也在硅谷,看到了这样奇迹的发展,也就是杨致远他们的时代。第三波是中国互联网的崛起,无论从事实或者发展的速度,还是用户来说,中国的互联网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奇迹。在这三波浪潮中,我也看到很多,也有很多人问我说开复你怎么老给人家打工?什么时候自己创业?所以去年我出来做了创新工场。怎么老是给别人打工这个问题,前一阵我读了一本书《异类》,里面告诉我们说成功创业者最大最重要的因素是生逢其时,非常有意思的是屏幕上的几位,有三个人都是一年出生的,他们是美国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而我们生得晚的给他们打工。很不幸的是我又生得太早了,因为他们创业的时候,我正在给比尔盖茨打工,做得也蛮愉快的,没想到要走,也是因为这些人出生的时期让他们在读硕士、读博士的时候看到互联网是可以颠覆的。所以,我比第一波人小了7岁,又比第二波人大了10岁,所以生不逢时。今天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觉得这次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就是移动互联网,当然年纪太大了,不能自己出来创业,我很希望十年以后划第四波浪潮的时候,划中国移动互联网巨头的时候,里面四位或者五位,至少有一两位当初我做过他们的投资者或者教练,所以自己做不了第四波创业者,但是至少可以帮助这些创业者的成功。为什么我这么看好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时代巨大的机会呢?就是因为手机时代太重要了,如果我们简单来看,中国有3亿个电脑用户,有8亿手机用户,电脑用户一天在电脑旁边3小时,手机用户手机随身携带16个小时,这么一算我们就知道手机和电脑在人们身边的比例是14:1。也就是说当手机上网,当手机去解决问题可以做到的时候,会有14倍的概率你会用手机在你身边去做。所以,这个期待太大了,如果我们认腾讯、阿里巴巴达到1000多亿美金的市值太了不起了,我觉得没有理由未来移动互联网公司会增大10倍。
移动互联网,第一,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更接近我们,更是个人化,愿意把个人隐私放在上面,毕竟我的通讯录都在上面,毕竟我所有的短信、打的电话都在上面,肯定我相信这个东西,我会更多把私人的信息注入这样的终端,它就会变得更聪明,因为它更了解我。第二,这样的终端上面有各种五花八门用户交互的设备,比如说摄像头,比如说语音交互,比如说可以用触摸,所摸即所得,比如说还有罗盘,等等不同的功能,会把手机搞得五花八门,非常酷,简直像一个小玩具,它会让人更忍不住想要用它。还有我们用它的时间更多了,更多的人会用时间的碎片上手机,我们每天时间的碎片都浪费掉了,等车的、坐地铁、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想事情发呆的,在座各位如果你不想听这个演讲,拿出手机没有关系。还有一个信息,很重要的是PC所没有的,就是它有地理信息,知道你在什么地方,这个很厉害。PC理论上可以知道,但是没有什么用,因为PC那么庞大笨重,也不能搬得到处都是,就算笔记本也不行。但是手机可以知道很多,比如说假设我现在搜麦当劳,一定是离我最近的排序,这是主动的搜索,还有被动的找你,比如明天是你太太的生日,它会发送短信给你说去年给你太太买的耳环,今年有配套的项链,可以打九折,而且30分钟有效。确实,今天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还存在一个恶性循环,也就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很担心资费太贵,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他们的语音赚大部分的钱,但是数
据慢慢起来,还没赚那么多钱,大家一用又很怕,像美国 ATNT被Iphone用爆了,那么他们有没有足够的平台开发软件?还有能够运行软件的手机到底够不够多?这种种问题造成了恶性循环,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比美国就是慢了几年。但是还好美国舞动互联网走出了蓝图,苹果就快要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了,现在它是第二,还差12%,估计6个月之内,苹果就会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它不是卖电脑卖出来的,而是卖Iphone卖出来的,你可以想想一个公司在一个国家,因为这样的机遇会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当更多的国家、平台、用户起来以后,机会绝对是巨大的。
我们看到美国的模式,就是很便宜的终端加上吃得饱的资费,再加上开发者开发了很多好的应用,三者加起来就成为了巨大的机会。我们可以换过来问中国,什么时候这三个事情也可以发生,如果它不发生,有没有可以弥补的方式?我还是保持乐观,我永远是一个乐观者。看到问题更多看到的是怎么去突破它,而不是被它阻止。所以看到移动互联网,我觉得有三个巨大的动力。
第一,手机会非常便宜,智能手机会达到1000块钱以下,甚至明年达到750块钱以下。首先价位非常重要,在美国为什么Iphone普及,为一台200美金,运营商有补贴,我们中国没有补贴。所以我们会把智能手机做成1000块钱。(见图)屏幕上83%的用户是30岁以下的,百分之四五十是有付一两千块钱能力的,现在 5000块买Iphone就不太可能。如果说品牌达不到,非品牌的,山寨的肯定可以达不到。无论讲不讲,这是一个绝对会发生的动力,所以未来会有非常多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
第二,产品搭乘的渠道非常多。过去做一个手机的软件是相对垄断的渠道,基本上一方面要靠MTK平台,一方面要靠SP,一方面要靠中国移动,他们要扣多少钱,剩下的是你的,往往剩下来不多。所以很多人听到互联网,就很担心钱都被别人赚走。不是这样的,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把互联网真正加进去了,绿色的线是新的线,比如说在三个运营商经营之下,肯定会给我们的开发者和应用有更多的机会。另外,可以不通过运营商,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走互联网的渠道,比如说今天在手机上用得最多的软件就是QQ,第二多的UCWeb,他们靠手机商和互联网渠道做了分销,所以发行的渠道变得非常丰富,不用担心过去渠道闭塞的问题。
第三,支付的问题。相对比较大的垄断支付的渠道,比如说SP,或者跟一些很大的移动互联网社区合作,他们就会把大部分的钱拿走,生下来的给你。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的例子,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产品,60%的钱被别人分走,很多人也为了这个觉得抱怨,但是这个我们不用担心,一些新的渠道,无论是神州行、支付宝、易宝等等各种方法,慢慢地在手机上一定会起来,今天成功的概率还不是特别高,但是一旦成功,每一个开发者可以拿到90% 的收入,而不是30%的收入,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而这也是一个历史的步伐,是不可以被阻挡的,因为他们用互联网做这个事情,互联网是不会不能够通行的。
下面讲三个时机。手机上开发应用,靠应用赚钱的时机就是今天,我们如果看PC时代,蓝色的曲线已经相对饱和了,这么多应用把我们的时间占得差不多了,但是总是有机会做一个新的应用,总是有机会把旧的应用挤掉,但是时间有限,我们不会在PC面前多坐一倍的时间,挤掉一个已有的巨头非常困难。任何一个想做软件创业的人,我都会告诉他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曲线,蓝的划算还是黑的划算?第一大是QQ,第二大是UC,第三大是飞信,第四大是搜狗输入方法,再下面就没有了。在产品还在空白的时候,赶快来创业,不快就来不及了。
第二,并购的浪潮。有人说被他们并购完了又成为垄断了,但是至少现在给我们是一个信号,是一个方向、一个指南针,告诉我们这个方向是走得通了,美国甚至中国都有不少的收购在发生。
第三,开发成本达到历史新低。本来我们做软件就占了便宜,因为我们唯一要花的钱就是人力成本,我们没有工厂、硬件、物流、送货,我们就是做软件,现在软件放到互联网上变得更低摩擦、更高利润。而且我们有三个趋势,第一是开源软件,第二是云计算;我不用买服务器,用多少租多少,不用买带宽,用多少付多少费;第三是网络商店,无论是什么产品,放上去就可以自己卖掉,做得好的产品又会口口相传。所以,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声音是这么样低成本,只要你的产品做好了,在这么大的爆发成长空间,这个怎么能不去做呢?
而服务确实是最大的机会?电脑发展35年以来,慢慢成为了一个生态系统,最后最大的赢家是谁呢?有一段时间感觉硬件很厉害,慢慢软件和芯片成为了赢家,他们经过横向的整合,把硬件挤到了最小的空间,所以像戴尔这种公司,只能赚小小的利润。另外一个巨大的机会,居然在软件之上爆发了,就是服务,今天我们看在PC平台上,谁去市值过去成长最多的公司,都是谷歌、易贝、facebook等这些公司,最后钱被服务赚走了,软件赚了一些钱,硬件赚的很少。芯片、软件我们都知道,最后无论赢家是谁,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打造服务。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服务商,完全有空间迅速打造那些最有价值的服务,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服务确实是最大的机会。
我对未来互联网有七个预测:一是WAP时代已经过去了,真正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了;二是全功能的Android手机价格今年降至1500元,明年降至750元,年轻用户都可以买得起;三是3G资费不会太快下降,也不会太快下降,运营商毕竟要缓慢地进入从语音主导到数据主导的过程,开发低贷款或者开发一些软件来解决带宽的问题;四是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刚开始是一些工具层的东西,工具做好以后下一步来的是什么?中国年轻用户要的就是娱乐和社交,这就是我们现在即将面临的时期,我们的工具时代已经差不多了,下一个时代就是娱乐的时代、社交的时代。未来当这些年轻人有了家,有了钱,公司开始为他们买手机了,那是另外一个时代,现在专注于娱乐、社交,而在娱乐、社交上中国有很多的机会;五是App Store/Marketplace前置收费模式会被本土化收费模式取代;六是今天游戏收费是很低的,一次在山寨机上被扣几块钱,但是未来一定会达到每个用户几十块钱,过去网友上看到这样的数据,而手机上类似的游戏是有希望的;七是慢慢互联网系统会变得相对两极化,高端用户会变得越来越多,所谓高端用户不见得是很有钱的人,而是那些有PC的人,他们会把手机当做碎片时间的工具,低端用户的全部网络行为均基于手机。
最后是四点建议:一是避开巨头核心领域,但别过分恐惧;二是参考美日市场,但深度理解区别。在日本支付非常厉害,因为花了很大的精力,在零售里做得非常好,当不用带钱上街了,过地铁刷一下手机就好,这个时候电子商务一定是水到渠成,但在中国还没有发生,所以付费要慢慢发生。另外一个例子,在美国一个最火的公司,那是美国式的例子,让大家变成麦当劳的市长,美国人一定会认为很酷,但是中国人不一定认为很酷,所以要根据国情;三是不要迷恋热门概念,要挖掘真实需求,很多创业者想着这个东西很酷,一定要做它,但是没有做得很深,一个创业者应该把他想创业的领域都很熟悉才可以创业;四是创业最大成功的概率,有一个很有名的人说了一句话,就是每一个了不起的创业都是基于解决用户的痛点。这个痛点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的痛点是带宽很贵、资费很贵,这个情况很容易看到,你只要看到任何一个软件使用的趋势,移动的软件都是月初很多人用,到了月中不太敢用,到了月底根本不敢碰,这就是每一个人对资费的担心。看到了这样的痛点,就是就是创业的机会,而且不止是一个创业的机会,还有帮助用户防止乱扣费的东西等。今天移动用户还有很多很多的痛点,我相信在座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完全使用移动互联网,你的使用可能和美国、日本用户的使用差得很多,痛点就是创新,创新就是机会。
我们创新工场可以提供资金,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我们还给初次创业者通过网络提供计划,如果他做得好可以加速计划。另外我们还有创新工场发展基金,我们开始了人民币基金,他们是把创新工场孵化器里孵化出来的东西再挑选重头,我们的目的是既然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培养这么多的项目,是低成本的、高成长的,就要稍微贪心地把前两三轮投掉,不能把机会浪费掉,因为我们花了很大的经历投他们。所以我们从天使第一轮就开始投,当然也会把机会给其他的投资人。如果我们把一个公司辛苦地培养到了上市,希望创新工场占他们20%-30%的股份。这是我们的模式,跟其他初期的基金不一样,我们除了初期之外,还愿意做一两次的投资。
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想法,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知道下面还有很多的演讲,在座的朋友们如果对创新工场有兴趣,或者想交流创新的想法,想跟着我们或者想投资,可以把你的想法寄给我们。谢谢。
第二篇:互联网对税收工作的七个影响
一、课税对象多元化现行税制设计着眼于有形产品的交易,互联网使得有形产品和服务的界限变得模糊,将原来以有形财产形式提供的商品转变为以数字形式提供。互联网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就是网上信息和数据的销售业务,原来购买书籍、画册、报纸和CD的客户,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取得所需的信息。随着计算机广泛的应用,计算机软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额日益增大,而互联网使得软件销售可以在网上完成。因此,互联网使得税收对象多元化,并使以数字形式提供的数据、信息应视为提供服务所得还是销售商品所得难以判定。
二、财务信息无纸化互联网络的发展将促使纳税人(企业)的财务信息不断地走向无纸化,这表现为:
1、数据输入的无纸化。无纸化的输人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像商品条码一样斋人工参与的数据输人方式;另一种是像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产生的发票和电子资金转账系统(EFT)产生的电子汇票,不需人工参与,直接可以从其他企业或部门获得。
2、处理过程的无纸化。
3、财务信息输出的无纸化。手工会计系统十,存贮账表的是纸介质:传统财务软件中存贮账表的是纸介质和磁蓖,互联网财务软件中存贮账表的越来越趋于网页方式和以网页为主体的多媒体方式,财务数据将变成网页数据。这使税收征管、稽查失去了最直接的纸制凭证。给税收工作带来了困难。三,结算支付电子化电子商务、网上采购的基本前提是网上支付电子化,即不需要支票;不需要汇票,不祷要现金等纸张票据,直接将采购应付款项从企业账号或个人信用卡支付给对方的一种结算支付方式。厂结算支付电子化,上方面使税务机关可与银行、国库等部门建立网络联接,纳税人可将税款直接从其银行贼户划入国库,加快资金的流动;另二方面也给税务机关监控纳税人的有关资金流动增加了困难。
四、税收区域国际化互联网使得税收区域国际化,因为互联网将对税收的管辖权及常设机构地产生影响。所谓税收弯辖权皂指一卤在税收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向哪些人征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等,税收管辖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域税收管辖权;二是居民税收管辖权。互联网的发展将对这两种管辖权产生影响;广方面互联网将削弱地域税收管辖权,如通过互联网提供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医疗诊断等,其来源地就难以确定。"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产生使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更加困难。对居民身份的确认主要有三种标准:登记注册地标准、实际管理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总机构所在地标准。互联网的出现使居民税收管辖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五、税收征管手段网络化1996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征管改革目标是: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这以后;各地税务机关纷纷建立了税收征管网络,使我国的税收征管走上了网络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税收征管网络也必将进一步成熟并发生重大变化。
六、税收申报方式多样化纳税人及时;真实地向税务机关申报企业应缴税额这是每二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为纳税人创造条件、方便纳税人纳税则是税务机关的责任。互联网的产生使纳税申报电子化成为二种方便、快捷、高效的申报方式,并为广大纳税人所选辑;同时也使得纳税申报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其中包括利用互联网迸行远程申报
七、税收宣传多样化作好税收宣传炯纳税人宣传税法,是税务机关日常工作之一,传统的宣传方式有:散发资料、办培训班、通过传媒宣传等,但其往往及时性差、效果不理想、成本也高;同时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也缺乏沟通。互联网的产生,为税务机关的税收宣传提供了新的方式,税务机关可以在公共信息网建立税收宣传网站利用互联网的便烈向广大纳税人宣传税法,解决纳税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可定期、不定期地通过互联网向纳税人的电子信箱发送新的政策法规,加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联系和沟通,还可以利用税收网站与纳税人进行直接对话。据报道,去年10月30日,首都在线263进行了一次网上宣传个人所得税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互联网使税收宣传方式变得多样化。
第三篇:“我对未来有话说”活动策划
湖北科技学院
药学院
“我对未来有话说”活动
策
划
书
药学院团委学生会 2014年10月31号
我对未来有话说
一、活动主题:
不忘初心,不失本意 二、活动目的:
未来很远,但也很近;四年很长,其实很短;我们满怀着希望踏入仰慕已久的大学校园,我们对未来有很多憧憬,我们也有很多目标,我们现在满怀斗志,我们就把现在的这份激情保留下来,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明方向。也可以把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写下来,在将来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 三、活动方式:
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一式两份,一份自己保存,一份保存在院团委办公室 四、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7号
五、活动对象: 主要针对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14级新生 六、活动方式:
(一)前期准备
1.活动策划的拟定与审批
时间:10月31号
2.活动宣传:
由宣传部负责宣传,并通知14级新生各班学委将事情切实落实好
(二)活动过程
同学们对一年后的自己的期望,采用书信的形式写下来,在明年的时候再来看自己写的这封信,看看自己有哪些期望完成了,又有哪些需要努力,尽量不让自己虚度时光
(三)活动后期工作
保管好各位同学对自己的一封信
七、活动所需物质及经费预算
不需要活动经费
生会
药学院团委学生会学
2014年10月31日
第四篇:对李开复职业生涯的我的观点
对李开复职业生涯的我的观点
李开复放弃在微软和谷歌的工作,转而自己着手开办创新工场,在普遍舆论看来似乎是“放弃了高薪、体面的工作,凭勇气和智慧探索新的领域”,舍易求难,舍近求远。
对李开复先生行为的解释几乎都是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在此不赘述。我打算从“自尊”的角度做一点补充。
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对其个人或者社会而言可以算未知领域,不知道这项事业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前途充满不确定性;与之对应的,在微软或者谷歌的工作可谓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稳定而且有好收入,又处在良好的平台上——这可算是大多数“平凡人”所臆想的“成功者的生活”。
大多数人对某种职业或者人生道路的评价,主要根据其外在的表现而做出——是否有稳定的收入、单位的福利怎么样、将来的发展前途如何、工作的职称是什么、公司知名度怎么样、以后单位可不可以分房啊„„父母替子女幻想的未来的职业前途大多是围绕上述几条原则展开的,太在乎一项职业在外人看起来是怎么样的,不太有父母会问:你干这个开心么?
这个问题我们也很少问自己——我们成了外在印象和观点的俘虏。
低自尊的人缺乏自我效能感,对自己的生活的控制感较差,相应地就极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和社会看法的左右。若使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的话,城市中大多中产阶级家庭子女都摆脱了温饱问题的困扰,父母的家业足以让后代免受饥寒——当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他们依然情愿追随舆论的风向,很少有人以追求“自我实现”为己任的,好像马斯洛败下阵来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没有追求自己热衷的事业的勇气,倒不是说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急等着我拿工资来补贴家用,而是倘若我孤注一掷地践行理想,成功了当然皆大欢喜,若是失败了我就落得个“什么也不是”,要承担全部随之而来的责难与非议;如果我中规中矩地循着大多数同龄人都在走的成规老路一步一步往前行,倘若遇到挫败,内心承担的愧疚感也会少很多:高考失利了,我们互相安慰说“卷子太难”;工作找不到,我们互相勉励说“经济不景气”。“我可是按照社会对我的期望行事的,失败了也不能全怪我吧”我们默默地对自己讲。就好象在股票市场上,基金经理深知随大流难免会导致亏损,然而大家都行甘情愿地跟风行事,因为承担不起特立独行的代价。
在现在的时代,按照大家公认的办法做错了事,要好过自己特立独行地做对了事。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甘心让盲从扼杀自己的声音。我想到巴菲特的“内部积分卡”——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有两张积分卡,一张外部的,来自于他人对你的评价,一张内部的,根据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打分。巴菲特以自身为例,说明关注内部积分卡的人在人生中更容易取得成功。高自尊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更富有控制感,更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来,因此也更清楚自己在世时应该做什么,换言之,他们更关注内部积分卡。这在李开复身上的到体现。
我想李开复先生的创新工场会有大成功的。然后人们事后的评价或许会是:“你看李开复真有眼光,果然办了创新工场这么成功,要是还在微软做的话,做到退休也不过是个高级工程师罢了”。我认为对李开复先生的评价,与其远见卓识和创新工场的成败无关,其本身职业选择的勇气就值得赞赏,敢于选择自己认为对的事,而不是苟同大多数人觉得对的事,这本身就是一大成功。
第五篇:李开复:给未来的你
——李开复在XX级大学新生学习规划讲座上的演讲
很高兴与这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交流,今天的演讲,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未来的你可能成为什么样子。
有人也许会问,我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复怎么会知道呢?其实,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未来你们每个人会怎样。但请相信我,通过过去十几年和大学生的交流,在创新工场、谷歌和微软,我了解我们雇用的每一个毕业生,我也了解来创新工场申请项目、希望得到投资的每一位年轻的创业者,还有在微博上留言、与我讨论互动的每一位年轻网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你。
我很喜欢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他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叫《圣诞欢歌》,故事讲的是一位本性善良,但因为受环境影响,变得非常小器、吝啬、刻薄的商人。他在平安夜被三个精灵分别带到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场景,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并因此彻底醒悟,领会到生活的意义,决心改过自新,做个好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假如能看到未来的你可能变成什么样,许多人也许就不会按照现在的方式去生活。四年后,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可能陷入迷茫,也可能发现,你们距离自己的目标还存在许多不足。未雨绸缪,如果想避免四年后的困惑和迷茫,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努力提高自己。
一、寻找兴趣和天赋,避免成为迷茫、困惑的人
去年,创新工场做校园招聘时,我们去了15所高校,给面试筛选出的顶尖计算机系毕业生发出了大约200份录取通知。然后,我一一打电话,看每个人是否愿意加入创新工场学习创业。在说服他们加入创新工场前,我不想误导任何学生。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人生的未来,创业是否是你真正想做的一件事。”
既然是顶尖大学的顶尖学生,对这个问题就应该胸有成竹。如果你并非真正想创业,可能你就不适合加入创新工场,也许,你会在大企业或政府机构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出乎我的意料,超过80%的顶尖毕业生给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没想过。”
这,就是一种迷茫。80%来创新工场申请工作并成功得到录取通知的人都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不知道创业是不是自己未来的道路。这个比例还是在顶尖学生中统计得到的。我在网上看到更多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发问,他们不知道专业不对口该怎么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爱做什么……每个疑问都透露出毕业生在毕业时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大学四年,必须要认清你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要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天赋在哪里。
你必须摈弃过去一些错误的理解: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件事跟别人认为你是谁,或别人想要你成为谁,丝毫没有关系。无论是同学、老师、家长,他们都不能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
为什么认清自己的天赋如此重要?试想,如果我们非要把比尔·盖茨变成一个音乐家,他能取得多大的音乐成就?如果非要把贝多芬变成一名程序员,他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吗?肯定不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有找到天赋所在,才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此外,找到自己的兴趣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欢的事,那么你会在吃饭、睡觉甚至洗澡时都在想着这件事,想不成功都很难。
大学生该怎样寻找兴趣和天赋呢?我的建议非常简单:多尝试!多尝试自己可能有兴趣的东西: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实习工作,无论是参加社团还是去网上求知,花足够的时间去尝试、体验,努力寻找天赋和兴趣所在。
当然,求知不能太功利。千万不要因为你的某个职业规划,就只去学那些“用得上、有帮助”的技能,而放弃那些你可能有兴趣或有天赋的领域。否则,你可能会错失心中真正喜爱的事情。乔布斯曾经说:“我们的人生面临各种选择,应该追随我们的心。”乔布斯还说:“你在憧憬未来时不可能将以前积累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过去时将它们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当前积累的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等等——相信它们会串联起你的生命,这会让你更加自信地追随你的心,甚至,这会指引你不走寻常路,使你的生命与众不同。”
拿我自己来说,我上大学时选修的课程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选课前觉得可能有兴趣,上课后却发现非常枯燥,听得昏昏欲睡的课程,包括经济学、美国政治、美国政策、欧洲文学、欧美文学、艺术经典、音乐经典等等。但我一点都不后悔花时间选这些课,因为这样的尝试会让人生的选择更少些。通过尝试,多划掉些可能的选项,这有利于我们认清自己的真正方向。
第二类课程是上了几堂课、做了几次作业就爱不释手的课程。爱上一门课程的感觉特别好,这不可能第一次就撞上,我也是选了那么多自己不喜欢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计算机相关的课程。
第三类课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这没关系,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这都是人生中积累的点点滴滴,也许未来有一天,你会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比如,当时我发现自己对哲学很有兴趣,但自己并不想做哲学家。虽然没有直接的用途,哲学类的课程还是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认识人生的价值,也成了我一生的指南针。我还学了中国文学和英语写作,这对我的专业也没有直接用途。但我这几年出了五本书,其中至少有两本非常畅销。如果没有学过中国文学、写作和哲学,很可能也不会有成为业余作家的李开复。另外,我学的中国近代史和国际关系等课程,也对我决定首次到中国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当时那些选课的决定,并不是刻意做出的。当时就是想试一试。对于第一种课程,发现自己不喜欢,就直接丢掉;对于第二种课程,发现自己爱上了它,就马上去追随;对于第三种喜欢但没用的课程,那就先留着,以后总归会把它串联起来。
也许有同学会说,在美国换专业、选课当然轻松,可在中国却有很多限制。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名优秀的创新工场工友的故事。这位工友名叫向若辉,毕业于一所非常普通,几乎没人听过的大学。当时,父母建议他学会计,因为毕业后好找工作。但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对会计根本没兴趣,没法学好,甚至出现了挂科。与此同时,他在网上发现,自己对用户体验设计的专业方向特别感兴趣。通过互联网,他自学了各种相关课程,交了很多设计师朋友,在论坛里与国内外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交流。他不但有兴趣,也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在读书期间兼职打工,做用户体验方面的工作,很快就赚了四万元。他的设计作品让人赞不绝口。但就在这时,他发现自己的专业课程越学越差,一个学期挂了四科。他不得不和父母商量。他的意见是,自己将全力学习专业课程,达到可毕业的标准,但毕业后不会去做会计,而是要追寻自己的兴趣。父母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他一边努力读书提高专业成绩,一边在新浪找到了用户体验设计方面的兼职工作,之后又在创新工场实习。一毕业,他就被创新工场投资的知乎团队聘为整个团队的用户体验负责人。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你发现自己所爱的时候,会像变魔术一样充分发掘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乔布斯在XX年斯坦福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你们的时间有限,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活在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中。不要被他人的喧嚣遮蔽了你自己内心的声音、思想和直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如果你对未来迷茫,希望你能把握时间,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这样,你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才会真正拥有一片充满自信的天空。
二、学会学习和思考,避免成为应试机器
在创新工场,每年都会收到几万份简历。很多时候,每打开一份简历我都不得不摇头叹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简历千篇一律,比如,某人,男,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英语四六级,平均成绩80分,刻苦努力,三好学生,等等。几乎每份简历都是在用应试体系里枯燥的成绩数字来描述、评价一个人。
这样的描述没有任何吸引力。难道一个人在大学四年之后,只能展示这些数字吗?你是否变成了应试教育培训出来的一台机器?你自己的特点在什么地方?除了分数之外,你学懂了什么?你在所学的领域有没有好的创意?在实际工作中,你学到的知识能否派上用场?
不要被应试教育训练成机器。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你们经过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今天进入了大学,应该划上一个句号。希望你们能挣脱一切束缚,开始真正的学习和思考。
如何真正学会学习和思考呢?在大学期间,必须学会三种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这三种能力可以帮助你们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自学的能力。读中学时,老师会一次次重复课本内容,但进了大学后,老师只能充当引路人,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和实践。在大学四年,要学会从一个被填充知识的人,变为自学知识的人。不能只会背诵,还必须要有理解的能力——这包括举一反三的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能力,无师自通的能力,等等。
该怎样培养自学能力?很简单,你必须学会问“为什么”。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只要学会“什么”就可以及格了,但在大学里,一定要学“为什么”。当你真正理解一件事为什么如此时,你才能举一反三,无师自通。问“为什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随时发问,上课问、上网问、问同学、问朋友……只有这样,你才真正学懂了,学到了。
第二种能力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不要只知道公式是什么,理论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很多人进入社会才知道,以前学的会计、统计、哲学、文学之类,可能都不是你的老板要求你掌握的知识。有人说,其实在大学里学到的真正有用的知识,只是一生中要用到的5%而已。
所以,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学以致用。例如,老师教了你怎么写英文,你要知道,怎么把英文技能应用到写一个真正的公关稿上;再比如,老师教了你怎么编程,你要知道,编程如何转换成商业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产品。
这需要在学习时多问一个问题——“有什么用”。我记得,我女儿小时候非常不喜欢学数学,她觉得像指数之类的东西没有实际用处。直到有一天,我问她:“如果有100元钱,存在银行,每年10%的利息,XX年以后你会有多少钱?”当她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居然不是200元,而是259元的时候,她突然对数学有兴趣了,她想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就告诉她,指数,还有其他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关键在于融会贯通,知道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
第三种能力是criticalthinking,也就是批判式思维的能力。每一件事情,都有多方看法,不是只有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每个意见都值得了解和珍惜。不要被教条束缚,要学会用不同的观点来看问题。
创新工场的工友王俊煜是北大元培班的高材生,毕业后进入了谷歌。谷歌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但是这家公司有非常强烈的工程师文化,每做一个产品,都想着技术如何酷,如何难,如何难以被竞争对手效仿。但谷歌工程师较少去想,用户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王俊煜是个特别重视用户体验的人,十分在乎用户的感觉。他深深地了解,一个产品不论技术有多难,如果用户不喜欢用,还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他在谷歌的时候就多次和人发生争执,因为公司里的工程师文化,他的声音经常被淹没。那时,大部分用户体验设计师都会“识相”地做些强势、资深的工程师希望做的东西,但王俊煜执着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三四款产品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得到了工程师的尊敬。批判式思维给了他信心,于是他决定加入创新工场,成为豌豆荚的共同创始人。今天,豌豆荚可能是创新工场投资的所有产品里,用户评价最高的一个。王俊煜的故事说明,我们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一定要尊重不同的观点。
怎么样培养批判式思维能力呢?建议你们每碰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但要学会问“为什么”,还要学会问“为什么不”。为什么一定是这样,为什么不可能是那样?这会让你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
我女儿以前参加辩论社时,她问爸爸:“我辩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我所支持的观点?”我给她的建议是:“你永远要选择那个你不认可的观点。”她觉得很奇怪,明明不认可这个观点,为什么要去辩论它呢?按照我的话做了几次之后,她慢慢了解了,当你去辩论你所不认可的观点时,会有很多好处。首先,对方的辩论方向你已经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更容易取胜;通过变换视角,你一定会很惊讶:你原先不认可的观点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你会真心理解并相信多视角看问题的好处。这种练习可以让你更容易平衡不同的观点,成为一个有批判式思维的思想家。
如果你不希望在四年大学后成为应试机器,就应该多问“为什么”,“有什么用”,以及“为什么不”。这几个问题能帮助你学到自学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和批判式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情商,避免成为孤独、被动的人
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对我说:“李老师,我感觉很孤独,很被动。”有一位同学说:“我的人际能力不强,人际圈子小,又没有什么特长引起别人的注意,即便在社团,也不知道怎么跟别人建立关系。”
这种现象很自然。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长大,你们可能很少有时间,在学习之外培养人际关系。我建议你们利用大学四年,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
所谓情商,就是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将心比心的能力以及得到别人信任的能力。以后进入业界你就会发现,这些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特别是得到别人信任的能力,因为信任需要很多时间来培养,但犯一次错就可能将其毁于一旦。
培养情商的第一步是培养友情。读大学时一定要交几个要好的朋友。大学的友情不容易变质,往往可以受益终生。希望你们能将心比心,像好朋友对待你一样对待好朋友,成为你的好朋友的好朋友,与朋友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分享能让痛苦减半,分享能让快乐加倍。希望你们在大学四年交到一批真正的好朋友。
第二,要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就是口才。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能够思考就足够了。希腊哲人说过,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如果不善于表达,其实就等于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
美国一位著名的创业家,pandora公司的创始人蒂姆·韦斯特格伦说:“如果我作为一个创业家,可以从上帝那里要求一样礼物,那我会挑选‘口才’。”
创业者想要成功,他必须影响他周围的人,如投资者、顾客、用户等等。一个有口才的创业者,可以更好地领导员工,可以让员工理解自己的愿景,可以激发员工的斗志和潜力。虽然只有口才是不够的,但我见到的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出色的表达能力。口才不是学校里哪一门课程可以学到的,必须自己努力锻炼。
第三,在校期间要多争取实习、实践的机会。大学四年,如果想成为一个受人喜欢、有魅力的人,就要多学习团队合作。进入社会后,团队合作代表了一切,但在课堂里面,通常是不那么鼓励团队合作的——考试时的团队合作不就等于作弊了么?所以,在读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践的机会学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这句话告诉我们,必须去实践,才能明白一个团队是怎么工作、怎么设定目标、怎么达到目标的。只有学习如何跟人协作,才能增加你的情商,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我在谷歌工作四年,在创新工场工作两年,在这6年的时间里,我没有雇用过一个没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所以,当明年暑假到来的时候,你们不要回家去玩一个暑假,而要去找实习的机会,因为暑假是少数难得的可以自己支配所有时间的机会。
没有一个从未实习过的学生能够进入谷歌或创新工场。学校的老师、学校的课程并不真的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唯一掌握实际工作经验的方法就是去企业实习。如果找不到创新工场、谷歌、百度等好的公司去实习,你们可以去任何一家公司。能去一个对口的公司最好,不能也没问题。找不到技术公司,就找服务业,哪怕是到餐馆里端盘子都有价值。虽然你不会想端一辈子盘子,但端盘子的时候,你有机会跟周围的人接触,这会让你成为一个情商更高的人。
除了实习,学生社团也是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好地方。社团其实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参加社团是进入社会的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总之,提高情商的三个好办法是:培养友情,锻炼口才,争取实习机会。
如果在社团活动中犯错了怎么办?在争取工作机会时碰壁了怎么办?万一去百度应聘被拒绝了怎么办?万一他们嘲笑我怎么办?万一发现自己能力不强,周围的人都比我优秀怎么办?出现这些困惑都很正常。这时一定要积极主动,不要畏惧失败。
从大学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要成为自己的主人,积极管理自己的学业甚至未来的计划。只有你能管理自己的未来,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今天的社会里,只有一个积极主动、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里得到最多的机会。遇到挫折时,绝不能消极甚至放弃,你的被动其实就是弃权。你不去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解决;你不去做决定,也是在做决定——这只会让你成为一个被动的、消极的、不成功的人。
谈到犯错,我们这个社会往往是不鼓励犯错的。但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失败了很多次。你可能不记得,你第一次尝试走路的时候肯定跌倒过,你第一次张嘴说话的时候肯定说错过,你第一次游泳的时候也许差点儿被淹死,你第一次投篮肯定没有投进……但现在这些事情你都会做了,因为你没有被失败打倒,从失败中学到更多。在我个人的职业生涯里,我学到的最大的教训、最好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失败,而不是来自于成功。
乔布斯有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有时候人们会担心自己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将要死去,这是我所知道的避免这个念头的最好办法。你已经了无牵挂,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
四、脚踏实地,避免成为浮躁、贪婪的人
浮躁和贪婪,这两种负面的人生态度,我在年轻人身上一次又一次看到。这更多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在你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太多的不公平,有一些不诚信的人迅速致富,他们很不幸成为了部分年轻人效仿的偶像。
年轻人应当奋斗,但不要将侥幸致富作为你的动力。在今天的社会里,创业也好,就业也好,一定要脚踏实地,通过努力学习达到目标。
有一本名叫《异类》的书里告诉我们:每个了不起的大师都是经过差不多一万个小时的练习才最终成功的。莫扎特大约练习了一万个小时才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比尔·盖茨大约练习了一万个小时编程才取得成功。
千万不要浮躁,不要认为可以侥幸得到成功。那种侥幸的成功即便得到了,可能也是短暂的;就算不是短暂的,也是不值得的。
在创新工场,我们投资了一个团队,团队的负责人叫小冯,美国名校毕业,才华横溢,对技术、产品都很有感觉,口才也非常好,被团队一致推为领导者。但他非常浮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可以驾驭整个团队,可以独立做商业计划。另外,他在业界小有名气,得到不少外界天使的认可和同龄人的追捧。但很不幸的是,他浮躁地希望能快速成功,快速出名。结果,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怎么出风头上,而不是脚踏实地把产品做好。最后,团队的产品做得非常不成功。团队成员一个接一个离开,最后他自己也不得不离职。很不幸,一个完全有机会成功的人才,因为浮躁而功亏一篑。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深,创新工场之后面对创业者时,就常常会询问和考核这些创业者,确保他们做了必须的功课,把足够的时间花在了产品方向上。而且,在相关领域里,创业者一定要懂得比我们这些投资者多。如果你没有花苦功夫,懂得还没有我们多,那我们就不会投资你。
另一件浮躁的事情发生在某大学。一群学生发了一篇假新闻稿,说创新工场投资了他们的电影。他们希望利用这个新闻吸引眼球,并洋洋得意地等着创新工场出来辟谣。一旦辟谣,他们就可以把事情越搞越大。最后,即便大家知道了真相,他们也已经出名了。这是他们的如意算盘。但这种浮躁的人总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看到这种不诚信的做法,我认为,做这种事情的人需要得到一个教训,于是,他们接到了我们律师的电话。律师通过电话警告他们,如果不停止侵权,就起诉他们。随即,他们也收到了校领导的通知,禁止他们再继续胡闹。这个事情也是对那些浮躁的人的一个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