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同伴互助活动制度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12-84179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0 22:50: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同伴互助活动制度

同伴互助制度

1.同伴互助活动是适应新课改的实际需要,是校本教研的一部分。

2.同伴之间的互助时间上很宽泛,可以是课余时间、休息时间,互助的形式多样,互助的内容丰富,涉及到班级管理,教法、学法,教师的基本功等。

3.同伴的互助这种方式来得更直接,两者之间便于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对话等多种形式,经常总结交流反思教育教学情况,实现经验分享,信息沟通,专题研讨。

5.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坚持每周2次听新教师的课。

6.开展网上交流对话,走近大连教育网,金州教育网,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及交流互动,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

7.学校每学期教要邀请省、市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来校进行两次信息沟通、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和互相对话。

8.办好校刊——《窗口》,充分利用《窗口》交流、对话、互传信息,以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9.对在同伴互助活动中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要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篇:同伴互助(范文)

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必须通过专业发展更新自己的专业结构和内容。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之一的同伴互助有助于教师把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向课堂及教学行为的转化。小学教师同伴互助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科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专业化

同伴互助

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认识到,教育创新必须与教师的发展同步。因此,教师专化成长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化长的有效途径,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有效策略。更重要的是,同伴互助有助于突破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新型的学校文化,而这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又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一、同伴互助的含义

同伴互助对应于英语中peer coaching。与peer instruction(同伴指导)、peer supervision(同伴监督)等是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关于同伴互助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不一。Galbrait等(1995)认为,同伴助是一种增进归属感与改进教学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反馈、支持与协助的过程来达

到熟练旧技巧、学习新技巧、解决教学问题等目标;Minor和Preston(1991)认为,同伴互助是教师通过共同阅读与讨论、示范教学、各种有系统的课堂观察与反馈等方式,彼此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或改进既有教学略,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历程。

综上所述可知,同伴互助是两个或多个教师同伴一起组成的伙伴关系。它立足于教学实践,其价值诉求在于通过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它倡导协作交流与互动,是教师共同进步的一种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改进或建构新技能,提高教学绩效。同伴互助具有互惠的共同体、交互活动和多元化评价等特征。

二、同伴互助的类型

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

(一)组织型

组织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这种形式是多样性的,比如,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参加教研沙龙等。

(二)自发型

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经常性的特点。比如,同级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或是师徒结对学习等。

三、同伴互助的主要方法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方法、形式有:专业对话、协作、帮助这三种。

(一)专业对话

专业对话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对教学活动涉及到的各种问题,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切磋研讨,对一些问题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专业对话是借助他人力量和团体力量的较好形式。教师之间多项互动、智慧共享的“对话”是“研究共同体”的有效运作机制。研究表明“教师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式”。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从各自理解的原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多向多次的互动所达成的一种视角交融, 而视角交融的结果是教师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和重建, 从而产生与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对话的过程实质也是一种学会教学、学会研究、学会合作的过程。教师进行最多的是校本专业对话,对话的方式主要有

1、信息交换

教师通过一些媒介把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以此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提高认识,方式一般有信息发布会、读书汇报会等。

2、经验共享

教师通过分享经验,借鉴他人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分享经验的途径有举行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让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

3、深度会谈(课改沙龙)

深度会谈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它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发散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4、专题讨论

组织教师围绕某些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种意见和看法,丰富彼此的思想,共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例如,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专题研讨会。

5、网上对话

教师通过英特网与同行、专家交流、讨论。可先收集一些新课程改革中的话题放在网上,使教师对话更具针对性;网上对话的形式可定期开放,甚至每周都有这种沟通。

(二)协作

协作指教师寻找伙伴共同承担责任完成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任务,既有共同的研究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责任。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在合作中,教师思想交流是自由的,许多实用和创新的想法正是在合作中生成的,他们在合作中不

断受到一些启发。教师协作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集体备课

关于集体备课,根据目前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至少可以给出以下两个界定:其一,所谓集体备课,是指相同学科、相同年级教师之间,就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练习测试等内容进行商量和讨论的过程。其二,所谓集体备课,是指将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组织到一起,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练习测试等内容进行讨论,讨论时有主持人、有记录人,记录人或主持人将讨论结果综合起来,写成教案,分发给组内其他教师,其他师则以这个教案为基础,再补充些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一个完整教案的过程。

2、听课评课

所谓听课评课,是指学校内或学校外教师间相互听课和相互评课。课堂是教师的工作间,是教师生命呈现的主要场地,教师的知识、能力,甚至人生态度等,绝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表现出来的,教师间相互学习,主要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知识、技术、经验、机智和艺术;教师间相互帮助,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帮助。因此,在教师互助中要特别重视听课和评课。

(三)帮助

帮助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一般教师间帮助的方式有师徒结对。师徒结对,也就是师傅带徒弟,即中老年教师收青年教师做学徒,青年教师向中老年教师学习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师之间为了提 高专业水平而进行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形式。师徒结对活动是促进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有效策略。“师父”要关心“徒弟”的成长,要通过传、帮、带指导他们钻研教材,备好课和上好课。“徒弟”应虚心向“师父”学习,多听“师父”的课,用“师父”的宝贵教学经验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会成长的更快。

三、同伴合作的策略

(一)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1、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一项关系下一代,关系民族未来的宏伟事业。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与广阔的文化视野。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多元化,这样,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决定了教师必须终生学习,不断提高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以典型引路

要注意发现并树立本校教师互助的典型,介绍他们的互助经验和效果,让教师身边真实的典型来影响教师。以此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变“要我互助”为“我要互助”。

(二)营造合作性人际关系

1、讲究领导艺术,创和谐人际关系

一所学校只有创设了人际关系和谐、管理制度民主、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才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应做到心胸开阔、清正廉洁、开拓创新,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教师的现实出发,减少刚性的限制处罚,增加柔性的关怀尊重,同时,经常组织开展教师们喜爱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情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带出一支热爱学校、忠于职守、团结友爱、踏实工作的和谐队伍,使教师间积极主动的互助成为可能。

2、合理调配同伴

同伴互助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人数可以是两个也可以多个。同伴的确认形既有由学校用行政命令指定的,也有自主合作的互助搭档。其中由学校指定安排的互助组多为同年级、学科的教师互助组、以促进新手型教师教学技能提高为目的的高带初教师帮扶组、由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学习组等。作为学校领导,应特别重视年级组、教研组、帮扶组等人员的安排,因为同组同学科的教师之间或师徒之间交流的机会、时间和话题内容相对更集中一些,开展同伴互助的机会也更多一些。组内教师间的差异是互助的动力,因此在人事安排时要精心考虑,合理调配小组成员,使组内形成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经验互补,气质、性格互补,教学风格互补的互补性结构。

3、建立利于互助的评价制度

要促进教师主动开展互助活动,必须改革以往较为片面的评价制度。在评价内容上,要由单纯的教学成绩评价转向教学成绩和教学过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既看工作过程,也看工作态度;既看课堂教学,也看教研活动;既看优生比例,也看转差效果,其中,工作态度、合作、协调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成绩应成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方面。而评价一个集体,如教研组是否先进,要将组内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业绩和协作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评价,才能引导教师以集体竞争取代单纯的个人竞争,形成

“组内合作,组外竞争,校内合作,校外竞争”的生动局面,从而达到教师间积极互助,共同提高。

4、利用网络资源,拓宽互助的时空

教师在校内互助交流的时间、地点、对象有限,有时人际关系也会影响互助的质量,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这些难题,添置电脑等办公设备,建成校园网,开辟教育信息平台、网上论坛等,为教师广泛合作交流提供一片广 阔的天地。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使教师的“同伴互助”产生质的飞跃和提升。

综上所述,同伴互助是一种典型的依托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是同事之间合作进行的协作性反思。它既是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有效策略。更重要的是,同伴互助有助于突破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教学研讨氛围,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实践证明,同伴互助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 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 [2] 朱宁波等:“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教育科学》202_年第10期

[3]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2_ [4]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89 23 [5] 叶澜:“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启示与经验”,<<中国教育学刊>>202_年

第三篇: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望岛小学梯队管理经验交流

周倩

有这样一幅画《两驴吃草》,画画的是两头驴,被一根绳拴住了,它们的两边各有一堆草,它们反向走各自去吃自己这边的草,可是绳子不够长,两头驴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经过思考,它们决定先吃一边的草再吃另一堆草。这幅画让我想到:如果驴互不相让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将谁也吃不到草,正是因为驴能看到彼此的共同利益而进行协作,所以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益共赢。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和其它的肢体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长。

上学期,在学校德育处的倡导下,班主任管理方面尝试运行了“梯队管理”模式。我们一年级组在不断探索、认真落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彼此信任、相互协作、共同进退的团队氛围,每个人都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具体的来谈一谈我们一年级组这个小团队是怎样运行的。

一、建“队”初始,“心”沟通

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故事: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一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停下来,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的快很多。”猎狗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我们两个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餐饮而跑,而他却为了性命而跑呀。”这个寓言揭示了:兔子与猎狗表面上都是做一样的事情,拼命的跑步,然而,他们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其目标不一致,导致其动力也会不一样。

在梯队管理中,不同角色的成员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可能年级组长为了感谢领导的信任,干劲十足,而另一方面,其他组员或许会觉得自己没当上组长,可能不受领导器重,因而出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心态。

所以梯队形成伊始,我们四个人就凑在一起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大家阳光向上的心态,让我们快速达成一致的目标:人多力量大,遇事好商量,发挥集体的才思,我们才能以最省事、最省时的方式完成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共同一致的目标让我们快速“抱团”,紧密的联系到一起。

二、工作氛围,“心”温暖 假如一个团队缺乏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团队成员的力量就很难合在一起,大家相互扯皮推诿指责,活也就不可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一个团队里如果存在这样的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团队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学校所安排得一些工作,难易程度、工作量的多少,有时是无法用具体的标准来衡量的,所以我们在分工时,就不可能真正的做到“不偏不倚、完全平均”。如果此时大家为“我的工作多了,我的工作比别人的难”,而斤斤较量、互不相让,我们的工作就无法按时完成,同时也会影响大家的工作氛围。其实有为谁干得多一些,谁干得少一些争执的时间,活我们也干完了。所以为何不少计较些,多宽容些?

这一点真得要感谢我们组的小伙伴,基本上当我正在为这活怎么分才好而犯难时,大家都会说:“无所谓啊,无所谓啊,你怎么分,我们就怎么干。”或者谁的手里活比较多,大家就会很默契的达成一致,让她少干点。如我们在《“借助团体心理游戏,提高学生自信度”的研究》课题方案时,那节课时老师有课不在,我们三个人会分工:小杰和赛赛一块合作“课题研究的措施”,我来做“课题研究的目标、指导思想”等部分,有了大家的通力合作,不一会课题方案的初稿就形成了。下课了,时老师回来说:“我干啥?”我们说:“都已经干完了,下次有活全归你。”时老师说:“行,必须的。”

其实,活就是这样干出来的,所以我们感到很荣幸,感到我们的这个“小家庭”很温暖,我们有着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家干起活来也会格外的得心应手。

三、良好沟通,“心”无阻

由于每个人的说话习惯、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区别,导致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很可能出现相应的偏差,所以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解决各项问题的金钥匙。

开学之初,德育处计划本学期一年级进行“亲子半小时”的德育特色活动,开完会之后,我便回来进行传达,在我噼里啪啦的说完之后,我问:大家听明白了么?说完我发现小伙伴们在用迷茫的眼神看着我,说,你能再说一遍么,没听懂?

虽然这仅是每天工作的一个小插曲,但是依然给了我很深的触动,良好的沟通是如此重要。所以,以后开完会回来传达之前,我会先在头脑里组织一下语言,想一想这样说能不能将领导的意图传达明白,同时小伙伴们也能听明白。四、一天行事录,“心”相随

如果说,上面三部分都是对于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我们一年级的梯队是怎样完成的话,那下面我就再说一说,作为班主任一天的行事录,我们又是怎样互助合作的。

1、有事,您说话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级的班主任,从早到晚大家都是“靠”在班里。但谁都有个有事的时候,为丁点小事,麻烦领导专门为你找人带班,未免有点“兴师动众”。这时候,我们身边的小伙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家半年的相处中,我们形成了“有事,您说话”的默契。

如上个周三下午,小时和小杰出去听课,中午副班有乐队训练任务,吃晚饭时没有老师往回带孩子。我和赛赛就会说:“没事,交给我俩了。”往回带队时,我们就会一人带俩班,中午孩子们在教室里时,我们都会几个班顺道一块“溜达”,看一眼,维持一下班级秩序。

2、互相督促、检查,齐头并进

在班级卫生、路队、餐厅纪律等方面,学校开始实行梯队之间的互相督促、检查制度,但是一开始大家也是不习惯的,总感觉:我们都是老师,大家平等,我们凭什么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如果在各项检查中,我给这个班的分打低了,让别人对我有意见,可咋办? 所以在具体的实行中,总会显得束手束脚。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情况。我认为这一情况也适用于班级管理,我们天天处于同一个环境中,时间长了,大家难免会被一些“表象”所迷惑,而无法自己找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他人的一双“慧眼”,帮助自己来发现各种问题。所以团队之间的“督促、检查”,便是这双发现问题的“慧眼”。我想,当我们想明白这一道理之后,大家之间的“督促、检查”便不在是“困扰”,会对自己的班级管理有一定的益处。

所以,这学期我们决定将团队之间的督促检查,落到实处,不在“流于形式”。首先,分好工。比如:这周我检查卫生,你检查路队,他检查餐厅纪律等。其次,发现问题,随时沟通、整改。如:今天在检查卫生时,四个班一对比发现,一班地面较脏,二班桌椅不整齐,那么一班和二班就要针对问题马上做出整改。

再次,二次跟踪检查。针对问题整改完了之后,当天的负责老师还要进行二次的跟踪检查。

最后,每天放学前总结。“当天事,当天毕”是一很好的工作习惯,所以每天放学前,大家凑在一起,三五分钟在进行一下简短的总结,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铺垫。

3、交换思想,碰撞出班级管理的“金点子”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了两个人的思想。”

我们一年级组是个年轻的群体,教龄短,经验少,所以遇事,大家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各抒己见,会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所以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形成了“以学生为媒介,各抒己见”的梯队管理制度。上半年,新生刚入学、练常规时,我们四个人便形成了不定时凑到一起互相诉说班里的突发状况,然后互相支招、互相帮助的习惯。

哪怕是现在,如果哪节课能大家都有时间一块坐在办公室里,我们还会互相说一说今天班里谁犯错了,谁又不听话了,然后你一句我一句,说说怎么“收拾”他们。如果哪天谁有了什么管理学生的小妙招,并且经过实践,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也会迫不及待的回办公室“炫耀”一番,大家一听,不错呀,赶忙先在梯队的“金点子”集合令中留下痕迹,然后第二天都会开始实行。

例如:我们班的刘宜铭是一个课堂很随意的孩子,想学习,就学习,不想学习,就趴在桌子上。尤其是他的腿,总是习惯性的盘在椅子上。上学期,威逼利诱,各种方法用尽,却不见效果,屡教不改,让我很是头疼。今天上课,刘宜铭又是习惯性的将腿盘在了椅子上,我突发“奇想”,我说:“从今天起,我要做个通情达理的老师,满足小朋友的一切愿望,比如,刘宜铭,让他盘着腿做在椅子上一节课。”

十分钟之后,刘宜铭跟我说:“老师,我坐不住了。” 我说:“不行啊,机会难得,你一定要把握住。”

班里的孩子哄堂大笑,刘宜铭决出气氛不对了,自己搜的从椅子上跳下来,钻到了桌子底下,大喊:“老师,老师,我再也不这么做了。”

我说,那你这节课能将你的腿放好,好好上课吗?。。。。

下课之后,我把他交到前面,我问:“你为什么钻桌子下面去了?” 摸摸小脑袋,憨憨的说:“人家害羞嘛。”

听了刘宜铭的回答,我真是可笑不得,不过,小样原来你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啊。看来这方法不错,可以考虑继续使用,继续“通情达理”。

收获到了如此好的效果,我便迫不及待的回办公室“大肆炫耀”一番,被小伙伴们一致称赞,大家都说,不错啊,可以考虑在我们班的谁谁的身上实行。

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和社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沟通,方能学会生活。教师的团结协作很重要,要团结领导,要团结同事,更要与自己的学生搞好团结协作,否则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办法开展。凡事斤斤计较,不是高高在上,就是挖空心事捞成绩,还谈什么协作。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块宝石,携起手来,我们就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堡垒。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集体是大家志同道合进行创造性合作的团体,在这里,每个教师都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从集体的创造中吸取精神力量,同时也以精神力量去丰富自己的同志。

第四篇:同伴互助小结

同 伴 互 助 受 益 小 结

上 坊 小 学 李 建 明

本学期,根据学校要求继续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我与罗永华老师同伴互助又一学期了。期间,我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开展各项教研教改活动,深入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教法。本着互帮互学的原则,进一步发扬优点,克服不足。现就本学期在“同伴互助”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今后的教育教学,现做工作总结如下:

1、每周,我都能与罗老师共同参与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共同学习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黄金莲同志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思想上、行动上受到了极大的激励,立志要以优秀教师为榜样。

2、互助双方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数学科《课程标准》,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构建新课程理念,共同认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文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通过学习,我能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以全新的素质观接受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从中也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尝试采用新教法,注重把学习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法。“同伴互助”中,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所以我即严格要求学生,又能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对待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气氛,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快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转变教学观念,在互助学习中,做到每月互相听课2节,共同探讨教学教法,取得共同认识,从而懂得教学应结合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要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坚持每月共同备课2节,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 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和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4、转变了教学模式,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比如罗永华老师的课,在教学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课前准备工作,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好的起到了一个引导者。

新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每节课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把所有听过的课评价都进行记录,再进行二次反思,不光是对自己而且也针对其他老师的课。通过一学期的同伴互助活动,我们逐步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增强了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 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今后,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共同探索数学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开展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为推动我校校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202_年1月

第五篇:同伴互助工作总结

教师同伴互助工作总结

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合作的社会里,只有互相帮助,群策群力,才能发挥最好的价值。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合作的意识,合作的精神。

有人说,“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教育创造从哪里来?来自我们教师间的共同研讨和合作。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探讨,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逐步形成一种专题来进行研讨。

今年,我与孙静老师、李德发老师组成了同伴互助小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和教学经验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有着很多这样那样的优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两位老师那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课堂中一贴很好的催化剂。擅长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能让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为了尽快地提升自己,进入角色,继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在不断的听课学习,我们充分发挥了我们的集体智慧,每次同伴间听完课,都会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提一条缺点,提一条优点,提一条改进,再说说如果我来讲这节课我会怎么上。

平时备课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备课的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课下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章节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

除了集体备课这一方式外,以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了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针对问题,大家谈感悟、讲困惑、议策略、找办法,从而通过互动式的探讨,学到了自己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同伴间的交流是学习成长的最好途径,因为自己的眼睛关注不到的地方,同伴会给你指出来,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建议的方向也不同,直言之必有获益。正所谓教学相长,在互助中,每个人都获益良多。每学期我们都要随时互听对方的课时,通过互听,互评,互议,使我们得以认清自我,既可以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为自己提供了难得的学习研讨机会,引以为鉴。

在参加各级的教学公开课中,我们互帮互助,在各自的教学中表现优良。除了课堂教学,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我们也是相互给予指导、帮助、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马克思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仍会将“同伴互助”的教研形式进行到底,团队合作,互补共生,争取彼此的更大进步和发展。

同伴互助活动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