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交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12-833826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2 10:57: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交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交通之魂文以铸之――云南交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交通之魂,文以铸之。正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

一条公路,在没有形成或赋予它相应的文化时,它只是一条可以通行的普普通通的公路,但一旦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极可能就是一条名路,它

就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生机、有了活力,成为一条体现文化精神、道德力量并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路。公路如此,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也如此。有了文化上的生命力,这个单位、这个行业就能活力无限,长盛不衰。

“交通乃文明之舟,交通与文明相伴,与文化共生”。从秦开五尺、汉修南夷到云南第一条现代意义的公路--昆明西站至碧鸡关公路建成,再到战火硝烟中用血肉筑成的滇缅公路,直到今天纵横四方、八面来风的密密路网……两千多年的云南文明史始终与交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联。而在云南交通起步、发展的进程中,云南交通文化也经由孕育、发轫而至鼎盛。

当前,紧紧抓住云南深入实施大通道和“桥头堡”建设机遇,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动力,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将行业文化建设和行业文明程度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不断优化交通运输发展的文化环境,是云南交通人的共同愿望和时代责任。为此,我们需要对云南交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系统认识,对云南交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对云南交通文化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一、云南交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云南交通文化与云南交通发展共生共融,是几千年云南交通发展中最高级的精神潜流,她潜藏于红土高原的条条公路与座座桥梁之中,隐匿在记载云南交通发展的残章断句之中,体现在一代代云南交通人的精神气度之中。云南交通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鲜明的时代性。

(一)云南交通文化的基本概念

人活一百年,树活一千年,文化能活上万年。孔子我们大家都没有见过,可是他的名字却代代相传,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甚至通过“孔子学院”等形式广泛传播至全世界。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在重大考验与困难面前坚如磐石,万众一心,说到底就是中华文化在起作用,也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文化。“文化”一词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而“化”的本义,则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在《庄子·逍遥游》中:“化而为鸟,其名日鹏。”《易经·责卦》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时至今日,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化,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辞海》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行业文化。行业文化是指某一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品牌效应等等的综合体现。一个行业的文化发达程度和特质内涵,深刻地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各种资源开发和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从而也就深刻地影响着该行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故有,有文化的行业,才是负责任的行业、先进的行业;有文化的单位,才是有活力的单位、文明的单位;有文化的人,才是有品位的人、智慧的人。

云南交通文化。云南交通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是云南交通发展历史的沉淀,也是交通人基于云南独有的地理自然条件、在推进交通发展中长期创造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了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其中,物态文化是云南交通人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如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和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是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是云南交通人在实践中组建的各种行为规范,行为文化是云南交通人在工作中形成的礼仪风貌等行为模式,两者介于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之间。心态文化是云南交通人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审美情趣等心理因素,是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同时也是交通文化的核心,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互交融,并对后三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道德文化。“小胜靠智,大胜靠德,长胜靠文化”。道德文化是云南交通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推进云南交通文化建设,重中之重是抓好职工道德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培养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素养,是一个始于素养、忠于素养、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要把职工道德文化建设摆在交通文化建设的突出地位,在全行业大力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文化氛围。

(二)云南交通文化与交通发展同步

“道者,蹈也;路者,露也。”(刘熙《释名》)道路是经过人们踩踏而成,这是原始的交通,也是交通肇始。云南高山峡谷、大江大河的地貌阻碍了云南与外界的经济文化往来,从有人类活动以来,人类祖先用脚踩出了一条条羊肠鸟道。为改变云南交通闭塞的状态,自秦汉始,古代先人依靠刀凿斧劈修筑了“五尺道”、“

西夷道”等步驿道;至明清,云南驿道内联四川、贵州、广西,外接缅甸、越南、老挝。民国时期,云南始有公路,其中以修筑于1938年的滇缅公路最为著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云南交通发展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农村公路竞相发展,水运建设突飞猛进。时至今日,全省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蔚为可观。从云南几千年的交通发展史看,无论是步驿道发展期,还是现代交通发展期,受制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既有蓬勃发展的势头,也有相对停滞的低谷,总体呈现为时断时续的状态。

交通文化与交通发展同步。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或某个特殊节点,交通文化就会凸显,并支撑交通发展,而交通发展相对停滞时,交通文化就会潜隐,但不会消亡。南方丝路形成初期,“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的民谣记录了古人开山筑路、不畏艰难的情怀;唐朝是云南驿道网络初步形成时期,“驿”、“馆”文化始兴;云南驿道在元代实现了大规模发展,“站赤”建设深入影响了云南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云南交通文化体现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献身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经济建设处于困难时期,云南交通文化就突出了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特质。可见,源远流长的云南交通发展史铸就了云南交通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而云南交通发展时断时续的状态也直接导致云南交通文化呈现出时隐时显的特点。

(三)云南交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交通文化的凝聚力是交通行业所具有的聚集、吸引、团结和组织全体交通人的向心力,也是交通行业赖以发展的内在力量。相对于体量庞大的云南交通物态而言,云南交通文化体量很小,然而却贯穿于整个云南交通物态的发展、有效支撑了交通物态发展,这就是交通文化凝聚力作用的体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云南交通文化的自然凝聚力,表现为一个在红土高原从事相同行业的群体所形成团聚力量和亲合力,以及特定的语言体系、思维习惯、相同习俗和对交通行业的依恋之情。另一方面是云南交通文化的社会凝聚力,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思想因素。云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决定了云南交通文化呈现出独特的韧性;云南地处边疆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多民族杂居的特点又决定了云南交通文化既有与全国交通文化的共性,又有“多血质”的个性;云南文化融合的特征决定了云南交通文化在保留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善于吸收外来的新鲜文化思想。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云南交通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对云南交通文化现象起到吸附作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调整、丰富,成为推动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云南交通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云南交通文化在交通不同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云南交通人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如秦汉时期,为突破大山阻隔,江河围困,开山筑路者体现的是开拓人格;云南驿道发展时期,马帮成为云南与外界沟通的重要载体,这时体现的是坚韧人格;滇缅公路时期,筑路大军冒弹雨、舍生死抢通生命线,体现的是英雄人格;新中国成立初期,筑路工人“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推进云南交通实现大发展,体现的是奋斗人格;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公路作为新生事物出现并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网络迅速延伸,农村公路等级不断提升,水运建设加快推进,云南交通人体现的是创新人格。各个时期的人格特征是云南交通人区别于其他行业从业者和其他省区同行神气风度方面的特点,也是对云南交通人这个群体气质培养与形成的要求。

(五)云南交通文化引导交通职工有品位的生活

通过交通文化建设,积极支持和引导交通职工健康、和谐、正常的生活,有品位的生活。而职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行业前进的动力、永不枯竭的源泉,交通文化也在这种不懈追求中,孕育、催生和演进。为此,要着力改善交通职工民生。改善民生,既要改善社会民生,也要改善行业民生和职工民生;既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我们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工作,服务好基层单位发展和职工全面发展。对广大交通职工政治上要多帮助、工作上要多支持、生活上要多关心,努力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特别是解决好在住房、就医、交通、餐饮、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真正让大家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增强作为云南交通人的归宿感和自豪感。最终形成这样的交通职工道德文化环境:“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交通文化建设是云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必然要求,是交通人助推新跨越和实现“云南梦”、“中国梦”的重要责任。

二、云南交通文化建设的现状

“十一五”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高度重视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紧紧抓住“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关键,以职工道德文化建设为基础,着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着力提炼行业核心价值观和服务理念,构建行业理念识别体系;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行为,构建行业行为识别体系;统一行业外在标志,构建行业视觉识别体系,使行业文化建设成为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文化自觉已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逐步形成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构建了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以“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的行业核心价值观;以“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的行业使命;以“建设一个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让各兄弟民族享受高品质的运输服务,让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交通与人、与自然、与社会更加和谐”的共同愿景;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行业精神;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形成相对统一的行业价值准则和职工行为规范,并使之转化为广大交通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实现职工素质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创建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滇西公路文化走廊”、“滇南绿色生态走廊”和“云南公路馆”成为展示公路文化的精品。“路畅人和”被列为为“十二五”首批候选交通运输文化品牌,大丽高速被列为全国公路文化建设示范路,保腾高速被列为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科技文化示范项目。省公路投资公司、怒江公路总段分别被命名为第二、三批“全国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昆磨路政支队等13家单位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先行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窗口(文明)单位。8家交通运输行业基层单位被评为“全国交通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一大批文明单位、示范窗口和个人受到省、部表彰。涌现了杨晓川、赵家富、汪建明、铁飞燕、和星、李志奎等一批交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特别是在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中涌现出了10位“路县长”和30位“路乡长”。交通运输部文明委曾给予高度评价:“亮点突出,方法和形式多样,把交通行业文化与路域文化有机结合,在全国独树一帜,云南公路文化的一些经验可向全国推广”。

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先后组织了“昆瑞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重走滇缅路”摄影大奖赛、“昆磨杯”摄影大赛、云南古道古桥古驿站摄影大赛,“云南交通辉煌60年”巡展。出版了《滇缅公路--镌刻在人们心中的丰碑》、《从茶马古道到昆曼国际大通道》、《1978—2008云南交通30年嬗变》、《云南古道古桥古驿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云南省交通运输职工摄影作品集》等大型画册。举办了“和谐交通平安颂”文艺晚会,特别是去年在北京举办的交通运输部春节团拜会,云南交通文艺骨干精心准备、倾情演出,为交通运输部送去了一台充满节日喜庆色彩、展现七彩云南风情的高质量高水平节目,充分展示了部省之间的浓厚情谊,充分展示了云南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云南交通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部领导的一致好评。

形成了一套行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200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后,全行业成立了推进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不断加强和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出台了《云南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评审条件与表彰机制,在品牌选树、示范单位创建、典型培育、总结表彰及推广示范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更加突出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确立了交通文化建设的八个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体现特色、重在领导、系统运作、追求卓越、突出经济、继承传统。提出了交通文化建设的五个主要步骤和方法: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着力构建价值体系、建立保障体系、践行价值理念、开展绩效评估。

助推交通建设大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国道主干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省级通道建设、“兴边富民工程”沿边公路网建设圆满完成,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9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943公里,“七出省、四出境”大通道朝着全面高速化目标迈进。高等级公路里程达到1.4万公里,全省129个县中123个通高等级公路,“县县通高”目标基本实现。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村公路改建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13.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规模达18万公里,全省乡镇通畅率达到94%;行政村通畅率和通达率分别达到36%和98%,农村交通条件已发生根本性改变。水运建设异军突起,水运投资快速增长,新增航道2194公里。

(二)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仍然存在差距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云南交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仍然不够扎实,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对现阶段云南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任务、实施步骤、重点工作分析研究还不够透彻。二是行业文化建设体系还不够完整,在行业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以及符合各单位实际、体现科学管理要求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文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单位在组织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都缺乏工作机制,文化建设普遍缺经费、缺人员、缺编制,缺乏培训体系与激励机制,在行业内部也未建立起文化建设交流平台,整个行业的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全省交通文化的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四是职工道德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现象在交通运输行业依然存在,少数职工的思想道德状况让人堪忧,如政治意识有所淡化、道德标准有所模糊、价值取向个人利益化、生活目标有所盲目。

(三)交通文化发展要与云南大交通建设相适应

2008年3月,国家民航局、国家邮政局以及建设部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并入交通部,并成立交通运输部,大交通的概念随之提出。此次整合交通的大部门体制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国家站在大交通的高度,通盘考虑、合理构建多元协调的交通体系,宏观战略性地调配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交通资源。今年3月,按照新的职责,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发展,可以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和“无缝”连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交通格局。这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符合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交通格局的形成,为云南大交通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也为云南交通文化大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和空间。

云南交通文化发展为云南大交通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撑等“软环境”,而云南大交通建设为云南交通文化发展造就了基础设施、技术保障等“硬环境”,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软实力为目标,大力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云南大交通建设要求、符合先进文化发展规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体现行业发展特色的交通运输行业文化体系先进文化凝心聚力、用高尚精神统一思想,用科学管理规范行为,用优秀品牌提升形象,使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实力、竞争力得到全面地提升。

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以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着力巩固全行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以推进文化建设和行业管理相融共进为目标,着力创新文化管理实践活动;以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契机,着力提升子系统文化建设水平;以加强文化建设示范点的培树为重点,着力打造影响力较强的行业文化品牌;以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着力改善行业文化阵地的环境条件;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以文化人、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

到“十二五”末,争创具有重要影响的10个文化品牌、20个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10个先进典型;争取打造30个省部级“青年文明号”,5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00个厅级“巾帼建功”单位;90%以上的厅属单位成为省部级以上文明单位。

三、着力推进云南交通文化建设

推进云南交通文化建设,要大力发掘文化载体的深度(区域性、民族性及生态性)和广度(传承性、公益性及群居性),创新驱动行业文化发展。而核心就是不断发展和提升交通修养,把交通修养作为文化建设服务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境界和动力源,努力加强职工道德文化建设。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8个字:立德、创牌、聚力、铸魂。

(一)立德

道德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的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通常代表了社会正面的价值取向。道德是自律,是法律的外延,法律是它律,是道德的底线。第二种形态: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组成。第三种形态:道德规范是社会或阶级用于和人们利益关系之间行为准则,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一种标准。道德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立德,就是以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为契机,加强职工道德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核心价值倡导行动、道德模范示范行动、文明主题创建行动、文化精品培育行动、行业形象塑造行动”五大行动,进一步提升专项活动成效。重点倡导和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基本内容的交通职业道德,切实树立交通运输行业“道德标杆”,积极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行业文明服务水平。

爱岗敬业是关键。要求广大交通从业人员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交通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交通基础设施和客货运输服务,交通工程建设关乎百年发展大计,客货运输服务惠及千家万户,要求从业人员要敬重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为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输服务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诚实守信是基础。要做到诚实、诚恳,讲信义、守信用。交通行业倡导并实践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要着眼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近年来重点抓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出租车司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等),健全诚信机制,强化诚信意识,做负责任的行业、负责任的部门和负责任的岗位,努力提高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和信誉度。

服务群众是目的。服务是交通的本质属性,做好服务是交通发展的突出主题。要通过开展文明单位、示范窗口和岗位标兵建设活动,大力推行热情服务、周到服务、规范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做好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奉献社会是根本。交通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广大交通从业人员要将奉献社会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本职工作,以宽广的胸襟和坦荡的胸怀,以自己的才华和汗水真情地反哺人民、回馈社会,以奉献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肯定。

立德,就是要把交通修养、道德文化建设贯穿到广大交通职工做人做事全过程,做到决事一板一拍,处事以心换心,做事用心用力。

(二)创牌

交通文化是支撑行业发展的软实力。如何把软实力转化为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硬动力,着力点就是创牌,重点围绕行业建、管、养、运四个大系统,创立独有的文化品牌和“道德标杆”,在行业内人人熟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同时,真正把交通修养、交通职工的道德力量转化为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

建设系统要创立“筑康庄道,架民生桥”的文化品牌。自古以来,修桥铺路就被视为大善事、大好事。但人的生命有限,而修路架桥的事业无限,所以要在交通建设单位和部门中倡导“人生能修几条路,少留遗憾多创优”的理念。把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事业结合起来,从修路是锤炼人生价值、培育优秀品格、塑造团队精神的高度。

路政系统要创立“依法护路,路畅人和”的文化品牌。公路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国家是其产权所有者的特性决定了路政部门作为其维护者,依法履行好维护好路产路权的权力。路政作为交通行政执法的窗口单位,必须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要求,不粗暴执法、不以罚代管,而是追求程序正义、实体正义,让执法对象在和风细雨中自觉纠正违法行为。

养护系统要创立“用心养路,路平人安”的文化品牌。从物理层面而言,修路是基础,养路是关键,“养”是“建”的延续,是“建”的巩固。建设的成果需要养路人的劳作来减缓损害的速度,通过采用各种科学手段降低养护成本,保持公路的完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养路的周期远远大于建设周期,也就衍生出养路的文化意义——“养路养人品”,养路是对养路人意志的磨练,是对养路人人品的砥砺,最终以“路平人安”的形式,表现“好人养好路,好路养好人”的辩证统一。

运输系统要创立“快捷便民,安全舒适”的文化品牌。运输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置变化的活动,因为有运输需求才会产生建设与养护的需求。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二者的共同点是追求安全和快捷,在此基础上,客运侧重于舒适,就是要变“走得了”为“走得好”;货运侧重于便民,就是货物中转环节尽量少,力争实现转运“零对接”。

创牌,就是要创立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文化品牌,带动交通文化建设,使全行业学有榜样、追有方向、赶有目标。

(三)聚力

聚力,就是唱响行业一首歌,以《彩云之路》为主线,唱响行业主旋律。

歌中这样唱道:七彩的云霞,七彩的梦,七彩的大地是家乡。沟通日月铸通途,飞越天堑舞巨龙。枕着古道的铃声,找寻心灵的渴望。奉献青春的笑容,吟唱幸福之颂。

长长的大路,长长的情,长长的彩练达四方。路绕三江架彩虹,挥动玉带天下通。踏着历史的天路,畅想高原的情怀。牵着希望的春风,迈向金色之梦。

在每一位云南交通职工心中,都有一个强烈的心声:如果有一个地方最让我魂牵梦萦,那就是彩云之南;如果有一份事业可以让我们付出一生的青春,那就是交通运输事业。

这首歌生动地诠释了人与路的这份永世情缘:人与路互为依托,又相互鞭策,其中有多少付出和收获,有多少追求和体现。交通事业中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升华的价值,沉淀出了特别的交通精神。

这首歌中跳跃而出的字眼充满豪情和灵感:天堑、巨龙、古道、铃声、彩虹、玉带、天路……与之相对应的是青春、心灵、笑容、希望、情怀和梦想,既深深烙上了云南印记,又真真切切饱含着交通行业的鲜明元素。这首歌所传达出来的云南交通人的风采,既执着敬业、乐于奉献,又乐观豪迈、温情浪漫,因为我们“枕着古道的铃声,找寻心灵的渴望”,因为我们“踏着历史的天路,畅想高原的情怀”。

《彩云之路》是一首歌,也是云南交通人的格言。

(四)铸魂

铸魂,就是树立一种价值理念,以“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的交通修养来体现交通人执着、担当、智慧的交通情怀,展现交通人先行、安全、便捷的交通品质。

“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在云南公路事业科学发展的大环境下,公路行业的存在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决定了公路人群体和个人的心理、意识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自发的群体心理和个人心理逐步提升为自觉的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形成了指导行业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有自身特点的思想文化和群体精神),积极地反作用于公路修建与养护。人路合一,路人不分,路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 逐渐萌生出了路性、路品、路德、路魂的文化载体。2003年,把公路行业的这种群体意识即价值体系归纳为“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作为公路行业“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公路局全面落实“12435”发展思路和“五字”工作目标,实施“321”工程、“7+1” 协调发展和职工“百元增资”计划中凸显了良好效果。08年以后,“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逐渐成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广大职工熟知、践行的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并得到省委学建办、部文明办的认可和推广。前两句是在交通运输厅工作时期提出的。2011年8月以来,结合对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提出的“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的云南新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先后提炼了“谦诚厚德,当好先行”、“谦诚厚德,交融通达”、“谦诚厚德,通达交融”,“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2012年12月,与“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合并为“以‘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的交通修养来体现交通人执着、担当、智慧的交通情怀,展现交通人先行、安全、便捷的交通品质”,并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列为交通道德文化建设的课题进行重点研究。

“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 是云南交通文化特别是职工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云南交通人的道德标杆。这四句话所赋予的交通修养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更是交通人人生之路上的一切。要把这四句话当作云南交通人立身的基础、立业的根本、立德的准则、立志的源泉,引导大家全心投入云南交通事业,凝聚大家力量攻坚克难,激励大家实现自我价值,赢得社会尊重,找到心灵归属。

“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作为云南交通人特有的精神文化人格,大到人生观价值观,中到道德行为,小道个性习惯,既是交通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交通人的道德品质,还是交通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交融是精髓,通达是核心,谦诚是态度,厚德是品格。“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的精神内核:一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交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交通行业能够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其他行业难以模仿的技术和能力。二是云南交通人的共同基因。“云南交通人”是一个共同的称谓,也是一个具有共同精神特质的群体。把一个人生命置于一项永久的事业中,融入一个具有共同精神特质的群体中,他的生命和意义将伴随事业的成长和群体的壮大而被无限延长与拓展。伴随着云南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人群体逐渐形成壮大,就需要培育云南交通人的共同基因。三是云南交通人的精神坐标。云南交通的发展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落后走向先进,是一条震荡的、无限向上的曲线。伴随这条曲线所产生的向上的、进步的、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内核,就是云南交通人的精神坐标,其作用表现为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的时代内涵:交融,交汇融合,和而化之为交融,也就是人与人通过路实现相互交往、物质产品交流和文化与文化实现融合。通达,通行到达,人迹所及为通达,也就是要解决有路可走的问题。通达的程度决定了交融的质量。谦诚,是一种态度。谦,就是谦逊、谦卑,就是对待成绩不满足,不固步自封,始终保持超越的态度。诚,就是诚信、诚实,就是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诚恳的态度。厚德,是一种路径。“德”,就是符合发展规律。厚德,就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交融交谦诚,通达通厚德”的升华与创新:在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巩固和发展这一核心价值理念,要靠交通人实践和培育,也就是“体现交通人执着、担当、智慧的交通情怀,展现交通人先行、安全、便捷的交通品质”。要靠良好的行业风气和道德力量来保障和维护,也就是“畏天畏地畏百姓,多仁多德多贤良”。要靠交通文化来深化和发展,使之成为职工和行业的文化自觉、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也就是“内固其本,外化其行”。

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修路、养路是特征,人生、人品是境界。“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的逻辑关系:路,专指现代意义上通行汽车的公路,也借指人生之路。修人生,就是在修筑公路的艰苦奋斗中修人生之路,修人生的价值,修出智慧的人生。养人品,就是在公路养护中加强自身修养锻炼,塑造良好的品质形象。通过修路养路,逐步调整和完善交通人的人格特征,建立更加切合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需要的性格、思维和行为体系。“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的哲学内涵:用三句话来作注释,“先把思想之路修通,才能实现路通之价值”,就是交通人要有科学的思想,修路必须先修身,养路必须先养心。“高怀见物理, 和气得天真”,就是交通人要有和谐的理念,努力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公路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天地交而万物通, 陆水畅而百业兴”,就是交通人要有责任和服务的意识,抢抓机遇,为桥头堡建设就是提供得力的交通运输保障。“修路修人生,养路养人品”的文化发展:其文化张力与可能,有着三重境界,虽为一生之事,但主要通过“人生黄金三十年”即30至60岁来彰显和展示。第一境界是修路与养路,属于物质基础,就是前十年重技术、打基础、显专长,是确定自我的阶段,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修身与养心,属于生活积累,就是中十年重文化、养品味、显智慧,是认识自我的阶段,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修人生与养人品,属于锤炼提升,就是后十年重修养、塑人格、显魅力,是超越自我的阶段,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执着、担当、智慧的交通情怀。执着是意志,担当是责任,智慧是行为。执着,就要正确对待成绩,正视发展问题,正心推动发展,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注重把握中央政策、把握省领导要求和把握社会诉求,增强政治意识;注重现状分析、区域分析和前景分析,提高行业眼光;注重思想高度、实施深度和影响广度,拓展战略思维。担当,是云南交通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追求,具体表现对所从事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智慧,是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可以分为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要用科学的思想指导发展,用科学的思维统一步伐,用科学的思路推动工作。

先行、安全、便捷的交通品质。先行是支撑点,便捷是关键点,安全是着力点。先行,就是要突出交通运输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四网四节点”,即: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路水联运网;即物流节点、人流节点、站场节点、港航节点建设,构建“布局完善、功能协调、衔接顺畅、高效低耗”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突出交通运输的先导性作用,坚持“一化一引领”,即城乡客运一体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突出交通运输的服务性作用,实现“二站连五区”,即客运站、货运站;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边境口岸经济合作区。安全,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永恒主题。交通科学发展首先是安全发展,只有安全发展才有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发展的效益。没有安全,发展就失去意义,就不可持续。要重点推进生产安全,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精心打造政治安全。便捷,就是要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一是解决有路可走的问题,从数量上满足交通需求;二是解决有好路可走的问题,从质量上满足交通需求;三是解决水运发展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交通文化作为一种事业情怀,一种道德力量,它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可低估。交通文化建设,要树立在发展推进交通修养中找准新定位的认识,通过积极推进交通修养,更好地服务交通运输生产力的发展;把发展推进交通修养作为构建和谐行业的新途径,让交通修养成为广大从业者的共识,形成“同心文化”;把发展推进交通修养作为行业文化阵地建设的新选择,发展推进交通修养不仅能够更好的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激励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而且能够有效占领行业文化阵地,增强交通运输行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交通青年是行业发展的未来,是交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交通修养的践行者。交通青年要努力做到自谦而不自卑、自悟而不自扰、自重而不自溺、自修而不自封,共同谱写云南交通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的新篇章。正如总书记今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的: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篇:关于加强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加强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在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对于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尽快的提高对于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交通公路行业文化作为我国整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整体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加强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措施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加强 交通公路行业 文化建设 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2

一、加强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交通公路文化建设顺应了交通公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公路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公路文化建设很好的顺应了交通公路行业发展的趋势。交通公路文化建设可以更好的提高交通公路行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工作素养和责任意识,从而使得他们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近几年来,我国各个交通公路管理部门不断的增强了交通公路行业的软实力建设,并且将交通公路文化建设增加到了重要的议事内容中,不断的加强交通公路文化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许多交通公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公路文化建设是提升行业“软实力”的有效手段

加强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对于增强行业的软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大力的开展交通公路文化建设这一工作,并且许多交通公路管理也已经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许多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公路建设,公路的里程和公路的等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公路的路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这些举措,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交通公路建设的智能、内容以及性质,帮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大大的提升了交通公路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公路文化建设能为公路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交通公路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文化支撑。例如,首先,交通公路文化建设使得交通公路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大大的转变。公路管理部门的职能由原来的建设管理转变成了行业管理,又从原来的管制型部门也渐渐的转变为了现在的责任型部门,从而更好的明确了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另外,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使得公路发展的模式也发生了比较显著的转变。随着人们对于公路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发展模式也渐渐的由原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了集约型增长模式,公路建设越来越注重公路的安全环保以及舒适等,而不再是仅仅追求公路里程的增加。最后,交通公路文化建设也使得管理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公路管理部门开始加强了对于公路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尽快制定一个合理的行业核心价值体系

为了更好的加强我国交通公路文化建设,相关部门必须要尽快的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例如,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已经不断的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提高公路服务能力,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另外,公路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目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的建立一个合理的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并且要求所有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的遵守这一体系,在工作过程中始终牢记这一体系。同时,公路管理部门也应该及时的制定一个交通公路体系,使得人民群众可以更加了解公路管理部门的职责,增强他们对于公路管理部门的信任度。另外,公路管理部门还应该创设一个积极活跃的工作氛围,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为人民服务奉献的意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理想目标以及自我价值目标。

(二)建立健全行业的规章制度

众所周知的是,一个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所有工作人员以及人民群众的行为准则,因此,尽快的建立健全行业的规章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例如,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一个公路工作人员职业行为规范,并且在这些行为规范中增加公路养护、公路收费以及公路管理等,根据他们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来对各个工作人员进行对应的奖罚,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而对于一些责任意识和工作意识比较差的人员必须要给予严厉的惩罚。或者,公路管理部门也可以建立团队文明规范制度,让团队内部的成员进行相互监督和相互学习,并且根据整个团队的业绩来对他们进行奖罚。

(三)精心打造一系列物质文化体系

一个完善的物质文化体系在交通公路行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管理部门必须要尽快的打造一系列物质文化体系。例如,我们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在公路的路面或者桥梁的两侧增加一些文化要素,或者也可以设置一些路牌,然后在这些路牌上写上公路文化要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交通公路文化建设,突出公路建设中的文化内涵。另外,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开展工作人员交流活动,让他们提出一些关于规章制度、文明标语或者工作服装的观点,然后根据所有的观点,选择出最适合的,并且应用到实际管理过程中。并且,公路管理部门也可以对公路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的服装或者文明标语等进行统一,从而更好的提高公路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四)积极的开展一些特色文化活动

在交通公路管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公路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并且鼓励所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这些文化活动。例如,公路部门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公路文化建设的创新竞赛。首先将所有工作人员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要求各个小组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公路文化建设的创新标准,然后选择一些公路文化建设的专家作为评委,要求他们对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选择出最优秀的小组,然后公路管理部门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或者,公路管理部门也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创先争优的活动,鼓励所有工作人员积极的提出自己关于公路文化建设的想法,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他们日常的工作表现以及工作业绩对他们的薪资进行一定的调整。

(五)加强对于干部职工队伍的培训力度

我们知道,在交通公路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公路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交通公路行业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对于部门内部干部职工队伍的培训力度。例如,公路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的对部门内部的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部门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公路文化建设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将公路文化建设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在培训结束之后,部门还应该对他们的培训成果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职工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一些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干部职工应该给予一定的奖罚,并且要求他们继续参加下一次的培训活动。另外,公路管理部门还应该不断的提高干部和职工的招聘条件,为从而不断的为交通公路管理管理部门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最后,交通公路管理部门还应该定期的组织一些干部职工交流学习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鼓励所有干部和职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关于公路文化建设的观点。最后,交通公路管理部门还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考核机制和人才发展的机制,从而不断的提高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干部和职工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于交通公路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公路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各个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必须要尽快的提高对于交通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且付诸于实际行动。例如,各个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公路文化活动或者公路文化建设创新竞赛,进而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公路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整个交通公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雁,方盛举.云南省公路系统行业文化构建研究[J].云南大学,2014.09.[2] 王国丽.王东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J].江西师范大学,2013.156.

第三篇:关于加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交通运输局局长×××

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行力的有力举措。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实现交通运输服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职能。如何加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多措并举强推进,廉政文化特征显

(一)思想教育上抓强化,体现先进性。积极开展富有交通运输特色的廉政思想教育活动,通过开辟廉政文化学习交流专栏、在**交通运输网上开设廉政文化论坛、“廉政文化下工地”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反腐倡廉的工作方针、勤政廉政典型以及对联、警句、格言等。在活动中培育和弘扬“厚德通阡陌、秉义达纵横、创优我先行,和谐建交通”的**交通精神,保持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先进性。

(二)制度建设上抓创新,体现系统性。廉政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善于总结、理性思考,把具体成果系统化,把成功做法制度化,形成建立长效机制的制度成果。我们初步形成了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廉政文化制度体系框架,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持。

(三)考核激励上抓严格,体现实践性。为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取

得实际效果,制定了有关廉政激励和考核测评制度,运用目标管理体系,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其中,与各项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评比、一起考核,并与奖惩挂钩,落实奖优罚劣,严格责任追究,真正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抓到实处。

二、软硬环境同建设,廉政文化功能强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发挥好导向功能。**县交通运输局投资**万元,建成了廉政文化“清风苑”,设立廉政文化“读书廊”,以寓意深刻的画面、形象生动的文字教育人、感染人、警示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弘扬以廉洁奉公、从政为民为核心的交通廉政精神。二是强化思想建设,发挥好熏陶功能。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断深化廉政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使党员干部在弘扬交通廉政精神中得到源泉和激励,在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中得到陶冶和启迪。三是强化文化建设,发挥好凝聚功能。通过丰富多彩、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功能,增强廉政文化对干部职工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基础,以内涵丰富的先进廉政文化,凝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精神支柱,不断提升辨是非、知荣辱、扬正气的能力。

三、广筑平台重技巧,廉政文化层次高

一是突出精神层面营造廉洁的交通职业文化。把交通廉政文化的内涵与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有机融合,激发党员干部树立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已奉公,遵纪守法的工作理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开展交通廉政文化教育,使交通廉政文化入耳、入脑、入心,形成“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行业风气。二是突出服务层面营造

廉洁的交通服务文化。我们实行了“三零”服务制度,即零距离休息日预约服务,上门办理业务;零障碍马上办限时办结服务,准不准一审清;零积压工作日延时服务,不办完最后一项业务不下班,不送走最后一位业户不关门。三突出社会层面营造廉洁的交通社会文化。利用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和优势,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工程承包、工程监理、运输经营、车辆维修、运输服务等,推行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诚信考核机制、反对商业贿赂机制和治理工程领域突出问题排查机制,引导和促进全行业廉政文化建设。

四、整体带动促发展,廉政文化蓓蕾绽

(一)队伍建设上台阶。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领导班子抓团结,干部队伍抓执行,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廉洁高效、执政为民”的领导干部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干事创业队伍,增强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在全局营造出了“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氛围。

(二)审批服务大提速。坚持“以文化促服务”,重点在精简办事环节、再造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下功夫,全局保留行政审批事项4项,审批环节削减到了3个,审减率达到了50%以上;审批时限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减少到5个工作日,提速75%以上,实际运行时限为3个工作日,提速85%以上,得到了全县业户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三)公路建设结硕果。“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曾是建县之初**县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县公路总里程1881.5公里,全县公路密度达到75.2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以辛河路 为主线,以滨海路、滨孤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油田专用公路为经

络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文化似水柔而有力”。**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影响力量,使党员干部从根本上树立“廉洁从政”的思想观念,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从而为交通运输业服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坚固的道德防线。

第四篇: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占建斌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软环境,班级的文化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而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无疑是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因此,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表率作用对班级文化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使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选择了班级管理这个角度,让学生由过去的管理的对象变成管理的主动参与者,在这种角色变换中加强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一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的精神。

(一)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心理学家指出:青少年有很强归属心理,倾向于寻找能确定自我价值的组织,如果他们不被班级接纳或认可,年轻的冲动的情欲就会使并不坚强的理智土崩瓦解。个体的成长在满足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只有使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才能使班级在个体的力量之上向前发展,要产生这种归属感,又必须使学生对这个班级有种认同感:他能否接受这个班,取决于他在这个班级中能否按他的理想发展,能否满足他在生理和心理发展

过程中的必要的人际关系,是否受到必要的尊重,是否被别人认可等属性。一个班级众多的学生,家庭情况复杂,心理状况也很复杂。如果许多学习上不是出类拔萃的学生能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向班上同学展示他的另一面,实际上也有助于班级同学对他的一种重新的全面认识,培养对班级的亲近感和一种家的归属。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仅仅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溶合的感情归属,只能使班级很团结。要使班级向

前进一步发展就应该让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班主任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是在班级生活中起一个平衡与决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适应青少年心理的发育过程和渴求成熟的愿望,培养一种自立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管理班级全方位事务。同时,学生以班级为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种责任感,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在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认识和磨合以后,开始由全体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符合班级实际的班规。因为现行的许多规章制度尽管很全面,但是比较抽象,因此很容易流于形式。这种实践性强的班规有针对性,而且给学生灌输一种主体意识,从人格与道德的角度要求学生言出必行。主体意识实际上是责任意识的一种雏形。珍视和逐渐培养他们这种责任意识对于他今后对事业、对工作、甚至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都是一脉相承的。

(三)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譬如在校体艺周中,我要求学生本着锻炼、超越自我的精神,充分挖掘班级每一成员的潜力,调动全班的积极因素,提出尽力取得好成绩,无论胜者还是败者归来都有热烈的掌声。在各类活动中我都要求大家尽自己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须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教育归根到底是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心理的人。中学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

期,很多观念逐步成型。所以这个时期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作为一名学生,能够在班级里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追求的统一,说明他的自我意识能够令他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实现自我意识的价值所在,拥有健全人格,我们的素质教育

才能称之为成功。

(一)、开展诚信教育

真诚、接受、理解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条件和保证。真诚,是人格特征的核心

部分。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应始终把“真诚”、“信任”放在第一位。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

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诚信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在班内十分注意培养诚实守信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首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讲诚信,知道哪些现象是诚信的表现,哪些是不诚信的;让学生明白丢失诚信的危害性;让学生明白确立诚信的途径有哪些。其次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人人做“诚信”的监督员。第三要求指出身边的“不诚信”现象,如虚、假、谎、骗等不良行为,对其进行分析,认清其危害性,引以为戒。

(二)、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

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

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真爱自己;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三)、坚持不懈地倡导积极、进取精神。

由于学生成长环境、人生经历、思想、心智存在差异,不同层次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的是终生都不能更改的,但是,和谐的、人性化的班集体就应该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追求,但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一个人缺少进取心将会碌碌无为,一个班级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纪律,班风,学习等方面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是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群体精神是由个体对同一目标的认可凝结而成。班级文化并不是与班级的成立同时产生,班级文化的最终形成,是班级成员能够在某一价值取向获得一致的表现。马卡连柯“前景教育”思想认为,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这种局面形成时,这个团体就有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

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呢,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首先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教师要体会学生生活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另外,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气氛。

在长时期的校园生活中,班级的面貌是这个班级内部文化底蕴的一种外在体现。利用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一定能促进班级整体优化。

第五篇:关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集团关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反映,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新的经济形势,抓好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企业,提高职工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集团始终紧紧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享生活精彩”的**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几个不同方面多管齐下,通过有力有效的管理机制,提升了职工综合素养,丰富了职工精神生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一、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坚定职工理想信念。

**集团把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广大员工的政治敏锐性,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新形势新任务,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坚持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职工文化建设。

**集团在全面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集团工会带领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当中。公司各级工会,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用先进的科学理论

1武装全体职工的头脑,掀起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热潮。通过《**报》的文化宣传阵地,开展科学发展观知识的有奖竞答活动,聘请市委党校教授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使员工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实质,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思想素质。

二、不断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提高职工文化建设硬件水平。

1、增加文化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科学文化及专业知识的需求,**集团公司工会建立了**员工图书阅览室,并为广大职工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后经**集团工会与**市图书馆共同努力,**员工阅览室升级为**市图书馆——**集团分馆。**市图书馆—**集团分馆的成立,为广大**职工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好的学习环境。

2、增加体育设施投入。集团公司为了给广大员工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便利条件,增强员工身体素质,陶冶员工情操,满足爱好体育运动的员工需求,多年来不断增加体育设施的投入,今年就新建了3个篮球场和一个足球场,每年都制备体育用品和器材。

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文体活动是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体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职工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集团工会在开展文体活动主要把握以下原则:安全第一、主题鲜明、健康向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活动要富吸引力、感染力,要搞的生动活波、有声有色;事前做好策划,事后做好总结。

1、组织开展毽球赛、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等

多种体育比赛,增强员工的体质,磨练员工的意识品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展现**员工的风采。特别是三年一届的**职工运动会参与面之广、员工反响之热烈,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影响力上来讲都得到了公司领导及广大职工的认可。

2、组织开展思想教育性强的文化性活动,例如通过《**报》开展“歌唱祖国,赞美**”有奖征文;举行主题鲜明的诗歌朗诵比赛;开展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职工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和习惯。

3、组织广大员工自编、自导、自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举行春节联欢会等文艺活动。在公司应对金融危机之时,特别成立了文艺小分队,到外埠基层单位进行慰问演出。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为爱好文艺的职工提供展示的舞台。

四、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工道德素养。

通过《**报》、宣传板、网络,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劳模员工,弘扬劳模精神。把培养选树一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精神风貌的劳模队伍作为激励职工学赶先进、争作贡献的措施来抓,培养和选树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理念深入人心。公司每年表彰一批具有**人精神风貌的各级劳模先进人物,在职工当中创建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五、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

1、搭建员工学技术的平台,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的专业需求,大力开展培训工作。促进员工队伍技能提升,开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对生产工人、直接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进行了质量意识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精益生产培训、廉政文化培训、打造团队执行力、质量体系知识培训等。

2、围绕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技能竞赛,增强职工的技术技能,通过竞赛活动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水平,对评选出的技术尖子、岗位能手,公司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

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推动职工文化建设。

坚持把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工会自身建设也是更好的开展职工文化建设的前提。到目前,企业的各级工会组织健全,专兼职干部按工作需要配备。我们还组织学习并深入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加强了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工会组织、作风建设及其他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各基层单位开展员工队伍状况调查,及时反映员工队伍的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每年开展工会工作调研,研究企业发展、规模壮大、职工队伍结构变化下的企业工会工作。

 对职工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文化建设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兼顾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针对职工的不同喜好,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随着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职工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工文化建设要不断改革创新。以创新求适应,以创新求发展。

3、职工文化建设要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目标,与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以形成员工素质迅速提升与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双赢的局面。

**集团工会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二日

交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