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冯友兰新理学读书笔记
冯友兰新理学读书笔记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中国著名哲学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学”。
冯友兰的代表著作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这六部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即“新理学”,冯友兰先生将这些著作总称为“贞元六书”,并借以表达其中华民族一定会复兴的坚定信念。当时正值日军侵华日益严重祖国大部分领土失陷的危难时期,但是冯先生始终坚信有着五千年文明之深厚基础的中华民族不会灭亡,一切苦难最终会过去,而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够伴随抗日战争的胜利而重新焕发生机,正是在此信念的支撑下,冯先生更加刻苦的钻研学问,埋首著述,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厚积薄发先后出版了上述六部哲学著作。
“我们现在先要说明者,即哲学与科学之分别,所谓科学,其意义亦很不定。有人以为凡是以逻辑讲的确切的学问,都是科学。如果所谓科学是如此意义,则哲学亦是科学,本书所谓科学,不是取其如此的广义。本书所谓科学或科学的,均指普通所谓自热能科学,就自然科学来说,哲学与科学完全是两种的学问。”在指出科学与哲学是
不同之后,冯先生又列举了几种关于哲学与科学是否为同一种学问的学说。西方历史有种说法是哲学是未成熟的科学,或坏的科学,也就是说哲学只是一种未成熟状态的科学,这种说法冯先生认为是不对的,古代哲学一说指各学科的总和,但就现代而言,哲学中分离了科学等外延后的东西是真正的哲学,因此哲学与科学并不是同一类种;有一种说法是哲学是诸学科之综合,但是如果哲学是各学科的综合,那么就是将各学科的知识堆积到一起,加以整合则得之哲学,但是如果哲学只是将知识累计综合,那么哲学将不能再被称之以哲学;另外一种说法则说哲学之工作,在于批评科学所用之方法及其所以之根本假定,每一种科学都有其根本假定,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而讨论和解决此学科内部的各种问题,毋庸置疑,哲学的工作可以在此做批评从而判定一种学科所得之知识是否正确。但是哲学之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批评,而应更多的花在建设性上,批评的工作只能是哲学工作的一部分。哲学不是科学,与科学给人以确定的结论不同,哲学并不给你以确切实用的知识,那么就有人发出疑问,既然哲学并不能对什么问题作出确定的答案,那在实际生活中哲学还有什么用处呢?科学结论可以用在现实中从而为人类谋得利益,而在当今功利性强烈的人们眼中,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哲学则是可有可无的,在酒足饭饱之后,能与人高谈阔论时显得有些深度也许就算是哲学最大的用处了。按照冯先生的话来说,他们的人生境界只是停留在自然境界,最多也仅达到功利境界,他们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仅为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他们的生活也能衣食无忧,但离超脱本能达到道德或者天地境界远之
又远。因而要想超越人的本能的自然境界,就必须抱着敬畏的态度学习深入哲学。冯先生在著述中多次提到哲学不在增加人对实际事物的知识和才能,而是使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使人由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进而体现于一种人格,胸襟,气象。提供给人的精神的“受用”。哲学就是一种可以使人提高精神境界的学问,可以使人到达最高境界的学问。这种境界类似于“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研读哲学著作,深入哲学思考,打破常规思维去追问问题,能够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从内到外显得超凡脱俗,如同入定的得道高僧,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一种安详,一种与花花世界的喧闹截然相反的气质,一种在功利社会中淡泊的高深境界。科学是人类追求利益的产物,不可否认,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娱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科学在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带给人以内在的幸福。人们在蒙昧时期对自然很多事情无法解释,因而将自然的能力归诸于鬼神,后来科学来了,我们发现迷信于鬼神是一种错误的信仰,但是人们却无法想到,当今的我们对科学盲目崇拜难道就算不上新形式的迷信吗?迷信鬼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危害,而伴随科学的发展而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我们同样无法避免。我们都有感触,童年时的快乐,是那么的简单,一块泥巴,一朵花朵,就能让我们乐呵个半天,但是在我们长大成人,科学空前发展带来充裕的物质享受的今天,我们的感官在一次次的刺激中逐渐退化,谈快乐尤其是发自内心的快乐简直是一种奢谈,真正的快乐不是感官的物质的,而是内心的精神的,遥
想古时的庄周,梦蝶而飞,独坐垂钓,自得其乐,以至连高官厚禄都难以遮蔽其双眼,“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财富地位这些庸俗之物怎么换得了庄子的快乐,他的乐来自内心,来自自身的高深境界,这又岂是科学能够给予的。
新理学提出,一类事物所以为此类的规定性叫做“理”,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从属于某一类的事物,而一类事物皆有其所以为此类的共相,并且由此才能把此类事物与别类事物分别开来。“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某种事物是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宇宙之中所有的共相共同构成乐一个形而上的世界,理世界时客观存在的,是有,理的有时超时空的潜存。但仅有“理”是不能构成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在形而上的理世界之外还有“所有以能存在着”,新理学称之为“气”,不过这个“气”与传统理学的“气”有所不同,传统理学的气往往指实际存在的物质实体,而新理学的气只是思维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只是一个逻辑概念。理与气共同构成事物的存在。在冯先生看来,一件事含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其一是事的本身,其二是隐藏于事背后的理,理相对于事物是在上的,即所以为在上的事物规定性。理是超时空的,时间空间都是具体的实在,而理则不同,它不是具体的,时与空之理在数控之前已经存在,而正是遵循着理,在冯先生看来时与空才能具体的存在,理在事物之前既以存在,否则事物就无法存有。理是“有”的,冯先生提出“实际”与“真际”的概念,“有某种事物之有,新理学谓之实际的有,并且与时空中存在。有某种事物之所以
为某种事物者的有,新理学谓之真际的有,是虽不存在于时空中而又不能说是无者。”所以在冯先生看来,理是事物的前提,物的存在是因为有理,理是超时空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理决定一切。
我们每天都会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许多判断,提出许多命题,哲学就开始于对这些普通命题意义的追问,但哲学也并不停留在仅仅追问这一层面上,否则就与逻辑没有什么差别。哲学中追问的这些命题,不是空洞虚幻的,而是由经验而来的,是有其意指对象有与之相当者的,是对实际事物有所肯定的。如“这是方的”,是有感于实际事物的形状而出的描述,是对实际事物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基于实际存在事物而来,此种命题,是科学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脱离实际事物而思考,方的事物有四个角,这个命题就不需要一定有实际事物才能得到,使我们凭借思考就可得来,即不是对于实际特别有所肯定,而是对于真际有所肯定,哲学中的命题,大多都是此类。实际事物蕴含实际,实际蕴含真际,也就是说,有实际的事物必有实际,有实际必有真际,但有真际并不一定有实际,如“方”即可以使脱离实际的真际。在对事物有所判断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有共同点即有共同之理得事物进行综合,从而得到“类”的概念,此类的事物并不一定实际存在,如“方”可以为真际的而不是实际的,而且追问此类事物是否存在抑或其数目在哲学上并无实际意义。并且依照同一理的事物其形状可大不相同,即“理一分殊”,事物千变万化但只要遵照同一理就可以发现其共同之处,而哲学的研究不在于探究事物千奇百怪的外表,而是追问其内蕴藏的理及其意义。
冯先生的著作博大精深,我能做的只是在研读的基础上有所触动
而发,但离其精要还是甚远,所以我会保持谦虚的态度继续用心阅读。
第二篇:09.8.14冯友兰中哲读书笔记
敬爱的刘老师,您好!
《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冯友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一版
在家就是一点不好,琐碎的事情较多,原以为有了上个月的铺垫,对中哲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想着这次读冯先生的中哲史会好许多。当真正翻开书去读时过程远非轻松,因为冯先生的书初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些概念本身就很抽象了,而本书内容有以半文言的形式书写的,所以读起来感觉很是别扭,费了老大的劲才囫囵吞枣似的将它看完。深刻体会到有很多书是需要反复研读的。
这次笔记没有把重心放到冯先生对于中哲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重要观点的梳理,因上次笔记中已较为详尽,这次就不再赘述了。以下是结合冯先生的书的内容及其写的中哲史的特点,做的一些摘录及整理。
在本套书中,冯先生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上下两篇。子学时代共16章,主要讲先秦诸子。冯先生认为,自春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皆有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个大解放、大变动、大过渡的时期,所以出现了诸子并起的哲学发达时代。到汉武帝时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空气从此消失了。到此,子学时代终结,而经学时代开始。冯先生把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国社会各方面又起根本的变化,经学时代也就结束了。他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科学实践,感觉到这两大时代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子学时代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兴的阶级及集团各有自己的社会力量,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言人。秦汉以后,政权统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来越完备,很多哲学家“以述为作”,借古代经典为招牌,装进新的内容,冯先生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从而形成经学时代的特点。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先生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每个哲学史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写哲学史,重新整理历史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冯先生也不例外。当时西方哲学流行的看法,哲学包含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两小部分。冯先生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有及发达之学说,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之所谓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这种认识,冯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他对从《易经》以来中国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没有多少叙述。他对自己喜欢的哲学家思想叙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绍朱熹。而他对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却只是十分简略地提到。两相比较,显出了当时冯友兰思想的局限性。
冯先生认为,就本套《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一点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是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此二点均为前人所未提出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
总之,通过阅读了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可获得对中国两千余年的诸多哲学思想较为广泛与细致的了解,亦能对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认识。
第三篇:旧邦新命冯友兰
旧邦新命冯友兰
借用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话说:“最困难的时期,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我的生命灯塔。”
手边的《中国哲学简史》是2007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版本,上下两册、中英对照,环保轻量纸印刷,拿得轻便更读得舒心。封面鹅黄,书名也分中英文书写,底下缀了张莫高窟飞天壁画,设计得称不上精美绝伦,但看着倒也清爽。
轻便、清爽——这是从出版物的角度来看待这套书,但其实从内容的角度,这两个形容词也十分恰当。对于无哲学基础想要入门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启蒙教材。这本最初作为冯友兰先生向美国人讲授中国哲学的教材,对中国人来说同样适用。文字用语不同于现代汉语,读起来虽略有难度但也不至艰深晦涩。甚至有人说可以拿它来学英文,效果不亚于著名的《书虫》系列。
《中国哲学简史》估计是当下许多年轻人了解中国哲学的启蒙读物。一生笃信“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冯友兰,在书中不仅细细梳理了整个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同时也在其中藏住了一部缩微版的中国文化史。有读者评价说,冯先生给了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一条捷径,不用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晕头转向,而是可以直截了当地知晓那些令子孙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延展的。
能达到贯通古今、融汇东西的功力,与冯友兰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密不可分。他7岁上学,先读《诗经》,次读《论语》、《孟子》,再读《大学》、《中庸》,从头至尾,反复吟诵。之后在母亲的教导下读完了《书经》、《易经》和《左传》。1907年父亲专门为他聘请了家庭教师,开设了古文、算术、写字、作文等功课。此时冯友兰陆续开始阅读一些他父亲所藏的新书籍、新刊物,开始初步接触一些世界知识。
1912年冬,冯友兰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第二中学的高中预科班。当时上海第二中学所有课程都已采用英文原著做教材,甚至有教师将耶芳斯的《逻辑学纲要》当做英文读本。在上海二中,冯友兰对形式逻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引起了其对哲学的兴趣。
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训练。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新思想和新理论,眼界大开。并且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他恰巧赶上胡适和梁漱溟二人先后来到北京大学任教。
他们两人,一个是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以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为旗帜,大肆鼓吹全盘西化论;一个是一踏进武昌中华学校即宣称“我此来除替释迦牟尼、孔子发挥外,更不作旁事”的东方文化派砥柱,专以复兴中国文化为职志。北大校园因为两位先生截然不同的论调针锋相对、熙熙攘攘,东西方文化的大辩论开启了冯友兰研究中西哲学的大门。
冯友兰晚年作传《三松堂学术文集》,自序中他回忆道:“我从一九一五年到武昌中华学校当学生以后,一直到现在,六十多年间,写了几部书和不少的文章,所讨论的问题,笼统一点说,就是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我生在一个文化的矛盾和斗争的时期,怎样理解这个矛盾,怎样处理这个斗争,以及我在这个斗争中何以自处,这一类的问题,是我所正面解决和回答的问题。”
1919年至1923年,冯友兰赴美学习,师从新实在论者孟大格和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当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颇为流行,冯友兰运用柏格森的哲学观点写成了《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一文,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近代科学,并非是中国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认为中国哲学是向“内”的,以追求人性完满为目的;而西方哲学则是向“外”的,以发现规律、征服自然为目的。他指出,正是东西哲学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二者文化上的差异,并因此导致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1923年,在杜威等的指导下,冯友兰完成了博士论文《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他将人类哲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损道;第二类是益道;第三类是中道。其根本区别在于对“天然”和“人为”二者关系的不同看法。他写道:“自生自灭,无待于人,是天然的事物。人为的事物,其存在必倚于人,与天然的恰相反对。”
其中,损道派哲学家有见于天然之美好,而力反人为境界,庄子即是此派代表;益道派则见于人为境界之美好,从而提倡改造天然境界,中国哲学中以墨家为此类代表;第三类中道派主张兼收天然和人为的益处,以“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家为代表。冯友兰本人明显偏向于中道派,但同时也主张对这三派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也有不少人认为,冯友兰无非是旧瓶新酒,其实完全算不上个哲学家。在冯友兰为西南联大纪念碑所作的碑文中,他首次提到了“旧邦新命”的说法。他解释说“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5000多年的历史赠予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同时也注定了她的年迈,这是旧邦;中国总有一天要走上现代化道路,并要努力回到世界领先,这是新命。这四个字置于当代似乎也非常适用——社会现实依旧沉重,知识分子们肩扛重担、步履维艰。
冯友兰的女儿、作家宗璞在《旧事与新说:我的父亲冯友兰》一书中写道:“二十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的批判最多的便是冯先生。”
“文革”中冯友兰被毛泽东点名批评:“你们要学习帝王将相,就去找北大的简教授,要学唯心主义,就找北大的冯友兰教授。”简先生选择了自杀,而冯友兰先生却和学生们说,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不会自杀。他将旧邦的革新看做自己的使命,“牺牲了自己的尊严来谋取生存的空间,委曲求全于一个苦难的时代”。
在接受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的仪式上,冯友兰在答谢词中说:“右翼人士赞扬我保持旧邦同一性和个性的努力,而谴责我促进实现新命的努力。左翼人士欣赏我促进实现新命的努力,而谴责我保持旧邦同一性和个性的努力。我理解他们的道理,既接受赞扬,也接受谴责。赞扬和谴责可以彼此抵消,我按照自己的判断继续前进。这就是我已经做的事和我希望我将来要做的事。”
女儿宗璞写作的回忆录里通篇将父亲称为“冯先生”,力图从客观的角度为还原这位老人的一生提供些许线索。突然想起高中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用充满磁性的嗓音朗诵宗璞的《紫藤花开》,不知在冯老先生的病榻前,有没有那么盛开如瀑的紫藤花。
第四篇:冯友兰《读书与做人》读书笔记
《冯友兰:读书与做人》书评
这本书是我在大学好好看的第一本书。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提起过冯友兰,说他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所以很想找点他的书看看,奈何高中学业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前几天,在图书馆偶然遇见了他的一些书,最近又对读书与做人方面有许多困惑的地方,所以就挑了这本书看了。
且不论他是不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此书主要是他对以往一些文章的整理,里头除了阐述他对于美学、佛教、道教、儒家、墨家、法家以及西方哲学的辩证观点,还在做人方面的人格、人性、人生境界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冯友兰在书中论述时几乎没有用哲学术语或艰涩难懂的词汇,一些逻辑的辨析都是以十分通俗的语言巧妙的说与读者细听,文字质朴,语调平和,除了了解一些知识,还可感受到大师人格魅力的熏陶,虚怀若谷,平和亲切,雅俗共赏。
我阅读时认真做了一点笔记,挑几段抄录如下: 对宗教:
“至于宗教自身,我以为只要大家以诗的眼光看他们就可以了。许多迷信神话,依此看法,皆为美。至于随宗教以兴之建筑、雕刻、音乐,则更有其自身之价值。若因宗教所说,既非事实,则一切关于宗教之物,皆必毁弃,则即如‘煮鹤焚琴’,不免‘大伤风雅’了。”
对孔子的地位:
“孔子曾删《诗》、《书》,正《礼》、《乐》,赞《易》,作《春秋》,也是妄谈。
孔子确只是一个‘教授老儒’,但他却并不是‘碌碌无所建树’,并不即‘比于伏生、申公’。下文的主要意思就是要证明三点:
(一)、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是学术民众化的,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老儒’;他开战国讲学游说之风;他创立,至少亦发扬光大,中国之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之阶级;
(二)、孔子的行为,与希腊之‘智者’相仿佛;
(三)、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苏格拉底的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上的影响相仿佛,但有超越苏(苏格拉底亦不著书)。”
对人生:
“人生之真相:人生即人之一切动作云为之总名。人生之目的:人生之目的自即是生而已。
人自然而生,不得不生,非有何生以外之目的也。有所为之举动云为,皆所以使人生可能或好;至于人生,则不能谓其为有所为也。”
除了这些,冯友兰对风流、情理等问题都在书中做了精辟的论述。
读这本书,除了了解国学、西方哲学以及做人做事的一些知识外,更重要的我觉得在于学习冯友兰在阐述一些问题是所运用的一些分析方法,他的逻辑简洁严谨,由浅入深,鞭辟入里,让人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虽然这是一本讲人生哲学的书,但是读来一点也不勉强,思维随着作者的步步推理,自然而然会跟着活跃起来。读罢,常有种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之感。另外对于那些喜欢文学的同学,这也是一部可读之书,冯友兰也是一位作家,他语言风格平实隽永,读来如品香茗,淡雅有余味,有几篇在白话文中适当地用了文言词字,很有古典韵致。
读书有深浅,我暂且只能读到这个层次,诸兄不妨借来看看,只要用心读了,必有不小收获。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这是一个关于爱、旅行、成长的故事,简单的、认真的、温暖的、舒服的、贴心的、感慨的。——经济学院
大一 杨旺
《欧也妮·葛朗台》:这是十九世纪资本家贪婪暴行的缩影。——经济学院 大一 叶梦婷
《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经济学院 大一 纪辰
《约翰·克里斯多夫》:人生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但是唯有这种种冲突中的崛起才让我们一步一步成长。唯有那些路途的艰难告诉我们,我们正在上坡,正在想着那理想的制高点迈进。——经济学院 大一 沈瑜聆
《基督山伯爵》:自己就是上帝。——经济学院
大一 姚崇
名人名言
我想我要开始一段旅程,不是和什么告别,也不是开始新的生活,只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安东尼
如果一个人轻视或怀疑我,那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乔丹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乔布斯 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第五篇:读书笔记(新)
学习笔 记
邗江区新坝中心小学张爱萍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二、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三、读《简单语文不简单》有感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四、读《小学课堂管理》有感
学校每学期要求我们教师阅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同事们向我推荐了一本由美国的森特和查尔斯合力撰写的力作——《小学课堂管理》,本书以独特的教学方式,通俗诙谐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提供给读者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把课堂管理的理论与生动的案例相结合,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教学场景。
每当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困惑时,《小学课堂管理》都会给予我智慧。每次学习新内容,它总是先让你对自己知道或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信息做出反应,或对需要讨论的焦点问题进行预测。它有时娓娓道来国外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以及成功的课堂管理经验,有时清晰地传授课堂管理的特殊技能,中间还穿插一句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最后让读者自己总结、检查当天的学习内容,经过比较和重新思考,对同样信息再做出反馈。为了帮助教师加强学习,检验自己是否进步,它还在每一章的最后部分安排了应用练习和问题讨论。
在它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从每学期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到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科学培养,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等等,我都从它的言传身教中受到启迪并日益成熟起来,逐步跟上时代的步伐。我的课堂也充满了灵性的活动和灿烂的阳光。
每次上课之前,我都按照《小学课堂管理》教给我的方法多给自己问些问题:我想让学生学习什么?哪些活动最有价值?课堂教学时间是多少?活动顺序如何安排?我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全员参与教学活动?课怎样结束?课后留些什么样的作业?我怎样判断学生是否从这节课中受益?只有这样,我们上课才有目标,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庆幸,在我困惑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教学智慧大师。我感激,它让我明白了教师在教学中最关心的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它让我理解了教学的意义,也就是书中的一段话:
教学的意义——
触动下一代心灵的崇高职业
在孩子的眼睛中看到了你的理解
在孩子的生命中看到了你的希望
在孩子的手中看到了你的世界
在孩子的成功中看到了你的成功
你为他们奉献了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