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创新理念实现三十年旅游发展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12-740955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0 07:43: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创新理念实现三十年旅游发展

创新理念 实现三十年旅游发展

凝心聚力摘得“世遗”桂冠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总规划面积376平方公里。1982年11月国务院首批公布五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三十年,五台县在发展五台山旅游经济的实践中,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破字当头,立

竿见影,大胆探索出三十年的旅游改革创新和三十年的发展成就。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现代旅游发展的潜力就有多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有多大,现代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变化成效就有多大。

1、创新思路,优化环境,甩掉封闭落后、贫穷自守,实现旅游产业化、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县委、县政府和景区党委、政府坚持扩大开放引进,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在县区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成功运作下,进一步理顺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体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五台山旅游从改革起步阶段到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旅游改革开放,取得了阶梯式、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和不可估量的成就。

从1982年,县委、政府提出“采用用材林、经济林、风景林协调布局的办法,对五台山旅游区进行重点绿化”到1985年五台山正式对外开放,五台山旅游管理、保护及开发迈入良性发展轨道。1990年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51万人,据统计,比1985年增长20%,社会总收入2600万元,外汇收入164万元。“九五”期间,全县确立旅游业为做强做活经济七大支柱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县委、政府和景区党委、政府围绕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主题,以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方针,协调推进申遗、整治、促销、建设四大重点,加大全县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2006年7月至今,围绕五台山申遗目标的顺利实现,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全力抓好拆迁安置、环境整治、植被恢复、服务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五台山申遗进程,五台山旅游业处于蓬勃发展上升期。2008年五台山接待国内外游客281.02万人次,其中入山收费人数102.09万人次,旅游收入14.05亿元,财政收入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4元,旅游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当地居民收入的一项战略产业。今年6月26日,五台山以文化景观入列《世界遗产》名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接轨国际化视野,以世界遗产品牌战略的眼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营销,高质量管理,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旅游观光目的地。

2、立足全县,统筹规划,突破朝山拜佛、单一型旅游,形成众星拱月、多元化大旅游格局。

改革开放三十年,五台山是我国惟一一处汉传、藏传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集佛教文化与古建筑于一体,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和文化成就集大成者,底蕴深厚。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五台山是以梵宫琳宇构成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群而著称,历经三十年,来五台山观光旅游、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五台山佛教文化气脉延续不断。以佛教文化底蕴为支撑的五台山,现有寺院68座,从使用功能来讲,五台山寺庙建筑群正符合了世界文化遗产对真实性的要求。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认为,五台山遗产保存和保护管理状况良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决定将五台山佛光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普济寺10个景点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精髓和魅力,旅游是发展文化的载体、传播渠道。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五台山先天资源品牌,不拘一格,兼收并蓄,涵盖自然景观文化,包容革命红色文化,凸显文化多元格局,打造开发多种参与性强、趣味性高,具有五台山特色的现代旅游元素发展格局。在十五期间,县委、政府超前谋划,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明确提出山上山整体开发,下一盘棋发展的思路,联动发展,激活全县“众星拱月”式的各文化旅游景点,着力打造全县大旅游格局。编制完善《全县大旅游格局总体规划》。设计推出以佛光寺、南禅寺为重点的佛教旅游精品路线,以西龙池、五龙池、南梁沟、驼梁等自然景点为重点的山水风光精品线路,以徐帅故居、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和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五大红色基地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西龙池电站为代表的工业、自然景观旅游景点,加大清水河旅游沿线百里文化长廊创建和通道绿化工程的力度,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宗教文化旅游、自然风景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

第二篇:旅游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承德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本报讯(任宏博 孟广玉)随着承德市全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核心的皇家游,绿色生态游,魅力民俗文化游的多元化发展,使来承游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旅游文化魅力,真正把承德的文化旅游产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领略皇家胜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承德旅游的头牌,应以保护观光为主。除此之外还应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品质的高端文化旅游服务区,作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新支撑与之互为补充。承德市委书记郑雪碧表示,要统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文化建设和整个城市的发展,在尊重科学、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建设,真正使承德恢复历史盛世风貌。该市依托皇家文化资源,全力打造“21世纪避暑山庄”。“21世纪避暑山庄”作为现代化园区,将依托精品项目,建成集文化与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基地,与清避暑山庄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此外,承德皇家文化休闲旅游区、承德皇家围场休闲体育基地、金龙皇家广场、木兰秋狝大典城等一批以皇家文化旅游产业为依托的聚集区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体验绿色生态之美。近年来,该市依托丰富草原、牧场资源,逐步建立了“草原生态领略-草原生活体验-草原特色品尝”的草原生态旅游模式。以草原生态保护带动草原旅游业发展,以草原旅游保障草原生态保护,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旅游的协调发展。同时,基于绿色农林产品基地,建立了集中式农林生态园,大力开发应季农林产品采摘项目,发展森林度假休闲旅游,探索出了适合承德休闲乡村旅游新模式。目前,该市发展旅游乡镇达72个、旅游村282个,从事乡村旅游农户数量达3267家,年接待游客45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在农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涉农旅游项目,全市已发展旅游型乡镇72个、旅游型村182个,从事乡村旅游户3393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户904家,乡村旅游接待床位3.24张。去年全市生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增加农民收入1.87亿元。

感受民俗风情。承德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民俗艺术很多,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剪纸、二贵摔跤,还有更多如热河清音会、蝴蝶舞、蹦跶会、八大怪、竹板落子等古老传统民间艺术。这些传统文化艺术流传于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年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群众自发地组织展演,承德地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该市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游客可以越来越多的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承德本地的民俗风情景观,填补承德旅游发展的空白,实现了旅游产业多元发展。

据悉,“十二五”期间,承德市将依托废弃矿区打造生态-工矿-旅游复合模式,着力发展绿色宾馆、生态农家乐等绿色旅游设施,建成具有承德特色的绿色旅游模式与生态旅游线路,打造循环型生态旅游体系,从而实现旅游业与服务业,以及一产、二产的有机复合发展。

第三篇:2011年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一、超前谋划,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四级集中换届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组织领导、超前谋划、政策执行“三个到位”;二是严肃纪律,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三是实现了换届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精心部署、力求实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市共有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19万多名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共确定活动主题1000多个,活动载体1800多个。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了强大动力,为“经济升级、城市转变”激发了活力。

三、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我市共出台并实施6个制度文件,全面推行了业绩公示制。加强领导干部德的考察评价试点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评价和管理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常态化公开选拔干部推进。三是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力度。

四、整合资源、务实创新,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扎实推进。二是人才强市战略

成效明显。三是干部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信访举报体系进一步完善等。四是紧紧围绕“十大党建工程”,深入推进“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五是通过积极打造“阳光组工、公道组工、服务组工”。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第四篇: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贵州旅游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贵州旅游发展的调查报告

从最初的国内外官员考察团,到如今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旅游团;从最初的旅游过境地,到如今的旅游目的地,初创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当代贵州旅游业,经历了改革中起步、探索中发展、调整与提升,迎来了历史性跨越和空前繁荣的局面。

贵州被誉为天然“大公园”。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贵州拥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舞阳河、兴义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赤水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 溪、百里杜鹃等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铜仁梵净山动植物、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原生林和草海鸟类栖息衍生地和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5处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遵义会议会址、从江增冲鼓楼、盘县大洞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还素有“公园省”之美称,地处祖国西南,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岩溶裸露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3%以上,80%以上的县、市为岩溶 地区,其发育类型之齐全,形态之完美,堆积类型之多,堪称全国一绝。贵州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拥有黄果树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东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C,实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因地势差异,许多地 方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别有一番风味。贵州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在贵州,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 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黄果树瀑布气势雄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位于黄果树上游很近的龙宫,是一个串珠状的岩溶洞湖,湖在洞中,山石水景,相映成趣;被誉为 “世界奇观”的织金洞,规模宏伟,造型精美,景观绮丽;有“高原明珠”之称的红枫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洞,洞中有水,湖光山色,风景迷人;黔东南舞阳河风 景区,碧水清波,奇峰异石,耸立于洞河两岩,目不暇接;荔波樟江风景区是世界罕见的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残存区,水上森林,盘根错节,鸳鸯双湖,碧绿幽 静,水春河漂流,有惊无险,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休假胜地;黔北赤水可风景区,一片碧绿的竹海和古生物化石--桫椤之中,飞瀑点缀,配上远处的丹霞地貌,浑然 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黔西南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两岩银瀑高档,漂流探险,别有情趣。这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饮誉中外,各具特色。此外,还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威宁草海、赤水桫椤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百花湖、百里杜鹃等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贵州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大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千百年沿袭下来的“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风习俗丰富多彩,成为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极好旅游资源。遵义、镇远两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会议会址,杨粲墓、奢香墓、青龙洞、普定穿洞遗址、从江增冲鼓楼,大屯土司庄园和息烽集中营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已成为吸引海内外广大旅游者的新的旅游热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5个,人口约12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35%。其中,有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的苗 族;

黔南、黔西南和安顺地区的布依族;黔东南的侗族;三都、荔波的水波;黔西北的彝族等。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据统计,每年的民族节日达 1000多个,仅在黔东南一带每年就有135个民族盛会。无论是侗家鼓楼和风西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无论是精堪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桃花蜡染,多彩 的民族服饰,无论是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无论是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山,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贵州的山是通灵的,贵州的水 是传情的,贵州的人是淳朴的,当您踏上贵州这块多情的土地您的发现将会更多更美。

全省主要的少数民族节日有苗族的“四月八”,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卯节、额节、侗族的“祭牛神”等。每逢节日,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举行 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舞龙灯等活动。此外,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婚礼、丧葬、礼仪等风俗,以及建 筑风格等都别具一格,丰富多彩,形成能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的极好资源。与西南地区的其它省份相比,贵州的少数民族风情更具有原始、古朴、神秘的特色。不少地 区的少数民族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保留着千百年沿袭下来的民风习俗,“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是非常难得的旅游资源。

1980年7月,贵州省正式接待了第一个来到贵州的旅行团——港澳师生联运团。1982年,贵阳市和镇宁自治县黄果树被国务院批准为乙类开放城市和地区后,开始有少量外国人旅行团和旅游者前来贵州旅游。

据省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与全国相比,贵州旅游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的“一点两线”(以贵阳为中心,西部以黄果树为龙头的喀斯特山水风光线,东部凯 里民族风情线),到90年代的“抓住黔中,放开周边,建设4条跨省旅游线”,再到进入新世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的12个大的综合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区,可 以清楚看到贵州旅游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资源列为发展贵州经济的六大优势之一,国家旅游局也将包括贵州在内的西南地区列为发展中国旅游业 的发展后劲地区。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1992年,贵州省直接用于重点旅游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达8000余万元,其间,2座三星级酒店投 入使用,其他涉外宾馆经过改造也基本具备了接待海外游客的条件,并初步形成了贵阳——龙宫——黄果树重点风景区和贵阳——凯里民族风情旅游线。贵阳、安 顺、凯里等地的主要旅游区初具规模,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等景区初步建设,并基本形成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有一定吸引力的风格独特的旅游产品,但就全省旅 游资源而言,绝大部分仍处于未开发状态。

2000年以来,贵州省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旅游总收入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近几年,贵州基础设施尤其是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以“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 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完成《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贵州省将旅游业发展成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大省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全省形成了“抓旅 游就是抓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加大市场宣传促销,实施精品线路战略,成功打造了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一批新型旅游产品和6条精品线路,旅游产品结构日臻完善。

据统计,外省赴黔的空中乘客,来旅游的占一半以上。在贵州停留的时间普遍由原来的4、5天增加到7、8天。良好的势头表明,产品结构正在从过去单一的观光 型向度假型、休闲型、商务型多元、立体转变。1992年,贵州省有了第一条国际和地区航线,贵阳至香港直航旅游包机,如今,贵州省已拥有5条通往泰国、新 加坡、韩国、香港、澳门的国际和地区航线。

文化、旅游联手互动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显著特征。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整合资源,以“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 风”、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等为载体,高规格、大规模向外宣传推介贵州,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从2006开始,省委、省 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集中力量支持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

近30年的战略实施和艰苦努力,贵州旅游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以“保持真实性”为突出特点,以“消除贫困、保护遗产、促进发展 ”为宗旨的乡村旅游,创新了贵州自然与文化旅游产品,它使贵州旅游依托景区,跳出景区,走向贵州乡村的广阔天地,使原先单一的观光旅游走向深度文化体验旅 游,使旅游富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大大扩展,带动全省广大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显示出旅游“富民强省”的巨大功效。据统计,从“十五”至今,贵州近百万人依托发展旅游业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目前,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已达3000余个,近20万人受益。

第五篇:解放思想观念 创新发展理念

解放思想观念 创新发展理念

——— 浙闽等地服务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中共莱芜市委党校第十七期县级干部进修班

10月15日至22日,莱芜市委党校组织发展服务业专题进修班(第十七期县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外出考察学习,重点对浙江温州、福建厦门进行了专题考察,听取了当地党校安排的课程。通过学习考察,大家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情况不仅从理论上加深了认识,而且从实例上进行了体验,对我市今后如何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触动很大,感受很深。

一、温州服务业发展情况

温州全市辖3个区2市6县,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总人口75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万。温州属浙江经济发达地区,这里的干部群众思想活观念新、经济发展势头猛实力强。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二是民营经济实力雄厚。三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四是品牌优势十分明显。温州市服务业在经济总量的增长、内部结构的优化、劳动力的吸纳、贡献作用的提升和服务功能的增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并初步构筑比较完整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服务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1990-2005年期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由21.76亿元增加到664.58亿元,居全省第3位(列杭州、宁波之后)。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在12%以上,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态势,占GDP的比重也由27.0%调整到41.6%,居全省第2位(列杭州之后),平均提高了约0.973个百分点,有力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产业地位也不断提升。

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全市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批零售业、交通运输及邮政业、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等传统服务业仍是支柱性产业,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5%以上。同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整个产业结构正逐步向新领域、高层次发展,旅游业、信息运输及服务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科教文卫体、社区服务业等行业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服务业发展极具潜力的新兴行业。

构筑劳动就业渠道。服务业行业劳动密集型居多,可以广泛提供各种就业机会,特别是吸纳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大批富余劳动力。全市从事服务业职工人数约3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6.40%,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自“十五”以来,市区服务业的总量规模和占全市服务业比重不断扩大,从2000年到2005年,市区服务业增加值由136.0亿元增加到301.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3.43%增加到45.33%。同时,随着市区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市区的服务功能,使企业的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

二、厦门服务业发展情况

厦门市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33万人。厦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我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75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56595元,财政总收入348亿元。厦门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享有升级经济管理权限,经济发展迅速。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厦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厦门的区位优势,大量引进外资、侨资、台资,拓展横向经济联合,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三种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创造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投资环境,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厦门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硬环境良好。有较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厦门科教文化事业发达,人口素质高。经过多年的建设,厦门市已由封闭落后的海岛城市发展成为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内外经济繁荣的港口风景城市。厦门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第10强和全国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

厦门今年重点建设项目中涉及服务业领域的共有102项,年计划投资378.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交通道路及涉及民生的公共事业)项目44项,年计划投资292亿元;社会事业(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项目45项,年计划投资59.7亿元;现代服务业(仓储物流、商务营运中心)项目13项,年计划投资26.7亿元。《实施意见》还提出了近中期厦门市服务业主要目标: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达到95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6.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7%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4%以上。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9%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7%以上。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5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0%以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服务业,把厦门建成海峡西岸城市群中服务业最发达、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城市。根据厦门的产业优势和特色以及全市硬件基础、市场基础和人才基础,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将重点鼓励和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九大领域: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会展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商贸业、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同时提出了继续实施品牌带动,创建知名品牌。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放宽准入条件,营造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等一系列措施。

三、启示和思考

1、思想解放要再深入。我们感到,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服务业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根本在于思想观念滞后,缺少发展理念的创新。如温州,在谋划发展方面,思路很活、办法很多。温州人凭借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第一个实行国有土地有偿转让等等。在经营城市方面,他们体现了灵活的运作方式,善于通过启动民资,实现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与他们相比,我们缺乏那种真正敢拼、敢闯、敢试的胆气和硬气,缺乏在市场经济中善于应变的能力和魄力,缺乏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在全市正在开展的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们要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为促进发展献计出力,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谋划发展的热潮。

2、民营经济规模要壮大。民营经济的优势决定了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活力所在和潜力所在。当前,一定要牢固树立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发展的认识,正确处理抓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抓民营经济发展,抓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与抓千家万户发展的关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要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放宽市场准入,并从战略上引导、发展集群经济,加快构建特色板块,通过“小题大做”,促进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集聚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3、培养人才是关键。鼓励民营、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进入高端人才服务领域,积极吸纳海内外高级人才到我市创业发展。建立学校与社会合作进行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实施现代服务业技能性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鼓励发展培训业,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品牌的一流培训项目,采用网络、远程培训、多媒体、模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我市培训水平。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健全服务业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要注重环境打造,塑造城市品牌。发达地区坚持把品牌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实施,以品牌促发展,以品牌提水平,以品牌树形象,强势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要加强城市建设和投资软环境建设,营造诚信文明的发展氛围。同时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城市品牌。

创新理念实现三十年旅游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