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构建全面协调和谐有序的审计环境[推荐阅读]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13-851389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8 17:01: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构建全面协调和谐有序的审计环境

审计的功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科学审计,构建全面协调和谐有序的审计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要把监督为重点转变为以服务为重点,寓监督于服务之中,贴近经济社会发展、贴近政府中心工作、贴近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

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一、构建和谐的审计外部环境

构建和谐外部环境就是要增进审计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增进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形成良性互动。

随着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区划面积逐步扩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断创新,丹东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区划、新体制、新机制带来的新的生机的同时,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也不断凸现。很多问题,审计机关及时发现,依法处理,提出建议,加强管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问题越积累越多,矛盾激化,演化成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恶性事件,影响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强化审计监督,就是要围绕谋求发展审计、围绕提高效益审计、围绕维护公正审计。最终达到了摸家底、揭隐患、保稳定、促发展、加强廉政建设的目的,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我纠正的能力,防止出现项目上去,干部到下的现象的发生。

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审计机关不仅仅要就审计而审计,就帐论帐。更重要的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把工作中心由监督为重点转变为以服务为重点,寓监督于服务。要牢牢把握公共财政这一审计主线,立足于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立足于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更加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全面情况,从总体上反映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围绕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税监管,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围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的审计内部环境

要坚持内部严格管理和人性化关怀两手抓,致力于营造一种风清气正、公开公正、奋发有为、竞争向上的工作氛围;致力于建设一个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机关;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进退有序、和谐共进的审计干部队伍;致力于打造一种以人为本、处处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和温暖的审计文化,使大家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保持心情愉悦和舒畅。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各项工作的先导,通过学习教育培训、领导定期不定期的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审计干部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和活跃审计干部的业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之间的亲和力。

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用制度规范行为,用会议决定审计处理处罚、人事问题、重大财务支出,从而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规范化,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重大决策的号召力。

三是要坚持资源互补,打破科室设置的专业界限,实行重大审计项目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各科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战斗集体,全面提高整个审计队伍的战斗力。

三、构建协调有序的审计工作秩序

协调有序审计就是要严格依法审计。要严格按照《审计法》的要求,牢牢把握预算执行这一主线,立足于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立足于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更加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全面情况,从总体上反映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要坚持科学的审计理念,紧密联系丹东发展建设的实际,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认真制定审计项目年度计划,按照计划有序的开展审计监督,杜绝无计划审计、无方向审计。在审计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依法出具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严肃执行审计决定。既不能超越审计职权乱作为,也不能监督不到位不作为。

总之,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审计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审计监督,及时的查遗补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增强经济社会的“免疫力”,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规范有序健康的运行,使监督的目的真正落实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第二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理念,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我们后矿的企业文化是后矿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和做人做事的方法方式、价值观的真实体现。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一分子,都怀有一颗对企业积极憧憬的心,每一天都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一天、新的任务。我们工作的场所——矿山,虽然极其偏僻,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人潮如涌的繁华、灯火迷蒙的热闹,但是我们有着属于自己宁静的生活,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

矿山职工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采煤、掘进、巷道维修、开停设备等工作,他们从来都毫无怨言,总是默默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我每天下井时,遇到矿工兄弟们,虽然我不知他们在想什么,但我总能听到他们你一言我一句述说着真实又动听的事情,随之之带来了大家开心的笑声,在工作中他们每一件事都是仔仔细细、从不马虎,这无疑就形成了企业的行为文化。

当他们劳累了一天,下班了,角色转变了,他们现在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他们有的陪着自己的妻儿走在小街或林阴小路上;有的则在篮球场上自由的表演自己的绝技;还有的和自己的朋友在餐桌旁尽情的欢语着,在矿山里,这就形成了企业的生活文化。

一年365天,我们天天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做,但我

1们偶尔也需要挤出一点时间锻炼自己,放松自己。兴云煤矿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元旦、春节的游园活动、“三八”妇女节井口送温暖活动、五一劳动节的篮球赛、五四青年节的青年座谈会、中秋节的青年团员联谊会;每年为了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在“百日安全”活动、“六月安全月”还组织安全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为了不断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202_年兴云煤矿就组织开展了采煤司机工、掘进工技能大比武活动,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一同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做贡献,这就是企业的物质、精神文化。

也许有的同志会认为,煤炭行业是靠资源吃饭,竞争不激烈,仅有这些企业文化就够了,况且我们企业现在正处于意气奋发的青壮年时期,没有更高层次企业文化,照样基业长青。其实不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源也在不断枯竭,一个企业如果不具有优良的企业文化,职工工作没有积极性,管理层管理理念陈腐落后,决策层满于现状,缺少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企业上下一盘散砂,经济效益日益下滑,即使是有再多的煤炭资源,同样可能走上破产、转让、重组等等道路,企业的职工有些则很可能逃脱不了转岗、待业甚至下岗的命运。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杞人忧天,煤矿企业破产重组已非先例。

兴云煤矿走过了风风雨雨15年,15年的发展,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煤产量从每年10多万吨发展到了现如今的70多万吨,职工收入达到了年人均26956.58元。累累硕果的背后,靠得是什么?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自信自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科学严谨、构建人企和谐”企业精神,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建立了科学的规章制度、创新机制,精良的人才队伍,盘活各项资源,统筹改革,锐意进取,练就了我们企业健康有序的体制,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博得市场的主动权。这种企业精神是什么?这些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企业制度、机制、体制又是什么?这正是和谐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这些与时俱进的和谐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我们企业今天的成就。

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数,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决策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作为职工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水平和技术人员水平等,从某种程度上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兴云煤矿近几年来,一直贯彻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千方百计调动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每年都进行评先进、树先进、学先进的“双十佳工人”、“生产标兵”、“劳动模范”、“十佳管理者”等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困难帮扶、金秋助学等活动,来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让职工安心在井下工作,减轻职工的思想负担,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作为咱们的后所煤矿就更不用说,后所煤矿40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几代人的思想,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机制,企业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用人、育人环境,使人尽其才,由此,后所煤矿建立的和谐企业文化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当然,企业是在为和谐而努力,那我们职工呢?能为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做些什么呢?我们每一位职工对待工作和生活都都应该发扬积极进取的精神,积极进取方能充满自信、收获快乐、全面提高自己;作为企业只有积极进取才能让职工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企业才能够开拓、创新、持续发展。抓好职工与企业、企业与相关利益共同体创造财富和开创企业未来的过程,让职工与企业共同受益、共同发展,让职工与企业在企业和谐文化的熏淘下,职工与企业安全效益双丰收。

淬火过后,方能铸就传世名剑;风雨兼程,方能迎来灿烂明天。让我们所有后所煤矿人都万众一心,奋力拼搏,进一步提升和谐的企业文化,书写我们煤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新的传奇。

第三篇: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

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

202_-7-21 12:18 戚闽粤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 要:构建和谐内部审计环境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一项迫切任务,要从统一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完善法人治理架构、维护审计独立性、加大增值性审计力度、设置合理的组织和人员结构等方面着手构建和谐内部审计环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和谐构建和谐内部审计环境的迫切性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主席安东尼.瑞德里曾指出:“我们(内部审计)是改善公司管理水平的力量。我们的业务与其他管理组织相比正逐日增加。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我们将成为下一世纪的职业”,否则“下世纪将没有我们的位置”。这不但说明内部审计的前景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指出,内部审计要立足于21世纪,就必须更新观念,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分子的国有企业已经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来自国内的民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国企业,国有企业必须适应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有立足和发展之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也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控体系,以保证资金安全、资产高效运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国有企业关键的职能部门,营造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也凸显其重要性。

然而,前几年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走进了一些误区,不协调的审计环境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许多审计人员提出“不知何去何从”的疑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机制不协调。内部审计没有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未能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部分。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将主要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而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

(2)内部审计与领导不协调。有的审计人员未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认为审计监督是“监督领导”,处处与领导唱对台戏。结果导致领导层更加不重视审计,为了应对上级检查而设置的审计部门形同虚设。

(3)内部审计与财务不协调。旧的观念认为审计就是对财务工作进行审查,再加上审计与财务沟通的方式存在问题——往往沟通的方式是审计报告,“审计就是给财务找麻烦”的误解导致了审计与财务产生对立的局面。

(4)审计人员与现代化发展形式不协调。有的审计人员墨守成规,对法律、管理、计算机等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在手工帐的年代,审计的主要工作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对帐,帐帐核对,帐表核对。然而在电算化的条件下,财务电算化对审计提出新的要求,审计的重点不是对帐对表,而是对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核,然而不懂或不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审计

人员无从下手对电子帐进行审核,更别说审核电算化控制制度或操作审计软件开展工作。统一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夯实和谐内部审计环境的基础

思想认识是关键的环境要素,要营造和谐内部审计环境,首先要打牢思想基础。统一思想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相反,不一致的认识必然引起行为的冲突,结果是环境的分裂。所以统一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观念是营造和谐内部审计环境的基础,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

(1)植入法制观念。国家《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不但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也为内部审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抓住这有利的契机,做好法律的宣传工作,让法律深入民心,为审计工作铺展打牢基础。

(2)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定位。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2_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以下简称《实务标准》)指出内部审计是 “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李金华审计长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内部审计的定位是 “管理+效益”,这与国际的声音是一致的。

(3)内部审计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①提高服务的意识,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为管理层排忧解难,为群众贴心服务。②对审计监督的重新认识,不是“监督领导”,而是帮助领导有效履行其职责,协助领导进行监督,监督的着眼点放在促进部门和单位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上。③妥善处理与财务的关系,与财务成为互相支持、互相协助的兄弟部门。现代企业制度也给予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者和监督者的身份,而审计作为制度监督的再监督,应该支持会计把好第一道关,协助财务更好完成监督工作。完善法人治理架构,构建和谐内部审计环境的框架

法人治理架构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按现代管理的要求而建立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有机组合,所以法人治理架构是内部审计环境的框架。如果一个企业中法人治理架构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是一纸空文,内部审计也流于形式,所以,完善法人治理架构是建设和谐审计环境的重要内容。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法人治理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是企业经营目标达成的根本保障,正如COSO报告 中所指出 “内部控制制度为了基础的经营目标而存在,它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内部审计应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全过程,不但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者,作为制度执行的监督者,还要成为制度的修补者。因为内部控制不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的简单组合,实际上它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内部审计也应贯穿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审核和评价,检查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并及时向领导层反馈,指出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管理的漏洞,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更改建议,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起到控制消耗、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作用。

(2)完善内部审计机制。1992年英国著名的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2)认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补充,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关键控制和程序进行监督是良好公司实务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代表管理层对任何有舞弊可疑性的行为执行调查,这种日常监督也是公司内部控制整体中的一部分,它有利于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所以,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法人治理机制的监督环节,是企业加强管理、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砝码,应从制度上确立和保证其实施。

(3)建立信息与沟通平台。和谐环境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沟通渠道通畅。审计情况报告会是审计与领导层沟通的直接通道;审计业务研讨班是审计同行间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的机会;每项任务开展前的审计公告,是接收群众意见的平台。这些方式,都是内部审计缩短与周围人员距离、创造和谐氛围的有效工具。

(4)合理利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具。自我评估是企业人人都参与内部控制的方式,改变以前仅仅由内部审计对控制进行独立验证的方式,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将运行和维持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公司管理层,同时使员工和内部审计与管理层一道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估的责任。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估时,考虑的因素包括重要风险、企业对这些商业风险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持续监督的范围和质量、内部审计功能、监督结果与管理层交流的程度和频率、重大控制失败或弱点、公司公开报告程序的有效性等。维护审计独立性,巩固和谐内部审计环境的核心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否需要独立性,不少人产生这样的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正如英国学者埃米尔·沃尔夫所说的:“审计的概念和独立性的概念,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因为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是审计的灵魂,失去独立性,审计也失去了生命力。《实务标准》指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在我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也明确指出内部审计行使独立监督和评价的职能。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才能树立起内审部门客观、公正的形象。

但是,因为内审机构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其工作范围是由企业领导决定的。如何做到既保持其独立性又维持和谐的审计环境呢?笔者认为,这需要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双方的共同努力,对前者而言是给予重视和支持,对后者而言是保持客观公正。

4.1 保持组织上的独立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强调的是在组织结构中要给内部审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①领导层给予足够的支持,给内部审计配置良好的组织条件,保证他们独立地开展工作;②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国有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或最高监督层负责,不受其他职能部门的干扰。

4.2 保持精神上的独立

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在公认审计准则(GAAS)第2条规定;“在与委派任务有关的一切事项上,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精神态度上的独立性”,这才能保证审计活动独立完成,不受其他影响。此要求不但适用于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同样适用。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必须在精神上保持独立,在道德上保持正直,对有关审计事项的判断和决定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不受他人的干扰,对审计结果不作重要的质量妥协,保持客观性和职业操守。加大增值型审计力度,丰富和谐内部审计环境的内涵

要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主要还得靠内部审计自身的努力,通过吸收国际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不断丰富内部审计的内涵,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199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组成的以尼格尔·特恩布尔(Nigel Turnbull)为主席的十人工作小组公布了《内部控制:综合准则董事指南》提出内部审计师要发挥“确证和建议”作用,这赋予内部审计更多的内涵,也推动了英国内部审计职业角色的转变。同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也将内部审计定位成增值性审计。

以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以财务账本为基础的审计,主要依靠事后的查错纠弊,审计评价的视线也仅停留在财务事项,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所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对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目标、以财务帐本为基础的事后监督审计模式进行提升和转型,使审计工作方式转向以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为目标、以控制制度为基础的事前、事中全过程参与的监督与服务,实现由被动防御向积极控制转变,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的转变。

在新的历史使命下,增值型审计必须把握以下工作要点:

(1)以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为重点。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重心在经营,经营重心在决策。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新的挑战,自主创新能力低、市场经验不丰富、产品没有适应社会需求等都是他们所面对的风险点,内部审计要及时指出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积极向管理层提供化解风险的建议和决策依据,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和警示作用。

(2)以整合企业资产为重点。资产质量低下,陈旧资产、不良资产有相当的比例;资产结构不合理,生产性资产所占比例太少,这些都是国有企业的通病。作为国有资产监督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在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资产结构、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发挥整合、促进作用。

(3)强化成本管理为重点。成本意识不强、成本管理较为薄弱、损失浪费严重也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内部审计应该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运营成本比较分析,关注成本居高不下的环节,以财务控制为切入点,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帮助相关部门提高运营效率、控制消耗、减少浪费。

(4)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审查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和效果,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和纠正错弊的建议,协助各部门有效履行管理职责,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有为才有位。内部审计不但在查错纠弊、维护财经纪律、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发挥“警察”的作用,更在完善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上发挥“谋士”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增值型的服务,才能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群众的尊重,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条件。设置合理的组织和人员结构,创造和谐内部审计环境的条件

组织位置和人员配置是基本的环境因素之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位置和人员配置反映其独立程度,也反映其在企业的社会地位,直接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前已述,独立性是审计的生命力所在,但单纯强调独立性而不考虑成本因素是不现实的,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可能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来开展内审工作。要达到其中的和谐,必须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合理调配和利用企业的资源,在审计成本与审计效益最大化中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

6.1 组织位置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置主要有四种模式,①独立设置审计处,直接对企业的最高层负责,此模式审计的独立性最强,但成本较高;②审计部门与党委办公室结合,直接对党委负责,此模式审计的独立性较强,但审计与党办分工不同,职能不同,合作共事的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③财务部下设审计科,此模式审计独立性最低,不利于审计职能的发挥。④审计与纪检监察结合,隶属于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此模式既维护审计独立性,又节约成本。

第四种模式——审计与纪检监察,更加切合中国文化,是个值得探讨的方式。追溯我国几千年审计史,审计常常是与纪检监察结合在一起的,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审计也在监察院里面。实践也证明,许多国有企业的内审机构与纪检监察结合在一起效果也很好。首先,作为国有资产法定监督位置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国有企业机构中代表国家行使监督的职能,在保障国有机构的廉洁和国有资产的完整安全方面与审计有着共同的目标,且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把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审计坚实的后盾,不但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审计意见的执行;其次,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性质相近,均具有监督职能,纪检监察信息灵通,审计有专门的技术,为纪检监察提供可靠的证据,工作互补。

6.2 人员配置

审计的新定位、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内部审计涉及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如财务人员、资产评估师、工程造价师、计算机专业人才等、但企业不可能给内审机构配置较多人员,这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何达成这其中的协调呢?

(1)为审计机构配置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审计人员不但熟练掌握财务与审计、计算机、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而且要具备企业管理、社会科学、调查科学、公共关系等复合型知识。也具有敏锐洞察力、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及熟练的沟通能力,能够担当审计任务的重担。

(2)充分调配企业的人力资源。取得领导的支持,调配利益不相关的人员来支援审计队伍;取得相关专家的帮助来共同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尤其是超出审计能力范围的任务,这也是化解审计风险的需要;取得相关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配合,因为他们熟悉业务流程,这是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的捷径。

(3)做好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每项任务开展前先明确具体的审计目标;针对具体目标制订审计方案,合理调配人员,科学安排时间,甚至对每一项工作都做详细的布置;运用运筹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每一项审计工作,在相同资料尽可能一次提取所需要信息,不重复工作。

参考文献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2_年1月修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王道成.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确保我国内部审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2_,(5).[3]王光远,刘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_,(2).

第四篇:构建和谐网络环境[定稿]

构建和谐网络环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能够尽量发挥其积极效用,避免其消极影响的发生,让它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文化创新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加强网络管理,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显得尤为迫切。一是运用法律法规对网络文化进行管理。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高速流动的特点,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身份验证机制,一方面使得网络犯罪变得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使得控制网络犯罪有相当大的困难。没有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性,就没有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加强立法已成为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如通过法律制裁网络犯罪者来防范新的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和隐私权来迫使人们遵守相应的规则,依法行使权利,积极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实践的需要,应当把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共同合理原则上升为法律,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新的环境中形成的规则和惯例上升为法律。二是加强网民素质教育,弘扬时代主旋律。培养和提高网民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意识和能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网络思想阵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各种方式加强对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是非判断力和敏锐性;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伦理教育。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人们自觉地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不断建立和巩固网上社会主义思想阵地。很多网络用户是未成年人,其思想尚不成熟,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尚不明确,一些人出于好奇心而在网络上浏览垃圾信息,有的甚至采取具有危害性的行为。因此,要普及网络法律教育及网络道德教育,使网络用户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引导网络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是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水平。技术的发展在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技术既有可能给网络文化带来某种威胁,也有可能运用它来消除这种威胁。比如,由于互联网的分散管理结构体系,任何人和机构都可以独自在网络上随意发布信息,结果可能使不良信息充斥整个网络,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而难以发现和利用。但是网格这一技术的出现使这些被人们所诟病的“信息孤岛”、“信息垃圾”等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技术在防范网络文化的偏向问题上必然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不仅是网络文化的缘起,也是各种网络文化安全管理模式的保障。和谐的网络环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就一定能够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第五篇:关于协调各部门工作构建和谐工作环境

关于协调各部门工作构建和谐工作环境

今天集合大家主要讨论下“关于协调各部门工作构建和谐工作环境”以及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由于各部门长期工作多数是各自为战,缺少沟通和联系,遇到工作职责交叉导致踢皮球或争功劳而产生矛盾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和人力物力的浪费。现在要求各部门要增强沟通,相互协调工作。良好的沟通不但能减少部门间的分歧,更能正确地传达相关的信息与命令,使工作更有效率,而有效地协调则能排除部门间因工作而产生的摩擦与误解,使公司的运作更和谐。要求各部门把每周的工作情况和计划绘制成表,由办公室人员记录后写在黑板上公布,使各部门明确自身工作内容,解决部门间的矛盾,协调部门间的工作,以下对表格提几点要求:

一、时间:

填表内容时间规定为一周周四至下周周三,各部门要在每周三下午下班前,将填完的表格送到办公室,要求各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和准时填表交送。

二、填写人员:

各部门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填写上交表格,根据部门工作职责,制定合适表格,办公室人员统一接收,然后写在黑板上公布提醒和监督。

三、内容:

表格主要填写内容“日常工作基本情况”“工作计划”和“存在问题”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可以适当增加内容,填写完毕需由部门领导过目并签名。

今后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和联系,互相监督,构建一个协调和谐的工作环境,确保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大家积极性,全力完成各部门的工作任务。

构建全面协调和谐有序的审计环境[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