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磁感应强度》教学反思
编辑:七色彩虹 识别码:13-1039970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8 10:51: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磁感应强度》教学反思

《磁感应强度》教后反思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袁俊

本节课较为成功地展示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选择与改组,精心设计好适用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方案,以便凸现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给学生一个充裕的思考问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探究)的时空。并在本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2.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而由学生在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及等效的思维方法归纳出结论和规律,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在本案例的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类比等科学方法,与已学过的电场知识进行类比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书本实验方法的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且对实验现象由学生根据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处理。最后,由学生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有以教师为主导下的探究,又有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1.实验数据误差大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与导线长度关系时,因为用单股导线来完成实验,所以实验数据误差很大,不能说明两者成正比的关系;

2.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有待改进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利用图像法,更加的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理解;

3.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

在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影响因素时,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第二篇:磁感应强度几种常见的磁场教学反思

《几种常见的磁场》教学反思

汕头黄图盛中学物理组

钟英炜

本节内容主要讲授关于磁场强弱及方向的概念:磁感应强度;通过演示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几种常见磁铁和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

本节知识点相对于初中的磁场知识来讲,具有较大的思维跨度,原因主要是初中一般只探讨磁铁外部磁场的分布,并由实验得出磁场方向是从磁铁北极出来南极进去,磁极与磁极间的关系是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实验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在磁铁上放置一玻璃板,在玻璃板上磁铁周围撒铁屑,轻轻震动玻璃板,铁屑在磁铁的磁场力作用下的分布即清晰体现了磁铁磁场在玻璃板所在平面的磁场强弱分布;其二是在玻璃板上不同位置放置小磁针,稳定后小磁针北极的指向既是磁铁磁场在该点位置的方向。

高中的知识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以及磁铁内部的磁场,并由此引申出安培分子电流假说以及磁现象电本质。

高中的一些磁场知识与初中所学的知识全面化了,但也同时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因为思维习惯的影响,学生拿到磁场的题型一般会先寻找产生磁场的南北极位置,以便做进一步的推导。但南北极的知识点是具有局限性的,只对磁铁的外部磁场具有准确性。

为了处理好学生关于磁场由外而内的思维跨度,我着重复习了初中确定磁场方向的基本方法:即小磁针北极的指向为磁场的方向。

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了用铁屑以及小磁针两种方法确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引导学生思考:从实验中可以看到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是环绕着直导线的,该磁场的两磁极在何处?由此使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磁场都是由两个磁极产生,或者并不是所有的磁场都具有磁极。

既然初中认知的磁极有了局限性,我再抛出一个疑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磁场方向是从磁铁北极出来南极进去,磁极与磁极间的关系是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这两个结论是否同样具有局限性?

利用多媒体视频我展示了环形电流周围磁场的铁屑分布以及小磁针在不同空间位置北极的指向。很明显可以观察到:在环形电流的环内与环外磁场的方向不同。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的是环形电流环内的磁场。可见,磁感线具有封闭曲线的特性。

再观察通电螺线管的内外磁场,同样具有与环形电流内外环磁场相似的特性。至此,本节课的关于磁场的一些新特点我投影展示:由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近似,故对于通电螺线管的两端可看成是磁场的两级,反过来,条形磁铁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一样也具有内部的磁场存在,方向与外部不同,是从南极指向北极。

若将环形电流的磁场看成与小磁针的磁场近似,亦有相似的结论。

紧跟着我提出让学生思考:如果将小磁针放入通电螺线管内部,其南北极如何指向? 经过分析,可以推导得出小磁针与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关系是: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可见初中所学的一些知识是具有局限性的。

最后,我做如下总结:关于初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以及磁感线从北极出来指向南极是只针对磁铁外部成立,磁铁内部或通电导线则不一定成立。

具有普遍性的是关于小磁针在磁场中北极的指向即为该点磁场的方向,这样首尾呼应,重新确定开头所复习内容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学生普遍能够掌握有关初中磁场知识的缺陷在何处,对高中新知识也体会的比较深刻明白,为以后的知识应用铺平道路!

第三篇: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教学案例及评析

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教学案例及评析

朱建廉

南京市

金陵中学

(210005)

背景:

应浙江省湖州市的邀请,为其高中物理教师培训活动上一节示范课。课题选定为《磁感应强度》,所采用的教材版本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选修3-1》。笔者将授课的方式确定为在阅读指导背景下的“问题驱动”与“思维引领”,着重在发掘问题与思维激趣等方面下功夫。相应的授课过程及简要评析如下。

过程:

1、引入

师:我们刚刚学习的第三章《磁场》中的第一节,其标题是(示意生A)„„ 生A:《磁现象和磁场》。

师:对!标题是《磁现象和磁场》。在这标题下我们所讨论的主题是(仍示意生A)„„ 生A:„„“磁现象”和“磁场”。

师:是的,在《磁现象和磁场》的相应标题下当然应该讨论“磁现象”、当然应该讨论“磁场”。这就好像在《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相应标题下当然要讲“梁山伯”的故事、当然要讲“祝英台”的故事一样(笑声)。不过,把所讨论的两个主题用“和”这个字串接起来而使之并列,这就意味着其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什么关系?

„„

生B:“磁现象”与“磁场”间的关系我想应该是“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师:很好!“磁现象”实际上就是“磁场”这种物质某种特性的外在表现,而“磁场”则又是“磁现象”之所以能够得以表现的根本缘由。可以说:如果没有“磁场”的客观存在,我们就不可能感知到“磁现象”;如果“磁场”不具备这种特性,我们就感知不到这种“磁现象”。大家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生(全体):同意!

师:既然是由于“磁场”具备这种(用重音,下同)特性而使我们能够感知到这种“磁现象”,那么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就应该是:哪种?

„„

生C:课本上所介绍的这些“磁现象”好像都是些与“力”相关的现象。

师:是的。课本上所介绍的和生活中所遇见的“磁现象”通常都是“力现象”,至少也是与“力”相关的现象。而作为“力现象”的这些“磁现象”,其实都是“磁场”这种特殊的物质其“力特性”的外在表现。于是,我们就应该引入某个物理量来描述“磁场”的“力特性”——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磁感应强度》(板书课题)。

2、阅读

(1)阅读内容:布置阅读课本P83~84页的相关内容。(2)阅读指导:带着问题读,读出问题来。

(3)阅读任务:为梳理知识体系而设计相应条目;按设计条目而梳理相应知识体系。

3、交流

(1)学生展示:选D同学上讲台,将阅读过程中所拟定的相应条目板出;选认同D同学所拟定条目的E同学就相应条目所梳理的知识体系作简要阐述;组织全体同学对D同学拟定的条目和E同学阐述的内容深入讨论,并作相应的细化与补充。

(2)教师点评:第一,肯定同学们通过阅读而取得的成果;第二,指出同学们所拟定的相应条目和梳理的知识体系在结构上与课本所呈现的极其相似;第三,建议拟定出新的条目而重新梳理相应的知识体系,并在求变、求异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四,明确指出基于“带着问题读”的任务基本完成,但基于“读出问题来”的任务还需进一步努力。

4、质疑

师:学习过程中针对文本的阅读,不仅要带着问题读而力求通过阅读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阅读而发现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下面老师给大家做个示范,为了让大家能够全面了解老师的阅读行为,老师在把阅读的内容读出声的同时,把阅读相应内容时所引发的思考也以“画外音”的形式发出声来。请注意听:

N极不能单独存在—— N极不能单独存在吗? 因而不可能测其受力—— 测其受力必须单独存在吗? 这样就不能确定磁感应强度B了——不能测其受力就不能确定磁感应强度B了吗? „„

师:大家明白老师以这种方法阅读文本的目的吗? 生E:明白!老师是对教材持怀疑态度?

师:也可以这样理解吧!只是“怀疑”并不是老师的初衷,老师只是以“质疑”的方式试图取得针对文本的最佳审视的视角:存“质疑”的意识而以“质疑”的方式阅读教材,可能会更容易读明白文本的本意。下面大家也尝试着以“质疑”的方式阅读,看看能否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来。

注:学生重新阅读教材,并纷纷提出质疑。教师指导学生的阅读与质疑,从中筛选出如下所示的四个问题

问题1:在“试探磁极”和“试探电流元”之间的取舍缘由? 问题2:设定“导线与磁场垂直”仅仅是因为“最简单”吗? 问题3:对“比值定义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该如何解释? 问题4:电场强度的“比值定义”与B的定义有什么不同呢?

5、释疑

师:阅读时存质疑的意识,结果读出了困惑、读出了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生F:接下来就该请老师为我们解惑了。

师:别把事情推给我一个人,还是大家一起来思考。老师率先针对问题1说几句话:第一,磁极N不能单独存在,一小段通电导线也不能单独存在;第二,磁极N未能被量化,而一小段通电导线已经被量化(IL);第三,欲想量化双方的作用,须先量化作用的双方。

生:„„

师:我说完了,该轮到大家了。

生F:哦!我知道了:在定义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时我们舍弃“试探磁极”而选取“试探电流元”,其原因并不是因为磁极N不能单独存在而无法测其受力,而是因为磁极N未能够被量化。这就好像两个运动员分别举起两块未被量化的大石头我们将无法确定谁是冠军,但如果他们分别举起的是已经被量化的两副杠铃我们就能够判断冠军应该授予谁了。

师:哎呀!说得太好了:为了解谁的力气大,我们舍弃的是未被量化了的“试探石头”而选择的是已被量化了的“试探杠铃”。干脆,你把剩下的几个问题都解决得了。生F:哎呀!那我可不行。

师:你行!你一定行!我们不妨试一试。生F:怎么试?

师:在问题2的表述中涉及到一个概念:垂直。由此我们会自然的联想起„„ 生F:平行?

师:对,平行。猜猜看:当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将会怎样? 生F:„„不受力?

师:那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夹θ角时呢?

生F:(看书)这时安培力大小好像是:F=ILBsinθ。

师:不是“好像是”,而是“就是”。你“好像是”从课本上得到这个结论的吧?不!你“就是”提前阅读课本而得到这个结论的。不过老师对你怎样获得结论不感兴趣,而对你获得的这个结论倒是很感兴趣——从你的结论里老师看到了磁场的那种憨直可爱的“性格”。

生F:磁场的“性格”? 生:?

师:不是吗?你若顺着(平行)我,我就不打你;你若不顺着(不平行)我,我就打你;你若总是横(垂直)在我面前,我就狠狠的打你。这不正是反映了磁场那种憨直可爱的“性格”吗?

生:(笑声)

师:现在你对我们把“试探电流元”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设定在“垂直”这种情况下而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做法理解了吧?

生F:好像是有点理解了。师:大胆说。

生F:既然要借助于“试探电流元”来试探磁场的力特性,那当然就应该让磁场施最大的力,而“垂直”时磁场力最大。

师:你不是“好像是”理解,而是“就是”理解。说得多好:既然要试探人家的力特性,当然应该让人家尽全力。看来我们将“试探电流元”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设定在“垂直”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这种情况下最简单(“平行”时不受力不是更简单吗),而是这种情况下力最大,从而可以保证我们的“试探”最为充分,能够“试探”到磁场力特性的底线。是吗?

生:是!师:谁接着来? 生G:老师,您得给点启发。

师:不!老师不“启发”。老师只“启”,得由你来“发”。好吗? 生G:那您得“启”的充分些。

师:凭你的机灵,老师只需要说一句话就够了:A和B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要由A、由B、由A和B的关系三者共同决定。

生G:„„ 师:„„ 生G:有了!师:说!

生G:磁场对“试探电流元”的作用由“试探电流元”的参量(IL)、磁场的参量(B)和“试探电流元”与磁场方向的关系(sinθ)三者共同决定(F=ILBsinθ),现在我们将其间的方向关系设定为“垂直”(sinθ=1),然后通过“比值定义法”而将与“试探电流元”相关的参量(IL)消去,剩下的就是描述磁场特性的物理量(B)了。

„„

师:怎么了?都让G同学精妙的表述给“迷”住了吗?可以鼓掌了呀!生:(热烈掌声)

师:(面对生G)乘胜追击——再攻克最后一个堡垒。

生G:„„好像在运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电场强度E时不需要设定相应的方向关系。师:之所以不需要设定相应的方向关系,是因为„„ 生G:不管方向间呈何种关系,其作用都是相同的。

师:对!无论电荷是静止于电场中的P点、或者是运动过程中沿着不同的方向经过电场中的P点,电荷在经过P点时所受电场力都相同。所以在选定“试探电荷”而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描述电场力特性的电场强度时,就不需要设定相应关系。只是,电场的这一特征和磁场相比,又意味着什么呢?

生:„„

师:无论什么人经过小王家都要被小王打;朋友经过小李家受到优厚的招待而小偷光顾小李家被扭送公安机关。你会对小王和小李做怎样的评价?

生H:小李能分辨好人和坏人,智商正常;小王显然是弱智。生:(笑声)

师:别笑。电场不能分辨“试探电荷”的运动情况而总是施以同样的作用,其“智商” 显然有问题,应该被认为是一种“愚蠢的场”;磁场则能够根据“试探电流元”与自己的方向关系而区别对待,其“智商”较高,应该被认为是一种“聪明的场”。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仅仅用“同意”两个字表达观点是不够的:两种场之所以会有如此区别其原因何在? 生H:老师您说呢?

师:又把皮球踢给我了。我也说不好,我只知道根据“奥斯特实验”可以做出推断:电一旦“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磁的效应。

生H:老师,您的意思是:磁场是因为“运动”而变得“聪明”起来的。是吗? 师:就好像大家一直在开动脑筋而积极思考一样,大脑也会因为“运动”而变得格外“聪明”起来。当然,这只是老师的一种猜测、一种感觉。

生H:老师的猜测很合理,老师的感觉也很美妙——我决定跟着感觉走。生(全体):(掌声)

师:在条件成熟时还应该设法取实证——这是老师给你的忠告(对生H),同时也是对大家的期待(对全体)。

„„

评析:

相应的教学实施应该有如下所示的可圈可点之处。

1、关于“课题的引入”

课题的引入针对上一节内容而以“问题串”作相应的梳理:上一节的课题——《磁现象和磁场》;上一节讨论的主题——“磁现象”和“磁场”;上一节讨论的主题间关系——“表象”和“本质”;外在“表象”和内在“属性”的归类——“力现象”和“力特性”。于是,自然引入描述磁场力特性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

“课题引入”的相关运作有如下特点值得肯定:第一,“问题串”的设计较好的把握了教材文本呈现的逻辑线索,因而使得“课题引入”自然而贴切;第二,“问题串”的表述采用了所谓的“近体设问”的方式,即:并不是将相应的问题作完整的表述(上一节课的标题是什么?),而是在表述问题时为应答者预留下应答的时空(其标题是„„?),这种令设问者与应答者零距离接触的“近体设问”方式,自然营造了亲切而轻松的课堂氛围;第三,“问题串”所具备的“从较低处启动,向纵深处发展”的特征,对启迪、激发与引领学习主体的 思维,显然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2、关于“知识的梳理”

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相应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引入阶段界定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磁场的力特性;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文本阅读而对相关知识作相应的梳理——磁感应强度的意义、磁感应强度的特征、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等;要求学生设计相应的条目,进而自主梳理相关知识——对所设计的条目和以此为依据而构建的知识体系不作统一要求;给学生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而教师的作用则在组织交流和给以点评中体现——保证学生的展示充分而自主,注意教师的点评应持肯定的基调。于是,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可在十分钟内便较好的达成。

“知识梳理”的相关运作有如下特点值得肯定:第一,相关知识的难度与相应的教学处理方式应该被认为是相适应的,而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实际上在教师点评的环节中得到了基本保障;第二,后续教学中针对教材文本的质疑设问与相应的释疑探讨等,无疑对相关知识的巩固形成了积极的影响;第三,无论是教学过程初期阶段中基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为目的而针对教材文本的自主性阅读行为,或者是经过教师示范性阅读指导后基于质疑意识的养成为目标而针对教材文本的批判性阅读行为,相应的教学活动紧紧抓住了“文本阅读”这一基础性学习行为,客观上在“学会”和“会学”这样两个层面上施加了相关影响。

3、关于“教学的行为”

如果说本节课的某些教学行为颇具特色和极富成效的话,那么就不能不说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作为具体行为运作方式的“文本阅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阅读指导”了:在课题的引入阶段解决了将要呈现的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磁场力特性)后,相应的教学活动是布置学生自主性阅读教材文本,从所布置的阅读任务(设计条目,梳理知识)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教学行为是针对文本的“理解性阅读”;在“理解性阅读”基础上构建起相应的知识体系而基本达成知识目标后,为将作为学习行为的“文本阅读”推向深入,教师以“示范性阅读”的教学行为作为“阅读指导”的垂范,为学生将“文本阅读”行为深入到所谓“批判性阅读”的更深层面而给予了必要的启示。

基于“学”的行为的“文本阅读”和基于“教”的行为的“阅读指导”,其相应的运作应该有如下几点值得肯定:第一,作为学习行为的“文本阅读”,实际上是针对任何学科内容的最为基础性的行为方式,在针对知识难度适中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自主性的“理解性阅读”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效率较高;第二,即令是针对知识难度适中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作为达成相应知识目标的手段的“文本阅读”行为,也应该由浅入深的逐步推向深入,也应 该在行为的运作过程中自觉养成质疑的意识;第三,在“文本阅读”的运作中自觉质疑,这不仅能够为阅读主体取得最佳视角而能够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审视文本,更重要的是关乎到科学精神的养成和思维品质的构建。

4、关于“行为的细节”

教学活动中还有一些行为的细节也能够称得上颇具特色和极富成效,主要有

(1)课题引入阶段“近体设问”的提问方式,在不经意中为师生间的交流营造了一个轻松而适当的环境。

(2)引《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案例而与《磁现象和磁场》的课题作类比,其作用不仅仅是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更重要的还应该被理解为是以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和构建科学的思维品质为目标的教学行为。

(3)阅读指导中明确提出“带着问题读,读出问题来”的相关要求,应该被认为是抓住了基于学习行为的“文本阅读”的实施要点与关键。

(4)在针对问题的释疑过程中所提出的“欲想量化双方的作用,须先量化作用的双方”与“A和B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要由A、由B、由A和B的关系三者共同决定”等相应的哲学认同,实际上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是使教学活动整体性的表现为“问题驱动、思维引领”特征的点睛之笔。

(5)在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提出将“试探石头”、“试探杠铃”与“试探磁极”、“试探电流”作对照,从“垂直”而自然的提出与“平行”作联想,借磁场的力特性而对其憨直可爱的“性格”作描述,把“小王和小李的行为特征”与“电场和磁场的力特性”作类比等,实际上都是师生在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思维的碰撞而擦出的“火花”,而这样的“火花”保证了相应的教学活动生动活泼的进行着、发展着。

——发表于《物理教师》202_年第4期

第四篇:磁感应强度说课稿

磁感应强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

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知道什么叫匀强磁场,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4、知道什么是安培力,知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流受的安培力为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受安培力的大小

5、会用左手定则熟练地判定安培力的方向.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2、通过学习左手定则,理解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安培定则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科学的发现不仅需要勤奋的努力,还需要严谨细密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安培力这一重要的内容,需要强调:

1、安培力的使用条件:磁场均匀,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2、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安培力具有最小值。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具有最大值。

教法建议

由于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电场的有关知识,讲解时可以将磁场和电场进行类比,以加深学生对磁场的有关知识的理解。例如:电场和磁场相互对比,电场线与磁感线相互对比,磁

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进行对比等等。

在上一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回忆电场强度的定义,对比说明引入磁场强度的定义的思路是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研究得出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磁场,可以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设计方案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

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知道什么叫匀强磁场,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4、知道什么是安培力,知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流受的安培力为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受安培力的大小

5、会用左手定则熟练地判定安培力的方向.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2、通过学习左手定则,理解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材料介绍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说明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本身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外,刻苦勤奋地学习和工作,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更为重要,鼓励和激发学生从现在开始更加发奋地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介绍物理学家安培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靠勤奋自学、刻苦钻研的顽强意志,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家们的人格美、情操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法直观教学,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启发讲解,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公式

及B的定义式.结合练习法使学生掌握左手定则使用.

2、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在教师启发的指导下总结规律,积极动手动脑理解公式,掌握左手定则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掌握电流与磁场垂直时,安培力大小为:

(2)掌握左手定则.

2、难点

对左手定则的理解.

3、疑点

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

4、解决办法

以演示实验为突破口,直观地引导学生掌握电流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反复地借助实验,来理解左手定则,建立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关系的正确图景.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铁架台、三个相同的蹄形磁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先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出安培力.

公式,再引入磁感强度B的定义式,通过讲解类比电场强度,启发学生理解公式的意义,借助墙角(或桌角)帮助学生建立三维坐标空间,理解掌握左手定同.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学是在上一节学习了磁场的概念及方向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磁场的强弱性质,根据磁场力的性质用定义法定义B描述磁场的强弱,用磁感线形象地反映磁场的强弱,同时利用定义式来计算安培力的大小,再用左手定则来确定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的方向.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用条形磁铁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内吸起较小质量的铁块,巨大的电磁铁却能吸起成吨的钢块,表明磁场有强有弱,如何表示磁场的强弱呢?我们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来研究磁场的强弱.

2、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利用演示实验装置,研究安培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保持导线在磁铁中所处的位置及与磁场方向不变这两个条件下,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改变导线中电流的大小.

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导线摆动的角度大小随电流的改变而改变,电流大,摆角大;电流小,摆角小.

实验结论: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磁场的作用力的大小眼导线中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大,作用力大;电流小,作用力也小.

(2)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有关.

保持导线在磁铁中所处的位置及方向不变,电流大小也不变,改变通电电流部分的长度.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导线摆动的角度大小随通电导线长度而改变,导线长、摆角大;导线短,摆角小.

实验结论: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大小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有关,导线长、作用力大;导线短,作用力小.

(3)与导线在磁场中的放置方向有关.

保持电流的大小及通电导线的长度不变,改变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当夹角为0°时,导线不动,即电流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安培力作用;当夹角增大到90°的过程中,导线摆角不断增大,即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安培力最大;不平行也不垂直时,安培力大小介于

和最大值之间.

3、磁感应强度

总结归纳以上实验现象,用L表示通电导线长度,I表示电流,保持电流和磁场方向垂直,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大小FIL

用B表示这一比值,有

.B的物理意义为:通电导线垂直置于磁场同一位置,B值保持不变;若改变通电导线的位置,B值随之改变.表明B值的大小是由磁场本身的位置决定为.对于电流和长度相同的导线,放置在B值大的位置受的安培力F也大,表明磁场强.放在B值小的位置受的安培力F也小,表明磁场弱.因而我们可以用比值

来表示磁场的强弱.把它叫做磁感应强度.

定义:磁感应强度

单位:特斯拉,符号为T

常见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大约是,永磁铁磁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大约是

用磁感线也可直观地反映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磁感线越密处,磁感应强度大、磁场强.若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称为匀强磁场.根据匀强磁场的特点,请同学们画出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空间分布.

在非匀强磁场中,用

量度磁感应强度时,导线长L应很短,电流近似处在匀强磁扬中.

4、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可得通电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置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举例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安培力的方向如何呢?还过前面的演示实验现象可知,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方向跟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磁场方向都有关系.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通电导线受安培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存在着一个规律——左手定则.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应该注意的是:若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则磁场力的方向、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三者互相垂直;若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不垂直,则磁场力的方向仍垂直于电流方向,也同时垂直于磁场方向.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通过研究安培力的大小,我们定义了反映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同时,我们可以据此求解安培力的大小,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来确定.

如果磁场方向不与电流方向垂直,安培力的大小,方向仍可用左手定则判定.

八、布置作业

P150(1)(2)(3)(4)(5)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安培力磁感应强度

1、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

(1)与电流大小有关.

(2)与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有关.

(3)与导线在磁场中的放置方向有关.

3、磁感应强度

定义:

单位:特斯拉(T)

4、安培力的大小

当电流方向垂直磁场方向时,安培力大小

5、安培力方向

左手定则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

第五篇:磁感应强度教案

3.2磁感应强度教案

永平一中

张强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单位。2.能用磁感应强度定义式进行计算。

3.通过观察模拟实验动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磁感应强度定义。4.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磁感应强度方向的规定及大小的计算。难点: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及大小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类比法、实验展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型

新授课

六、教具

多媒体教具

七、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并用比值定义法定义了电场强度。通过本章第一节学习磁场,知道磁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并且电场和磁场有许多相似之处,那么我们能不能类比电场来研究磁场呢?

Ppt展示蹄形磁铁能吸引较轻的大头针,电磁铁起重机能吸引许多教重的东西,螺丝刀只能吸引几根导线。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图片我们知道磁场有强弱。

【提出问题】类比电场强度E=F/q。定义,我们怎么来定义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呢?

为了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

(一)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类比】规定电场方向是正试探电荷的受力方向。

【提出问题】磁场方向是否也能规定为磁极、电流的受力方向呢?

观看ppt,小磁针在在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指向不同,说明小磁针受力方向不同,磁场方向不同。所以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规定】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或小磁针N极在此处的受力方向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类比电场强度E=F/q。定义,我们怎么来定义磁场的强弱呢? 【提出问题】我们选择磁体还是选择通电导体做为研究对象呢?

因为导线在磁体中的运动更容易观察,而让磁体运动不好观察,所以我们选择通电导线在蹄形磁铁中运动,推出导线收到磁场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来更进一步推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思考】通电导线受到磁场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导线长度、电流大小、磁场的不同、放置的位置(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垂直及任意夹角受力情况不同)

【设计实验方案】

1.保持磁场和通电导线的长度不变,改变电流大小。

Ppt演示模拟实验,改变电流强度,观察通电导线的偏离角度大小。【结论】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垂直时电流越大,导线偏角越大。导线受到磁场力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2.保持磁场和导线中的电流不变,改变通电导线的长度。

Ppt演示模拟实验,改变导线长度,观察通电导线的偏离角度大小。【结论】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垂直时磁场中的导线越长,导线偏角越大。导线受磁场力与导线长度成正比。

【归纳】实验结论,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垂直时,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与电流强度I,和导线长度L成正比。F=BIL(B是比例系数,不同的磁场B不同)磁感应强度B为比例系数。

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比值定义法)

2.单位: 牛顿/安·米

特斯拉(特

T)

T=1 N/(Am)

【小结】

1.磁感应强度由通电导线的长度、电流及导线受力决定吗? B与L、I、F无关,与场源和该点在场中的位置有关。

2.用B=F/IL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导线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要注意两者必须垂直。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受到磁场力最大,平行时为零。

3.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及反映什么性质?

物理意义:B是表示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描述磁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是矢量。

4.你认为电场力(磁场力)在方向上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有何关系?

电场力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方向;

小磁针北极受力方向规定为磁感应强度方向,电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5.若在某一点同时存在几个磁场,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B如何?

若某一空间同时存在几个磁场,空间的磁场应由这几个磁场叠加而成,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有B=B1+B2+B3……(矢量和),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运算。

八、课堂练习(ppt)

九、板书设计

1.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4.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5.磁感应强度是矢量

6.磁感应强度叠加原理

十、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3

课时训练

十一、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注意电场、磁场的类比,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看模拟实验得出结论。

《磁感应强度》教学反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