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13-808157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3 11:03: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状况,积极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制定改善家庭教育的措施提供依据,从10月中旬开始,我们抽调56人,历时40多天,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对我市城乡25处中学、24处小本文来自本资料权属teniu.cc,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teniu.cc更多资料学、10处幼儿园的部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召开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家庭教育促进会成员座谈会84场次,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1050多人;走访单亲、困难及问题家庭172户,发收调查问卷3000多份;通过对调查资料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基本摸清了全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状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加上各级家教组织的推动,我市广大家长、幼儿园、中小学和社会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一是市、县(区)都依托妇联成立了家庭教育促进会,加大了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指导。二是创办了家长学校。目前,全市有家长学校1278处。大部分家长学校是依托中小学、幼儿园开办的,部分家长学校做到了有场地、有计划、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学校重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许多学校经常召开报告会、座谈会、家长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开展家访活动,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四是注意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作用。近年来,随着全市“校校通”工程的实施,部分条件好的学校都依托东营教育网,成立了网上家长学校,开展了网上教子和家教咨询服务活动,实现了网上家校互动,家校、家园共育的氛围初步形成。

(二)全面教育正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这次调查显示,94.5%的家长既希望孩子学习好,更希望孩子品德好。在座谈中有的家长说:“智育不合格是次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孩子不是私有财产,我们要为国教子。”这说明以往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有的家长在督促孩子学好文化课的同时,也注重了品德、意志、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一是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引导孩子看有关电影、电视,读有关报刊、书籍,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从小就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长大成才,报效祖国。二是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许多家长经常给孩子讲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故事,教他们学习中华优秀诗文,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做热爱祖国、尊老爱幼、通情达理、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三是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许多家长把基本素质教育同家庭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与亲情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入心入脑,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科学精神、进取精神。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许多家长认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阵地,其环境如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平等民主,循循善诱。随着家教知识的逐渐普及,相当部分的家长认识到,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使孩子在融洽、愉悦、幸福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调查显示,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占65.7%,基本和谐的家庭占29.5%。在教育方式上,有92.6%的家长能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座谈中,很多家长认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既是孩子的长辈,也是他们的朋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坚持民主、平等、循循善诱的原则,理解和尊重孩子,在沟通中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便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二是营造氛围,潜移默化。近年来,随着家长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熏陶孩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市区和县城驻地,很多家长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他们学习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较好地营造了与孩子共同求知、共同进步的家庭学习气氛。为了使孩子聚精会神地做作业,许多家长不看电视而在读书看报,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在座谈会上,有85%的家长认为,言传不如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言传加身本文转载自本资料权属teniu.cc,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teniu.cc更多资料教才是最好的家教;父母是孩子的直接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们比较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从讲究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礼貌诚信、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助人为乐等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熏陶和示范,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情操,造就完善的人格。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感到,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家长正在由单纯的感情支配向比较理性转变,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单纯注重智力培养向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转变;大家较为自觉地树立了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在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自觉的、理性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起步不久,加上家庭情况的千差万别,我市家庭教育的情况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缺乏家庭教育

攸关孩子成长重大意义的认识,有些家长没有把家庭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在调查问卷中,有34.2%的家长表示“因工作忙而无暇过问”,有5.6%的家长表示“有学校管,很放心,不太过问”。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有的忙工作、忙生意,忽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的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只要能供孩子上学就行了,教育应该由学校去管;有的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知好歹”,教育不教育无所谓,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的态度。

(二)部分家庭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式欠妥。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是主要的,因此只问分数,不问其它。调查问卷显示,有70%以上的家长很少对孩子进行智育以外的其他方面的教育。正因如此,有21%的学生认为上学读书的动力是“上大学,当干部,做买卖,挣大钱”。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内容的片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健全人格、优良品质的养成,甚至会导致孩子理想信念的缺失。有的家长虽然关心孩子,但是教育方式欠妥,严爱失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娇惯溺爱。部分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百依百顺,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致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骄纵霸气、贪婪懒惰、自私任性的性格,以致长大以后法纪观念淡薄,缺乏独立生存能力,难以自如地融入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简单粗暴。有的家长不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致使孩子敬而远之;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求全责备,致使孩子心理压力过重;有的家长威严过度,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稍不顺心就对孩子训斥、打骂,致使孩子精神压抑,甚至造成人格扭曲。

(三)家长学校还不够普遍和规范。从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0%的家长对家庭教育感到困惑,对家庭教育既不知教育什么,也不知怎样教育。因此,办好家长学校势在必行。但是,我市的家长学校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够普遍。到目前为止,有的社区,特别是农村还没有家长学校。就全市来讲,真正到家长学校学习的人还不是很多。二是不够规范。现有的家长学校,大部分是依托幼儿园或中小学而开设的,在办学宗旨、实施方案、教学计划及责任分工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细化,教学内容不系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专项经费,缺乏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基本处于自发的松散状态;有的家长学校无场地、无教材、无师资,活动不经常,甚至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三是城乡差别比较大。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同,城区的家长学校一般好于农村,家长素质明显高于农村,因此在家庭教育的环境、观念、能力、方式等方面,农村远非城市可比。对农村来说,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改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家长教育孩子时,往往忽视社会因素,缺乏与学校的紧密衔接;学校和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也往往缺乏与家长沟通,三者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尤其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方面,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一方面,部分家长没有把配合学校教育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就教育孩子问题与学校联系;另一方面,有的学校没有采取有效形式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没能就教育学生问题与家长及时交流,双方结合还不紧密。

(五)家庭教育还未列入整体教育规划,缺乏系统的领导和主管部门的督导。目前,市、县(区)还没有完整而明确的家庭教育规划,对近期发展目标缺乏计划安排,家庭教育基本还处在一种自发状态。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全市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家庭教育领导体系,对家庭教育在领导层面上缺乏部署、检查和指导。同时,家庭教育的主管部门不明确,有效的具体督导乏力。现在我市只在妇联设一家庭教育促进会,这无法实施对全市家庭教育的领导和与有关责任部门的协调。

三、几点建议

为了加快我市家庭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根据这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家庭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搞好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广大学校和家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家庭、父母的希望所在。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家庭幸福。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攸关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家庭幸福和谐的重要措施。(2)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的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也会腐蚀未成年人的灵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冲击着许多传统观念,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然而,在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又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每天都在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这些消极因素使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使对未成年人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3)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我

第二篇: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状况,积极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制定改善家庭教育的措施提供依据,从10月中旬开始,我们抽调56人,历时40多天,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对我市城乡25处中学、24处小本文来自本资料权属teniu.cc,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teniu.cc更多资料学、10处幼儿园的部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召开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家庭教育促进会成员座谈会84场次,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1050多人;走访单亲、困难及问题家庭172户,发收调查问卷3000多份;通过对调查资料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基本摸清了全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状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加上各级家教组织的推动,我市广大家长、幼儿园、中小学和社会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一是市、县(区)都依托妇联成立了家庭教育促进会,加大了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指导。二是创办了家长学校。目前,全市有家长学校1278处。大部分家长学校是依托中小学、幼儿园开办的,部分家长学校做到了有场地、有计划、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学校重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许多学校经常召开报告会、座谈会、家长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开展家访活动,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四是注意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作用。近年来,随着全市“校校通”工程的实施,部分条件好的学校都依托东营教育网,成立了网上家长学校,开展了网上教子和家教咨询服务活动,实现了网上家校互动,家校、家园共育的氛围初步形成。

(二)全面教育正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这次调查显示,94.5的家长既希望孩子学习好,更希望孩子品德好。在座谈中有的家长说:“智育不合格是次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孩子不是私有财产,我们要为国教子。”这说明以往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有的家长在督促孩子学好文化课的同时,也注重了品德、意志、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一是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引导孩子看有关电影、电视,读有关报刊、书籍,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从小就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长大成才,报效祖国。二是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许多家长经常给孩子讲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故事,教他们学习中华优秀诗文,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做热爱祖国、尊老爱幼、通情达理、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三是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许多家长把基本素质教育同家庭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与亲情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入心入脑,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科学精神、进取精神。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许多家长认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阵地,其环境如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平等民主,循循善诱。随着家教知识的逐渐普及,相当部分的家长认识到,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使孩子在融洽、愉悦、幸福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调查显示,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占65.7,基本和谐的家庭占29.5。在教育方式上,有92.6的家长能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座谈中,很多家长认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既是孩子的长辈,也是他们的朋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坚持民主、平等、循循善诱的原则,理解和尊重孩子,在沟通中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便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二是营造氛围,潜移默化。近年来,随着家长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熏陶孩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市区和县城驻地,很多家长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他们学习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较好地营造了与孩子共同求知、共同进步的家庭学习气氛。为了使孩子聚精会神地做作业,许多家长不看电视而在读书看报,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在座谈会上,有85的家长认为,言传不如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言传加身本文转载自本资料权属teniu.cc,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teniu.cc更多资料教才是最好的家教;父母是孩子的直接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们比较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从讲究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礼貌诚信、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助人为乐等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熏陶和示范,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情操,造就完善的人格。

第三篇: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

报告

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状况,积极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制定改善家庭教育的措施提供依据,从10月中旬开始,我们抽调56人,历时40多天,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对我市城乡25处中学、24处小本文来自那一世范文网.学、10处幼儿园的部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召开学校领

导、教师、家长、学生、家庭教育促进会成员座谈会84场次,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1050多人;走访单亲、困难及问题家庭172户,发收调查问卷3000多份;通过对调查资料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基本摸清了全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状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加上各级家教组织的推动,我市广大家长、幼儿园、中小学和社会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一是市、县都依托妇联成立了家庭教育促进会,加大了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指导。二是创办了家长学校。目前,全市有家长学校1278处。大部分家长学校是依托中小学、幼儿园开办的,部分家长学校做到了有场地、有计划、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学校重视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许多学校经常召开报告会、座谈会、家长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开展家访活动,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四是注意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作用。近年来,随着全市“校校通”工程的实施,部分条件好的学校都依托东营教育网,成立了网上家长学校,开展了网上教子和家教咨询服务活动,实现了网上家校互动,家校、家园共育的氛围初步形成。

全面教育正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这次调查显示,%的家长既希望孩子学习好,更希望孩子品德好。在座谈中有的家长说:“智育不合格是次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孩子不是私有财产,我们要为国教子。”这说明以往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有的家长在督促孩子学好文化课的同时,也注重了品德、意志、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一是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引导孩子看有关电影、电视,读

有关报刊、书籍,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从小就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长大成才,报效祖国。二是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许多家长经常给孩子讲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故事,教他们学习中华优秀诗文,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做热爱祖国、尊老爱幼、通情达理、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三是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许多家长把基本素质教育同家庭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与亲情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入心入脑,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科学精神、进取精神。

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许多家长认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阵地,其环境如何,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平等民主,循循善诱。随着家教知识的逐渐普及,相当部分的家长认识到,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形成良好 的亲子关系,可以使孩子在融洽、愉悦、幸福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调查显示,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占%,基本和谐的家庭占%。在教育方式上,有%的家长能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座谈中,很多家长认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既是孩子的长辈,也是他们的朋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坚持民主、平等、循循善诱的原则,理解和尊重孩子,在沟通中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便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二是营造氛围,潜移默化。近年来,随着家长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熏陶孩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市区和县城驻地,很多家长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他们学习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较好地营造了与孩子共同求知、共同进步的家庭学习气氛。为了使孩子聚精会神地做作业,许多家长不看电视而在读书看报,努力给孩子创造

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在座谈会上,有85%的家长认为,言传不如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言传加身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教才是最好的家教;父母是孩子的直接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们比较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从讲究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礼貌诚信、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助人为乐等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熏陶和示范,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情操,造就完善的人格。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感到,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家长正在由单纯的感情支配向比较理性转变,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单纯注重智力培养向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转变;大家较为自觉地树立了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在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自觉的、理性的、科学的家庭教育

起步不久,加上家庭情况的千差万别,我市家庭教育的情况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攸关孩子成长重大意义的认识,有些家长没有把家庭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在调查问卷中,有%的家长表示“因工作忙而无暇过问”,有%的家长表示“有学校管,很放心,不太过问”。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有的忙工作、忙生意,忽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的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只要能供孩子上学就行了,教育应该由学校去管;有的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知好歹”,教育不教育无所谓,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的态度。

部分家庭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式欠妥。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是主要的,因此只问分数,不问其它。调查问卷显示,有70%以上的家长

很少对孩子进行智育以外的其他方面的教育。正因如此,有21%的学生认为上学读书的动力是“上大学,当干部,做买卖,挣大钱”。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内容的片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健全人格、优良品质的养成,甚至会导致孩子理想信念的缺失。有的家长虽然关心孩子,但是教育方式欠妥,严爱失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娇惯溺爱。部分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百依百顺,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致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骄纵霸气、贪婪懒惰、自私任性的性格,以致长大以后法纪观念淡薄,缺乏独立生存能力,难以自如地融入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简单粗暴。有的家长不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致使孩子敬而远之;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求全责备,致使孩子心理压力过重;有的家长威严过度,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稍不顺心就对孩子训斥、打骂,致使孩子精神压抑,甚至造成人格扭曲。家长学校还不够普遍和规范。从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0%的家长对家庭教育感到困惑,对家庭教育既不知教育什么,也不知怎样教育。因此,办好家长学校势在必行。但是,我市的家长学校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够普遍。到目前为止,有的社区,特别是农村还没有家长学校。就全市来讲,真正到家长学校学习的人还不是很多。二是不够规范。现有的家长学校,大部分是依托幼儿园或中小学而开设的,在办学宗旨、实施方案、教学计划及责任分工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细化,教学内容不系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专项经费,缺乏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基本处于自发的松散状态;有的家长学校无场地、无教材、无师资,活动不经常,甚至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三是城乡差别比较大。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同,城区的家长学校一般好于农村,家长素质明显

高于农村,因此在家庭教育的环境、观念、能力、方式等方面,农村远非城市可比。对农村来说,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改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家长教育孩子时,往往忽视社会因素,缺乏与学校的紧密衔接;学校和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也往往缺乏与家长沟通,三者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尤其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方面,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一方面,部分家长没有把配合学校教育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就教育孩子问题与学校联系;另一方面,有的学校没有采取有效形式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没能就教育学生问题与家长及时交流,双方结合还不紧密。家庭教育还未列入整体教育规划,缺乏系统的领导和主管部门的督导。目前,市、县还没有完整而明确的家庭教育规划,对近期发展目标缺乏计划安排,家

庭教育基本还处在一种自发状态。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全市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家庭教育领导体系,对家庭教育在领导层面上缺乏部署、检查和指导。同时,家庭教育的主管部门不明确,有效的具体督导乏力。现在我市只在妇联设一家庭教育促进会,这无法实施对全市家庭教育的领导和与有关责任部门的协调。

三、几点建议

为了加快我市家庭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根据这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家庭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搞好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广大学校和家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家庭、父母的希望所在。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关系到国家前

途、民族命运和家庭幸福。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攸关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家庭幸福和谐的重要措施1 2 下一页

第四篇:我市技工状况调研报告

我市技工状况调研报告:

大力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农工党综合支部调研组

(2005年5月26日)

一线技术工人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技术工人是指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熟练工人,属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工人状况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技术工人总数偏低、结构失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型结构。据有关部门统计,自1994年~2004年,我市在职职工取得技工资格证书的有28552人。其中初级工6669人,占资格总人数的23.35%;中级工15775人,占资格总人数的55.25%;高级工5824人,占资格总人数的20.39%;技师284人,占资格总人数的1%。近期,对我市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四个主要骨干企业近28000名一线职工调查显示,在职高级工2100人,中级工1600多人,技师180人左右,高级技师仅4人,而初级工仅200多人。从统计数字看,技术工人占一线职工总数14.58%。高级技师和初级工人数太少,只占技工总人数的0.1%和4.9%。有关专家认为,在技术工人队伍中,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合理比例应该分别占8%、14%、46%、32%。

二是高级技工年龄偏大,人才梯队建设堪忧。目前我市

企业高级工和技师年龄多在45岁左右,且多已不在专业岗位,或是从事管理或是提前退养。一大型企业20名技师中在岗的只有8人。近年来企业大量减员,青年职工人数减少,企业技术工人出现了“断层”现象。

三是整体素质不高,实际操作工作中,部分技工虚有其名,不能满足企业生产使用先进技术的需要。特别是数控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工种稀缺。现代化生产要求技术工人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经验,还要掌握基本的电器、电子和自动控制技术。现有的技工、技师多是师徒相传,只有传统操作经验。因自身文化程度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岗位培训及后续学习未跟上,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即使是高级技工,也难以胜任岗位的需要。部分企业表示其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不能完全胜任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任务的需要,缺少真正懂技术、勇于创新的技术工人,特别是一些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当前尤其缺乏兼具开发、科研能力又具备实践操作经验的高级技师。

技工短缺掣肘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深化阶段,产品和技术更新日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方兴未艾。我市致力于原材料深加工、新型建材、电子元器件及装备制造业的新一轮创业布局,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最好的设计图纸,如果没有专业的技工去加工,是难以变成优质产品的。我们的产品质量不高,往往不是我们的设计水平低,而是在具体制造过程中走了样,达不到设计图的要求。一线工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的高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样的设计,同样的设备,产品优劣殊异。究其原因,管理是一个方面,但职工操作技能差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首当其冲,便是身处一线的生产工人的加工技能问题。

一方面,企业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优秀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是社会就业不充分,大量的人员失业。他们中间不少人是因为不具备一技之长,无法适应岗位的需求。现在,带学历求职的人多,带职业等级证书求职的人很少,企业招不到急需的技能人才。前不久,我市一电子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送上门的定单不敢接,企业负责人干着急。

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使得一些企业和部门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按照国家规定,企业应提取工资总额的1.5%用于职工培训。但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长期得不到落实。一些企业宁肯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高薪去聘请技术专家,也不愿花几百元去培训一名技工。技术工人不等同于普通操作工,高级技工、高级工艺师与设计师、工程师同样重要。在人才市场上,技术工人正成为“香饽饽”。在南方,高级技工和硕士博士一样大受欢

迎;在深圳,大学生失业率在逐年上涨,而中高级技工的失业率基本为零。在美国,一个焊工的收入和州长差不多。一定程度上,技工及高级技工、技师的短缺,正成为制约各地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技工队伍的建设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技能型人才营造成长环境

据测算,到“十一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30%-3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20-25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加快高技能人才建设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崇尚技艺、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舆论氛围,营造有利于工人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彻底改变重文凭、轻技能,重设计、轻工艺的现象。将高级技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有利于高级技工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选拔机制。比照科技拔尖人才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人也应设立政府津贴。在劳动模范的评选中,向技术工人倾斜,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扩大社会认同感,增强就业吸引力。

二、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第一、企业要落实技术等级与工资待遇紧密挂钩的政策,鼓励工人学习技术。在分配上要体现向技能型人才倾斜,让他们感到学技术有奔头,懂技术有甜头。对有绝招绝技、先进操作法的创造者、操作技术的领头人和独立开展技术创新的技能人才给予重奖。使广大技术工人从被动的“你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提高自身技术素质。注重技术工人的切身利益,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实行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加大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按季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5%用于职工教育。大型企业集团应建立高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广泛开展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攻关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生力军。要发挥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等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职业院校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应充分体现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

三、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要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高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要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制度,打破“重学历、轻技术”的惯有思维模式,代之以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为技术工人的成才打通上升和拓展通道。劳动部门要根据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扩大技能鉴定范围,使达到相应技能水平的工人都能够获得《资格证书》,壮大我市技工队伍。

我们可以引进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甚至可以移植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我们不可能引入大批的有技术技能工人,技术工人队伍的培养还得实实在在靠自己。

第五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报告

永春一中

2004年5月25日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学德育大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针对当前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实施《永春一中整体德育工作方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德育理念,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活动,坚持严格教育、规范管理的工作原则,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下面就思想道德建设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1、当前我校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勤奋学习,行为规范,心理健康。但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有些学生身心发展不谐调、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个别学生基本的道德习惯还没有形成,给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

2、就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觉得最成功和最有效的方式:(1)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系列教育,每月寻找一个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主题,通过制订教育目标和活动方案,有组织、有秩序展开活动,培植先进典型,树立榜样,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渗透教育作用,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3)加强实践教育,抓好社会实践活动和选修课的整合工作。通过课题活动,发挥实践教育功能。(4)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养成基本文明及道德习惯。

3、存在问题:(1)一部分人道德失范,违法行为,社会某些丑恶现象的负面影响。(2)媒体、信息传播的失范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抵消学校的正面教育。(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谐调进行,“问题学生”大都出现在家庭教育失败或至少是家教不当上,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对其错误行为听之任之,无能为力。

4、最希望帮助解决的问题是规范网吧管理。城关、五里街地带网吧星罗棋布,中学生沉迷网吧,网络强大的诱惑力、影响力的渗透严重影响学校的正面教育。长此以往,毁掉的不是学生的学业,而是毁掉一代人。

5、最困难的问题:学生中的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早恋现象在学生中显得隐蔽,学生千方百计在遮盖,教师不易发现,学校只能正面教育和引导。

6、建议:(1)真正地净化教育环境。(2)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和时间。

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