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营销推广手段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3-801822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8 16:42: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营销推广手段

销售赢在策略

——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营销

利率市场化改革冲击着金融业的传统盈利模式,中间业务作为金融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各家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为提高现代金融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出浑身解数,加快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要分割中间业务市场份额这块蛋糕。相比各大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推广手段相对薄弱、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效益与发展要求还有差距。笔者认为除了不断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加快中间业务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基础建设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一、掌握消费心理,改进营销策略

(一)运用“占便宜”心理,做好配套产品营销

从收费上看,农村信用社的结算、网银他行转账、挂失、POS等产品的手续费均比商业银行低,但是为什么推广起来仍比商业银行困难呢。一是受客户群体限制。二是起步相对较晚。三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客户要的不是便宜,而是感觉占了便宜,我们应从让客户“占便宜”入手,展开营销。

以往的蜀信卡刷卡消费有奖活动,虽然在活动期间提高了用卡率,但对中间业务的配套产品推广不够。建议把单一的现金奖励,改为赠送三个月、半年、一年或两年的短信服务,赠送网银U盾、商场或POS、EPOS商户的购物券,某项代理业务首期,免收N次汇划业务手续费等,“让”客户“占便宜”。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客户能无负担地接受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产品。如果只是在柜台上询问客户要不要开通某项业务,再低的费用也可能让客户望而却步。二是让客户在体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产品带来方便的同时,培养使用农村信用社产品的习惯。比如办了业务后没收到短信提示就觉得少了什么、不方便。

(二)把握客户从众心理,提高成功营销概率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比如你听演讲,当大家开始鼓掌的时候,虽然你不一定认可,但你也会和大家一样一起鼓掌,这就是从众的表现。所以我们在营销时可充分运用大量和目标市场相似的群体来引起客户的从众心理,并使用对目标人群更有说服力的权威人物来解释或说明新产品特性,找到共鸣,提高产品营销的成功率。

二、积极跟进,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客户忠诚度、客户贡献率等统计出优质客户、黄金客户,将这部分客户提升为VIP、VVIP,分层次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做到人性化服务。比如 1

可以建立客户俱乐部,利用已知的客户信息,开展生日、节日送祝福,发与客户生意、生活内容相关的短信,免相关费用、开通快捷服务通道、针对性地开展优惠活动等,让他时时感受VIP、VVIP的尊贵。

三、优质服务,营销语言到位

营销,就是把产品营造出一种令人心动的价值,然后销出去。从业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乎到客户对农村信用社这一整体产品形象和价值的感知和影响。比如,员工说话很得体,举止很文明,客户所感觉到的是一种上层社会人士的享受,客户由此所感知到的金融产品附加价值就高,对农村信用社的信任程度也会增加。因此,语言作为从业人员与客户交流沟通的主要形式对营销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得当可以促进营销成功率。比如某行在向存量客户营销金融IC卡时,不说换卡,而是采取“升级”的形式,重点强调新卡的安全性能,使客户心理上认同银行保护个人财产的行为,产生共鸣,从而配合办理IC卡。员工在营销产品时,要尽量使用选择疑问句,抓住机会,介绍与客户需求相关的其它产品,把客户的单一需求引向多元化选择。

四、跟进售后,用活现有资源

就是把销售和客服统一起来,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用好用活现有资源,使每项产品都具备售后跟踪服务。比如开办网银,让客户拥有一个U盾,只是销售的第一步,网点上应立即安排客户经理,现场为客户开通网银,实现支付宝和银行卡之间的转账,此后,凡是系统有进一步升级或变动,都应通过短信及时通知客户,不定期地组织网银活动,鼓励客户熟悉用卡环境,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睡眠网银户。同样,发展POS、EPOS商户后,也应配合刷卡消费活动,采取赠送商户购物券的方法,既能让客户尽可能多的了解身边的POS、EPOS消费场所,带动POS、EPOS商户机具使用量,同时也能给商户带来更多的客源,让商户觉得这个机具没有白装,得到商户的配合,优化用卡环境,提高活卡率。

五、组织保障,共建营销平台

最后,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当地党政部门,在推广每一项新产品的时候,以地方党政为依托,事前充分沟通交流,得到支持。在对地方党政、村镇干部沟通时,对新产品的介绍要简明扼要,一针见血,避免产生歧义的语言,这样村镇干部在协助推广的时候,才能对新产品的宣传不走样,更好地配合推广工作。

第二篇:调查报告: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拓展策略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业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身的资产,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等业务并收取服务费用的业务。由于中间业务以其独有的对资本无需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能强等特点,在业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受到广泛而高度的重视,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重要业务领域,中间业务正被快速抢占和瓜分。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信用提高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将科学发展观运用于实际的最为深刻的表现。当前我们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拓展策略?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万源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我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1、起步较晚,项目品种开发不力。

1999年,万源市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是以代扣存款利息税为标志开始发展的,但在以后的几年中一直未见其它中间业务出现,直到2003年才陆续有了代发工资业务,2005年有一个代理它行保管库款、押运现金的业务,2006年开始代发农民的各类直补款。可以说万源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但起步较晚,而且中间业务还是建立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其业务品种单一。

2、中间业务净收入虽逐年增加,但发展速度缓慢,收入比例还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经统计,2005年我市全辖营业总收入为4151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0万元,占总收入的0.24%;2006年我市全辖营业总收入为4710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2.58万元,占总收入的0.27%;2007年我市全辖营业总收入为6178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4.10万元,占总收入的0.25%,2008年我市全辖营业总收入为8433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87.6万元,占总收入的1.04%,而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各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平均水平为10%,最高的金融机构占比达到17%,外资银行占比更高,大约为50%,最高的占比达到70%(花旗银行),而我市农村信用社仅为0.002%,可见我们的中间业务发展规模小、范围较窄,仍然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3、精通中间业务的专业人才匮乏。

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它涉及经济、金融、贸易、法律、科技等诸多领域,是金融业的高科技“模块”。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具备系统的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专业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专家。与商业银行相比,这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信用社是极难找到,大部分信用社目前根本就没有这种人才,因此造成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品种少,功能单一,缺乏综合性和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所以,中间业务专业人员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市中间业务的发展,成为我们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让我们很有一种“捧着金饭碗还在要饭”的感觉。

二、我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间业务创新能力弱,构成单一,收入水平低。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中间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我市农村信用社还是仅限于代发工资、代扣利息税、代办保险等业务品种,业务创新能力弱,构成上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传统的中间业务为主,以上这些代理业务本身的效益很低。据调查,代发工资手续费提取比率为零;代理农民的各类直补款财政也只象征性的给付一点点手续费,连业务成本都不够;代扣利息税的手续费提取比率为2%;代办保险的手续费比率略为高一些,但也只有3.5%左右。以上这些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中间业务收入的98%以上。本希望蜀信卡能给我们的中间业务收入带来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由于蜀信卡业务刚开通不久,且只具有存取、转账、pOS机消费、ATM机取款等基本功能,还不能发挥其它多元化服务功能,因而短时间内也不可能产生更多的收入。一些如金融咨询、保管箱、委托业务、证券、理财等科技含量高、收益性好的新兴中间业务根本没有涉足。

2、对中间业务战略性认识不足、定位不准。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信贷管理体制禁锢了我们员工的创新思维,束缚了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的经营思想,在发展中间业务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在对中间业务的定位上更是偏颇,没有把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平等对待,而仅仅是把中间业务当作副业,当作次要业务,甚至把部分中间业务作为从属于存贷业务的附属品,作为吸引客户,增大存贷款传统业务的辅助手段,没有真正把开发中间业务当作一项主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来经营。因此,不把中间业务当作本行业的发展战略去研究和探索,对中间业务定位发生本末倒置的现象是我们目前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个严重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3、人员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在山区,我们农村信用社大都存在网点分散、服务半径大的局面,如果单纯按行政村数和存贷规模来定编定员的话,那么信用社就会普遍存在着人员短缺的问题,这样既不利于各项制度的执行,也不利于业务的拓展,更不利于中间业务的拓展。现以我市沙滩信用社为例,该社共有5名职工,其中主任1人、信贷员1人、会计2人、出纳1人。这样的人员构成,在全辖无法普及柜员制的情况下,只能对外设一个柜面。而该社储蓄余额6031万元、贷款1313万元,因此业务量较大,每天仅存贷款业务量都在157笔以上,营业室外随时挤满了等候办理存贷业务的客户,使许多中间业务根本无暇顾及。目前万源农村信用社41个营业网点,除营业部外,其它机构均只能设1个对外窗口,因此柜面业务压力一直都很大。以代发农民粮食直补款为例,大部分农户只要直补款一到位就蜂拥而至,导致柜面业务压力很大,而财政给付的手续费很底,信用社的员工觉得费力不讨好,也就失去了做中间业务的信心。

三、拓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新思想、新观念决定新业务的开发,农村信用社员工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加快中间业务拓展既是经济社会对农信社服务功能提出的新要求,又是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是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的有效举措。在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的过程中,我们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员工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的问题;二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三是解决认为我们贫困山区不存在中间业务需求的谬误认识问题;四是解决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片面认识问题。尽管目前我们的中间业务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我们的员工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克服把中间业务当作副业、对其经营管理和发展关注不够的思想倾向,排除中间业务能否成为信用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疑虑,深刻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款、贷款业务并列的支柱业务,实施拓展中间业务战略,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2、完善体系,规范机制。

发展中间业务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制上的支撑和政策上的扶持,特别是需要我们自身的加倍努力。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的束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中间业务,首先,管理机构要担负起重要的职责,例如,对辖内拟订开展或已开展的中间业务要认真地进行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变化趋势,科学正确地拟订工作目标,组织对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宣传以及产品定价等工作。本人认为这一项工作最低也要由市级管理机构来完成,最好是省联社。其次,我们拟订开办的中间业务,一定要符合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损害现有客户的经济利益,在立足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稳步进行,切不可蜂拥而上,更不可顾此失彼;再次,对已拟订的中间业务我们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及时开发与之相应配套的计算机业务支持系统;最后,要制定和落实好中间业务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排除中间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隐患,不能光抓业务发展,而忽视风险防范。

3、深入调查、研发产品。

针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产品过分单一的现状,我们要结合农村信用社特有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适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这是目前山区农村信用社的当务之急。上级管理机构在产品开发时一定要坚持市场有需求、农村信用社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充分考虑山区农村信用社在机构网络、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客观条件,科学地选择那些适合市场需要、发展潜力较大、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集中力量抓好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我们推出的中间业务既要能够真正满足特定客户群的要求,又要能增加收益,只有这样的中间业务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目前我们提到的卡业务、代收代付等业务,个人认为此类业务已被四大国有银行抢占,给我们信用社留下的发展空间并不大,对于此块业务我们不能盲目地和商业银行比拼规模,而应该稳妥地把这类业务做实、做细,逐步拓展我们的农村市场。同时要加强对技术含量高的新业务积极地进行前期探讨和实践,力求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个人金融产品,如农村信用社尚未涉足的基金业务、投资咨询业务、代理外汇交易、代理证券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我们要力争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拓展。比如个人理财业务面对的是众多不同背景的个人客户及其不同需求,设计开发新产品时应站在个人客户的立场上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个人金融产品。同时要摆正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努力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运用多种营销手段,不断扩大影响,树立良好形象,培育和发展新的客户群体,实现中间业务的良性运营。

4、改进设施、培养人才。

中间业务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信用社正处于中间业务发展初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业务发展。信用社要有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要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以及由此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和推广,有计划、针对性地加大设备投入,搭建好中间业务发展的操作平台。

鉴于农村信用社目前的人员数量、结构和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实情,省、市管理机构应尽可能的结合各地实际,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起定期的培训机制,采取专业化培训和交流培训相结合,理论研讨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加大对一线员工中间业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继续面向社会高起点、严要求地公开引进一批既具有计算机系统知识,又具有丰富银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中间业务的研发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保证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5、加强营销,加大宣传。

加强营销,加大宣传也是我们发展中间业务的一个必要手段。我们要系统地开展中间业务的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荐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全新的整体形象。一是推行一体化营销策略,实现中间业务综合化经营三结合,集中营销与分散营销相结合、重点营销与全面营销相结合、存贷业务与中间业务相结合。把优化营销手段,改进营销策略作为抢占市场份额,促进农信社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因地制宜、全面宣传。农信社经营机构多数位于“三农”之地,劳务输出旺,我们要抓住元旦、春节前后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资金回流的契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新产品的宣传,组织人员在营业网点、途经车站、街头巷尾,摆摊设点,宣传咨询,放送资料,千方百计做好宣传工作。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论文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摘 要: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但农信社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信用社陆续开展了一些中间业务,但发展品种少、速度慢、效益低,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的因素,提出了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创新思路对策。

关键词:中间业务;农村信用社 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代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等并收取服务费的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并列为银行的三大业务。由于具有独特的对资本无需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点,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由最初的代收、代付业务展到涵盖结算、信托、租赁、代理融通、咨询、银行卡等全方位业务领域,品种多达260多个,产品级次也不断提升。同时,中间业务产品的成功营销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已发布2007年报的银行中,招行和中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已达15.7%和15.4%,工行、交行和民生也分别达13.53%、11.53%和11.53%。同时,2007年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增幅极其惊人,超过50%的银行实现了翻番的增长。无资金风险、收益稳定的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业竞相追逐的“奶酪”。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现状

尽管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是在农村信用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信用社吸存放贷的经营方式根深蒂固,中间业务只是“派生业务”、“辅助业务”,对其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可作为实现资产多元化、扭亏增盈、防化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步伐非常缓慢,产品没有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范围窄。目前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中间业务基本上都是传统业务的延伸,基本限于结算业务、保险代理及一些代收代付业务,品种单一,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级产品。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咨询理财等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几乎为空白。二是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小、收益低,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不高。从某县农村信用社近两年中间业务收入看,年实现收入52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为0.17%;年实现收入为12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为0.34%,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非常之小。 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笔者认为导致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农村信用社虽然经历了50多年发展,但在管理体制上滞后。从最早的人民公社,到农业银行,再到人民银行,直到现在试点省市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等,几经变动,数次反复,使农村信用社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缺乏长期性的行业指导和统一规划。

二是电子化水平落后。发展中间业务需要电子网络系统支撑,由于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起步较晚,网络普及率极低,即使有的信用社已实现了区域的计算机联网,但由于设备和软件层次低、更新慢、功能不全,不适应中间业务的开发需要,从根本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是设施投入不足。高投入、高效益,开展中间业务需更新现有设施,而农村信用社一直面临着家底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对中间业务开展的预期效益估计不足,导致中间业务裹足不前。

四是缺少专业人才。农村信用社员工整体素质较商业银行偏低,部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淡薄、开拓能力不强,业务全面、理财知识强的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缺少。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路对策

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在品种、规模、水平、层次等方面都与其他商业银行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加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在近几年时间内加大力度、舍得投入,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抢占市场份额、稳定优质客户群,摆脱农村信用社此项业务边缘化的可能。

4.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新思想、新观念决定新业务的开发,农村信用社员工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加快中间业务拓展是经济社会对农信社服务功能提出的新要求,是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的有效举措,一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的问题;二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三是贫困地区不存在中间业务的谬误认识问题;四是解决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片面认识问题。要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款、贷款业务并列的支柱业务,实施拓展中间业务战略,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4.2 深入调查、研发产品

中间业务属中介性业务,其前提是接受客户委托。因此发展中间业务不能一厢情愿,必须适应客户的需要,取得客户的信任。而要适应客户的需要,首先要了解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拓展中间业务不仅取决于我们能办什么业务,更主要的是客户需要哪方面的金融服务。只要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地发展。

拓展中间业务不仅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贴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要本着“循序渐近、安全效益”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农村信用社要对现有银行产品进行整合,实现既有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又有业务和服务的产品化。可以推广系统协议存款、人民币银团贷款、股票质押贷款、买方信贷、贸易融资、票据贴现业务,研究和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与结算业务有关的各种新产品。

4.3 改进设施、培养人才

中间业务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信用社正处于中间业务发展初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业务发展。信用社要有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要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以及由此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和推广,有计划、针对性地加大设备投入,搭建好中间业务发展的平台。

鉴于农村信用社目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实情,省市管理机构应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起定期的培训机制,采取专业化培训和交流培训相结合,理论研讨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加大对一线员工中间业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继续面向社会高起点、严格要求公开引进一批既具有计算机系统知识,又具有丰富银行业务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中间业务的研发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保证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4.4 强化营销、加大宣传

信用社应系统地开展中间业务的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荐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全新的整体形象。一是推行一体化营销策略,实现中间业务综合化经营,做到集中营销与分散营销相结合、重点营销与全面营销相结合、存贷业务与中间业务相结合。要把优化营销手段,改进营销策略作为抢占市场份额,促进农信社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因地制宜、全面宣传。农信社经营机构多数位于“三农”之地,劳务输出旺,并抓住元旦、春节前后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资金回流的契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新产品的宣传,组织人员在营业网点、途经车站、街头巷尾,摆摊设点,宣传咨询,放送资料,千方百计做好宣传工作。

4.5 协调关系、强化内控

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措施是中间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农村信用社应特别注重对中间业务的规范化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中间业务的运作方案,真正把中间业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做到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纠,合法经营;二是要建立一整套中间业务运作的管理制度,如业务发展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制度等;三是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中间业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要加大稽核监督力度,适时对中间业务进行常规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把监督机制贯穿到中间业务的始终,确保中间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

参考文献

[1]寇慧海.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对策[N].河北经济日报, 2007-04-11. [2]王树祥.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拓展中间业务[N].金融时报, 2005-06-30.

[3]杨代平,龚卫东.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障碍与策略[J].南方金融, 2004,(01).

[4]马素玲.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10).

[5]袁护平,沈平春.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价格月刊, 2004,(08).

[6]何羽.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 2004,(07).

[7]林峰.对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现状的思考[J].江苏商论, 2004,(07).

[8]高彬,孙宝林.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内在因素及其治理[J].中国金融, 2004,(18).

[9]李梦觉,曾小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03).

[10]廖红.拓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 2004,(09).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如何发展好中间业务

农村信用社如何发展好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外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达到8%,而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较低。中间业务收入已日益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点关注,并作为今后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的重点,农村信用社要想发展好中间业务,就必须要认清形势、正视不足、加快创新,才能分享更多的中间业务这块“诱人的蛋糕”。

一是加快中间业务创新,丰富中间业务品种,加大营销力度。农村信用社大受到业务规模、风险控制能力、农村信用社员工素质等等因素的影响,对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受限或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方设法加快业务创新、丰富业务种类,制定全中间业务推广计划,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信用社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营销方案,积极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二是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发展中间业务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从客户那里取得收费。农村信用社网点较多,服务客户的面较广,这样就需要规范和统一收费,避免收费混乱,避免因收费的不统一给客户造成误解,从而造成客户流失。联社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基层网点的中间业务收费进行检查。

三是加强中间业务人员培训,提高中间业务服务水平。中间业务的发展最终需要客户经理的优质服务,而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对中间业务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中间业务的办理仍处于等客上门、自然发展的状态。因此,要制定完整的中间业务培训计划,对中间业务知识、营销计划、规范服务、风险防范等内容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应昌分社李文荣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农村信用社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2009年05月05日 13:39:41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空间逐渐收窄,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所重视,非利息收入已成为金融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正逐渐成为金融竞争焦点。农村信用社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一)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扩大业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县域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村金融面临的需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电子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电子银行等在国内银 行业的广泛应用,为银行业开拓代收代付、代客理财、信息咨询、项目评估等中间业务提供了广阔的业务发展平台。农村信用社只有及时推出多样化、差异化的特色产品,才能提高同业竞争能力,增强在县域金融市场的竞争强势。

(二)发展中间业务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一是伴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利差逐步收窄,且监管部门有存贷比上限限制,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快推进经营战略转型,转变盈利模式,利用中间业务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减少对传统业务的过度依赖。二是随着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其对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将呈下降趋势。三是随着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先后成立,将对农村信用社传统的业务及市场地位形成有力的冲击。因此,为了适应一系列的经营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必须利用网点人员优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培育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才能保持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持续稳定。

(三)发展中间业务是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负债结构的需要。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收入来源单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99%左右,导致信用社经营风险集中且风险较大。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拓宽信用社的融资渠道,如开办代理、银行卡等中间业务,均可吸收大量的低成本存款,是增加资金实力,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负债结构的有效途径。此外,由于中间业务对资本金和营运资金的要求很少,有的根本不要求资本金或营运资金,这样既可以避开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又增加了业务收入。

(四)发展中间业务是尽快改善信用社经营状况、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与传统业务相比,中间业务具有对资金无要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点,信用社要提高经营效益,改变业务单

一、效益低下的状况,必须把发展中间业务摆上重要位置,以中间业务为突破口,提高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真正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发展的战略,形成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以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支持和促进传统业务发展的新思路,将中间业务认认真真抓起来,使中间业务成为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新的效益增长点。

(五)发展中间业务是提升市场地位的需要。中间业务是构成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外先进的银行业发展经验看,谁赢得了中间业务发展优势,谁就占据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农村信用社面对着邮储、农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其他机构这些竞争对手,只有在中间业务上有突破,才能在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中独占鳌头。

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间业务规模小,收益较低。尽管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在近几年取得一定发展,但同国内商业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10%。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尚不足1%,存在很大差距。

(二)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受经济发展环境、客户群体消费特点、自身经营状况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新业务开办无法达到监管部门准入条件,目前市场上对利润贡献度较大的代销基金、第三方存管等主要中间业务品种农村信用社尚无法开办;能开办的中间业务,也处于低层次、功能不完善阶段,仅局限于人民币结算、代收代付等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业务品种,收费低,有的甚至无法达到盈亏平衡点。

制约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缺乏完善的外部环境。一是市场准入政策方面限制。虽然监管部门明确指出农村信用社可参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开办中间业务,但是对农村信用社开办中间业务的范围、准入制度上进行资格限制。比如基金托管以及交易类中间业务,必须是银行类机构才有资格开办,而农村信用社要完成股份制改造,至少需要5-10年时间。二是县域市场金融消费环境的限制。银行业务和收入结构是否多元化,除了取决于银行是否能够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产品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客户是否有多样化及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村信用社面对的客户群体以县域中小企业以及农户为主,绝大多数客户处于创业期,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贷款、结算及存款方面,导致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会存在投入大、短期内收益低的问题。

第二,农村信用社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对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认识不足。当前,农村信用社受传统经营思想的束缚,对中间业务定位不准,把中间业务看成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辅助业务,中间业务在地位上远远低于传统业务。另外,部分县级联社“坐商”意识严重,等客上门,营销意识差,缺乏战略思考,对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只是被动地开办中间业务,在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极少,致使中间业务不具规模,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第三,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专业人员匮乏。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特征,是知识密集型业务,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精通法律、经济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来开拓。而目前农村信用社无论在技术手段、硬件设施以及人员方面,对中间业务的支持力度都不够。从人才因素讲,目前一线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服务观念相对于客户现实需求而言较弱,与客户换位思考能力差,中间业务综合营销困难。

三、对策建议

(一)全面提升开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特别是要引起各级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是经济社会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提出的新要求,是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经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的有效举措,一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的问题;二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三是解决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片面认识问题。要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款、贷款业务并列的支柱业务,实施拓展中间业务战略,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产品研发与营销力度。农村信用社现阶段应对现有的中间业务品种进行认真梳理和整合,认真分析现有中间业务品种的现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高附加值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研究,尤其是要积极研发围绕“三农”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坚持农村市场发展与客户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开办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间业务产品。与此同时,要研究市场消费心理,尤其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心理,重点加大产品在农村市场的宣传力度,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产品价值的实现主要还是要依赖于农村市场营销,营销工作不到位,再好的中间业务产品也只能束之高阁。

(三)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为中间业务的创新提供基础平台。现代电子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中间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强大的推动力量,可以说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规范程度。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科技含量不高,因此必须借助科技对中间业务的支撑作用,依托科技进步,推进电子化建设,提升网络运行质量和效率。此外还要在加强中间业务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开发,立足于高起点和长远化目标,将中间业务的产品设计、科技开发与业务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以金融电子化优势提升中间业务的竞争力。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中间业务的考核,既要重视量的发展,又要注意质的提高,农村信用社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同时加大对员工的精神激励,选择拓展能力强的优质网点和优秀个人,树立典型,通过先进经验的交流和互动,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快速发展。

(五)加快中间业务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农村信用社要采取专业化培训和交流培训相结合,理论研讨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加强对人员的全方位培养,促使中间业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业务;要尽快实现中间业务基本知识的广泛普及,尤其加强从事中间业务的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建立与中间业务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造就一大批既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银行业务实践经验;既懂国际金融惯例,又精通计算机专业技术;既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又通晓政策法律规范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中间业务的开发和竞争能力。

(六)呼唤政策保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制订完善关于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的政策规定与制度办法,加强对新业务创新的引导与管理,建立健全业务创新风险防范机制,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使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在宽松、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进行。同时,要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经营创造较好的政策环境,制止和取消任 何部门以各种名义对农村信用社歧视性规定,根据与商业银行同等待遇的原则,从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出发,允许农村信用社积极创造条件开办各类中间业务业务,以保障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

论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营销推广手段
TOP